大学体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8 15:28:32

大学体育论文

大学体育论文篇(1)

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虽有不少,但是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研究过于浅显、分散,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目前我国高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或者通识教育学院,进行试探性的研究,开设教育试点。然而从而某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组成来看,依旧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而相关活动亦是机械、单调。由此可见,将通识教育真正推行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可谓少之又少。

1.2相关体育师资不足

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做做操、打打球。这不仅与我国此前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不够科学有关,也与体育教师的在综合素质培训方面的不足有关。很多在校学生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科学不仅是增强体制,更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身体肯定不会健康,反过来一个人身体的长期不健康肯定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所谓的身心健康,身与心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思想的培训,当然由于高校本身就没有重视通识教育,那些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更是不可能。

2.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对策

2.1加强培训,开设相应课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直接的践行者,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从最根本的意识上,提高体育教师的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方针的全方位、高要求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独立于体育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通识教育已经称为必修课。在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广亦是深入人心,几乎所以的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非常值得大陆的高校借鉴与学习。

2.2发掘体育中的人文价值并注重与其它学科联系

现在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如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旨在加强大学身心素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生产、传递正能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就算有作为,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侵害,反而会借用其所学知识危害社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体育科学不仅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生物医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愈加频繁。注重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才能加快科技的进步,努力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建设未来,实现中国梦。

2.3完善理论与实践

大学体育论文篇(2)

二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分析

体育存在其独特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在于其教育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得天独厚的特性,也就展现出来的道德高洁、风格风范、尊谦礼让、团结协作、勇于竞争、诚信友爱的体育精神,对塑造与强化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因此,科学地充分利用体育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特殊功能,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的提升,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进行体育教育,教育中体现大体育思想之德育性、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过程中融入就业思想、就业能力培养,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组织、适应、协作、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就业综合能力,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考验,高校体育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值得我们深思,也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对1600名毕业生调查中有362名占22.63%的大学生是为了个性追求,崇拜某种体育项目的明星,有的达到痴迷的地步,模仿其动作,对其了如指掌;有322名占20.12%的大学生对体育教学是为了就业需求,比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泳专业,通过学习和练习,考取游泳教练员和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有594名占37.13%的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是为了强身健体,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有139名占8.68%的大学生选择终身教育,毕业后想从事教学工作;有183名占11.44%的大学生选择了全民健身,主要是将来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体育价值.

1体育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大学生毕业,从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纷繁复杂社会,就业就给大学生造成身体与心理上的压力,出现身体虚弱、面黄肌瘦、食欲不振等身体问题,心理上出现慌恐、自卑、自大、消极、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身心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体育运动使人的身心健康,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研究事实证明,体育运动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消除心理问题,放松身心,调节身心状态,维持身心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2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强就业信心体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感、集体荣誉感、精神愉悦感;体现体育运动的竞技性、挑战性.体育活动使学生经受烈日、寒冷、风雨等艰苦环境的洗礼,还得承受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训练的考验,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时刻处理各种问题,如通过坚强的意志反败为胜,这需要承受巨大的的心理压力.可见,通过体育能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强的优良意志品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面对困难的勇气,去理智地面对就业问题.可见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作用.

3体育教育能凝练大学生的智慧

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展现大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除了有技能性、竞赛性、娱乐性以外,还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文化性、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社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教育过程中功能性的作用,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展示的是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综合能力上,如编制比赛规程、规则,担任裁判,做好宣传工作,统计比赛成绩等等;在单位运动会、节日联欢会上也可以展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才华,比如健美操表演、健身表演、武术表演等等.也可在竞技项目中展示运动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受欢迎的多面手大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与其他院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为今后成为社会人打好扎实的基础.体育教育要体现大体育的教育理念,把体育与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为时代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让学生具备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发展和个人梦想实现奠定良好坚实基础.

1.2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出不仅在于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展现体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一致性.

1.3体育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智商、情商、个性发展、道德礼仪教育外,还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明确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有助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建议

大学体育论文篇(3)

二、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现状

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离不开体育教育,体育文化素养是一种基本的体育素质,而如何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既是现代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必须。由于大学教育所处于特殊时期,在校大学生的思维、认识和判断能力在此期间已经达到空前高度,这也是大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完成其人格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但时下守旧的某些观念、过时的授课方式及非理性课程体系结构设置,让应该极具现代特点的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直面了不少困惑。

1.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意识空泛体育意识

某些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认为,学校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是建立在减少部分智育教育的代价基础上,由此表现在学校组织体育活动缺乏广泛的参与意识,导致体育活动普遍缺乏整体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健身功能,但忽视了体育运动对于运动个体的综合锻炼促进知之甚少,这从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以及其他体育比赛的举办就可以看出,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协作意识和荣誉感略显不足。

2.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体育能力培养

要大力推行全面的大学素质教育,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侧重点要关注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以及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和生活习惯。而体育能力培养涵盖自身的体育锻炼能力和协同他人的体育锻炼教授能力,在满足运动个体自身投身健康的体育运动的同时,还要具有适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授他人完成科学、有效、健康的体育运动。一改传统的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体育的短视教育的教育行为指导思想,要将体育活动置于积极主动地位,要采用科学有效适合个体运动特点的体育锻炼载体,完成具有个体特色的体育实践活动,能够积极准确地评估己有实际锻炼效果并持之以恒。

3.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体育品德培养

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传统的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侧重于竞技体育技能的培养,也侧重于传授某专用体育知识,或许授课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的时候轻于学生运动品德教育,也或许教授的对象即学生疏于简单的置身感知而未能仿其神而仿其形,这些现象都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要有强烈的行为和言谈举止限制及适度教育影响。

4.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体育行为的休闲化教育

现代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引导大学生进行适度的运动休闲也应成为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的一个方面,而不应将体育运动局限于传统的老几样。由于运动休闲所处的人文环境是运动者心怀释然以愉悦之态自主投身于多种体育锻炼或参与体育锻炼娱乐性活动,将体育运动和娱乐的交融促成享受生活的快乐支点,由此获取身心的愉悦和放松,而将原本严格的运动规程、运动成绩等进行弱化处理,使运动休闲充斥个性化、随意化、娱乐化,但又不失运动的基本要素。因此,休闲运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的时尚。

第五,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有待修正参与体育行为的优良动机教育。人类对于体育需求是终生的。要强调参与体育行为的优良动机是通过运动锻炼获取快乐,在强健体魄、实现娱乐的同时,要强化大学生体育动机是锻炼永恒,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方案的完成不仅使大学生获得了部分竞技体育的技能,同时也获得了永久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力,而不是体育测验的结束就是运动的终结,要通过体育行为的优良动机教育终生参与体育活动。

三、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方法

通过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建议针对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采用以下方法。

1.要教授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原理

强化其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要通过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的实现,提高大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提高大学生对于体育意义、体育规律的认知水平,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通过大学体育学习,感知参与运动的心理体验,增强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通过运动获取稳定、持久的终生参与运动的动力,学会终生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并将这份享受内化为永恒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学生接受这个理性的选择,将体育的随性喜好转变为个性标志。不仅如此,还应该教授学生终生获取更多的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促使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在增强大学生的体质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健身习惯,使体育教育事业体现为大学生未来的终身服务意识。

2.要培育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要通过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体系的实现,通过加强大学生对于多种竞技体育运动规律的学习,引导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强烈兴趣。通过举办多种形式、多范围比赛,如院系或社团运动会,单项比赛、师生对抗赛等,形成规模、汇聚成传统。做好院系体育活动的宣传活动,形成较好的体育运动舆论导向,可以通过报刊、专题宣传广告栏目,或者提供专业体育杂志、期刊等,或组织校园文化阵地,要为大学生深度理解体育运动提供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俱佳的媒体支持,以体育运动冲击大学生的视野,吸引大学生,丰富其校园生活。也使大学生在娱乐中锻炼体魄和意志,在参与中养成健身习惯,提高其活动能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既能够促进体育健康功能发挥,又能够准确定位体育的内涵和外延。

3.通过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

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品德。面对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个性化、自由度范围丰富,大学生的在思考和选择,促使其能够正确地、恰当地评估其体育态度,展现其运动天赋,获得并持久拥有对于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同时,体育运动的协同性训练,也能够促进师生、同学关系的融洽,以及和谐学习气氛,有利于运动积极性的大范围传播,形成良好的正向能量。而这种正向能量,能够默化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师生亲切感、可信度,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大学生在愉悦气氛中生活、学习的习惯。严格艰苦的体育锻炼磨练,将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强的意志,严谨、规范、务实的作风,在持久的体育锻炼中内化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这就是体育文化素养教育最为成功的关键所在。

此外,要通过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健身理论教育力度,以及开辟适度数量的高校健身娱乐场所,以满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大学体育论文篇(4)

2、结果与分析

2.1场馆条件2.2学生人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其士、硕士生3000余人,本科生1万6千人,留学生700人,预科生、成人脱产班学生及进修生500人。以上教学条件可以看出,场馆稍显不足,但通过调整时间段等方式也能够满足大学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需要。2.3大学体育课程现状。根据教育和体育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起,结合师资、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将传统大学体育课改革为选项体育课,发展至今,已有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健美操、跆拳道、游泳、剑道、滑雪等九个项目。通过十余年的选项制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充分显示了大学体育选项制的优点。①选项体育课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选项体育课给了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项目,因此,他们抱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加活泼。②选项体育课迅速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学生在某一运动项目上学习时间较长,较系统,运动技能就会迅速提高。③选项体育课能合理地进行因材施教。选项体育课教学适合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技能形态各异,学生可根据自己条件选择最佳项目进行学习,从而为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创造了条件。④选项体育课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由于选项体育课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专项练习中能够刻苦努力,不断进取。通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学生中必将不断涌现较优秀的体育骨干,为组建学校各项体育代表队参加各级比赛打下了良好基础。⑤选项体育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体育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侧重学生个体的体验,尽管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学生属于同一年龄阶段,但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却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教学目标的构建应有一个适宜的空间,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选择余地,能合理展现自己的特长,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运动体验,探求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健身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2.4存在的问题。①学生可选择项目范围仍显狭窄。虽然有九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但乒乓球、羽毛球等大众运动项目仍没有列入选项课程,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种体育爱好与兴趣的需要。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选项的第一志愿。受各项目班级人数限制,不能满足部分学生首选项目,只能选择第二预选项目,势必影响学生上课积极性。③学生选择项目不可更改。为了便于管理,学生在两年内不可随意更改,这种不可更改性直接导致学生体育课程的单一性,缺乏选项的灵活性,从而难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要。

3、课程改革构想

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精神和我校现有场馆设施、师资队伍等现状,通过3-5年过渡,实现我校大学体育课“选项制”教学向“俱乐部制”转轨的过渡。过渡时期教学改革方案。①一、二年级增设开课项目,扩大项目的选择性。学生的兴趣是在大学体育选项课教学中,选择授课项目的主要动因,它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兴趣。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科学地调整和开设多类项目的教学,满足学生的体育欲望,培养学生的参与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同时,加强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增加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内容,建立体育与健康为主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课程结构。对同一项目的教学群体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成若干个级别的小团体教学活动模式,为“俱乐部”制奠定基础。②三、四年级与研究生实行开放式的“俱乐部”制教学。学生自选教师、自选时间、自选项目。网上公布各项目任课教师指导的时间(包括短学期)、场馆,学生可根据自己课余时间和爱好每周进行两次每次90分钟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在巩固其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同时,享受体育、享受生活,从而达到最佳锻炼效果,使其终身受益。③加强理论指导。除正常的体育理论教学外,充分利用校园网等手段扩大学生体育知识面,掌握锻炼与保健方法,懂得体育鉴赏、自我评价、享受体育、享受生活。④。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办好体育积分赛和休闲运动会的同时,抓好院级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把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运动技能及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水平,在体育活动中增加学生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⑤学生成绩考核。一、二年级体育基础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30%、专项成绩占70%。三、四年级与研究生根据出勤率和锻炼时间分通过和不通过,通过则给予相应的学分。

大学体育论文篇(5)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作教学通过学生间相互帮助解决学习当中所遇到的问题,相互鼓励对方激发学习的热情,当学生通过合作后就会加深对该问题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共同完成任务后所带来的成就感。合作教学通过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特长跟优点,通过集体讨论后得出最优方案,解决所遇到的一些难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教师也省去了平时学生分散的学习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懂得与同学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2引导学生认识团队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团队精神跟合作精神,而这种精神俨然已成为当代人必要的一份综合素质,在实际课堂教学模式中加入合作教学模式则能很好的锻炼到每一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有很多体育项目是可以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的,例如一些田径运动,通过接力赛等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些活动进行当中有可能会发生一些小的意外,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生能够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培养每一位学生的优良品质。

1.3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合作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生通过对不同问题探讨来解决各自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探讨不仅能够更加的理解文章所写内容,还能够加深同学们的友谊,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性。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应充分跟学生进行互动,在教学上对于那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讲解,增进师生情感,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跟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新的知识,教师也相对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断提高,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2应用合作教学模式的注意要点

2.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加强合作教学模式的同时,除了提高课堂效率外还更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由于相对比较开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多的是参与到学生当中去,而不只是以一个指导老师的身份去参与,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过多的干预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大降低。而教师要是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来教导学生的话,学生就会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来跟教师进行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跟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同时也可以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这样就能很好的照顾到了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用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2.2合理安排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不同,因此在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将每一种体育技能进行整合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不高,而且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2.3明确分工责任

任何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每一位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只有大家明确自己的目标,将自己职责内的要求都做好,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教学模式中,有的学生不能独立完成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往往要借助于他人的成果,如何避免这种现象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事,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给每一位学生制定各自的任务,明确责任,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进步。

3合作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有序合理的分组

合作教学模式与理论学习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合作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分工合作。仅仅把合作教学简单的理解为几个学生凑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只能说这是对合作教学的误解。我们这里所讲的合作教学是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我国许多高校当中一般上大课学生都比较分散,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更容易接受分组的学习方式,因为分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差不多,所以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大学体育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分组是实际教学的基础。例如,足球项目分组时可以先对那些运球较好的分为一组,其他就可以相对少些,然后对那些运球较好的一组带相对较差的那组,对于那些已经学过的内容,在进行巩固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分组,将那些学得稍微较好的与学得较差的分为一组,这样就可以让那些学得较好的学生带动那些学得较差的学生,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新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分组,不仅有利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更加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3.2指导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

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合作教学,在充分了解什么是合作教学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于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这些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教学的重要性,从以前的被动去学到现在的更加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观念的转变。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多是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不是过多的干预,如果过多的干预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相应的降低。因此,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学会如何独立的完成自己的学习,给予他们学习的自。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团队的重要性,这不仅在学习当中起到作用,也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制定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给每一个小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给每个小组制定任务时要确定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到其中,对于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成员给予一定的惩罚,让他们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3提出适当的问题,调整合作学习方式

体育教学中除了教学生一些必要的体育技能外,还应该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讨论来得出结论。在整个的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跟学生确定基础锻炼的重要性,一些必要的身体锻炼还是非常需要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体能储备之后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可以看作是学生积极恢复身体练习的一个手段。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比较敏锐的观察能力,科学合理的对每一位学生制定最佳的学习方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教学方法跟内容,就一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教师跟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合作教学方式应用到其他学科里面,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更加深入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体育论文篇(6)

同志曾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文中,在谈及体育之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时,他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3]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保证,再好的人才作用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近几年,因“过劳死”而英年早逝的行业精英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轻。有媒体对2004年至2011年国内16位“过劳死”的企业壮年高管作过统计,发现其中30-40岁的5人,40-50岁的5人,50岁以上的6人。而30-50岁正值壮年和盛年,是人生事业的高峰和鼎盛期。此外,因“过劳死”而逝的还有许多年轻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的辞世,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损失。曾有统计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而“80后”是主力。[4]除了工作压力过大外,其自身身体素质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健康意识,忽视运动锻炼对身体的强化作用,自身身体素质低,个人的抗压性也相对较弱。这与长期的体育教育地位低,国民运动保健观念淡薄,忽视体育的基础作用等因素是分不开。如果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支柱的“80后、90后”的年青一代,由于身体原因过早衰亡,就谈不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更无法为社会提供与其多年德育、智育教育成果相对称的社会价值,小则影响个人与家庭的和谐稳定,大则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发展,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环节的德育和体育,从其关系上来看,体育是德育的基础,它既保障着大学德育过程的顺利实施,也保障着德育成果的充分实现。没有良好的体魄作保证,德育就失去了基础。因此,充分理解大学体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不断提高大学体育的地位,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二、高校体育有效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

我们从物质的层面阐明了大学体育之于德育的重要基础作用,事实上,除为德育提供必要的身体条件外,体育在德育全过程也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一)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内容中关于人格修养的不足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德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德育工作。但建国时,我国无论是治国方针还是教育模式都深受苏联影响,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在德育内容上,主要是强化社会主义教育和政治教育,忽视了对于人本身的人格修养教育。这种德育内容在建国初十分适用,一方面是因为新旧社会的交替需要强化国民的意识形态教育,将之作为德育的必需和必然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民众在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后,面对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时具有极强的自律意识和较高的修养觉悟;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在当时,除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单纯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要求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外,再无其他文化对人们能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对人格修养的教育主要通过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引导和纠正,这样就在有意无意间弱化了人格修养教育在德育中的比重。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思潮也变得多元和异化,这种多元和异化对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冲击是迅速而且猛烈的。高校作为社会思潮激烈碰撞的前沿地域,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正是在这种时候,传统的德育内容显示出了对新思潮的应对不足,传统德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等在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面前力不从心。意志薄弱、自律意识差的青年学生便会因此沦陷,出现道德失范。如逃课、舞弊等学习行为失范,沉迷网络、制造虚假信息、传播电脑病毒等网络行为失范,在教室、寝室等公共场合不遵守公共秩序甚至偷盗他人钱财等社会公德失范,以及个人至上、蔑视高尚的价值取向错位等。[5]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因对社会和自身状况不满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学校恶性事件。如复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药加鑫事件、李刚事件等等,都是极端事例。事实上,由于德育失范,这类事件发生的越来越多。面对此困境,渗透着德育因素的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格方面显示出了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中为提高学生身体负荷和心理抗压能力而进行教学目标和难度的设置及持续不断地重复练习,培养了大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通过参与诸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体育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走出人际冷漠困境,培养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配合意识以及利他利己思想;体育活动对各项规则的严格遵守,以及对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战术意图的服从,培养了大学生服从组织安排、遵守纪律和社会规则的自律品格;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教育,培养了大学生尊重他人、谦虚友好的道德品格;体育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项目,能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大学生自信、创新和独立的品格;积极且持续地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提升抗压性,培养其豁达、宽容的品格,强化心理素质。这些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人格修养,在帮助大学生应对多元思想的负面影响、体现大学德育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大学德育内容的重要补充。

(二)高校体育弥补了德育方法上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不足

清末戊戌维新运动时期,西学东渐,我国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从此以后,受当时国家沦落、民族倍受压迫等社会现实的影响,救亡图存成为德育的主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德育内容往往与政治教育内容直接等同,口头宣教鼓动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这就天然地将德育变为政治教育的手段之一,使近现代德育具备了较强的功利性。“由于德育的功利化目标定位,导致了把高校德育过程视为把社会统一要求的品德规范强加给学生的过程,德育方法也因而简单化为填鸭式、满堂灌的德育方法。”[6]而且,应试教育中的德育仅仅是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必须学习任务的产物,无论是教育主体还是教育客体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将德育效果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如此一来,学生对德育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也相应加大了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针对此种现象,在提升了高校德育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人们开始从如何改变德育工作方法入手,探讨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等开展德育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或设置心理学课程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各类户外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等。通过探讨,我们发现,无论哪种德育工作方式创新,目的都是将德育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中解脱出来,运用各种手段来拉近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心理距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完成德育教育,达到德育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天然的具备德育方法期望达到的要求。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虽然德、智、体三者关系中,德育地位和实际德育教学力度远高于体育,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在教育客体之中的受欢迎程度和实际影响力则远高于德育。在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下,体育活动作为难得的舒解方式而倍受大学生的喜爱。这一点从高校体育场馆里随时可见的大学生身影得以印证。这种先天的受欢迎性,加之大学生能以自身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体育课程项目,使得他们从心理上更容易因喜欢体育课而接受体育教学环节中的德育教育。而且,体育教学均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说教反而很少,这就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条件。只要教师充分利用体育中蕴含的德育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大学生就必然能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德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最高境界。

大学体育论文篇(7)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随机抽取的200名长江大学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女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体育统计网等文献资料库,收集和参阅有关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基础。

2.2.2实验法

把200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实验组进行一年的体育舞蹈课程的学习,对照组进行一年的普通体育课程的学习。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所等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计分方法:总分即为9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该量表的临界点是160分,即被试的心理自评量表测试总分超过160分,说明被试者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问题。总均分,是问卷90个项目的平均分。如果因子得分超过2分则为认为是阳性,阳性项目总数超过43分,则说明被试可能存在心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诊断[3]。

2.2.3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所示:表1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试的200名学生中,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总分低于160分的学生为总人数的74%,总分超过160分的学生为26%。其中男生总分超过160分的学生占到受试男生的22.2%,占到受试总体的8%;女生总分超过160分的学生占到受试女生的28.1%,占到受试总体的18%。从这一测试结果来看,普通高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一些同学存在着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我们把所分成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总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2所示:我们把实验前两组学生所测试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中的各项目因子的平均分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随机抽取,并分成的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自评结果的总平均分、阳性项目数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表3可以看出,所随机选取的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其(SCL-90)量表中的十个相关因子的平均分之间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程度相当。通过表2、表3可以看出,所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实验前处于一个相同的水平,能够满足本实验的需要;同时也从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各心理健康因子等方面,客观的反映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

3.2实验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一年的时间,分别对其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和普通体育项目锻炼教学。再对所有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相关心理健康指标的测试,其心理健康总体情况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后,受试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总分小于160分为186人,占到总人数的93%,多于实验前的148人。说明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后,这批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学生都是经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后的结果,为了验证到底是由哪种教学训练进行了影响,我们再对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总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进行比较,其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后,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实验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的平均分为1.27,小于通过其他体育教学训练的对照组学生的总体平均1.84,且对两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P值<0.05。实验组的阳性项目数的平均分也低于对照组的平均分,且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的P值也<0.05。这些结果说明经过一年的教学实验,两组实验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学生。这也表明,通过一年体育舞蹈教学的训练,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幅度要远远高于普通体育教学训练的学生。从表6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中的各分项目因子的得分均值,都要低于对照组的学生,且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六个因子上,同对照组学生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实验,在这六个项目因子上,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改善程度要远远高于经过普通的体育教学训练。在实验前,我们两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总体情况、阳性项目总数及各项目因子都不存在显著差异。我们通过一年的体育舞蹈教学实验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都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六个因子上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这都表明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能够提高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普通大学生通过一年教学实验后,经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的实验组学生所测(SCL-90)的心理健康水平总分、总平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都要低于实验前所测结果。同时这些数据都要低于经过其他体育项目锻炼的对照组学生,说明体育舞蹈教学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相比较,更有利于提高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1.2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组学生,实验后(SCL-90)量表的10个项目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实验前,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六个因子明显低于实验前所测数据,说明经过体育舞蹈的教学,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普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帮助普通大学生消除焦虑、克服其自卑心理,增强其自信心。4.1.3体育舞蹈是一种有益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项目,通过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并结合相应的心理引导,能有效地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正确发展。

大学体育论文篇(8)

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由来和杠杆。大学体育课程通过身体、技能、运动器材、物质等具体存在方式表现出来。大学体育课程反映了大学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某个行为特征。体育文化作为一项规范性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课程在依托体育文化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合理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超越。

1.体育文化梗概

1.1体育文化的衍生背景

从19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体育文化随着世界整体科学的发展应运而生。宽泛来讲,体育科技工作者从文化中汲取了营养,让人类文明的认识逐步走向理性。体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发展一样悠久,是人类文明逐渐发展的一部分。体育文化作为大学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愉悦学生身心,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方面,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体育文化的传播

早期的体育文化传播,是不同地域的人们,通过走、跑、跳、爬、扔等动作来实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延续。在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上基本保持一致。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发展到今天,就成了体育文化。

2.体育文化与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关系

现今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已经深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大学课程的文化理念也日益深入到课堂之上。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娱乐了学生身心,促使学生以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意志品质顺利完成学业。体育与体育文化共生发展,大学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相互粘合,牢不可破。

3.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定位和超越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立足于体育文化的大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超越。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全面发展学生,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它以素质教育为原型,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在实施中贯彻“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大学体育文化为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提供便利。

3.1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定位

3.1.1目标定位体育文化作为人类自身的需求反应,是人类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创造出来的。大学体育课程通过身体、技能、运动器材、物质等具体存在方式表现出来。大学体育课程反映了大学生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某个行为特征。体育文化规范了它的言行,也不断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大学体育课堂文化,实质上在遭受着就业难的困境。处于电子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大学的课程价值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体育教学究竟教会学生什么?———知识,技能,人文精神价值观,还是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一系列现实问题上,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出路成为了一项大难题。由于体育课程的竞技体育队身体接触和规则的理解不到位,致使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一些学生好勇斗狠的学生,更有可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体育文化规范了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了学生辨别、应付和化解暴力能力。3.1.2运行机制定位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生为本”的体育文化理念,揭示课程教学。我国教育的体制化、行政化管理根深蒂固。以往的体育课程改贯彻层层实施的原则,通过专家的权威进行定论。在运行上,往往处于一种功利化、浮夸嚣张的文化氛围中。学生在体育的舞台上公开,创新的表现,并不能为制定者所接受。经过短暂接触的新课改,很大程度上不能让教师真正领悟到真谛。在体育文化的氛围下,根本意识不到课程运行中的问题。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以学生为本”,让设计者亲临学生一线,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调整课程,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3.1.3改革氛围定位体育文化要求全面参与,深层次剖析问题。体育课程文化要求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反思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尤其是对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审查。体育课程设定,首先要创设“以学生为本”的良好氛围。用理性的眼光分析现代体育改革,吸收借鉴东西方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体育课程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上,找到适合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土壤。改革高校校园体育设施的水准,能激发大学生热爱运动的热情。3.1.4教学模式定位大学课程模式并没有固定的范式可依,应设定为开放的、动态、发展的体育课程环境。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体育课程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进行理性训练,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中的人本思考,完善体育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除了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外,还要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教学直面人、人的生命、人的生命质量,来体现体育文化的生命关怀。大学课程教学应强调以人本性来完善和发展师生,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3.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超越

在世界杯、世锦赛、NBA、奥运会……凡此种种的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到体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由于体育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与之相关的人才的发展,不断超越创新体育成为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立足点。作为未来的朝阳产业,对体育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学体育课程培养的重中之重。3.2.1体育类专业大热,国内外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不断体育文化理念的渗透,为现今的体育产业捞到了大批资金,这也是他们求贤若渴的原因。在未来的大好前景下,体育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体育课程突破了课堂限制,超越了以往体育专业学生毕业无门的枷锁。在澳洲,体育专业的学生无背景也能申请硕士。国内体育传统项目如足球、田径、篮球、健美操,有氧运动等项目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3.2.2大学体育课程联系行业动态,与时俱进随着体育文化的深入,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对体育赛事体育俱乐部管理、营销策略、体育营销等都有大致了解。大学体育课程要想超越,必须联系行业设计课程,在大型赛事中实践学生,为以后在该领域的突破打下基础。目前国家为推进体育事业发展,逐步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国内体育服务行业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据国务院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扶持体育产业为绿色朝阳产业。华泰证券调查显示,未来的体育产业化发展潜力无穷,市场空间或超万亿,个股如中体产业成为投资标上上涨明显的个股。目前我国对体育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尤其是对体育赛事组织、运营和体育产业开发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我国2020年在北京举办的冬奥会将为体育人才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发展契机。3.2.3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超越体育课程教学,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反而更能激发其参与兴趣。体育课程的开展,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个人品行,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学校环境。学生在课程中,有了更好的合作精神,对社会道德层面的提高起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对非体育专业学生来讲,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保持他们健康体魄的内因,也是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体育课程是他们在学习进行体育学习的最终阶段,也是实现终身体育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根本无法生活生存下去。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无疑是高科技人才的主流。3.2.4加大对体育设施及场地的应用创新体育课程的时效性,是体育文化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目的。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也逐渐被提到了日程。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体育场地和器材实施教学,必然会提高体育课程的效率。新型器材如:飞盘、轮滑和软式排球等新型器材的引入,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创新场地:利用天然资源,打破体育课一定在操场进行的固定思维模式,很容易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如学校附近的公园、斜坡、楼梯等,让学生轻松参与进来。3.2.5创新体育课程设置在不断地实践经验中,体育文化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从增强学生体质到提高学生活力、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体育课堂教学是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本着“全民锻炼、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体育文化理念,始终把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工作重心。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除了要遵循现代体育就业的发展规律外,还必须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设计的课程,应贯彻体育文化指导思想,将学校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运动能力等相关功能融合在一起。课程体系可以从基础课程、选修课程、运动和康复锻炼等着手设计。

4.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思考

大学生体质的下降,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问题,对未来体育文化的的影响不可忽视。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的背离,是造成体育文化的缺失主要原因。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体育课程的开展,短期内还不能将这些理论弊病消除。体育文化影响人们的体育概念和体育实践,对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和学校对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体育课程的设定和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而是在“知识、技能、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参与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坚持科学的锻炼方法,运用科学的锻炼手段,在课程教学方面必然事半功倍。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应是衡量学生一切的参考。在追求全校学生充分得到锻炼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及领悟能力,造成“体育不公平性”问题,是体育文化教学缺失的一大方面。对于身处环境和评价目标的固定性,是现代体育老师很少思考的问题,值得他们从更多的体育文化人文理念中获得高效能的教学。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是逐渐养成良好锻炼习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增强自身体魄的过程。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是思考体育文化,超越体育文化的目标评价。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牢固锻炼关系、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思考师生本体意义,拓展教育界思考体育教学的思路,成为大学体育文化超越体育文化的过程,值得体育工作者思考体育文化的理念和精髓。

5.结束语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合理定位在体育文化中。体育文化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求大学体育课程设定必须进行改革。体育课程的设定和开展,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而是在“知识、技能、技术”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参与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坚持科学的锻炼方法,运用科学的锻炼手段,超越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促进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新形式下,体育文化的注入,为大学课程改革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值得广大体育工作者实施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至刚,张力,王丽娜.上海建设国际体育强市中城市体育文化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刘爱红.体育: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正能量———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体育文化定位之辩[J].搏击,2013,(4).

[3]刘晓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浅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0).

大学体育论文篇(9)

认知态度体现了教师对于体育锻炼的认可程度,从调查表可知,高校教师作为高知识人群,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及作用有了较好的认识。认为体育锻炼“非常必要”的有87.2%,而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和“没必要”的分别仅占11.7%和1.1%,由此可见,这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而言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随着社会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多数教师有着追求健康的意愿,有进行锻炼的要求。

1.2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大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是“强身健体”,占总百分比的92.6%,由此印证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愉悦心情”占了71.3%,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学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领导者,面对着繁重的工作的压力以及生活中的压力,他们也深知适量的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释放压力,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其次,“健美减肥”这一块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45.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温饱,他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类建设,运动已成为时尚的象征,所以很多教师(35.1%)把体育锻炼作为“兴趣爱好”。也有32.1%的教师是为了“陪家人锻炼”,促进家庭和谐。颈、腰椎疾病是大多数教师都患有的职业病,有部分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就是为了“防病祛病”,占了总百分比的29.8%。以“社会交往”和“打发时间”为锻炼目的所占比例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0.6%和4.3%。

1.3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

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师体育锻炼的运动频度上,调查显示,每周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教师有40.4%,28.7%的教师每周参加“2次”体育锻炼,22.3%的教师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的体育锻炼,8.5%的教师“不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每周只参加一次锻炼的比例高达40.4%,甚至还有8.5%的人根本就不锻炼。结果表明,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不够,总体来看还不够理想。所以,四川农业大学教师的锻炼频度还有待加强。

1.4教师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持续性

由问卷调查表可知可见,一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下”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6.8%,一方面说明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长,另一方面说明四川农业大学教师参加有氧锻炼的意识还有待提高。32.9%的教师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60min”,共有14.9%的人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60-90min”以上,仅有5.3%的人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90min以上”,此结果表明,应大力提高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时间,加强有氧锻炼意识,促进教师健康水平的发展。

1.5制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忙”(66%),“缺少体育活动组织”(54.3%),“场地器材不足”(51.1%)。其中工作任务繁重是制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最大因素,特别是很多年轻教师为了评职称,需要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去进行科研活动,压力十分大。缺少体育活动组织和场地器材不足是影响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外界因素,四川农业大学教师进行体育锻炼一般选择在业余时间进行,而这个时间段正是学生的下课时间,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高峰期,而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终究还是为学生而设置的,并没有为教师专门设置场地以及体育设施,这严重减少了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因此,学校应当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为教师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也就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和科研中去,为社会培育出更多有利人才。雅安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多雨,这也是影响四川农业大学教师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依次有:“缺少习惯”(35.1%),“缺少指导”(31%),“没兴趣”(22.3%),“无同伴陪同”(27.7%),“健身消费太高”(9.6%)。总的来说,没时间、缺少习惯、不感兴趣这些制约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说明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不够;其次,针对缺少组织、缺少指导等制约因素而言,说明组织活动开展不够;而对于场地器材等不足的问题,就应增设一些新兴的,时尚的,教师感兴趣的器材,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待遇不断提高,现在需要的是培养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以及组织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促使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大学的教师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是较好的的,明白参与锻炼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却存在着背离的倾向。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为强身健体,经常或有时参加体育锻炼,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多在30min以下,所进行的也是小强度运动,并未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影响该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主要因素为没时间,缺乏组织与指导,场地器材不足和缺少习惯。

大学体育论文篇(10)

1.1社会发展决定了强化思想文化教育的必然性和迫切性20世纪末,我国进入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程度空前、经济高速增长、物质丰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们的思想空间日益宽松,思想内容渐趋活跃。但与此同时,传统的社会道德被解体、社会主流价值观丧失、解构主义文化侵袭、消极和虚假的网络资讯、不同价值观与信念的融合和冲突等社会因素使大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选择多、诱惑多,而就业压力增大、家庭结构和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大学生获得的关注却日益减少,这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大量由价值判断多元、经济实利化等问题带来的困惑和心理冲突。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探索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具有时代的迫切性,是新时期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2体育大学生的独特性提升了思想文化教育对体育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相对于普通专业大学生而言,体育大学生更需要加强思想文化教育,主要原因是:第一,体育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科学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这一点在高考录取的分数上可以直接体现出来;第二,体育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运动训练,轻思想文化教育的观念,这使得他们成为思想文化教育先天不足的群体;第三,从性格上看,新时期的体育大学生大多具有争强好胜、不喜欢听从指挥、不愿吃亏,外倾性强、情绪不稳定性加剧、攻击性明显等性格特征,部分体育大学生还存在着自我期望值偏高、抗挫折能力差、缺乏集体荣誉感等人格缺陷。体育大学生的这些人格特性决定着思想文化教育对这一群体的成长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思想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引导体育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和积极的自身需求,合理发挥争强好胜的性格优势,还可以帮助体育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展胸怀,加强群体意识,克服霸道、不听从指挥、攻击性明显、缺乏集体意识等人格缺陷,也可以提高修养,改变自我认识,提高挫折承受力,加强自我监控能力,从而形成完整积极的人格。

2体育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

2.1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主要指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在教学、科研、生活、娱乐等活动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居于校园文化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等为内容,体现在教学、管理、日常行为、社会实践以及讲座、文体竞赛、课外科研和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心理文化氛围,对体育大学生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思想品德修养等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2.2课程教学德育在我国大学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课堂教学是实现大学教育功能的主阵地,因此,只有使思想文化教育进入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保证德育在教育现实中的首要地位。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职责便是“传道”,即教师的职责首先是促使体育大学生实现“社会化”或者说“人化”,其次才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不仅关注体育大学生智力的发展,更应该在德育上下足工夫,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每一节课、每一学科的课程都成为思想文化教育的主战场。

2.3课外文化活动课外文化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已经成为体育大学生各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以大学生工作室及学生社团为依托,以各类课外科研、竞赛、艺术节、创业计划、社会实践、新时期青年的精神风貌展示活动等为平台,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大学精神,不仅激发了体育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体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竞争意识,增强了体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4网络文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应,党中央提出,高校应将“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体育院校应以马列毛邓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促进体育大学生富有时代特征、体现大学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使用习惯养成的策略,学会善于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文化建设和始终把握网络思想文化教育的主动权,改进和提高体育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成效。

3体育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策略

3.1发扬传统文化,内外兼修,提高体育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演绎和扬弃,以隐性的观念,不被意识地以思维模式、知识、价值观、规范、行为方式、习俗等形式渗透到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内化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性格,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在体育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在儒家的为人、道家的辩证思维、心性之学的修身思想中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思想,并将中国传统“武术”“兵法”等核心理念和现代体育技术的学习结合起来,内外兼修,促使体育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继承爱国主义传统,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积极努力地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3.2发挥体育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想文化教育的效果从人类学习的本质来看,文化知识的习得、社会主义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需要通过大学生主动地将语言信息内化才能获得,需要大学生反复练习才能巩固。因此,体育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也同样离不开体育大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体育大学生的主体性参与表现为自主、主动、能动、有目的地参与学习,反映在外部行为的自律、内部意识的自觉以及在自律和自觉基础上的自我超越上。因此,体育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成绩和分数,而是体育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只有这样,体育大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成为体育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有这样,体育院校的教育目的也才能回归到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质上去。

上一篇: 卫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下一篇: 农村社会保障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