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02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篇(1)

(淮南一中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1 )

摘要: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两个特别不幸的女子。一个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个是关汉卿笔下的窦娥。祥林嫂的悲剧不是惨在狼吃阿毛,而是惨在封建礼教吃人;窦娥的悲剧又事出何因呢?“窦娥冤”,她到底“冤”在哪里?她的冤屈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打动当时与后世的无数观众? 窦娥形象的悲剧性,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关键词:窦娥形象 悲剧性 探究

 

一、窦娥悲剧的因素构成

其一、命运多不幸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不幸的人,窦娥身上却又集中了许多人的不幸。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十七岁成亲,不久守寡;二十岁被无赖纠缠诬陷,被昏官错判冤斩。母亲、父亲、丈夫,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一个一个离她而去。与婆婆相依为命之际又被无赖纠缠诬陷,最后含冤被斩含恨而终。关汉卿特意将诸多不幸加诸窦娥一人之身,激起我们强烈的同情。窦娥真是太可怜了,简直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生得可怜死得冤枉。命运多不幸,这是窦娥之冤的第一点。

其二,美好却被斩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恶人的不幸只会大快人心成为喜剧,好人的不幸才会产生强大的悲剧力量。剧本很多地方都透露出窦娥品德的美好,“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等等,都可以看出窦娥的安分守己,善良孝顺。这样善良本分的一个女子却无辜被杀,恶人没有恶报,善人不得善终,强烈的对比让我们不由得义愤填膺。那是怎样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世道?始终安分守己善良孝顺的窦娥,更何至于在刑场上无端喋血呢?美好却被斩,这是窦娥之冤的第二点。

其三,抗争终失败

有人说,受难是悲剧的前提,而抗争则是悲剧的核心与本质。如果灾难落到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窦娥冤之所以感天动地、震古烁今,不仅在于窦娥命运的不幸,更在于她对不幸命运的不屈抗争。而这不屈抗争最终的失败就会产生一种厚重的悲壮感,这是窦娥之冤的第三点。

在唱词[滚绣球]中,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实际上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窦娥反抗精神的表现。

在[耍孩儿][二煞][一煞]这三段唱词中,窦娥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等三桩誓愿,其中第一桩誓愿要求在场的人立刻明白她的冤屈,第二桩誓愿要求更多的人知道她的无辜,第三桩誓愿更是从自证清白发展到惩治邪恶,其反抗精神步步延伸层层递进,最终形成激越昂扬悲壮动人的力量。

二、窦娥悲剧的美学特色

在关汉卿笔下,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其后还安排了窦娥冤魂向身居官位的父亲告状的情节以及窦父为女申冤还窦娥清白的结局。这种浪漫主义结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而这种手法,一方面表现了作品揭露社会矛盾的深刻性、解决社会矛盾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中国古典悲剧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心理和审美情趣。我们有美好的愿望,我们有乐观的心理,我们总喜欢大团圆的最后一幕。所以,在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里,溺于东海的女娃,可以魂化精卫衔石填海,双双殉情的梁山伯祝英台,可以化成双飞蝴蝶,被迫分离的焦仲卿刘兰芝也可以化作双栖鸳鸯。这种中和之美,具有中国特色,带有民族烙印,表达着我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而西方悲剧往往悲得彻底,悲得绝望。哈姆雷特与敌人一起毁灭,《巴黎圣母院》里美丽的艾丝米拉达终不能免于绞刑,善良的加西莫多也只能选择死去。西方悲剧更冷静,更冷酷。冰冷的结局也许会让读者叹惋不已惆怅良久,但却更符合现实,也更能激起人们反抗现实改变现实的斗志。中国悲剧往往以浪漫主义手法为作品涂抹一丝暖色,寄托美好愿望的同时,未免消弱了几分战斗力。

 

三、窦娥悲剧的现实意义

窦娥是封建社会清白而受冤、无辜而被杀的一个典型,是一个文学形象。而历史上真正蒙冤受屈的也大有人在。卞和,真诚献宝而屡遭酷刑;商鞅,成功变法而终被车裂;韩信,功高盖主而兔死狗烹;司马迁,仗义执言而惨遭宫刑;岳飞,精忠报国而屈死风波亭……尽管关汉卿以浪漫的笔触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窦娥之冤感动了天地,可是窦娥终究还是含悲带恨地冤死了。作者想通过窦娥的悲剧告诉我们什么呢?

祥林嫂的悲剧不是个案,封建礼教吃掉的绝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窦娥的悲剧也不是特例,“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窦娥以生命为代价,终于看清了现实的黑暗,看清了统治者的昏庸。窦娥冤,其实是穷人冤,苦人冤,百姓冤,窦娥的悲剧其实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为什么封建社会常有冤枉案件?因为封建社会是专制,是人治。一切围绕统治阶级,只要违逆统治者意愿,损害他们利益,就只有死路一条。

我们今天有没有冤案发生?有没有贪官污吏?仍然有,但比古代少多了,因为我们是民主社会法制社会。而我们还要努力健全民主与法制,尽量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不幸遭遇冤案的人更要像窦娥一样勇于抗争,哪怕最终只是成全了一出悲剧,也要留一个不屈的背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探究《窦娥冤》,不仅有文学意义,也有生活意义;不仅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窦娥冤教案篇(2)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1-0052-07

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本文从剧作的思想倾向与悲剧价值两方面来透析作品,揭示出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

一、《窦娥冤》的思想倾向

《窦娥冤》是关汉卿在东海孝妇的民间传说和当时有关戏剧创作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写出的一部激动人心的悲剧。《窦娥冤》的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主题思想、审美理想和作家的男权本质三方面体现出来的。

(一)《窦娥冤》的主题思想

对于《窦娥冤》的主题思想,论者多是从对黑暗势力的揭露、批判和对窦娥反抗精神的肯定、歌颂两方面来阐述的。对于前一方面,笔者持相同的观点。虽然关汉卿并不认为整个吏治黑暗,因为还有“圣主”的好官,但是作品中涉及官吏枉法、衙门冤屈好人、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猖狂横行、高利贷盘剥盛行,这些却都是元代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说,该剧对黑暗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是异常尖锐的。“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就深刻揭露了当时的官吏昏聩、统治黑暗。楚州太守桃杌便是集贪官、凶官、昏官于一身的典型代表。他的做官原则是“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这哪里是秉公而断、为百姓办事?纯粹是敲诈勒索,残害百姓,欺下骗上,为所欲为。他的断案主张是“人是贱虫,不打不招”。从桃杌身上,我们窥见了元代吏治的黑暗。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圣主”的好官肃政廉访使为窦娥冤狱吗?是的,剧尾肃政廉访使窦天章是为窦娥冤案昭雪,但这也更恰如其分地揭露了元代吏治的黑暗,因为这是窦娥鬼魂多次争取而来的。作为“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的肃政廉访使,当他拿起窦娥冤案的文卷,看到“一起犯人窦娥,将药致死公公。……”还没细看,见“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它罢,将这文卷压在底下,别看一宗咱。”这哪是“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如果遇到同姓就不看,如果“问结了的”也不看,那他还有什么可“审”可“察”的呢?要不是窦娥的鬼魂三番两次将他压下的文卷重新翻上来,并在他面前诉说冤情,那么,这桩冤案恐怕要永远石沉大海了。可见,这窦天章也是昏庸无能的。从整个剧本来看,表现的都是作者对元代吏治的批判和不满。

剧本揭示元代吏治的黑暗是事实,但是有些论者说《窦娥冤》表现的是对封建制度的反抗,窦娥因此具有反抗精神。对这一说法,笔者认为对作品思 想境界有拔高之嫌。因为关汉卿受时代所限,不可能把人民的悲惨遭遇归结到制度问题,他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思想高度。

三折【一煞】你到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露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一句“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道出了作者对元代吏治的不满。作家憎恨贪官污吏,憎恨他们所把持的官府对人民的残酷迫害,但他并不能摆脱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束缚,他只是希望在封建法制的范围内,改良社会弊端,而并没有设想过用革命暴力去黑暗的统治。关汉卿有这一政治态度一点也不奇怪。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①关汉卿在《窦娥冤》中所反映的政治愿望,恰好说明“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这位封建社会的下层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和其他下层群众深受贪官污吏及其爪牙的压榨,对这类直接骑在他们头上的家伙恨之入骨。但是,由于农民的小农经济的地位和政治闭塞等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相信皇帝,以为皇帝能够为他们主持公道,把解除他们冤枉的希望寄托在“奉旨”而来的“清官”身上。所以,关汉卿在《窦娥冤》剧尾安排了肃政廉访使出现。但剧作《窦娥冤》只是反映出对吏治的不满,并没有反映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与否定。

对窦娥的反抗精神,学术界论者多数持肯定颂扬态度。且来让我们看一些论者对第三折中主人公窦娥被押赴法场时所唱的【滚绣球】的不同评价:“她从骂官府,进而骂天地,她对封建统治者宣扬的一切秩序都表示了否定”;②“窦娥的反抗性格在这里达到了高峰,她所反抗的包括从天地到鬼神,从官府到张驴儿这一切象征的和实际的统治力量,窦娥的这段诅咒标志着她的觉醒,说明她不是对封建社会的个别现象,而是对封建社会的根本秩序开始怀疑”;③“她诅咒世界上的一切,连封建社会中被认为最公正无私的日月、鬼神、天地都否定了”,④于是论定关汉卿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英雄人物形象”、⑤一个“敢于面对惨淡人生,同命运决斗的勇士”⑥……然而从作品整体联系看,女主人公果真否定了天、否定了地、否定了封建制度吗?笔者认为,当然不是!她既不是反抗封建制度的“英雄”,也不是同命运决斗的“勇士”。她的脑海里根植的是对命运的顺从、对公理不公的挣扎、对天地的信任臣服的思想,而天地象征着封建制度。可以说,她是封建社会里自觉地捍卫封建制度的卫士。她处处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己,遵循着“三从四德”的规范。她立誓尽心尽力侍养婆婆,全心全意为丈夫守节。她丝毫没有挣脱命运的打算,她认命了。她对自己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十七岁成婚、二十岁亡夫的不幸命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抵债,童养媳,寡妇守节,向债主尽孝,这些在她的思想里都是对命运的顺从,并会尽自己所能去遵循。她认为自己“八字该载着一世忧”,“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严重的宿命论束缚着年轻的寡妇窦娥。随着戏剧冲突的展开,她指天骂地,发出悲怆的呼喊。这是一种对现实绝望的呼救,是对自己冤屈的血泪的控诉,是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挣扎。这不是什么阶级意识的觉醒,而是出于求生欲望的本能抗争。在这里,她没有否定天、否定地,相反的,她在挣扎中仍然相信天地的威力,向天地发出了三桩“无头愿”。这说明她相信正义在天、公理在天、道义在天。混浊人世善恶不分,公道不彰,而唯有头上“湛湛青天”,才能昭示她的深仇奇冤,其结果是“感天动地”,三桩超自然的誓愿一一实现。因此,如果说窦娥对现实进行过反抗的话,那是生命遭受虐杀前的自发的反抗,是人处于挣扎境况下的本能反应,是含不白之冤无处申诉的绝望的抗争,是对“复盆不照太阳晖”的黑暗现实的愤怒的控诉,不是对社会和自己的叛逆行为具有理性认识的那种反抗。窦娥冤狱最后的昭雪,也是其父窦天章一手完成的,而窦天章在第四折中,以朝廷命官“肃政廉访使”的身份,手持上方宝剑出场,代表的是封建制度。可见,窦娥依循的仍旧是封建制度,她并不具有反抗精神。试想,如果她不捍卫封建制度,而是 一个反封建制度的勇士、英雄,那她被杀的事实也是必然的,她也就无冤可言了。而她感到冤,其实质也是以封建礼教要求自己,以封建礼教捍卫自己的权利,所以,她不是反封建的勇士、英雄。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等烈士精神赞扬为“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们在向旧世界的冲击中,被反动派杀害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英雄,他们喊过冤吗?没有!而关汉卿为自己的剧本赫然书上“感天动地窦娥冤”七个大字的正名,非常清楚地标示了剧本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人物性格的社会性质。窦娥与刘和珍等反抗人物绝非同一类型。只有像窦娥这样一个恪守封建道德规范,最后又被这个畸形的社会杀害了,才是感天动地的冤!就像窦娥的鬼魂向父亲提出质问一样:我走的路,哪一步不是遵循了王法的规范,家法的训饬呢?得到的结果却是:

四折【雁儿落】我不肯顺他人,倒着我赴法场;我不肯辱祖上,倒把我残生坏。

【梅花酒】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个惹祸的胚胎。

在这血泪凝成的控诉中,多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虚伪性!多么明显地揭示了窦娥“感天动地冤”的真实本质!一个虔诚的恪守那个社会一贯标榜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思想行为从未越过雷池一步的弱女子,一个善良、贞孝且又刚直不阿的苦命寡妇,一个对生命只知道奉献、不求所取的小人物,结果反被扼杀了。这才是冤,天地奇冤!这是冤的实质、悲惨的真谛,也是《窦娥冤》为悲剧的体现。

《窦娥冤》正是通过窦娥被封建礼教、贪官污吏、流氓恶痞戕害致死的悲惨遭遇,再现了元代社会真实黑暗的一面,揭露和批判了吏治制度的腐朽,这是本剧最根本也是最进步的思想内涵。

(二)《窦娥冤》的审美理想

《窦娥冤》的另一个思想倾向体现在关汉卿对戏剧创作的审美理想上。这主要体现在作家安排三桩誓言和剧尾窦娥鬼魂申冤的幻想节上,体现了美与善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悲与喜的结合。

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家的世界观对作品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人类总是在斗争中进步成长,与自然界斗争,与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斗争。斗争失败了,便产生了悲剧。有正义感的作家,相信自己的斗争方向是正确的,斗争结果必定是胜利的,所以在暂时失败后,仍能让读者看到未来胜利的曙光。《窦娥冤》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忠实于生活的现实,让主人公担当非担当不可的悲剧命运,深刻逼真地反映出现实生活的画面。作者不愿让窦娥的死毫无声息、毫无希望、毫无震撼力。所以,作者在创作《窦娥冤》中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出剧作的感染力。《窦娥冤》中关于三桩誓言和鬼魂告状的描写,就是浪漫主义手法的具体运用。在第三折中,窦娥的控诉表现了她对命运的不满与愤慨、对社会秩序的不满与愤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之后,窦娥又提出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三桩誓言,以示自己的冤屈、不满及愤慨,这就把窦娥的委屈含冤的挣扎、无奈的精神提高到感天动地的高度。

【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二煞】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锦!

【一煞】你倒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怨;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这三桩誓言一一实现,写得很有层次。鲜血飞溅洁白的布练,是直观的,色彩强烈,表现出窦娥冤气冲天;继而六月飞雪,顿时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掩盖了窦娥的尸体,更弥漫了冤的意味、悲的气氛,说明天地也给予表现窦娥冤屈的事实和充满同情的悲凉,不忍窦娥露尸于野;三年大旱则更是把感天动地的力量扩大延伸,那不仅是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还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窦娥的 冤屈已经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这些是作者浪漫主义的想象,然而他却表现出了被压迫人民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来展示其不满、无奈、愤恨的弱小挣扎。这种浪漫主义手法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窦娥的形象,而且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吏治的愤怒。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使人的心境达到一种愤怒力量的释放,表现了关汉卿的一种审美理想。

另一个表现审美理想的是作家安排的窦娥鬼魂申冤的第四折。对此,有些论者认为是败笔。笔者认为,《窦娥冤》的结局反映了剧作家惩恶扬善的善学理想,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必然。纵观关汉卿的戏剧创作,总有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结局。其戏剧矛盾冲突的结果,往往被归到善恶两种力量的斗争。在《窦娥冤》中,“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在作家看来,这种善恶颠倒的现象是极不公平的。于是作家让窦娥的鬼魂“剔灯”、“翻交卷”,在父亲面前申诉了冤情。窦天章在审案时,张驴儿不承认喝了毒药,作家又让鬼魂出场,与张驴儿对质。正是在窦娥鬼魂的“折辩”下,才使这桩冤案得以澄清[1]。剧本的这些矛盾冲突的展开和斗争的结局的设置,已经明显地看出作家的审美的倾向:正义必胜,邪恶必惩。

同时,《窦娥冤》的鬼魂出场的结局反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和观众的审美习惯。元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太黑暗了,政治太腐败了,需要揭发,需要控诉。但谁来揭发?谁来控诉?在剧作家看来,非“鬼魂”出场不可。因为作为“现实主义的戏剧作家关汉卿,冷静地观察到人民在无可奈何之中,只能把申冤的意愿寄托在上天与鬼魂”身上,同时,作为浪漫主义的戏剧作家关汉卿,更强烈地感觉到“神鬼不容”、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最能体现人民要浇清天下冤枉,杀尽天下滥官的意愿”,⑦于是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窦娥“鬼魂”重现、申冤报仇的非现实情节场面。这些非现实情节场面的艺术创作,是剧作家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或缀合而拟构的“现实生活中并非实有、而在情理中又必然存在或应该存在的人生图画”,⑧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视野方面的缺憾,使人能“在头脑中见到无法亲自观察、体验的事物和情景”⑨因而能以一种艺术的真实为读者所理解,而不用是否符合科学的精神去批判它。剧中鬼魂的出现,引导和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符合我国戏剧观众的那种“含泪的笑”的心理愿望。王国维在《评论》第三章《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中谈到我国悲剧之所以用这种“含泪的笑”的结局,是因为“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⑩可以说,王国维这句话揭示出《窦娥冤》鬼魂结尾的真谛,表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心理要求。在元代的现实生活中,像窦娥这类人物是决不可能获得像戏剧中那样大快人心的圆满结局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于是作家就在戏剧末尾,用这种超现实、超自然的力量,扬善惩恶,以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关汉卿塑造窦娥鬼魂的意图,不是在引导人民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鬼魂身上,也不仅仅是为着生前的斗争,而是通过放任鬼魂按人之常情行事,促成这一冤狱的,以表达作家惩恶扬善的正义必胜、邪恶必惩的审美理想,由于其符合广大人民的心愿,在一定程度上能使观众得到心理的满足。在这种合乎生活逻辑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在适当的场合让鬼魂上场,是无可厚非的,甚至是创作必需的。观众和读者决不会相信那是宣扬宗教迷信的阴魂,而总是愿意认为那是活生生的报仇雪恨的人。正如鲁迅先生对《哈姆雷特》中的鬼魂形象所评价的那样:“将来呢,恐怕也未必有人引《哈姆雷特》来证明有鬼,也未必有人引《哈姆雷特》而责莎士比亚的迷信……”(《且介停杂文·以眼还眼》。可见,作品中安排的三桩誓言与鬼魂申冤的幻想情节,体现了美与善的结合、悲与喜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表现了关汉卿的审美理想。这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能给人以启示、以鼓舞。[2]

(三)关汉卿的男权主义思想本质

《窦娥冤》讲述的是封建社会中一个弱女子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的故事。在故事背后,剧作家让观众与读者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捍卫“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自觉成为封建礼教的捍卫者。他的男权主义思想在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母权制的被,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妇女的这种被贬低、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几乎被排斥于社会之外,她们受夫权、父权、政权的支配,理学家又在他们身上套上了贞节的枷锁,而所有这一切的封建理念,也影响着关汉卿的思想,可以说,在关汉卿的思想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这在《窦娥冤》里也有具体的体现。窦娥只是关汉卿传播他的这种封建礼教思想的媒介,他在借窦娥之口说出封建社会男权至尊无上的地位。

《窦娥冤》主要描绘的是封建社会里一个再嫁之妇可能遭受到的、残酷的、无人性的、血淋淋的现实。这里再嫁之妇不是“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的窦娥,而是在面对死亡和再嫁的抉择时,选择了后者的蔡婆婆。窦娥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为蔡婆婆有了再嫁之心,她仅仅是替婆婆受过,替婆婆有再嫁意识而受惩罚。在张驴儿父子上门之时,窦娥曾对蔡婆婆说:“婆婆,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我也连累做不清不洁的。”在张父与蔡婆婆发生感情之后,窦娥曾嘲弄蔡婆婆并说婆婆“可悲!可耻!”“多淫奔,少志气”。在那个讲求“三从四德”的时代,作为一个儿媳妇,她是不能也不该对婆婆说出这样嘲弄近似破口大骂的不孝言语,而“冤屈有天大”的弱女子窦娥却做到了。她那具有惊心动魄的言语产生了惊心动魄的力量,原因就是作者赋予了她至高无上的封建力量。她时刻拥有这个力量,也步步遵循这个制度,她是忠实的捍卫者和信徒,因而才拥有了嘲弄、辱骂婆婆的资本。当她在公堂上被“打得我肉都飞,血淋漓”时,当她呼号“这无情棍棒教我捱不的”时,当她埋怨“婆婆也,须是你自作下,怨他谁”时,哪个观众都会痛感到,那个社会再嫁的可怕和不可为。“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傍州例”宣扬的正是对有再嫁之心的人的惩罚警示!这不能不说,作家关汉卿有深刻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关汉卿是借窦娥之口来履行他夫权的权利,借窦娥形象道德说教和道德宣传,再现其男权主义思想。

在窦娥之魂在向窦天章陈述冤屈的时候,窦天章明明知道蔡婆婆没有丈夫,但听说女儿犯了“药死公公”的罪行,却依然是怒斥女儿的十恶不赦。这不是作者疏漏所致,实际上是体现了作者对父权的维护。因为窦天章是窦娥的父亲,所以窦娥的鬼魂才有机会在父亲面前辩白自己的冤屈,但这个机会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窦娥的鬼魂再三“翻案卷”才有了控诉的机会,而在这个机会的获得前还得受父亲的斥责、谩骂。“我当初将你嫁与他家呵,要你三从四德:三从者,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者,事公姑,敬夫主,和妯娌,睦街坊。今三从四德全无,铲地犯了十恶大罪。我窦家三辈无犯法之男,五世无再嫁之女;到今日你辱没祖宗世德,又连累我的清名。你快与我细吐真情,不要虚言支对。若说的有半厘差错,牒发你城隍祠内,着你永世不得人身,罚在阴山永为饿鬼。”其实这段话也是作者在借窦天章之口,表明自己的妇女意识,维护其父权意识。因为他有关于“三从四德”的十分强烈的表述欲望,他已经不满足于借窦娥之口来表达他的男权意识,而是急于要用自身的男性性别来压制女性。只有这样,他才能痛快淋漓地剖析自己的心声,所以作者才设计窦天章怒斥窦娥的情节,借窦天章之口发表他的男性宣言。

桃杌不分青红皂白对窦娥的一顿毒打这一情节,实际上也是对封建父权的维护。在封建社会里,“呈控子孙忤逆不孝,司法机构是不会拒之,不受理的,同时,也不要求呈控人提供证据”,“如果法官追问子女究竟谁是谁非,便等于承认父母的不是,而否认父权的绝对了”。忤逆不孝,父权制官府都不可能去核实,甚至谁是谁非都不会追问,更不用说“药死公公”的罪名了。这也是窦娥故事在流变的过程中,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都被官府处决的原因。所以在蔡婆婆没有出面澄清与张父的关系时,窦娥挨桃杌的拷打是正常的,也是合理合法的,因为他们都是父权制的代表。父亲将七岁窦娥抵于蔡婆婆还债,也流露出作者对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父权的肯定。父亲听女儿申辩的原因,也只是因为他在意窦家的名声,这不能不说是窦娥的悲剧。张驴儿捏造了这个杀公公的罪名,完全揭示了窦娥作为父权制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也在无意识中自然 流露出剧作者的男权思想本质。

在男权制度下,张驴儿父子有恃无恐的表现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泼皮无赖,还根源于其性别优势。在封建社会的男权制度下,男性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的、合情、合理、合法的,特别是在欺凌、压迫妇女这一方面,似乎他们有了通行证、免死牌。就像凯特米利特在《性的政治》中所说的,尽管“女性类似阶级的地位在阶级的范围内极易产生混淆”,但“主要的社会和政治区别,其基础……不是财富和地位,而是性别”。张驴儿对窦娥的苦苦相逼,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是男权社会中,男性阶级对女性阶级的一种支配心理与占有心理。男性之间更是结成同盟,自觉地维护男性欺凌女性的特殊权利。像张驴儿行贿于桃杌,以蔡婆婆的财力与物力,完全有可能比张驴儿更有机会买通官府,而使张驴儿被惩罚。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窦娥受惩罚死了,张驴儿却越活越滋润了,这不能不让读者深思与反省: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窦娥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呢?这不能不说封建社会男权在作怪,是男权才让窦娥蒙上了不白之冤。可见,封建社会中男权的强大和不可忤逆性。窦娥作为一个弱小的女性,在那个社会里只是受男性支配、玩弄的一个“物品”罢了。

窦娥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窦娥拒绝再嫁张驴儿引起的,但实际上蔡婆婆选择再嫁张父才是悲剧的源头。如果蔡婆婆自己不心甘情愿地再嫁,不与张父产生感情,那么张父不会死,张驴儿也不会以诬赖窦娥来挟制窦娥,窦娥也不会上公堂,更不会走上死亡之路,蒙了不白之冤。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蔡婆婆再嫁张父引起的。作者借窦娥替婆婆受再嫁引起的罪及所受的惩罚,来劝告警示世间的女子:“劝普天下前婚后嫁的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窦娥冤》的基本矛盾不再是窦娥与官府间,也不再为窦娥与张驴儿间,而是窦娥与蔡婆婆之间一个要嫁一个要守的基本冲突。如果两人都守或都嫁,那便不会有悲剧发生了。正是因为蔡婆婆要嫁窦娥要守,窦娥才受了不该受的苦,有了感天动地的冤情。作者关汉卿阐述的是一个再嫁之妇所引起的感人肺腑的悲惨故事。“感天动地窦娥冤”,实际是作者宣扬男权思想的武器,体现男权思想的本质。

二、《窦娥冤》的悲剧价值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窦娥冤》有它独特的悲剧价值。鲁迅先生曾在《鲁迅全集》第一卷中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包含着悲剧本质的精髓:一是悲剧表现的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这种“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发展最终极的是“毁灭”。他充分强调了悲剧本质精髓,就是通过“毁灭”的终极方式来肯定“人生有价值的东西”。[3]被毁灭的价值越大,其悲剧性就越强,悲剧意义价值所在也就越大。[4]《窦娥冤》中,窦娥的毁灭就是一种感人肺腑的悲凉毁灭,是一种感天动地的无奈毁灭。我们不仅看到了窦娥毁灭的价值,同时也看到了《窦娥冤》作为悲剧存在的价值。

那《窦娥冤》中“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从剧作中可以看出,这种有价值的东西就是窦娥这个小人物恪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不懈追求。当她被父亲抵债时,她恪守的是封建父权制度,将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希望过上幸福生活;当丈夫死去,她成了寡妇并遇到张驴儿逼婚时,她恪守的是封建贞孝的论理道德规范,为丈夫守节,为婆婆尽孝,将希望寄托在来世;当发生人命大案时,她恪守的是封建的政权制度,将希望寄托在官府,希望官府可以还她清白。这些希望的实现,从更深层次看,实际上都是对封建制度的遵守和维护。窦娥时刻都把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座右铭。她为了追求孝道和贞节的伦理道德,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实际是窦娥成为悲剧人物的内在原因。在官吏枉法、衙门冤屈好人、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猖狂、高利贷盘剥、童养媳制度盛行的外部因素的催化下,封建制度将窦娥一步步推向了死亡,最终将其吞噬与毁灭。这种“毁灭给人看”是拿三桩誓言的实现来展示其冤屈之极至的。它让人们产生了痛苦、怜悯、悲怆、愤怒的情感,而这种独特的苦痛情感构成了悲剧的价值。在宣扬遵循孝道贞节的封建社会,而一向也遵循、维护这一伦理道德的窦娥却被其毁灭了,不能不说冤啊!这才是真正的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任何一位观众,只要真正地被悲剧人物的行动及其崇高精神所吸引,他一定会沿着悲剧作品所设置的方 向,将自己的思想情绪和道德判断倾注其中。当你在为之悲伤、为之悲痛的同时,你的思想情感就会出现一个瞬间超越的感觉。你就会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而且使内在情感和整个精神状态受净化。这就是悲剧的价值所在,让你的情感精神获得自由、净化的同时,还要受其感染,终其反思,使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升华到一定的程度,陶冶情操。悲剧的价值本质也就在于这种超越性,而《窦娥冤》把这种悲剧价值反映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部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悲剧,《窦娥冤》成功描绘了一幅有着强烈时代精神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愧为认识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情感是悲痛交加的,所展现出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王国维的“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评价是毫无夸张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②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集体编著.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③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元明清文学史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6.

④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小组.中学文学史稿·元明部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⑤作家出版社.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⑥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元杂剧论集上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⑦⑧⑨赵泽学.窦娥“魂”解读[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6,(1).

⑩王国维.红楼梦之梦学价值[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5册)[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参考文献:

窦娥冤教案篇(3)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98-01

窦娥的悲剧,实际上是当时司法程序不健全,程序正义无法得到切实保障的恶果,也是难以避免的。追思窦娥冤背后的司法程序问题,重视程序正义于今的重要性乃是本文之旨。

1 避免有罪推定

首先窦娥被有罪推定,这不是桃杌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古代司法程序的痼疾。即推定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正如朱苏力所言:“从法理的角度来看, 《窦娥冤》提出的深刻问题是, 在一个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都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 案件审理者能通过并且应依据什么来获得一个基本正确的判断? 该剧表明, 在传统社会条件下, 司法很难处理像窦娥这样的案件, 这种悲剧实际上不可避免。”本案可能毒死张父的三个人中:张驴儿是死者的儿子,蔡婆婆是死者的“未婚妻”;窦娥则一直极力反对婆婆招纳张驴儿父子俩做“接脚”,依常识推断,谁是凶手的可能性最大?死者亲人和一个与死者有瓜葛的人,谁更有嫌疑?显而易见,窦娥最容易被视作嫌疑人,其次是蔡婆婆,最后才是张驴儿。

从当庭辩论看,窦娥置自己于不利的位置。张驴儿的“法庭辩论”似乎更言之成理。在公堂上, 张驴儿称蔡婆婆是自己的后母, 窦娥仅仅是否认,并没有作出任何有证据支持的辩驳。张驴儿的证据是“大人详情: 他自姓蔡, 我自姓张, 他婆婆不招俺父亲接脚, 他养我父子两个在家做甚么?”这里逻辑推论有道理, 更有窦娥也无法否认的事实支持。而窦娥过于争强好胜、急于辩解的做法也实际上是不利于己的,当她一口气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讲了一遍的时候,却正是给太守大人留下好印象之时,一个年青的寡妇,嘴这么厉害,居然说的头头是道,饱读诗书、捍护礼教的桃杌第一感觉就是这女子好泼赖。难怪张驴儿刚说“这媳妇年纪儿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桃杌就大声喝道,“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

从逻辑推理出发,在司法裁判者看来,窦娥也是最有嫌疑的。张驴儿声称, 窦娥也承认, 毒死张父的汤是窦娥做的。尽管这并不能证明窦娥下了毒, 但毕竟表明窦娥完全有机会下毒,并且表明张驴儿下毒的机会要小一些。因此,依当时的司法程序,窦娥就被推定有罪了。

2 强调取证的合法

我国古代没有“毒树之果”理论,实际上很多关键证据就是靠这些“毒树”取得的,特别是靠刑讯逼供取得口供,是当时终结证据调查程序的万金油。桃杌为了取得证据,要求窦娥招供,窦娥不肯,桃杌便在张驴儿的建议之下,对窦娥进行刑讯,先施行鞭刑,尔后又上夹棍,窦娥始终不屈服;桃杌无奈,又进一步将刑讯的对象扩大到蔡氏,窦娥不愿婆婆受苦,被迫招供画押。刑讯逼供固然有利于加快的审理的进程,使法官易于获得证据;但是这种野蛮的非人性的方式完全忽视了被告的沉默权、生命健康权等权利,以此获得的证据实际上很可能是屈打成招,从而造成了无数的冤假错案。

本案中取证方式也不合理,这实际上是古代落后的科学技术造成的,是难以改变的,也不是窦娥冤屈的主要原因。但是,它提醒了我们在司法程序中技术水平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做这种假定,如果元代就有足够先进的刑侦技术来判别张驴儿的父亲是否中毒而死,谁下的毒,毒从何来,那么,只要司法无明显偏私,窦娥蒙冤的悲剧就不会发生。它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前进一步,刑侦技术提高一步,离案件的事实接近一步,冤案、错案发生的不能性也就小了一层。当然,发展科技、提高刑侦技术的意义不止于此,还会促使案件的审查、处理更加科学更加人道。

3 程序正义的重要性

也许这些司法程序上的非正义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比如节约案件调查成本、司法人员素质不高、古代司法程序制度上的缺陷等等。然而,不仅仅是制度设计有问题,执行、贯彻制度的人和司法细节也有问题。更深层次的,是对正义的信仰不够或者不准确,以及对人权的漠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司法架构,也是忽视而且根本无法保证程序正义的。在程序正义无法保障的条件下,实体正义就变成空中楼阁,失却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冤案也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因而,减少冤假错案,充分实现正义和切实保障人权,首先要做的,必须是通过制度的完善保障程序正义,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窦娥冤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感悟悲剧美。

3.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

4.欣赏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教学时数】

3课时

【课前预习】

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

2.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第四折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展示生字词和有关元杂剧的知识

三、朗读比赛,熟悉课文(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表演楔子、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戏,开展分角色朗诵比赛。)

设计意图:依据戏剧的易于朗诵与表演的特点,通过分角色朗读比赛,让学生熟悉课文情节,并且加深对元杂剧特点的了解。

四、品味鉴赏

1.窦娥之美――赏析悲剧形象,感受悲剧魅力

问题: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地方震撼你的心灵?(要求结合剧情圈点勾画,梳理窦娥的言行心理活动,整理归纳其性格特征,了解其悲惨遭遇。)

学生默读,勾画,思考,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1)正直善良,义重情深。对自己的亲人,窦娥异常温存,关心备至,不惜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婆婆病了,她熬药送汤;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可是一听说要对婆婆动刑,就赶紧阻拦衙役,情愿屈招药死“公公”;被押赴刑场时,她央求刽子手绕到后街去走,怕婆婆见了伤心;见婆婆后,她不顾自己死将临头,还劝慰婆婆保重身体,不要过分悲伤。

(2)刚强自守,决不妥协。当蔡婆婆迫于张驴儿父子的欲招其父子入门时,窦娥坚决不从,毫不退让,反复劝告婆婆。说明窦娥有主见有立场,有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张驴儿的父亲被药死后,张驴儿进行要挟,她毫不畏惧,情愿和张驴儿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时,她被打得血肉模糊,昏死多次,也不肯屈招,仍辩白自己的冤屈。

(3)倔强刚烈,顽强反抗。前往法场受刑时,她指斥天地鬼神,实际上是对封建秩序的怀疑和斥责,对窦娥这样的封建社会的底层妇女来说,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临刑前,她发下三桩誓愿,向世人申说自己的冤屈。她至死也不放过张驴儿,变成鬼也要为自己鸣冤昭雪。

(4)悲惨不幸。窦娥三岁失母,七岁做童养媳,十七岁成婚,十九岁丧夫,二十岁冤死刑场。窦娥的遭遇让人怜悯同情,唏嘘落泪。

综上所述,窦娥是一个遭遇不幸但灵魂美好,心地高尚,令人敬佩的封建社会的下层妇女。这样一个可爱生命的毁灭实在可悲,震撼人心,发人深思!窦娥的悲剧引发人们深思,当时善恶、清浊与社会秩序究竟颠倒、荒谬到了什么程度!

2.窦娥之冤――探讨悲剧根源,把握悲剧主题

问题:窦娥“冤”从何来?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原因何在?(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推选代表发言。)

师生归纳明确:

(1)高利贷的压迫,是酿成窦娥悲剧的远因。其父窦天章向蔡婆婆借了高利贷而无力偿还,只得将七岁的女儿窦娥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剧中赛卢医同样是难以忍受高利贷的重压而心生恶念,谋害债主蔡婆婆,蔡婆婆被张驴儿父子偶然碰到救了,从而张驴儿父子就狼入蔡室。这些偶然事件背后是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泛滥和社会管理的失序。

(2)流氓地痞的压迫,是造成窦娥悲剧的近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统治者给属于统治民族的游民提供了巨大的政治保护伞,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敲诈勒索,为所欲为。张驴儿父子正是这种社会统治制度的受益者。

(3)吏治的腐败,是造成窦娥冤案的直接原因。窦娥本来以为官府会主持公道,没料到官吏贪暴枉法,听信无赖流氓的诬告,不管青红皂白严刑逼供。只凭屈打成招的口供定案,一审结案,即处死窦娥。

(4)元代社会的黑暗,是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到高利贷、流氓地痞和贪官污吏这三层压迫,终于酿成了窦娥的冤案。在这里,没有公道,秩序混乱,清浊不辨,善恶颠倒,总之是“覆盆不照太阳晖”!窦娥的悲剧,是善良的人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3.《窦娥冤》之美――赏析悲剧艺术,体会悲剧特色

(1)理解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问题: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并且这三桩誓愿都实现了(第四折里交代楚州大旱三年),你怎样看待这样的超现实情节?

学生朗读“三桩誓愿”部分,讨论明确:

①表现窦娥反抗精神的需要;

②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寄托作者鲜明的爱憎;

③使作品既洋溢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奇异的浪漫色彩。

教师总结:作者不甘心善良美好、正义合理的东西被无辜蹂躏,他要使正义得到伸张,冤屈得到昭雪,因此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吸取前代流传的有关传说加以改造创新,创造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浪漫主义情节,更强烈地表现了窦娥至死不屈的精神和民众的意愿,使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2)品味本色自然的语言

问题: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所谓本色,就是不事雕琢,朴实自然,既富有生活气息,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又具有艺术韵味。读第三折,选出你喜爱的语句进行赏析,然后全班交流。

(3)比较阅读

问题:根据关汉卿的《窦娥冤》改编的戏曲作品有不少,其中有的剧作在情节上和原剧相比有较大改变。下面是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主要剧情(有两种结尾),试和原作进行比较,说说你认为哪一种最好,并谈谈理由。

秀才蔡昌宗进京赶考,佣户张氏之子驴儿随往。驴儿垂涎昌宗之妻窦娥,途中将昌宗推入河中,回家假说昌宗失足落水而死。蔡母悲痛成病,想吃羊肚汤,驴儿又在汤内暗放毒药,不想被驴儿的母亲吃下,当即身亡。驴儿于是诬告说蔡母杀害了他母亲,县官动用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含冤代罪,被判斩刑。行刑正值六月,忽然天降大雪,县官惊恐异常。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时任八府巡按,前来楚州巡查,解救了窦娥,同时,蔡昌宗也没有死,窦娥一家团圆。(另一种结尾是:窦天章来楚州一带巡查时,乡民替窦娥喊冤,于是将张驴儿抓获。但当他赶去搭救窦娥时,窦娥已屈死于刑刀之下。)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注意关汉卿原作是怎样用人物身世之苦来加重剧作悲剧气氛的,并加深对原作中窦娥强烈斗争精神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负盛名的代表作,黄克先生称道它“笔力苍劲,故事本色,鞭笞得力,悲愤酣畅,堪称元杂剧之极致”,所言极是。从窦娥的悲惨遭遇中,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丑恶,感受到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到了悲剧给我们心灵带来的震撼。

窦娥冤教案篇(5)

《窦娥冤》取材于中国古代“东海孝妇”的故事,经过关汉卿的改编与再创作,情节更加跌宕起伏,矛盾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是元杂剧的代表之一。《窦娥冤》中,窦娥冤屈的洗刷是建立在鬼神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自古以来,鬼神文化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理解了这种鬼神意识,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窦娥冤》的戏剧精髓。

一、鬼神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鬼神文化初时起源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恐惧心理,古时社会科技文化落后,很多人为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被披上了鬼神的外衣。而后伴随着这种思想的逐渐发展,鬼神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人们对于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多的不满,但却无力改变这种现实,因此寄希望于鬼神,希望现实生活中无法完全的善恶报应能在鬼神世界中完成。[1]

鬼神世界源于人为的想象,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生活的投影。鬼神不仅跟人类一样有善恶之分,而且各路鬼神都有自己的职务,它们各司其职,让这个世界也如人世一般井然有序。窦娥成为冤鬼之后,欲向老父说明情况,却被铁面无私的门神阻拦,无法入内,无奈之下只好吹熄灯火,翻出案卷作为提示。

有趣的是,这个世界不仅和人世一样秩序井然,还经常和人世间互通往来,有着长久的“友好关系”。俗语有云:人在做,天在看。鬼神虽碍于“天条”,不能直接干预世间事务,但却能针对人世间的善恶行为做出警示,表达自身喜恶。窦娥临死前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看似荒诞,但竟在其死后真的应验。这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文学作品中,鬼神的能力却是指引善恶的重要标志,这一幕也成为了《窦娥冤》的戏剧高潮。

鬼神对于世间的干预当然不仅仅限于警示作用,鬼神文化在中国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有着更为重要的原因:人死后的善恶报应。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人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生活困窘。鬼神的统治往往比现实社会的统治更具威慑作用,在世时不行善积德,死后就会有报应。这种思想其实也是佛教发展的产物。佛教自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逐渐在中国占据了重要的思想地位,其中,佛教的“修来世、去欲望”思想影响尤为深远。剧中的窦娥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窦娥幼时因父亲借帐还不上,被抵给别人做童养媳,长大之后丈夫又早亡,她的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不幸的,这一点从窦娥的唱词中也能看出:“莫不是八字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虽然命运何其不公,但是窦娥仍然梦想着可以通过今生的苦痛换来来世的幸福安宁:“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伺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

鬼神的存在也反应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失望。在黑暗的官僚统治下,窦娥只希望平安生活的愿望也得不到满足,一碗被下毒的羊肚汤将她送进了大牢。刚开始时她对官府仍抱有一线希望:“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不料却遇上了“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的桃杌。窦娥原指望着“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几十大板没有让她招供,却为了蔡婆婆扛下罪名。这时她对于统治阶级的失望之情已经溢于言表:“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善良的人却被无辜处死:“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临死前的泣血控诉,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这也是当时社会下的必然。

戏剧的最后,窦娥以冤魂之身向父亲申冤:“三尺琼花骸骨掩,一腔热血练旗悬,岂独霜飞邹衍屈,今朝方表窦娥冤。”冤屈得以洗刷,鬼神之力功不可没。

二、鬼神文化对戏剧内容的影响

窦娥的故事在古代并不是个例,这种戏剧情节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窦娥的苦痛经历,官府的腐败愚蠢都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而窦娥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则让整个戏剧的紧张氛围一触即发,最后誓愿的实现,虽然超乎常理,但却是戏剧发展的必然,也使戏剧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无论借助了各种形式,《窦娥冤》最根本的还是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思想的发扬。在封建社会中,老百姓可以申冤的渠道相当有限,《窦娥冤》借助“鬼神”这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传达了民间的正义诉求,虽然颇具理想主义,但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也无可厚非。[2]

然而,窦娥的三桩誓言是否真的能得以实现,却是中国文学界一直以来都在讨论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此都持否定态度。

冯沅君先生曾说:“三桩誓愿”一一应验“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手法,乍看去颇快人意,动人心魄,细加寻味,便感到其中含有将斗争胜利托于神祗的消极因素。” [3]

如果说冯沅君先生的观点中仍带有对《窦娥冤》的赞同及肯定,那么李汉秋先生则是对其的完全否定:“冤魂告状”这样的“鬼戏”“无疑是封建性的糟粕,决不能把它当作精华加以颂扬”。[4]

那么,鬼神之力到底是不是封建糟粕呢?我很赞同马积高、黄钧先生的观点:“临刑三桩愿,鬼魂诉冤愁,是窦娥刚强性格的继续发展。窦娥的反抗,不因死亡而结束。……三个誓愿的应验是人定胜天的反映。这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对人民力量的认识和人民胜利前途的信心。” [5]

文学作品不能以古论今,关汉卿的安排固然有时代局限性,这是当时时代下的无奈之举。但窦娥誓愿的应验,并不单纯只是封建糟粕,更是借助鬼神形式表达的作者对于正义的诉求。借助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使冤屈得以伸张,达到控诉封建统治的目的,同时也使善恶扬惩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应锦襄.中国鬼神文化与小说[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刘金亮.《窦娥冤》民俗文化解读[J].文学前沿,2009(1).

窦娥冤教案篇(6)

我们常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剧作有没有“戏”中的“戏”指的就是矛盾冲突。戏剧文学中,没有矛盾冲突,戏剧就没有表现力,当然也就没有鲜明的人物个性,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生,故事情节引人人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窦娥冤》剧作的主人公窦娥是处在矛盾中心的。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窦娥和婆婆、张驴儿以及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

地痞无赖张驴儿见窦娥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便想要自己父子俩娶窦娥婆媳俩,面对张氏父子的逼迫威胁,蔡婆婆屈服于外部势力,弃置礼教,甚至还反过来劝说窦娥要屈服;而窦娥则坚守自己的立场,甚至还严厉地批评婆婆“可悲可耻”,甚至把批判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忘却旧恩寻找新欢不守贞节的妇女,说“妇人家直恁的无仁义,多淫奔,少志气;亏杀前人在那里,更休说本性难移”。

由此可见,窦娥与张驴儿、婆婆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是否要守护妇女贞节,是否要严格维护封建礼教的矛盾。窦娥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她严格按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黑恶势力又可以对这些礼教任意践踏,对这个弱女子进行威胁逼迫,在这两组矛盾冲突中,蔡婆婆的选择显然是错误的,张驴儿父子的行为显然也是天理不容的。所以,窦娥批评婆婆,反抗张驴儿的勇气来自于内心深处对封建礼教的维护。

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窦娥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因为她相信官府肯定会为自己洗清冤屈,伸张正义。此时戏剧将矛盾冲突推向了另一个层次――窦娥和官府之间的矛盾。官府本来是公道的象征,是为百姓伸张正义的地方。而滁州太守桃杌不但无意于维护正义,反而凭借自己的权力,对窦娥进行严刑逼供,欲屈打成招。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性善良的她害怕婆婆会和她一样遭到毒打、为了保护婆婆不受到伤害,她只好“负罪”。而窦娥的屈服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表达中国封建礼教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孝道。窦娥最终被判死罪。

从《窦娥冤》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的设置可以看出,这些矛盾冲突表面上是窦娥与婆婆、张驴儿、桃杌太守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以窦娥与整个黑暗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个黑暗社会中,恶霸以强欺弱、以恶欺善;官府昏聩腐败,贪赃枉法;社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封建礼教要求自己遵守,而那些无赖们可以不遵守,甚至还要对自己加以威胁迫害。为什么守节守孝的人受到迫害,连个伸张正义的地方都没有?由此可见,窦娥对婆婆越不认同,对张驴儿反抗得越激烈,就是对这种荒谬的封建礼教维护得越紧,其悲剧性也体现得越强!而弱小的窦娥,是无法和整个黑暗社会抗衡。窦娥也必然走向悲剧命运!

二、人物自身的矛盾,也决定了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课文节选的[端正好]和[滚绣球]唱词中,窦娥把天地作为自己满腔怨恨倾泻的对象,埋怨天地的糊涂,指责天地“错勘贤愚”。很多论者习惯引用此唱段,论述窦娥从一个严守妇道的善良的普通妇女,发展成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反抗官府、控诉天地甚至大胆否定官府否定天地权威的女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既然窦娥这样指天斥地,可她为何还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天地神灵的身上,为何要靠天地来实现自己的三桩誓言?为何靠天地显灵来惩罚这些贪官污吏?这样不矛盾吗?

同学们在激烈地辩论中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样不但不矛盾,反而是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魁力所在!

传统观念中天地鬼神在古代是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的最高秩序的象征,人们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公道。可是窦娥在自己的遭遇过程中,逐步看清了在这样一个恶人横行的社会中,所谓的天地也清浊不辨,善恶不分。她由相信到怀疑再到否定的精神历程,把矛头直指人民心中最高秩序的象征――天地,这一声呐喊,是对天地鬼神的全面质问,是对生死善恶的根本怀疑,是对现有秩序的猛烈声讨,是对黑暗时代的整体否定。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窦娥一开始对自己的现存状态和社会的现存秩序是有认同感的,是因为这个政治秩序不能够保证自己的正常生活,甚至还要成为摧毁自己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她便自然地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失望乃至绝望。作为一个弱女子,而她又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洗雪自己的冤屈,所以她一方面指天斥地,一方面又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冤情,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窦娥身上思想的局限性。她斥责当时的黑暗现实,却无法从根本上动摇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她表达了自己变革现实的美好愿望,又找不到从根本上跳出火海的办法,她骂天地,又只能依赖天地,由此可见,现实中的窦娥们遇到这样的冤情,是找不到出路的,也就只能走向灭亡。

当然,正如鲁迅笔下祥林嫂对有没有灵魂的怀疑,一个普通的百姓,能对自己的现存生存状态和现存社会秩序产生怀疑,这本身就难得可贵!窦娥由对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历史进步!这种思想的光辉,尽管微弱,也必将永远照耀着历史的时空!

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的折射出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窦娥临刑前发了三桩誓言,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想以此来昭示自己的清白,洗清自己的冤情。作者是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桩誓愿的特点:一是所用的典故有苌弘、望帝、邹衍、东海孝妇等人的故事, 而这些典故本身就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主人公都是忠贞正直善良之人,却都“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恰恰是这些美德,却最终成了置他们于死地的“罪魁”。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窦娥所蒙受的冤情之深,窦娥内心怨气之烈;我们更从中看到了当时“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严酷现实。二是这些愿望的实现也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鲜血如何能溅上白练?三伏天怎么可能会下雪?大旱三年也未必就惩罚了官吏,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三是即使这些愿望符合生活逻辑,能不能实现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我们思考一下,若老天有眼,为何不在窦娥生前为她洗清冤情?那么,即使她付出生命的代价,天地神灵也不会帮她实现誓愿。综合各方考虑,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窦娥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这三桩誓愿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现实人世的彻底绝望,而被迫寄希望于虚幻的天地神灵的事实。也恰恰说明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冤情也只能是冤死到头,面对的只能是不可逃脱的悲剧命运。

作者通过这样奇特的构思,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典故比较映衬,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三桩奇愿虽为人情所求,但“与事理不和”,只能体现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美好意志与愿望而已。它为刻画窦娥的人物形象添上了最着力的一笔,使人物的悲剧性更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四、大团圆结局反衬了窦娥必然走向悲剧

窦娥发三桩奇愿,最终皇天也真的“从人愿”,三桩誓愿先后应验,使得窦娥的冤情得以昭告于世人。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不可能的。戏剧的第四折结局部分,窦天章替女伸冤,使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尽管窦娥已死,但毕竟还是洗清了冤屈,若是窦娥地下有知,悲伤的同时,内心也还是会有些许安慰的。观众看完之后,也会带着轻松的心情心满意足的回家。

但我们再仔细想想,若是在现实生活中,窦天章一定能中举吗?即使中了举,一定能官至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吗?即使担了高官,就一定会有机会为女儿伸冤吗?所以,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现实生活中,窦娥之冤的形成的概率是很大的,而能被洗清的概率却是微乎其微的。由此可见,这个中国戏曲中惯用的喜剧式结局只不过是狗尾续貂,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这种“喜”充其量也只是隔靴搔痒罢了。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恰好又反衬了窦娥悲剧性的深刻性!

窦娥冤教案篇(7)

一、善与恶的冲突——中国古典悲剧的主线

戏剧的本质在于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生命。通常人们评价一部戏的好坏所说的“有‘戏’、没‘戏”’,或所谓“戏剧性”,指的就是剧中的戏剧冲突。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生。我国民众对于戏剧情节的兴趣十分浓厚,很多传统戏之所以常演不衰,是与它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分不开的。而中国古典悲剧主要是善与恶的斗争,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属于善,使其毁灭的东西自然属于恶。剧中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皆因矛盾冲突激化所致,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一很好的例证。

《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位不幸的年轻女性。幼时丧母,七岁即被父亲用以抵债,成婚不久即丧夫。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她心灰意冷,几乎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只希望“今世早将来世修”,侍奉好婆母,了此一生。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的这个最低层次的希望竞成为奢望。流氓张驴儿父子俩要霸占她婆媳俩为妻,窦娥不畏强暴,恪守妇德,坚决不从。而懦弱的婆婆无奈屈从,窦娥劝之无用,忍气吞声地看着张驴儿父子住进家里,而这种忍气吞声是不可能持久的,人能忍一时,不能忍一世。张驴儿想用毒药毒死蔡婆婆,留下窦娥一人好得手。不料,张驴儿的父亲误食毒药而死,张驴儿遂嫁祸窦娥并告到官府。面对人命官司,能给孤弱的窦娥主持正义的,只有既能代表社会正义又有审判权力的机关——官府,这也是古代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唯一选择。如果官府中的官是清官倒也是民之大幸,若是昏官也只能是民之不幸。可恨那楚州太守桃杌是一昏官,他面对一个善良柔弱、孤立无援的小女子和一个横行霸道、死缠烂打的流氓,只能选择强奸正义,姑息邪恶。因而,那窦娥一上公堂便无缘无故地被殴打也就不足为怪了。俗话说:小鬼难缠。

一桩明白简单的命案,掺杂着如此污浊的人情世态,而窦娥的无辜含冤竟缘于她的善良、弱小与孤立!而善良、弱小与孤立本是最该受官府与法律保护的,不料却成了官府与法律戕害的对象!窦娥痛心疾首,怒斥官府,指天发誓,最终惨遭枉杀。

善与恶的冲突,是中国古典悲剧的一条主干。善的付出,总是以血为代价的,冲突的结果常常使善成为失败者,恶成为胜利者。究其原因,与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有关。正如窦娥所处的时代,国家虽然也有所谓的“王法”,但很不健全,特别是那些执法者,他们昏庸无能,贪赃枉法,不但不能保护弱小、善良,惩罚奸诈、邪恶,而且欺辱弱小、鱼肉百姓。这是造成窦娥含冤而死的主要原因,是造成“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诞”的黑暗世道的主要原因。代表正义善良的悲剧人物,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明显缺乏主动性、攻击性。而且,她的抗争与斗争面对强权与恶行是软弱的、无力的。对善的张扬不是通过善对恶的主动进攻与消灭来完成,让善的化身在备受恶的摧残与欺凌时才奋起反抗,甚至不惜以死相拼,使其人格在最后一搏中得以升华。善在被恶毁灭的过程中不断散发美丽的光彩、动人的力量。永恒的正义在悲剧人物的痛苦和毁灭中得以保存和升华。其悲剧之悲的魅力和价值也就在这里。

二、百善孝为先——中国古典悲剧的弘扬重点

中国人一向是重亲情、重伦理的,百善孝为先既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中国古典悲剧弘扬的重点。窦娥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代表,是恪守妇道,孝顺长辈的典范。作者借窦娥的孝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从这点来看,窦娥的孝行不但是美德的化身,而且体现了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 转贴于

在第一折里,窦娥虽遭年幼失母、少年离父,青年丧偶等一连串的人生打击,但她想的是“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孝服守,我言词须应口。”她活着仿佛就是为了尽孝。她劝阻婆婆再嫁,既是出于封建礼教的立场,也是出于对婆婆的关心:“我替你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在公堂上,她被打得皮开肉绽,也不屈服,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忙说“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宁可被冤,也要尽力保护婆婆。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她顾及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顾念婆婆,请求绕道走后街,以免被婆婆看见,心中痛苦。不仅如此,关汉卿还对“孝”的境界进行了美的升华,剧本的最后,窦娥的冤案得以平反,她想的不是自己,不是官居要职的父亲,而是那个曾和自己相依为命,年老身衰、无依无靠的婆婆。窦娥要求父亲收养蔡婆婆,代她给婆婆养生送死。

窦娥的这种孝,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孝。她的善良、孝顺,令人动容。但这样一个至孝的人却无端地被社会邪恶势力蹂躏而死,不能不引起欣赏者的悲悯之情。孝是美德,然而过分的孝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窦娥所体现的牺牲精神便是如此。这是善良人的悲剧,此剧也因此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窦娥冤教案篇(8)

阅读前介绍一些戏剧的基本常识,让学生对杂剧有个了解。杂剧每折限用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未或正旦独唱。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戏剧本身的特点除了精心构思戏剧的矛盾冲突外,还要匠心独运地安排曲牌、唱词、说白,以便创造条件,让演员在舞台上尽情地演出。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与戏剧常识和文本内容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让学生对窦娥的冤情有个初步的了解。(教师适当点拨,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在文中注上记号)

1.课文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2.根据这些词牌和故事情节,课文分成几个层次?能分别归纳一下吗?

3.《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讳饰,实际上是说被杀头而死)。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一句是哪一句?(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握生死权);它采用了什么手法?(采用了兴的手法);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什么作用?(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本曲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一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概括地说说本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5.《快活三》《鲍老儿》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情节上起什么作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铺垫);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激起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6.“煞”就是结尾的曲牌,为什么作者要把它分成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说明蓄积在窦娥胸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控制,犹如地下岩浆,冲向决口。也说明剧作家意犹未尽,他要把窦娥的无辜受害,要把人们对窦娥的同情,要把人们对统治者的愤恨表现得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于是在结尾处一波三折,把高潮推向顶峰)。

设疑前对所提问题的有关内容作一些必要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进而快速的进入文本阅读。通过简单设疑,学生对人物有个初步认识,并对主人公窦娥产生了同情之感。

二、讨论问题细分析,走近窦娥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预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提出疑问,再引导他们探讨。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曲调阅读、形象分析、誓愿剖析三个方面设置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在阅读时引起注意,有目的地进行思考、探讨,带领学生渐渐走进窦娥这个人物。

1.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现了她的什么性格?

2.怎样理解窦娥说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句话?

3.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重点讨论,见仁见智)

4.“无头冤”是什么意思?“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是怎么回事?这两个典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明案情是假,冤情是真)

5.“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典故的意思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6.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下面是课堂部分实录。

师:通过有关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对窦娥有了认识,请就“窦娥冤屈”提出自己疑问,作进一步探讨。(学生拿出质疑本,同桌互相交流质疑话题,准备参与讨论)

师:请大家看清讨论的话题,最好不要超出这个范围。

生: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冷场)

师:窦娥觉得自己冤吗?她知道受冤的根源吗?她想到冤屈日后能平反吗?”

生1:窦娥有冤,无法申诉。

生2:窦娥冤屈,内心充满怒火。

生3:表现窦娥敢于反抗。

师:大家说得都对。窦娥临刑的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她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抗争。这既是本折的高潮,也是全剧的高潮,“亢旱三年”誓愿,使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得到完美的体现,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一个善良而又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丰满、鲜明地立在我们面前。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窦娥的三桩誓愿能实现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位同学回答,要说出为什么。

生1:不能实现,因为这是窦娥的愤激之言。

生2:能实现,六月天下雪,即为证明。

生3:能,因为窦娥冤屈太深,激怒了上帝。

生4:不可能,六月天下雪是巧合,现在不是也有这样的恶劣天气发生的吗。(学生点头赞同)

阅读是一种文字信息产生强烈共鸣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上下功夫,就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起情感的鲜明爱憎。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把情感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一环来抓,深刻挖掘文中的内涵与情感因子。问题提出后,不要让学生急于回答,要留有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对“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多数学生不理解,改问“窦娥觉得自己冤吗?她知道受冤的根源吗?她想到冤屈日后能平反吗?”通过层层发问,学生渐渐理解了窦娥当时的心情。

三、探究问题深思考,辨清善恶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对窦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她的冤屈寄予了同情。再设计一个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以便提高他们辨别善恶的能力。

师:“窦娥是被昏聩的官吏判成杀人死罪的,剧作为何要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猛烈的谴责呢?”(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弄明白在封建社会里,人民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痛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从她激烈言辞中,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生1:作者同情窦娥,让违背天理的人受到惩罚。

生2:作者对统治者深恶痛绝,借窦娥的冤屈抒发一腔怒火。

生3:黑暗势力强大,人们无法抗争,只好借助神灵的力量。像孟姜女哭倒长城三百里,董永与仙女成亲等神话故事,最终的结局都是由上帝办成的。

师:说得好。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不可能实现的,在现实世界上,窦娥的鬼魂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品里发生了,并且显得那样地合情合理,一点也看不出有牵强的痕迹,以致我们读了之后,相信它符合于生活的真实,这完全得益于作者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它不仅表明窦娥的冤屈的深重、反抗的强烈,而且显示她的愤怒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和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理想。作者所创造的浓郁的悲剧气氛,使主题逐步地深化,构成了全剧的高潮,充满了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从学生点头称是中,看出学生对文本的主旨已基本掌握,此时,再深究一下,会使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得到提升。“《窦娥冤》是悲剧,读后留给我们的除了同情、愤怒,还有些什么呢?请就造成窦娥冤屈的原因作深入思考。”

师:由“窦娥含冤负屈”大家想到了什么?(开放式探讨)

生:想到了如今好人受气。

师:举例说明。

生1:买到假货,受气。

生2:帮助别人做好事,不被理解,受气。(学生笑)

生3:想到了执法不严,坏人趁机使坏,欺压百姓。

生4:想到了人们不敢讲真话、做真事,到处造假。

生5:想到了人们虚伪,说的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譬如学校搞调查,常常让我们说假话。(学生小声议论,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常有的事,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

师:真够大胆。(学生笑了,一个女生还加了一句:“本来就是这样”)

生:当今像窦娥一样受冤的例子还是有的,那些有权的、有钱的欺压百姓的事常有发生。近来媒体报道的富二代、官二代们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不平。我们这些穷二代、贫二代今后走上社会拿什么和他们拼呢?(鼓掌)

师: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怎么办?

生1:除了拼命学习,还能有什么呢。

生2:越是这样,越要拼命学习,我们虽然失去了外部环境的优势,但是,我们还有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意志等这些绝对优势,这是我们今后立足社会的资本,也是与富二代们抗衡的法宝。(鼓掌)

师:真棒。为同学们的这种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豪气而感到欣慰,这是深入阅读的结果,如果坚持下去,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请同学们课后完成“由窦娥含冤负屈想到的”训练题,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窦娥冤教案篇(9)

一、一个在临死前还记挂着婆婆的孝顺媳妇,怎么可能犯下毒死公公的大罪呢?昏官桃杌不可能不明白,但他不愿明白,因为桃杌在背地里被张驴儿买通,他信奉“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办案不勘察现场,不采用充足的证据,只奉行“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信条。所以,对窦娥“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最后用拷打窦娥婆婆的手段逼迫窦娥招认。所以,竭力维护自己的“官威”,为了贿银而不顾平民百姓死活的桃杌,是直接导致窦娥冤死的元凶。

二、张驴儿先是威逼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再是想先毒死蔡婆而后逼窦娥成亲,于是偷偷地在汤里下了毒药,不想弄巧成拙,继而诬陷窦娥,并且想靠贿赂打赢官司达到目的。张驴儿救蔡婆完全是碰巧,他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所以,张驴儿为了个人私欲而不择手段,也间接地导致了窦娥的死亡。

三、蔡婆放高利贷,直接导致了窦娥成为童养媳的命运;张驴儿父子赖在蔡家,蔡婆没有像窦娥那样反抗;张驴儿父子逼她们婆媳嫁人,蔡婆无奈便答应;窦娥受刑时,她也不敢提出有利于窦娥的证据。这些都体现了她的懦弱。所以,蔡婆为了保住自己,对张驴儿的罪恶行径步步退让,她也是使窦娥走向死亡的助推手。

窦娥冤教案篇(10)

在序幕式的“楔子”中,作者以极其冼练的笔墨,交代了窦娥的可悲身世。穷秀才窦天章流落楚州,一贫如洗,为了求取功名,抵偿蔡婆婆四十两银子的账债,竟无可奈何地把自己三岁上就死了母亲的独生女儿,卖给了债主做童养媳。在戏剧刚刚开始的一瞬间,作者就这样为窦娥涂上了一层令人难忘的悲剧色彩;同时,通过抵债卖女这一情节,既交代了两个必要的人物――窦娥悲剧的引线人物蔡婆婆,和悲剧的收尾人物窦天章,从而为后边戏剧冲突的进行埋下了伏线,又使人从这一情节中初步看到当时社会生活之一角,从而为这一悲剧的形成提供了可信的生活依据。

然而这还不是整个戏的“起”,它只是形成冲突的一种前因,一种初步的准备,但它又是不可少的。冲突的真正形成在于第一折。这折戏,作者的笔锋从“楔子”那遥远的回忆中突然转到十三年后的现实来了。蔡婆婆和窦娥早已从楚州移居山阳县,但时过境迁并没有丝毫改变她们的不幸命运,老年丧子给这个老寡妇的打击已经不小,如今又因讨债而遭到恶棍赛卢医的凶杀;刚刚侥幸被救,却又不得不以全部家产和自己与儿媳窦娥的身体为代价,去报答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的救命之恩。阴森森的社会现实,能不令人毛骨悚然?这些情节的安排,在具体冲突中介绍了张驴儿父子和赛马卢医的基本面目,初步勾画了蔡婆婆善良、软弱的性格特征,既为主要戏剧冲突的形成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为主人公窦娥的性格塑造作了有力的铺垫和反衬。

与蔡婆婆的个性相反,窦娥虽也处在同样的逆境,面对同样的恶遇,对待邪恶势力却采取了鄙视和反抗的态度。在第一折戏里,窦娥是在深切而难言的思夫之痛中出场的。婚后不久丈夫病逝,年轻寡居,给她本来就非常辛酸的经历,增添了更大的不幸,使她婚后短暂的幸福,瞬间变为更深的悲凉。面对这一切,她既无法逃避,也无力改变,只能在无声中苦熬,在绝望中忍受。因为她认为这些都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的结果,是命运的安排。但是作者紧接着便写了就是这么一个在天命面前甘于忍受的窦娥,听到蔡婆婆述说张驴儿想要霸占她婆媳二人之后,她不能忍受了,她开始了愤怒的,这不仅流露着挣扎,也蕴含着抗争。首先,她力劝婆婆不可应允,继而表示:“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媳。”甚至一反往日温驯,当面批评婆婆:“婆婆也,你岂不知羞……(这财产)想着俺公公置就,怎忍教张驴儿情受?”对于张驴儿的流氓行为,则更是怒不可遏:“兀那厮,靠后!”随之忍无可忍,断然将张驴儿推倒在地,愤愤走下。而凶狠险恶的张驴儿岂肯善罢,他发誓不把窦娥搞到手决不甘休。于是,围绕窦娥命运的戏剧矛盾冲突,就此形成了。以上情节,交代清楚了形成矛盾的社会环境、基本事件、几个主要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在这一事件中各持的基本态度,同时为后边戏剧矛盾的继续发展作出了暗示,留下了悬念,全剧结构“起”的阶段,至此也算完了。

二、戏剧冲突的发展――承

戏剧冲突在已经形成的基础上,顺乎情理地继续发展,矛盾逐渐深入并趋于尖锐的阶段,即是戏剧结构中的“承”,该剧第二折便属此阶段。

在这折戏里,作者首先设计了张驴儿为霸占窦娥向赛卢医暗买毒药的情节。这一情节的安排颇具深意:张驴儿偏偏碰到了赛卢医,这就把第一折里蔡婆婆几乎被赛卢医勒死,又被张驴儿父子搭救这一偶然性情节从人物关系上连接了下来,使之前后呼应,让人形象地看到这些社会渣滓之间暗中勾结互为利害的关系,起到了承上的作用;又从买毒药这一情节中生发出张驴儿毒死亲生父亲的情节来,而由此将要引起的一桩公案,为后边桃杌刑逼,窦娥屈招,张驴儿恶人胜讼,赛卢医逍遥法外作了铺垫。这就使人们更具体地看到了元代统治机器是恶棍流氓利益的保护者,恶棍流氓是这种统治机器的社会基础这样一种必然的相互关系,从而收到了启示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为窦娥在这折戏里行将进行的两次正面冲突,作了情节上和思想上的准备,艺术上也巧妙的为之蓄了势。

窦娥在这折戏里的正面冲突,第一次是在张父被毒死之后。张驴儿企图趁机嫁祸与人,强逼窦娥为妻,他先是威胁蔡婆婆,迫蔡逼窦。当窦娥断然拒绝,唱出了“我一马难将两鞍鞴”“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之后,矣驴儿终于穷凶极恶,凶相毕露,妄图用所谓的“私休”“官休”产逼窦娥就范。此时的窦娥毫无惧色,她以自己的理直气壮,以衙门的公正为寄托,毫不退让地回击:“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对于单纯善良、缺乏社会经验和对官府满怀幻想的青年寡妇窦娥来说,作出这一决定是很自然的。但是,后来的事态并没有按照她的愿望去进行,这一点,不仅使她在思想上遭受了一次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使她的性格得到了一次大的发展。窦娥性格的发展,决定了戏剧冲突的再发展,这一发展,表现在她遇到的第二次正面冲突,即与楚州太守桃杌的交锋上。

如果说,窦娥前面两次和张驴儿的冲突(包括第一折中二人的冲突)还只局限于社会上一般的善恶搏斗的范围之内,那么和桃杌的交锋,则已表现为苦难人民与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拼命抗争了。在公堂上,窦娥实言相诉,奋力辩冤,换来的却是“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可是,那“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以致昏死三次,都丝毫没有使她屈服。相反地,这一杖又一杖,不光打得她“肉都飞,血淋漓”,更打尽了她对衙门官府所抱的幻想,把她原以为“明如镜,清似水”,能“替小妇人做主”的公正法堂,一下子用自己淋淋的鲜血染成了“覆盆不照太阳晖”的黑暗地狱。梦一般的幻想威严了,血淋淋的现实却擦亮了她的眼睛。不过酷刑与碧血并没有把她变得软弱,只是在桃杌进而要杖责蔡婆婆时,为了搭救年迈重病的婆婆,她才不得不屈招成供(这是作者为窦娥善良贤孝的形象涂下的很重的一笔)。于是,窦娥的冤案形成了。

窦娥在这折戏里的前后两次冲突,前者是后者的引线,后者是前者的深化,这一深化是以主人公幻想破灭,思想飞跃而作结束的。作者严格遵照矛盾的因果关系,精密组织了这折戏的层次,尤其是第二次冲突,它是作者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元王朝封建统治的要害――黑暗的吏治,从而为这出戏具备社会性悲剧的品格而做出的重要的情节安排。

三、戏剧冲突的激化――转

判斩这折戏,冲突被推向极致,形成了全剧的高潮。这第三折情节虽很简单,却是全剧的重点,作者在这紧要之处“著重精神,极力发挥使透”,用重笔浓墨,集中挖掘了主人公性格的本质――反抗。

窦娥终于被绑赴法场。无声的忍受,痛苦的,顽强的挣扎,以及对天地神灵寄托的信念,毕竟都未能挽救她的种种不幸,反而把一个无辜的生命送上了断头台。无情的现实扑灭了她对官吏残存的最后一线幻想,也更高地点燃了她内心的仇恨烈火,升华了她的思想境界。在这时,作者挥动他那饱蘸泪血的巨笔,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他用了《端正好》《滚绣球》整整两支曲子,集中地写窦娥含冤负屈,死而不服。她咒日月,恨鬼神,怨人间是非之不分,骂天地善恶之不分,怨恨怒骂,痛快淋漓。这不是怕死鬼的哀鸣,这是觉醒者的呐喊,这一声声和血带泪、感天动地的呐喊,是窦娥对命运的大胆挑战,对现实的拼命抗争,对元王朝统治的深切控诉,对封建制度的奋起声讨!这一强烈的反抗行动,是被吃人的社会现实逼出来的,是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第三折戏剧冲突激化的根据。

“三桩誓愿”的设计和安排,是描写窦娥反抗性格的至关重要之处。在三桩誓愿发出之前,作者把窦娥的遭遇推到了顶点,这就唤起了人们对不幸的主人公产生了最大的同情,也同时激起了人们对黑暗的社会发出了极度的愤怒。就在人们被悲剧气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窦娥却出其不意地呼出了“三桩誓愿”,一下子使矛盾冲突趋入高峰,使感情节奏急转直下,使戏剧结构出现了奇峰突起的局面,窦娥的反抗精神也因此而增加了强烈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发出三桩誓愿后,窦娥终于呼出“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的结论,一针见血地刺向当时社会的要害,同时窦娥的形象也从此上升到了一个彻底的社会判逆者的高度。

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三桩誓愿”,是人民理想的缩影,是人民抗暴精神折射,也是情节结构方面一次大的跌宕,它促使矛盾冲突快速转向质变,不愧是极其独到巧妙的一笔:吏治企图用杀死窦娥把真情掩盖,窦娥却用三桩誓愿把冤屈呈现;社会把一个不幸者压在了最底层,反抗却使她主宰了天地鬼神;现实把她抛在了最弱的地位,理想却肯定了她是最强者――这就是作者构思和安排这一重要情节的匠心深意之所在。

四、戏剧冲突的结束――合

窦娥冤屈昭雪,冤案,深仇得报,是该剧整个戏剧冲突的结束,也是第四折戏的全部内容。

上一篇: 英文广告论文 下一篇: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