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广告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7 11:08:02

英文广告论文

英文广告论文篇(1)

一、广告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中国广告发展的市场现实告诉我们,对于即将进入广告领域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拥有精湛的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充斥中国市场的大型广告公司绝大多数是外资或中外合资的跨国公司,也就是广告界通常说的国际4A广告公司。国际4A广告公司占有市场巨大份额,通常跨国公司的广告业务,凡是我们能想到的国际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IBM……,全都是他们的客户。这样就导致国际4A广告公司不管是在公司内部交流,还是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英语都是他们的唯一语言。因此,如果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不过关就根本无法工作于这些跨国广告公司。很多专业功底深厚的优秀生就因为英语这一道门槛而无法进入国际4A广告。而4A广告也为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而头疼。所以,专业英语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跨国广告公司,也为他们进入其他外资企业带来了机遇。

二、广告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对广告专业开设英语授课或双语授课的大学寥寥无几。这说明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对广告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有个别学校开设了双语授课,但存在诸多问题,效果并不理想。调查发现,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几种现实状况。首先大部分学校因人设课,但并没有很好的系统规划。因为某位老师英语较好,就将其所教授的某门课程开设为双语授课。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中,可能就只有一门课程接触到了专业英语,没有连续性和全面性,即横向纵向都不够。也正是因为学生只是零星的在某一门课上接触专业英语,再加上学生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对语言理解有障碍,因此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解释某个单词是什么意思,甚至怎么用,此种授课方式已经完全倒向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失去了专业课教学的本质。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天生惰性还致使很多老师在学期初还尽量使用英语讲述,但随着课程的推进和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使用第一语言。调查发现有的双语教学最终只是多媒体课件中的重点词用了英语,老师的课堂授课基本上是汉语。这样的双语教学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有多大帮助呢?

事实上,目前双语教学本身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不同专家学者对双语教学的概念、目的和操作方法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1]。香港浸会大学语言中心博士卢丹怀则认为,双语教育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2]。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双语教学是指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中外两种语言讲授国外原版教材,并在答疑解惑、作业、试验、考试等个教学环境中均采用外文(通常指英语)的一种教学形式。不难看出,对于双语教学到底应该用哪种语言的教材,课堂上讲哪种语言还有很大的争议。

应该肯定的是,把英语引入专业课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从国外教授英语的经验来看,应该尽量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尽量使他们听说读写都能用英语。同时必须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至于因学生感觉太难而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研究出了一套较为适合中国高校状况广告专业英语教学法。

三、广告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1.模式一:全面英语教学

在中东很多国家里,都有双语教学。但他们并不是一门课既用第一语言又用第二语言教授,也不是只有一门课开设双语教学,而是某几门课程完全使用英语教学,即使用英文课本、英语授课、英语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可以有一个较为连贯的英语思维和英语环境,不至于每周只在特定的某门课上和英语见一次面。语言的学习,最终要上升到思维的转化上,只有长时间的不间断的运用某一语言才有可能领会其思维习惯。

香港对英语的教学一直很重视也很成功,而他们对语言环境的打造就更为严格。在香港EMI(EnglishasMediumInstruction,英语作为教学媒介)学校,学校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必须讲英语,中文交流只限于在走廊和操场。这样学生说英语的时间就更多,英语的氛围就更浓。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只有不断的练习和反复的运用才有可能掌握。我们的学生在非英语国家中学习英语,那么“自然”的练习机会就少,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的去创造语言环境,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不间断的接触英语,运用英语,才能学好英语。所以我们采取多门专业课英语教学,且规定在英语授课的课程里,听说读写全部必须用英文,即:老师全英授课,学生全英回答问题、讨论问题,阅读全英课本,听取全英授课。这样才能形成连续的、多角度的专业英语学习氛围。

2.模式二:递进式英语教学

近年来新闻传播、法律、市场营销等很多专业都开设了专业英语。开设这些课程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专业英语的学习,掌握本专业的英语知识,甚至可以在专业领域里灵活运用英语。但调查发现,学生很难从一学期三十六节课就彻底掌握本专业的英语,更不用说运用自如了。同时学生又反映,他们在这些专业英语课上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一些最基本的专业词汇。因此对于普通高校可以在第一学期先开设广告专业英语,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先掌握有关广告和营销的一些最基本词汇和日常用语。从第二学期开始,采取与模式一同样的全面英语教学。

3.模式三:英语教学实训模式

广告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操作远远多于理论研究。因此,将实训教学引入广告教学不但适合专业特点,而且可以从实践中理解专业知识,同时练习专业英语。实训教学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将学生放到一个企业全真管理模式、开发环境中,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制度,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协作进行完整的项目开发,以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作技巧等。例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组学生做一份广告策划,以小组为单位用进行提案,自己则扮演客户与学生进行沟通。当然这全程都必须是英语,包括提案稿。实训模式对于任何水平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很有效的教学模式,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变化实训项目。

以上三种模式总结在一起便是适合广告专业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两套教学方案,即:全面英语教学+英语教学实训模式、递进式英语教学+英语教学实训模式。当然这些教学方法要想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老师本身有很好的英语水平和生动的专业教学内容。

英文广告论文篇(2)

二、广告双关语的类型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在广告中比较常用,它存在于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在广告中,广告制作者为了增加广告的吸引力,挖空心思地追求新的创意,使得双关语在广告中的运用技巧更加纷繁复杂。巧妙的双关能使语言含蓄、幽默、生动、给人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较为常见的如下:

1.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是用拼写相似,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构成的。广告制作者非常乐于使用谐音双关,因为此类双关具有风趣、幽默、俏皮、滑稽的语言风格,能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Goodbuy

Winter!

100%CottonKnitwear$40

这是一则冬季服装削价出售的广告。从字面上看,是指物美价廉的一桩划算的好买卖。但当读者把Goodbuy与winter连起来读的时候,才懂得该广告暗藏玄机,妙语双关。它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明媚的春天就要到来(Goodbyewinter!)。本公司在进行换季大甩卖,提醒人们这是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要错过。作者利用Goodbuy和Goodbye谐音这一特点,使同一发音暗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划算的好买卖;二是向(寒冷的冬天)道别。一箭双雕,旨意深远,耐人寻味。

(2)Trustus.Over5000earsofexperience.

译文: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

这是一则助听器推销广告。从字面看,它说明了该产品已经接受了众多消费者的考验,但字里行间巧妙地嵌入一对谐音字ears-years,充分暗示了该产品悠久的历史,久经考验的上乘质量。

许多广告都在商品品牌的名称上做文章。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不仅能增加广告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更重要的是使品牌名称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便于记忆,增加宣传攻势力度,以此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品牌名称中的双关语大多采用谐音的方法。

(3)WEAR-EVERintroducesanewconceptinglassovenware:CLEANABILITY.

译文:“恒久”玻璃炉具带给你一个全新概念:洁净。

这里生产商利用其商标WEAR-EVER一词多义的特点,大力推销其产品:一方面WEAR-EVER为其品牌名称,另一方面该词又另有含义:既为wearforever(体现产品结实耐用),又为wherever(说明到处受人欢迎)。该广告从多角度推销其产品,能够激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具有一定的劝说作用。

2.语义双关

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双关。这种双关在广告中运用得也非常广泛,它与谐音双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4)Moneydoesn’tgrowonthetrees.Butitblossomsatourbranches.

这是LioydBank(英国劳埃德银行)所做的户外广告。广告字面意思是:树上是长不出钱来的,但它会在我们的树枝上开花结果。这则广告里的branch这个词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字面意思,即树枝;而更深一层含义是指该银行的各个支行。该广告蕴含的意思则是:如果你把钱存到劳埃德银行,你的钱就会不断增值。就像枝头上的蓓蕾一样年年不断的绽放、开花、结出累累硕果,永不枯竭。

(5)Spoilyourselfandnotyourfigure.

译文:尽情大吃,不增体重。

这是Weight-Watcher冰淇淋的广告标题,这种冰淇淋是专为节食者生产的。双关不仅存在于商品商标名称中,标题中的spoil也是双关所在。spoiloneself意为“尽兴”;而spoilone’sfigure则意为“破坏了体形”。这则广告通过一语双关,使减肥者在轻松幽默的语气中很自然地接受该广告,并能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6)Adealwithusmeansagooddealtoyou.

译文:和我们做买卖意味着您做了一笔好买卖。

该句的妙处在于很好地利用了句中deal的三种含义,“做买卖”、“一笔好买卖”和“许多”。agooddeal构成一个绝妙的双关。

3.语法双关

语法双关是指由于语法方面的问题产生的双关,如省略结构、某词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

(7)WhichlagercanclaimtobetrulyGerman?Thiscan.(旁边画有一罐啤酒)

译文:哪种大罐啤酒可称得上是地道的德国货?这罐。

这是一则Lager牌淡啤酒的广告。句中的can既可作情态动词,又可作名词(饮料罐)。由于can一语双关,加上Lager的品牌名称双关,以及旁边插图的妙用,使广告产生了一定的幽默效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无独有偶,可口可乐公司也在can字上做文章。

(8)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

译文:没有什么能像可乐那样令您神清气爽。

句中can既可理解为名词“罐,听”,又可看成是情态动词“能”,全句可理解为Cokerefreshesyoulikenoother(can:tin,drink)can(refreshyou)。这则广告诙谐机智,富于文字情趣,能使商品连同这一广告词一起久久印在读者记忆里。

4.成语或俗语双关

广告语言特别善于引用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或俗语。这些广告以人们原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基础,以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形成双关,既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又体现了广告语言的艺术性,更使广告具有令人回味的弦外之音。

(9)Tryoursweetcorn.You’llsmilefromeartoear.

译文:尝尝我们的甜玉米,包你乐得合不拢嘴。

这是推销甜玉米的商业广告,ear具有“穗”和“耳朵”双层含义。成语fromeartoear一语双关,既表示了因满意而乐得合不拢嘴,又表示因喜欢而吃了一穗又一穗。广告词中的双关语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令人难忘,收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10)You’llgonutsforthenutsyougetinNux.

译文:纳克斯坚果让你爱不释口。

从广告的字面意义看,togonuts是“去买坚果”,但它同时还是一句成语,意为“疯狂、发疯”。双关语的运用表明了纳克斯牌坚果对人们的吸引力是无以抗拒的。

(11)AMarsadaykeepsyouwork,restandplay.

译文:一天一块玛斯巧克力,让您工作像工作,娱乐像娱乐。

这则广告让人们联想起两条非常熟悉的成语:Anappleadaykeepsthedoctorsaway和AllworkandnoplaymakesJackadullboy。该广告不仅在语言形式上借用了成语的模式,同时还引用了两条成语的内容,让人们从久已熟知的成语中得出一个新的判断:玛斯牌巧克力不仅能使人们健康,而且让人们工作时精力充沛,休息时放松自如。

三、广告双关语的翻译

广告语言是一种精炼、含蓄、富有表现力和鼓动性的语言,而双关又是双重意义的表达,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可译。因此,英语广告双关的翻译应根据广告的内容和特点,选用适当的汉语表达方式,既要充分照顾到原文的语体风格,又要尽量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采用辩证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减少双关语在翻译中信息量的流失,增强广告语体特征。

1.分别表义法

若要把双关语的双层意义完整地表述于译文中,可采取变通手法将双关语义剥开,拆成两层来表达。

(12)TheUniqueSpiritofCanada.

在这则加拿大酒广告中,spirit一词是传神之作,它既可作“烈性酒”解,又可作“精神”解。为了保留双重意义,可将双重语义拆开,译为"别具风味的加拿大酒,独特的加拿大精神"。

(13)I’mMoresatisfied.

(14)AskforMore.

这是摩尔香烟在广告语中树立的两个双关典范。它们巧妙地使用more一词的双重意义:more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大写之后,变成了品牌名称。这两则广告使人们轻松记住了商品的品牌,同时又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该产品优于同类产品,能更使消费者满意。译文分别为:“摩尔香烟,我更满意”;“再来一支,还吸摩尔”。双关语义被拆成两层,在译文中分别表述,而且四字结构,读来朗朗上口。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翻译方法虽然保留了双关语的双重含义,但原文那种凝炼,诙谐的韵味和一词两义的妙趣却丧失了。

2.套译法

有些广告双关语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英语语言、文化在汉语中的传播形成了双语翻译之间的桥梁。套译法就是套用英语在汉语中已经沉积下来的固有模式,对英语广告进行翻译。

(15)Alliswellthatendswell.

这则广告实际是一条英语成语,意思是“结局好,全都好”。但广告制作者把它用于香烟广告中,ends就具有了双重意义:动词“结束”和名词“香烟蒂”。这句香烟广告词可以套用原来成语的翻译模式,译成“烟蒂好,烟就好”。

(16)Wetakenoprideinprejudice.

这是《泰晤士报》为自己做广告时用的一句妙语,它源于奥斯汀的一部传世名著“PrideandPrejudice”,报社援引该书名作广告,以标榜自己不偏不倚,主持公道。这则广告可译为:“对于您的偏见,我们没有傲慢”。对于知道《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的人来说,这种译法的双关内含便不言自明了。

套译法的长处在于它能传递广告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基本能保证原文简洁、凝炼的语言特征,但双关的内涵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展示,所以译文也就失去了原文风趣、机智、幽默的色彩。

3.侧重译法

广告中别具匠心的双关表现手法有时难以表述于译文中,结果只好牺牲形式意义、谐音寓义及暗含情态,尤其是有些广告含有多组双关和一语多关,只好采取侧重译法,守住概念意义。

(17)Thedriverissaferwhentheroadisdry;Theroadissaferwhenthedriverisdry.

这则宣传交通安全的广告运用了dry一词的两重词义(干燥的;没饮酒的)构成双关,对司机很有警示作用。翻译时,dry一词的两重意义在上、下句中只能各取一意:路面干燥,司机安全;司机清醒,道路安全。

(18)Whenthewindhasabite…andyoufeellikeabite…thenbiteonawholeNut.

bite一词在这里有多层意思:刺痛;食物;咬。它的多层含义使全营养坚果给饥寒交迫的人们带来的感受跃然而出。这句广告词的翻译可分别把bite一词表达的多重意义表述出来:“当寒风刺骨而您又想吃点儿什么的时候,请嚼嚼全营养坚果”。

侧重译法是对广告双关的双重乃至多重意义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取舍。经过这种取舍后,双关的双重意义在译文中只剩下一层,所以也就没有双关可言了。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适合这种翻译方法,事实上,这种侧重译法正是双关语具有可译的例证。

4.补偿译法

大多数的广告双关语都能通过侧重译法译出。但是有时双关语的一层意义译出后,另外一层意义也很重要,但却无法同时译出,这时,可采用一些补偿手段加以弥补。对于广告来说,这些补偿手段主要指承载广告的媒体,如电视的图像、广播的声音及报纸的版式设计等。

(19)OIC

英文广告论文篇(3)

一、商业广告

广告的定义甚多,到目前为止,各国学者给广告所下的定义都不尽相同,美国广告主协会关于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情报,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获得利益。”根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广告应具备传递信息的信息功能,诱发广告受众在获取信息后做出广告所期望的反应的诱导功能,以及对商品进行粉饰美化的美感功能和表情功能。其中诱导功能是最主要的功能,其他各种功能都是为诱导功能服务,都在努力使广告起到最大的诱导说服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告的商业效应。

由于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有些学者指出,一则成功的广告应该符合ACCA原则,即认识(awareness)、理解(comprehensive)、说服(conviction)、行动(action)。这是因为,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一则广告能否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和认识是导致广告成败的关键。同时,广告必须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否则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的关联准则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Sperber和Wilson(1986)认为,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性原则,即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的目的。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认知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但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是最佳关联,即接受者希望能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并据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作为交际的翻译,在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出最佳关联,通过推理形成对原语文本的理解;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译者通过译语文本把自己对原语文本的理解传递给译语接受者,从而使译语接受者能够推导出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正如Gutt所指出,“成功的译文就是译者确保译文中交际者的意图和接受者的期待与原文一致。”译者要传达的并不是原语文本的文字本身,而是原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汇层面的等同。三、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

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广告是交际者(广告主)诱导和说服交际接受者(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服务等的言语行为。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总是用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的,广告受众一般很少会花大量的时间来仔细研读广告,因此广告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住广告受众,并应迅速说服他们做出购买的行动。这样一来,在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环境下,一些对交际双方而言不言自明的东西常常会被省去。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各不相同,缺乏共享的认知环境,消费者只能通过译者对广告主交际意图的推断,在译者和消费者共有的背景知识下,接受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只有基于这种共有的背景知识,原交际者才有可能与接受者进行交际,并认为接受者会理解其交际意图,也正是基于这种共有知识,接受者才可能正确理解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打破原语广告词和句这些属于语言层次的东西的束缚,从原交际者(广告主)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求出最佳关联性,然后在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广告受众)共知的认知环境下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实现原交际者的意图,诱导广告受众接受其产品或服务。一则广告之所以成功,可以说是因为交际者与接受者之间达成了一种较为和谐的默契。这种默契是基于交际双方在共享的认知环境下得以实现的。

因此,在翻译时就不能只停留在广告的词和句的语言层面上了,而应在原广告词语与原语语境之间寻找出他们最佳关联性,然后将原广告的意图传递给译语接受者。尽管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相差甚远,但正如德国功能派译论家Reiss和Vermeer所指出的,“翻译的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几乎所有的广告都可以看作是一种诱导说服性的言语行为。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讲,广告是一种语用行为。因此我们在研究广告翻译时,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不能单纯用传统的翻译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只是认知语用学的理论,但它却能有效地阐释广告翻译,指导翻译的实践。只要运用得当,它能够起到传统翻译理论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

参考文献:

英文广告论文篇(4)

一、序论

(一)、广告的四个目的

创作一则广告作品的前提是必须首先明确广告目的,根据广告目的确定广告的内容和广告投放时机、广告所要采用的形式和媒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广告的目的有如下四个:

(1)促进产品的销售,通过向目标受众介绍有关商品信息,突出商品的特性,以引起目标受众和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力求产生直接和即时的广告效果,在目标受众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产品形象,从而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埋下伏笔。

(2)以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为直接目的。一般着眼于长远的营销目标和效果,侧重于传播企业的信念、宗旨或是企业的历史、发展状况、经营情况等信息,以改善和促进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增进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3)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突出传播品牌的个性以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为目的。以品牌作为传播的重心,从而为铺设经销渠道、促进该品牌下的产品的销售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4)对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并且也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引起公众和舆论的关注,最终达到影响政府立法或制定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或者是指以建立、改变某种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为目的。

(二)广告口号的作用及精髓所在

广告口号,也叫广告口号、广告主题句、广告中心词、广告中心用语、广告标语等。它是企业和团体为了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或服务等的一贯印象,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一两句简明扼要的、口号性的、表现商品特性或企业理念的句子。它是基于企业长远的销售利益,向消费者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的重要渠道。

广告口号的作用有四个:

(1)广告口号首先是企业、商品、服务与受众之间的认知桥梁。广告口号以表现企业、商品、服务的精神、理念、特性为自己的内容,经过长期流传,这些句子就成了企业、商品、服务和受众之间的桥梁。

(2)其次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印象。广告口号在使用过程中反复表现、统一表现和长期表现。而统一的、反复不断的、长期的表现,能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一贯的、不变的印象。这个一贯的、不变的印象可以使受众心目中的企业、商品或服务体现出各自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使得它们能从众多的同类中突出自己,给受众一个深刻而绵长的印象和记忆。

(3)然后通过多层次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形成流畅、明了、通俗易懂的表现特征,它利于人们的接受和记忆,也利于口头传播产生。人们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多频度、多层次传播,形成一种波及效应,产生口碑力量。

(4)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改变消费指向的同时,产生长远的销售利益。广告口号的表现内容不外乎企业的理念和商品的特性。广告口号在表现企业特征、商品特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消费新观念。

再看广告口号的特征:

(1)信息单一,内涵丰富。

广告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的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内涵丰富,不仅是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肯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价值体系的建立。

(2)句式简短,朴素流畅。

广告口号要在受众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印记,就要使之句式简短,容易记忆;要形成多频度、多层次的波及传播,在句式上,除了简短,容易记忆之外,还要容易念,容易传。而要使广告口号成为大众阶层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语,广告口号同时需具备朴素的口语化风格。因为口语化风格可以使得广告口号像一句日常的用语、顺口溜。因此,简短的句式、朴素的遣词造句方式、流畅的音韵效果,是广告口号的一大形式特征。

(3)反复运用,印象深刻。

广告口号的特点不是变而是不变。它是企业、商品、服务在广告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在各种媒介、各个广告作品中都以同一面貌甚至是在同一位置、用同一种书写方式出现的句子。它长期不变地向受众进行同一种观念、同一个形象、同一项利益点的诉求。在反复不变的诉求中,留给人们一个一贯的、个性的、深刻的印象。

我认为广告口号是为了加强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的、长期的印象而创的,比如一则国外航空公司的广告口号:“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20%。”看到这则广告口号,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肯定是飞机提速或换了新型飞机,将跨越大西洋的时间减少了20%。因为对乘客来讲,速度提高20%,就等于大西洋缩小了20%,这则口号没有“提高速度”、“节省时间”、“节省时间就是创造金钱”之类的话,但却使消费者想到这一类话,这是广告口号的一种激活性,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广告口号是广告主要信息的浓缩,它可以直接为商品促销服务。特别是那些号召力、鼓动性强的口号,可以挑起人们的某种欲望,促使人们从速购买有关商品。广告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的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内涵丰富,不仅是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肯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价值体系的建立。一个成功的广告作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广告口号就是帮助广告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大功臣。作为广告中的另外一些要素,标题、正文、画面、音乐等都是广告的辅助成分,广告口号是广告的点睛之笔,让该则广告易被观众记忆,从而记住该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企业,以达到广告所要的目的。

二、本论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Austin(1962)在20世纪60年表了自己对后来语言的发

展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它首先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个问题,即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关系。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说话和表达一种思想,而是通过说话来实现某种目的――以言行事。Austin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分别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在口号中指的是其字面形式。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外行为寄寓于言内行为之中。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通俗的说,言内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言后行为指说话行为和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

其次,在Austin的以言行事的行为理论基础上,Searle发展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1965),这一理论认为,说话者通过实施另一种行为来间接实施某种行为。例:“Couldyougivemethebook?”这句话字面用意是询问,但它实际上并不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能力为说话人做这件事。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用意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间接用意--这就是请求。

(二)、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口号的可行性

英文广告中的口号,以其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高度概括了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以期达到被消费者接受和认识的目的。此种文体涉及多种学科,从传统的语义学角度,单从其抽象意义来看,已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而这一范畴正是语用学研究的课题。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思想“以言行事”很准确地道出了广告口号的特点。理论所说的言语行为有四种表现形式:(1)、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即直接表达命题行为;(2)、通过句法结构表现言语行为,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用意”,表达一个间接言语行为;(3)、通过语境信息表现言语行为,让听话者理解“言外之意”;(4)、通过感情意义表现言语行为,使听话者产生更深刻的印象。这四种表现方式都广泛运用在广告口号的创作中。所以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口号是可行的。

(三)、我的观点

英文广告口号是英文广告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中起着识别宣传产品、增加知名度、树立产品形象的重要作用。

例如:Cokeaddslife.可口可乐为您的生活增添光彩。短短一句三个单词增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产生的联想,使任何层次的消费者一读便能很快记忆,达到了广告促销的目的。Buyone,getmore.这是一则汽车销售广告口号。两个简洁的动词,直截了当地将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边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反映出广告商的诚意,另一方面则与消费者有简单,快捷而又实惠的感觉,增添了买卖关系可信性。我认为英文广告口号之所以是英文广告的精髓,正是运用了语用学中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分别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在口号中指的是其字面形式。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外行为寄寓于言内行为之中。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

Nike公司著名的口号Justdoi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言内行为是消费者解读该短语的字面含义;言外行为是通过这个短语,广告主鼓动消费者立即行动起来,购买该产品;言后行为则是消费者在了解产品后采取的购买行为。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口号ThingsgobetterwithCoke.其言内行为是可口可乐一开万事兴;言外行为是让消费者感受到其产品带来的美好兴旺的感觉,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言后行为就是消费者在众多的可乐品牌中选择可口可乐。

再看Searle于1965年发展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说话者通过实施另一种行为来间接实施某种行为。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简介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前者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也就是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意”。例如一则奶酪广告的口号:Canyoutellcheesefromrealcheese?句子的字面用意是询问,但是人们按习惯可以根据这些句子形式,立即推断间接的“言外之意”是请求。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

例:IBM的广告口号是Whenyoufacethefuture,it''''sgoodtohavesomeonebesideyou.如果只是单纯地听到Whenyoufacethefuture,it''''sgoodtohavesomeonebesideyou.这个句子。消费者一定不能明白举重所指的someone,而当消费者与广告的产品及IBM相联系,不难明白广告口号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当面对未来的时候,最好选择IBM伴随您左右。

广告口号具有和一般的语言行为类似的特征及功能。和一般的言语一样,人们使用广告口号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在广告受众群身上实现某种语言外的实际效果,如果广告受众群的知识和情绪状态的变化,即被广告吸引以及发出某种行为动作,如购买广告宣传之产品。语言外的实际效果只能通过语言所完成事情来实现。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作言内行为同时,也是做言外行为。”如果言外行为还产生了行为效果,那么,在做言外行为的同时还做了言后行为。“说些什么往往甚至在通常情况下都要在听者、说者和其他人的感情思想或行为上产生某些效果”。从这段引语中可以概括出言后行为的四个要素:说者即广告商、厂家──说什么即广告口号──听者即广告受众群──效果即有购买欲望或无动于衷。

但是比较一般言语行为,广告口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比一般语言更突出的劝导倾向,更鲜明的鼓动意图。其中推销产品的意图产生于发话者即厂商和广告商而效应产生于受话者即广告受众群。厂商的意图是希望通过广告口号引起广告受众群的心理或行为上的某些变化,产生购买欲望。

所以广告口号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为了实现其交际意图──劝说功能,必须讲究策略,这些策略首先应该是话语本身。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传媒,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的传播时段,广告口号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也应不同。根据Austin及Searle的理论,和一般的言语行为一样我们也把广告口号分为四种基本表现方式。

1、广告口号中的直接言语行为

以言行事直接表达命题意图,表现在广告口号上就是广告商用最直截了当的话语清晰明了地表达出其推销产品服务的意图。这种直接言语行为我们可以从Nestle冰淇淋的广告口号:“Taketimetoindulge.”中看出。雀巢公司宣传冰淇淋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向他们提供美味、有趣和高品质的冰淇淋产品。所以他们直接地向消费者提出了要求,就是去尽情享受雀巢冰淇淋吧。这样的言语行为尽管直截了当,但是语言亲切,通俗易懂。消费者不需作任何思维活动都明白其宣传内容,并对产品产生了购买的欲望。

就如CSC咨询中心的广告口号:“Goahead,we''''relistening.”提出口号的是咨询中心,所以口号相当简介明了地向客户传达了一个信息:来吧!我们在听。让所有想要咨询未行动的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行动起来到CSC去找寻他们想要的答案。那些还未想要咨询的人也能瞬间记住这个咨询中心,源于它极其真诚地表达想要倾听的愿望。这样亲切诚恳的语句,会让广告受众群感到舒服,从而产生一定的信任感。

2、广告口号中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有些言语行为可以通过句法结构表现出来。表现在广告口号上就是广告商可以越过一些“字面用意”表达一个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向广告受众群表达出邀请、劝说、允诺、提供等言语行为。人们可以按习惯根据这些句子的形式,立即推断出口号的“言外之意”都是“劝说”、“允诺”等。

像麦当劳的广告口号中有一句:“Followyournose.”此句广告口号中带有一点祈使的语气,即请每一个看到听到广告的人能用自己的鼻子来判断气味,决定自己的选择。当然做这样广告的商家一定要对自己的产品相当有自信,麦当劳公司就是对自己的汉堡、薯条、炸鸡、圣代等产品非常自信,自信它们的美味一定能吸引消费者,通过这种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向广告受众群发出邀请,广告受众群即能感受到麦当劳的广告口号所表达的“言外之意”,从而走进麦当劳并购买麦当劳的食品。

再来看SONY数码摄像机的广告口号:“Onepartdigital,onepartcamera,onepartCD..Neat.”此句广告口号用三个短句阐述了SONY数码摄像机的特点,让消费者产生初步的构想,一部分是数码,一部分是照相机,一部分是CD组成的这么一部数码摄像机。正如口号中用到的neat这个单词,这样的数码摄像机就是简洁的。口号没有直接鼓动消费者去购买,但是将商品的特点告知给了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做出判断,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劝说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简练的广告口号体现了SONY数码摄像机间接的特点,是广告中吸引消费者最关键的部分:

“Thinksmall.小既是好”是大众汽车“甲壳虫”系列的广告口号。我们通常所见的汽车无论大小、外观、功能都是大同小异,当大众汽车的“甲壳虫”系列推出后,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它比普通汽车小了近乎三分之一,长度、宽度、体积都属于迷你型。大众汽车在推出这款车时,从另一角度引导了广告受众群的思维,不是关注汽车的性能,而是从外观来感受此款汽车的与众不同。“Thinksmall.”两个单词就突出了“甲壳虫”系列的最大特点小。消费者在对其小的特点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就会进一步去了解汽车的其他特点。卓越的安全性,完美的制造工艺以及大众汽车有口皆碑的品质,都将是这则广告口号潜在想要表达的。对于那些追寻时尚、挥洒个性的成功人士来说,经典时尚的柔美、洒脱个性中的细腻不可或缺,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样可以经受鉴赏眼光的评判,大众“甲壳虫”汽车显然是她们的最爱。

分析了这类运用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广告,我们不难看出其最大的特点是推销意图明显,使得广告受众群根据习惯就能判断出宣传内容及目的。因此在当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类广告虽然占最大比重,但却能从品种繁杂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

3、广告口号中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在合适的前提下,依靠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表现出来,表现在广告口号上,其语言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独特的广告创意常有意境深远的特点。有些广告创意应避免直露的宣传说教而适当注意含蓄美,避免裸的把推销目的和盘托出,生硬地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将其艺术化,通过间接言语让受众群通过体会、品味、想象来思而得知。

例如:鲍勃·泰勒设计和装配吉他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是一名工艺师,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这一点。泰勒吉他的市场售价是2000美元左右,高的甚至要到7000美元。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吉他也都出自泰勒公司,但是其销量和质量却不成正比。于是,两位杰出的广告专家,著名美术总监约翰·维特罗(JohnVitro),和优秀问案约翰·罗伯逊(JohnRobertson)共同创作了泰勒吉他杰出的系列广告。

泰勒吉他的营销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有限的专业圈子里,人们承认泰勒吉他是一种高品质的乐器,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广大的业余吉他爱好者来说,泰勒吉他则压根就没有什么知名度。吉他商反馈的信息是:“我们也知道泰勒公司的产品却是不错,但我们的消费者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你们的产品,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有鉴于此,他们制定了一个创意战略,就是让每一个吉他爱好者嘴里能提到泰勒吉他,如果广告成功,这些人在购买时,也许就会尝试一下泰勒吉他。

当时的竞争对手们的广告中,大都采用对比手法,或者借助艺术界名人推荐,维特罗和罗伯逊认为,泰勒吉他广告必须全然不同,以显得卓尔不群,同时还必须反映出每把泰勒吉他的优秀品质,并且广告要能拨动人的情感。经过艰难的创意构想,他们找到了一种大创意的形式树――因为木头来源于树。大量的树的图片:单纯的树、森林的树、雾中的树、要用大幅的,不仅仅整版,而是整版跨页。文案非常短小,略带幽默色彩向人们讲述森林与人们生活的微妙关系,广告完全采用情感诉求方式。其中一幅广告突出表现高原上一棵孤立的树,口号是:“Isitssimplestform.Aguitarisjustahollowboxmadeofwood.It''''suptoyoutodecidehowtofillit.其实,吉他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个木制的空盒,如何填满它取决于您自己。”广告大获赞赏,之后识别率惊人,销量也随之明显提高。此则广告中最精髓的部分就是那句广告口号,如果没有它,广告受众群是无法明白广告商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所以当这句广告口号出现在广告画面上,受众顿时能感受到商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从而产生联想和共鸣,认识到泰勒吉他这个品牌,或许自己购买,或许向身边爱好音乐的家人和朋友推介。这些都是广告商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

“Startthesecondcenturyleadership.”这是一则雀巢咖啡的历史年代广告口号。意思是开始了第二个世纪的领导。这则广告口号以“近”说“远”,以“第二个世纪”来表明雀巢咖啡的历史性;进而以“领导”来标示雀巢咖啡在同类产品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多少年来,雀巢咖啡一直是以品质超群而名列榜首。“Thetasteisgreat.味道好极了”。是雀巢咖啡广告口号中最经典最为大众熟知的一则了。与前一则一样都没有直接鼓动消费者去购买该商品,而是通过这种委婉间接的表达,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可以感受到雀巢咖啡悠久的历史和香浓的品质,进而刺激购买欲望,并产生购买行为。

这种类型广告让广告受众群往往一时很难明白广告宣传的目的和意图,甚至有时辨别不出其宣传的内容。只有经过仔细的玩味琢磨后,才能体会到其宣传的内容、目的与意图。这样思考想象的过程反而能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广告口号中的表达感情意义的言语行为

有些广告口号对受众或产品表现出某种夸张,通过表达感情意义的言语行为表现在广告口号上,产生了更好的言后效果。

“Wepledge$10000rewardforanyonefindBenzbreakingdownonroads.如果谁发现奔驰汽车突然被迫抛锚,本公司愿奉献一万元的酬金。”这是一则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广告口号。这则广告口号没有在奔驰汽车的品牌上做文章,而是立足于汽车的质量,抓住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汽车突然抛锚,本是难免的事情,但如果奔驰汽车出现了这种情况,则“愿奉献一万元的酬金”。没有过硬质量的产品,底气不足,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这样的广告口号通过一种情感的表达来说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比起那种直接说自己的产品如何好的自吹自擂,对消费者来说显得更具有说服力。

雪碧的广告口号“Obeyyourthirst.服从你的渴望。”也是一种表达感情意义的言语行为,像是一种宣泄,将人们积压于心中的渴望都宣泄出来,强调只有雪碧能满足你,这样的口号能很成功地抓住该饮料最主要消费群――年轻人所具有的不服输,时刻充满梦想和渴望的特点,刺激这些人群继续消费。

还有像佳能打印机的“Impossiblemadepossible.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东芝电子的“TakeTOSHIBA,taketheworld.拥有东芝,拥有世界。”及摩托罗拉手机的“Intelligence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都是通过表现出某种夸张,达到了很好的言后效果。

广告中人们也常用强调,关爱等感情方式,通过各种“言外之意”,给消费者施加影响从而达到以言行事的效果。

例如:三菱电工的广告口号“Weintegrate,youcommunicate.我们集大成,您超越自我。”表达出的就是一种关爱之情,让消费者能想象到在使用该产品时,会有一种没有后顾之忧的感觉。这样一种很放心踏实的感觉,会最终导致购买行为的发生。

英文广告论文篇(5)

一、引言

广告语言成为人类社会展现语言艺术的一大杰作。它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十分注重语言的美感,通常会采用各种修辞格来加强其文体美学功能,以实现广而告之的广告宣传效果。而英语是当今世界语言中的主导地位,这促使我们有必要了解广告英语,以及其文体风格,尤其是掌握广告英语的转义(transference)修辞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能在跨国界的广告宣传中做到不同语言的成功转换。

二、转义修辞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讲,转义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婉转等修辞格;但从狭义上来讲,转义修辞主要是通过比喻(Figurativespeech)来实现的。在转义修辞中,其语义转移并非完全是真正的词义转换,其过程具有对比性、参照性和目的性,其结果是实现语言表达的最佳文体效果。

因此,在广告英语中大量使用比喻,通过转义修辞,可以把相对复杂或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易于理解,同时增加语广告的语言美感和生动逼真的表达功能。实现比喻的转义修辞,必须具备六个要素:本体(即被比喻为事物,称作为“tenor”)、喻体(即用来做比的事物或现象,作为“vehicle”)、本体和喻体的相异性、本体部分特征、喻体部分特征、本体部分特征和喻体部分特征之间的相似性。这六个要素是每一个比喻都非具备不可的,不具备就构不成比喻,只不过有隐或现的区别。这就是比喻的实质。比喻一般可以分为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换喻(metonymy)等主要三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广告英语中这三种比喻修辞的实例进行分析来了解关广告英语中比喻的转义修辞特点。

三、转义修辞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

1.明喻(simile)

戈恩教授(WinfieldGoong)界定明喻简洁到只用一句话“Asimileisanexpressedlikeness”(明喻表述相似)。广告英语中大量使用明喻来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对产品予以形象理解,以至留下深刻印象。

例1.Lightsasabreeze,softasacloud.

这是一则衣服广告,其中运用了两个明喻,把衣服的质地感和舒适感都体现出来了,使消费者心理联想到穿了该品牌衣服后那种轻柔的感觉,从而撩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2.Featherwater:lightasafeather.(法泽瓦眼镜广告)

法泽瓦眼镜,轻如鸿毛。

例3.Turnsiassafeasmilk.(Turns钙片广告2.隐喻(metaphor)

隐喻在体现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时比在明喻中更为密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as,like)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和(be)关系。它直接把一种事物名称用在另一个事物身上,能够更生动、更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广告语言的表现力。

例1.KodakisOlympiccolor.(KodakcolorFilm).

柯达就是奥林匹克的色彩。

这是柯达为1988年奥运会所拍的广告。此处用了判断式的暗喻,将柯达彩卷的特色和奥林匹克的宗旨“更高、更快、更强”相提并论,强调了柯达彩卷对于竞技场上力与美的瞬间扑捉逼真无比,展现了该产品卓越的性能。

例2.Whatisyourchoicewheninflationisslowlyerodingthevalueofyournesteggs.

这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广告,它把你平日的积蓄比做“nesteggs”,比喻独到、形象鲜活。

例3.AllofNewYorkisastage.(旅游广告)

整个纽约是个舞台。意在鼓动游客到纽约去“表演”一番,尽兴地分光风光。

3.转喻(metonymy)

转喻是通过相近的联想,直接借喻体代替本体,而根本不说出本体事物。在英语广告中运用转喻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修辞效果,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1.WetakenoPrideinPrejudice.(报纸广告)

“PrideandPrejudice”是英国作家奥斯丁的杰作,众所周知。这则广告巧妙地采用引喻,表明自己的办报原则: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不偏不倚。

例2.Washthebigcityoutofyourhair.这是一则洗发水的广告。

广告里的“thebigcity”让人马上想到“thedirtofthebigcity”(头发的污垢),生动形象,突出了该洗发水的功效:多脏的头发都能洗得干干净净。

例3.Thepenismightierthanthesword.(钢笔广告)

在这则广告中以“pen”、“sword”指使这些物的人,喻意为:文人胜于武士。

四、结论

比喻转义修辞极大地丰富了广告英语表达能力和表达效果,既能获得语言的生动性,又可引起消费者的情感联想;既准确地宣传商品的特点,又可描述使用商品的感受,从而达到宣传、推销商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守元:英语文体学要略[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7,64-70

英文广告论文篇(6)

近年来,国际广告随着营销的诞生而迅速展开。在商品信息流通领域里对外国商品与外国广告如何理解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将中国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广告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广告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广告的效果。因此,在涉外广告中,语言问题就更为突出,如何表述,如何恰如其分地使用语言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将英文广告看作劝说文的一种,对其语篇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用英文进行广告文案创作提供一定参考。

广告语言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是广告制作者与潜在客户之间的交流,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即:沟通和劝说(W.R.ODonnell,1980:101)。因此,广告语言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信息,更重要的是劝说广告读者购买商品或服务。广告就是与客户进行对话,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提供信息、建立论点、鼓励他们去购买或尝试(McCrimmon,1974:224)。文字广告也是劝说文的一种。要达到劝服的目的,广告需要具备令人信服的理由。广告最简单、原始的模式无异于“请买x牌的xxx,因为它物美价廉。”但这还算不上是有效的劝服,广告文案总是是经过精心构思和策划以求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英文广告文案往往通过其内在结构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客户的购买愿望。按照MichaelHoey的语篇分析理论,英语广告的内在结构主要有原因-结果、(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价)、比较等几种类型。

英文广告文案经常使用“因果”(cause-consequence)结构对商品或服务加以说明,形成合乎心理规律的诱惑力,从而激发受众占有和使用的欲望。这种因果关系经常被用于文案的内在微观结构中,有时通过明示的关联词如:“because”,“therefore”,“thanksto”和“why”,以及名词reason,result及从句,介词短语表现出来,有时甚至不通过任何明示的手段,只是通过内在逻辑关系表现出来。

下面这则广告即为一例,

这则广告是丰田汽车广告,文案由两个“that’swhy”清晰得表达了内在因果关系,层层递进,不仅仅向受众展示对产品的评价还说明理由,无疑增加了广告的可信度。

英语广告语篇最典型的宏观结构就是(背景)-问题-解决方法-(评价)模式(situation-problem-solution-evaluation)。这个结构在英语广告文案中使用甚为广泛。广告撰稿人一般先向受众提供背景:描述人或物,也可能是某一个地点或时间,然后提出问题,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撰稿人提出的解决办法往往就是广告所要介绍的产品。最后是对解决办法或产品进行评价。这一部分通常比较详尽,而且具体,以突出产品的性能与特点,目的就是将信息传递给受众或潜在的消费者,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以诺基亚手机广告为例,

AtNokia,we’reseenthatthesearchforphonelines,whenyou’reoutinthefieldcansometimesbeahair-tearingexercisethatwastetime,energyandoccasionally,emotion.That’swhy,we’recomeupwithasolutionthat’slightonyourload,andsomesay,lightyearsahead.WecallittheNokiacardPhone,becauseit’saPCcardwithabuilt-inGSMphone.TheNokiacardphonefitsunobtrusivelyintoanyTypeIIPCcardslot,transformingyournotebookcomputerintoaphone.It’sproofthatlessismore,andthatalittlecandoalot.Itcanbeusedinvariousareasfromsurveillancesystems,banks,trafficlighttoevenvendingmachines.Infact,whereveraninstantphonelineisneededtoaccessdatafromafar.Itisusefulinjustaboutanyindustryyoucanthinkof,savingyoutime,moneyandmanpower.这则诺基亚卡式手机广告非常工整地运用了“问题---解决”写作思维模式,即下图所示,

首先提出在野外难以找到电话线的困境,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就是诺基亚卡式手机,接着阐明这种手机体积小、功能广,尤其是可以帮助笔记本电脑的网络接入,以解决文案开头提出的问题。

比较(analogue)也是英文广告文案中经常使用的劝说策略,以比较来突出产品的不同点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一般来说,英语比较广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暗比,即不直接指出竞争对手的名称,产品名称(品牌)或服务名称;二是明比,即竞争对手直呼其名,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直接对比以见优劣,如:

Maybeit’stimetoconductsomeoatbranresearchofyourown.Ifyou’vereadaboutanyoftherecentmedicalstudiesonoatbran,you’reawarethatitcanbeimportanttoyourgoodhealth,aspartofalow-fat,low-cholesteroldiet.Butwhatthesereportswon’tmentionisthatKellogg’sCommonSenseOatBrancerealcontainsmoreoatbranthananyotherleadingready-to-eatcereal.NordothesereportsmentionjusthowgoodCommonSenseOatBrantastes.

Forinformation,wesuggestyoubuyaboxanddoalittleresearchofyourown.

这则速食麦片广告在提出产品主要优点时,使用了暗比的手法。广告中提到:如果您读过有关麸糠的最新医学研究报告的话,您会意识到麸糠在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中对健康的重要性。但这些报告没提到克罗格公司生产的CommonSense麸糠麦片要比其它任何知名品牌的速食麦片含有更多的麸糠。

以上从写作的逻辑结构方面分析了广告的劝说功能。在我国涉外广告文案创作中,除了要注意写作的逻辑思维模式符合英文的习惯外,还应该迎合潜在消费者所在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例如,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但在美国则是可行的。因此,在涉外广告文案策划中,撰稿人就要根据该国的管理规范加以充分采用这种策略,使广告更具劝说力。

参考文献:

[1]McCrimmon.1974.Writingwithapurpose.[M].Boston:HoughtonMifflinCompany.

[2]MichaelHoey.1983.OntheSurfaceofDiscourse.[M].London

英文广告论文篇(7)

关键词:句法特征 修辞手法

在现代社会,广告在经济贸易活动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告商为了推销自己的商品,总是千方百计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在广告语言运用上大做文章。其独特的选词用语构成了广告语言与众不同的语言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广告语言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体,形成了一种鲜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体风格,即:广告文体。

一、广告英语的句法特征

1.句式简洁,突出重点

广告英语中常使用简洁句式或省略句。一方面,广告语言在篇幅上受到严格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有意识地突出关键词语,使行文干净利落,鲜明有力,例如:

(1) Coke Adds Life.

(2) Chrity Towels revive the drying art.(毛巾广告)

(3) Think once.Think Twice,Think Bike (鼓动人们使用自行车)

(4) SAFE,EASY,QUICK&WITHRUN! (Vegetable processor广告)

从以上的几句广告语言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形式简洁,风格洗炼,内容浓缩,句子节奏急促跳跃,容易激发读者的情绪。

2.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广告英语还常用疑问句式,有时出现在行文中,有时出现在标题里。以激发顾客的好奇心,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例如:

(5) insist on a large cup of great coffee,why shouldn’t you?(餐厅广告)

(6) Are you going grey too early? (乌发乳广告)

(7) What will you do with the money you save using a faster,more efficient computer?(计算机广告)

上述疑问式广告均为广告人提出启发性问题,不予回答,把思考空间留给顾客。但英语中也不乏自问自答式广告(Leech,1980:111),例如:

(8) What’s in woman’s Realm this week? A wonderful beauty offer for you.

(9) What’s so special about Lurpak Danish butter? Well,…

3.多重祈使,鼓动性强

祈使句在广告语言中出现频率之高,是其他文件中罕见的。因为,广告的目的是劝说和敦促读者或听众采取行动,而这恰恰是祈使句的功能。祈使句鼓动性强,易于产生直接规劝效果,进而怂恿消费者购买某商品。例如:

(10) Go well.Go shell.(shell石油公司广告)

(11) So come into McDonald’s and enjoy a Big Mac Sandwich.(三明治广告)

(12) Get a taste of Rich life…A COUIS RICH hot dog is something special.So get a taste of the Rich Life.It’s a life you will truly enjoy.(热狗广告)

在广告英语中,广告人出于告诫这一语用目的,偶尔也会采用像 “Don’t let indigestion spoil your day.”这样的否定祈使句形式。

二、广告英语的修辞特征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撰稿人设置的语言氛围,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诱导消费者自觉走进某种商品的奇妙世界。要达到这一目的,撰稿人就必须依据特定的广告内容和语言环境,借助不同的修饰手法,来雕琢修饰语言的表达方式(周晓,周怡,1998:129-154)。广告英语中常见的修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Metaphor & Simile)

比喻是最重要、最古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通过对喻体和本体之间的比较可以更鲜明、更简洁、更生动地描述本体,可以使人通过联想更深入了解本体,或激起感情和灌输看法。因此,在广告中比喻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在广告语言中运用比喻修辞能不同程度地增强语言的具体性和形象性,诱使消费者对某产品产生好感。例如:

(13) The future of elegance.Precisely.The seiko Men’s Quarts.SEIKIO QUARTS---The future never looked so good.(Metaphor)

(14) A perfume with a fragrance as beautiful and lingering as only 4,000 flowers can be.(Simile)

2.夸张(Hyperbole)

夸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文学语言技巧,它通过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达到强调、渲染的目的。事实上,在广告语言中,夸张是一种惯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撰稿人常用夸张手法来对商品进行渲染,增添其神秘色彩。请看下面两则英语广告:

(15) We’ve hidden 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s where you’ll never expect.In a pie.

(16) The richest,freshest,Irishest taste in all the world.

例(15)是关于一种“素菜什锦饼”的广告,这里a garden full of vegetables 就是夸张的运用。当人们读到这则广告,会不由地对广告商品产生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从而引发其购买欲。例(16)也是关于一种食品的广告,其中三个修饰词最高比较级的形式通过夸张的手法大大强调渲染了该食品的特点和其优良品质,促使消费者对该食品心理上的认可和肯定。

3.拟人(Personification)

广告英语中的拟人手法别开生面。它凭借商品本身,充分展开想象,使其拟用人的习性、感觉或特征,具有思想上的跳跃性,其作用是促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获得异乎寻常的形象感、生动感和亲切感,例如:

(17) Flowers by Interflora speak from the heart.

(18) This is the computer that taught this toy to write this program!

此外,双关(Pun),排比(Parallelism),押韵(Rhyme),对偶(Antithesis),重复(Repetition)等修饰手法在广告英语中也比较常见。

本文从不同例子对广告英语的句法特征和修辞手法进行了粗浅分析。不难看出,广告英语具有宣明,独特的语言形式和文体风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的形式和发展与语言和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探讨这一文体的规律和特点不无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Leech,Geoffrey N..Explorations i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B.V.,1980.

[2].O’Donnell,W.R.& Todd Loreto.Variety in Conemprary English.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80.

[3].文 旭:《英语广告文体浅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

英文广告论文篇(8)

(一)相同框架下的英语广告隐喻翻译策略

由于文化的共性大于异性,所以某些情况下,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具有相同的认知框架,即对某一概念持有一致的理解。此时,英语广告中的喻体形象可以很容易地被汉语读者理解接受。译者为了保持广告语言的生动形象,可以采用保留喻体形象的翻译策略构建汉语表达式。例如.这则丰田汽车的广告,喻体是“partner”,partner在英语中为“伙伴、合作者”的意思,给人一种亲密、必不可少的感觉,与汉语读者的“伙伴”的认知框架基本一致,所以译者可以保留其形象,译为“丰田——你的伙伴与你一同前行”。(2)这则大学标语,喻体“spreadyourwings”展开你的翅膀,无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里,都想要表达“自由”这一概念,暗示学生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要学习的东西,所以译者可以保留喻体,译为“开放型大学让你展翅飞翔”。(3)是一家电子公司。Star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事物,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有着同样的生活经历,即star是耀眼的、闪亮的。汉语中常有将人或物比喻成一颗闪亮的新星这样的表达,表示对他们能力的一种肯定,暗示其未来潜力。英语也一样,将Goldstar电子公司称为thebrighteststarinelectronics,暗示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以及它在电子行业首屈一指的地位。鉴于英汉读者相同的认知框架,译者可以保留喻体star,译为“金星电子公司是电子行业最闪亮的一颗星”。(4)这是沃思洗发水的广告,其中喻体是“meadow”草地。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中国,草地基本都一样,给人的印象永远是绿草如茵,阳光照射下,反着光,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广告借草地暗示洗发水的使用效果,使头发更有光泽,译者可以保留形象,译为“沃思洗发水使你的头发柔软自然、有光泽、正如青草般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二)不同框架下的英语广告隐喻翻译策略

英汉语读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生活经验不完全相同,因此面对同一事物,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导致被激活的框架出现差异。此时,译者可以采取下列四种翻译策略,消除认知差异,促使汉语读者充分理解并接受英语隐喻的含义。

1.再造翻译策略

有时,译语读者识解原语隐喻含义时,由于其认知框架与原语读者存在较大差异而无法完全理解,或喻体与译语社会的敏感、禁忌话题相关,不便直接表述。这种情况下,若保留喻体形象,会使广告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广告宣传。此时,译者可采用再造翻译策略,即译者在构建译语表达式时插入新的相关隐喻,如用被译语读者普遍接受的隐喻代替原隐喻,或将全新的隐喻插入到译文中。例如:(1)Opium这是一款香水的名字。英语读者被激活的框架中有浪漫、强烈的吸引力、富有魅力、诱惑力等概念。而opium在汉语中译为“鸦片”,汉语读者的认知框架里充满了消极、否定的感彩,认为它可以使人精神麻木,消磨人的意志,十分不利于产品销售。这种强烈的负面情绪使得译者无法保留喻体“鸦片”的形象,而应采用再造策略,译为“罂粟情人”,将喻体改为“罂粟”,把香水比喻成美丽而又“邪恶”的罂粟花,罂粟花和“情人”共同给人一种暧昧、诱惑的感觉。(2)这是一则《新闻周刊》的广告,喻体fuel在英语中还带有给予营养,提供养料的意思,而汉语里fuel只是提供机器动力的燃料。鉴于认知上的差异,译者不宜保留原喻体,可在译文同一位置加上“加油站”这一新喻体,译为“《新闻周刊》思想者的信息加油站”,无论英语读者还是汉语读者都知道加油站用来提供能量的,不存在认知差异。这种再造的隐喻不仅准确地表达了原隐喻的含义,还易于被读者接受,产生积极的宣传效果。

2.补偿翻译策略

如果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对原语中喻体形象的认知有较大差异且无法再造喻体,译者为补偿译文中由隐喻缺失造成情感表达力度减弱,语义和文体等方面的缺失,在译文中使用四字短语或插入诸如对比等修辞,使译文对译语读者的影响与原文对原语读者的影响一致。例如:1.Uglyisonlyskin-deep.这则Volkswagen汽车广告源自谚语“Beautyisbutskin-deep.”,表达虽然外形不美观,但性能不错,很实用的意思。汉语中“ugly”指人时,表示其貌不扬,若汉语读者不了解上述英语谚语,原语表达式无法激活读者的外形差但功能好的认知框架,所以译者只能先解释原语含义,再选择相应的四字短语,辅以对比等补偿策略,如“貌不惊人,超凡性能”,着重强调车性能优异。

3.释意翻译策略

与原语读者相比,译语读者有关某些概念的认知框架有所缺失,无法将原语中的隐喻语言转换到译语中,所以译者要采取释意翻译策略,将原语中的隐喻含义阐释清楚,便于读者了解广告意图。例如:(1).这则绿世界牌晚霜的广告仿造政治家PatricHenry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曾说过的一句名言“Givemeliberty,orgivemedeath.”,英语读者很容易在看似毫不相关的GreenWorld和yesterday两个概念间建立联系。可是,汉语读者若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会造成认知框架缺失,找不到GreenWorld和yesterday两个概念间的对比关系,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译者为便于读者了解广告内涵,应直接将GreenWorld表达永葆青春而非青春已成往昔这样的概念译出,即“绿世界晚霜永葆青春”,这样直接的广告可以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2)汉语读者的认知框架中,heartbeat表示心跳,无法联想到汽车认知域中的“驱动力”,译者翻译时可以将“动力”这个概念直接解释出来,同时创造“源泉”这个隐喻,暗示汽车动力强大,用之不竭。这种再造与释意翻译策略的结合,既使广告意图明了,又丰富了表达效果。

4.省略不译翻译策略

由于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框架存在差异,原语中有些隐喻难以用目的语表达,此时,译者可以模糊处理喻体形象,而将隐喻含义直接译出。或当无法同时再现广告的形式与内容时,译者应着重传递广告内容,而放弃喻体形象。例如:(1).这则东芝计算机广告,喻体为ace,ace是扑克牌中最大的牌,原句借ace来隐喻东芝的产品品质高。但汉语中却没有相关的表达,说明ace的喻体形象不被汉语读者接受。为便于读者理解,译者可以省略不译ace“A纸牌,王牌”,而是将“卓越、优秀”的隐喻含义译出,即“卓越来自东芝”,更有语境效果。(2).(里兹-长尔顿旅馆),原句中用“evidence”隐喻表明,旅馆是沙滩上的宝藏。受语言限制,这个隐喻无法用汉语表达出来,若译出,就变成“里兹-长尔顿旅馆证明沙滩上依然可以找到宝藏”,但这样说就会引起歧义,使读者误解。所以译者最好省略不译evidence,但要将其表达的隐喻含义译出,即“里兹-长尔顿,沙滩上的宝藏”。

英文广告论文篇(9)

广告(Advertising)源于拉丁文(Adverse),意思是“引人注意”。其在汉语中的意思为“广而告之”。笔者认为每一个广告都体现了其各自的地区文化,这种“镶嵌”在广告中的地区文化,我们称之为“嵌入式”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产品的交互性不断加强。为了寻求高额利润与海外市场,商家纷纷打出了不同的商业广告,此时广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商业广告(commercial advertising)作为企业推销产品的一种手段,是拓宽产品销路的必要途径。广告要求在极短的时间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用最节约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突出主题,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P247为了追求这种效果,译者必须考虑东西方的价值取向差异、文化背景差异、审美喜好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差异等各种因素。任何商务广告翻译成功的例子都离不开对这种“嵌入式”文化的深刻理解。

商务广告翻译与“嵌入式”文化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因此,我们在进行商务广告翻译时既要注意其蕴含的“嵌入式”文化,又要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译出为大众所接受的优秀作品,实现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与传播。

一、商务广告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载体,语言在对文化产生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在翻译商务广告时,必须充分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认识翻译中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如果把英文直接翻译成中文,有时会对产品的销路产生致命的影响。例如:Poison一词的本意为毒药,这种香水在西方得到众多女性的青睐,然而以“毒药”为名译到中国后,产品的销售却遭到了滑铁卢。究其原因,西方国家推崇野性、粗犷之美,而中国女性推崇中庸之美,走传统道路。中国女性怎能忍受“毒药”这个译名?随后,“毒药”香水被译成“百爱神”,既遵循“Poison”发音,又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广大中国女性所接受。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品牌“goldlion”在进入中国香港市场时,一度被译为“金狮”,但是香港和广东人比较好赌,而“狮”又与“输”和“死”谐音,代表了不吉利的意思。因此,该产品在推广时也遭到了极大的冷落。后来译者运用直译加音译的方法,再根据当地人喜欢听吉利话的特点,把该产品取名为“金利来”,代表财源滚滚来。最后,该产品立马在当地扩大了销路,占领了市场。

由此可见,商务广告中体现的文化寓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销路。文化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二、商务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

文化差异作为在商务广告翻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产品的宣传推广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正确理解文化差异对译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松懈的任务。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审美观念差异及价值观念差异。

1.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历史文化背景。汉语中的“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了“至高”、“长久”之意。“九五之尊”、“长长久久”等词充分说明了“九”这个数字的吉利之意。但是在西方,“九”并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斯沃琪手表的广告语“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若此句译成“时间是你怎么利用它”,可想而知,这个产品将不会受到好评。然而,若译为“天长地久”,产品经久耐用的特点随即跃入眼帘,销售量也持续增加。同样,在西方“old”这个词是忌讳词。然而,在很多广告翻译中,部分译者为了突出“老少皆宜”这一产品特性,翻译为“suitable for both the old and the young”。此翻译忽视了“老”这个字在西方并不受欢迎的事实。此时,这句话如果译成“suitable for grown-ups and children”,则其翻译成效将会大大提升,该产品的欢迎度也会大大提高。

2.审美观念差异

各地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政治因素经济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审美观念。同一种事物未必能在两个地区同时受欢迎。因此,译者在翻译广告时要特别注意,其翻译结果应符合两个地区的审美情趣。例如:“Sprite”,是一种饮料,该词源于“spirit”和“sprit”。这两个词均有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文化内涵,符合西方国家注重实质的特性。在中国,该产品名被译成了“雪碧”。“雪”和“碧”代表清凉透彻之意,符合中国人追求意境的审美特性。再如:有一款中国制造的“大白象电池”,在中国销量稳定。然而,出口国外后,该产品却面临滞销的局面。究其原因,这款产品被直译成了“White Elephant”。殊不知“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表示“无用的东西”。该产品不符合西方人的审美情趣,在他们看来,此电池就是无用的东西。因此,审美观念的差异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价值观念差异

西方文化崇尚自由、私有,突出“个人主义”,一切以自我为主导;在中国文化中,由于受到“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影响,和谐是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突出“集体主义”,强调道德规范、自我约束[2]P138。天津的一家出租车公司打出了一则广告“接天下客,送万里情”。如果直译成“Ready to meet gue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则势必不能得到西方友人的认可。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因此若译成“Ready to meet you from all over the world”则既符合西方的个人主义原则,又让西方的游客有归属感,何乐而不为?

三、商务广告翻译中“嵌入式”文化的有效性

每个商务广告的翻译都应体现其文化性,如何体现“嵌入式”文化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成功的译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正如,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说:“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3]在翻译时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运用不同的译法和修辞,把文化巧妙地“镶嵌”在字词之间,使翻译结果生动形象,体现出文化的有效性。

1.译法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

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它既能传达原文意义,又能体现原文风格[4]。换句话说,直译就是根据原有词句,译出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译文。因此,直译必须做到形神兼备,但又不失文化性。例如,运动品牌“NIKE”。“Nike”原为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可以直接音译为“奈姬”。但是这种直译只是顾及了音节上的相似,毫无产品特色可言。但是,直译时不但要音似,而且要形似和神似。一想到希腊,我们就会与运动联系在一起,故在中国该产品被译为“耐克”。因为“耐克”含有“坚固耐穿,克敌制胜”的含义,与原品牌所倡导的“热爱运动、追求创新”的理念不谋而合[5]。再如,有一个葡萄酒的翻译为“皇朝葡萄酒”,其原文为“Dynasty”。“皇朝”两个字是“Dynasty”的直译,符合其原文所含之意,这样既凸显葡萄酒的高档,又不失原文之意。

(2)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

意译并不要求逐字逐句地翻译,领会其神并用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它与直译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苹果电脑有一则广告语为“Apple thinks different.”,如果直接翻译成“苹果电脑想的不一样”,这样的译文毫无新意可言。然而,将其译为“苹果电脑,不同凡想”,可以让人马上联想到“不同凡响”,很好体现了该产品独树一帜的精髓。还有一则经典的麦斯威尔咖啡广告“Good to the last drop”。若直译为“好到最后一滴”,则不但没有美感,而且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其意译后的版本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此译文运用了四字格,对仗工整,既体现了商品的特点,迎合人们喝咖啡时追求的精神境界,又有一种令顾客想喝的冲动。

2.修辞

(1)比喻(Figure of Speech)

比喻作为一种由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组成的修辞方法,本体和喻体间存在内在联系。在翻译中运用比喻可以使抽象之物变得具体,使广告翻译生动形象,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例如:①一则衣服的广告“Light as a breeze,soft as a cloud”,这则广告把衣服的材质比喻为“breeze”和“cloud”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件衣服的柔软质地及舒适程度。②另一则航空公司的广告“Fly smooth as silk”。丝绸的质地滑而细腻,该广告把飞行的过程比做丝绸的“顺滑”,这样既让顾客感觉到了安全性,又让他们领略到了时效性。

(2)拟人(personification)

拟人修辞是把物品或生物当做人来描写,赋予其人的情感或言行,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突出[6]。因此,在商务广告中运用此法,有利于商品生命化,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激发购买的欲望。例如:①一则拖拉机的广告“Strong tractor strong farmer”,被译为“钢铁巨人,农民的好帮手”。此处,把拖拉机拟人化为“钢铁巨人”,突出了拖拉机性能的强大。同时,以农民的好帮手形象出现,使农民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②Rolex牌手表广告“Unlike me,my Rolex never needs a rest”,从这则广告可以看出,译者把手表比拟成一个可以永不休息的人,突出手表任劳任怨的品质,暗含它是人类好朋友的美好寓意。

(3)双关(pun)

利用语音的相同、相近或语义的多指性,有意使话语语义表里双涉,造成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效果,这种辞格叫做双关[7]。双关的作用是使人产生联想,并使顾客暗自叫绝。例如:①燕子饭店的翻译为“Swallow Restaurant”,此翻译初看并无特别之处,但是仔细琢磨就会发现,“Swallow”除了代表“燕子”的意思外,还有“吞食”之意,符合饭店的情境。一语双关,令人无限遐想。②丰田轿车的广告“Where there is a way,there is a Toyota”,根据这句英文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英文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如此巧妙的双关,且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妙趣盎然。其中文释义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译文借鉴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内涵颇为丰富。“有路就有丰田车”一句暗含丰田车的质量好,适应力强。不管是何种路况,丰田车终能驰骋自如。

四、结语

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商务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商品销售的成败。译者是否对“嵌入式”文化具有深刻的理解决定了商务广告翻译的好坏。同时把握商务广告翻译中的内在规律和语言特色,遵循各国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充分理解商务广告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从风俗习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方面关注文化的差异性,通过各种手段达到“嵌入式”文化有效性的最大化,是一个译者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商家出奇制胜,迅速占领商场份额,扩大商品销路的“一大法宝”。

参考文献:

[1]王泳钦.文化因素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以科技产品的广告为例[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1,(3).

[2]李劼全,周敏新.L论中英文化差异对商务广告翻译的影响[J].2012.

[3]Nida,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李晓颖.浅议商务广告中的修辞方法和翻译方法[J].学术论坛.

[5]刘梅.品牌文化与品牌名称的翻译[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

英文广告论文篇(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在商业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的职能是用最吸引人的方式介绍一个商品的质量,清楚地说明购买该商品的理由,引起大众对它的注意和好感,英语论文并立即产生购买它的欲望。这就决定了广告英语必须达到迅速影响和劝告的作用。广告英语这种通过表意和移情而实现劝说功能的语言,同讲究生动形象、含蓄蕴藉与追求各种艺术效果的文学语言相比,以及同讲究真实、简明的新闻报道语言相比,可以说具有奇特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点。

一、广告文字创作的重要特征

1.文字新颖醒目,刺激记忆,促进销售。

2.重复—成功广告之秘诀(不论是广告的重复出现,还是广告文字中的运用重复修辞手段)。

3.文字简单—有时人们并不一定想阅读广告,因此,广告则必须迅即表述其信息内容,不可浪费语言文字。字词、句子、段落的简短有助于阐明信息,使之易于阅读,接受。

4.文字通俗易懂,涵义明确—如果读者迟疑在某一不认识的字前,该广告自然失去了应有的注意力。因此,广告文字语言须通俗易懂,涵义明确,不可用深奥难解,涵义模糊之词。

二、广告英语的用词特点

1.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广告英语的用词与普通英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必须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富于感情色彩和感染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different countries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customs one level of comfort, worldwide(一家航空公司的广告)。动词多用短音节的最常用的词,比较上口。

2.模拟创造新词。为了促销其产品,广告商总是不断地挖空心思,创造新词,借以标新立异,吸引顾客按照英语的构词规律,毕业论文造一个独创的、能为读者所理解的词或短词,可有效地加强广告的新奇和生动,也增强吸引力。广告英语生造新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错拼。在英国随处可见这样的广告:drinka pinta milk a day这是一则劝人每天喝一瓶牛奶的广告.全文应是:drink a pint of milk a day。这则广告利用发音把广告文字巧妙地组合,创意新颖,离奇醒目。因为这则广告的流行,pinta一词竟成了牛奶的代名词。例如牛奶涨价,不说milk has gone up.连报纸上也说pinta has gone up。有些广告文甚至给pinta加上了’s,变成了复数形式.

(2)造字。例如: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这是一条饮料广告。”orangemostest”来源于orange——most —— est,其中most与est都表示形容词的最高级,在此与orange连用,借以表现这种饮料的“高质量, 高纯度,高⋯⋯”给人丰富的联想。3 .借用外来词。英美国家中的许多商品都是直接由国外进口或者虽由本国生产却富于国外风味。因此商品广告中便经常出现外来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拥有的迥异风味或较高的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在广告英语中,使用得最多的外来语是法语和西班牙语. 如:

(1)bon voyage(一路平安)常用作香水牌号。因为法国以生产香水和化妆品著称于世, 所以美容品中加上一点法语会增强这些商品的价值。

(2)perrier——.with added .je ne sais quoi 这是一则介绍法国软饮料的广告

“je ne sais quoi”是一句法语意为“i don’t know what”这里使用简单的法语,既增强了消费者对此饮料的好奇,又增添了它的正宗法国风味。

4.运用复合词。用复合词的构成较灵活、有新异感,故广告英语中复合词用得很多。像color-freshness颜色鲜艳,fragrant-aroma香气馥郁,top-quality bulbs高品质灯泡,up-to-the-minute fashion最新款式的服装,line-dry一晾就干,shining-clean净亮,quickfrozen food速冻食品。

5.大量形容词的使用。在广告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形容词.而且大都是评价性形容词及其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广告英语中的形容词按其修饰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情况,为顾客介绍商品的各种性能;另一类是对商品作主观评价,这类形容词有强烈的赞扬性和感情色彩,硕士论文称之为评价性形容词(evaluative adjectives ) ,如good , real . beautiful , delicious , true , fresh , mar-velour,wonderful, super, special, big, large, oversized.)等都是评价性形容词。为了推销商品,广告商们自然要对商品进行粉饰美化,那么最能打动人心的词汇就是评价性形容词。

what a good time for a good taste of a kent?——kent 烟why our special teas make your precious moments even more precious?——lipton 茶

三、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双关、排比、比喻、押韵、拟人、夸张、设问等。现分别举例如下:

上一篇: 日本和服文化论文 下一篇: 窦娥冤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