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9 09:20:09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1)

监管部门要根据不断发生的新情况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管理。网上银行风险的多样性,使信息更加不对称。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也要多样化。兼具艺术性和准确性。第三,风险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大。网络传播速度极快,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被迅速扩大,造成巨大的破坏。网络的特性使网上银行的错误往往突然爆发,监管部门来不及采取措施,就发生了风险的转移和扩散。

二、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技术层面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污染。网上银行要依靠互联网为载体。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扩散,病毒的种类在不断的繁衍。在短时间内给银行造成巨大的影响。第二,缺乏网络安全保障人员。尽管建行采用先进的网上银行安全体系。但辽宁省分行的专业安全保障人员还是缺乏的。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马上造成网银系统的瘫痪和网络的堵塞。不能再对外提供网银服务。从而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第三,网络运营模式不完善,网上银行的价值依靠信息系统的完善,没有功能强大的金融通信网络和后台基础系统的安全,就不能发挥网上银行的优势。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业务层面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由于网上银行发展飞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明显落后,建行辽宁省分行关于网上银行的章程和协议从制定之初到现在,没能及时更新变化。第二,内部操作体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网银人员操作不熟练,网银业务处理分散。第三,对声誉风险重视不足。随着竞争的激烈,各家银行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认知。银行声誉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建行辽宁省分行的危机处理机制相对不完善,权限的设计和审批也存在问题,这就为危机的处理埋下了隐患。第四,缺少客户操作培训。客户端是网上银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客户在使用网银中,必须按照操作流程完成。即使这样,由于客户对银行正规的网银网站不了解,也时常会遇到木马病毒和所谓的钓鱼网站等。这些网站会通过非法代码程序盗取客户的信息,进而盗取客户的网上银行资金。

(二)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建行辽宁省分行作为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级分行,其网上银行的建立时间不长。管理人才短缺,管理的主观意愿不强。网银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建行管理层和网银使用客户对网上银行的重视不够。数据显示,网上银行的用户数每年的增长都达到30%以上,建行网银一直保持在用户使用银行排名前三的位置。最新的2012年排名显示,建行仅次于工行。网银的发展前途无量。建行网点众多,应该加大对网银的投入和资金支持。第二,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建行网银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是采用垂直管理与水平管理相结合,集中授权和内部评估相互促进。在总行成立总的风险监控部,各级分行成立风险总监负责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各个分行实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管理。但是这种风险管理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风险内控理念缺失,目标设置不当,常常为了追求发展,而忽视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第三,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建行各级分行要完成总行的下达指标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建行辽宁省分行也不例外。在网银开户数和交易量指标方面都要保持大幅的增长。这就迫使分行可能出现打球,钻空子等行为。比如像基层银行员工代替客户开立网银账户等。由于业务指标与收入挂钩,各个基层员工的开户数与自己的工资挂钩。在利益的驱动下,这种不可理的激励制度严重威胁了网银的安全。

三、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的技术风险主要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污染,缺乏网络安全保障人员,网络运营模式不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提高硬件的安全性和加强人员培训。网上银行,由于是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必然加大了风险的敞口。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媒介,同时处在例如黑客攻击,敌国破坏等风险当中。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硬件的安全和稳定对保证网银业务的正常开展起到重要作用。网银具体还是要由人来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网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网银操作人员的规范程度起到重要作用。定期组织网银人员培训,开展网银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要让高层管理者更加重视网银人员,确认专门的独立的部门分管网银。第二,加强内部程序的控制措施。网上银行的运营模式要不断的发展完善。优化其运营模式,简化其程序可以促进进步。网上银行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权限层级关系都有非常严格的制定要求,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权限体系和控制体系。根据风险的级别具体处理数据。全面评估网银各个阶段的风险性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成立专门故障处理部门,加强故障的反应速度。确保网银的可靠运行。及时更新各个网银软件的补丁和相关升级程序。使网银的安全策略与之相适应。内部控制程序的完善离不开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建设辽宁省分行的网银往往采用外包服务的方式。这就要做好和外包公司的沟通,按照建行实际运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供解决方案。建立灾难破坏备份系统,提高网银系统的保密性。提高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定期进行网银系统风险的评估。

定期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是系统环境和外包风险。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拓展,可以将建行的非核心资产进行金融外包,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合理分配资源,整合网上银行的业务流程。网上银行系统需要提供全天不间断的服务。网银运行环境的评估包括如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响应速度——实时性,系统的前置机和后台机的通讯频率速度——高效性。提供的服务是否适应客户的需求——体验性等。此外,问题报告管理,密码管理,IP地址管理等都应进行评估。着重加强信任管理,提高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信任度,通过硬件提高和服务提升等方式,加强客户对网银的信任,充分发挥网银的优势。定期进行评估,给出信任报告。

(二)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业务风险主要有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内部操作体系存在问题,对声誉风险重视不足,缺少客户操作培训等。针对这些风险现提出以下防范措施。第一,提高法律风险管理水平。深入研究网银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应该依照国际通用的惯例来管理,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网银业务的开展应该与当时所处的法律环境相适应。网银业务不能先于法律。开展业务时还应该与当时所处的国家法律相一致。加强银行相关信息披露和客户隐私保护。网银作为网络上开展的业务,应该对网上银行的相关规定作出及时的披露。同时,积极保护客户隐私。对于使用客户的私人资料要严加保护。特别在于客户签订相关协议时,要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依据合同法的内容,详细划分权利义务,以免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第二,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水平。内部风险控制的水平,往往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内因。只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流程和管理,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对银行风险的制约。银行要重视内部控制流程的建设。分析建行内部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氛围。把电子银行部,营运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和支行网点的运营进行综合的分析考虑。

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职责和权限。构造出清晰的组织结构关系。制定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方案。对建行的风险进行评估。梳理交易流程。关键是网上银行签约业务受理和审核过程。把内部控制和外部管理相结合,为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提供有效信息。并寻找机会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系统。定期分析并对内部控制进行总结。提高外部审计的权利和职责。在内部控制的执行中不断的收集整理数据。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最后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反馈信息。建行网银往往只是注重对网银客户量和业务资金量的考核,而忽视其有效性。使得一些网点乐于通过造假来增加客户量和资金流量。要不定期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保证时效性。风险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改进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更新,提升整个系统的控制能力。第三,重视声誉风险管理。银行业作为万业之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基础作用。银行的声誉非常重要。良好的声誉无论对吸收存款还是发放贷款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网银的声誉受到负面影响,将严重动摇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声誉风险的管理。建行辽宁省分行对声誉的风险的管理,在于建立相应危机处理机制。当出现负面影响时,要及时查找源头,同时启动应急机制,做出反应。避免延误时机。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重塑建行的公众形象。第四,规范客户操作风险管理。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2)

企业集团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实力,企业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而财务控制力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采用网上银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提高办公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的同时,增强了财务控制力,使企业集团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协同效应,集团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笔者所在的集团属于煤炭运销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兼具有跨区的地理特征,资金的集中控制与统一调度,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06年,集团加强资金管理,以实施“网上银行”为突破口,优化资金调度管理,发挥集团资金运作的时间和规模优势,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审视集团建立初期的资金管理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集团是跨地区的企业,采用成员企业自行负责自有资金的分权管理模式,所辖分公司的银行账号多,资金分散,在管理上混乱无序;

第二,集团无法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质量及其运行状况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管,从而容易造成下属企业资金体外循环和资金管理失控的现象;

第三,集团内部资金闲置与短缺同时存在,资金充裕的成员企业缺乏对闲置资金有效的理财手段,资金短缺的成员企业则无法保障合理的资金需求,影响了集团经营业务的开展;

第四,缺乏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无法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第五,集团在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不高,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集团整体资金的运作效率低下,不断增加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集团应有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阻碍了集团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资金监管,提高集团财务控制力,构建一种能够让集团资金配置得以优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实现资金的有效控制和高效运转,谋求财务资源聚合的协同效应,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关键。由于对不同地域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足够的了解,集团企业要想全面插手成员企业的管理是不现实的。目前,以资金集中管理为主线的新一代企业管理思想正在一些大型集团企业中悄然兴起,即在企业集团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践已充分证明,对企业集团的资金实行集中控制不仅可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地实现集团总部对于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监控,保证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有:

(一)建立财务结算中心

建立财务结算中心、企业内部银行以及设立财务公司是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以上机构的建立在实现集团财务集权、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和控制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一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所认识和运用。

(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企业集团及其成员单位为提高资金效益,对资金的管理、汇划、调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以互联网或局域网为传输媒介,向企业集团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网上金融服务的企业网上银行应运而生。网上银行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现实需求,为客户设计和实施账户管理、资金集中与调度、收付款管理、跨境资金管理、集团理财、电子对账与信息报告等专业现金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流程合理、内控严密的集团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务收益最大化。

(三)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

“网上银行”并不神秘,它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现阶段具备的功能有:网上实时查询、实时划拨;下载对账单自动对账;企业集团理财;网上结算;客户证书管理;外汇买卖;工资;各种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等。

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有四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实时性。1.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只要网络畅通,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账。2.客户可随时从网上下载标准格式的对账单,直接供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账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手工勾账工作。3.可以协助企业集团理财,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总(母)公司向分(子)公司划转、调拨资金,查询分(子)公司账户信息,监控其资金运作。4.客户证书管理功能将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客户证书设置各种权限,查询、更新证书,帮助客户实现有效的内部事务管理。

三、集团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集团借鉴国内其他集团管理先进经验,在向业务相近的集团学习后,决定改革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手段,特别是对资金管理上作了重大调整: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资金管理;建立网上银行系统,为企业集团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实现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增强了集团的财务控制力。

(一)选择合作银行

集团选择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作为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合作银行。集团选择合作银行考虑的主要因素为:

1.信誉好、实力雄厚、安全可靠程度高的银行;

2.能提供银企直联产品;

3.在集团各分支机构附近基本上有网点;

4.平时银企双方合作关系比较融洽。

(二)足够的软、硬件条件的支持

1.硬件方面:实施网上银行要求必须具备开通Internet的条件,同时要保证网络的高效畅通及网络安全,所以,集团公司总部和各成员公司在实施网上银行的相应部门需具备一定的网络条件,并配备较好的计算机。

2.软件方面:对集团使用的财务软件进行了升级,集团信息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对集团网络进行调试,选择中国银行“银企直通”作为网上银行的服务渠道,通过企业前置机程序实现企业财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了安全、高效、可追踪的直接数据交互渠道。企业财务人员通过操作已熟练掌握的企业财务系统,即可轻松开展企业网上银行的全部金融服务。

(三)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

制定出有关账户管理的办法,规范银行开户行为,各分公司所有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对分公司账户要进行清理整顿,实行账户申报审批制度;做好各公司银行账户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的设置和身份认证登记工作,办理好分公司账户对总公司账户的授权经营承诺。

(四)制定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防范“网上银行”的业务风险

计算机、网络、巨额资金,给高科技犯罪提供了诱因,而利用电子商务的高智商犯罪往往更具有隐蔽性。网上银行运作资金巨大,一旦内控制度有漏洞,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制定非常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保证。集团根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及网上银行的特点,重新设计了工作流程,对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作了适当调整,规范内部各岗位职责,对各操作员所能操作的“网银”的功能、账户以及授权金额进行了组合和设置,并健全监督机制,以确保集团资金的安全。

四、集团的网上银行模式

(一)企业现金管理的主要需求

现金管理业务是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基本功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账户信息查询功能;2.资金归集功能;3.快速收付款功能;

4.快速融资功能。

(二)中国银行“集团企业网银服务”的功能

中国银行“集团企业网银服务”作为企业网上银行5.0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支持集团总部实时监控下属公司资金往来信息,配合集团总部在零余额管理、定额管理、余额参数化管理及收支两条线等不同管理模式下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主动调拨和自动归集,提供集团统一对外支付服务模块及额度管理控制机制,并辅助集团核算内部资金成本,与“对公账户查询”、“汇划即时通”、“境外账户管理”、“报关即时通”等传统企业网上银行服务灵活组合,可为集团企业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现金管理组合方案。

(三)集团采用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

由于各集团公司在管理要求、企业资本结构和集团控制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集团采用的资金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统收统支、银行资金分析、资金信息集中、财务公司、富余资金集中和收支两条线等五种模式。公司资金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将原来由各分支机构自行实施的资金分权管理,改为“收支两条线”管理。

各成员单位开设基本账户和结算账户,其中结算账户分为收入户和支出户。基本账户资金由公司总部依据预算或各单位的申请拨付,用于支付各单位的管理费用及其他零星支出;收入户用于归集经营收入及与经营相关的各项资金流入,该户的资金由总部管理,各单位不得坐支收入款,不得将收入款转入其他账户,公司对各分公司收入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每日营业终了,收入户余额清零;支出户用于对外货款的结算(需经公司总部审批)。

(四)根据集团现金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需求,结合集团业务特点,银行设计的财务集中管理方案如图1所示:

五、实施“网上银行”的有利影响

通过网上银行提供的安全、高效的现金管理平台,帮助集团完成流程合理、内控严密的全盘财务掌控,实现统一、灵活的资金集中与调度。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对集团公司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优化资金调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集团企业网银服务”的资金归集功能以及集团统一支付功能,轻松实现集团范围内全面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平衡了集团内各分子公司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确保了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运转,优化了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实现将集团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最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真正发挥集团财务资源的聚合效应。

(二)集团总部对各分公司的监控能力增强

通过“集团企业网银服务”的账户信息查询功能,可以实时了解到所属各分公司的资金状况,在此基础上由集团总部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实现充分满足内部需求的同时,严格控制资金流向,使集团对分公司的监控变得简单易行,增强了公司总部对下属公司的控制能力,有效杜绝了资金的体外循环,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及投资风险,增强了资金的安全性。

(三)财务费用降低,集团授信额度提高

集团使用网上银行,通过合理安排、调配内部资金余缺,集团财务费用降低;开展内部结算,杜绝体外循环,节约了内部结算费用;通过内外部网上银行,集中收付集团资金,减少了资金结算成本。

2006年后,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贷款利率不断升高,导致企业外部融资越发困难。集团账户集中后,由于资金总量上去了,从银行处获得了更大的授信额度、更优惠的融资政策,比成员企业单独融资更能够节约时间和费用。

(四)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从现代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看,财务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处理财务信息的过程。信息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中信息处理的正确、及时以及财务人员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决定着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建立企业内部资金网上银行系统,在给企业带来了安全、便捷、实时、个性化的网上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机地连接了企业财务系统和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整合了双方的系统资源,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银企账务信息不一致问题,为企业财务提供了实时、准确、全面的账务信息,财务数据更加准确、即时;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实现流程合理、内控严密的集团财务管理,实现财务收益最大化。

(五)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战略和财务管理重点主要依托于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财务管理是集团公司的主要职能,它适应、服务于总体战略目标并起着主导作用。建立企业内部资金网上银行系统,集团拥有了统一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建立起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通畅,财务、资金结算、投资、融资等信息集中起来,可使企业决策者得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资金信息,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使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成为现实,确保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很快,为电子银行的进一步普及和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集团公司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应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电子商务发展本身的客观规律、其他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经验以及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应用,及时总结经验,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在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运用中的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网上银行:电力资金管理新途径.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3)

企业集团是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实力,企业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而财务控制力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障。目前,国内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采用网上银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提高办公效率、加快资金周转速度的同时,增强了财务控制力,使企业集团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协同效应,集团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笔者所在的集团属于煤炭运销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兼具有跨区的地理特征,资金的集中控制与统一调度,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2006年,集团加强资金管理,以实施“网上银行”为突破口,优化资金调度管理,发挥集团资金运作的时间和规模优势,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审视集团建立初期的资金管理方式,主要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集团是跨地区的企业,采用成员企业自行负责自有资金的分权管理模式,所辖分公司的银行账号多,资金分散,在管理上混乱无序;

第二,集团无法对成员企业的资金质量及其运行状况实施有效、及时的监管,从而容易造成下属企业资金体外循环和资金管理失控的现象;

第三,集团内部资金闲置与短缺同时存在,资金充裕的成员企业缺乏对闲置资金有效的理财手段,资金短缺的成员企业则无法保障合理的资金需求,影响了集团经营业务的开展;

第四,缺乏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无法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第五,集团在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不高,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集团整体资金的运作效率低下,不断增加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集团应有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阻碍了集团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资金监管,提高集团财务控制力,构建一种能够让集团资金配置得以优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实现资金的有效控制和高效运转,谋求财务资源聚合的协同效应,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关键。由于对不同地域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足够的了解,集团企业要想全面插手成员企业的管理是不现实的。目前,以资金集中管理为主线的新一代企业管理思想正在一些大型集团企业中悄然兴起,即在企业集团的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实践已充分证明,对企业集团的资金实行集中控制不仅可以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地实现集团总部对于下属分、子公司的财务监控,保证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有:

(一)建立财务结算中心

建立财务结算中心、企业内部银行以及设立财务公司是当前企业集团进行资金集中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以上机构的建立在实现集团财务集权、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和控制风险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一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所认识和运用。

(二)开展网上银行业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企业集团及其成员单位为提高资金效益,对资金的管理、汇划、调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以互联网或局域网为传输媒介,向企业集团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网上金融服务的企业网上银行应运而生。网上银行可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现实需求,为客户设计和实施账户管理、资金集中与调度、收付款管理、跨境资金管理、集团理财、电子对账与信息报告等专业现金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流程合理、内控严密的集团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务收益最大化。

(三)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

“网上银行”并不神秘,它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现阶段具备的功能有:网上实时查询、实时划拨;下载对账单自动对账;企业集团理财;网上结算;客户证书管理;外汇买卖;工资;各种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等。

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有四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实时性。1.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只要网络畅通,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账。2.客户可随时从网上下载标准格式的对账单,直接供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账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手工勾账工作。3.可以协助企业集团理财,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总(母)公司向分(子)公司划转、调拨资金,查询分(子)公司账户信息,监控其资金运作。4.客户证书管理功能将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客户证书设置各种权限,查询、更新证书,帮助客户实现有效的内部事务管理。

三、集团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6年,集团借鉴国内其他集团管理先进经验,在向业务相近的集团学习后,决定改革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手段,特别是对资金管理上作了重大调整: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资金管理;建立网上银行系统,为企业集团提供更完善的金融服务,实现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增强了集团的财务控制力。

(一)选择合作银行

集团选择中国银行、民生银行作为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合作银行。集团选择合作银行考虑的主要因素为:

1.信誉好、实力雄厚、安全可靠程度高的银行;

2.能提供银企直联产品;

3.在集团各分支机构附近基本上有网点;

4.平时银企双方合作关系比较融洽。

(二)足够的软、硬件条件的支持

1.硬件方面:实施网上银行要求必须具备开通Internet的条件,同时要保证网络的高效畅通及网络安全,所以,集团公司总部和各成员公司在实施网上银行的相应部门需具备一定的网络条件,并配备较好的计算机。

2.软件方面:对集团使用的财务软件进行了升级,集团信息部门配合财务部门对集团网络进行调试,选择中国银行“银企直通”作为网上银行的服务渠道,通过企业前置机程序实现企业财务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了安全、高效、可追踪的直接数据交互渠道。企业财务人员通过操作已熟练掌握的企业财务系统,即可轻松开展企业网上银行的全部金融服务。

(三)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

制定出有关账户管理的办法,规范银行开户行为,各分公司所有账户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对分公司账户要进行清理整顿,实行账户申报审批制度;做好各公司银行账户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的设置和身份认证登记工作,办理好分公司账户对总公司账户的授权经营承诺。

(四)制定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防范“网上银行”的业务风险

计算机、网络、巨额资金,给高科技犯罪提供了诱因,而利用电子商务的高智商犯罪往往更具有隐蔽性。网上银行运作资金巨大,一旦内控制度有漏洞,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制定非常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保证。集团根据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及网上银行的特点,重新设计了工作流程,对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作了适当调整,规范内部各岗位职责,对各操作员所能操作的“网银”的功能、账户以及授权金额进行了组合和设置,并健全监督机制,以确保集团资金的安全。四、集团的网上银行模式

(一)企业现金管理的主要需求

现金管理业务是一项综合性金融服务基本功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账户信息查询功能;2.资金归集功能;3.快速收付款功能;

4.快速融资功能。

(二)中国银行“集团企业网银服务”的功能

中国银行“集团企业网银服务”作为企业网上银行5.0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支持集团总部实时监控下属公司资金往来信息,配合集团总部在零余额管理、定额管理、余额参数化管理及收支两条线等不同管理模式下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主动调拨和自动归集,提供集团统一对外支付服务模块及额度管理控制机制,并辅助集团核算内部资金成本,与“对公账户查询”、“汇划即时通”、“境外账户管理”、“报关即时通”等传统企业网上银行服务灵活组合,可为集团企业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现金管理组合方案。

(三)集团采用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

由于各集团公司在管理要求、企业资本结构和集团控制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集团采用的资金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统收统支、银行资金分析、资金信息集中、财务公司、富余资金集中和收支两条线等五种模式。公司资金采用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将原来由各分支机构自行实施的资金分权管理,改为“收支两条线”管理。

各成员单位开设基本账户和结算账户,其中结算账户分为收入户和支出户。基本账户资金由公司总部依据预算或各单位的申请拨付,用于支付各单位的管理费用及其他零星支出;收入户用于归集经营收入及与经营相关的各项资金流入,该户的资金由总部管理,各单位不得坐支收入款,不得将收入款转入其他账户,公司对各分公司收入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每日营业终了,收入户余额清零;支出户用于对外货款的结算(需经公司总部审批)。

(四)根据集团现金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需求,结合集团业务特点,银行设计的财务集中管理方案如图1所示:

五、实施“网上银行”的有利影响

通过网上银行提供的安全、高效的现金管理平台,帮助集团完成流程合理、内控严密的全盘财务掌控,实现统一、灵活的资金集中与调度。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对集团公司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优化资金调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集团企业网银服务”的资金归集功能以及集团统一支付功能,轻松实现集团范围内全面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平衡了集团内各分子公司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确保了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运转,优化了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实现将集团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到最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真正发挥集团财务资源的聚合效应。

(二)集团总部对各分公司的监控能力增强

通过“集团企业网银服务”的账户信息查询功能,可以实时了解到所属各分公司的资金状况,在此基础上由集团总部对资金进行统一调度,实现充分满足内部需求的同时,严格控制资金流向,使集团对分公司的监控变得简单易行,增强了公司总部对下属公司的控制能力,有效杜绝了资金的体外循环,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及投资风险,增强了资金的安全性。

(三)财务费用降低,集团授信额度提高

集团使用网上银行,通过合理安排、调配内部资金余缺,集团财务费用降低;开展内部结算,杜绝体外循环,节约了内部结算费用;通过内外部网上银行,集中收付集团资金,减少了资金结算成本。

2006年后,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贷款利率不断升高,导致企业外部融资越发困难。集团账户集中后,由于资金总量上去了,从银行处获得了更大的授信额度、更优惠的融资政策,比成员企业单独融资更能够节约时间和费用。

(四)提升了财务管理水平

从现代财务管理发展趋势看,财务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处理财务信息的过程。信息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中信息处理的正确、及时以及财务人员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决定着财务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建立企业内部资金网上银行系统,在给企业带来了安全、便捷、实时、个性化的网上金融服务的同时,有机地连接了企业财务系统和银行业务处理系统,整合了双方的系统资源,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银企账务信息不一致问题,为企业财务提供了实时、准确、全面的账务信息,财务数据更加准确、即时;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助于企业实现流程合理、内控严密的集团财务管理,实现财务收益最大化。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4)

一、电力集团公司急需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优化资金调度管理,发挥集团资金运作的时间和规模优势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于区域性电力集团公司而言,由于其跨省、区的地理位置,由于其跨区的地理特征,营业面积广阔,所辖分公司和子公司的银行帐号多且分散,尤其是有县(区)级供电公司的市区供电公司,往往由于环节多,资金汇划在途时间较长,致使资金向集团公司总部回笼速度减慢,给资金统一调度造成困难。因而,加强资金集中控制与统一调度,是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企业资金管理手段在较大程度上要依赖银行,银行的技术手段创新后,企业要及时发挥其功能,做到资金调度管理和金融科技创新与时俱进。电力集团公司为加强资金管理,曾制定有关现金调度的一系列办法,但苦于银行和企业受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使电力集团公司的资金调度虽然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但在手段和方式上却显然已经落后。受技术手段的制约,现金调度落实不到位,影响了资金潜力的充分发挥。

近两年,银行的电子商务发展十分迅速,已能解决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有些网、省电力公司在加强资金管理方面以实施“网上银行”为突破口,取得了较好收益。据了解,这些网、省电力公司利用“网上银行”的技术手段后,在集中资金0快电费回收速度方面获得了很大效益,最明显的结果是:网、省公司能够实时跟踪各分公司的资金流向,并运用集中的资金在资金、资本市场上运作,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回报。由此可见,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加速资金管理创新,是电力集团公司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资产经营效率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趋势。

二、“网上银行”业务相关概念及其系统功能

“网上银行”并不神秘,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现阶段具备的功能有:网上实时查询、实时划拨;下载对帐单自动对帐;企业集团理财;网上结算;客户证书管理;外汇买卖;工资;各种统计、咨询、分析服务等。

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有四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实时性,通过网上资金划拨,只要网络畅通,同城或异地可以瞬时实现资金的转帐;其次,客户可随时从网上下载标准格式的对帐单,直接供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软件进行对帐处理,节省了大量的手工勾帐工作;第三,可以协助企业集团理财,实施企业集团内部总(母)公司向分(子)公司划转调拨资金,查询分(子)公司帐户信息,监控其资金运作;第四,客户证书管理功能将根据客户需要对客户证书设置各种权限,查询、更新证书,帮助客户实现有效的内部事务管理。

三、加强内部管理,努力规避和化解“网上银行”业务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对资金的管理,首要问题是要保证资金的绝对安全。“网上银行”系统从四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

1.在数据网络传输方面,采用高强度的SSL安全通信加密手段,以保护用户信息不被外界窃取和修改;

2.在身份认证方面,利用国际上安全性最强的128位非对称密钥算法建立起公钥安全体系,可有效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认合法用户的身份,核查用户的数字签名。同时,客户证书采用支持非对称式RSA算法,带协处理器的CPU智能IC卡为存储媒介,大大提高了网上银行的安全性;

3.在整个系统的网络框架上,设置多重防火墙和一个安全服务器,以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4.在业务处理上,在电子付款指令中增设一个支付密码,经过业务人员核押无误后才办理付款,同时还建立了严密的内控制度。总之,系统本身采用了业务、技术双重安全机制,理论上能确保网上资金的安全。

在企业内部要防范“网上银行”业务风险,关键是要制定非常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一定要健全监督机制,避免高科技犯罪,同时对出现结算纠纷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计算机、网络、巨额资金,给高科技犯罪提供了诱因,而利用电子商务的高智商犯罪往往更具有隐秘性。电力企业资金巨大,一旦内控制度出现统漏,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健全内部各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和权限管理,是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保证。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经办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充分发挥“网上银行”的有利因素,时刻注意消除负面影响,确保电力资金安全运转

“网上银行”业务是新生事物,其生命力强,对集团公司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管理上台阶。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能够监控集团公司及分公司的所有帐户,防止资金“跑冒滴漏”,防范资金“三乱”风险。对决策者而言,他可以查询总公司及任何一家分公司的资金状况,能够随时摸清家底,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对于具体工作人员而言,只要在计算机终端上轻轻按键,就可以实现资金划转并立即查询结果,其自动对帐功能,使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大为减轻。因此说,“网上银行”运用得好,将大大创新企业资金管理的方式、手段、内容,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2.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通过“网上银行”,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只要几秒钟资金就能到帐,与传统方式比大大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加速了资金周转和流通,为企业节约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集团公司对各供电局的电费实施主动划款,减少了电费上交环节,加快了电费向总部的回笼,确保了经营活动资金的正常运转。

3.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由于电力集团公司大部分早已建立广域网,具备上网条件,所以除820元的服务费及工本费等以外,不需额外追加其他费用。“网上银行‘业务现阶段将比照传统业务收取手续费,但外资银行介入中国金融业后,”网上银行“业务的手续费可能有一定的降价空间。因为在国外网络汇划收取的手续费大大低于信汇、电汇等传统方式,大部分银行对大客户基本不收手续费。

当然,电力资金管理运用“网上银行”技术,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保证资金安全,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利用“网上银行”改革电力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手段,加强对资金的集中控制,加快资金周转,实时监控各分公司资金帐户,逐步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最终使各分公司银行存款达到最小或趋近于零。具体任务有:①实时掌握各分公司资金动态;②加快电费上交速度;③实现自动对帐;④先在集团公司内部(包括总、分公司,分公司之间)实行网上支付结算,条件成熟后再在关系紧密的上下游企业支付结算;⑤扩大统一结算范围,把分公司的基建工程。城农网、贷还款等业务的结算纳入进来,控制大额资金支出。

2.确定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模式。工商银行推出了“网上银行”集团二级帐户业务功能,专门针对企业集团和集团内财务公司的管理模式,解决了由于财务公司软件不能和银行接口,导致集团公司不能在“网上银行”进行查询和结算等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做法就是电力集团公司直接在银行开立帐户,作为财务公司帐户下的二级帐户,再由电力集团公司、银行、财务公司三方签订有关协议执行。选择企业集团二级帐户的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集团公司提出的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又确保了财务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失。

3.要加强对银行帐户的有效管理。制定有关帐户管理办法,规范银行开户行为,各分公司所有帐户由财务部门统一归口负责,对分公司帐户要进行清理整顿,实行帐户申报审批制度;做好各公司银行帐户在“网上银行”系统中的设置和身份认证登记工作,办理好分公司帐户对总公司帐户的授权经营承诺。

4.财务的基础工作一定要扎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现代化的手段,如果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可靠完整的数据,也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资金安排。所以,客观上要求FMIS中资金管理子系统、预算管理子系统都要配套跟进。才能更好地发挥“网上银行”的作用。新晨

5.要有足够的软、硬件条件支持。硬件方面,实施网上银行要求必须具备上Internet的条件,同时要保证网络的高效畅通及网络安全。所以,集团公司总部和各分公司,对网络条件和PC机硬件要求均较高;软件方面,必须对现有的FMIS加以改造,以适应下载对帐单进行自动对帐业务,甚至还可以通过“网上银行”系统自动生成FMIS中的银行凭证,省略人工制证环节。

6.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要作适当调整。不仅财务部门内部要调整岗位职责分工,而且与财务部门业务关系密切的其他部门,也要求相关的职能分配要调整和理顺,如涉及到电费账户问题,财务和营业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做好电费帐户的合并;做到资源共享、高度集成,避免信息浪费和重复建设。

五、积极试点,及时总结,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在电力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运用中的平稳起步

电力集团公司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应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本身的客观规律、发达国家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经验以及电力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应用。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5)

一、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郑州G商业银行已有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共辖18家县级支行,283个营业网点,共有员工4500多人。2009年,郑州G商业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而且经过10多年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取得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外部监管和内部发展的指导和推动下,郑州G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并把内部控制工作作为行内一项首要工作,加强额提高了资金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控制,同时很大的提高了对于风险的管控能力。

(一)建立了基本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郑州G商业银行2006年已完成了股份制的初步改造,分行建立了由党群工作部、行长办公室、财管部、贷审委员部构成的决策机构。党群工作部、行长办公室对全行的经营、财务、内部机构、人事调动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同时制定有关全行的各项政策,保留完整的表决记录和会议记录。贷审部由分管信贷的副行长担任总经理,分管其它部门的副行长任副经理,信贷、财务、客户经理等部门负责人任经理。信贷部负责对贷款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估。财管部负责审议全行财务开支的决议。

郑州G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营业网点及业务部门的自律监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1.自我监督。一个网点有一名会计主管、一名二级主管、两名大堂经理和临柜人员。2.自律监管是指从分行到支行各个部门各自管辖业务范围内的检查工作。检查时间为半年时间的定期检查以及根据总行的安排进行不定时突击检查。检查内容根据时间要求和近期工作安排来决定。3.审计部门防线。分行审计部门一年对一个支行进行一次内部控制工作评价。内容包括会计、信贷、国际业务、安全保卫、中间业务、人事等方面。

(二)建立了相关业务内部控制制度

1.对内部控制岗位进行了重新设置整改

改变了网点内勤主任管理。原来分理处负责会计工作的内勤主任改为会计主管,采用派出制形式,隶属于支行会计部门,使其在组织上独立,能够更好地行使监督作用,抓好内部控制工作。

2.开发了相关系统,利用电子化手段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随着银行电子化进程的开展,银行电脑信息部开发应用了一些系统对具体业务进行控制。比如:会计预警系统、CMS系统、滞后复核系统、会计监管系统,反洗钱系统。

3.外部监管加强了内部控制工作动力

从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来,郑州G商业银行聘请中原会计师事务所对全行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价。来自于外部因素和舆论的监督使全行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每年在内部控制操作上发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从暴漏出的问题中总结出银行监管不力,在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控制活动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

二、郑州G商业银行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治理不完善

自2002年G商业银行开展以财务重组等改革为主的股份制改造。到2004年年末,基本建立了股改组织管理体系,但与其它股份制银行相比较,郑州G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仍然远远低于监管当局和现代化商业银行的要求。所有权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核心之一,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导致产权主体虚置,组织机构也没有合理的设置。

(二)组织结构不完善

郑州G商业银行在组织结构上还是实行总分行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功能分散单一,同时存在着重复设置现象。一个二级分行有15个部室,造成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各个支行也是照搬这种模式,一个支行能超过10多家网点,具有编制员工100多人,还有着资金、办公室、监保、客户、办公室、信贷、个人贷款、个人理财等诸多部室。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的比例严重不平衡,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庞大和臃肿给管理和运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未形成银行内部控制文化

1.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很好的共识,因为认识上的差距,导致工作中对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重视不够,行动上只关心业务拓展,轻风险防范,管理上重任务考核,轻思想教育。二是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内部控制职责认识不清楚,导致漏检,监督不力,检查发现的违规现象经常以人情代替制度,助长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三是对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2.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落后

郑州G商业银行现有规章制度分为业务经营类、内部控制管理类、综合类。其中业务经营类占89%,内部控制管理类占6%,综合管理类占15%。只从百分比上来看,关于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就不多,占比最大的是业务经营类。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管理类的制度真正涉及内部控制的实质性规章制度非常少。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

1.现有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从文化结构看,到2008年底全部员工中,本科文化程度的占15.28%、大专文化程度的占20.61%、中专占2.65%、高中(以下)占总数的59%、,而硕士只是占总数的0.79%。从专业化结构看,助师(以下)占员工总数的39.20%,中级职称的员工占总数的7.44%,高级职称占0.51%。

2.年龄结构老化

虽然最近几年郑州G商业银行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但是另一方面员工的年龄结构也表现出老龄化趋势,现有职工30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17.74%,30岁-45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4.5%,45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37.8%,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员都是集中在35岁以上,造成整个团队都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虽然每年新招聘的大学生数目不少,可是大多数成了业务骨干后就纷纷跳槽,郑州G商业银行成了别的银行培训学院,全行的员工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三、改善郑州G商业银行控制环境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针对郑州G商业银行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根据银监会的文件精神,对完善郑州G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

维护好股东和高级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这也是风险控制的最大前提。如果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出现问题,股东的意愿无法向管理层反映,那么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信贷风险就无法起到有效的管理。全面风险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更加需要银行内部自上而下的决心和执行力。正因为如此,银行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风险管理是否有效。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是目的在于维护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的利益,进而确保银行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完整的确立和具体的实施,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1.建立“内部人控制”的防范机制

出于防范“内部人控制”产生的道德风险对银行股东利益的损害,要对高管人员建立约束监督机制,防止出现少数高管人员利用制度上的薄弱环节,谋取自身利益的道德风险。人员的选拔由其经营业绩来决定,这就使在位的银行从业人员面临着竞争对手的替代压力,迫使他们尽心尽职地对银行进行经营和管理,努力提高银行的绩效。这样,就对内部人员产生了约束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内部人员的控制问题。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解决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动力问题

针对高管人员短期行为只注重任期效益可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责任追溯制。委托人应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促使人采取合规的行为,以达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人与委托人的利益趋于一致。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个是参与约束,对人来说,从工作中得到的利润必须大于不工作时能达到效用水平的折算利润;二是激励与约束并存,委托人必须使激励机制能够激发人对工作尽心尽职,使其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懈怠时所得净收益。通过将银行经理人的收入划分为固定收入和绩效收入,这样就使得银行经理人自动自发的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业绩,加强自我监督。

(二)组织结构改革

郑州G商业银行改变以人设事的机构设置,以效益为出发点,以风险控制为核心,以业务经营为主线,对现有的机构进行重新设置。郑州G商业银行机构中非经营性部门设置繁复,完全可以将这些部门与其他机构合并重组。对那些内设性非经营性部门进行合并,减少成本开支;对职能重叠,业务交叉部门进行合并,以提高效率。

(三)建立银行内部控制文化,打好内部控制基础

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是一蹦而就的。改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对内部控制的轻视思想。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行动上付诸实践。郑州G商业银行从改变内部控制工作的被动局面上出发,全行上下形成坚持制度的良好风范。

只有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了,全行的业务才能稳健发展。运用全方位激励的方式把内部控制理念贯彻到员工的口常生活中,通过灵活运用灌输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规范约束要互相结合、社会塑造与自我塑造相结合等方式,形成全方面的融合,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全员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落实岗位自控

银行内部控制关键的因素是人。内部控制活动不仅是管理层参与,也是全员与的企业管理活动。各项内部控制活动不仅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质素提高了各项业务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制度的认真执行才有素质基础。从内部控制各个环节,业务的各个流程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专业人才。

首先应该加对员工业务培训,使员工熟悉各种业务流程,只有做到了熟悉业务流程才能了解业务的控制节点,没有对业务生疏的人能够做到良好防控。其次培养或引进专门的技术人才。从各个控制面上来看,亟需专门的风险管理技术人才、精通法律、理财业务、会计、金融的人才来充实各个岗位。不论是在风险部门,还是从事二级主管、监管工作、审计工作都需要这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开公招聘这类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拔具有优秀潜质的员进行专门的进修,以弥补这类人员的不足。参考文献:

[1]陈敬学.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及其治理对策[J].时代金融,2011(7).

[2]陈上青.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框架的战略构建[J].中国金融,2011(4).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6)

中国工商银行是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其业务主要由各营业网点构成。中国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的会计系统控制和业绩评价工作都是本行的重要工作。搞好本行营业网点的会计系统控制有利于本行的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本行的资金财产安全等,从而提高该行的经济效益。做好中国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的业绩评价工作,有利于调动全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工行整体业绩的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工行效益。

中国工商银行营业网点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提供信息管理的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工商银行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例如: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等。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不得设置与职权重叠的副职。二是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三是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四是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五是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六是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七是合理设置账户,登记会计账簿,进行复式记账。八是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部门在保证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商银行的财务活动应当贯穿本行各营业网点经营管理全过程,工行各级行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求财会部门不能将眼光仅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穿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等环节扮演好关键的助手和参谋角色。为此,工商银行各级行领导决策层应当赋予财会部门负责人参与相应决策的权力,并支持和指导其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范畴。

一、中国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的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工行资金运营方面的管理

工行各网点会计营业部门要加强运营资金的会计系统控制,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大额资金收付及大额汇款及其他重要业务必须经人复核,不得由一人办理大额货币资金的全过程。柜员必须根据真实合法的会计凭证办理业务,做到录入电脑会计数据准确无误,业务主管每日核对实时账务记载情况,下班前检查每个柜员的现金库存。切实做到会计账务账、账款、账据、账实、账折、账表、内外账务七相符。办理资金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要分人保管;严格重要空白凭证和有价单证管理,定期不定期检查其库存和使用情况;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办理错账冲正,重要业务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授权审批。加强会计运行业务的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按照银行的会计制度处理每项业务。做好联行及与开户单位的对账工作,及时查清未到账,收回单位的对账回单。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按年限科学分类,妥善保管各项业务凭证和重要单据,特别对历年的会计决算报表和挂失申请书等需永久保管的资料重点保管好。做到会计档案有序排放,便于查找,防火防盗,确保安全。工行各营业网点要加强财务报告的管理,根据国家会计政策,对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的交易和事项的处理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在编制财务报告前必须进行资产清查。我行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做到内容完整、数字真实、计算准确,不得漏报或者错报。财务报告所列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金额要真实可靠。财务报告要真实地反映本行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等。本行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本行各营业网点还要重视内外对账工作,督促开户单位财务部门认真查清未达账,防范差错事故和内部案件的发生。业务运行部门的业务是银行的高风险领域,需落实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和办法,银行要进行实时监控。多年前,由于银行业务运行制度不健全,发生多起内部案件,给银行资金造成损失。银行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目前,该行已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案件发生率大大减少,极少发生。以上措施有利于提高本行的资金运营效率,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隐患,保护工行资金的安全;有利于提高工行的财务报表质量。

(二)加强工商银行资产管理

工行各营业网点要加强现金、银行存款、有价单证、固定资产等资产管理。目前工行现金钱箱接送及金库管理已业务外包交给保安公司统一管理,一定程度转移了银行现金、有价单证及重要物品的保管和运送过程中的风险。但银行还要加强与保安公司的信息畅通,随时掌握现金、有价单证及重要实物的安全情况。加强维护营业网点电脑设备和ATM机及自助终端的正常运行及安全防护工作,检查监控设备及报警器的完好,杜绝安全隐患,保护银行资金的安全。

(三)加强工商银行营业网点各项业务信息系统的控制,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

工行各营业网点要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结合组织架构、业务范围、技术能力等因素,制定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有序组织信息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优化管理流程,防范经营风险。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管理,定期审阅系统账号。避免授权不当或者存在非授权账号的交叉操作。综合利用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软件技术以及远程访问安全策略等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网络非法入侵。针对通过网络传输的或关键数据,应采取加密措施,确保信息传递的保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本行要建立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明确备份范围、频率、方法、责任人、存放地点、有效性等内容。加强服务器等关键信息设备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物理环境,制定专人负责检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接触关键信息设备。如果信息系统缺乏或规范不合理,就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工行经营效益低下;如果信息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授权不当,就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如果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就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损毁,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营业网点柜员和业务主管都要管好自己权限卡的密码,不要用容易破译的数字做密码,经常更改所持权限卡的密码,输密码时要避免别人看见。以上措施有利于合理保证工行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提高工行的经营效益。

二、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7)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我国网上银行业务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据此,国内各商业银行必须对网上银行业务采取一系列内控管理措施,以防范网上银行业务经营风险。根据内控管理有关全面性、谨慎性、有效性、独立性等原则,商业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管理应贯穿其业务全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使用网上银行的银行内、外部机构(单位)和个人。因此,网上银行的内部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第二层次是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第三层次是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一、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银行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对银行内部操作网上银行系统、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机构和人员建立逐级管理和分级授权的制度。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建立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准入机制

如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必须进行审核一样,商业银行总行或管辖分行对下属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营业机构也需具有相应的报批和验收手续,进行业务、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和安全评估。只有满足规定技术条件和具有良好风险防范措施的营业机构,才能取得受理客户使用网上银行申请、处理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发起的各种交易的资格。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营业机构一般应具有运行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化基础设施,使用防火墙、电子认证等安全技术手段,订立严密的规章制度,配备合格的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遵守支付结算和资金汇划纪律,备有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

(二)对管理网上银行客户的内部人员的管理

在网上银行管理体系中,网上银行客户信息和权限的维护、客户用于身份认证的数字证书的发放等一般由指定的银行内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对操作网上银行客户管理系统的内部人员也需建立横向制约和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比如,客户信息管理人员与系统开发人员、后台业务人员不能相互兼任; 建立多级的柜员管理体系,总行实施对分行的监督,分行实施对网点的监督;对于增加、修改、冻结、解冻网上银行客户,以及重置密码等重要操作必须坚持换人授权制度;发放客户数字证书下载密码的人员必须与管理空白证书IC卡的人员实行分离;柜员的操作应由网上银行总中心进行监控并写入操作日志中,进行事后检查。

(三)对处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内部人员的管理

虽然网上银行的各种交易由客户通过网络发起,但进入银行内部网和业务主机系统后,一般仍需由银行内部业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后续处理,如打印网上银行的交易凭证,然后通过同城交换或电子联行等资金汇划渠道将付款人的指令发送收款人。对于网上银行业务,银行内部人员应做到及时、准确处理客户提交的交易,严禁对网上交易指令进行抹账或篡改;定期与客户核对交易信息,避免网上交易重复入账等问题。

二、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

银行对网上银行客户的管理是指银行对哪些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客户可以使用哪些网上银行服务,以及客户操作网上银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对客户的管理是网上银行管理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申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资格条件的审查

鉴于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性,商业银行应对申请使用网上银行的客户规定严格的申请和审批手续。申请网上银行的客户分为单位和个人两大类。单位客户又可分为一般客户和集团客户(如总公司或母公司)。一般客户只能查询、划转本单位账户的信息或资金。集团客户根据协议,有权通过网上银行,管理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账户资金。由于账户管理和结算制度方面的要求不同,银行一般对单位的资格审查严于个人,对集团客户严于一般客户。

银行对申请网上银行客户的审查内容包括客户是否在本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是否一贯遵守支付结算纪律,是否发生过恶意透支等不良信用记录等,对于集团客户还需审查集团客户内部各单位之间是否订立授权书。只有符合条件、信誉良好的客户,银行才为其提供网上银行服务。另外,银行还需依据《合同法》等法规,制定规范、严密的网上银行业务服务协议文本,根据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明确银行与客户在网上银行交易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二)对网上银行客户身份验证的管理

办理网上银行业务,客户与银行并非直接面对面进行交易,因此银行如何鉴别客户的身份,以及保证客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是网上银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商业银行一般采用以数字证书为基础的安全认证体系。

数字证书是一个记录用户身份和公开密钥的文件,在网上银行业务中用于证实客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权限,是网上银行身份认证、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的基础。客户必须使用客户证书才能登录网上银行交易系统。凡使用客户证书进行的操作,均视做持有证书的客户所为。为保证证书的可靠性、权威性、通用性,国内商业银行一般采用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签发的数字证书。

银行对客户数字证书的管理包括给客户发放唯一的证书文件,提供统一的证书载体如IC卡,受理客户证书冻结、挂失、注销申请等。银行应告知客户妥善保管数字证书,以免被他人盗用。

(三)对网上银行客户业务操作权限的管理

不同客户对网上银行服务有不同要求,如有的客户只需进行信息查询,有的客户需要进行集团资金管理,也有的客户需要网上买卖外汇等。同样,银行对不同客户也需要区别对待,提供个性化、差别化的服务。因此,银行需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内部管理的需要,对网上银行客户业务操作权限进行管理。

银行对客户业务操作权限的管理大致可分为业务功能权限管理、账户操作权限管理和提交金额上限管理。业务功能权限管理是指客户可以使用网上银行哪些服务,如查询、支付、集团资金管理、工资、外汇买卖、银证转账、购买债券等。账户操作权限管理是指客户在网上银行可以使用哪些账户,以及对每个账户的操作权限是什么,如结算存款账户可以转账支付,但定期存款、贷款账户只能查询。提交金额上限管理是指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提交的交易,每次或每日累计的金额最高额度是多少。另外,银行还需对单位客户分配具体使用网上银行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级别。

(四)对网上银行客户交易过程的监督

为了确保网上银行系统正常运行,准确、及时接收和处理网上银行业务,防范网上银行异常交易的发生,银行应对客户在网上银行发起的各类交易进行实时、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多数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采用总行统一接入,然后分发各分支行处理的模式。客户从网上发出交易指令起,一直到银行后台业务系统主机进行账务信息处理,需经过外部网、内部网以及多个应用系统和网关。因此,银行需对总行网关、分(支)行网关、后台业务系统等多个环节进行监控。

银行对客户网上银行交易监督的重点,一是对原始交易信息完整性、真实性的登记,银行系统应详细记录网上银行交易明细及日志,包括交易数据、交易发起人、交易要素、交易结果、数字签名等,以备核查;二是监控客户交易资金的流向,以便及时调拨银行资金头寸,以及发现和追踪网上异常的资金划转; 三是发现和应对由于网络、系统引起的交易滞缓,以及非法用户入侵等异常情况,必要时启用应急措施;四是每日核对总行网关、分(支)行网关与后台业务系统网上银行交易数据,避免发生信息丢失或不一致的问题。

三、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

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是指客户根据自身特点和要求,通过建立特定的网上银行业务授权模式、分配用户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等方式,使客户在网上银行的操作过程处于一个安全体系控制之下。网上银行作为一种电子银行接入渠道,为客户提供了自助服务的平台,客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各种网上金融产品。同时,因为使用网上银行的是分散的每个操作人员,网上银行也加大了客户特别是单位客户的操作风险。传统手工条件下,单位一般制定有凭证和印章分管、主管逐级审批等内控会计规范,但在网上银行业务中就无法简单套用。如果对客户端网上银行用户不作限制和分工,就可能引起操作混乱,造成资金损失或违反结算纪律等问题。因此,银行必须提供并帮助客户建立客户端相应的网上银行内控机制。单位客户内部使用网上银行的管理可采用用户权限管理和业务授权模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银行客户端用户权限的管理

网上银行客户端用户权限管理包括对用户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的管理。根据授权分责的内部控制原则,网上银行客户端的用户可分为特权用户、业务录入员、一级授权员、二级授权员、三级授权员等不同用户操作级别。特权用户由银行管理,其他用户由特权用户管理。特权用户负责维护该单位网上银行业务授权模式和一般用户的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监督和核对所有用户的操作日志,但不能直接处理网上银行业务。业务录入员负责录入网上银行交易数据,然后由授权员根据相应的业务权限和授权模式负责复核确认并正式提交银行进行处理。用户的业务权限的管理是指单位特权用户,为每个一般用户分配可操作的业务可能、可操作的账户,以及对账户提交金额上限等。

网上用户的操作级别和业务权限管理可与单位实际的岗位、职务设置相结合,如客户的会计记账员为网上银行录入员,会计复核员为一级授权员,会计主管为二级授权员,总会计为三级授权员。单位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设置或调整每个用户在网上银行的操作权限。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8)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构成部分,其防范风险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银行体系运行的安全。强化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抗御能力,除加强其外部监督管理外,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则显得更为重要。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是,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综合性改革,争取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实力、信誉良好的现代商业银行。用这个要求来衡量,当前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内控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

(一)外部竞争激烈导致经营风险增大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更加复杂多样的风险。有些基层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重业务发展,轻内部控制,致使一些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以扩大资产规模为战略重点的商业银行为获取较高的资产收益和资产增长速度,压低价格和放宽条件发放贷款,使银行资金营运风险程度加大。另一方面,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商业银行为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金融新产品和新业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外迅速滋生,使得银行在不知不觉中承担了各种潜在风险。

(二)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尚难以根绝

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是业务人员在办理某些业务时,因业务数量、强度及对业务熟知程度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出现在内部控制环节上的错误或事故。诸如储蓄单折跳号使用,流水账页短缺,柜员没有按规定的频度修改口令,部分手工登记簿记录不全等,一般就属于技术性风险错误。按理说,在防范技术性风险错误上,各家银行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每次检查还是发现了不少的技术性风险错误。这些“常查常出”的技术性风险错误或事故难以根绝,是当前银行内部控制中的新问题。

(三)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

当前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制度空缺风险。商业银行正常经营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规章制度,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盲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现风险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二是制度建设滞后。如现在绝大多数银行都实行综合柜员制处理有关业务,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对综合柜员之间、会计和储蓄综合柜员之间、综合柜员与上级机构内部往来控制以及综合柜员制业务检查等制度建设上,没有能根据业务发展状况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使基层机构照搬照抄原会计、储蓄业务柜员制的有关规定,内部控制可能出现薄弱点。三是部分制度不切合实际,执行流于形式或难以实施。如对“借新还旧”普遍存在的现实不加考虑,反而在制度上明令禁止,但实际操作中又行如默契,使规定形同虚设。再如大额现金支付的审批制度规定,5万元以上的现金支付需办事处(分理处)分管领导审批,基层网点遇到此类问题处理起来费时不说,碰到领导不在,就只好事后补签了事。四是部分制度针对性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病无病一起服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由于某个行在异地通兑业务上出了问题,上级行就定了个预约取款查证制度,规定要求每个行遵照执行,而实际上只要按原有的规定认真执行就不会出风险。由于该规定针对性较差,没有考虑每个行的具体情况,在业务较大的网点因执行此规定延长了其他客户等待的时间,招致了客户的不满,一段时间下来后,基层网点机构往往又回到以前的做法上去了。五是制度贯彻不力。许多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只发文件不抓落实,遇到具体问题,灵活性讲得多,原则性讲得少,以种种“理由”加以变通和回避,甚至视内控制度为绊脚石,对某些规章制度视而不见,这是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发案率增高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

银行内部控制是根据业务流程,确定每一个风险控制点,对银行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控制和检查,其核心控制要求是职责分离。目前,由于人员分流力度不断加大,大部分银行的分理处只配置5名左右工作人员,而新的业务品种如保险、基金营销、收费业务、异地存取划转、业务咨询服务逐渐增加,在增加网点业务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网点机构风险控制点。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银行基层网点要根据业务品种的不同,各个环节必须按规定做到分人分岗。然而,目前银行的人力资源配置还停留在主要按业务量定编定岗的方式上,对基层网点的人力资源配置与基层网点内部控制的关系不敏感,往往出现增加了业务品种,基层网点却没有能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在增加的风险环节上合理配置有关人员,结果出现了混岗操作,一人多岗,监督检查走形式等问题,经营风险发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五)业务处理方式变化使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转移

随着银行电子化进程的日新月异,银行的服务从柜面延伸到了客户的单位或家庭,使客户足不出户便能享受到在家理财的乐趣。这就使很多原先由银行人员掌握的业务流程变为由客户自己控制,致使部分内部控制环节向客户端发生了转移。举个例子:有一位客户分别在储蓄所和网上银行服务系统中办理定期存款转活期存款业务,在储蓄所,客户首先要向储蓄员讲明业务意愿,然后填写有关业务凭条,最后由储蓄员办理具体的转帐手续并给客户回单,业务完成;在网上银行服务系统中,客户首先要利用有关电脑设备输入相关密码和口令后进入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然后选择相关的转帐业务品种,最后按屏幕提示依次输入有关转帐信息并确认,业务完成。前者,银行柜员进入系统,综合柜员对有关业务进行授权,柜员输机及复核,交易完成确认等内部控制环节都受到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约束;后者,原先受到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控制的上述环节交给了客户,需由客户自己约束和控制,否则客户极易受到风险的威胁。当然,客户对上述环节的约束控制和银行利用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控制在形式和具体采取的措施上不会相同,但转移到客户端的这些控制环节由于控制问题形成的风险后果是一样的,比如:网上银行服务系统没有地点,时间等的限制,客户如果对进入网上银行服务系统第一关的密码和口令控制不严,造成的风险将是无法估量。目前银行在这个方面的纠纷和

官司时有发生,从另一方面说明起风险在不断放大。二、内部控制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

1、内控观念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总是认为内控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装订、汇总等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从而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就必然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的办法,从而完全违背内控机制的特点,导致金融风险隐患。此外,观念上的偏差还表现在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隐患较大。

2、内控机制尚不健全。突出表现在: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牵制乏力。一些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是相互割裂的,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如会计部门不能制约资金组织部门的资金成本,结果存款经营“唯量是图”,存款结构越来越不合理,与银行的利润目标严重背离。二是制度建设滞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使银行业务和办理各项业务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管理滞后和改革中的探索有一定过程,一些新业务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操作程序和相应的制度,存在无章可循的空档。另一方面,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更多着眼于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往往缺乏有效的衡量、评价手段。三是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有的银行不仅对违规违纪人员没有明晰的处罚条款,更无相应的执行主体。如对信贷人员放款造成风险损失怎样处理就无明确的操作性规定,致使有关人员的责、权、利脱节,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控制。

3、内控运行机制失范。商业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既是业务活动的组织者,又是业务经营自身监督的责任者,这种对自己行为进行所谓的“自我监督”本身就不可靠,何况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注重抓业务拓展,而忽视抓业务监督。同时,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政出多门,或齐抓共管,或相互推诿,不能形成协调和制约机制。

4、权力制约失衡。表现在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行为、决策行为、责任行为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制度予以制约,导致少数业务人员自批自贷、挪用库款、违规经营。一把手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权力没有受到约束,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机制,权责失衡,导致个别负责人越权行事、、欺上瞒下、行贿受贿等不良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5、稽核监督职能弱化。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实行了系统领导的稽核管理体制或者总稽核负责制,但稽核部门作为同级行的内部机构,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稽审职能和权威性没有充分发挥,难以对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况且稽核部门对审查出的问题不经领导同意就不能上报,不能独立作出决定。另外,有些监督检查本身缺乏力度,检查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警戒作用,加之稽核监督的滞后性以及稽核手段落后,这些都影响了稽核监督功能的发挥,没有起到查错防漏、控制风险的作用。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国有独资的制度安排必然导致难以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独资的银行,其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作为监督人既不拥有剩余索取权,也不承担资本损失的风险,这必然导致监督人监督目标的扭曲。同时,我国还未形成企业家阶层,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人通常是行政指派,而不是通过经理人市场竞争产生,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的约束功能被大大弱化。

2、国有产权制度导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难以规范。国有独资实质上是对国有资产的“委托-”。而委托-关系的建立,是以两权分离为前提的,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国有产权的委托-机制下,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存在着三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其一是政府很难协调政府的目标与银行的经营目标;其二是政府很难界定对银行的监管到何种程度,才能即使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又不束缚银行的经营活力;其三是难以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一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委托-关系。

3、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体系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级法人、多级经营,分支机构层次众多。商业银行庞大、重叠的机构设置,内设机构的多头管理,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严重制约。

4、商业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存>!

三、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巴塞尔协议》和《银行业有效监管的核心原则》规定的内控机制的基本内容,建议我国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的改进和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稳健经营意识

我国金融业由于累积了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的矛盾,隐藏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很多企业借改制、转轨之机,逃避银行债务,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到银行,使我国金融业的风险越聚越高。在这种形势下,为保证金融业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完善的内控机制是金融机构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转变观念,摒弃思想上存在的内控太严、发展受制的偏颇认识。二是要全面理解内控机制的含义、特点,纠正那种“内控机制就是规章制度”的片面认识,建立起既规范可行又顺应金融发展规律的现代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行集约化经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向管理要效益,在稳定中求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有效防止商业银行发生金融风险的关键,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础。为此,商业银行一是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对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整理,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统一制定若干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过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二是要坚持“内控制度先行”的原则,在开发推广新业务新产品过程中,明确各单

位各部门的责任,制定相互制衡的业务管理办法和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当前,要着重加强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对计算机系统的项目立项、设计、开发、调试、运行、维修等全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另外,商业银行在制定内控制度时,既不能脱离客观条件,过分强调“严密、制约”,也不能过于粗糙、简单,忽视科学性、严密性、制约性和有效性。三是要狠抓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各项内控制度,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执行制度的监督机制。为此,要大胆管理,秉公执法,奖惩分明,不为私情,大力营造执行规章制度光荣、违反规章制度可耻的良好氛围。(三)完善信贷决策体系和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

信贷风险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最大的风险,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和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尤为迫切和重要。为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健全信贷决策体系。纵向上由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个级次组成,横向上由本级行信贷决策委员会、贷款审查部门,贷款经营部门和贷款稽核部门组成;二是精心构筑制度、舆论、法律“三道防线”。推行纵横制约的审贷分离制度,积极推行三查分离制度,随时监测和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资产负债以及借款结构和风险度变化情况,对贷款质量做出预警,依据预警,果断采取措施。并通过社会监督,促使信贷人员照章办事,循规放款。对新发放的各项贷款,必须保证借款合同、借款借据、担保意向、财产抵押和有关凭证符合法律程序和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三是健全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推行资产负债管理,重点抓存贷款比例管理、单个企业和项目比例控制、固定资产贷款比例核定、三项不良贷款占比等方面的管理。四是工作中要坚持责任到人、责任具体、主要责任下明确严惩发生风险损失的条款,并坚决贯彻落实。

(四)完善权力使用制约机制

近几年,专项稽核时发现的许多重大问题不少都与行长越权行事有关。针对权力制衡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完善内部等级管理、分别授权的制度,对同一级分支机构按照同一标准考核后,分成若干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的经营管理权限,使每个商业银行的经营权与经营水平相匹配。其次,完善集体议事制度。要坚持分工负责制、民主制基础上的行长负责制,凡重大决策必须提交行务会或职代会集体讨论通过,防止个人随意性和非理对全行重大决策的影响。这样,既能使领导个人权力受到一定制约,也有利于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第三,完善行长年审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每年年终由上级行的稽核监察部门对下级行行长本年度的经营管理、权力使用、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稽核评价。任职期满后,由上级行组织联合审计小组,对任期内目标完成情况、合规合法经营情况、权力行使情况等进行全面稽核。第四,提高业务主管部门对规章制度垂直管理的权威性。明确规定其管理的基本原则,各级领导不得随意变通,不能越权行使。规定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属于本职管辖范围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原则,如遇疑难问题应及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请示报告,否则要对不良后果负连带责任。最后,要进一步完善诸如各级领导任职年限、干部交流、重要部门领导定期轮换等内部管理制度,使之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五)强化商业银行的稽核监督作用

稽核监督是内控机制中不和缺少又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商业银行要确立稽核工作的权威性地位,尽快构造一个具有独立性、超脱性和超前性的现代化稽核监督体系。在目前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实行由总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向一级法人负责的稽核管理体制,采取按大区的派驻制和下查一级的办法。各级行的稽审部门人员由总行稽审部统管,其人事、劳资等关系全部集中在总行,割断现行的人员同所在行的利益关系。另外,要推行外部审计部门再稽审制度,由总行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良好的审计师事务所定期对各级行进行全面稽审。这种内、外部审计相互结合的方法将更有利于促进内部稽审提高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稽核审计在防范银行经营风险中的控制作用。

(六)完善人事控制机制

革新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要从加强银行内部控制、促进业务发展来设计银行基层网点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在选人、用人和管人上要坚持内控优化的原则,用制度管人,不能把不出问题、不出风险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人的思想觉悟上,要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落实。同时,建议考虑建立和推行行员“淘汰制”;形成促使员工不断进取的动力机制。并不断完善员工工作业绩评价考核办法和员工激励竞争机制。现在很多银行存在人力资源的高消费,一律要进本科生,这些人进行后大多数去做了会计员或储蓄员,而会计员和储蓄员的工作实际上只要中专生就可以了,按现行制度做法,选择本科生的成本肯定高于选择中专生的成本。其实只要正确处理好个体人力成本与全部业务成本的关系,满足银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是会有的。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9)

企业集团由于分支机构地域分布广、构成复杂,容易造成资金管理混乱、集团内部资金短缺与闲置并存、对下属资金监控不力等问题。如何加强资金管理,一直是困扰企业集团管理者的一个重大问题。部分企业集团尝试成立结算中心,但由于受到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不是片面强调安全性而忽视了资金运作效率,就是片面强调资金运作效率而使集团对资金失去了控制,资金的安全性与效益性难以得到很好地统一。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网上银行为企业资金管理安全性与效益性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网上银行的功能特点及在集团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网上银行是指以因特网为媒介,以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依据,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电子银行,是“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之一。“网上银行”基于传统金融服务并有了新的拓展。具有实时查询、实时划账、代扣、投资理财、电子对账等功能,网上银行具有实时性、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通过因特网,企业集团总部可以获取所属单位实时的账户信息,包括账户余额、资金流向等,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资金盈缺状况,进行内部调度,并能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按照权限设置转账流程,控制大额资金划拨,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在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的同时又可满足资金控制的需要。

二、集团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网上银行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在具体实施之前,还必须从管理架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1.选择合作银行及账户管理

为了保证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企业应选择信誉好、服务好、实力雄厚、安全可靠程度高、在集团各分支机构附近基本上有网点、银企关系融洽的银行做为开户行。各分支机构在指定开户行开设一个收入账户和一个支出账户,不得随意另开账户。银行为集团开通统一编号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将集团内各成员公司账户纳入该编号的网上银行服务之内。集团公司用户在同一网上银行视窗内就可以查询、操作各成员公司的账户,或是基于该账户的网上银行提供的各项功能。

2.建立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以资金预算作为资金拨付、划转的依据,避免造成资金的闲置或周转困难。资金预算的编制应遵循滚动编制方法,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分别编制日常支出资金预算、非经常项目资金预算、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并要与企业营运收支预算、资本性支出预算等相配合。越是准确可靠的预算越有利于通过网上银行加强资金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建立严密的资金管理内控制度

要保证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内控制度体系。一般应包括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规定、资金预算管理规定、内部借款规定与资金调度办法、以及其他结算纪律和办法,通过内控制度来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

4.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权限划分标准

根据资金管理内控制度的要求及网上银行的特点,设计资金划拨操作流程,规范内部各岗位职责,对各操作员所能操作的账户、功能模块以及授权金额进行组合和设置,与支付的审批、授权制度相适应,实行分级授权制和岗位牵制。操作人员按照规范操作流程和管理权限来进行操作。

5.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

加强对资金的控制,首要的还是要加强对人员的控制。只有建立合理的考核标准和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才能更好地保证管理制度的真正落实。

三、利用网上银行进行资金管理的具体应用

1.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各成员单位分别开设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户用于归集经营收入及与经营相关的各项资金流入,各单位不得坐支收入款,不得将收入款转入其他账户,所有对外支出款项必须经支出户支付。各成员单位按照资金预算,将预算资金从收入户拨付到支出户,然后按照支付审批制度从支出户支付各种款项。收入户必须经集团总部授权才能进行款项的拨付,严格控制资金预算的执行。支出户按照管理权限,由成员单位自行支付或由集团总部授权支付。

2.大额资金授权支付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大额资金支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批,集团总部对下属单位的大额资金支出应进行严格控制。集团总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控制额度,以此作为授权支付额度。额度以下的,下属单位可直接完成支付;超过额度的,网上银行会自动将支付单据转到上级授权人员,集团总部再根据审批手续,进行授权支付。对于金额特别大的,可设定更高一级的授权。

3.集团内部资金调度

通过网上银行系统的账户信息查询功能,集团总部可以实时了解所属各公司的资金状况。根据需求状况,按照内部资金调度流程,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调度,平衡集团内各公司的资金余缺,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优化集团资金的使用效率。

银行网点内控工作总结篇(10)

作为服务大众的大型企业,电信企业的分支机构(包括机构)分布点众多、层次也多,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已经覆盖到乡镇,经营机构分散的特点决定了企业资金使用上的分散,这种分散不仅表现为现金收入的分散,也表现为资金使用上的分散。必然造成电信企业资金使用上的效率低下,周转缓慢。

加强电信企业的资金的集中管理,就成为电信企业解决资金相对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应然之选。

一、加强电信企业的资金收入的集中管理

(一)充分利用网上银行,加速营业收入资金的回收

由于以前电信企业营业网点的分散,资金的滞留现象比较严重,因此,电信企业有必要加强资金回收的速度。电信企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加快资金回笼,降低资金管理成本。

当前,中国工商银行为大型集团企业开设了自动收款功能。工商银行将集团总部的账号设置为主账号,将其分支机构(包括异地机构)的账号设置为子账号,银行定期按照客户预先指定的时间、金额等收款信息,自动将资金从企业分支机构账户中划收至总部账户,并在当日将交易结果信息发送到客户预留的Email地址,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贵宾室查询交易结果。

自动收款不仅实现了工商银行柜台“网络结算”业务的全部功能,还支持全国范围内按照地区、省内、区域内、全国四个级次的资金上收。客户只要在业务开通时指定上收的路径、时间周期、金额等要求,银行就会定期自动将其分支机构的款项逐级上收,且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工费,及时有效地解决了集团内资金汇集的问题,从而降低了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成本。

其他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也将集团理财锁定为重点业务,集团公司成了网上银行争夺的焦点。如,中国银行新推出的企业网上银行5.0版本突出强调了“集团企业网银服务”,它可以为集团总公司或其财务公司提供内部账户信息查询及汇总、主动调拨下属公司资金、定时自动上划下属公司超限额资金及下拨备款、统一企业对外支付款项、限定资金体内流动等功能;招商银行企业网银也提出要作集团公司全国“网上结算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利用该行的网银系统,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集团公司注册账户集中操作”、“母公司统收统支”、“母公司授权子公司额度内或超额度自主支付”、“子公司网上申报母公司逐笔审批”等集权程度不同的集团管理模式。

电信企业作为大型的集团公司,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量大的优势,利用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谈判并选择对集团资金管理最为有利的网上银行服务,同时也在企业内部加强资金回笼的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目标,具体包括收费的金融机构、各种商、自身营业分支机构,对于收费的金融机构,已经由前面电信企业和银行的谈判予以解决,资金回笼基本没有问题,自身的营业分支机构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建设予以完善,对于各种商,既应该有相关的合同约束,也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对方早日归还款项。

(二)完善电信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促进资金的回笼

制定合理的结算流程和办法,防止企业内部资金的浪费,合理规避经营风险,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部门之间工作界面有清晰的界定,部门乃至个人职责分明,避免管理上出现盲点及部门之间扯皮的现象,外部合作伙伴应收款如何结算有清晰的合同要求,避免给对方利用本电信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的漏洞恶意拖欠企业各种代收款项,并且,各种代收费资金需明确结算依据、结算标准、结算方式、结算时限、结算流程等制度。在选择商的时候,应进行相关的信用和资质评估,从源头上把好关,从而降低坏账损失。

二、加强电信企业的资金支出的管理

(一)对于企业的各种支出应该制订相应的计划

对于电信企业的各种支出,应该按月编制相应的计划,对分公司建立以收定支的考核机制,结合企业的预算管控,尽量压缩低效益的各种开支,适时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规划求解”、“单变量求解”、“模拟运算表”、“方案管理器”等工具,促使企业的各种成本较低,收益较高。

(二)利用网上银行实现资金的使用控制

电信企业还可以利用网上银行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业务,采取收支两条线的方式,控制分支机构的有关资金支出。主要是通过网上银行调拨其分支机构在银行开立账户的资金、查询相关信息,实现内部财务监控、控制其支出,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总之,网上银行能帮助集团公司实现资金集中、操作集中,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资金利用率,提高企业对操作风险的控制能力,加强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长春电信分公司已经以此取得了良好的资金管理效果,值得其他的电信企业借鉴。

(三)作好市场调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投资活动是企业占领和拓宽市场、取得和扩大竞争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投资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衡量投资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是投资收益,而提高投资收益需要合理安排投资的规模、流向和流量。

上一篇: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下一篇: 艺术感悟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