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7 05:24:55

夯实基层基础

夯实基层基础篇(1)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广东省坚持把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作为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关键。在2011年,开始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于2015年1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通知》(粤办发〔2015〕6号),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深化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广东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按照“三个一律”原则(凡是能够由企业自主完成的事项,一律交回由企业自行完成;凡是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项,政府一律取消许可;凡能够通过社会组织或市场调节来完成的事项,一律交由社会组织或市场调节来完成),推进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规范省、市、县安监部门行政审批的内容和程序,对外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实时接受电子监察,实现全程“阳光审批”。此外,加强对市、县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转得出、接得住、接得好”。

优化安全监管职能

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能转变方案(2014―2020年)》,明确了职能转变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在总结近年来简政放权、实施工矿领域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同步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主业”,推进“五个转变”(从注重政府监管责任向注重企业主体责任转变;从主要通过政府审批向借助第三方进行安全条件把关转变;从排查企业隐患向严格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转变,从突出追究政府监管责任向重点追究企业主体责任转变,从监管监察能力建设注重省、市层面向县、镇两级基层倾斜转变),在加强“事前”监管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诚信管理等经济政策管理。把主要力量和精力投入到安全生产日常执法监督和治理攻坚战重大隐患问题上去。据统计,2015年,广东全省的执法监察查处次数、执法处罚金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39%和47.84%。

增强安全生产监管合力

建立健全重大安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定并报经广东省政府同意,于2015年6月18日印发了《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生产安全事故预警防控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防控,推动建立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提升执法监察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重大问题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相关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出台实施《广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粤府办〔2015〕55号)。整合广东省3个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和4个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力量,形成全省统一指挥、辐射各地的应急救援体系。

第三方作用不断显现

广东省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制度,推动将企业安全生产违法信息与项目核准、证券融资、银行贷款挂钩等工作,推进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建设,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探索建立和运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推动《广东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粤府令第215号)于2015年7月公布、当年10月1日起施行。试行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管理制度,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一年内严格限制新增的项目核准、用地审批、矿权申请、证券融资等,并作为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评先评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基层基础领域两大亮点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广东的经济总量大,经济活动频繁,又是危险化学品大省,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大量工程项目在建,各类事故风险较高,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大,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在安全监管人员力量相对有限的条件下,能不断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抓好安全生产领域改革,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提高工作效能带来显著变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原由广东省安监局实施的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转移后,使省安监局从过去大量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工作指导、加强立法、制定标准规范、开展执法监督等,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身份角色,以及集许可、监管于一身的弊端;同时,地级市局也能在原来实际履行行政许可的初审、现场核查的基础上实至名归地履行好许可审批业务,并权责一致地做好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可以说,从总体上促进了省市两级安全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安全监管效能得到提升。有的地市还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安全生产审批事项委托下放至县级安全监管部门,使县级安全监管部门对其发证企业的安全监管更加到位,真正落实“谁审批、谁监管”和“属地监管”的责任,使权责不对等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减少了生产经营单位和群众的办理事项和办理环节,大大节约办理成本,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如茂名市安全监管局通过实施政务公开,广泛推行“八公开”制度,即向社会公开保留事项的审批机关、审批内容、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和审批责任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推行 “八公开”制度,公开了审批事项,简化了办事程序,规范了审批行为,切实改进了工作作风,较大限度地减少了审批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夯实基层基础篇(2)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206-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展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做出了重要决定,同时用简明的24个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概括。因此在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深入探讨思想理论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内在联系,认真思考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对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加强基层理论建设

1.1 深刻认识思想理论建设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从建党至今,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科学理论的武装下,我党才得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由此可见思想理论建设对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对基层党组织而言,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定践行者,更要对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具有深刻和清醒的认识。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组织上、作风上以及廉洁自律上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思想上出现了偏差,也是基层党组织对思想理论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认识前提,能够保证党员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做到组织和行动上的统一,能够确保基层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认识到思想理论建设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基层党组织才能在纷纷繁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在困难和艰险的发展任务下,承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做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开路先锋。

1.2 认真查找思想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发展中,在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党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客观上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趋势、改革方向等基本理论问题上,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对此认识模糊;同时在基层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培训的覆盖面不广,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党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理论教育培训;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面对不同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很多党员干部信仰迷失,导致了实用主义思潮和急功近利行为的泛滥。作为基层党组织,只有认真查找出思想理论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在思想理论建设中不断加以完善与创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1.3 在实践中探索并把握住思想理论建设的规律性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是我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个伟大实践活动,它不是现成的,而是党的各级组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再探索、再前进的过程。加强基层思想理论建设,必须遵循和坚持勇于和善于探索的方法论原则,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并敢于创新,在经历的成功与失败中找寻出许多具有内在关联性的认识,并从中得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些规律性结论。在党的发展史上,我党在不同发展时期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不断探索其中的规律性所在,而规律总是隐藏在繁芜丛杂的表象背后,因此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对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才有可能将其掌握。当获取了更多的规律性认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能够得到更加积极、主动和前瞻性发展。

2 夯实共同思想基础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共产党人正是有了坚定的共同理想信念,才会执着奋斗、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党的十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理论概括。它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等。这些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基层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坚守并不断夯实共同思想基础,才能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的、创造性的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既是统领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又是基层党组织发展中必须坚持的科学价值观。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难题,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基层党员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是思想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基层党组织应当努力营造科学发展观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强化基层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2 树立稳定和谐的社会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基层党组织作为保持和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需要基层党组织来具体贯彻和落实,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一旦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出现偏差,都会引发不和谐的社会因素,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必须在头脑中树立起和谐稳定的社会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化解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扎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2.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首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2013年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此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学习,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细、做实、做深。强化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到基层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必学内容,通过常态化、全面深入、科学系统的学习,使之根植于每个党员的心中;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育与创新的路径与方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让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

参考文献

夯实基层基础篇(3)

1企业基本情况

笔者的单位大唐陕西发电于2004-06组建,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在陕的二级责任主体,负责管理陕西境内8个市共计15家基层发电企业和3家专业公司,发电总装机7.929×106kW,其中,火电7.155×106kW,水电6.75×105kW,风电9.9×104kW,是省内最大的发电企业。

近年来,面对国企改革发展大局,公司始终牢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使命,发挥管理创新的多项手段,因势利导,乘势而为,提出“347”愿景,并不断深化“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坚持“安全是基础、效益是基石、发展是基调”三位一体,加快推动企业“做强做优争创一流”。

要建设“一流的发电公司”,必须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作为支撑。但是,近年来,内外部形势瞬息转变,为企业实现“做强做优争创一流”不断带来新的挑战。2017年,公司将面临陕西省“三去一降一补”政策持续发力,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常态,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持续下降,竞价上网将更加激烈。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基础有待夯实,盈利基础还不稳固,煤价上涨压力巨增,企业发展形势更加严峻。

面对异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局面,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解放思想,以抓“加强基层班组标准化建设”为龙头,打好“人员素质提升”这场攻坚战,为企业提升管理质量提供人才支撑。

2加强基层班组标准化建设

2.1确立目标,为基层班组建设确立方向

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达到“6543”目标,即“六化、五全、四到位、三优”。“六化”,即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程序规范化、岗位操作准确化、工作环境优良化、安全警示标识化、劳动保护齐全化;“五全”,即组织机构齐全、工作职责齐全、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台账资料齐全、持证率达到100%;“四到位”,即隐患排查到位、整改措施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管理落实到位,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三优”,即创建优秀班组、评选优秀班组长、争当优秀安全员。

2.2认真学习《标准》内容,掌握实质要求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2012年印发的《发电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是该公司本次开展“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实现全面达标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对《标准》的学习和掌握,主动学习,深入思考,启发思路,制订出了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方案。同时,要对班组达标建设的骨干和班组长进行全员培训,让大家全面掌握《标准》内容,吃透精神,知晓要求,把智慧集中起来,焕发全员主动作为的动力,按照目标计划有步骤、有节点地快速推进工作。

2.3对标对表对照,开展查漏补缺工作

要对照《标准》,逐条查找,摸清现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差距所在,开展整改活动,逐项落实。比如,现在基层班组中有关“两票”管理是否能够切实落实,“6S”是否能够切实落实到位,还有对特殊工种、特定专业,能否做到人员持证岗率达100%,应急预案是否完善,防汛度汛物资是否完善,安全标识是否完整规范,对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是否切实掌握,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照《标准》逐条摸清查实。

2.4选树典型班组,学习观摩,复制实施

在公司基层企业间推出几个班组作为达标创建的试点班组,集中智慧,集中精力,结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大胆开展创建活动,用成功的案例、成功的实践带动其他班组按照《标准》要求来实施这项工作。企业间的达标班组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也可以组织这些创建的典型班组外出去集团公司先进企业参观学习,观摩借鉴,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2.5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提质增效

在工作过程中,服务中心,提升管理,提质增效主要从以下2点入手:①全面深化对标管理,提升企业管理品质。按照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创一流”工作部署,坚持“同类可比、区域领先、梯度推进”的要求,通过对标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形成工作机制,让争创一流行有方向、干有目标。②多措并举,全力提高电热产量。紧抓利用小时,提高开机率和负荷率,降低非停考核损失电量,确保发电效益最大化;高度重视热力拓展,算准经济账、敲开市场门、提升热电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落实好集团公司下达的投资计划,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进一步压缩管理费用。

3加快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

众所周知,人才盛,企业盛。人是企业第一资源和最宝贵财富,只有调动、发挥起人的主动能动性,企业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兴旺发达。

在工作中,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让领导干部员工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心融入中心工作,丰富他们的职业生涯。同时,要按照“突出效益导向+完善全面对标+强化管理问责”的思路,完善业绩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落实“培用结合、严善并举”原则和“四重八看”导向,加强三支队伍建设,重点做好体制改革、新组建机构调整干部队伍的交流、配备,特别是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加快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拓宽员工上升通道,积极培育“大唐工匠”。

为此,企业应多一分对基层职工的认可和尊重,激发其身上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中,相关部门可组织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提升员工知识更新储备的能力;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知识调考等竞技类活动,使优秀技术技能人员能够脱颖而出,让其感受到企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带来的优越感。同时,在各基层企业间组织开展各类班组长的外出业务培训,兄弟单位参观交流等活动,帮助班组长们解放思想,打开思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一线班组中开展“文明班组”评选、“6S”优秀成果展、QC优秀案例评选、“三讲一落实人人讲”等一系列夯实班组基础建设的活动,让班组建设者感受到加强管理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认可感。另外,对于职工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代表,要给予精神和物质重奖,让其感受无比的荣誉感,在基层班组长和一线职工中营造一种企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

夯实基层基础篇(4)

辽河油田分公司兴隆台公用事业处在企业党委的科学领导下,将“发挥基础作用、重视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党建基础工作的理念,以将兴隆台公用事业处打造为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为最终目标。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服务及核心作用,是夯实党建基础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夯实党建基础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各种积极作用,是辽河油田分公司兴隆台公用事业处党组织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夯实党建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油田企业也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要想确保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需要充分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使得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自身的堡垒作用,逐渐增强油田企业职工的凝聚力与竞争力,使得他们在基层党组织的带来与指导作用下,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主动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显著增强油田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而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筹码与资本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使得油田企业的党建工作与新时期特点相适应,就需要党建工作者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发挥党的群众优势、制度优势、政治优势及理论优势,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及执政力建设当成主线,把打基础、抓基层放在恰当的位置,把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转变成组织与资源优势变成发展优势与发展火力,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促进和谐、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方面的作用。在党建工作中,我们应将创新与改革理念渗透到整个过程中,主动组织创新、工作创新、教育创新及管理创新,深入探究基层党组织发挥堡垒作用的方式与途径。并且,应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场所阵地、工作制度、活动载体、骨干队伍、组织体系建设,逐渐提高党员团队的活力与生机,最终真正夯实油田企业党建基础工作的科学性。

二、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作用,夯实党建基础

党的十将“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彰显党组织服务职能的工作指导思想,这表明我党十分重视强服务、打基础与抓基层,借助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在实际的油田企业党建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将服务群众当成党建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我党之所以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其服务人民、植根人民、来自人民。与群众关系密切是党的主要优势,基层党组织的传家宝与宝贵资源。党组织及广大党员植根于基层群众中,是维系党与群众关系的纽带与桥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的过程就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最终都应归结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方面。将服务群众当成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增强党执政力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体现。因此,油田企业在党建工作中,应积极利用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盏淖饔糜胫澳埽将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理念落实到企业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最终使得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作用成为党组织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力量源泉。只有这样,油田企业的党建工作者才能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并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作用,促使党建工作的快速、健康推进。

三、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夯实党建基础

在油田企业中,为了给党建工作的顺利、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就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辽河油田分公司兴隆台公用事业处为创新党建工作,专门组建了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流程、规定与制度等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与梳理,坚持把油田的日常生产与经营等重要活动渗透到党员及当制度责任区的考核指标中,努力做到同步总结、同步考核、同步实施、同步谋划。另一方面,借助争优创先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率先垂范,全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油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举办“党员雷锋日”、“党员示范岗”、“党员红旗岗”等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基层党员提供彰显表率的机会,使得他们都能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从而带领油田企业广大员工协力通信、争当先进,进而使得党员成为广大职工习惯相仿与学习的榜样与典范,促使党员主动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努力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自然推动油田企业党建工作的高效开展。

总之,党组织建设是确保油田企业具有较高竞争力与凝聚力的法宝,也是企业获得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的源泉。因此,油田企业应充分重视党建工作,并积极借助基层党组织的堡垒、服务与核心作用,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纯洁性与先进性,最终切实提高石油企业党建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夯实基层基础篇(5)

北辰区地处天津城区北部,共辖9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07个社区居委会,现在准备“村改居”的社区20余个,涉及到3个镇。北辰区的城镇化进程与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天津市的城市形象和天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全区村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面临着尽快实现与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衔接的问题。因此怎样搞好“村改居”后的社区党建工作值得我们去深入调研思考,找出应对之策。

一、北辰区“村改居”过程中的主要情况

(一)妥善处理集体资产,切实保障改制农民利益

规范“村改居”后集体经济组织的运作,就要依法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转制后成立的社区居委会依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不再参与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但对集体经济组织履行监管职能。由于村改居后,原有村里的土地收为国家,统一规划,土地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集体经济的实力扩大,利于农民的利益保护。

(二)统一市政管理,逐步加大政府在公共事务上的投入

“村改居”后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的各项标准和控制指标,均纳入区里统一规划。为使“村改居”平稳过渡,原村委会辖区范围内公共管理的主体、范围和投入渠道按照城市化管理的要求,逐步加大投入,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三)保障改制农民的基本生活,逐步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村改居”后的社会保障方式统一纳入到镇里、区里的统一规划,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未满60岁的老人,统一给上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未上养老保险的老人,按月发放养老补贴,逐年按照一定比例予以增加,解决了农民失地后的后顾之忧。此外,镇里、区里经常搞一些大型招聘会、工作技能培训会,有效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夯实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在基层、在农村的代言人,做好党建工作,有利于提升我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夯实我党的执政基础。在“村改居”过程中,由于原有辖域被打破,党组织的工作发生了转变,为了加强改革后的党建工作,北辰区农村党组织引入台账制度对辖域内的党员基层注册登记,每一个住进社区内的党员都会有社区专门人员上门登记,并且将每个党员手机号进行汇总,定期通过移动平台,向党员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二、“村改居”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一)首要问题:以党组织为核心做好各类组织的配套建设

由于“村改居”社区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工作头绪繁杂,任务繁重,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还未跟上形势发展的需求。有的社区尚未建立统一的党组织,原各村党支部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相应的,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治安等群众组织也未得到组建或不够健全。物业管理系统也比较混乱。因此,如何以社区党员为主体,因地制宜的建立起新型社区的组织体系,实现社区治理机构的重新组合与合理配置,理顺社区工作机制,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类组织的配套建设,领导和推进社区居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成了各级党组织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二)中心环节:创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工作体系

社区党建与农村党建在工作重点上是有质的差异的,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必须从行政村党组织的直接领导经济建设转变到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上来。在“村改居”的过程中,村民应与市民享有一样的社会保障权利。这就要求社区基层党组织尽快的建立起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为“村改居”社区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要维护好社区居民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最明显也是最棘手的问题是社区居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破解这个难题关键要进行有效的疏导,强化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会就业保障体系。如果不能以人为本实现“村改居”社区工作重点的转移,问题就会越积越多,使党的工作陷于被动。

(三)长期课题:完成农民到居民的思想观念转变

“村改居”社区居民包括基层干部虽然人已经“洗脚上田”,却没有“换脑进程”,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仍有农村生活的惯性,自身素质还未能适应城市化要求,法制观念和现代市民意识仍不够强烈。农民向居民的转变不仅是单纯的身份转变,也是思想观念、行为意识的全面转换。这个进程的完成,需要有一个全面而有效的与现代城市接轨的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作为转变的支撑,只有实现了这些转变,“村改居”后的社区才是社会主义文明社区。

(四)关键因素:创新党建工作和加强社会工作者的自身建设

在“村改居”过程中,党组织面临着如何从村党组织向城市社区党组织转变、衔接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村改居”中,党组织建设面临着:工作重心转移不到位,仍然将原有的行政村的党员作为教育管理的对象;党组织的干部素质不高,村改居后,大部分干部是原村里干部改任的,他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社区管理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社区管理;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管理力度亟待加强,特别是社区党组织如何从一个单纯领导职能的组织转变为兼有领导和指导双重作用的复合型党组织,如何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尚不明确。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有待加强。由于很多社区管理人员是以前的村委会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上存在着差异。由于历史的原因,村干部本身素质普遍欠高,与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这是“村改居”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社区众多问题存在并且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夯实“村改居”后社区党建基础的对策思考

(一)改进领导方式,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村改居”社区党组织必须实现在领导方式和领导理念的全面转换,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以巩固自己在社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注意协调与社区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驻区单位的关系,消除原农村党组织事无巨细,大权独揽的思想,把领导重心转移到对社区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对居民服务工作进行引导,对重大问题和重要环节进行把关上来。要明确社区各类组织相互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责、权、利分明,各司其职。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内各种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对社区内的总体事务起宏观的领导作用。实现从以往的单独抓党务工作转向抓社区的全方位建设,从抓直接管理的党员队伍教育转向抓社区内所有党员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从抓管理为主转向管理和服务双管齐下。

(二)调动资源,构筑协调统一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村改居社区党建工作与传统农村党建工作相比,在参与对象、工作主体、组织方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区别,迫切需要调动一切社区力量,整合所有的社区资源,实现社区各方面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由社区党总支组织实施,成员由党总支主要负责人和辖区内有关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组成。要针对社区的内在特性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协调活动,共商社区党建工作大事,组织开展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党建活动,实现社区资源共享,精神文明共创,社会事务共管,社会稳定共保。

(三)构建梯度管理模式,加大党员管理力度

为有效实现对社区党员的管理,可以构建梯度管理模式,根据人员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如建立在职党员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离退休党员党支部等。这样,一方面,党支部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可以实现对本支部党员更有效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另一方面,有助于党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发挥各支部特长和优势,通过创建各类载体,积极服务社区居民。各党支部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要根据党员群体的不同实际和特点,积极创新,不断探求新办法、新模式,保证不让一个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增强党组织的服务意识,提升整体服务功能

服务社区是农村社区党组织新的职能定位,在具体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规范的听取民意、疏通民情的常规制度。可以建立社区居民家访制度,定期对社区内的困难户、重点户、特殊户进行看望和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二,建立健全各类社区服务组织,着力构建覆盖全体居民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在社区医疗、警务、物业等常设服务机构基础上,组织志愿者和义工服务队等,不断拓展服务网络;通过增加再就业服务及面向老人、儿童、低收入者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不断拓宽服务内容。第三,努力打造融宣传教育和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社区党组织要根据本社区的特点,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组织群众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积极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力宣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寓教于乐,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

夯实基层基础篇(6)

无论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还是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于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通过理论学习,真正做到“四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建立了“年度有计划、季度有主题、月度有清单”的学习模式;与省委党校合作开展了以“强党性、提能力、做表率”为主题的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及基层党务工作者专项培训工程,组织了17期共计790人的轮训,省、市、县三级党员干部和党务人员全部受训。通过专家课堂授课、赴延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现场体验等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特别是在现场教学中,通过情景模拟,在每一期培训班组建临时党支部,让严肃、严格的支部组织生活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

坚持标杆示范,强化基层支部动力

公司坚持“选树标杆、以点带面”的思路,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一是建立党委委员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公司党委委员分别选取1个县区分公司党支部作为联系点,定期到联系点参加组织生活,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组织学习教育、基础党建、生产经营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开展标杆党支部创评活动。紧密围绕“融入转型强组织,凝心聚力促发展”主题,以《基层党支部工作考评管理办法》中的任务清单为基础,组织开展标杆党支部创建活动,带动基层党支部工作能力的持续提升。三是开展讲党课比赛活动。按照学习教育安排,创新方式讲党课,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党课因我而精彩”专题党课竞赛,分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普通党员两个层面,进一步增强了党课的创造性和吸引力,体现了党课的时代特色,以点带面,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

坚持打牢基础,强化党建工作能力

天下事,做于细,成于严。公司始终将日常的基础党建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落在细处落在实处。一是狠抓支部党建基础工作。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认真开展了党组织关系、各级党组织换届、各级党代表违法违纪未给予相应处理、党费收缴等重点排查工作。同时建立了党员信息、党组织关系转接电子信息库,确保了各级组织关系明晰、党员组织关系归属明确。二是持续开展“”制度执行督查。在开展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基层党支部工作考评办法中均将“”制度执行情况列为对各基层党委、党支部日常工作考核的重点项目。三是细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分类排序。通过制定明细的考评规则和要求,以月为周期对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学习教育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划分等次,有效鞭策后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迅速整改,确保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不落后,学习教育全覆盖。四是开展支部设置优化试点探索。以提高党员学习效果为目标,结合企业的组织机构变革实际,以优化省市机关支部为重点,制定了机关党支部设置优化试点方案。

坚持优化机制,强化一线创新活力

为有效落实省国资委“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公司以“帮促、共建、双赢”为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启动了省公司直属党委各支部与县区分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搭建了省公司机关与基层一线之间支撑联动的平台,形成机关带基层、基层促机关的良好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明确基本要求,各支部按照业务对口、重点帮扶、地域特点等因素,采取自愿组合的方式结成“共建支部”。二是充分结合学习教育安排,重点推进“五个一活动”:共创一个主题、共建一个基地、共上一堂党课、共享一次讨论、共破一个难题。三是加强督导考核,把支部共建工作纳入支部年度工作评价体系,确保活动有组织、有落实、有考评。通过支部共建活动开展,进一步在公司转型变革时期,增进了省县交流,破解了发展难题和业务流程痛点,将党建工作嵌入企业中心工作,有效推进了公司各项决策的落地。

坚持学做并举,强化政治优势推力

在深入推进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公司牢牢扭住“以学促做、知行合一”这个关键,各基层支部和广大党员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一是把经营管理的难点痛点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榆林分公司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将学践结合实现宽带突破发展,支部党员带头进小区、带头协调疑难问题、带头上门发展客户,宽带发展净增客户完成进度位居全省第一。省公司网络部党支部号召支部党员发扬工匠精神,通过VOLTE等业务技术攻关主题实践活动,VOLTE接通率提升至98.9%。省公司品质管理部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开展业务流程穿越送支撑到基层,现场为基层一线解决难点痛点问题,实现了公司整体服务品质持续领先,标满领先度、宽带满意度集团第一,4G客户NPS领先度集团第二。二是关键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地处大巴山深处秦岭以南的安康市5月31日出现强降雨,导致供电和传输中断,安康分公司维护中心党员快速响应,冒着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翻高山、爬陡坡、趟河水进行通信抢修,确保了强降雨期间整体网络的畅通,充分体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危机时刻为人民群众守住了通信生命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国企党员的新风貌新精神。

夯实基层基础篇(7)

站位全局把握实质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基层组织是关键。今年以来,我们××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目标量化、内容规范”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26号文件精神,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农村民主政治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打造“大而强、稳而富、信而美”的××第一镇为核心,优化农村环境,理顺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推动了五大工程的深入开展,确保全镇组织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一、素质工程

农村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决定农村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高低,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农村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镇坚持以教育培训为载体,在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我们采取了发放培训教材、到镇党校集中学习、以会代训、外出参观、“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广大农村干部学党的方针政策,学法律知识,学科学技术,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深入开展学家庚活动为契机,号召农村干部争做“李家庚式”的好干部,致力打造一支观念新、办法新、路子新、本领新的“四新”党员干部队伍,认真开展了“双学双争”活动。在全镇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学报告,争做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带头执行党在农村政策的模范;学,争做履行党员义务、为党旗添彩、带头致富的先锋活动。在农村支部书记中,开展了学“十六大”精神,争当“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好书记;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当“稳定一方,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新楷模活动。今年,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的宣讲和农村民主政治规范化建设,组织全镇“两委”干部举办大型培训班13期,举办各类党员培训班36期,参训人数达4300人次,占农村干部总数的120。有3名镇干部和1名村干部进入河北大学进修学习,16名村干部进入农广校中专班学习。先后有6名支部书记取得了中专学历,5名支部书记取得了大专学历(中专6人:××、××、××、××、××、××。大专5人:××、××、××、××、××)。通过狠抓培训学习,广大镇村干部树立了“想民、爱民、为民”观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素质显著增强。

二、示范工程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一个优秀的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在镇党委的统一布暑下,我镇把××、××、××、××、××、××水泥厂六个支部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育扶持,实行镇党委书记挂帅,副职领导包村蹲点、树典型的工作机制,积极发挥镇直各部门与县有关的作用,争取资金、技术、物资方面的支持,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千亩大棚菜基地在巩固原有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范围,并与××集团建立了销售合作关系,建设了占地50亩的××县绿色蔬菜批发市场。××村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牢牢抓芦笋种植项目,建成了500亩的芦笋基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村借助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大好机遇,硬化了通村路,修起了文化大院,建起了沼气池,扩大了食用菌种植规模,建立了“支部加协会”的模式,三个文明一起抓,受到了县领导的一致好评。××、××、××水泥厂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涌现了一批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等先进个人纳入县乡两级台帐管理,成为基层战线上的“排头兵”。

三、转化工程

××镇高度重视和把握农村班子动态转化的基本规律,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作为工作主题,清醒地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做到苗头问题及时抓,突出问题全力抓,惯性问题反复抓,始终保持农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年初我镇把××、××、××、××、××、××6村定为后进支部。在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我们采取“分类指导、剖析教育、自我提高”的方法,在全镇6个后进支部中,开展了以“查思想认识,看政策宗旨观念牢不牢;查工作作风,看民主法制意识强不强;查组织纪律,看执行纪律观念好不好”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三看”整顿活动。同时,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后进村转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严格村务公开,让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并委派13名镇干部进村挂职,引项目,谋发展,起到了治理一个,带动一片的效应,促进了村级班子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6个支部已全部转化,转化率100,达到了预期目标,××、××、××也巩固转化成果。支部未换届的××和村委未换届的××、××、××、××、××、××七个村农村稳定,工作情况良好。通过对全镇支部的认真排查,镇党委把××、××、××、××、××、××6村列为20xx年后进支部转化对象,确立了副职包村、限期转化的工作机制,力争利 用明年上半年时间把6村局面彻底改变。6个村的情况如下:

××村:因县农机市场占地,群众不理解、不满意,引发的上访告状。经党委研究由党委组宣委员××同志负责该村转化工作,会同县农机局联合处理该村问题。

××村:××由于计划外生育二胎处理后,对村干部不满意,故意找茬,反映选举的程序不合法、农业税直补有问题等情况,多次上访,经镇组织落实不存在所反映事实。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做刘的思想工作。

××村:由于两委班子不团结,遗留问题多,引发群众上访,支部书记××被免职,支部书记空缺。经镇党委研究委派镇干部进村挂职,积极跑资金、谋项目,理顺两委关系。经镇党委研究由副书记××同志负责该村转化。

××村:存在问题班子不团结,干部发展意识不强。经过县组织在拦道石学习培训,现已基本转化,由副镇长××负责该村进一步巩固提高。

××村:村子大,问题多,加上村务透明度差,存在不稳定因素。经镇党委研究,由副书记××负总责,镇组织、纪检、共同入村解决问题,还群众一个明白。

××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新旧班子交接不彻底,建学校遗留问题多,干部发展意识不强。经镇党委研究由党委书记××负责该村转化工作。

四、惠民工程

今年我镇承诺办实事项目235个,其中修路、建校、打井、修渠等基础设施项目207个,占总数的88,提供技术、信息、营造发展环境的项目28个,占总任务的12。

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干群同心,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使承诺的235个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受到群众称赞。

××村的通村路是该村几代人的梦想,涉及3个村,20亩地,34户其它村的群众,镇包村领导积极协调,召开了5次3村干部联席会,并与村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长1000米的通村路提前10天完工。××村硬化街道时为节省资金,村干部带头出义务工,大家亲自动手,冲在一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培养工程

农村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分子和细胞,也是建好农村班子的“人才库”,我镇从抓发展党员入手,积极发展知识青年入党,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我镇按照新《》的要求,重新安排和部署了发展党员工作,实施了“二分之一”工程,即确保在农村每年发展的新党员中,必须有一半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并注重在村委会、村民代表、高考落榜生、有一技之长的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今年考察的35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到了76,各类优秀人材10人,业务骨干3人。71名入党积极分子中,35岁以下的占到了68,农村致富能手38人,企事业骨干分子16人。在镇组织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党员、后备干部都在镇党校进行了分期分批培训,并参加了县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学习班。这些年轻党员的加入,为农村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优化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夯实基层基础篇(8)

加强煤矿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落实中央“四个全面”,坚持依法治企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煤矿企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和谐企业目标,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有效手段。说过:“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必须全党动手。”煤矿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和利用好当前时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着眼长远,求真务实,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基层廉洁文化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一、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适应当前形势的重要举措

国投新集公司创建发展已近26年载,从一缺资金、二缺人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吃窝头就咸菜、风餐宿露的困难境地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源新城,成为国内重要的能源企业,并整体成功上市,独创出新集模式、新集经验、新集精神,在华夏煤海里矗立起璀璨夺目的炫目丰碑。靠的就是老一辈开拓者的不懈努力和几代建设者们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真干苦干和无私奉献。

当前面临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公司审时度势深化改革发展,推进内部市场化。在“攻坚克难、度危求进”的关键时刻,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越是关键时期,越要从严治企,不能因为市场形势不好,而放松了对党风廉政要求。但企业内部“不和谐声音”时有传来,有的管理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巧设名目收礼金、代工资、损公肥私、吃拿卡要的案件腐蚀了公司肌体,抹黑了公司形象。个别基层单位管理人员,搞“一言堂”,因对其缺少监督制约,形成个人权利的集中。因此,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筑牢煤矿企业廉政防控体系对当前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建立企业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

煤矿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它离不开文化的沉淀,也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建立独具煤矿企业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既要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又要把它作为行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持续跟进,强化执行。

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首先要清楚当前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基层实际的工作举措。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代表的“问题”逐渐显现。煤矿企业部分党员干部性情浮躁、拈轻怕重、急功近利、办事不公、等情况时有发生;推诿扯皮、当老好人,一团和气等现象时有抬头;少数人对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感到迷茫。这也直接影响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方面。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不严不实的问题:

(一)基层党风廉政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少管理干部缺少充分的监督,易造成制度规定流于形式,变成一纸空文。

(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工作薄弱,缺少文化的积累,少数管理干部廉洁从业意识薄弱,将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耳旁风,而广大职工普遍对廉政建设认识不足,不能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三)基层廉洁文化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缺少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廉洁文化没有真正融入基层管理之中,基层廉洁文化活动匮乏,缺少动力,职工参与的激情不高,参与面不够广泛。

三、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举措

(一)规范基层管理,强化督查、监察作用,形成完备的监督体系

不断强化基层管理重在执行与落实,一是要加大对基层落实各项廉政制度、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廉政制度执行到位、落实有力;二是要针对基层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专项效能监察活动,切实了解各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利弊,分析基层管理的不足,做好管理的再管理工作,通过效能监察,进一步完善基层管理体系,保证基层管理科学合规;三是要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各基层单位纪检网员要强化履职尽责,发挥监督作用,全面参与基层单位管理全过程,保证纪检组织真正的全覆盖。

(二)加强宣传教育,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基层廉政宣教工作要严抓细管、实干勇为,多举措加大对职工廉政文化的宣教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OA网、广播、黑板报、班前会、安全会及公司“一报、一刊、一台”等多种载体,宣传廉政知识,弘扬廉政文化,强化党员和职工对党建知识的了解。二是利用好基层“”,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视频,强化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和廉政意识。三是组织党员座谈,开展廉政谈话和公开述廉,谈感想、说体会,认真查摆各自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动真碰硬、敢于交锋,勇于指出问题、真诚帮助提高。四是加强人本关怀,注意人性化,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实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努力营造“尊廉、尚廉、想廉、要廉”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开拓创新,打造适应煤矿发展的特色廉洁文化

煤矿企业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煤矿廉洁文化,不能照搬照抄,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勇于开拓创新,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探索出廉洁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1.改变传统简单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创新廉政宣教方法,采用职工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宣传片,组织开展廉政漫画、板报比赛,组织开展党风廉政知识竞赛,组织开展廉政文艺活动,组织开展廉洁文化进基层等活动。廉洁文化教育的关键是能让职工充分参与、寓教于乐,最终达到一种润物无声的状态。

2.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平台。现在煤矿企业职工普遍存在年轻化特征,80后、90后逐渐成为主力军。而这批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吃苦耐劳精神相对欠缺,接受各种新生事物快、思想活跃,有一定文化水平。针对这一群体,廉洁文化教育必须针对这一群体特征,强调一种价值的认同。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喜欢的微博、微信、贴吧、QQ群等新兴网络媒体加强廉洁宣教与沟通交流。同时也可以设立电话热线和职工廉政交流室等,做好与职工点对点、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廉政宣教效果。

(四)切合基层工作实际,吸引职工参与,形成基层廉政一盘棋

煤矿企业的特色不仅造就了煤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德,也造就了煤矿职工简单、实际、质朴的性格。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离不开广大职工的认同,就必须融入到煤矿生产的实际当中,让广大职工干到熟悉、感到亲切。

坚持职工利益无小事。在基层管理过程中要将与职工利益相关的每一件事做好,将廉洁理念、廉洁文化渗透到职工工作的每个方面,从基本的厂务公开、工资分配,到管理人员任免、先进选拔等,都需要秉承廉洁为公的态度去对待,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执行,让职工参与到基层管理之中,保证职工的知情权,让廉洁从业理念融入到职工日常工作之中。

(五)把握工作细节,夯实管理基础,推进基层廉政工作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融入到基层科区队、基层班组的管理之中。一是要深入职工群众,与职工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传达上级的方针政策,与职工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将廉政宣教送到一线,切实留人留心,保证“两个稳定”;二要加强督查,强化廉政责任落实,要对照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要求,强化对基层廉政建设的督查,保证人尽其责,工作到位;三要严格考核,在检查考核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的同时,检查考核基层党风建设工作的落实情况,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注入实实在在的内容,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廉洁,需要真抓实干,需要上下同心。建设和谐企业、和谐矿区是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责任,维护矿区风清气正、和谐廉洁的大好局面,需要每位干部职工践行廉洁从业理念。“众人拾柴火焰高”,把职工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的建设中来,汇聚成上下一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煤矿企业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遍洒百里矿区。

夯实基层基础篇(9)

一、隆德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隆德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境内“峰高华岳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横跨宁夏、陕西、甘肃三省区,逶迤200余公里,不仅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而且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了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时值仲秋,云淡天高,毛主席登临山巅,目穷千里,心潮逐浪,随吟出咏怀之作《长征谣》,后经八次修改即成气吞山河的壮丽词章——《清平乐六盘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瘠薄,十年九旱,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是国家在西海固地区的重点扶贫县,全县有13个乡镇,127个行政村,人口18.8万人,农村党支部127个,农村党员6603名。生活在这里的回汉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固原市的领导下,按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隆德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增长27.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20万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2475元,增长13.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50元,增长17.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9‰。

二、隆德县农村党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村发展党员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受物质利益多元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一切向钱看等观念滋生蔓延。加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第二,农村实用人才少,培养后备干部难。农村大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外流。具体表现在: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不良思想和陈风旧习滋生,农村教育水平不高,部分教师不安心教育事业,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农村医务人员严重短缺,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难。一些村干部感到没有政治前途,经济上没有保障,导致工作内动力不够。

第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难。实行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后,村委会没有留机动地,由于村集体没有加工企业,大部分农村处于边远山区,加之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村级组织无经济实体,没有资金收入来源,形成了很多“空壳村”。农民迫切要求改变村庄道路,人畜饮水、改厕、改水、改灶,治理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但苦于资金短缺,无法集资建设农村基层设施及公益事业。

第四,农村基层规章制度落实难。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处理好农村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关系,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比较严重。在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想的办法不多,有的对“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党员的政治权利保障不到位,对民主集中制坚持不到位。

第五,农民增收难。六盘山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党员以及群众科技文化知识欠缺,致富路径狭窄,增加农民收入难,致富本领少,导致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谋生计。

2.原因分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但是,人是有趋利的本性,以人为本,不得不考虑人的基本的合理要求,如果不改变原有的机制和政策,人才就不会到农村施展才华。只有解决了机制障碍,为人才搭建政治上,经济上的平台和利益保障机制,不管是人才还是农民自己,都会想方设法改变基础设施,改变无钱办事难,村官难选等问题。

三、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五点建议

第一,建设一支好班子。隆德县完善了农村干部培养选拔机制,通过“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上级党委委派等方式逐步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优先选拔那些群众威信高,能力强,有一定经营头脑并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作为支部书记候选人,优先从村干部中选拔考录公务员,选聘高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到乡村工作,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第二,培养一支好队伍。把培养一支好队伍作为壮大党员队伍,强根培基,执政为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干事,作风上过的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这是德才兼备和干部“四化”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化,切实把农村懂经营会管理思想过硬,群众公认和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人才吸收到村级两委班子中来。

第三,走出一条好路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政策上“引导”,技术上“帮扶”,措施上“促活”。把科技兴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科技能手要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党员联系户,争优创先等活动,帮助贫困户共同富裕。

第四,完善一套好的制度。完善一套好的制度是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会”工作责任制,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的落实。根据国家法律,制定村民自制章程,村规民约。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基本报酬,改善村干部养老、奖励、体检等制度,消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夯实基层基础篇(10)

近几年,我县高度重视村级财源建设,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总量小、发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年全县平均村财收入(不含美岭村)9.94万元,其中常年性村财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居)有57个,占24.2%,“空壳村”、“债务村”现象比较突出。许多薄弱村经过帮扶整顿虽然较好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等实际困难,但仍然存在着村集体收入无门、无钱办事的“老大难”问题。有些村由于村财薄弱、负债严重,导致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严重制约和影响村级组织建设的活力和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县委充分认识到加强村级财源建设特别是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是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物质基础,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客观要求,及时提出“夯实基层基础、突破工业产业”这两个主要工作着力点,并按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找准加强村级财源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结合点,进而研究提出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思路。根据这一工作思路,我县积极总结和借鉴前几年整顿转化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的成功经验,经过全面调查研究和倒查站队,从全县57个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中研究确定32个村,采取1名县领导挂钩联系、1个县直部门帮建、1个先进村结对、1名县乡干部驻村任职、1个发展项目带动和1笔启动资金扶持等“六个一”措施进行重点帮扶整顿,汇集多方力量,积极付诸实施,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努力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二、具体做法和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坚持把薄弱村财源建设作为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议事日程。一是全面部署。县委成立薄弱村财源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村级财源建设的工作意见》(永委[*]44号)和《关于实行“六个一”措施整顿转化村财薄弱村的通知》(永委[*]173号),并召开全县动员会动员部署,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实行薄弱村财源建设季度例会制度,定期回顾总结阶段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落实责任。实施县、镇、村“三级”联系帮扶制度,明确薄弱村财源建设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县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成员单位共同抓好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乡镇党委认真履行“主抓”职责,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乡镇挂钩领导具体抓;各薄弱村党支部发挥“主体”职能,积极配合驻村任职干部开展工作;县直各挂钩联系单位和结对先进村发挥“帮建”职能,认真落实帮扶制度;下派驻村任职干部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联系发展项目工作,并督促抓好落实,形成了党员县领导挂村、县直部门联村、乡镇领导包村、先进村结对、下派干部和工作队驻村等六位一体的责任体系,确保财源建设工作有效落实。三是齐抓共管。县领导牵头,组织县直挂钩联系单位到各个薄弱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确定财源建设项目,明确发展措施,落实启动资金。县直各挂钩联系单位坚持把财源建设工作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压缩日常经费开支,想方设法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项目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从全县典型示范村或经济比较发达的村中确定32个村,加强沟通联系,实行结对帮扶,进一步深化“先进帮后进”、“富村帮穷村”活动。

2、建好村级班子,提供组织保证。薄弱村之所以集体经济基础较差,除了有一些历史和客观原因外,关键还在于村级班子。县委坚持多方入手,努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为财源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补血”增动力。坚持“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才换人”的原则,通过采取办班培训、组织外出参观等形式,重点抓好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村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提高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输血”增活力。立足各村实际,按照“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干部派什么干部”的原则,从县直部门或乡镇机关中选派32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县管后备干部或党员技术骨干,下派驻村担任主抓财源建设专职副书记,负责联系扶持发展项目工作。全县32名下派驻村任职干部平均年龄为32.9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2名,占100%。三是“换血”增实力。抓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有利契机,大胆选拔一批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村级班子,有力提高村级班子发展和管理经济水平。据统计,全县32个薄弱村共调整充实37名“经济能手型”村干部。四是“造血”增推力。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每个村中重点培养和选拔3-5名的后备干部,努力解决薄弱村后继乏人的问题。坚持把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进一步优化村干部和党员队伍结构。*年以来全县32个薄弱村共培养后备干部112名,发展新党员35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69名。

3、落实发展项目,壮大村级财源。坚持以项目带动为抓手,采取短期突破与长期发展、自我造血与适度扶持相结合的办法,扎实推进财源建设。一是路子多选。在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采取村级组织申报、乡镇党委初审、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农办审核、县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定等“一报三审”的办法,科学选定1-2个中长期重点财源项目。在具体操作中坚持长短兼顾、分类指导原则,既注重以“短”突破,实现快速脱贫;又强调以“长”稳定,帮助各村增强“造血”功能。对有资源优势的村,研究确定建设水电站,适度开发矿产等项目;对地处山区的村,研究确定种植茶叶、果树、速生林和毛麻竹基地;对有农村实用技术优势的村,鼓励兴建茶叶、食用菌加工厂等项目;对地处城郊或有交通便利条件的村,确定建设商用店面、综合楼、学生公寓项目;对个别优势不明显的村,则确定统一在县工业园区入股参与标准厂房建设出租项目。达埔镇新溪村针对该村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投资兴建9座芦柑外贸加工点、蘑菇房进行承包出租,村财年可增收3.2万元。苏坑镇熙里村投资20万元入股一高科技企业,既解决了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每年又可增加村财收入2万元。据统计,全县32个村财薄弱村,共研究确定49个财源建设项目,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态势良好,初见成效。二是资金多给。坚持把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同市、县级重点帮扶村整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县财政拨出320万元、乡镇配套320万元,确保每村有20万元以上的财源建设启动资金。各村挂钩党员县领导、联系县部门、结对先进村也竭尽全力,帮助薄弱村争取资金、银行低息贷款等,多方筹措资金推动项目落实。石鼓镇桃星社区充分发挥海外侨亲的优势,由镇党委牵头协同村干部加强同侨亲的沟通联系,先后争取侨资40多万元建设标准厂房。三是办法多想。加强薄弱村村办企业、集体财物管理,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引进外资、合资等方式,大力发展村办企业,盘活集体资金,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合同管理,理顺产权关系,搞好产权界定,对一些经营管理不善的村集体山林、果园、茶园、水电站等进行回收改造,重新招投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五里街镇将镇办80亩茶园无偿赠予蒋溪村改造管理,村财年可增收4万多元。蓬壶镇都溪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原有村集体旧枇杷园进行改造,新种优质铁观音茶园50亩,创建村集体茶叶加工厂1座,年承包金可为村财增收3.5万元。

4、健全规章制度,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取得成效和巩固发展成果的根本保证。一是健全党内规章制度。重点帮助薄弱村建立完善党支部议事决策、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使他们行动有规,处事有据。二是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村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会议、支委会议等,对财源建设项目的确定、工程实施等进行集体讨论,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实行项目责任制,明确班子成员各自职责,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加强项目质量、进展情况监督。仙夹镇山后村成立由村干部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监督组和实施组,全程跟踪抓好项目落实和监督工作。三是健全村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建立财务收支预决制、合同管理和招投标等制度,确保帮扶资金专款专用。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务决策听证制度,鼓励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和管理,增强村务透明度。落实村级零接待,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做到增收节支。

三、主要经验体会

我县通过全面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工作,找准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有力推进了农村工作机制创新,初步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1、必须坚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增强主动性。加强薄弱村财源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组织建设入手,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选好配强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好“富民书记”,大胆选拔那些农村“致富能手”进班子,不断增强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上一篇: 幼儿园大班云家访总结 下一篇: 网络舆论监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