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06 18:35:04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1)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动力,也是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教师宣布课程的内容与网络游戏相关,或者可以上网操作,学生就很积极,教师宣布要了解计算机基础内容,学生就表示“无聊”。可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来源狭窄,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信息技术。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大部分都与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有关系。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必要的家庭设备之一,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并不陌生,因此,很多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于“上网”和“玩游戏”,这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教育作用减弱了,这说明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他们不能理解学习信息技术对未来个人发展的必要性,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出教学主题

负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通常情况下是在课堂开始之初就明确指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所要学习的知识上,但是,正是因为太早呈现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保持的太久,有些学生不喜欢某些知识内容,一听到教师要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就热情大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关于计算机如何运作的情境,而这个情境恰好是与枯燥的系统处理原理看似不相关的。学生会因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而提起学习兴趣,由想象和表象引发的知识内容,远比书本本身更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进行“计算机系统”讲解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要在堆满谷子的仓库里继续打谷子。学生们纷纷表示“不可能”,我请学生想象一下,如何能够实现打谷子的工作。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接受了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各种设定,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计算机也如何处理大量的数据的问题。计算机把大量的暂时不用以及有待处理的数据放在硬盘里,仅仅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放在内存之中,对其处理完毕之后立马把其送回硬盘,然后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继续处理,其中计算机的大仓库就是硬盘,而计算机干活的场院就是内存。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也很快被学生们接受并吸收了。

(二)给出情境性任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缺乏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在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初中学生本来就熟悉计算机应用,而且不喜欢受教材的拘束,一旦教师要求按照教材操作,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厌烦心理,反而对网络浏览和游戏更感兴趣。为了扭转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认知偏颇,我采用给定任务情境的方法进行情境教学,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的“制作网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给定了学生这样一个情境,即举办一次全年级的“网站制作大赛”,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5个人一组的网站制作小组,先进行班级内部比赛,然后进行全年级比赛,胜出者不仅能够登上校园报,还能获得信息技术相关的书籍。这样一个任务无疑是给学生的学习设定了一个长远的“比赛”情境,从给定比赛信息之后,学生每次的信息技术课都表现得十分认真,他们不仅积极为网站制作比赛做准备,甚至还主动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帮助,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提高了许多。

(三)进行特殊情境下的学习突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性

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是因为其中很多内容与学生日常应用计算机的过程都似乎“不相关”,因此,学生并不重视一些与计算机运行基础相关的东西,对多媒体应用和文字、图片处理软件应用的理解也不够。但这些知识恰是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必须要应用的内容。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我联合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创设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情境,即其他科目教师要求学生应用word、BLOG、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景下,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型软件的认识更加深刻,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更倾向于学习,而不是游戏。

三、应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作为情境教学的素材有很多,但是,教师必须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性较强的情境或者任务模型来进行教学,一旦情境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信息技术学习就会变成压力,而不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动力;另外,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不一样,单纯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情境创设也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减少,因此,寓教于乐的情境创设也是有必要的。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2)

1 与传统教学媒体比较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中使用的媒体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是印刷教材,包括教课书和教学参考书等,这类媒体的优点是:学习者控制信息呈现速度,即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速度去阅读文字材料;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复习学习过的内容;这种媒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非常低,因此成了人类通常获取最常用的一类媒体。但是,这类媒体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它所展示的图形是静止的,缺乏趣味性。电视和录像是教学中常用的另一类媒体。但是,这类媒体呈现的图像信息真实有趣,图形和声音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学习者能够同时用视觉和听觉接受信息,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但是这种媒体最大的缺陷是学习者不能控制信息的呈现,不便于学习者复习。而现代信息技术却能够将不仅拥有以上种两种媒体的优点,还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1.1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高速度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性更方便地检索、获取、加工、利用、评价、创造和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借助这一潜在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减少简单、机械的信息加工活动,而集中精力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这类活动包括:利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分析数据库资料中蕴含的规律、发现和形成问题、寻找答案以及解释和呈现研究结果;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或其它教学测评工具进行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工具更方便地对于教学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数据库检索等更方便地查询、获取、下载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下载的信息进行评价、选择和整合利用;利用用户很好的网页创作工具设计、网上信息,将自己的创新的结果公布在网上。

1.2信息表征方式的多媒体化和非线性化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源,从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经验范围,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超文本技术实现了信息的非线性组织,各种信息之间有丰富的链接,构成了立体的信息空间。因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更好地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借助这一潜在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教学演示,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丰富的经验,并且可以对演示过程进行自主的控制;促进知识的直观化的可视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加工;获取丰富的、不同类型的信息,丰富、扩展对学习的主题;表现自己和感受和见解等。

1.3信息利用的动态交互性表现在: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进一步添加和扩充信息,建模以及虚拟现实场景等建军构自己的理解获得逼真的动态的经验感受培训实际技能。

1.4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灵活性和跨时空性计算机网络为教学提供了信息共享与交流的有效方式,包括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可以是一对一的交互,也可以是对多、多对多的交互,这将大大促进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以及学科专家之间的跨越时空的沟通交流。利用Internet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及时更新;利用网络还可以远程教学和远程指导;利用电子邮件、BBS、聊天室等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各种网络工具还可以支持不同地方的教师进行协同工作,支持身处异地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学校与社区之间的有效沟通。

2 与教师比较的优势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与信息技术相比,他们在教学中的优势主要有:①有能力根据《现当代文学》课程标准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做出计划,并能根据具体要求开发相应的辅助材料。②有能力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或事物综合到《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去,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③有能力适应变化者有要求,随时回答学生的询问。④教师有能力督促学生的学习,并能引导学生发展高水平的思维。⑤建立与学生的联系,有能力交流感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以自己经历和感受激励学生克服面临的困难。⑥有能力在行为和价值观方面做出成熟的样板。而信息技术优势也是显见的:在信息处理上的高速度和自动化;在信息表征方式的多媒体化和非线性;在信息利用上的动态交互性;在信息共享与交流上的灵活性和跨时空性等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多媒体学习环境,同时,重复执行某项任务不会厌烦。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体现和顺应了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整合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用以往不可能的方式学习,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变被动型的学习为投入型的学习,促进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并且能够产生他们自己的知识,达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目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减少教师和学生简单、机械的信息加工半自动,从而集中精力创造性地教学、学习或进行高水平的创作和高级思维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处理人际关系和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信息的能力。针对教师课堂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光盘或网络提供以下功能:为教师提供教学用的各种资料;为教师提供用于考试的试题及相应的答案;为教师提供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案例;为教师提供制作教学软件的工具,使教师能够制作课堂(或局域网)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功能,为学生提供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对ITAI应用研究和评价表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思维的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适应学生的能力和先前的经验,以及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反馈和为教师提供关于学生的行为或进步,这些情况下,信息技术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①提高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技能:当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过程并允许他们在问题解决中使用信息技术;或者让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水平思维技能的发展。当学生将信息技术用做通信工具以呈现、公布和共享他们的项目成果时,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当学生使用计算机调整问题和任务,把学生的成功实践扩大到最大限度时;当学生将信息技术用做产生、论证并与他们的同龄人、教师和父母共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时;或者学生使用他们喜欢的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程序和设计好的技术应用,以开发他们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时,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兴趣。③信息技术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对于能力低下或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来说,使用能够连续不断地通过调整任务难度评价每个学生的执行情况、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和实践水平;或者使用能够满足学生的独特需要、实力和嗜好,以及能够恰当地适应他们的语言习惯时信息技术是非常有效的。

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功能,扩大授课内容

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是老师的教为主,按照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问题。首先是:传统大学教学,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有限的,一是教学内容有限;二是学生学习内容有限。这种教学的方式只能是非常简易的教学方式。《现当代文学》在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邓中夏、郭沫若、蒋光慈、闻一多、朱自清、徐志摩等一大批诗人,如果教师在讲到这一章节时碰到的问题就来了,众多的诗人在教师两节课的讲解中是难以全面涉及的,因为如果将每一个诗人的诗作写在黑板上,时间不允许,老师抄作品在黑板上都抄不完,更不用说是讲解他们的诗歌。其次:是对每一个诗人的介绍及诗歌作品的讲解也是有限的,因此学生所学的东西在课堂上是非常有限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不一样,只要将教师备课的讲义,做成光盘,就能在一节课中将上述内容讲完。用多媒体播出,既节省了版书的时间,又能够讲述清楚极大地扩大了教师的授课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为教学的容量的扩大创造了很大的空间,这种容量的扩大对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果:①创设情景,趣味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②展示课堂教学结构与过程,优化学生思维;③优化视听说组合,增加操练密度,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作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突破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学到不少的知识。极大地提高《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容量。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3)

1.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这节课的内容之前,应当事先要求学生自行练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等正式开课后,笔者拿出准备好的范例与学生自行制作的幻灯片进行对比。由于学生事先已经参与到实际制作之中,因此在实际上课时积极性很高。对比完成之后笔者向学生提问“:你发现自己所制作的幻灯片与老师提供的幻灯片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当然,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也应当有选择性地调整提问内容,比如说向高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时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是怎么利用多媒体工具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美化与设计的?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将问题内容变为:请你谈谈自己的作品与老师的范例存在哪些设计上的区别?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出两个作品之间的不同点。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设计讨论

当提问结束之后,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对于幻灯片的制作有了基本理解,这时笔者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设计的幻灯片作出进一步处理,要求组内每一名成员都参与讨论,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分工。笔者给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组内成绩落后的成员可以负责对幻灯片背景的着色工作;中层次的学生主要负责幻灯片的版面设计工作;成绩较好的学生完成音视频剪辑制作这部分内容。最终再由小组内所有的学生共同对“初成品”进行讨论修改,并得出最终方案。

3.学生合作设计当各个小组都完成了合作讨论环节之后,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扩展,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来制作幻灯片,运用各种操作设计方法,凭借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幻灯片,可以说每组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设计的。若成绩较高的学生很快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我们可以找一些新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拓展;若成绩落后的学生完成起来相对困难,则我们应当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保证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目标。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设计,能够非常明显的地体现出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思想内涵,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它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4)

(二)小组内合作,小组间交流

要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需要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小组内部成员要就台历的风格进行意见的统一。有的小组为了制作出出色的台历,在课后自学了操作技巧,小组成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

小组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生制作的台历作品每一节课完成后都会提交到服务器当中,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借鉴和学习。通过这种形式小组之间不仅存在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相互交流,同时进步。

(三)评价过程,科学客观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教师首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对小部分确实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要在肯定其贡献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其能够获知自身的不足,进而获得更高水平的进步。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5)

现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不再定位为一个零起点知识的学习了,而是在认为小学和初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编写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较少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外,其他的小学、初中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一门课,所以很多的高一学生并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一味地按照教材走,很难取到好的教学效果。

1.2从教学方式来看

信息技术课一般都采用大课堂的形势,教师用广播在前面讲解,示范操作,然后学生就跟着后面去做,养成了学生学习上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同时信息技术课学习的内容十分多和杂,并且学校安排的课时有限,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1.3从学生自身来看

在上机操作时,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十个学生,班级十分的庞大,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两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由于小学、初中的学习环境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很大的差异。继续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

1.4从课时安排上来看

新的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大多数的地区和学校中,都普遍存在这信息技术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的现象。一般的学校加上实践操作课一周也不过1节的课时,稍微重视的一周也不会超过2个课时,这样的课程时间安排,不用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就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很困难的。在近几年新课改的要求下,江苏地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不很多的尝试,以求改变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达到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在众多的方法中,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总结,我们发现在江苏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嵌套教学的方式,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的嵌套式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先进之处,更加适合现有的江苏高中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是改变教学现状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2嵌套教学方法的含义

嵌套一开始是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应用思想。顾名思义,嵌套教学就是对计算机嵌套程序设计思想的借鉴和学习。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以下两个方面:

2.1对学习的主体进行嵌套应用

对不同的学习主体要进行分层教学处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上对学生进行无形中的分组,这一分组并不是要求教师将班级的学生进行真正的分组,而是要求在教学的内容上表现出层次性,从而体现出分组的思想。也就是说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在无形中体现出了将学生进行分组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实际分组中所花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避免在实际分组中给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层次上的划分,才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嵌套的本质要求。

2.2对教学的客体进行嵌套应用

嵌套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表现就是:增加课上内容的宽度,对有深度的教学内容采用分层讲解的办法,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部分。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好课与课之间的内容嵌套来实现重复教学,从而达到弥补课时不足、学生基础不同、时间跨度长而有所忘记的缺陷,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嵌套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

下面就选取对Excel表格的学习应用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嵌套教学的思想。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还是要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具体主体的情况,再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大纲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为三个课时,那么在嵌套教学中,我们一样也花三个课时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按照具体的调查情况,做如下的设计:

3.1对教学的客体进行嵌套

3.1.1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一节:学习基本的概念;主要掌握各项数据的录入;难点就是一些数据的计算以及整理;了解Excel表格的具体应用和具体操作。第二节:掌握Excel表格中录入数据的归纳方法;着重点就是数据的整理以及分类;难点就是将数据转化为图形的操作。第三节: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归纳方法;重点就是将数据转化为图形的操作;最后针对学习的不足部分在习题中进行复习加以解决。

3.1.2针对一般水平的学生

第一节: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各项数据的录入;着重点为录入数据的计算分析;了解表格中数据的归纳方法和转化为图形的操作。第二节:掌握数据的整理以及归纳方法;重点解决表格中数据的归纳以及汇总问题;难点就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的操作。第三节:掌握数据的汇总问题;很好地将数据表格转换成图表;难点就是对数据加工多元性的掌握。

3.1.3针对高水平的学生

第一节:掌握Excel表格的数据录入方法和数据的计算;重点学习数据的整理和汇总;难点就是在Excel表格中进行表和图形的转换。第二节: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归纳汇总;重点学习表格与图形之间的转换操作;难点就是数据整理中的多元化理解。第三节:掌握数据表格和图形之间的转换操作;重点学习数据的多元化加工处理;进行适当的延伸学习。

3.2对学习主体的嵌套教学

通过上面内容的设计,很好地把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层处理,每一节课之间存在着内容上的关联性及嵌套性,但是要真正实现教学效果,关键还要看学习主体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地少讲,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上。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来辅导学生,教师从旁指导,让帮助别人和被帮助的学生都能在这期间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教学中做好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嵌套学习,而不是去专门的花时间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6)

2中职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改变在当前的中职法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即使在中职法律教学中会出现部分的引导,也由于过于形式化而未能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也不能达到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不利于中职法律教学中高新技术的实施。因此,在中职法律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

2.2法律教学思维的肤浅性目前,我国中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中职法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造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后果:第一,中职学生在解决实际法律案例时,学生只会根据法律题目和问题思考案例,造成学生缺乏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中职学生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大多只会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法律问题,而对那些抽象的法律问题,学生往往不能抓住其本质。

2.3法律教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中职学生的法律基础不一样,进而就使得中职学生的法律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也不同。因此,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同一个法律案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从而使得学生的法律思维不同。然而,中职学生在分析中职法律案例问题时,一般不注意法律思维的差异性问题,进而影响对法律案例的分析。

3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在传统的中职法律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教师进行单调的讲课,因而这种授课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中职法律失去了兴趣。同时,这种授课方式的效率比较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下中职法律教学的重要性,因而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然,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3.2有利于优化法律教学课堂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职法律教学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了中职法律教学的效率。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法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地对中职法律知识进行探索,进一步带动中职法律的教学氛围。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中职法律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能优化中职法律教学的课堂,还能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3.3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职法律教学随着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实现了中职法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传统的中职法律教学方式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有限性。在中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很少能够应用到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教师只能到黑板上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也不利于提高中职法律教学的效率。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是以课件的形式进行中职法律知识的讲解的,因而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进一步扩大课堂容量,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7)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演示“奥运五环旗”,让学生一模仿二发挥。这节课设置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都关心奥运会,非常熟悉五环旗,一看就有兴趣;另外,应用的技巧难易适当,即复制和粘贴,多数学生很快能学会,只要教师在讲授步骤别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自己画时就能抓住重要步骤,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2、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人不是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着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给予学生成就感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必须动手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使计算机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想让五环互相环套,却涂抹了圆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你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虑:“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软盘上!”接下来就学存盘——一节课没停手,既没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不知不觉就下课了,要不是底下还有课,手怎么也不愿离开那小鼠标,这似乎不象考试,可再想想,难道这不说明你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完成了“任务”,不是考试合格了吗?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8)

[作者简介]马维平(1971- ),男,甘肃民勤人,常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江苏常州213164)刘茂昌(1972- ),男,甘肃天水人,河西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甘肃张掖73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甘肃省新建本科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GSBG[2009]GXG064)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92-02

一、前言

未来教育将是现代化水平高度发达的教育,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高低直接影响未来教育教学质量。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信息素养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广度与深度与现实要求还存有较大的差距,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加强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研究,对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高校适应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ry)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他从知识、意识、技术三个层面上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信息文化、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信息素养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具备敏锐的体育信息意识。即对信息、信息化的性质、信息化对体育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积极融入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重视有关体育教学与科研的信息。二是具备过硬的信息技能。在信息知识方面,体育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一般的信息技术知识,而且还应该深入了解体育信息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在信息能力方面,体育教师应具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常用软件的使用能力、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及简单开发能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三是具备良好的信息道德。体育教师在获取、使用、传递体育信息的过程中应遵循较高的道德要求,抵制不良信息,用健康、积极的信息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并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判断、评价信息。

三、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途径

(一)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相关的四种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构成。四种教学理论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四种学习理论为:新行为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四种传播理论为:贝罗的传播过程四要素理论、罗密佐斯基的双向传播理论、宣伟伯的传播效果理论、罗杰斯创新推广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养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首先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注重通过主动自学、积极参加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定期开展研讨来提高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

(二)学习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

教学媒体是指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它不仅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而且也是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传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针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主要内容的认识程度,2012年在青海师范大学通过对参加全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的78名教师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上表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发展、体育教学媒体编制的效果原理、体育教学媒体的应用策略四项指标的认识程度普遍较低,个别教师甚至不知道;对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类型、现代体育教学媒体的制作与选择原则的认识程度一般。由此可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主要内容学习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

(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1.学习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学习主要体现在对浏览器、搜索引擎、专业学科网站论坛和下载技巧的提高。这就需要每位体育教师平时认真学习研究这些方法和技巧,最起码应学会从网上下载所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技巧和方法。熟悉并掌握常用的下载工具,如迅雷、网际快车、网络蚂蚁、BT等的使用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2.视频声音编辑录制技术。利用视频回放技术进行相关体育教学,还是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手段,不管视频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是自己录制的,都不一定能直接适应自己当前的教学实际需要,所以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视频、声音编辑技术。

3.文字、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文字处理一般是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比如Word,WPS,ScienWord文字处理软件。无论在编辑教学案例还是制作课件中,均要使用图形图像来丰富教学内容,Phoshop是当前最专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同时一些小软件,如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都可以实现图形的最基本处理。

4.动画制作技术。动画制作是体育教师在课件作中必备的技术,学习Flash软件中简单的动画制作技巧就可以满足平时教学的需要。如用比较易学的Swish Max此类软件小工具来制作,就可以基本取得用Flash制作的动画效果。借助《闪客精灵》(SWFDecompiler),可轻松地修改已有的动画作品,以更好地利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5.课件制作技术。课件制作技术最关键的是课件制作工具的应用。常用的课件工具有powerpoint,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课件制作工具其实就是一个强大的课件制作集成环境。也就是说,它们是把文字、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平台。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都需要用前面提到的软件进行处理,课件制作的真正核心是教学设计,所以需要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设计理论,也就是现代教学设计。

四、结束语

概言之,信息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传统观念,在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主动以信息意识的培养为切入点,以自主研修的方式为主渠道,加强对信息素养培养具体内容的研究性学习;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信息工具的操作技能;创造性地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对各类有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从而达到运用信息工具与体育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黄静,冯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11).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500-04

Full Ran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XIONG Shi-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i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dct: In order to fully grasp the objectives and nature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n a deep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basic concep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ccordingly,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goal of the three levels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the analysis on the essence of curriculum is to intermerge the concrete function chai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curriculum variables, and to link the learners' four-stage of digitized learning. Therefore, there will be a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Literacy and Media Literacy-base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the core of the Trin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

Key words: infot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curriculum culture; full range of integration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ITC,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Course,以下常称“课程整合”)包括四个基本阶段:计算机教育(L-About-C)、计算机辅助教学(L-From-C)、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小整合观,L-With-C)和信息化课程文化(全方位的整合,L-In-C)。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地发展和演变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

黄甫全(2002年)认为整合来自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历史的、社会的、人的和现实研究的规定性。综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笔者从整合的动力出发,认为整合来自:

1.1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传统知识观相对于工业社会而言,表现出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后现代主义知识观针对传统知识观狭隘性,提出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因而,要求学习者应根据其所处的时空、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对知识应有不同的理解,而不能出现传统知识观那样的文化殖民统治、知识霸权,甚至是符号暴力的现象。

1.2 信息文化环境下的课程观

劳顿从文化角度认为:“课程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选择”,“课程的轴心乃是文化发展”。文化是课程的基础,课程是从文化的总体中选择出来的,“文化的变革与课程的发展是一种互为动力的双向过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随之丰富的当代信息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已经涵盖了课程目标与理念,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形态与结构等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全部领域。”在这种背景下,课程的变革是信息文化催生的结果。“从文化学的视野上来说,它实质上是社会信息文化对当代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和渗透过程,是信息文化环境下传统课程文化的解构和新课程文化的重构的过程。”

1.3 创新理念及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习观

21世纪是创新时代,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学习就是在获取信息知识的基础上,批判、分析、加工、创造、发现以及运用新知识的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在信息社会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等数字化学习手段来进行。在数字化学习中,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增强学习者地自主探究意识、自主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创新意识、辅以人文素养、从而解放学习者的创新个性,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

1.4 复杂性思维中的整体观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研究中的简单化倾向表现得十分突出,如盲目追求普遍性、忽视特殊性;过分追求确定性、线性化和忽视教学整体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的自组织性等等。近年来,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复杂性现象。在课程整合中,把整合系统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信息系统、耗散结构系统,并对整合系统实施有效控制,创设良好的信息传输环境,运用整体联系的观点探讨整合系统中信息技术要素的子要素与课程要素的子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建立相对稳定有序整合结构模型,优化整合系统结构。

课程整合思想与实践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都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发展在教育改革领域中的映射。总体来说,知识观决定着学习观,学习观决定着课程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便应运而生,这其中思维观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

对基本概念的探讨是本文立论和思考的出发点,有助于我们对课程整合的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构建全新的整合模型。

2.1 信息技术(IBT, Information-based Technology)

当前,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甚至是部分专家学者都把“信息技术”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媒体技术甚至是媒体,如“包括计算机在内的信息技术”的说法随处可见。正如技术有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之分,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指我们日常所说的信息技术,智能形态的信息技术指信息方法。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方法,处理的对象都是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也是信息技术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因而广义上的信息技术是指基于信息的信息方法和技术的统称,笔者给的翻译是:Information-based Technology,IBT(借鉴CBE的翻译,Computer-based Education,计算机辅助教育)。

1)信息技术(狭义,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狭义的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信息技术可以分为:感测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这些技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人”系统的信息输入、传递交流、加工再生和输出施效技术的四个功能环节,形成一个“功能链”。

时空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信息技术也有时间和空间框架,其四大功能环节在时间上是前后相继,在空间上是同时并存的,因而其时空框架集于一体――功能链。

根据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类似的、人类自身和外部信息环境结合的、由人及其感官延长的信息技术构成的“信息技术模型”。

2)信息方法(InformationMethod):信息科学方法是与传统的以物质、能量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方法相对应的一组方法论体系。信息方法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完整的体系结构,它包含三个基本方法:信息分析法、信息综合法以及信息进化法。信息方法是处理高级复杂的信息系统,是整合系统的必须的、高效的方法之一。

2.2 课程

在课程论中,狭义的课程是一门学科或者及其教学;广义上是指学科总和及其(教学) 进程安排。这里我们将课程与教学不做详细区分。根据系统科学和思维的时空框架,课程(教学)也有:

1)空间结构,即静态课程(Curriculum),指课程要素的个数、关系及其排列结构等空间关系,称课程(教学)结构。主要包括:课程研制者、课程学习者、课程内容(信息)和课程环境(主要指媒体环境)。

2)时间结构,即动态课程(Course),指课程要素的时间动态过程关系,称课程(教学)过程。从教育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要素包括:课程测量、课程设计、课程传播(交互,实施)、课程的管理与调控和课程的评价与反馈等。

课程是时间与空间结构的函数。笔者对时空课程的翻译进行了区别。

2.3 整合

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在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产生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和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简言之:整合就是系统要素(变量)与要素之间要无缝耦合,以充分、彻底发挥系统整体功能。

2.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概念

这里撇开大整合和小整合的提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双向整合。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本质与模型

3.1 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有直接和间接的、具体和抽象的;有内在教育个体发展功能和外在的教育社会功能。综合起来可分三个层次:

1)宏观层次――教育层次:课程整合的宏观目标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基于教育系统层次实现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文化化、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现代化。

整合的过程是实现以信息为基础上信息化过程,信息化过程离不开数字化的形式,以数字化的媒体、信息实现信息化的内容。课程整合是在信息环境下进行,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方法、手段以及工具等都深深地打上了“信息”烙印,整个学习是在一种信息文化的环境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作为一种信息文化在教育、课程中实现的载体形式,必将体现出社会文化的鲜明时代特征,从而形成信息化课程文化。信息化课程文化中的学习,资源共享、机会均等、教育公平,学习者的角色地位得以充分的尊重与实现,体现出教育的民主化与主体化的现代化气息。

2)中观层次――教学层次:“素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础和主要内容。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信息,因而素养分为主体素养和客体素养。主体素养针对素养主体而言,主要包括教师素养和学生素养;客体素养则针对素养对象而言,主要包括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另外还有包括教育技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等,这些都可以内化为主、客体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于教师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课程整合过程中,与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之间形成的互为基础、互为前提和互相促进的主客体互动关系。

3)微观层次――个体层次:课程整合从目的和手段上都必须要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根据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各个环节的功能与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程信息知识获取、信息交流传通、信息的批判加工与创生以及信息应用与输出等能力培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并分别对应着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此而形成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构建21世纪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3.2 课程整合的本质、核心与数学模型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计算机或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基于“信息”的完整处理过程的技术;课程的整合本质必然是在“信息”的基础之上,在信息方法的指导下,围绕课程目标和课程整合目标,把具体(狭义的)信息技术的“功能链四环节”(时空框架)与课程变量(时空框架)充分融合,并与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四阶段耦合相连:以信息获取为基础的继承学习、以信息分析评价综合为基础的批判学习和创新学习、以信息传播交流为基础的协同学习和反思学习、以信息输出应用为基础的迁移学习和实践学习,从而构建以技术素养和媒介素养为基础、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信息化课程文化环境下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

由此得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信息技术(IBT)的课程空间结构(C,curriculum)下的课程时间过程(C,course)。其“数学模型”表示为:

Y=f(C,C,IBT)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核心,便是落实在微观个体层次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和数字化生存能力上。而中观教学层次上目标为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宏观教育层次上目标为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提供“信息化课程文化”的这一前提环境。三者统一于信息化文化环境下的学习者数字化自主学习和数字化生存能力上。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全方位整合

4.1 信息技术的要素与课程的整合

1)信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技术,其处理对象便是信息。而课程的产生是人为的知识分类的结果,知识是来源于信息。信息作为事物运动规律的整体,由于人们的某些主观因素,而将信息进行不同划分从而形成知识――课程。另外,教学结构系统四大要素之一也有信息。因此国内有些学者提出:“信息统整”策略,将“信息”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最佳整合点。在整合过程中,抓住“信息”这个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联结点和发展线索之要素,来进行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整合策略。抓住同点进行整合,是对整合过程中,关于“整什么”的最好回答。

信息统整,把我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关注,带向更基本的“信息”层面。启发我们如何从“信息”的网络式关联观点,如何把技术(信息技术)与信息(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特点重新审视课程的构建,从而实现整体协调与优化,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信息方法与课程的整合:信息统整,基于已定整合角度上的整合设计与实施,就是一个对整合系统中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解析、构建、融合、创生”的予以深层次的解析构建和优化集约的过程。因此,信息统整必须借助于信息方法。“技术无法依靠自身特性独立自主地发挥其教学乃至推动教育变革的作用”。

① 课程整合的信息分析法,就是要从信息的观点出发,把课程整合的看作是一个信息过程,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系统及其过程的工作机制、包含的环节以及其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内部结构状态、状态的变化方式及其与外部联系的状态和变化。

② 课程整合的信息综合法,就是要从信息观点出发,在分析法的基础之上,根据课程整合系统的功能、整合设计者的要求,模拟、设计、综合或构造出一个人工信息模型――课程整合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模型中各个环节应当满足的功能指标、地位作用以及角色任务等;再考虑政策法规环境、物质软硬件条件以及教师人员素质要求等来实现这个课程整合模型。在整个综合过程中,人们主要应该着眼于课程知识信息和及其教育功能要求,而不是技术手段。

③ 课程整合的信息进化法,就是把课程整合看作是一个系统过程,并从信息的观点出发,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获得该整合过程现时的工作状态及其变化方式,从而判断整合系统当前的功能“优度”,将它与目标“优度”相比较,在此基础上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通过控制作用改变系统的状态,完成整合系统优化过程。此方法类似于“情境评价”。

3)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狭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把具体可操作层面的狭义的信息技术的四大功能环节与课程融合起来。结合下面内容进行论述。

4.2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要素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要素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有机融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体制的转变和变革。如果从日常的学校教学中来审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话,那么(计算机)媒体及其技术也都被看作信息技术的一个很狭义的方面,因此,课程整合中也包含和体现着媒体及其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即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空间”结构变量的整合,形成信息文化环境下信息人(信息思想、伦理、道德、情感、意识、法规和素养等)、信息课程资源、信息课程环境和信息课程支撑技术/媒体等的信息化教学结构,从而构建“信息化课程文化”(CIC,Culture of Informationization Curriculum)。由于整合过程的各个具体环节不是一层不变的,在不同环境下,根据教与学不同的策略而应有所不同,因此,这里没有给出具体内容(下同)。

从课程整合模型中可看出,整合中的信息技术是广义的,包括:信息、媒体及其技术和狭义的信息技术,如“信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整合。

5 结论

信息技术的时空框架:输入、交流传递、加工再生与输出施效,总体上表现为一个纵横的“功能链”,分别与课程的时空变量整合,在课程教学与学习过程形成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纵横交错的网络运动,最终形成了技术内化为课程教学的全新“信息化课程文化”,以及课程学习外化于技术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互动整合,整合的结构与过程、环境与目的统一。

信息技术进入课程教学系统,必将引起教学系统变化,变化的教学系统又影响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其不能按照最初人们预定的或理想的方式运作。信息技术与课程若想在这种互动变化作用中发展,必须借助于信息方法,加工出改变整合系统当前状态、缩小差距、达到目标优度的策略信息,然后在其指引下,通过控制作用改变整合系统的状态,使它逐步逼近课程整合目标,实现性能的优化。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结合其模型图作到全面理解,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整合中的信息技术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是全面的“信息技术”而非片面的“媒体技术”整合于课程;是“信息”而非“媒体”整合于课程。信息技术只是一个效能手段、方法和认知工具,主体在于信息化课程文化的构建,目的在于学习者的数字化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2]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

[3]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9-163.

[4] 赵祥鳞.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5] 郭德侠,楚江亭.课程:文化的价值选择[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6] 刘成新,李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文化解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7] .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02-11-8.

[8] 陈卫东,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

[9] 王成武,王月梅.基于三维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10] 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11] 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3版.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374.

[12] 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13] 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

[14]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4).

[15]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1.

[16] 陈晓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信息统整”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

[17]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9.

信息技术教学法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217-02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技能性和知识性,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并熟练运用多种信息技术软件。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学各个阶段、各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教学训练,锻炼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2 设置教学任务,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点评教师教学的过程,提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不断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计教学任务属于其中的关键内容,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教学任务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造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较差;但也不能太过复杂,导致学生难以完成,也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也需要教师完善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全方位综合考虑教学任务设置的合理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常见的打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好打字的教学任务以后,需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任务。期间,如果学生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操作信息技术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兴趣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W方式,对于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其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置完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随后,根据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发现其优缺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教学。例如,在进行Word相关软件的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思考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通过现场提问可以掌握学生对Word软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而小组讨论能加深学生对Word软件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对各个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缺点。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助于营造出积极、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

4 创设情境,提高教学的效率

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处于引导者的地位,组织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其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体验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情境中,通过收集资料、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查找知识点等环节,最终完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与精髓,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物教学法负荷素质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符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按照教师的课程设计深入研究和探索知识,主动思考和参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振霞.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26.

[2] 王琪.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21-22.

[3] 王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浅谈[J]. 信息化建设,2015(11):145-146.

[4] 徐新中.“任务”洋溢智慧 “驱动”彰显活力――谈在新纲要背景下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9):97-99.

[5] 曹锦梅,田军.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6(1):72-74.

[6] 刘朋飞,黄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86.

[7] 吴丽华.“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16):183.

[8] 姚玉开,孟卫华,张立娣,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35):239,241.

[9] 栾文甫.“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培训,2016(8):194.

[10] 朱婷婷,汪培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中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171.

[11] 代明美.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0):208-209.

[12] 孙士杰.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题任务驱动式学习[J]. 中国培训,2016(14):185.

[13] 刘毅.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10.

[14] 陈晶.任务驱动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5(31):152,154.

[15] 张永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88.

[16] 丁言常.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145.

上一篇: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 下一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