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5 07:57:03

当地文化论文

当地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素有“雪域江南”之美称的某地区。项目占地8725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385平方米(图1)。雅江度假酒店共设客房305间,其中双人房150间,单人房130间, VIP 套房20间,豪华套房5间;另设 20间别墅式客房,2间独栋别墅式客房,一个度假别墅接待(图2)。同时,酒店配套餐饮、会议中心、休闲中心、游泳馆、展览馆等,功能齐全,力求建设成某地区地区最高档的酒店、会议接待及休闲中心。

2.基地现状及规划布局

基地现状:用地北高南低,呈三级高差分布;北依高山,南接双拥路,东邻医院,西近小学;内部自然生态条件优美,古柳成荫,桃花成林;主入口位于双拥路上,交通便利。

功能分区:总体规划结合台地特征,将基地分为主入口广场区、客房区、休闲区、会议区、别墅式客房区五大分区。各个功能分区明确,联系紧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级台地南接城市道路,设计为主入口广场与绿化停车场,供市民休闲娱乐和临时停车,主入口广场利用轴线式规划布局,向城市展示主体建筑形象,整合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在城市广场的东边,设有展览馆,便于各级领导及游人,参观学习某地区地区的科学发展成就。

第二级台地抬高6米,作为半开放性区域。迎宾楼、休闲中心及会议中心

第三级台地顺应山势抬高9米,成为一个完全私密的区域。本案在此布置了度假型别墅区,并通过园林景观将其与第二台地的普通客房隔开。使得尊贵的客人在远离外部干扰的同时,坐享自然美景。

流线分析:本案实行人车分流。人行中央叠水广场,迎水而上。机动车由广场两侧驶入,人车互不干扰。在城市广场两侧设有绿化停车场,方便酒店会议临时停车,同时可以绕过内部广场,由迎宾楼两侧驶入地下车库。酒店共设300个停车位,其中地下停车205个,地上停车位95个(含10个大巴停车位)。别墅区内院就近停车。

视线分析: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地形高差,依山就势,层叠而上,保证每栋建筑的视野开阔。迎宾楼主楼与VIP客房间距32米,中间利用现有柳树遮挡,使所有客房的视线良好、日照充足,处处有景观。别墅区位于最高的第三台地上,错落布局,间隔有序,避免视线干扰;利用原有天然景观树木,同时密植适宜树种,营造安宁、优雅的度假环境。

景观分析:以长达150米的叠水及规划西式园林为主轴线,贯穿主广场与迎宾楼。充分利用现有泉水与地形高差,层层跌落,塑造出气势非凡的建筑入口形象。

3.建筑单体设计

(1)迎宾楼:正对叠水广场,

坐北朝南。由客房部、宴会厅与VIP楼三大部分有机围合而成,呈院落式布局(图3)。客人由正对叠水广场的主入口进入大堂。在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后,由电梯厅抵达各层客房。大堂左右分设西餐、商务中心、特产商店、美容美发等酒店配套功能。

穿过宽敞明亮的大堂,来到内部园林的水边。两侧的连廊将人流分别引至宴会厅和VIP客房。宴会厅在西边临水而立,两层通高,内设一个可供600人同时就餐的大厅,并在近古柳林的位置设有11个独立包间,让人们在波光树影间,开怀畅饮(图4);VIP客房位于水景东侧,共三层,包含20间VIP客房和5间豪华套房。位置独立,景观视线优美。

(2)休闲中心:

休闲中心位于迎宾楼的西边。由一栋四层的娱乐健身楼和游泳馆围合而成。(图5)人流由酒店内广场西侧的道路进入,在门厅一分为二,南边是娱乐健身楼,北边是游泳馆。娱乐健身楼南边一、二、三层KTV。含一个两层通高的演艺大厅和38间包房;此外,我们还设有美容美发中心、娱乐中心等。四层设健身中心与茶艺室;五层设高尔夫练习场。桑拿中心位于地下一层,集水疗、休闲SPA、旱地温泉、推拿等功能于一体。游泳馆首层设有一个25×25米的室内恒温游泳池,馆内两层通高,屋顶采用钢架玻璃,能让泳者畅游在蓝天白云之下。

(3)会议中心位于迎宾楼东侧,是以接待大厅,大型会议室与会议讨论区三大

部分组合而成。三大部分联系紧密,却又相对独立。参与会议的人员,由内部广场东侧道路进入接待大厅。参会人员在前台登记稍作休息后,向左进入大会议室,右侧进入会议讨论区。贵宾由大厅直接进入贵宾接待室休息、等待。流线独立便捷,各行其道。

大会议室16米通高,设有可容纳600人的坐席区,可供50人就坐的舞台及满足小型表演的后台区,同时宽敞的侧席提供会议间隙的讨论及茶点供应;会议讨论区,首层设有100人与200人的中小型会议室各一间,新闻及媒体工作室;二、三层则设30~50人的研讨室9间,辅以办公用房。

大型会议室与会议讨论区都设有独立出入口、休息区与后勤设备区,避免人流干扰,有利于会议时段人流的安全疏散。

4.造型设计

藏式传统建筑有着十分优美且独特的风格,与雪域高原壮丽且神奇的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给人以纯朴、自然、粗犷的美感。我们分析提炼出传统藏式建筑的构成母题,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建筑材料,表达藏式文化的精髓(图6)。

(1)整体造型,结合现有地形与视线采光需求,横向展开,建筑轮廓线高低起伏,形体错落,以层叠起伏的建筑外形寓意某地区雪山林立的高原景观。

(2)立面设计,以当地粗犷石材、白色墙面、红色压顶勾勒出藏式建筑的大致轮廓(石材、墙体、屋顶图片),与纯净的大玻璃界面,轻质钢材,深远出挑的薄屋顶,金属透空板材等轻盈材质形成强烈的对比,将纯朴粗犷与轻盈现代完美融合,创造出时代感强而又不失藏族特色的现代藏式建筑。

当地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J525.1文献标识码:A

室内设计的发展同其他学科一样,无一例外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而哲学思想、审美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特征与表现方式,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建筑美学的影响。作为当代室内设计,也符合了当代的美学要求,在当代社会的条件下则层出不穷。作为美的形态,当代室内设计不仅局限于围合的空间,并且是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自然美学观。作为推动室内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艺术与技术,艺术美与独创性也是当代室内设计重要的美学特征,在设计要素上面追求自我的发掘。作为美的欣赏,不仅在当代室内设计上对空间要有独创性,并且要有强烈的视觉感受。作为审美的特点,要有赏心悦目的,但是对于审美的评价标准则是不一样的,因为审美观念是相对的,一方面是具有群体性,另一方面是个体性,同样的审美也依赖于社会的实践,审美的过程我们要采用历史主义唯物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审美也是有差异的。因此,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主义室内设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一、当代地域文化主义室内设计的渊源

地方主义室内设计,来源于传统的地域文化、民族、民间风格。本质上来讲,作为地方风格的表现方式,其审美方式是一致的,如果作为一个地方主义文化传统的保有者,在其设计过程中必然会尊重当地的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的传统与风俗习惯,如果在其表达的形式上具有了这些特征,那么作为风格、流派的分类则具有了地方文化的特征。在19世纪末开始的现代主义,过分的强调了在大机器生产下的模式,简洁的几何形体。在“水晶宫”和《装饰与罪恶》等一系列的现代主义鼓吹者的影响下,现代主义则迅速发展起来,逐渐的变成为国际式的模式,给人的感觉不是温情的,不是具有传统文脉的。而作为所谓的民族风格和地方文化特征,现代主义浪潮对其有很大的冲击,而人们为了避免现代主义带来的冷漠,迫切希望离开几何水泥的城市,而寻找自然与交流。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补偿,在20世纪60年代,慢慢的崛起了作为设计史上的地方主义文化设计。最早可以追述到高迪,而阿尔托也是最早利用乡土文化进行设计的大师之一,他在玛利亚别墅的设计中,融合了现代文明现代材料与地方特色,表明了与现代主义不同的价值趋向,大量的利用了北欧的砖石传统来塑造不同体量的建筑,并利用色彩对比和体量的变化体现了北欧民族的热情和进取的性格。作为地方文化所采用的必然有所暗示的来源与地域的表现形式。比如民居的特色、民俗特征等,而形式感必然蕴涵了对于地域文化的象征意义。因此,如何表达对于地域特色的理解,而进行的重构是设计师进行研究的内容之一。地方主义文化设计作为当代重要的设计流派,是抵制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方式,以独特的风格趣味保护、继承、发扬地方个性和民间意味。作为重要的地方主义设计师,往往一方面阐述地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个性,地方主义的设计师一方面借鉴现代主义的优点,另一方面又批评现代主义的毫无生机,没有文化底蕴的机械的表达方式。作为地方文化的守望者,往往批评现代主义的“无场所”“无地点”“把每一个角落变成了大一统的世界”。柯里亚作为享誉全球的印度设计师,他将现代主义与印度本土的文脉进行有机联系,虽然他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但他充分考虑了本地的气候和风土。这些对于他的建筑和室内设计有直接的影响。例如他设计的管子屋中,提出了关于建筑的5个基本概念。由于印度气候炎热,空调设备少,而管子住宅创造了自然降温和节约能源的住宅模式。管子住宅是一个纵向的空间,造型简朴,自然通风通过管道构成了一个自然循环的流动空间,既体现了生态概念,又具有地域风土人情特征,并从地方传统中找到了建筑的表现元素。

作为地方主义文化情结的设计表达方式,往往是多样性的,各具特色和不拘一格的。詹克斯认为作为地方文化传统,一方面作为敏锐的观察者和地方情结的表达,往往是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并非是表面化的。设计师往往采用现代工业材料和理性的方式,关注的是作为对于地方文化的热爱,采用谨慎的态度,并且采用含蓄的表现手法,比较隐在的符号或者是场所的概念,把地方精神融入到现代材料的手法之中。比如日本的建筑设计师安腾忠雄属于此类设计师,他的设计思想来源与日本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对于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对比,单纯而又纯净的空间是他所追求的,对于欧美传统设计的比较,他采用了单纯的素混凝土的界面表达方式,用独特的用光方式,来塑造单纯的几何形体。表达了有与无的空间,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比如他在城户崎的住宅设计中,强调了室内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建筑、室内、室外的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素混凝土墙面表现了材料质朴的美感,室内布置简洁、空旷,体现了日本传统的美学精神。

作为地方文化的表达,另一种表现方式则是通常意义上的地方主义,一般来说通常采用地方符号与象征,甚至方言。以至于用更直观的方式表达地方风貌,民风、民俗、并以丰富的色彩和具有个性特征的手法,体现了更具浪漫主义感觉。往往采用某种写实性的手法,直接或者间接的采用传统的样式。比如传统的色彩、民居装饰、服饰样式等。反之来讲,则是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冲突,作为这一特征的设计师,对于地方文化充满热爱,用激情表达一个地方的历史,从审美上来讲,这一设计特征来源于对于地域文化的怀旧和淳朴的乡村生活。比如库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坦克辛夜公园”,其位置是对旧建筑的改造,作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表现和对于民族风情的理解,其设计显示出对于潮流规则的挑战。室内环境复杂,大小空间交错,多种造型元素相结合。室内空间环境气氛热烈、奔放。在窗户的玻璃上雕刻着造型质朴的民族图案,直接引用并让人联想到本民族的性格,利用符号化语言引起人们对于地域文化的情结。对于佛兰姆普敦的倡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融合个性与共性,地方与全球这样对立统一的范畴。只有这样,设计才是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又是全球性的。如果只是陷入历史主义的泥潭中,则是只能成为拒绝接受文化冲击的工具。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表达与特征,充分说明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特色和具有人文的表达手法。

二、当代地域文化主义的审美思维

当地文化论文篇(3)

建筑对于时代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具有真实的反应作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人类在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创造中,进行建筑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因此,建筑作为人类物质与文化财富的总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气候、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筑设计呈现不同的建筑文化特征,这也是建筑中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于地域文化保护发展的越来越重视,作为地域文化特征重要承载的建筑实体,进行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将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1、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形成与特征表现

建筑设计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承载者与真实反映者,在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地区或者是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影响和限制,那么,同样的在不同地域和地区之间的不同文化发展与特征限制下,就形成了不同地域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也就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文化。比如在我国,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设计中,就有由于南北温度和习惯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建筑特征。

随着建筑地域性文化的逐渐形成与发展,也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性文化特征融合体现,地域性建筑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征表现。根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特征的融合情况,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也就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1.1 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对于地域性建筑文化来讲,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制约下的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应用材料等。

首先,在不同的地域或者是地区之间,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域以及地区之间的物理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物理学,并且这些不同的建筑物理学,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物理环境特征的限制,最终会应用在地域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中,也就是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层面的建筑物理环境文化差异。比如,在湿热的岭南地区高温多雨,建筑具有防潮通风特性,季风气候台风频繁,建筑需要具有一定防雨防风灾害等级特征等。

其次,在不同的地域情况的限制下,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应用情况也会有不同,这也是属于物质层面的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建筑施工应用材料与地域性特征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应用材料就会不同。岭南地区居民的建筑材料有木、竹、石、砖、瓦等,如木材产地粤北山区和海南岛的居民大都采用木材和泥砖砌筑、梁枋、屋架均用整木。又如,石灰各地普遍采用,潮汕沿海一带用贝壳烧制的贝灰代替石灰,优点是防海风的酸蚀等,都是建筑应用材料的地域性特征重要体现。

1.2 非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以地域性为主的建筑文化特征,除了物质性的建筑地域文化外,在不同地域或者地区中,建筑文化还具有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特征表现。比如,受到不同的民族以及文化习惯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建筑的风格以及尺寸也有不同要求。其次,不同地区或者地域之间,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宗教性质的不同,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也有不同体现。建筑地域文化非物质层面的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建筑结构与风格,在政治体制与影响下的不同表现。例如,岭南地区的潮汕建筑由于地理环境与闽南接近以及文化传承的关系,在建筑材料上大量采用石和夯土墙,建筑装饰上喜用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木雕、石雕、嵌瓷等,这些都是由于不同的非物质文化意识影响的建筑地域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

2、当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方法途径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成形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文化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建筑的结构风格与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也有不同,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已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推动地域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发展进步。

2.1 充分结合地域物质环境进行建筑设计应用

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建筑施工应用材料对于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风格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环境以及建筑材料都会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并充分结合当地的物质环境以及建筑材料情况进行建筑的设计应用,在节约建筑设计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够形成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建筑。

2.2 尊重地域人文意识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地区的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是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想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征,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应用。比如,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地区,建筑设计中就应注意对于文化娱乐项目的设置等。

2.3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西方文化特色

如同社会经济发展应当与时俱进一样,进行不同地域建筑的设计中,也应注意对于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入与设计应用,以推进地方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的形成发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先进文化意识的地域建筑风格。西方的一些优秀以及先进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生活模式以及思维意识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应注意抓住西方文化元素的这一特征,在尊重与保护原有地域文化与特色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应用,追求发展进步。

3、岭南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岭南地区北靠五岭(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和都庞岭),南邻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岭南建筑文化风格的形成,与岭南地区的精神、文化、民族以及风俗习惯等有很大的联系。首先,从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分析,岭南地区的建筑结构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因此该地区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多考虑了该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建筑设计对于通风、隔热以及遮阳等的要求及相对较高。其次,从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方面分析,岭南地区人们多以追求轻松、活泼、闲适的生活为主,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岭南建筑中也多以庭院结合的建筑形式为主,并且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对于岭南地区的山、水特征以及自然进行利用设计,增强建筑的美感。最后,与岭南的开放、思维、创新的发展精神相符,岭南地区的建筑设计中也有对于岭南人们兼容并蓄、用于创新精神的体现。

4、结束语

总之,在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影响下,建筑文化以及风格特征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建筑中设计应当注意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引进一些积极的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先进建筑文化与风格。

参考文献:

[1]尹然.当代建筑中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凉山州西昌市凉山民族文化公园为例[J].科技信息.2011(30).

[2]李倩.“从场地到场所”——城市语境下建筑现象学的运用策略——以成都地区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12(7).

[3]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向科.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烟台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4).

当地文化论文篇(4)

人类从产生之初至今,经历过原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在这几个社会形态中,女性的地位也有着突出的变化。我们可以说女性随着这几个社会形态的发展,地位的提升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文艺复兴带来了一次科技与艺术的革命,其影响遍及哲学、文学、艺术、宗教、政治、科学等知识探索的各个方面,拉开了欧洲近代历史的帷幕。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挣脱了中世纪的精神枷锁,而意大利人又先一步走向世界,倡导人本主义,个人主义兴盛开来。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席卷至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女性这一群体的变化。其中,以文艺复兴的中心城市――意大利的实例最能表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妇女的变化,主要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显现在思想、教育、性格以及服饰等方面。

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女性地位的变化

在思想上,意大利女性已将男女平等的观念根植于心。她们无所畏惧之前只有男人才敢想象的冒险和投机主义,她们勇敢的追求美和一种展现自我的力量。她们不再是一个只会依附他人的“寄生虫”,不再是一个只会伪装自己的“套中人”,也不再是一个只会修饰外在的“花瓶”。她们在文艺复兴时期更多的是追求自我人格的完满和个性的解放。她们希望自我价值能够在这个纷繁多杂的社会中得到实现,期盼自己能够依据自身的能力在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文艺复兴时期,在教育上,在上层阶级中间,对于妇女和男人所进行的教育基本上是相同的。尤其在意大利,意大利人使儿子和女儿接受同样的文学乃至语言学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接受同等教育。从这可以看书,意大利人已经在思想上对男女的地位和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男女平等,教育平度。就如同现在的中国社会,教育赋予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在性格上,意大利女性显示出了强有的个性。教育的平等,为女性个性的张扬提供了蓬勃发展的土壤。在此时,意大利女性更多的表现出自己的美丽、气质、教育、美德以及虔诚。在某种程度上,她们被视为对当时有名人物施加影响以及节制男性冲动的“侩子手”。

意大利女性对于服饰的要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更多的追求自然,但却显示出“不自然”的效果。她们追求舒适、整洁和协调的效果和氛围,由此也看出了她们对简洁的重视。意大利的宫城和宅邸都有这样的讲究。当时的女人们用一切化妆所能提供的方法来改变她们的姿容。她们极为关注自己的外在表象,如:皮肤、容貌和头发等。甚至不惜以最明白晓畅的方式去展现自己对于美的追求。而在装饰品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假发,尤其是白色和黄色的蚕丝做成的。之所以喜欢金黄色,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在头发上就是这种颜色,但显示的效果却不是那么的自然。当时的意大利妇女,对青春有着美好的期盼,希望用改善外在去达到那样的效果。但是此时的妇女也存在着较为夸张的行为,如将香水用在所有能够与人接触的物品上。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早期,美化和提高外在世界是该民族仅有的。由众多事件合在一起构成了那种我们所谓的舒适,是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

二、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的进步,现代女性的地位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男女平等的概念已经被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和证实。在社会各界,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以中国女性为例(以下皆以中国女性为例),她们的身影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政治地位上,古时要求女性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根本没有任何社会政治地位。在现代,女性的各方面权益大部分得到尊重和保护。新中国建立后,在1949年颁布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中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这是在法律上首次正式针对女性权利作出的规定,实现了中国女性权利受法律保障的一个根本转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保护女性权利的政策、原则和规范,其中涉及到地位和义务。

在经济上,女性与男性一样,拥有同样的劳动权。劳动权是由一系列权利所构成的权利系统(包括工作权、报酬权、福利权等),在这个系统中,按照一定的分工并紧密地结合起来的各种劳动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因此,女性的活动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家庭,而更多的是社会。这使得女性的人格独立有了经济层面的支撑。

在教育上,中国女性早已具有与男子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力。除此之外,为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女性教育工作的发展促进了女性教育体系的构建,进一步促进了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同时也为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打下坚定基础。

在外在方面,中国当代女性对自我的定义极高,自我意识超强,自我修饰上更多的与自己的职业和身份相匹配,并不只是虚妄而毫无目标的去修饰自己。她们显示出应有的角色定位。在某种程度上说,当下社会提倡外在修饰靠内在提升,很多女性都通过内在的修养去完善自己我外在显现。

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女性以及当代中国女性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从美的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时代的女性在人格的独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格在不断的得到完善。通过教育和人格的解放,他们的美在不断的外露。只是两个时代所追求的美有着一个质的区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女性追求的美更多的是外在的虚华。她们企图通过外在的修饰而达到个性解放的目的。但是她们根本不了解,个性解放与个人自由以及个人欲望是不同的概念。他们对外在的美化更多的表现出她们对于个人欲望的满足,而没有真正体会到个性解放的真谛,将个性解放泛化,追求自然,而又极其不自然,往往背道而驰。当代的中国女性,在地位上得到来自法律和道德上的认可,在经济上得到社会的支持,在生活上得到美的改造。此时的美不在仅仅是外在的,而更多的是提倡通过内在改化外在,达到身心的愉悦和社会的需求。当代中国女性对美的追求有了内化的改造,企图通过内在的美化使外在得到认可,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她们也不再简单地追求浮华的外饰,而是通过内在的提升达到自我真正的美造。尽管在思想上,两个年代,都突出了女性与男子的平等地位。但是对于美的追求有着不同的方向。当前社会更加推崇的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尽管这样,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两者都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猛,《试论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思想的特点》,《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5年7月第25卷第三期。

当地文化论文篇(5)

长久以来,文艺理论期刊在繁荣文艺、推动文化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下纷繁复杂的传播手段中,文艺理论期刊仍肩负着记录与传播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使命,其作用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日益凸显。但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发展的要求,使当下文艺理论期刊陷入发展的“瓶颈”。而今,我们应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改变文艺理论期刊低迷发展的现状,使其更好地履行文艺理论期刊在文化建设中的使命,在新的文化格局中发挥更大的功效。

对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探索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纵观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争取民族文化自主独立的过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者扩大文化研究视野,结合西方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开始理性书写我国文艺理论话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研究》(1957年创刊时名,后于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文艺理论期刊介绍并引入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苏联文艺理论,成为当时我国文艺理论的主要参照话语。改革开放后,又经《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争鸣》等文艺理论期刊译介与刊载,大量欧美文艺理论思潮,“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解释学”、“叙事学”等一系列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当时的文艺理论期刊,反观中国文艺理论建设在问题视阈、研究方法、概念范畴方面审视西方文艺思潮,启发自身建设。文艺理论期刊适时刊载了1992年、1995年两次国际性文论研讨会的重要学术成果,在中国学术界掀起“建树我国当代文论”的热潮。《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文艺理论期刊相继组织专栏或刊发文章参与并引领此次讨论。十余年来,文艺理论专家的观点与建设性意见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大热点理论话题。进入新世纪10年来,《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研究》、《小说评论》等文艺理论期刊又引入了“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现象学文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文化生态学”等西方文艺理论思潮进入中国学者视野。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内生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力量源泉。每一次国外文艺思潮中文艺理论期刊的大量译介与传播,都有效地指导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吸纳新元素,既保持自身文化独立,又坚持文化多样化,此外更给予中国当代文艺传承、保护本民族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在研究的广度、角度与分析思路上以引导。

文艺理论期刊中对外国文化研究与探索的重要学术内容成果为我国先进文化发展与培植民族文化创造力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促进了一种更具民族个性、科学品格和解释效能的中国先进文化体系的建设。

文艺理论期刊是民族文化拯救和传承的重要平台

从全球范围看,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越来越被各国重视。传统文化既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的部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华夏文化,流露着静谧唯美的东方气质。在世纪之交,当代中国进入多元语境

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遵循商业准则、以金钱为逻辑的西方快餐文化陆续登陆中国,迅速席卷内地,使传统民俗文化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中国文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徘徊时期,大批有考古、文化价值的古村落、村寨招致拆迁,五千年的民俗文艺遗产有些正在不断消失,有些甚至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

这一次的文化思潮中,以《大长今》为首的韩剧等文艺“韩流”在中国的势头最为刚劲,迅猛风行,小到美容、医药、服饰、餐饮,大到生活方式、处世态度以及文化价值观,不仅形成了“哈韩一族”,甚至几乎全民参与。文艺理论期刊中记载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深刻分析了哈韩现象的渊源,为韩国文化研究和探索提供了重要信息。韩国传统文化在韩国政府、商业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全力打造下,韩剧、跆拳道、韩国民俗等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载体,已形成了韩国文化品牌效应,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传播。“哈韩”现象实际上是韩国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可见文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还有如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成为美国的最大出口文化产品,现在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一,这种用文化的方式在其他国家软着陆的现象不胜枚举。文艺理论期刊的研究始终关注现实,拥抱生活,在理论建树上很重视这样的现象,适时刊载了大量学者和有识之士的批判性反思引起了政府以及相关各方的关注,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韩剧”和“好莱坞”等当代文化思潮,在指引本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冯骥才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刊于《对外大传播》)、尤小刚的《“韩流”热中的冷思考》、张晓宇的《韩剧热播的批判性思考》(刊于《新闻知识》)等多篇文章极具代表性,为保护华夏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奔走呼告。

文艺理论期刊以战略性发展眼光认识到文化的作用与意义,加大对民族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度,呼吁民族遗产的保护与拯救。建设先进文化,强我中华要依靠的正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而建立的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情感以及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文艺理论期刊为大批文化研究者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构建了充分自由交流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引领与疏导大众,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本民族文化,在创新中创造出中华民族丰富优秀的先进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艺理论期刊是先进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湿地

作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文艺理论期刊发展至今已形成自身独特的学术品格。结合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文艺理论期刊以多元开放、兼收并蓄的胸怀,拓宽视野,及时汲取国内外文艺理论研究新成果,把握中国当代文化研究新动向,并将目光到各种新生文艺现象,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与研讨。在具体的运作上,文艺理论期刊建立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稿件评审、推介及发行机制。将优质的文艺理论稿件及时地刊发出来,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源,使中国文艺理论信息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迅速面向社会扩散,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中一块重要的湿地。伴随着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兴盛与扩张,大众阅读逐渐倾向于直觉可感的理解方式和即时性的价值原则,使受众在顷刻间阅读满足得以实现,结果使阅读群体匮乏理性思辨,抽象思维能力日益衰退,久而久之,将形成一种丧失批判功能与否定功能的单面文化,令人堪忧。因此,借助文艺理论期刊培植大众思辨与创新能力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文化对外可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对内可以加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各地域、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创新先进文化的源头,更是永葆民族精神的根系。各地文艺理论期刊因其特有的地方文化与学术资源,每个区域的文化需求都不尽相同。各级文艺理论期刊在探索中塑造着各自独特的学术个性,丰富了我国文艺理论研究特色。文化发展中,伴随着影视、网络等大众文艺样式的兴盛和地方经济、文化观念的偏差,导致一些地方民俗文艺类型萎缩,甚至消失。究其根本,是由于对这些地方的文艺样式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有见地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重视,乃至一些地方民俗文化得不到有效挖掘和保护。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地方文艺期刊对地方文化建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我国东北,辽宁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北方世代相承并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东北大秧歌、奉天大鼓、二人转、小品和辽派评书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虽享誉全国,但是,当下辽宁区域的民俗文艺却陷入发展窘境,就民俗文化发展来说,一方面这些文化样式本身有诸多问题,如创作人才匮乏、演员队伍亟待提高等;另一方面对这些文化样式的发展和保护,其效果不尽如人意。辽宁地方文化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不容忽视,辽宁当地《社会科学辑刊》、《理论界》等二十多家文艺理论期刊对本地文化样式的研究给予关注,大力呼吁保护、振兴辽宁地域文化,在探索拯救与繁荣辽宁地域文化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限于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期刊社本身的因素,相对于辽宁地方文化发展和保护的要求来说,所做的工作很有限,从中感到文艺理论研究期刊的现状不容乐观。

各地方文艺理论期刊最终融汇成探索与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发展的洪流,把文艺理论与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湿地,指导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文艺理论期刊的发展现状

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迫使文艺理论期刊生存境遇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当前,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阅读更注重消费与娱乐,文艺批评逐渐趋于淡化,文艺理论期刊社地位边缘化。在数量以及发展趋势上都不容乐观。当前市场化的大潮中,似乎所有期刊都要市场化运作。文艺理论期刊社也在积极尝试,但效果不佳。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迫于经营的压力出现了经营版面、收费刊发文章的现象。为改变发展困境,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还尝试扩充广告版面,却直接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的高品位、高水准的学术形象;有的文艺理论期刊社为扩大发行量,把部分发行任务分派给编辑,编辑疲于奔波市场,分散精力,影响了编辑工作,更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质量;有的干脆直接转向为其他行业期刊。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的质量,进而掣肘推动文艺理论建设的动力。文艺理论期刊社人才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各级文艺理论期刊社编辑薪酬待遇普遍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迫于生存压力,一些能力较高的编辑放弃期刊社工作转行另谋生路,导致文艺理论期刊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流失。这一切使文艺理论期刊整体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了文艺理论期刊精品的打造,已成为当下文艺理论期刊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这样的境遇中,中国文艺理论期刊弥散着日益浓重的焦虑和危机感。

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文艺理论期刊作为重要构成部分并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文艺理论期刊始终站在文化建设的前沿,为推动中国文化建设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改变文艺理论期刊的低迷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文学评论》,1984(6)。

2.孙大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研究十年述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4)。

3.黄德昌:《文论期刊发展的难度探析――以〈南方文坛〉为例》,《出版广角》,2009(9)。

4.邓玉萍:《辽宁地域文化的拯救与繁荣》,《理论界》,2009(1)。

5.李继晓、蔡成瑛:《对各种核心期刊评价方法的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2)。

当地文化论文篇(6)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稳定的精神基座,这个精神基座大致是由集体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哲学理念等方面构成,但我们更为强调的是从哲学、艺术层面来谈论文化传统。如今,尽管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文化所影响,但是我们的哲学精神、审美精神依然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文化传统的承传和积淀又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形成的,因此具有一种稳固的集体认同的精神力量。正因为文化传统的稳固与强大,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都会面临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问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古今之争”“中西之争”一直是知识界争议不休的问题。这个问题背后,牵涉到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经受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和冲击以及人们对古典文化传统的不断反思和质疑,以往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原道”“宗经”“征圣”的文化传统不断地被瓦解。即便这样,中国的知识分子其实一直都没有抛弃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批判性继承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中,我们总会看到两种相互对峙的力量——保守与变革,这两者既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又具有双面性。从保守角度看,保守者往往相信文化传统背后的稳定性与超越性,他们相信文化传统一定存在着不因时间而改变与褪色的价值,因此会有意识地去坚持并维护文化传统的价值,可是一旦文化传统的保守力量走到极端,则容易转变成一种不顾时代与现实变化而盲目固守的狭隘态度,从而阻碍文化的革新。从变革的角度看,永远会有一批人走在时代前沿,去发现文化传统自身的弊病,并自觉地努力推动文化传统的更新与再造,但是变革一旦走向激进和极端,就容易导致全面否定文化传统,从而滑向文化虚无主义。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既有“万变不离其宗”“原道”“宗经”等对文化的永恒价值的固守,但同时也有“道通为一”“惟变所适”“相反相成”等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的把握。文化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实体,它一直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时空序列之中,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传统的传承性,又要看到其在不同时代的变异性。

当地文化论文篇(7)

一、相关基本概念

旅游影响作为旅游研究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旅游物质环境和旅游社会文化三大类别。其中对旅游社会文化的影响主要针对旅游者(客)、目的地居民(主)和主-客相互关系的影响三方面。本文重点注重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的探究。文中所指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价值观、文化、民俗民风、种族信仰以及大众道德观念和生活质量水平所造成的影响。

(一)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是指以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为吸引力,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有目的地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管理,旅游企业可以从中获取经济利益,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地区。

(二)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系统性,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元,它所包含的范畴极其广泛和复杂:即在旅游的空间和时间系统范畴内所形成和存在的关于社会文化的实物形态和意识精神氛围的总和,他是旅游目的地的精华和魅力所在,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重庆市的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通过再现老重庆的真实写照,成为了重庆市亮丽的名片。一方面,展现了重庆市的山城文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内涵。

(三)旅游的社会文化变化

本文重点谈论的旅游社会文化变化是旅游在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一大现象,针对旅游社会文化的变化的主要论述对象是旅游目的地居民以及主-客双方的关系变化。

(四)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领域的进步已不再是单一的链条形式,同样旅游发展也不例外,更重要的是旅游作为综合性极强的产业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旅游的本质来讲,旅游活动应当是文化性极强的活动,无论是旅游社自身观念与意识的改变还是目的地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的冲击,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旅游活动的过程就是实现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产品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对于目的地而言,则导致价值观和意识体系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对本真的文化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变化的相关理论机制分析

旅游给社会文化带来变化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有机制的各种理论,其中发展阶段理论和涵化理论是影响比较大的理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另外还增加有社会交换理论,这一理论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中诸多的新现象有较强的说服力。

(一)发展阶段理论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顾名思义就是指旅游目的地在旅游业的不同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阶段的阶段性变化,这些变化中包含目的地旅游者数量和相关旅游产业的变化,也有当地经济的变化。

最著名的就是巴特勒的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他的理论中,将旅游目的地的演变过程依次整理为: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然而与巴特勒不同的是,多克西和密丽根则是从当地社区居民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多克西利用自己在巴巴多斯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湖区的案例调查,认为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变化可以根据当地居民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角度来划分不同的阶段,提出“愤怒指数”理论,从他的理论中可以得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广泛遵循着某种成递进的趋势。

(二)涵化理论

当一个社会和另一个在经济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其中处于弱势的社会经常要被迫接受另一个强势社会的许多的社会文化要素,以上所谈到的由于两种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被称之为涵化。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的沟通,作为外来旅游者到异地旅游只作短暂的停留,从表面看两者只做表面肤浅的沟通,并不存在涵化。然而单一旅游者停留虽然短暂,众多旅游者则会形成一个整体,影响的效应不可小觑。当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发生接触时,双方就可以通过“借鉴过程”来缩减差异,这样的“借鉴”过程并不对等,但是接触的过程中会受到双方关系的性质,双方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双方数量差异等一些因素的影响。

针对以上所讲的“借鉴过程”,比较常见的就是位于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往往这样的地区拥有发展旅游的潜质。因此,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变地区贫困的面貌,就会通过改造目的地来适应外来旅游者的需要,不可避免的要用外来价值观和态度,这种看似自发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妥协和无奈。所以,当目的地社会受到冲击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就会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

(三)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是古典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看成是一种计算得失的理的社会学理论,它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互动都是为了追求最大利益的满足。

从这个理论,可以汇集一点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对于目的地而言,发展旅游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经济利益,社会、心理需求在他们看来则是次要的;而对于外来旅游者而言到目的地是为了获取精神的享受,美的新体验,至于其他的文化交流都不是他们所要关心的。无论是目的地居民还是外来旅游者一旦交换完成以后,他们则会对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评价,如果发现收益大于付出则会继续保持交换,但如果交换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将会减少或是退出交换。

三、导致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旅游相对数量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多克西的研究中,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间的关系要经历融洽、冷淡、恼怒、对抗的过程直至最后阶段。众所周知,目的地发展旅游能够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并且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益。然而,更多的是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之前所见到的环境影响是一方面,然而对于经过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的损害无疑是一种伤害。

例如:游客相对数量的增加,旅游行为会侧面的影响到当地居民,来访的游客到目的地的大肆消费、以娱乐和游玩为目的的行为会让当地居民渐渐地产生享乐的思想,而影响当地长期传承的辛苦劳作的优良品德。人数的增多同样会影响当地治安的问题,更甚者则会提高目的地的犯罪率。

根据多克斯的发展理论可以得出,目的地的居民的心理环境容量会随着旅游地的相对人数增加与目的地人口最大容量的比列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动态的变化,当游客到访人数超过目的地的环境人口容量时,目的地居民就会产生厌恶的心理动态,从而导致整个目的地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

(二)游客停留时间会导致当地社会文化的变化

游客到访目的地的游览时间是导致当地社会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目的地为满足游客游览过程的需要,当地服务人员将会受到比较固定化模式的培训,因为整体中体现出了一身的“僵硬化”、“模块化”的气息,久而久之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识将会慢慢变得商业化。另外一方面,从社会文化以及接受的形式来分析,有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所谓横向是目的地和旅游者在经济水平和所具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基本同等的条件下,那么接受形式就基本属于横向流动的,但如果两者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状态处于高低不等的情况,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就形成“强加性”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如果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带去比较先进的,新颖的社会文化,对于目的地来讲就是前进的契机;同时相应的一些游客的陋习和腐朽的思想、行为长时间的存在于目的地地区,无疑是一次社会文化的破坏。

(三)不同旅游类型构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从游客的游览的目的分,科恩将游客分为五种类型:娱乐型、消遣型、体验型、试验型、存在型。娱乐型游客在旅游中寻求愉悦为主,不关心真实与否;体验型游客主要体验异地的不同生活和价值观念,主要寻求当地具有真实性的元素;消遣型与试验型,前者并不讲求真实性,属于娱乐和体验之间,而后者关心经历的真实性;最后的存在型一般属于生活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身份的彰显,讲求社会存在感。娱乐型的全身投入到游玩中,去享受游乐给自己带来的美的感受。这一类人会感染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因此目的地居民受到观念的感染是存在的;消遣型与试验型一般会长时间的停留,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习性就会毫不隐藏的暴露出来,长期以来会给当地的居民正常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影响他们本身正常的作息时间,游客的接受程度也随之降低。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游客,来到目的地都会与当地居民进行行为和思想上交流、互动,对于目的地居民而言,价值观和行为指向会受到游客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的影响。

四、目的地社会文化变化的控制原则和方法

旅游的开发和利用从最根本分析,目的是将一个地方独有的特色展现给社会,因此目的地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更多的应该保持原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和精华,尽量减少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导致自身的变化。为此,对于旅游给目的地社会带来的变化的客观存在,在后期的发展中应当遵循一定的控制原则,采用相应的措施,保护目的地社会文化。如何解决旅游给目的地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导原则和控制方法,两者都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目的,从整体着眼,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指导原则―坚持发展可持续旅游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在不损害其后展的需要的同时,满足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旅游要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提高利用率,保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具体到控制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变化,有如下的分类原则:

(1)全面原则:发展旅游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尊重居民的信仰。

(2)参与性原则:发展旅游关键在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注重当地居民的参与性。

(3)保护性原则:旅游本身就是向外界宣传本地美的活动,同时为了发展的长远,必须切实地保护当地的社会文化资源,保证旅游质量的高水准。

(4)收益性原则:旅游的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收益性,收益性是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文化的质量。

(5)长远性原则:这是有效开展旅游的重要原则,从长远的目标出发能够延长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保证旅游的不断更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指导原则,是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控制方面的指导思想。无论是维持或完善当前的旅游,还是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社会文化的质量都是长期不变的法宝。原则只能作为执行一项事项应当遵循的准则,更具体的解决目前的问题还需要相应的措施。

(二)控制方法―严格按照旅游社会文化规划开展旅游活动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旅游开发的范围、步骤和措施等方面的计划。规划的制定有实地的调研,会吸收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开发后社会文化的状况。旅游活动开展需要具有吸引力、凸显目的地个性、特征、文化,尊重当地的习俗和传统信仰。例如广西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山水圣地桂林山水美丽的阳朔风光实景作为舞台和观众席,以经典传说《刘三姐》为素材,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集唯一性、艺术性、震撼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一方面从视觉上把桂林山水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还深层次地挖掘出了壮族的民族文化。旅游地社会文化是当地发展的灵魂,致富的法宝,为文化能够保持本真,同时声名远扬,理应当尊重文化,顺应自然,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文化的保护。

五、总论

旅游是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已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奢侈消费,因此旅游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然而旅游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不良的效应,两者同时存在于旅游中,并相互影响。为了促使旅游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和完善,还需要政府、各地旅游者、当地居民以及旅游企业的共同协作,共同监督管理;在旅游发展研究方面更应该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和先进、创新的研究方法,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以期为旅游地的发展战略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体系。(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旅游学刊,1992,(3).

[2]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文化影响[J],旅游学刊,1998,(4):30-33.

当地文化论文篇(8)

前言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笔者提出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无疑是符合当下时局的能够改善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提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背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提出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若只由教育者直接向学生输送理论知识就结束的教学工作并不完整,还应当有后续就是实践的部分。如果将人视为树,那么理论教育就是灌溉,实践教育就是疏导和转化。教育者将理论以灌溉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只是将理论变为了受教育者的工具而通过实践以后这些工具会被疏导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习惯,行为。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接受,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应与世界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德育理念,取其精华应用于国内的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改革提高。如美国,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德育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即重视实践。美国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去修建各种纪念馆、展览馆、公园等,以这些为依托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美德,并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美国高校志愿者随处可见。英国的德育重视“行为矫正”。新加坡也在不断完善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六顺七结合”的理念。

(三)我国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优秀的中华文明。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这些独特的优秀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十分有利。

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在课堂由教师讲授,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方式进行,这样讲授的效果就使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距,学生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假如再有老师语言表述方式不当等情况的出现,极易出现教学敌对情绪。

(一)较多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消极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才是立足社会的机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工作岗位重利的局势,在这样实用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了学生休息或者学习其他课程的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课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过快,许多思想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快,但是我国许多思想理论教育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即使他们工作努力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有的老师只是追求安稳的教师生活,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并没有当初进校的热情,他们的教案是几年前的,数据资料没换,讲课方式没变,这样的讲课教学效果从何而来。

(三)课程设计重复,课程内容陈旧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材就是那几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这些课程对于高中是文科的学生来说没有新意,教材上大多重复高中的内容,而对于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这些枯燥的理论相对乏味,缺乏兴趣。再者这几门课程在内容上又有相互交叉重复的地方,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单调无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缺点多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然更为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满足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创新有突破的新方式。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的高校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并且高校学生群体素质较高,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能力对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当地文化进行创新,为当地文化增添活力。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

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往往留有建筑、遗址、史实资料等载体,在课堂上老师对这些奇闻轶事、风景遗址等联系理论知识细致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增添学生的见闻,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借由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心中的敬仰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到第二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可以结合老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

(三)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进现代化进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精神和品德的塑造,用优秀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去影响高校学生,可以增加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加深高校学生心中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与地区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投身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出愿意、乐于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从而推动地区发展,造福社会,利国利民。

四、怎样将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在前面的行文中论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目的、背景及意义,既然这种方式这么有需求,这么有效果,各高校理当尝试,但是怎样去做,如何做好仍需要探索。笔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科学技术进课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备,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课堂上积极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第二章‘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三维立体动画、音乐、图片等载体将当地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放一些红军浴血奋斗的影视作品,唱一些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如此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PPT演示,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变化,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师生交流。

(二)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多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光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业余时间也应当利用起来,不仅要透过图片、视频看看当地的文化底蕴,更应该实地访查看看当地的民风民俗、景点遗址,查阅资料看看人民生活的变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美术生,去高校所在地的名人故居或者纪念馆去采风,完成本门课的作业。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和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谈谈时事,短期来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的理解,长远来说,有利于传播真理和先进理念,启发学生的思想。当然,这些辩论和演讲都要有前提,就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将身边的历史名人、身边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的文化传统融合进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

前文中也提到过有关思想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数量少,内容乏味,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放宽选书的政策,一些古籍如《大学》、《中庸》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物志等书籍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如我校所开科目《历史文化名人略说》作为选修科目,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重点放在广东省的名人,这样就将地域性文化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部分拓展到教科书中,以例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理论知识。

(四)建立思想理论课教学的评价

奖惩制度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如让学生填写老师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实时检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的实施。五、结束语我国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如此独特优秀的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也十分有利。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在当地文化氛围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当地文化论文篇(9)

前言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实践教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而笔者提出的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无疑是符合当下时局的能够改善思想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提出高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背景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提出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有这样一句话“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若只由教育者直接向学生输送理论知识就结束的教学工作并不完整,还应当有后续就是实践的部分。如果将人视为树,那么理论教育就是灌溉,实践教育就是疏导和转化。教育者将理论以灌溉的方式灌输给受教育者,只是将理论变为了受教育者的工具而通过实践以后这些工具会被疏导并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习惯,行为。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接受,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应与世界接轨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学习国外优秀的德育理念,取其精华应用于国内的德育教育中,有利于实现自身的改革提高。如美国,英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虽然德育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一点上都是相通的,即重视实践。美国注重德育氛围的营造,会投入较多的资金去修建各种纪念馆、展览馆、公园等,以这些为依托让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到美德,并且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美国高校志愿者随处可见。英国的德育重视“行为矫正”。新加坡也在不断完善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提出“六顺七结合”的理念。

(三)我国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特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优秀的中华文明。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这些独特的优秀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十分有利。

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学生坐在讲台下听的方式进行,这样讲授的效果就使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差距,学生极易丧失学习兴趣,假如再有老师语言表述方式不当等情况的出现,极易出现教学敌对情绪。

(一)较多的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消极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原因是意识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才是立足社会的机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再好也改变不了工作岗位重利的局势,在这样实用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成了学生休息或者学习其他课程的课。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任课教师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过快,许多思想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快,但是我国许多思想理论教育老师的教学理念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即使他们工作努力也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且有的老师只是追求安稳的教师生活,对教学工作得过且过,并没有当初进校的热情,他们的教案是几年前的,数据资料没换,讲课方式没变,这样的讲课教学效果从何而来。

(三)课程设计重复,课程内容陈旧

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材就是那几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这些课程对于高中是文科的学生来说没有新意,教材上大多重复高中的内容,而对于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这些枯燥的理论相对乏味,缺乏兴趣。再者这几门课程在内容上又有相互交叉重复的地方,学习起来就会显得单调无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意义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缺点多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必然更为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满足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且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创新有突破的新方式。

(一)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各地的高校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将地域性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符合当代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并且高校学生群体素质较高,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有能力对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当地文化进行创新,为当地文化增添活力。

(二)有利于丰富高校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提升高校学生品德素养

优秀独特的地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往往留有建筑、遗址、史实资料等载体,在课堂上老师对这些奇闻轶事、风景遗址等联系理论知识细致进行讲解,一方面可以增添学生的见闻,丰富理论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借由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心中的敬仰之情,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讲到第二章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时,可以结合老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去过的地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

(三)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进现代化进程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精神和品德的塑造,用优秀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去影响高校学生,可以增加大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加深高校学生心中的自豪感,培养学生与地区间的情感,吸引学生投身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出愿意、乐于为地方服务的人才,从而推动地区发展,造福社会,利国利民。

四、怎样将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在前面的行文中论述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目的、背景及意义,既然这种方式这么有需求,这么有效果,各高校理当尝试,但是怎样去做,如何做好仍需要探索。笔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科学技术进课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备,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课堂上积极使用新设备、新仪器。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第二章‘爱祖国的灿烂文化’时,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可以通过视频、三维立体动画、音乐、图片等载体将当地的优秀文化展示出来,放一些红军浴血奋斗的影视作品,唱一些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如此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带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又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讲到改革开放的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些PPT演示,展示一下自己家乡的变化,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师生交流。

(二)业余时间充分利用,实践活动多开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光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业余时间也应当利用起来,不仅要透过图片、视频看看当地的文化底蕴,更应该实地访查看看当地的民风民俗、景点遗址,查阅资料看看人民生活的变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美术生,去高校所在地的名人故居或者纪念馆去采风,完成本门课的作业。也可以组织一些辩论和演讲比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谈谈时事,短期来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的理解,长远来说,有利于传播真理和先进理念,启发学生的思想。当然,这些辩论和演讲都要有前提,就是结合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将身边的历史名人、身边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的文化传统融合进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科书

前文中也提到过有关思想理论方面的教科书,数量少,内容乏味,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放宽选书的政策,一些古籍如《大学》、《中庸》以及颇具地方特色的人物志等书籍供学生选择。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如我校所开科目《历史文化名人略说》作为选修科目,用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些历史文化名人重点放在广东省的名人,这样就将地域性文化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部分拓展到教科书中,以例证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体会理论知识。

(四)建立思想理论课教学的评价奖惩制度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如让学生填写老师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实时检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的实施。

五、结束语

我国各地也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在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早已和地域的环境融为一体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如此独特优秀的地区文化氛围对高校思想理论的教学也十分有利。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地域性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在当地文化氛围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当地文化论文篇(10)

中国当代文论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构成:从时问之维审视,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从地域区分而言,它同时包含西方理论和本土话语;而从理论结构来看,立场各异的观点更是比比皆是……这种杂语化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代不少文论读本中,包括由童庆炳先生主编、影响广泛的《文学理论教程》。细加考量,会发现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文论书写传统,因为可供当代文论书写者选用的理论传统本身就具有多重性:既有中国古代文论①传统,又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文论传统(以苏俄文论为主要理论资源),加之西方文论传统,共有三种理论渊源。以三种理论资源为不同的坐标参照系,可以衍生出大量互相交织、形态纷呈的文论作品。虽然当代文论资源丰富,理论著作亦浩如烟海,但总体而言,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仍处在进行时中,尚未形成严整有序的理论形态。对当代文论的全面梳理并非本文可以胜任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仅在于,为何在中国文论的当代话语系统中随处都不难发现对西方文论资源的借用,而中国传统文论资源的丰富内涵却未得到足够体现?因此,本文力图探究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论如何在他者的强大影响下获得本土特质,从而实现价值重建与风范再铸。

1当代文论建设面临的困境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社会形态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转型,由此带来的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深刻变化,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也不同于以往的时代。有学者在论及当代文艺的切身处境时曾意味深长地指出,“在文学走向杂语和杂体的过程中,中心意识形态话语失去了权威性,民族语言失去了神圣性,审美话语不再雄踞于其他语言之上,艺术也不再有固定的法则,等级制语言关系在走向解体,生活与艺术既有的联结和界限在断裂。一切都在由中心走向边缘。”处身于此种文化背景中的当代文艺理论,亦不可避免地发生一系列转向:研究主体开始由意识形态变为形式结构进而到观念解构,研究对象从单纯的文学性、审美性演进到(大)文化性、社会性。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等不同学科的互融互渗,使得当前的文论写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言说品格一那种非独断的、非个体中心化的特征极为鲜明。

以上情势,与中国当代文艺理论身处的全球化语境息息相关。新时期以来,大量西方文艺作品、文艺论著被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从作家创作到文论建设,可以说都处于西方思想(潮)的深刻影响之下。当代作家余华曾坦言,“我们这一代作家开始写作时,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翻译小说,古典文学影响不大,现代文学则更小。”推及至文论领域,荫蔽之风更甚。因而有偏激者称,中国没有文艺理论,通行的概念和范畴,没有几个不是洋化了的,2O世纪的文艺理论不过是西方文论罢了。

诚然,20世纪西方学者在文论领域成就卓越,委实不可小觑,学界也曾公认上个世纪为西方文论的世纪。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里,即从上世纪8O年代开始,西方文论主潮便轮番进人中国当代文论的书写中。在作家、作品、读者与社会四个维度上,法国传记批评、精神分析与后精神分析、原型批评、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文论、解释学文论、接受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女权主义、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等等都在文论界占据一席之地,学界不仅有多种译著出版,同时也产生了相当规模的研究著作和论文。

先哲有言“过犹不及”,因理论缺失而导致的异域理论直线乃至长线输入,造成了一个颇令学人尴尬的局面:长久以来,在中国当代文论界,处于学术前沿的往往不是本土原创性理论,而是西方新近盛行起何种主张,便译介何种理论,举凡弗洛伊德、荣格、拉康、什克洛夫斯基、韦勒克、沃伦、罗兰·巴特、巴赫金、德里达、胡塞尔、伽达默尔、姚斯、马尔库塞、福柯、杰姆逊、哈贝马斯、赛义德等等西方学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充塞于各种译著与专论之中,几乎湮灭了传统文论原本就极微细的声音。

当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频频引进西方文论资源一方面表明了中国文论界革新与超越的愿望,但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中国当代文论书写者自身的文化弱势心态与言说焦虑。上世纪8O年代初,国门大开,随着经济改革的风生水起,文化专制的坚冰开始裂破——学界引发了第二次大规模外国作品译介热(第一次是“五四”时期)。当时,不少文学理论工作者在反思同时,深感我国文学理论的落后,“文学理论落后于文学创造,这在各国的文学史上,都不少见,但像我国近半个世纪来的落后状态,实属罕见。”。因此,在又一次的西学东渐之进程中,学者们面对大量西方文论典范,欣喜若狂,继而不假思索的统统“拿来”,丝毫未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可以说,是自身的匮乏导致了资源引进时的盲目和之后的“消化不良”。因为2O世纪文学理论复杂多样,学派纷呈,分立于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二条主线之列,并由此形成迥然不同的文学理论。更为关键的是,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是一道永远也无法填满的鸿沟,再新颖再坚实的西方文论体系都不可能成为解读中国文学的万能钥匙。忽略了本土文化问题,避而不谈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的内在冲突,一味追“新”逐“后”,理论跟风,话语模仿,在看似热闹的众声喧哗里遮蔽了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无疑是不明智的。

是故,我们认为,只有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发现差异价值,才能导向正途。因此,首先理应破除心理上的误区,耐下性子总结本土经验而不是一概“拿来”。种文化只有回归到民族本位,才不至于患上“失语症”。由此而论,当代文论建设者至少要有勇气面对双重压力:一方面维系起本土文化命脉,传承传统文化精粹;另一方面重新接受一整套西化知识体系,在迥异的思维方法、叙述习惯之间找到合乎当代品格的言说风范。正视当代文论所经历的种种曲折,坚持本土文化立场,在吸纳他方文化先进成分的过程中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使中国文论改变单纯受动方的位置,增强本土的、当前的问题意识,增添理论的原创度,在民族意识和全球视野中构建与西方文论的平等对话关系,才不失为长远之计。虽然现有的庞大文论体系和纷繁的各派学说已经建构起一个漫无际涯的公共知识场,然而并没有哪种权威话语能够独占唯一的合法地位。既有理论框架无法阐释并穷尽纷杂的文学现象,文论写作主体也不再可能寻求到唯一的“真知”,而是力图创造从多种角度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各方碰撞和交往中不断吐故纳新,实现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化实为当务之急。

2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

“当代文论建设到底如何进行?在我看来,我们还得在原有的文化、文学理论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意识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论的民族文化身份诉求之后,当代文论的书写势必转向传统文论领域寻找再生资源。当然,我们首先要了然于心的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与意义是否还依然熠熠生辉?那些蕴含着无数情思的妙悟是否仍具有理论的合法性?令人欣慰的是,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传统文论中那种开朗宽阔的包容心态、有无相生的辨证思维和流转如意的审美境界都是当代文论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品质。然而,对比当下,我们看到的却是传统文论的边缘化处境:一方面它是当代文论创生的资源之一,亟待开发;另一方面它在当代文论书写中只是被零星引用,尚未内化为有机的组成。作个不恰切的比喻,宛若一个纨绔子弟拥有祖上广漠田产,却不思经营终日求乞般讨生活。这样的情形着实令人哑然,发人深思。

因而,如何有效地实现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化成了学界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那种试图仅仅依靠传统文论的既有概念和范畴来构建当代文论框架的想法已不切实际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只有秉持双向的开放心态,向中国传统和西方新知同时敞开,才不致失于偏颇。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论恰恰呈现互补的状态,那么为何不融会东方智者的禅心妙悟与西方哲士的新锐视角,在古老的概念范畴中注人现代新义,汲取异域有效理论内涵,扬弃艰涩的语言外壳,实现中西合璧、优势互补?在这一点上,曾有学者提出通过中西互补来把“评点妙悟”式的古典形态转换成“理论批评”的现代形态,也有学者提出诗学模式转换,即“由传统认识论诗学向语言论诗学转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只有在对古代文论范畴进行原意阐释、语义澄清之后,才能为其注入新意,所以原典校勘、版本考证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文论典籍的创造性诠释是传统文论转换的重要步骤和基础性工作。在现代诠释的文本新解中,至为重要的是用现代眼光筛选与现代知识的阐释。即在现代意识的统摄下重新估定古文论中有价值部分,加以现代化阐释,达到与当代文论的沟通互证。在传统的训诂、考证的实证性研究之外,避免平行比较的牵强比附,既不固守中国传统文论的本位,也不把西方新学说当作理论出发点。不惟古,不惟洋,在经由现代眼光打量之后,发掘二者的相通之处,以期实现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在对话、交流中,显示双方各自理论品格的高低上下,继而确定各自在总体理论格局中所处的层次与地位。

勿需赘言,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让中国传统文论资源成为新的知识积累,让其在获得现代阐释之后介入当代文论的书写背景,更重要的是要使古代文论成为有效的精神资源,浸染文论写作者的精神气质。钱中文先生就认为,文学理论的创新,应该面向人的精神建设。中国传统文论中所体现出的生命热情、智性表述和知性体验理应在当代文论书写中被激活和苏生。依照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每个民族的文化深层结构里,都蕴藏着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来自个人经验以外的,通过遗传、继承,以原型的方式成为第二精神系统的部分。可以断定的是,某些独特的文化记忆,只能是属于一个民族的。

张少康先生指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贯穿始终的最突出思想就是:建立在‘仁政’和‘民本’思想上的、追求实现先进社会理想的奋斗精神,在受压抑而理想得不到实现时的抗争精神,也就是‘为民请命’,‘怨愤著书’和‘不平则鸣’的精神,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坚毅不屈、顽强斗争的性格和先进分子的高风亮节、铮铮铁骨。”——所有这些都是西方文论所不能提供的,它们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瑰宝,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区别于他者的标识符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深厚基石。

另外,中国古文论话语系统属于文人修辞,清丽晓畅,不仅具有理论思维层面上的意义,本身也蕴含丰富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一些代表性著作如《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等在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上,几可等同于文论作品本身,鱼跃鸢飞,羚羊挂角,诗意禅心,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上一篇: 心得体会题目 下一篇: 战略与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