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04 04:06:28

战略与管理论文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后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完善和发展,成为现代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管理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受到了企业的特别重视,从而战略成本管理与ERP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战略成本管理与ERP之间的集成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目的、理念;互为补充、相互完善;ERP为战略成本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且同时也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关键字: 战略成本管理 ERP 作业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使众多的企业采用了ERP系统来管理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企业采用战略成本管理来获取成本领先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因此ERP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相互协作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然而两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是否具有相互补充性、协调性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一,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思想,内容及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传统成本理论系统的功能拓展而新兴的管理领域,从战略层面上进行成本管理,因此它相对传统成本管理更全面、系统、长远。其基本思想主要包括成本的源流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等。其主要内容包括:(1)、竞争战略研讨。即从成本战略及差异中加以选择,并针对成本计划,期望能够在经营活动及组织程序上有所突破。(2)、实施竞争者分析。即结合成本管理方法制定相关的具体目标,同时分析和掌握经营活动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3)、通过分析成本驱动因素,了解关键性成本动因。(4)通过对成本的战略性管理,明确企业所处的地位,了解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以及企业能够开拓的产业领域。(5)在协调财务实力与竞争状况前提下,将成本管理目标化,并评估组织转型的可能性。传统成本管理在促使成本降低方面主要使用技术法、裁员、移到成本低的地方、合并以及拆分等五种方法。这些方法只有当企业在应用了成功的战略时才有一定的效果,本身对企业长期的成本下降没有作用。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能长期占有成本低廉的战略优势。二, ERP的概念及发展ERP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对企业三种资源(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概括的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系统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它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的主线是计划,但ERP已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财务上,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ERP的概念是由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顾问咨询公司加特公司提出的。经历了三个阶段:(1)时段式MRP。60年代初开始出库存订货计划MRP的雏形,到70年代初形成较为完善的MRP。MRP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给出有序定时的物料需求数据。(2)闭环MRP。70年代出现以MRP为基础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它要考虑需求与其实现以及内外部供应环境变化等的问题,力求实现计划和控制系统合为一体。(3)MRP II 。80年代末闭环MRP民展为一种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MRP2。它要求企业的物流信息同时反应为资金流信息,从而将企业管理的控制层面从有序生产上升至提高生产经营效益。90年代,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形成和市场需求急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2)

国际上有关战略管理的研究主要有10大学派,其中的文化学派是主流学派之一。进入21世纪后,文化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人们开始用战略的目光审视文化,并进入了文化战略竞争阶段。文化是重要的战略,文化决定了战略选择、战略谋划、战略策略;当企业战略与文化相一致时,自觉的文化将构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当企业战略与现有的文化相背离时,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正确战略也会在实施阶段夭折。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的主体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理念和伦理内涵,展现了其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面。我国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大多是引进外国的经验,本文希望在吸收国外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儒家文化精华,来分析战略管理中的文化因素,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

管理文化与战略管理的关系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定义很多,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群体组织和其它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文化的表层结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但是应该看到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才是根植在人们心底潜意识的影响人们心智模式的根本动力,正是基于此才形成了表层的显现的物质文化;因此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享的、可学习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符号,这些符号表明了处于其中的社会成员在面临某种问题时,就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解决办法。

在企业层面,文化同样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制订和执行。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把文化分为内部文化和外部文化。首先,民族文化和行业文化(还应包括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外部文化将对个人,包括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股东的希望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形成于企业内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具体到我国则表现为,儒家文化中“仁”、“礼”、“中庸”的思想是每一个企业员工排除能力之外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这种“为人”原则影响着以后的“做事”原则,也就是企业的内部文化,内部文化是指企业多数成员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仰,它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影响组织的决策方式和战略选择,也正是这种层层递进的文化力量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制订以及执行结果。

(二)文化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开始用战略的目光审视文化,并进入了文化战略竞争阶段。一个文化主导的世界已经出现,文化决定了战略选择、战略谋划、战略策略。自觉的文化是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各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从客观上说是相同的,由于企业的文化特质不尽一致,它们所能发现并匹配的市场机会也不相同,这些差异促成了企业市场地位的差异。

巴内(1991)对企业战略性资源制定了四个标准,分别是: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与替代性。从长远来看,能给企业在面临竞争时提供最大持久利益的、最佳的保护应该是来自无形的关系、体制、技巧和知识等方面,而这就是文化的内容。文化是能够保证企业获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的战略资源,这是因为文化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文化往往是独特的、难以模仿的,是一个企业长期所形成的,文化中包含的模棱两可的原因使其很难理解,难以复制。第二,文化战略使全体员工普遍一致的向着一种共同的目标自觉前进,使员工由他律走向自律、由管理走向自觉,把工作视为乐趣,公司的目标成为员工的目标,从而公司战略性的发展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第三,文化战略能使员工渐渐将企业的文化系统规则转化成个人的自觉,形成学习型组织。第四,文化战略是以人为本,将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以达到员工、组织、社会的和谐作为战略的一个主要指标,促进公司和社会的发展。

尽管企业文化及其特质能够形成在某一行业的战略优势,但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给企业带来这样的优势。文化战略只有员工的文化个性与所从事的事业(行业)特性相顺应时,才会成为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战略,并将构成企业的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战略与文化的关系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企业文化和战略管理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缠绕在一起。

从相互对应的角度看,双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对应关系:双方拥有共同的起点即公司的远景和使命;相对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的精神架构,是一种软性的组织结构;而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工作习惯则体现了员工处理问题时的逻辑顺序和行动步骤,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软流程,决定了员工对时间资源的配置方式;对员工工作方式和作风的评估,与考核激励制度一起构成了对员工完整的(包括精神方面的价值和物质价值两个方面)价值评估体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进行的工作技巧、工作方式的培训和适应岗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培训也就构成了企业的培训体系,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员工的发展,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

从相互作用的角度看,企业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实施与核心价值观相互抵触的策略和项目时,企业就难以贯彻实施这些策略;同样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时,常常同步调整自身的企业文化,比如企业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时,企业文化往往要从重视纪律向重视合作转变;具体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方式制约着更优良的组织结构的设计,影响岗位的数量,影响业务流程的优化;考核激励和培训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无论是文化管理还是战略管理,都不否认每方面前后环节的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两方面之间,以及各自前后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企业运行的各类复杂关系。战略与文化之间关系可用图1表示。

(四)从战略管理看文化的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把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战略分析。它要求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行业变化趋势、企业所处的位置、企业拥有的资源以及企业战略能力等宏观的和硬件的东西,以及与企业有关的个人和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对企业的愿望和要求,包括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的反映,这些反映会对组织行为产生的影响和制约等直接与文化有关的因素。

2.战略选择。在战略选择阶段,首先要形成多种战略方案,然后根据适用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原则排出优先级。制定企业战略计划,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人员和不同利益层次的影响。这就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整合和调和功能。最佳方案的选择,受企业文化的制约。

3.战略实施。通过战略分析,拟出诸多方案,再经过择优选定后,就要将战略转化为行动。主要涉及有效计划和分配资源、合理设计组织结构、必要的管理战略变革等内部问题,但文化因素的考虑充分与否往往在资源的获得、分配、使用和组织结构的调整等环节中暴露出来。实施战略就是使企业战略为员工所认同,并愿为其实施贡献力量。只有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企业的战略才能付诸实施、变为现实。

建立战略支持性文化的意义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文化对企业产生的许多影响都被埋入企业行为动机的原始部位,即处于行为动机的意识层面之下,以致于文化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无形性、软约束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使文化始终以一种不可抗逆的方式影响着企业。特别是当企业进行改革时,若这种改革与企业文化不相一致时,文化便会阻碍改革即“文化抗性”。企业文化往往是现存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影响企业成员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而战略是企业向某一方向运动的逻辑方式,因此可以依据外部环境变化随时调整甚至是改变。当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企业成员的基本信念相一致时,这时企业文化便发挥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企业成员迸发出大的工作热情来贯彻、执行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当企业战略与现存的企业文化不相一致时,文化的“抗性”便显现出来,阻碍、破坏企业战略的贯彻执行,最终使企业在竞争中失败。在这里,文化对企业战略起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可有两种方式:一是企业目前的文化仍能适应企业的经营要求,且企业文化已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战略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存的文化;二是调整企业文化适应战略。从实际的企业竞争环境而言,企业往往需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调整战略方向,企业新战略的实施通常是由市场驱动及竞争力所支配,基于这个原因,对于那些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应设法创造或产生一种战略支持性文化。这种战略支持性文化的形成,由于其基本的信念、价值观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体现在企业成员的行为方式中,使企业成员以极大的热情去完成企业的战略计划,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

从这层意义上讲,变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改变传统的企业文化,塑造出与新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也就是战略支持性文化。对我国企业而言,很多企业特别是经过了初步发展正在高度成长的企业往往尚未形成主导型文化氛围,企业缺乏沟通的交流平台,进而无法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的主流力量,在此情况下,企业需要向员工灌输并建立一种“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奖罚分明”的企业制度,这种为人做事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以后塑造具体的企业文化的基础保证;在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指导下形成战略以后,战略支持性文化需要丰富和完善,以实现对企业战略的“支持性”,亦即形成战略支持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一种系统性、开放性的企业文化,同时战略支持性文化要保持创新的动力,以适应企业战略的延展,这才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企业完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样由于它与企业的经营策略紧密配合,因此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儒家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而文化是影响企业战略管理过程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三大要素之一,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那么在我国企业战略管理中,有哪些可利用的儒家文化资源呢?

儒家文化管理思想的理论思想核心是“和”、“仁”、“礼”、“中庸”,即以“和”为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或理想、以“仁”作为其管理之道的核心,以“礼”为准则、以“中庸”为方法论,构成其管理思想的精髓。从四者的关系角度来看,儒学是用“和”作为整个思想的中心,用“仁”、“礼”、“中庸”三个维度来衡量、处理组织和个人事务的立体型交互式关系。儒家的思想和行为从“仁”、“礼”、“中庸”三个维度来围绕“和”这一目标而运转。换言之,“和”是其组织宗旨、组织目标方面的思想,提倡“仁、义”为基础的经营管理哲学。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伦理规范、价值理念进入企业,经过调整和现代企业机制相协调,可以在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企业内部人人都能恪守职责,人人具有主人翁思想和意识,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的和谐风气和团队意识,进而发展到整个企业形象的改善。儒企形象就是一个企业所表现出的儒家忠、信、义思想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这里的忠、信、义是表现在员工对员工、员工对企业、企业对顾客、企业对企业、企业对社会等方面。企业形象的塑造是指对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塑造过程,将企业形象有目的地、有计划地传播给企业内外的广大公众,从而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理解、支持和认同的目的。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一个企业的形象破坏了或树立的形象不佳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

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这些精华,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促进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都是有裨益的。但文化因素对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高科技,一些民族文化已适应不了现代企业制度。如重理想而轻效用、重协同而轻竞争、重继承而轻创新、重直觉而轻思辨等。在强调民族文化对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以及日益加剧的竞争;游戏规则的变化迫使管理者们开发系统性的方法,以分析环境,评价组织的优势和劣势,识别有可能建立竞争优势的机会,战略计划的重要性开始被人们所认识,但是总体战略制定出来后需要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具体的岗位上,最高战略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基层和中层战略任务的出色完成。但是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的是员工对计划的执行热情不高,没有参与的情绪,这些原因都源于企业的整体文化不能覆盖到员工的实际工作当中。

为了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就需要改变企业的文化,要想培养出管理人员希望出现的自下而上式的雇员参与战略实施,就必须从高层管理者一直到基层管理人员普遍进行一场基本管理哲学的变革,一场文化的变革;运用儒家“和”、“仁”、“礼”、“中庸”的思想强化员工的参与和团队工作的意识,并建立能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同时主张企业员工间互相支持,勇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主张领导提倡改革的战略支持性文化,这种文化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性,能够对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战略转移提供文化支持。

企业的战略管理需要文化做依托。我国的企业如果能系统地挖掘儒家文化价值体系的特点和积极因素,不断地总结、提炼、宣传和反思,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3)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实现有效结合的途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如能得到有效结合,就可以在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价值的同时,对企业内部框架结构不断进行优化配置,进而促进企业战略顺利实现。因此,认清企业现状,具体分析客观现实,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协调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才能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各系统间的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有众多分系统组成的,只有首先协调好各个分系统之间的配合协作关系,使之密切围绕在企业战略的周围,形成严密有序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具体而言,做好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协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岗位设定、人员招募、人才培训、员工行为、绩效考核、企业文化、薪酬制度等分系统,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关联密切协同合作的有机体。在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工作中,需要正确对待、科学协调、使之相互配合、彼此衔接,组成完整的管理链条,发挥管理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有效结合。第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要紧密配合各个系统的工作,从人力资源角度保障企业内各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要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做好企业内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障企业战略得以实现。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需求的协调在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时候,不能只看到该管理系统内部的协调工作,不能只看到该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协调工作,还应该站在企业全局范畴,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协调工作。第一,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协调方面,应该具备全局观,应该善于从大处着眼,把全局利益放在首位,放弃狭隘的本位主义,以企业战略大局为重,以企业目标为出发点,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组织方面给予企业有力的支持。第二,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世界,对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与强调制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积极摸索出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契合度,进而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4)

摘要:本文根据当代企业面临的竞 争情况,分析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特点, 重点研究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竞争优势 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竞争优势 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 现其战略目标所进行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人事 行政管理、劳工关系管理、人际关系管理 及行政人员的开发等各个基本方面。人力 资源的战略管理把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组 织的战略计划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考虑, 这就使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了另外一项重 要的战略职能,即进一步充实了人力资源 管理的战略活动层次.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体系具体包括 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行政活动层, 它来源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活动,主要包括 人事记录、文件处理、员工的福利管理、政 策和程序的解释和员工服务等基础性的 活动。这些活动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基 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操作,对人力 资源的管理起到了一种最基本的管理支 撑作用;二是业务活动,它是人力资源管 理实践操作的活动层次,主要包括招聘、 选拔、培训、绩效管理、报酬和员工关系的 处理等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人力资源战 略管理的实践主体;三是战略活动层,这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人力资源 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 动实施的出发点和指导方向,也是人力资 源管理与组织战略计划相结合的纽带。它 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战略环境条件的分析、 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和选择、人力资源战 略活动的实施和控制。这三个层次的战略 价值是不一样的。据研究表明,行政层次 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附加值是10%,业 务活动层次的附加值是30%,而战略活动 层次的附加值高达60%。可以看出,战略 活动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价值 是非常大的. 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特点 1、创造价值。通过努力降低成本、向 客户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 二者的结合,人们就创造出了价值。像一 些企业设计推出的授权项目、全面质量管 理和持续改进机制都是致力于挖掘其员 工潜在的价值. 2、稀缺。当竞争对手不能获得与你具 有同等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才时,这些 人才就成为了你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往 往一流企业为获得较之于竞争对手的优 势,在网罗和培训最优秀的人才方面都进 行了很大的投资. 3、难以模仿。当员工的能力和贡献不 能被他人效仿时,他们就成了竞争优势的源泉。一些成功的公司因创造独特的企业 文化和员工的团队精神而文明,而这些都 是难于模仿的. 4、有组织。当人们的天才和智慧能够 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在分配一项新任务 后,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展工作,他 们同样获得了竞争优势。使员工有效组织 的方法是团队精神和相互合作. 另外,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于企业 的其他各项管理活动来说起到的是一种 战略的指导作用,战略思想是人的各种观 念的汇总,支配着人对其他各种管理活动 的指挥。因为人是各项活动的管理主体, 也是各项管理活动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只 有把人分配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才可以 发挥人的最大才能,也就可以使得各项活 动得以最佳的完成效果。只有在人的内心 树立了一个长远的目标,他才可以指导着 人的各种操作指令发出,并且使得各项指 令活动都服务于管理者心中的那一战略 目标。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各项管理 活动的前提,也是各项业务活动的指导. 最后,人力资源拥有其他资源所没有 的素质,即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能力 和想像能力。这是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社 会资源的最有价值的特征,也是企业财富 增加的贡献者。总之,人力资源的战略管 理不但具有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 行政活动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5)

【摘 要】文章阐述了 企业 核心竞争力与人力资源在企业 发展 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并 分析 了建立合法规范、持续激励、开放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战略性管理 现代 企业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较量。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核心人力资源。在未来市场竞争的较量中,企业如何将企业现有人才转变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予以开发?笔者认为,关键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 问题 :一是企业战略方向的引导并被员工认可;二是人才的合理使用并被“激活”。对此,构建一套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建设公司 科学 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核心和基础。重构公司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体制,最重要的是把人看作企业中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按照企业战略要求,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层分类的管理,并以此构建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企业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中的集合性知识(collective learning),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生产经营技术和有机结合多样技术流的知识。首先,它代表了各种个别能力的整合。其次是一种活动,也就是知识的不断积累。最后,它必须有利于促进公司的长期繁荣。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大致分为三类:市场竞争力、整合竞争力和功能竞争力。功能竞争力则是指提供这样卓越顾客价值的能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以低成本、快速地进行能力整合的能力。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是由一系列暂时的优势所组成的。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应致力于营建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竞争优势群,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广泛的竞争优势组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促进竞争优势的自发演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其实质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包括企业反应能力、生产创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连带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在内的复杂系统。根据波特所进行的战略思考倾向于集中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即所谓的SWOT分析,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主要有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这三种战略都离不开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竞争力都起到决定性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为了全面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发与提高员工的智力、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培育员工的企业文化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全过程。它主要涉及职工的招聘、任用、培训、调配、评价、奖罚和其他人事管理工作,企业员工的素质往往可以决定企业战略管理的成败,因为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大批高质量的管理人员、 科技 人才,它就具有了重要的内在优势,可以抓住和利用许多外在的机会,否则外部机会也许就变成威胁。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和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员工和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就没核心竞争力可言,企业竞争优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在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战略性管理 由于 历史 的原因,传统的人力资源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它以精细的工作分析为核心,通过工作描述、工作说明书把招聘、配置、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6)

“战略管理”概念自从70年代末首次被提出以来,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了管理观念模式的深刻变革,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也逐步向战略管理会计方向发展。尽管英国管理学家Simmonds在1981年就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还有分歧。Simmonds将战略管理会计描述为“提供并分析有关企业和其竞争者的管理会计数据以发展和监督企业战略”,强调注重外部环境以及企业相对竞争者的位置和趋势,包括成本、价格、市场份额等,以实现战略目标;Bromwich和Bhimani在一份CIMA研究报告中将战略管理会计解释为“提供并分析有关公司产品市场和竞争者成本及成本结构的财务信息,监控一定期间内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战略”;而CIMA的正式术语将战略管理会计定义为“这样的一种管理会计形式,它不仅重视内部产生的信息,还重视非财务信息和与外部相关的信息”;Clarke将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因素归结为“从战略角度提供有关公司市场和竞争者信息,同时也强调内部信息”。尽管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涉及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要素,体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特征。

其一,战略管理会计重视外部环境,重视市场,将管理会计视角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环境。从价值链角度来讲,成本动因可能影响价值链各个环节,包括公司外部环节。也就是说,对于某个因素的变化,由传统管理角度即公司内部角度往往并不能看出它的好处,但它可能在价值链的前端或后端创造价值。战略管理会计是“面向市场”甚至是“市场驱动”的会计,因为市场是企业创造利润、与对手面对面竞争的场所,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视野拓展,以有助于直接面对新的市场挑战。在此思想下,必然涉及到有关市场的三个基本要素:竞争者、顾客和产品。战略管理会计要尽量获取有关这三方面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如成本、价格等)和非财务信息(如产品青睐度或品牌忠诚度等),这些信息与企业内部收集的信息一样,都是为了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

其二,战略管理会计注重整体性。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估跨部门决策的循环过程,要从整体上把握其过程,既要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又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合作,以保证目标实现。企业管理是由不同部门完成的,必须以企业管理的整体目标为最高目标,协调各部门运作,减少内部职能失调。相应地,战略管理会计应从整体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

其三,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以及方法的灵活性。任何战略决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持企业战略决策与环境相适应。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战略管理会计采用了较为灵活的方法体系,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而且采取了一些新方法,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和价值链分析等。

二、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7)

内容 摘要:加入WTO对 中国 旅行社的 影响 十分深远,尤其在品牌管理方面,中国旅行社将面临外部世界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旅行社应从品牌管理这一 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提升整个行业的战略管理水平。本文将对旅行社品牌战略的实施与经营提出建议。 关键词:品牌战略 旅行社 应对策略 现代 营销对于品牌的 研究 已有几十年的 历史 。在世界 经济 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品牌被认为是现代企业核心的竞争力。 旅游 业作为以顾客感知价值为主要评价体系的服务行业,其品牌属性、价值、文化、运作等均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而品牌战略是指旅行社为使自身品牌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品牌回报与 发展 而服务于旅行社长期发展战略的一系列的 方法 和战略的总称。对我国旅行社来说,品牌战略有着特殊与重要的意义。 在我国二十多年发展历程中,旅行社行业的改革与开放一直是渐进式的。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行社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2000家发展到2011年的14927家。规模的不断增加使得旅行社作为旅游活动中连接旅游服务供应商与旅游者的桥梁与中介作用日益显现。在经历了旅行社的初期垄断、自我发展、内部竞争等初级阶段的各个环节之后,又面临加入WTO的严峻考验。 旅行社品牌发展存在的 问题 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旅行社的基本格局——表现在所有制形式、投资主体、企业运行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一直未有大的改变。旅游业的散、小、弱、差在旅行社行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已进入国际化的当今世界,我国旅行社行业实际还未真正踏上品牌管理之路。其表现有以下几点: 品牌意识欠缺 随着旅行社经营买方市场的出现,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越来越突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甚至更早的时间起旅行社已全面进入微利 时代 。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大众旅游市场的方兴未艾,旅游行业的“奶酪”越来越诱人,另一方面却是行业的门槛较低,进入较容易,许多作坊式的传统经营企业也在市场上抢分一杯羹,它们往往进入与进出快,短期经营目的性强,没有长远的经营策略与品牌意识,竞争手段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方式,对市场“媚俗”现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一些已基本具备现代营销理念的大中型旅行社则在残酷的甚至于不理性的市场竞争中疲于应付,在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矛盾中沉浮,或者干脆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品牌效应模糊 由于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旅行社经营的地域性强,市场划分带有浓厚的区域色彩,加之国旅、青旅与中旅三家旅行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不同的市场定位分割了旅游市场,竞争性不强。而这几家重要的旅行社在各地均有品牌的使用者,尽管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很多并非真正意义上与之有关联的经营实体。同样的品牌用得过多、过滥,品牌带来的效益体现不明显。即使在旅行社市场的激烈竞争出现之后,同样由于市场的地域性分工,人们以出游地旅行社为主体参团社的习惯或是方式已经形成,或者说在旅游市场的选择上不具多样性,尤其是区域外旅行社的选择上,消费者往往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在这种情况之下,旅行社忙于区域内的竞争,而无忧于外部环境,品牌的效应体现式微,也一定程度助长了旅行社对品牌的忽视。 品牌管理缺乏 科学 性与长远性 在旅行社经营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承包、挂靠等现象,被业内人士公认为有损于旅行社品牌形象。但在无奈的市场选择与低档次的竞争当中,相当多的旅行社企业还是选择了它,一方面是整个行业对于旅行社的功利性的赢利要求,一方面是整体旅行社对于科学的品牌规划的认识不足或是操作困境,使得我国旅行社在品牌管理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旅行社品牌现状的SWOT 分析 客观地分析,我国旅行社从最初的政府主导、被动发展走到今天的市场运作、主动出击,并开始为加入WTO之后的应对形势而思考,这种历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西方国家的旅行社对品牌的认识从无到有、从朦胧到明晰,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旅行社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品牌发展优势:首先是人才方面。二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代优秀的管理者,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之下,他们率先开始了在我国进行旅行社品牌经营的艰难之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8)

在过去二十多年,企业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实践模式不断出现。相对而言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则停滞不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做得不够。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加快我国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如何更有效益地实践“三个代表”,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战略,都需要战略管理理论的支撑和引领,因此,我国公共战略管理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目的是整合国内外相关论述,建立一个三极战略管理框架,带动讨论,刺激研究,使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得到跨越式发展。

一、难以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方法

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即包括西方公共理论的借鉴”。就发展现状来看,借鉴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确不失为我国战略管理研究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献分析却显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停滞不前,在实践方面也存在重大问题,我国难以借鉴其理论与方法。

首先,国外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本质上并非战略管理,而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一个狭隘概念,焦点在分析既定目标和编制执行方案,是自上而下及工具理性的程序。战略规划涉及分析工作、理性形思考模式与实践,逻辑性及理性形工序,是工具理性管理的一部分。相对而言,战略管理的焦点在于如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证组织得到持续生存、发展,乃至实现组织的宏大公共目标。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战略的管理”是一种综合的过程,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性及直觉性等战略思维运作的工作——包括基于全局的、前瞻性分析,拟订实现宏大目标的手段,进行动态资源调动,改变组织内外部条件与内部运作,提高组织对转变中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而如何达到科教兴国或人才强国等便是“战略的管理”的命题。

“管理的战略”则涉及既定方针与策略应用,焦点在于创造有利条件,目标是完成任务,与传统的工具理性管理分别不大。也因为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不少学者便指鹿为马,把理性管理误认为战略管理,或以偏盖全地把战略规划等同战略管理;也有学者掌握不足,把战略等同于政策选择,或混淆战略分析与策略分析。

有学者提出,西欧各国公共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摒弃战略规划,但事实上,战略规划还是“战略的管理”的实践核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制订及执行系统,嘲但战略拟订是西欧政客的不可分享的特权,四公共部门管理者只需考虑如何实现既定政策的目标,进行部门战略规划——即执政党构建公共组织的远景宏愿,管理者则设计项目与方案——以保证在时而缓变、时而剧变的环境中有效益地执行行动计划,达到既定目的。

战略拟订特权的不可分享保证了战略管理流于形式与战略规划的奉行。此外,美国(1993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战略规划,句而个别地方政府也因为成功执行战略规划而达到理想发展,故此,西欧公共部门继续进行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但公共部门的“战略的管理”亦因此带着战略规划的狭隘性、片面性、局部性,未能发挥战略管理的功效。

其次,有学者在介绍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时提到:“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自从2o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mpa及mpp等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领域(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及管理顾问正致力在全球公共管理领域推广战略管理。表面上,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发展骄人。然而,笔者经互联网上分析美国重点大学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大纲,发现有两大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科目不符,名为战略管理的课,实则是有关战略规划或政策研究的;第二,课程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并没有多少以战略管理为专题的文献,而不少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文献没有名副其实的阐述战略管理的内涵。笔者也在香港参与跨国管理顾问的战略管理项目,察觉所谓的“战略的管理”还只是“管理的战略”。总言之,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发展并不理想,借鉴便无从说起。

二、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特性

既然借鉴无从说起,出路便只有反思与创新。首先是要反思我国公共管理的特性。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规划是在特有政治框架下进行的,以美国为例,其政治制度建基于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许多政策与战略皆为政治利益交换的结果,并没有照顾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缺乏长远利益的战略考虑。相对而言,我国政策制定权力集中,国家发展的政略清晰。是故,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涉及的是全局的统一发展,维护的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这样的特性,战略管理便属于系统工程,而并非西欧国家公共部门层面的战略管理或战略规划。掌握了上述整体性、全局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还需注视两个重点。

(一)整体及全局性的特质

中国的公共战略管理,性质与卓越跨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相近。许多跨国企业虽然有许多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群),但整体发展而言,政略与战略皆由总公司领导层统一制订,继而进行战略管理。此外,由于各行业环境及业务本质的独特性,故跨国企业管理层下放战略管理权利,但要求子公司(群)的战略发展和总部的吻合,并制订指标,以计量子公司(群)的战略管理对整个集团业绩表现的影响。在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者经过对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制订多层次战略,包括最高层次的总战略,第二高层次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及引导协调战略等,第三个层次的功能战略——包含核心能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研究战略、研究发展战略、运筹战略、购材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资讯科技战略等;这些功能战略各自包含不同的策略及行动方案。

我国的公共战略管理也同样包含三个方面:(1)高层次的总政略,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2)第二高层次(为达到总政略目标而拟订)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如“(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而非什么都管),引导协调战略——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3)功能战略,即不同地域、部门、单位依照其独特职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功能战略的管理,目的是各尽其能,致力达到总政略目标。

(二)国家政制框架的含义

中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没有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因为所有国家、政府、社会的部门、企业及事业组织的政略(即至高层次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拟订及执行的管治性战略与功能战略会有所不同,只因系统层次不同及部门职能有别而已。是故,在我国进行战略分析与推行战略管理,必须从系统工程角度考虑;而不同地域或部门所进行的局部性政略导向的功能战略管理,也必须和整体的战略管理相配合,有违整体政略或战略的,如宪法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的国家与公民权责,便必须修改。

总而言之,国家的政制直接影响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由于我国国情独特,故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念在我国的应用,有必要反映我国国情的独特性,乃至客观而言,我国公共战略管理是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在我国进行的是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非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三、三极战略管理模式

上文提出,我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框架包含三个层次:高层次总政略,第二高层次管治性及引导协调战略,和第三层次功能战略。但这都只是从静态角度分析的结论,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尚要从动态角度考虑。自20世纪60年代,开放系统论与“新科学群”驱使社会科学家从崭新角度分析社会现象,也迫使战略管理学者从动态角度重新评估组织外部环境变迁的规律、含意与启示。因此,有不少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化、直觉化及非理性化等思维能力的应用。在未来营运环境变得更为动荡时,战略思维便会更为重要。故此,战略思维应该是21世纪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核心属性。

此外,从开放系统论的视角看,子系统的运作——即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的任务、战略、策略与日常运作——必然影响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战略管理。故此,中国公共战略管理者便有三个特别任务:(1)要全面深入分析方方面面的矛盾,加以化解,使子系统能配合整体的战略发展;(2)由于中国公共管理是一个庞大系统,因此要避免主观地或频繁地推行战略管理,否则会引起反效果,如激化尚未化解的矛盾;(3)要应用工具理性管理,优化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使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形成一个运转如一的高效体(highperformingentity)。

第一及第二个特别任务要求战略管理者运用战略思维,了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根本的矛盾及矛盾转化的本质、方向及速度,做出初步的政略、战略决策,继而进行相关的战略管理,即全面的环境分析、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战略拟订、编制执行方案及战略执行等活动。

第三个特别任务则要求战略管理者重视及推行理性形管理。理性形管理是指20世纪建基于传统工具性管理理论(in_strumentallyrationalmanagemem)。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目标管理及全面优质管理,此等管理理论要求管理者从客观角度分析管理现象与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采用符合逻辑分析的观点与假设,做出管理规划,建立机制,引用科技,制订行动方案,监管控制,评估衡量效率、效益。国外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的文献揭示,管理不善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行政改革不断。正是为了改变行政系统非工具性理性运作的问题。换言之,我国要进行系统工程的战略管理,便必须强化公共管理系统的工具性理性管理。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在1976年介绍了理性的世界观、研究法及应用手段。西蒙论述了两个层面的理性:内涵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工具性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

内涵理性是有关如何理性地找出应该办好的事,而工具性理性是有关如何把事情办好。两者相辅相承:若管理者决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却成功地应用工具性理性将不该做的事情办得很好,其后果是可以极为严重的;若管理者基于内涵理性找到应该做的事,却未能应用工具性理性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则徒劳而无效益。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两种情况:(1)管理者能够将内涵理性与工具性理性结合,找出应该做的事而办得很妥当,是为卓越的表现;(2)决定做不该做的事情而且办得一团糟,这正是平庸世界的普遍现象,虽可笑,但无可避免。王大海教授的论文便揭示了当今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多样化问题导致战略管理变为名不符其实的过程。这反映我国急迫需要进行理性形管理,使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趋向合理、逻辑及效能化;同时,也要致力发展战略思维能力,以便找到应该办好的事情和纠正工具性理性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及效能。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9)

在过去二十多年,企业战略管理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实践模式不断出现。相对而言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则停滞不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做得不够。战略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加快我国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如何更有效益地实践“三个代表”,强化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重要战略,都需要战略管理理论的支撑和引领,因此,我国公共战略管理学亟需在学科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目的是整合国内外相关论述,建立一个三极战略管理框架,带动讨论,刺激研究,使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与实践得到跨越式发展。

一、难以借鉴国外的理论与方法

有学者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借鉴、吸收、学习与创新的道路……即包括西方公共理论的借鉴”。就发展现状来看,借鉴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的确不失为我国战略管理研究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文献分析却显示,国外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研究停滞不前,在实践方面也存在重大问题,我国难以借鉴其理论与方法。

首先,国外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本质上并非战略管理,而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一个狭隘概念,焦点在分析既定目标和编制执行方案,是自上而下及工具理性的程序。战略规划涉及分析工作、理性形思考模式与实践,逻辑性及理性形工序,是工具理性管理的一部分。相对而言,战略管理的焦点在于如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保证组织得到持续生存、发展,乃至实现组织的宏大公共目标。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战略的管理”是一种综合的过程,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性及直觉性等战略思维运作的工作——包括基于全局的、前瞻性分析,拟订实现宏大目标的手段,进行动态资源调动,改变组织内外部条件与内部运作,提高组织对转变中的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这便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而如何达到科教兴国或人才强国等便是“战略的管理”的命题。

“管理的战略”则涉及既定方针与策略应用,焦点在于创造有利条件,目标是完成任务,与传统的工具理性管理分别不大。也因为战略管理可分为“战略的管理”与“管理的战略”,不少学者便指鹿为马,把理性管理误认为战略管理,或以偏盖全地把战略规划等同战略管理;也有学者掌握不足,把战略等同于政策选择,或混淆战略分析与策略分析。

有学者提出,西欧各国公共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摒弃战略规划,但事实上,战略规划还是“战略的管理”的实践核心。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政策制订及执行系统,嘲但战略拟订是西欧政客的不可分享的特权,四公共部门管理者只需考虑如何实现既定政策的目标,进行部门战略规划——即执政党构建公共组织的远景宏愿,管理者则设计项目与方案——以保证在时而缓变、时而剧变的环境中有效益地执行行动计划,达到既定目的。

战略拟订特权的不可分享保证了战略管理流于形式与战略规划的奉行。此外,美国(1993年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战略规划,句而个别地方政府也因为成功执行战略规划而达到理想发展,故此,西欧公共部门继续进行战略规划是可以理解的。但公共部门的“战略的管理”亦因此带着战略规划的狭隘性、片面性、局部性,未能发挥战略管理的功效。

其次,有学者在介绍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时提到:“在公共管理教育领域,自从2o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学mpa及mpp等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领域(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及管理顾问正致力在全球公共管理领域推广战略管理。表面上,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发展骄人。然而,笔者经互联网上分析美国重点大学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教学大纲,发现有两大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科目不符,名为战略管理的课,实则是有关战略规划或政策研究的;第二,课程所列出的参考书目并没有多少以战略管理为专题的文献,而不少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文献没有名副其实的阐述战略管理的内涵。笔者也在香港参与跨国管理顾问的战略管理项目,察觉所谓的“战略的管理”还只是“管理的战略”。总言之,国外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教学与实践的发展并不理想,借鉴便无从说起。

二、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特性

既然借鉴无从说起,出路便只有反思与创新。首先是要反思我国公共管理的特性。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规划是在特有政治框架下进行的,以美国为例,其政治制度建基于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许多政策与战略皆为政治利益交换的结果,并没有照顾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缺乏长远利益的战略考虑。相对而言,我国政策制定权力集中,国家发展的政略清晰。是故,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是一个整体的活动,涉及的是全局的统一发展,维护的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我国公共管理有这样的特性,战略管理便属于系统工程,而并非西欧国家公共部门层面的战略管理或战略规划。掌握了上述整体性、全局性与统一性的特点,还需注视两个重点。

(一)整体及全局性的特质

中国的公共战略管理,性质与卓越跨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相近。许多跨国企业虽然有许多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群),但整体发展而言,政略与战略皆由总公司领导层统一制订,继而进行战略管理。此外,由于各行业环境及业务本质的独特性,故跨国企业管理层下放战略管理权利,但要求子公司(群)的战略发展和总部的吻合,并制订指标,以计量子公司(群)的战略管理对整个集团业绩表现的影响。在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者经过对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制订多层次战略,包括最高层次的总战略,第二高层次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及引导协调战略等,第三个层次的功能战略——包含核心能力战略、市场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研究战略、研究发展战略、运筹战略、购材战略、物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资讯科技战略等;这些功能战略各自包含不同的策略及行动方案。

我国的公共战略管理也同样包含三个方面:(1)高层次的总政略,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2)第二高层次(为达到总政略目标而拟订)的管治性发展战略——如“(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而非什么都管),引导协调战略——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3)功能战略,即不同地域、部门、单位依照其独特职能、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功能战略的管理,目的是各尽其能,致力达到总政略目标。

(二)国家政制框架的含义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没有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因为所有国家、政府、社会的部门、企业及事业组织的政略(即至高层次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拟订及执行的管治性战略与功能战略会有所不同,只因系统层次不同及部门职能有别而已。是故,在我国进行战略分析与推行战略管理,必须从系统工程角度考虑;而不同地域或部门所进行的局部性政略导向的功能战略管理,也必须和整体的战略管理相配合,有违整体政略或战略的,如宪法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的国家与公民权责,便必须修改。

总而言之,国家的政制直接影响公共管理领域的战略管理。由于我国国情独特,故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念在我国的应用,有必要反映我国国情的独特性,乃至客观而言,我国公共战略管理是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的活动,在我国进行的是公共战略管理或国家战略管理,而非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三、三极战略管理模式

上文提出,我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框架包含三个层次:高层次总政略,第二高层次管治性及引导协调战略,和第三层次功能战略。但这都只是从静态角度分析的结论,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尚要从动态角度考虑。自20世纪60年代,开放系统论与“新科学群”驱使社会科学家从崭新角度分析社会现象,也迫使战略管理学者从动态角度重新评估组织外部环境变迁的规律、含意与启示。因此,有不少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涉及动态了解、抽象分析、智能运用等综合化、直觉化及非理性化等思维能力的应用。在未来营运环境变得更为动荡时,战略思维便会更为重要。故此,战略思维应该是21世纪中国公共战略管理的核心属性。

此外,从开放系统论的视角看,子系统的运作——即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的任务、战略、策略与日常运作——必然影响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战略管理。故此,中国公共战略管理者便有三个特别任务:(1)要全面深入分析方方面面的矛盾,加以化解,使子系统能配合整体的战略发展;(2)由于中国公共管理是一个庞大系统,因此要避免主观地或频繁地推行战略管理,否则会引起反效果,如激化尚未化解的矛盾;(3)要应用工具理性管理,优化整体中国公共管理系统,使政府、市场及社会三大子系统形成一个运转如一的高效体(highperformingentity)。

第一及第二个特别任务要求战略管理者运用战略思维,了解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根本的矛盾及矛盾转化的本质、方向及速度,做出初步的政略、战略决策,继而进行相关的战略管理,即全面的环境分析、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战略拟订、编制执行方案及战略执行等活动。

第三个特别任务则要求战略管理者重视及推行理性形管理。理性形管理是指20世纪建基于传统工具性管理理论(in_strumentallyrationalmanagemem)。从科学管理到管理科学、目标管理及全面优质管理,此等管理理论要求管理者从客观角度分析管理现象与现象的因果关系,从而采用符合逻辑分析的观点与假设,做出管理规划,建立机制,引用科技,制订行动方案,监管控制,评估衡量效率、效益。国外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的文献揭示,管理不善是一个普遍现象,而行政改革不断。正是为了改变行政系统非工具性理性运作的问题。换言之,我国要进行系统工程的战略管理,便必须强化公共管理系统的工具性理性管理。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在1976年介绍了理性的世界观、研究法及应用手段。西蒙论述了两个层面的理性:内涵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和工具性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

内涵理性是有关如何理性地找出应该办好的事,而工具性理性是有关如何把事情办好。两者相辅相承:若管理者决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却成功地应用工具性理性将不该做的事情办得很好,其后果是可以极为严重的;若管理者基于内涵理性找到应该做的事,却未能应用工具性理性把应该办的事情办好,则徒劳而无效益。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外两种情况:(1)管理者能够将内涵理性与工具性理性结合,找出应该做的事而办得很妥当,是为卓越的表现;(2)决定做不该做的事情而且办得一团糟,这正是平庸世界的普遍现象,虽可笑,但无可避免。王大海教授的论文便揭示了当今中国公共管理系统的多样化问题导致战略管理变为名不符其实的过程。这反映我国急迫需要进行理性形管理,使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趋向合理、逻辑及效能化;同时,也要致力发展战略思维能力,以便找到应该办好的事情和纠正工具性理性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及效能。

战略与管理论文篇(10)

一、引言

“战略管理会计”最早由Simmonds (1981)提出,他尝试从会计角度评价企业的竞争对手。从此,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出现大幅增长趋势(Bhimani & Langfield-Smith, 2007;顾维维,2010)。但是关于“什么是战略管理会计”仍然缺乏共识。目前,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仍然相对缺乏。“战略管理会计”的可研究性与其实证研究缺乏之间的矛盾,正是进行此方向研究的动机。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点,旨在探讨不同的战略选择下,应采用哪种管理会计控制技术,及两者的适配关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二、基于权变理论的战略管理会计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结构和制度应适应环境因素和企业特定因素的综合作用(Anderson & Lanen, 1999)。本篇文章中的战略集中在业务单元战略,采用Miles and Snow’s(1978)界定的“探勘”、“防御”类型。

(一)业务单元战略。

Miles and Snow (1978)定义了四种组织战略:探勘型、分析型、防御型及反应型。Miles and Snow、Anderson & Lanen,1999认为分析型战略是探勘型和防御型的混合形式。探勘型战略是企业作为市场的创新者,在市场中不断寻找新产品、新机会。相反,防御型战略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创新,而在于提高效率。探勘型战略和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都强调环境(外部性)及长期(前瞻性)的导向作用。Guilding’s(1999)指出探勘型战略与采用竞争者战略存在关系,相比采用防御型战略,采用探勘型战略的企业更广泛的使用管理会计技术。

(二)战略模式化程度。

战略模式化程度是指公司采用特定方法选择战略的固定程度。Mintzberg (1987a)建议企业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战略,可以采用预先制定的战略方向,也可以在战略缺乏时采用应急战略。一项设定战略要求不断探讨战略行动并不断进行修正,而紧急战略强调战略决策的模糊性,因而具有极大灵活性(Bhimani & Langfield-Smith, 2007)。采用设定战略的组织一般进行积极的战略管理,这意味着需要类似的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多战略导向的信息。

三、战略管理会计技术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研究表明,传统的管理会计设定短期框架往往导致公司的内向聚焦,忽视战略定位,而公司战略是与面向未来的长期性时间框架、外部聚焦特点相联系(Andrews, 1987)。因此Guildinget al. (2000)认为战略的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企业采用哪种管理会计控制技术。研究人员一般将管理会计控制技术分为5大类:(1)成本核算;(2)计划、控制及业绩评价;(3)决策;(4)竞争者会计;(5)顾客会计,前三类与管理会计的基本主题相对应。根据有关战略类型的分析,采用“探勘型”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采用计划、评价及业绩评价,战略决策,竞争者分析和顾客分析等管理会计技术;采用“防御型”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采用成本核算,计划、评价及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技术。

四、管理会计技术与公司业绩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评述

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支持管理决策和管理控制(Abernethy & Bouwens, 2005)。 (Baines& Langfield-Smith, 2003)认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提供更多的信息可以改善资源的分配,增强产生积极业绩的可能性(Christensen & Feltham, 2003)。虽然大多数研究支持管理会计控制技术的运用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Larcker,& Randall, 2003),但仍然有部分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 (Abernethy & Guthrie, 1994)认为相比采用“防御”战略的企业,采用“探勘”战略的企业广泛的使用管理会计信息能取得较好的业绩。某些研究已经证明管理会计信息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甚至为负相关。Ittner and Larcker (1997)发现战略控制措施对公司业绩有负的影响。

尽管认为管理会计技术对公司业绩是否存在积极影响的相关文献研究各自参半,但认为管理会计技术的应用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的观点更具有内在合理性,因为管理会计技术提供合理有效的增量信息,而非传统会计系统聚集的信息。

五、结论

本文从管理会计控制技术视角评估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对有关战略类型、管理会计技术的文献进行了总结。然后根据众多研究观点,尝试分析了基于权变理论的权变因素——业务单元战略类型和战略模式化程度对企业管理会计技术应用的影响,及两者的综合作用对最终经济后果——公司业绩的影响。但仍然存在局限性,例如基于权变理论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战略类型,也包括企业是否为市场导向,企业的规模等。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当地文化论文 下一篇: 竞争上岗演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