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统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20 02:02:01

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1)

1 引言

建筑智能化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内容。建筑智能化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等,通过对建筑和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控制与管理,以满足用户对建筑物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从而使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建筑智能化涉及广泛,涵盖电气、安装、装修、弱电、计算机、软件等诸多学科,又属于建筑行业的一个边缘分支,在很多时候不受各大设计院青睐,多数设计院都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电气专业,而一级建造师又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机电工程专业,而有些业主更是把建筑智能化划在了IT或信息化专业,对建筑智能化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为: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2 世界各国对建筑智能化内涵的定义

美国智能化建筑研究所通过对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她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的最优化考虑,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但又拥有高效率的舒适、温馨、便利的环境,并帮助建筑物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和租用人实现在费用、舒适、便利和安全等方面的目标,当然还要考虑长远的系统灵活性及市场能力。欧洲智能化建筑集团: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低廉的保养,最有效的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能为建筑提供反映快,效率高和有力支持的环境,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

在日本智能化建筑就是高功能大厦,其功能是:1、方便有效的利用信息和通讯设备:2、采用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能力。新加坡:智能化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安全、舒适的环境,即具有消防功能,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灯光及其它楼宇设备的控制功能,2、良好的通讯网络设施,使数据信息能够在大厦内传输。3、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通信能力。

我国建筑业普遍认同的定义: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内容。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在1997年6月厦门市建委主办的“首届智能建筑研讨会”上,提出了以下比较完整的定义: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这是目前我国智能化研究的理论界所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

3 建筑智能化发展历程

1、智能建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智能建筑是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市(Hartford)建立世界第一幢智能大厦之后,大厦配有语言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市场行情信息、科学计算和情报资料检索等服务,实现自动化综合管理,大楼内的空调、电梯、供水、防盗、防火及供配电系统等都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

2、美国诞生智能建筑之后,日本派出专家到美国详尽考察,并且制定了智能设备、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成立了“建设省国家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和“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1985年8月在东京青山建成了日本第一座智能大厦“本田青山大厦”。

3、西欧发展智能建筑基本与日本同步。1986~1989年间,伦敦的中心商务区进行了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改造。英国是大西洋两岸的交汇点,因此大批金融企业特别是保险业纷纷在伦敦设立机构,带动了智能化办公楼的需求。

4、法、德等国相继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各有特色的智能建筑。

5、智能化办公楼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当时处于经济衰退中的西欧的失业状况更加严重,进而导致对智能楼宇需求的下降。到1992年,伦敦就有11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空置。

6、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的活跃,使新加坡、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汉城、雅加达、吉隆坡和曼谷等大城市里,陆续建起一批高标准的智能化大楼。

7、泰国的智能化大楼普及率领先世界,20世纪80年代泰国新建的大楼60%为智能化大楼。

4 建筑智能化系统分类

在通常的设计当中,建筑智能化分为三个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及控制系统、多媒体系统,每个大系统内又包含了诸多的子系统。实现建筑智能化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效、合理的投资和低能耗的生活或工作环境,在建筑物内设置的任何设施与系统都要服从于这个目标,否则建筑智能化就失去意义了。

常见系统

(1)消防报警系统、计算机网络、宽带接入及增值服务

(2)闭路监控系统,无线转发系统及无线对讲系统

(3)停车场管理系统,音视频系统

(4)楼宇自控系统,水电气三表抄送系统

(5)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物业管理系统

(6)综合布线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

(7)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机房装修工程

5 建筑智能化的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在设计中起到法律的作用,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实际上就是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必须遵守的法规。安全性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安全性,舒适性和使用性都无法保证。安全性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智能化建筑人员集中,设备昂贵,安全性就尤为重要,所以智能化建筑必须严格遵守设计规范。

6 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发展正向着高效节能、生态环保、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好的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紧紧围绕“绿色、人文、科技”的主旋律,秉承“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2)

何谓智能建筑?在 中国 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中的定义如下:“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 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见,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的建筑才能 称之为智能建筑。但此定义还忽视了一点,“节能环保”。笔者认为,为达到上述目的做成的耗能建筑也不能称其为智能建筑。由于该标准忽视了节能环保方面的 问题 ,其代表能耗的供电标准“甲级标准(办公室)宜按60vA/m2以上考虑”;“乙级标准(办公室)宜按45vA/m2以上考虑”;“丙级标准(办公室)宜 按30vA/m2以上考虑”,暂且不说智能建筑标准分级的合理性,智能建筑的标准越高耗能越多,显然是不 科学 、不 经济 的。当然量准越高,系统越多,但这些系统俗称弱电系统,耗电很小,利用这些系统去合理控制楼字设备是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另外,此标准罗列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各子系统,没有强调其他专业的协调配合,这样就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误解,有了这些系统就是智能建筑,有了哪些系统就是甲级智能建筑、有了哪些系统就是乙级智能建筑等等。

因此我们应明确智能建筑的含义。建筑智能化系统(Building InteHigent system)是智能建筑中 应用 的电信息系统,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等系统以及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能建筑是 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与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犹如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智能建筑的“智 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又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 少“楼宇综合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如建筑专业在做方案时,就应当考虑太阳光的利用与人工照明的关系 以及热辐射的作用等等。不能只考虑建筑外形,连结构的合理性都不考虑,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外形上,有可能就应了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话,就不可能 做成智能建筑;再如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主要与空调系统方案有关,但也不仅仅只是通风专业的事,与建筑的合理性及电气控制是否到位都息息相关。因此智能建 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不根据最终的效果,仅仅根据智能化系统的多少或功能的多少分出个甲、乙、丙等级来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指导设计、节约投 资,往往还造成相互攀比,系统不与建筑规模及建筑形式相匹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如上所述,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可见智能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站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下面是智能北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l 通信网络系统(CNS)

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 计算 机互联网、数字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相通。在以前也称为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主要包括:

1.1电话通信系统

建筑或建筑群的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属性以及公用网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接人远端模块局或采用虚拟交换、自设独立的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或综合业务程控用户交换机(ISPBX),并应与公用电话交换网连接。

1.2计算机网络系统

智能建筑本地网络的安全,应根据实际需要分别在通信子网和高层或应用系统中采取措施。计算机网络系统应为管理与维护提供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应提供高密度的网络端口,满足用户容量分批增加的需求。

1.3卫星通信系统

可设置多个端站和设备机房或预留天线安装位置和设备机房位置,供用户接受和传输数据和语音业务。

1.4有线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

提供当地多套开路电视和多套自制电视节目,并与卫星系统联通。

1.5无线通信系统

建筑物由于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设置移动通信中继收发通信设备。

1.6公共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的类别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确定。公共广播系统一般可分为:业务性广播系统、服务性广播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1.7会议系统

会议系统应是音频系统(电声、建声)、视频系统(投影、摄像、录制)等多系统的综合设计,所选用的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等的网络传输、语音与 数字设备接口、终端等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会议系统应实现计算机语音、文字、图形、图像、自动监管、多媒体实时同步网络传输、系统控制一体化功 能。

1.8.同声传译系统

(1)同声传译一般可设有(3+1)或(4+1)种语种,国际会议可设有(6+1)或(8+1)种语种;

(2)同声传译传输方式可采用有线同声传译和无线同声传译;

(3)会议室译员间的位置应设置在主席台对面或主席台的两侧(或二层较高位置),应使译员能观察到发言者的口型。

(4)译员间的大小可参照国际IS02603推荐的尺寸高2.3m、宽2.5m、深2.4m设计。

2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 应用 计算 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 科学 等先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

2.1物业管理运营系统

物业管理运营子系统应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来协调用户、物业管理人员、物业服务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能实现对投入使用的建筑物、附属配套设施、设备生产及场 地、用户、服务、各类资料及各项费用以经营目标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建筑的环境、清洁绿化、安全保卫、租赁业务、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实一体化 的专业管理。

2.2办公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子系统应能在日常办公中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协助管理人员对办公事务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进行 分析 、整理、统计,协助领导对各项工作的分析、决策提供公文管理、会务管理、档案管理、 电子 账号、人员管理、领导活动安排、突发事件处理、书面意见处理等功能,应能实现电子公告、规章制度、公用电话等公共服务功能。

2.3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子系统应具有物业信息服务、新闻、 科技 、 金融 信息服务、用户个体服务、文化娱乐且务、生活保障服务等功能以及电子显示屏信息另查询功能。

2.4网终管理系统

网络 管理子系统应配置适宜、使用方便,为计算机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监控提供有力的保障。

2.5智能卡管理系统

智能卡管理子系统应能对各种功能的智能卡实现统一的管理,如身份识别、员工考勤、车辆停泊、持卡消费、门禁等,并进行各类计费管理。

3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售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捆个子系统。

传统上所说的3A建筑,即是上述的CAS、OAS、BAS的简称,5A建筑是3A又加上防火自动化系统FAS(Fire Automation System)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safe Automation System)。国际上,FAS和SAS通常包含在BA中,国内由于管理原因,通常把FAS、SAS与BAS分开。

4 防火自动化系统FAS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的规定。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按消防部门要求独立运行。可将火灾报警器输出的报警信号传送给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或智能 化集成系统的监控中心,但楼宇自控系统对消防系统只可监视不应进行控制。对于空调、风机、配电等平时由建筑物设备监控系统控制的设备,火警时应受消防系统 控制,应确保火警控制的优先功能。

5 保安自动化系统SAS

设计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范级别,满足整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防范水平。

5.l入侵报警系统

根据各类建筑安全防范部位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应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

配电视监控系统

根据各类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需要,电视监控系统应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监视和记录,并可提供对各类报警信号及时、迅速和可靠的复核手段。

5.3出入口控制系统

智能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通道、财务室总出纳、金库、重要办公室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出入口控制系统由出入口对象(人、物)识别装置、出人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和出入口控制执行机构等三部分组成。

5.4巡更系统

巡更点应设在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紧急出入口和各主要部门。安防人员的巡查报告方式可以采用在线瞳离线方式。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项目应采用在线方式。

5.5汽车库(场)管理系统

在汽车库(场)的人口区应设置出票机或读卡器,并应在汽车库(场)的出口区设置验票机或读卡器。

另外,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 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是为上述系统提供物理通路。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Intelligent Integrated system是将建筑物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有机连接起来,在开放标准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上,实现各有关系统之间可相互操作和 资源共享,形成一个综合化的管理系统。

由上述可知,智能化系统 内容 丰富、种类繁多,每个智能建筑要把所有系统都包罗进去是不可能的,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总投资、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与建筑物功能 相适应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侧重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注重智能化系统集成,强调综合性、统一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 术,使传统的智能化子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得以提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参考 文献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3)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 正文

主站房楼宇自控系统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与通风、给排水、变配电、照明和电梯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这可以达到安全、可控、节能、节省人力和综合管理的目的。楼宇自控系统是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它是以建筑电气自控设计为主,涉及几乎所有建筑设计各类专业。系统能否顺利开通投入运行与设计正确、施工安装质量,最后的调试技术息息相关。下面将介绍主站房楼宇自控系统施工调试的一些心得,将楼宇自控系统调试的技术总结如下:

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外部检查:按图纸检查各种配线情况,首先是强电、弱电线是否到位;其次是各种设备接线是否正确,接线排列是否合理,接线端子处标牌编号是否齐全,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是否接线正确。

然后,测量主干线或总线、支线均有无短路情况。在确认无短路情况下通电,测量电源电压到位与否,以证明接线无误口。

一般通讯线路(例如设备监控中的二总线)校验的具体方法:先将被校验回路中的各个部件装置与设备接线端子打开进行查对。用用万用表以导通法逐线查对传输线路敷设、接线是否正确。检查探测回路线,通信线是否短路或开路,采用兆欧表测试回路电气绝缘电阻,应对导线与导线、导线对地、导线对屏蔽层的绝缘电阻进行分别测试并记录,其绝缘电阻不小于20MΩ。

对控制电缆(例如智能照明的EIB电缆)进行校线,要采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绝缘进行测量,其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线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用500V兆欧表对电源电缆进行测量,其线芯间、线芯与地线见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 MΩ。火车站站房的智能照明系统回路是典型的”手拉手”回路, 用兆欧表对其进行校线很方便。

一般前期施工,预埋钢管可能出现不通造成无法穿线,这是施工人员在焊接钢管时不彻底,打混凝土时漏浆所致。一般线路测试达不到电气绝缘电阻测试的数值要求时,该回路可能有接地或线路短接的情况,或者在和其他专业进行交叉施工时,别人在楼板上打吊筋破坏已穿好的线路,造成短接。一般在摇测回路时要详细记录所测回路的电气绝缘电阻数值,并立即排查线路测试失败的原因,不留问题到调试。只有充分保证好线路的完好,才能保证最后调试的一帆风顺。

2 现场元器件安装要注意的问题

监视、控制、测量是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基本方面的工作是由现场的元器件完成的。现场元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等三大类。我们调试就是使我们的系统能实时监测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并能够保证设备能按要求正常运行。系统能否按要求正常运行,必须正确选择和安装现场元器件。调试中不少系统出现问题,是由于现场元器件选择与安装存在问题,如传感器取测位置错误、流量传感器安装角度不对、风(水)流开关安装位置与插入深度不正确等。另外要注意变送器与传感器是否相匹配,调节阀与执行器是否相配套,由于各厂家提供的现场元器件类型与参数与设计图纸上的有所差别,设备的兼容性就有问题,我们在调试时必须注意到。例如站房的消防系统,部分采用海湾的产品,部分采用国外产品,二种产品的兼容性就存在一定问题。

在楼宇自控系统调试中也存这样一些问题:有些施工人员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接线错误、传感器安装位置错误、执行机构与设备连接不牢固、DDC箱内布线乱、箱体进出线处不加保护橡皮垫圈、金属软管乱拉等,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

3、设备调试

调试设备时,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做好记录,并将问题妥善解决,使各项指标都能达到设计要求。最好建立专门的调试记录本,调试的过程中随时记录设备的各运行状态参数、异常情况,以及调试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1)调试中报警信息的处理

楼宇自控系统在运行中,会发出很多指令,并接收设备的状态返回信息。在安装调试系统以及实际使用时,要采取措施将这些信号加以归类,以方便我们调试和快速判断。例如站房中因控制水泵的配电箱临时断电,水泵未启动,污水未能排除,以致于水越积越多,其超高水位已报警,但由于值班人员一时分辨不清反馈信息类别,未能警觉给予及时处理,致使污水从水池中大量溢出,造成地下架空层大面积污染;或造成水箱跑水流入电梯井道,致使电梯停运;有的空调专业人员维修风机,顺手切断了DDC的电源,而值班人员以为是一般无需处理的反馈信息,以致造成该DDC断电1小时,影响水箱上水。

我们在调试系统时,为解决此类问题编程时可将所有反馈信息按其重要性和处理的紧迫性分为1、2、3三等,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其中,如水泵的正常启停,按时间程序风机的启停、低水位和高水位的动作等可划为3类。它属于正常的反馈信息,可不必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而如低温报警器动作、过滤网堵塞、各层公共区域照明的非正常断电等这类反馈信息,则可归为2类,说明设备出现异常,应排除但可延缓一段时间,而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该类信息可通过编程在屏幕上显示并发出滴滴声响,以提示值班者。至于像超高、超低水位动作、DDC脱机断电信号、24小时不可间断送电的重要楼层照明、水泵的非正常启停等则属于如不立即排除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的1类反馈信息。对这类信息,不仅可以通过软件编程使其在屏幕上显示并发出滴滴声响,而且为了与2类信息区分,以警示值班者,可在控制室的楼宇自控系统网络中增加一个声光报警器(建议)。这就将楼字自控系统中这类反馈信息,通过自控管理软件集中反馈到报警器中,由报警器发出警报声响。报警器的所有报警信号均来自网络控制器,应当指出:报警箱仅有一个报警输出点,因此一旦报警应及时排除故障,以免妨碍其它故障报警。

(2)调试中隐形故障的解决

在楼宇自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某些隐形故障,如DDC显示器内部线路虚接引起的DDC脱机;网络控制器内存储器容量不足,导致随机性的设备脱机显示;强、弱电在接口处共用一个线路,致使照明故障发生时难以判断是强电还是弱电设备元器件的问题等。现以智能照明控制回路中的隐形故障为例,说明该类隐形故障的调试及排除方法。凡有楼宇自控系统设备的建筑,一般都将照明控制回路接入楼宇自控系统,这样可根据各层用户办公照明用电的需要,以预定的时间程序通过计算机按时发出送电或断电的指令,达到节能的目的,这就是智能照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际上送电、断电的控制方式在楼字自控系统的管理软件中,是通过原始记录加以表达的。它包括指令记录和实际状态记录,其中指令记录仅记录由时间程序发出的和人为通过计算机输入的ON、OFF指令,不记录现场手动发出的ON、OFF指令,并且它不反映照明的实际状态。而状态记录则是记录实际的ON、OFF状态,并不区分是手动送电、断电还是自动送电、断电。然而,从状态记录中常发现在某一时刻出现由ON转至OFF的瞬间照明断电,但此时计算机并未发出关闭指令,有关操作人员也未转动KK转换开关。由此表明:出现这种隐形故障存在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接入回路中智能照明模块的输出点(实际上为24V继电器的常开点)吸合不实,另一种可能是照明接触器线圈或其常开触点吸合不实。为了判断究竟属于何种原因,这就需要采取某种措施,以利排除。实际在调试楼宇自控系统时,还大量存在着隐形故障,只要我们头脑清晰,仔细分析和判断,隐形故障不难解决。

(3) 系统联调

随着智能建筑系统中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推广应用,大批智能化传感器、执行器等直接接入,它们是经过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相互间的通讯。在安装中,我们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了解产品性能,使这类现场元器件的连接符合要求,软件兼容,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我们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了解系统选型论证、系统规模容量、控制工艺说明、系统功能说明及性能指标、楼宇自控系统结构图、各子系统控制原理图、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布置与布线图、与楼宇自控系统监控相关的动力配电箱电气原理图、现场设备安装图、DDC站与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员站的监控过程程序流程图、中央监控室设备布置图、楼宇自控系统供货合同及工程合同、楼宇自控系统施工质量检查记录、相关的工程设计变更单、楼宇自控系统运行记录。在此基础上,根据楼宇自控系统的验收标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楼宇自控系统调试方案。

调试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中央监控站、子系统(DDC站)与现场设备(传感器、传送器、执行机构等)来进行功能调试。

①中央监控站的调试

中央监控站是对楼宇内各子系统的DDC站数据进行采集、刷新、控制和报警的中央处理装置。调试的项目如下:

在中央监控站上观察现场状态的变化,中央监控站屏幕上的状态数据是否不断被刷新及其响应时间;

通过中央监控站控制下属系统模拟输出量或数字输出量,观察现场执行机构或对象是否动作正确、有效及动作响应返回中央监控站的时间;

人为在DDC站的输入侧制造故障时,观察在中央监控站屏幕是否有报警故障数据登陆,并发出声响提示及其响应时间;

人为制造中央监控站失电,重新恢复送电后,中央监控站能否自动恢复全部监控管理功能;

调试中央监控站是否对进行操作的人员赋予操作权限,以确保楼宇自控系统的安全。应从非法操作、越权操作的拒绝,给以证实;

人机界面是否汉化,由中央监控站屏幕以画面查询、控制设备状态、观察设备运行过程是否直观操作方便,以证实界面的友好性;

调试中央监控站是否具有设备组的状态自诊断功能;

调试中央监控站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否能以报表图形及趋势图方式,提供所有或重要设备运行的时间、区域、编号和状态的信息;

调试系统是否提供可进行系统设计、应用、建立图形的软件工具;

调试中央监控站所设的控制对象参数,与现场所测得对象参数是否与设计精度相符;

调试中央监控站显示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是否完整、准确。

②子系统的调试

子系统(DDC站)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下位机)计算机监控系统,对现场各种传感器、变送器的过程信号不断进行采集、计算、控制、报警等,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上位机)中央监控站的数据库,供中央监控站进行实时显示、控制、报警、打印等。

调试子系统的项目如下:

人为制造中央监控站停机,观察各子系统(DDC站)能否正常工作;

人为制造子系统(DDC站)失电,重新恢复送电后,子系统能否自动恢复失电前设置的运行状态;

人为制造子系统(DDC站)与中央监控站通信网络中断,现场设备是否保持正常的自动运行状态,且中央监控站是否有DDC站高线故障报警信号登录;

调试子系统(DDC站)时钟是否与中央监控站时钟保持同步,以实现中央监控站对各类子系统(DDC站)进行监控。

③现场设备的调试

根据系统设计监控要求,电信号分为模拟量和开关量。传感器、变送器是将各种物理量(温度、湿度、压差、流量、电动阀开度、液位、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运行状态等)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的装置。执行机构是根据DDC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工作的装置。现场设备的调试项目如下:

检查现场的传感器、变送器、执行机构、DDC箱安装是否规范、合理,便于维护;

调试中央监控站所显示的数据、状态是否与现场的读数、状态一致;

调试执行机构的动作或动作顺序是否与设计的工艺相符;

当参数超过允许范围时,是否产生报警信号;

在中央监控站控制下的执行机构动作是否正常。

④功能调试

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设备的监控通常是按功能与区域完成的。因此,调试功能也是按区域进行的。以空调和公共照明区域为例。空调区域是人们工作、休息的场所,在楼宇自控系统的控制下,空调系统应保证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良好的空气品质。调试空调和公共照明区域的项目如下:

调试中央监控站对空调系统的控制是否能按时间表进行;

调试空调区域温度、湿度是否与中央监控站显示数据相符;

调试室内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符合卫生标准;

调试能否根据时间程序,控制公共照明区域灯的开关和设置夜间照明,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对以上三个层次和功能的调试,可以对楼宇自控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设备的安装质量、控制精度做出综合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通过整改使被调试的楼宇自控系统达到正常运行的功效。

在楼宇自控工程调试中,总是会发现许多问题,经过一定时间整改后,大部分楼宇自控系统设备基本符合工程设计文件和合同技术所列的功能和技术指标,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可实现一定的节能效果。调试合格的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设备的监控是有效的,调试、控制及报警的实时响应快;操作界面汉化率高,操作与维护方便,并具备设备综合管理的条件;系统对操纵人员权限控制严格,层次清晰;系统工作可靠;空调区域的控制精度可满足空调设计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4)

1 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系统简介

一般来说,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系统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即BAS,又被称作设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最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智能建筑物内的环境、安全、能源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为智能建筑提供安全可靠、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

通信自动化系统即CAS,它是实现智能建筑物内语音、视频等数据传输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智能建筑与外部通信网络,如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卫星网络相连的唯一通道,从而实现与全球各地进行信息的交互。智能建筑的通信系统主要包含两大系统,一是程控数字交换机系统,二是有线电视网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S,该系统是实现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先进的办公设备来提升办公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办公的简易化、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智能化。

2 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实现的基本功能

按照上述的智能建筑的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三大系统应分别基于智能建筑的实际需求,完成基本功能的实现,具体如下:首先是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实现对建筑物的自动监视并实现对各类机电设备的开始或运行控制;二是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基本参数和机电设备参数的自动检测、显示、汇总、打印等功能;四是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设备的协调管理和统一控制,尤其是对水、电、暖、气的自动计费功能的实现。其次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该系统在智能建筑内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性、网络性和多学科交叉性。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一般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实现对建筑物物业管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物业管理信息、电子账务处理、物业信息、业主会议管理、综合文件等功能;二是实现对传统办公与服务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有文字处理、公文收发、档案管理以及各种公共服务的管理、建筑物人员管理等;三是对建筑物内的信息库的管理,建筑物内的资源信息种类繁多,公共信息需要办公自动化来维护,主要包括公共信息或资源的采集、检索、查询、等功能。

3 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方法

3.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法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应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控制的综合系统,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其主要特征是集中管理且分散控制。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内部是把智能建筑内的各个主要子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开放式结构和协议之下,保证接口的标准化,集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完成硬件网络的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结构应该采用两层网络的形式,第一层为以太网络,第二层为LonWorks等速率低的标准工控总线,来完成对各种硬件设备的串连,同时,这种集成的结构还可以留下与第三方系统的接口,从而实现把多种系统都集成到主干网络的目标。

二是完成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采用ODBC技术等,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设备管理软件的集成,也就是能够透过硬件网络集成的架构,实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把各种信息综合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整体获取、利用和分析。

3.2 通信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法

通信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网络的集成系统,该系统的建设需要主要以下两点:

首先是应该设计建设一个合理的能够完全满足智能建筑需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众所周知,智能建筑中的通信网络是实现智能化的根本,大多数的智能建筑通信网络都会分为主干网和子网,主干网的建设必须是基于ATM的高速宽带局域网,并能支持建筑中的各种通信业务和子网互联的需求。

其次是采用虚拟局域网技术,在建筑物内构建虚拟局域网,这样,每个虚拟局域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物理位置不会影响逻辑子网,同一个虚拟局域网内部的通信不受其它子网影响。同时,一些需要在物理上进行改动的网络设备也能够保持在相同的虚拟局域网上不发生改变。

3.3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法

在办公自动化建设过程中,主要进行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以个人PC为主,辅助以大型的数据服务器,PC作为终端或工作站,并与程控交换设备相连,服务器则用来存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所有数据。同时,还应该配备有一些基本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录音设备、投影设备等,以支持更复杂的办公需求。

二是软件的选型,根据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需求,应该按照操作系统级、应用系统级等分别进行选型,操作系统建议选择较为流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应用系统则根据实际需求,可直接购买或定制,同时,还应该配置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语音识别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等。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5)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建筑节能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政策,节约用电又是节约能源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为了合理使用电能,国家有关部门颂布了一系列关于节约用电的规定,其指导思想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我们谈到建筑节能时,不仅会想到从材料、设备等方面入手。如:从建筑规划与设计,围护结构,提高终端用户用能效率,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着手。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还应包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IT的节能,因为随着电脑普及,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工程不断深入,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政府部门的能源消耗占社会能源总用量的6%,能源费用开支一年超过900亿元左右。所以,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存在着节能问题。

另据专家研究,我国大型综合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也相当大,大约是普通居住建筑的十几倍左右,而大型综合公共建筑又多为智能建筑,其内部大量的空调及照明等系统的使用,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0%多,需要合理对其进行节能控制,所以智能建筑的节能潜力巨大。而智能建筑内部各子系统繁多,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要比一般建筑的节能更复杂,因此,智能建筑的节能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课题,节能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探讨。我们既要考虑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节能,又要考虑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IT节能,同时还要面临建筑智能化中各系统的充分利用、降低能耗的问题。

二、建筑节能措施

1、提高空调系统用能效率

高能效的建筑节能,首先,根据建筑的特点和使用功能要求,设计高能效的暖通空调设备系统,例如:热泵系统、蓄能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等。然后,在使用中,采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监控系统对室内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情况进行监控,这正是智能建筑在节能方面不应该忽视的重要内容,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如世界发达国家通过传感器装置测量周边环境的温、湿度和日照强度相关参数,控制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实现真正地减少采暖、制冷能耗。

2、新能源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

2.1太阳能技术

目前,太阳能技术关键是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两种。其原理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热水,夏天通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供空调使用,系统可全年提供生活用热水,冬天可以用作采暖。实现全天候自动运行。太阳能利用和传统的电力比较,初投资较高,但一般约3年左右可收回增加的投资。但从总体而言,当前人类对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使之将来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

2.2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是随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出现并逐渐兴起的一门节能环保技术。地源热泵就是利用大地(土壤、地层、地下水)作为热源。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可以人为地制造出与周围空气温度相比更舒适的环境,地下水可以用,附近的江、河、湖、海乃至池塘水可以用,城市的排放污水可以用,其他高温用能、耗电设备的排热以及地热尾水都可以用。

建筑的空调系统一般应满足冬季的供热和夏季制冷两种相反的要求。地源热泵冬季供暖时,把地表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同时向地下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空调时,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表中,向地下蓄存热量,以备冬用。因此说地源热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建筑空调系统由于必须有冷源(制冷机),如果让它在冬季以热泵的模式运行,则可以省去锅炉和锅炉房,不但节省了初投资,而且全年仅采用电力这种清洁能源,大大减轻了供暖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且地源热泵系统中大地起到了蓄能器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空调系统全年的能源利用效率。

实践表明,在建筑空调中采用热泵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效应气体CO2和其它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三、当前智能建筑节能的相关举措

1、建筑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部分,而内部的隔断,两个主要部分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往往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保温与耗热量多少。我国传统的做法是用重质单一材料来达到增加墙体厚度,起到保温的作用,对于我国用于墙体材料有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实心砖砌体保温性能根本达不到能满足设计要求范围。而在科技发展中,此类建筑形式既不环保,也不能节能,近年来兴起的复合墙体逐渐取代之,复合墙体以钢筋混凝土或块体材料来承重,以保温隔热材料或薄壁材料来保温,以隔热材料来做墙体。以外墙为例,根据JGJ26-1995标准规定,只有当建筑物形体系数小于0.3,才达到节能的标准数值,而我国常用的内抹灰砖墙的传热系数都大于节能标准数值,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则能做到小于0.3这个数值,有效实现智能建筑节能,可广泛采用。而建筑用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矿渣棉、岩棉、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加气混凝土、胶粉聚苯颗粒浆料、玻璃棉等等,均是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如聚苯颗粒骨料所采用的是回收废聚苯板经粉碎制成,具有环保节能之效。墙体的复合技术包括三层,有外附保温层、内附保温层、夹心保温层。不同国家的保温节能做法各不相同,我国主要采用夹心保温法,而欧洲则主要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德国则主要采用泡沫聚苯板保温材料。

2、智能建筑门窗节能

门窗主要起到通风、采光、围护的作用,而门窗在发挥这些作用时,也具有冷风渗透、传热损失等明显的弱点,最容易造成能量损失,因而需要在满足通风、采光、观景、日照等要求时,通过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并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来对其进行节能处理。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例如可通过使用塑木复合型材、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UPVC塑料型材等极具高技术含量的节能材质,来改变门窗的材料,实现节能的目的。其中UPVC塑料型材是使用较多的材料,具有多腔体结构密封性好,导热系数小,提高保温隔热性能等优点。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这个的优点是可以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以及在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中达到增强其自身保温性能。同时还可以设置温度阻尼区。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和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并且在这一中间层次象热闸一样,可以有效的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与室内热能的外流的情况,更好的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同时为了减少空气渗透,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等方面,加强气密性,更好的达到建筑物保温节能的目的。

3、智能建筑屋面节能

在不断注重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的同时,对于屋面的保温隔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节能则要冬、夏都要兼顾。如炎热的地区屋顶设置隔热降温层要阻止太阳的辐射热传至室内的过程,在寒冷的地区屋顶设保温层要阻止室内热量散失。屋面保温层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讲究,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容易致使屋面厚度及重量过大。而宜在屋顶防水层下设置导热系数小的轻质材料,诸如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等,在屋面防水层以上设置聚苯乙烯泡沫等,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有效规避了之前的诸多缺点,一方面使得施工简便而且价格低廉,另一方面达到了保温节能的效果。

结束语

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建筑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很多。建筑高耗能的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是未来世界建筑发展的热点之一。从我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表明,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为此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地有效开发新能源在智能建筑节能方面的应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6)

因此依赖于传统人力监督的方式很难达到节能计划所希望的目标,只有将人力监督和科学技术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圣特丽科技潜心研发的建筑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能辅助您进行有效的节能监督和管理,帮助您真正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下面就圣特丽建筑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优势、适用环境及节约能源效率进行逐一介绍。

系统具有优势

1.技术先进,节约投资

圣特丽建筑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是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采用开放的以太网传输标准,将各种受控电器的工作状态上传至中心机房,并由计算机自动统一处理后实现对电器的控制。该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完全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实时监测记录,能最大程度地节约宝贵的人力监督资源。

2.施工简单,安装方便

该系统包含采集控制模块(空调状态采集控制模块采用86底盒安装、灯光控制模块采用120底盒安装)和一套管理软件(32个控制空间内的可直接用液晶键盘),系统建设造价低廉。下端信号采用RS485传输,只需简单布线(单根四芯线即可),上端信号采用TCP/IP协议的传输方式,直接利用建筑现有的局域网,非常适合旧式建筑的改造施工和新建建筑的统一施工。

3.性能稳定,控制精确

该系统属于圣特丽智能家居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获得“CCC”认证证书,一直以来在无人值守机房使用,自动实现机房温湿度的采集和控制、灯光自动控制功能。能检测房间温度变化值为0.06℃,能精确控制空调温度变化值为1℃。

4.功能强大,实时性强

可集中实时查看/控制照明灯光状态和空调运行状态,实时显示房间环境温度,可实现温度和照明自动/手动控制,温度超过设定温度范围时可输出声光报警。所有控制均由配套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开放性好,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的设置。

系统可满足需求

1.对空调的实时监控

目前公共建筑对空调的控制比较粗放,控制环节薄弱。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指示: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十条又强调指出:公共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改进空调运行管理。可见,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迫在眉睫。

圣特丽建筑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所有空调的控制均由后台服务器设定,可设定夏季模式、冬季模式等多种模式,在夏季模式里将最低温度设定为26℃,最高温度设定为30℃,最低报警温度设定为16℃,最高报警温度设定为40℃。当温度在26-30℃内变化时,服务器根据设定条件参数自动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当温度高于40℃或者低于16℃时,会输出报警信号,提示被控房间温度失常,系统管理员需要根据情况作相应处理。同样,在冬季模式里将最高温度设定为20℃,最低温度设定为16℃。最高报警温度25℃,最低报警温度-3℃。还可以根据情况设定多种季节模式,所有温度设定值均是全开放的,由管理人员根据环境要求进行灵活设置。

2.对照明用电的实时监控

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第三十二条指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应当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使用高效节能照明灯具,优化照明系统设计,改进电路控制方式,推广应用智能调控装置,严格控制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目前,各种公共建筑对照明的控制并没有完全实现智能化,特别是旧式建筑,多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比如下班后关闭电源,一般管理员都需要每个房间逐一检查,以确认所有需要关闭的电源都正常关闭,以防能源浪费和发生火灾。这种传统的人工控制方式存在很多漏洞,管理员很难对每条线路进行检查,难免有疏忽遗漏。

圣特丽建筑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对照明用电的控制非常方便,当使用该系统灯光控制模块后,在服务器上即可实时显示各路灯光的使用情况,管理员只需要在服务器上根据情况控制各路灯光即可;也可灵活设置各种条件参数,比如下午6点下班后,自动关闭所有办公室的灯光。该系统集中控制和本地控制相互并存,当集中控制时,不影响本地开关的使用。

系统节能

根据目前该系统在某旧式办公楼节能改造项目中的运用情况,简述该系统的节能效率。本办公楼拥有办公室57间,所有办公室均安装空调控制系统和灯光控制系统。由于所建年代较早,所使用的空调品牌有很多种,每间办公室的照明用电功率为300W左右,空调功率1.5匹。要求做如下控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文件要求,对各办公室的室温做监测,保证室内温度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下班后自动关闭所有空调,服务器能实时监测空调运行状态。同时要求集中查看和控制各办公室的照明回路状态,要求下班后自动关闭所有照明设备。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7)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people on the life and office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convenient and safety have a higher pursuit. And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human had mastered th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foundation,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 intelligent building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eaning.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Functional system;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TB3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智能建筑与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十分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概括来说,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及更具人性化的建筑物。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在一座建筑物内进行信息管理和对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这个能力涵盖了信息的采集和综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以及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也可以理解为智能建筑就是具备了综合信息应用和设备监控与管理自动化能力的建筑,它依托4C(即Computer 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 通信技术、CRT 图形显示技术)技术,构建楼宇设备自控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物业管理自动化系统,并把现有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等综合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用以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服务与管理。智能化系统作为其中一部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筑智能化系统(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是智能建筑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 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等系统以及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 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安全、方便环境的建筑物。它主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对办公大楼来说,大楼智能化系统应当有一套管理、控制、运行、维护的通信设施, 能以较低的费用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对于智能化系统的使用者来说,大楼的智能化系统应有一个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的创造性的环境。如上所述,智能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必要条件,可见智能化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二、智能建筑的发展阶段

1、初期

在初始阶段, 智能建筑设计市场是以弱电系统集成商为主、建筑设计院为辅的时期, 由于当时智能建筑处于摸索阶段, 再加上各集成公司之间水平的差异, 最后设计完成的智能建筑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2、中期

到了20世纪末, 一些实力较强的建筑设计院看到了自身在建筑设计中的不足, 于是成立了专业的智能建筑设计所, 使智能建筑设计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在该阶段, 建筑智能化系统由设计院与系统集成商共同进行设计, 其中方案、扩初及施工图的设计由设计院完成, 而装修深化设计由系统集成商完成。建筑设计院与系统集成商在智能化系统设计市场各有优劣, 两者相比, 设计院在对建筑的理解, 对水、电及暖通等工种系统的了解方面, 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完整性、遵循国家规范方面, 以及在图纸的规范化表述方面, 有着当然的优势; 而系统集成商则在对各系统产品的性能、现场的安装与调试方面占优势。因此, 尽管建筑设计院与系统集成商同时存在于设计市场, 但更有远见的建设方慢慢地了解双方的长处与短处后, 采取了两家结合的操作思路, 即由设计院承担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 在设计完成后, 基本确定了系统规模及大致投资, 再实行施工招标, 确定由哪家弱电系统集成公司来施工。然后系统集成公司根据设计院的图纸及具体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深化设计, 并根据设计院弱电图纸进行现场的管线施工, 同时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如此操作, 比直接委托设计施工一条龙服务更具优越性。

3、近期

如今美国新建和改建的办公大楼已有70%以上为智能建筑,日本从1985 年始建智能化大厦,并制定了从智能设备、智能家庭到智能建筑、智能城市的发展计划,目前已有65%以上的建筑实现智能化。新加坡政府计划将新加坡建成“智能城市花园”,韩国计划将其半岛建成“智能岛”,目前国内智能小区和智能住宅正以不可阻挡的迅猛势头在全国普遍展开,各种档次智能小区与智能住宅正如雨后春笋般兴建在中国国内,其数量之多、发展速度之快,位居全球之首。中国加入WTO 以及北京2008 年举办奥运会,对世界、对中国都是一件大事,对中国建筑业,对中国智能建筑行业更是一件大事,2008 年北京为举办奥运会,同时提出了“数字奥运”的口号,北京为实现这个目标将要建设众多数字化设施,这包括:2008 年奥运会的技术指挥中心、数据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安全监测中心及22 个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提高场馆设施的智能化水平,这些本身就会增加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将会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必将极大地推动智能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三、目前将要普及的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80 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引入我国,作为开放式的传输平台,综合布线系统成为了是智能化建筑的高效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传输平台,是智能化建筑的高效神经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针对建筑物内部以及建筑物间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建筑设备自动化BAS ( Building Automat ion System) 等设备的布线而设计的, 所以, 布线系统的应用范围必须满足于各类不同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建筑物自动化等设备传输弱电信号的要求。PDS(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作为计算机与通信的配线系统, 表明它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与通信的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备配置主要是指各种配线架、布线子系统、传输媒质和通信引出端等的配置。以下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备配置:

1、单幢的中小型智能化建筑,其附近没有其它房屋建筑,不会发展成为智能化建筑群体。这种情况可不设建筑群配线架,也不需要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在单幢智能化建筑中,设置两次配线点,即建筑物配线架和楼层配线架,只采用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和水平布线子系统。

2、单幢大型智能化建筑由于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大,但目前用户信息点的分布密度较稀,如果对今后的发展或变化尚难确定时,为了节省本期工程建设投资,不按建筑群体考虑,采取与单幢中小型智能化建筑相同的综合布线系统方案。

3、单个建筑群配线架方案是在在智能化小区中,选择位于建筑群体中心位置的智能化建筑作为各幢建筑物通信线路和对公用通信网连接的最佳汇接点,并在此安装建筑群配线架。建筑群配线架可与该幢建筑的建筑物配线架合设,达到既能减少配线接续设备和通信线路长度,又能降低工程建设费用的目的。各幢智能化建筑中分别装设建筑物配线架和敷设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线路,并与建筑群配线架相连

4、多个建筑群配线架方案是在当智能化小区的工程建设范围较大,且智能化建筑幢数较多而分散时,将该小区的房屋建筑根据平面布置适当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形成两个或多个综合布线系统的管辖范围,在各个区域内中心位置的某幢智能化建筑中分别设置建筑群配线架,并分别设有与公用通信网相连的通信线路。此外,各个区域中每幢建筑物的建筑群主干布线子系统的主干电缆或光缆均与所在区域的建筑群配线架相连。为了使智能化小区内的通信灵活和安全可靠,在两个建筑群配线架之间,根据网络需要和小区内管线敷设条件,设置电缆或光缆互相连接,形成互相支援的备用线路。

四、 安装工程技术要求

1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为宜。

2 BAS线路安装要求

在BAS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BAS的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在安装中.按下述方法进行接地:

(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接地电阻一般为300Ω;

(2)对抗干扰能力差的设备-其接地应与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内.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的距离可酌情减少 但不宜低于5m;

(3)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两者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

(4)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用多点接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都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3 输入设备的安装要求

(1)安装位置应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和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

(2)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

(3)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1∶3处;

(4)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安装同时进行;

(5)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完成后进行。

4输出设备的安装要求

(1)风阀箭头和电动阀门的箭头尖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

(2)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3)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

(4)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5 安装的其它要求

BAS的监控是由电脑按照编制好的程序进行的、设计工程大大简化。不需要进行各种设备的电气联锁图控制调节原理图等。只需要简单的监控原理图就可以满足要求。但设计人员必须编制较为详细的监控说明软件。另外还要向制造商提供各测量元件、控制器使用的条件清单。如管道规格、流体名称、压力、温度、流量等。以便制造商选用各种元件规格。安装人员一般只根据图纸及提供的主要元件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组装。

五、现阶段智能化系统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中国智能建筑市场充满无限商机,也充满着挑战。国内智能建筑市场广阔,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智能建筑的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8%,有的地区可达10%。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五年内全国各地共完成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22042.22 亿元,若其中四分之一建筑实施智能化系统工程,并且以6%计算智能化系统工程投资,那么在过去五年内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投资已达330 亿元。中国加入WTO 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对办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对新建办公楼,而且对量大而面广的已有办公建筑的改造都提出了智能化需求。

结语:根据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工程的特点,严格按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安装,必能确保系统开通和运行。建筑智能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能建筑中很大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技术在进步、制度在变革,中国智能建筑充满着希望,也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共同探讨智能建筑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是随着我国电子辅助设备技术的发展,引入到建筑设备中的智能化技术增多。在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小系统、家居智能化系统等方面。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因素较多,施工中技术路线、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状况都影响着工程质量。

一、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影响因素

衡量弱电技术的主要依据包括: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信号传输的精确程度和可靠度等。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低电压电能。例如,进行控制建筑大楼、报警监控、消防电气控制等,都属于该方面。第二,信息信号传输。例如,有线电视信号、电脑网络和信号接收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相关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影响着未来弱电技术发展,采用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实现复杂的智能化操作都必须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管理着弱电系统,其工作水平和可靠性都决定了弱电系统的服务质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弱电工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弱电智能化发展程度。

(二)、信息传输技术

通信技术主要影响了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信息传导,是智能控制中的传输环节。现代的信息传输技术包括宽带、无线信号、多媒体通信技术和ATM通信技术,这些在建筑弱电工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传输技术朝着数字化、高速化和稳定化方向发展,建筑弱电智能化的信息传输也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三)、施工工程管理技术

由于弱电工程所涉及的专业技术较多,需要工种广泛,有效地工程管理技术能够保证弱电工程正常实施,帮助工程采取最合理的施工工序。根据建筑施工知识我们知道,工程管理技术是一项工程最为核心的环节,要想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水平,就必须结合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特点,提出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保证弱电工程规范施工。

(四)、施工技术管理技术

技术管理是指在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指导进行施工的技术方案。弱电工程必须根据合同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能够保证所进行工程的规范,工程在正式使用中能正常工作。技术管理要制定详细可执行的规范文件,保证施工工人能够完成工程操作。有效地技术管理技术是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保证,决定了系统工程的可靠度。

二、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问题

我国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实施的智能化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电子科技和信息相关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弱电智能化技术不能适应当今发展,必须根据出现的新技术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主要如下:

(一)、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决定了工程的质量。由于弱电智能系统工程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等,这就要求从事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办法。然而,我国当前从事弱电工程人员相对较少,具备综合素质的人员更少,这就造成了智能建筑弱电工程对人才的需求增加。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工程往往难以控制系统工程质量,造成由于不能将建筑设计与施工与网络、通信等技术充分的结合,出现工程漏洞,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建筑设计缺乏合理指导

随着现代开发商对于建筑实用性的关注增加,导致设计师在规划智能弱电设备中重视功能,往往采取尽可能的功能覆盖面来吸引客户的关注。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由于不重视相关技术的发展,使所设计的智能弱点技术得不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了智能弱电技术的推广。因此,只有建立合理的设计指导思想,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分析

弱电技术主要是根据使用的电流和电压定义的,通常定义使用24V电压和直流电流进行工作设备采用的电技术,该范畴实际上是广义范围的弱点技术定义。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就是基于弱电技术,考虑到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化,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居住条件。在我国,当前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内容: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多功能会议系统等。为了提高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水平,主要改善措施如下:

(一)、提高设计规范,加强智能化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施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决定了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总体方案。为了保证所设计工程的质量,必须保证所设计功能、使用设备和设计方法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从用户的角度客观评价智能化水平。在所设计的弱电工程中,要结合设计设备的具体功能制定相应的施工内容。所提供的智能化设计内容要积极结合当前电子设备技术发展,不断地引进新的智能化设计方案。此外,要保证所设计工程的系统功能、信号匹配、施工工序合理性,严格审核施工总体方案,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设计规范性。

(二)、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设计方案

针对施工设计执行施工涉及到诸多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弱电智能化设备有着关键影响。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工艺的总体过程,并明确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在按照各个阶段进行施工,努力在每阶段做好施工管理。对于施工过程的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线施工进行详细记录,核对设计方案的接线图和原理图,排出施工出现的失误。

(三)、做好验收检验,保证实施建筑的可靠度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9)

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实行项目管理最早出现在美国。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建筑智能化系统逐渐被应用于我国的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的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我国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时间不长,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概述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含义。

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是利用高新技术对我国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管理系统,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目的。

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项目管理主要想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的:

第一,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进行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信息资源的共享;

第二,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进行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优化,从而减少建筑成本的投入;

第三,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实行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的管理能够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四,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对建筑物以及建筑设备进行管理有利于建筑物对复杂的工作环境进行适应。

(三)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

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工程成本或者投资进行管理。在对工程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要对工程成本进行计划、监督、跟踪、核算以及诊断。第二,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在对工程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针对工程进度事先做好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控制。第三,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在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要严格把控好工程设计、工程采购以及工程施工这三方面的质量。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目标通常由工程任务书、合同文件以及设计文件等来进行定义。这三者之间在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方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另外两方面发生变化。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保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动态中保持平衡;

第二,在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中必须保证三者之间在结构上的均衡性以及科学合理性。不能片面追求建设工程施工工期的最短化或者是成本最低化。

二、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在业主方面存在的问题。

从业主的角度来看,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很多业主并未能充分认识到建筑智能化系统子系统集成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够充分发挥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良性能。当前,很多小区的业主普遍认为只要能够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弱电系统的最优化,就能够保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最优化。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织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子系统集成的合理性,否则,将会促使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再次开发;

第二,小区缺乏能够熟练操作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专业人才。业主不能够具体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智能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技术等相关知识,因而不能够发挥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越性能,造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浪费;

第三,在当前的很多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承包商资金不足,导致很多建筑物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存在开通率极低的现象;

第四,业主不能够合理选择智能设备的供应商以及智能系统的集成商。很多业主由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建筑智能化系统,缺乏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选择经验,在智能设备的供应商以及智能系统的集成商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同时,在建筑智能系统安装与购买合同中,存在着内容不详细不完善的问题,导致在以后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纠纷;

第五,承包商在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经常会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投机取巧,未能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从而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在使用过程经常出现问题,不能够满足业主的建设需求;

第六,很多业主缺乏责任追究意识,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之前,未能明确划分业主以及参与建设各方的责任。一旦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业主以及参与建设的各方很容易因为责任归属问题而发生纠纷,同时,责任归属不明确的问题还会给业主以及参与建设的各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建筑智能化系统篇(10)

随着建筑弱电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系统内容已不是简单弱电子系统的累加,而是一个具有相关联的、具有集成要求的综合性智能化系统。复杂的项目目标要求项目管理采用一种具有统一协调界面、责任明确的责任管理体系。

一、 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讯、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和充实,它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图像显示技术。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智能建筑不断集成化发展的进程,并在一些现代建筑中形成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与综合管理,充分体现智能建筑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目标,这也是人们追求建筑智能化的目的。

二、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特点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建筑智能化技术以及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相关工程配合相当重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监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监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三、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监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监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是受业主委托承接监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监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监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监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监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监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

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与建设监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监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监理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监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监理的业务看,建设监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监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两种监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因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迅速,且愈来愈专业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进入施工现场,可以弥补建设监理机构、人员在专业技术、监理方式和管理经验上的不足。从实施监理时间跨度来看,建设监理通常是土建施工开始,项目整体验收结束(包括土建和主要机电设备验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的业务可从系统规划设计、设备安装施工、调试运行和系统验收,通常要延伸到建筑整体竣工以后一段时期。在全过程的监理中,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服务形式,有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介入,体现出专业化监理机构特有的优势,这是一般建设监理公司所不及的。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是一种专业化的、全过程的工程监理,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对建设监理从专业技术和监理制度上的补充和完善。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主要任务

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可以分成以下阶段和任务。首先是规划设计阶段:

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按业主要求制订系统规划书或对设计院的系统规划书作出评估分析;对系统设计过程实施监理与提供技术咨询。

第二是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作出系统方案、设备性能价格比分析;为业主商务谈判提供技术咨询;审核设备供应和工程承包合同条款。

第三是施工准备阶段: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审核承包商项目实施组织设计;组织召开设计、安装、工程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协调会,做好技术交底;科学划分设计、安装、设备供应、调试工程界面 ;审核设计院、承包商的系统深化设计图;监督完成相关系统(如消防、安保、电话等)施工报批手续;审核系统调试、验收方案和相应计;审核人员培训计划。

第四是安装施工阶段:定期组织召开工程例会,协调各方关系和进度;审核批复施工联系单、技术核定单;组织系统设备到货开箱、验收、移交;按施工计划实施进度控制和工作量认可;协助建设监理实施设备、管线安装质量监理和隐蔽工程验收;参与土建总包组织的工程例会,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第五是系统调试阶段:线缆测试、单体设备性能测试监理,签署认可测试报告;单项系统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系统联动调试监理,签署认可调试报告;调试计划进度控制;组织实施系统阶段验收。

第六是系统试运行阶段:组织实施系统试运行;协调业主、物业、系统承包商间关系,明确职责界面;审核系统技术培训资料和人员培训监理;审核系统操作规程、设备管理制度;审核与确认试运行记录。

上一篇: 半年思想工作总结 下一篇: 药剂生实习完个人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