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9 08:01:55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1)

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11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推广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全镇医疗保健机构创建一批合格的孕期健康教育阵地。

总之2021的妇幼工作工作量大,预期目标高,需要我们再总结16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强项,改进弱项,我们相信通过各科室的共同努力,我院的妇幼保健工作一定能够达标。

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为落实医院年度计划,我科下一步要做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进一步规范筛查流程,提高筛查质量,针对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计划与重点安排如下:

1.加强领导,强化意识,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质量。

2.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产后2--4天进行听力筛查,保证筛查质量,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3.继续建立健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加强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听力筛查的新生儿,杜绝一切不良事故的发生。

5.因新生儿听力筛查需在安静睡眠状态下完成;

有时一个要反复多次的筛查,造成家长堆积,等待时间过长,致使家长们烦躁不安、容易发生争执,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所以急需给我们增加人员,更新我们的仪器设备。

妇幼保健工作计划一、工作计划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二)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三)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五)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五)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一)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三基三严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共2页,当前第1页1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作,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6、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业务管理

1、妇幼保健: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

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1)保健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村卫生院、所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例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妇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2、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妇科: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同时充分利用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设备,开展对宫劲癌及艾滋病预防等妇科疾病的防治,确保医疗安全。

(2)产科:加强孕期监护,完善孕产妇管理,特别是高危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力争创建产科ICU,更好的发挥我院在全县孕产妇抢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化验室:按国家认证要求完成标准化实验室的改造,开展微量元素、电解质、细胞涂片、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新型化验项目;

(4)辅助科室: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B超室开展乳腺超声检查;

(三)经济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

2、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搞好院科两级核算,控制医疗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查。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全力保障后勤供应。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2)

(一)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救助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和危害。

(二)年度目标

1、监管场所高危人群检测。

继续完善卫生与公安和司法部门监管场所高危人群HIV抗体检测工作协调管理和信息收集汇总上报机制。各地完成对公安和司法行政系统监管的看守所、强制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劳教所和监狱等场所当年新入所的吸毒、等重点人群的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全省计划筛查总人数共34200人,培训监管场所工作人员1368人。

2、免费自愿咨询检测。

所有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开展免费自愿咨询和抗体初筛检测服务。努力提高各级自愿咨询检测点服务人员的能力,每市级和县级至少培训咨询员4人,以前接受过培训的,今年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再培训。要求全省17个市和1**个县(市、区)共培训咨询员总数为420人。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自愿咨询检测点,扩大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可及性,平均每县完成咨询和检测对象至少500人,全省计划完成免费自愿咨询和检测总人数为52500人。

3、宣传教育。

将农村作为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重点地区,要求每县利用大众媒体在城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至少2次,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立专题宣传栏,组织对就诊者的艾滋病防治专题讲座每诊所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

4、高危行为干预。

在原有7个美沙酮门诊基础上,新开淮北和铜陵市2个门诊。每个老的美沙酮门诊治疗人数要求达到200人,开诊不满一年的新开门诊治疗人数要求达到100人。

预防性途径传播综合干预措施优先覆盖、同性恋等高危人群。全省预防性途径传播干预措施覆盖总人数为78750人,培训基层干预工作专业人员和非政府组织人员总数为2100人。

5、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服务,检测率达到85%以上。为抗体筛查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提供免费确证检测,检测率达到100%。确证检测结果阳性孕产妇知情选择妊娠结局,为终止妊娠提供经费补助,为继续妊娠并分娩的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抗病毒药物,服药率达到90%以上。婴儿12个月、18个月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达到90%以上,18个月筛查结果阳性的免费提供确证检测,检测率达到100%,为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提供人工喂养支持服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随访2次、所生婴儿随访5次。妇幼保健相关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6、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感染者随访。

以开展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县区为重点,继续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重点培训乡村级医务人员,重点内容为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的规范诊疗和护理知识,不断提高基层免费抗病毒治疗和抗机会性感染的诊疗和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全省计划培训基层医务人员目标总数为870人。

继续在全省开展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计划累计治疗人数为2169人,要认真落实监督服药措施,使服药依从性达到8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耐药监测工作,动态观察抗病毒治疗效果和耐药情况。要进一步提高CD4细胞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覆盖率,对治疗病人的CD4检测做到每人每年检测4次,病毒载量争取每人每年检测一次;对报告发现的HIV感染者,CD4检测做到每人每半年检测一次。

要继续加强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定期完成随访、检查和网络报告工作。

7、中医中药。

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实施中医药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应用中药配合西药抗病毒治疗,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增强病人耐受性和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免疫重建,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延长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4)。

8、保障血液安全。

继续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实现《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2010年)》提出的“20**年15岁-49岁人口中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加强人员培训和实验室血液质量控制,建立稀有血型库,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二、项目内容与资金安排

本项目共有监测检测、宣传教育和干预、关怀治疗、抗病毒治疗药物、母婴阻断、血液安全管理、中医治疗等项目,总资金额为3192万元,具体项目内容、工作任务和资金安排分别见附表1、2。

(一)监测和检测(38.1万元)

1、继续在监管场所对高危人群开展常规HIV检测(17.1万元)

按照卫生厅、公安厅和司法厅联合下发的《安徽省关于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继续完成看守所、收容教育所、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和监狱中当年新入所被监管人员中高危人群免费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任务,对所有确证阳性者提供免费的CD4细胞检测,按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结果告知、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等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病人,按照要求及时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

全省计划在监管场所筛查总人数共34200人,工作经费17.1万元。监管场所筛查工作经费按每检测1人补助5元的标准下拨至各市,各市根据辖区内各县(市、区)的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再予以补助。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参与标本采集、运输、检测和资料录入上报工作和人员补助,筛查所需试剂由省统一招标采购分发至各市。示范区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所需工作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2、全面推广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21万元)

各市、县(市、区)都要在疾病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内建立免费咨询检测点(VCT)和转诊服务网络,为就诊者和公众提供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结合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积极走出去,深入到高危人群集中的场所开展免费VCT宣传,扩大免费VCT覆盖面,提高接受检测的人数。各VCT服务点所在机构要做好免费VCT的管理工作,按要求及时登记和收集上报咨询检测点工作报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定期对市、县(区)级咨询点进行督导和技术指导,建立全省咨询员技术支持网络,定期组织召开技术沟通和讨论会,为基层咨询员提供心理、技术和转诊信息等方面的支持。

项目工作经费按照平均每咨询检测1人补助4元的标准下发各项目市、县。具体工作人员补助经费按照每人检测前咨询费1元,检测后咨询费1元,检测费1元,资料录入上报1元。筛查所需试剂由省统一招标采购分发至各市、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所需工作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1**万元)。

继续将基层领导干部、农民工和青年学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将农村、社区、学校和工作场所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地区和场所,要求尽量扩大覆盖面,宣传教育内容侧重预防知识、提高个人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技能、国家和当地的防治政策、关爱和反对歧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情况,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动员街道和乡镇基层政府主动参与,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组织落实好各项活动。各级要对下一级宣传教育工作进展进行督导检查,切实保证县级以下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落实。本项目补助部分市和每县(市、区)经费1万元,用于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和媒体宣传,补助省卫生厅6万元用于省级宣传和各地督导,共计1**万元。示范区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所需工作经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三)全面落实高危人群干预措施。

1、预防性途径传播(159.6万元)。针对性途径传播高危人群干预工作的重点人群包括暗娼和嫖客,男男性接触者,多性伴者等。各地可采用广播、电视、报纸、广告牌、流动宣传和举办公众活动等形式,宣传安全套防病知识,营造推广使用安全套的社会氛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根据当地性途径传播高危人群活动特点,选择目标人群集中活动的场所开展工作;建立业主负责制,确保在场所内摆放宣传材料、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方便目标人群购买;积极发展同伴教育员并对她(他)们进行生活技能等培训,力争使接触到的目标人群在每次性活动中100%使用安全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安全套推广使用等综合干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

干预工作经费安排主要包括举办各类外展活动、交通、人员补助等内容,全省共计159.6万元。其中对于高危人群干预人员补助,按照干预对象任务量分配经费,对干预对象的干预频次要达到4次/年,工作人员每次下基层或场所工作补助不超过20元/天,要求有工作记录和领款人签名。

2、开展同伴教育(210万元)。各地要在掌握本地高危人群的分布和特点的基础上,在暗娼、同性恋等高危人群中积极招募志愿者,开展同伴教育。对于同伴教育工作,按照平均一名同伴教育员工作每年补助600元为标准(每名同伴教育员每月至少开展干预工作一次,每次工作补助不超过50元/人/月),并对同伴教育员的培训和开展同伴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交通费、购买用于开展干预工作的宣传品等工作经费给予补助,全省共计210万。

项目中要求达到的覆盖高危人群任务量,各县级及部分区任务量已单独列出,而对未单独列出的区级任务量均已包括在各市级任务量中,由市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具体分配到区。

3、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53万元)。

按照卫生部、公安部、药监局制定的《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方案》要求,在阿片类吸毒人数集中地区开展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工作。要求每个门诊培训10名专职工作人员,保证门诊服务时间不少于每天8小时,开设时间要方便就诊者服药,要对就诊者提供艾滋病咨询和健康教育等服务,免费提供宣传材料。

本项目提供部分门诊工作人员补助、培训经费及宣传教育经费,对于新开门诊提供门诊点改造建设、设备配备经费。门诊所在单位对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项目经费要设立专账管理,不得截留、挪用。

(四)预防母婴传播(77.8万元)。

继续支持8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为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咨询、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检测,可根据检测条件和流程选择快速检测试剂或ELSIA检测试剂,对于第一次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应用第二种不同的检测试剂进行复检。对于临产急诊入院分娩的产妇,同时应用两种不同的检测试剂进行筛查检测。为抗体筛查检测结果阳性的孕产妇提供免费确证检测,确证检测结果阳性自愿终止妊娠的,提供终止妊娠补助,自愿选择继续妊娠并分娩的,提供抗病毒药物,并对其住院分娩给予补助,为所生婴儿提供免费抗体检测和人工喂养支持服务和适当补助。

给予项目地区阳性孕产妇及婴儿补助1.8万元,各级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补助76万元,检测试剂、预防药品及耗材等共计35.2万元由省招标采购后下发(见附表3)。

(五)感染者随访和免费抗病毒治疗(100.8万元)。

对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各地应对其进行定期随访,感染者每年进行2次免费CD4细胞检测,同时给予医学指导。通过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和提供抗病毒药物等相关服务,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

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人,按照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要求,在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为每位接受治疗的病人每年提供免费CD4细胞检测4次和病毒载量检测1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随访中发现的严重毒副反应病例要及时上报并转诊至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处理。

为使抗病毒药物服用及时、减少停服、漏服,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对服药病人要实施监督服药措施(为保证质量,每位监督员每月最多监督病人数不得超过30人)。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将监督服药工作与病人的随访和管理相结合,探索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综合管理方式。对负责监督病人服药的人员,安排适当的工作补助经费。为了及时观察治疗效果,提高病人接受CD4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的可及性。

中央财政经费主要支持的活动包括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费用、感染者随访的交通补助(按随访一个感染者每年补助交通费100元)和CD4检测试剂补助、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品以及必要的二线药品费用、服药病人CD4检测试剂和病毒载量检测试剂以及病人到医疗机构接受CD4检测随访的交通补助(按每人每年到医疗机构检测4次,每次补助50元,共200元/年)、监督服药补助(每监督服药一个病人补助10元/月,每年每病人120元,补助监督服药员)和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补助(每治疗和随访一个病人补助10元/月,每年按每病人120元,补助乡村级医务人员)等,要求有工作记录和领款人签名。

全球基金项目县的工作经费经费从全球基金项目经费中列支。抗病毒治疗药品、CD4和病毒载量试剂共计1213万元由省统一招标采购分发各地。

(六)血液安全管理(48万元)。

1、无偿献血宣传(10万元)

(1)制作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短片,免费发放到各市,在采供血服务场所及媒体播放。

(2)组织开展“6:14”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十周年纪念活动。

2、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培训(3万元)

(1)组建无偿献血宣讲团深入社区、村镇、企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开展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活动。

(2)组织专家组赴无偿献血落后地区开展无偿献血招募培训工作。

3、国家血型库建设(5万元)

进一步完善安徽省血型库建设,实现全省稀有血型资源共享,适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保养。

4、完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监控体系(20万元)

完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实施血液集中检测要求,由省中心实验室牵头,根据卫生部临检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体系,进行实验室质量考评,并将结果报告国家参比实验室复核。

(1)对全省所有采供血机构血液样本进行抽样检测,每所采供血机构抽取标本50份左右,全省约1500份,进行抗HIV、HBsAG、抗HCV、梅毒检测。

(2)对所有采供血机构开展飞行检验,以双盲考核的方式对HIV、HBsAG、抗HCV、梅毒进行考核,以检验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检测技术和管理水平。

(3)为17所中心血站更新实验室管理软件。

5、血液质量保证培训及医务人员培训(10万元)

(1)根据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对影响血液质量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新一轮培训,举办培训班2期,每期80人左右,每期4天时间。

(2)举办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输血科主任,外科、妇产科、肿瘤科等与临床输血密切相关的临床科室主任及相关业务骨干参加的血液成分临床应用与进展培训班一期,培训人数约150人,时间3天左右。

(七)中医中药治疗(240万元,项目内容见附件4)。

(八)国家综合防治示范区(424万元)。

国家第一批5个示范区各补助工作经费60万元,第二批3个示范区各补助36万元,用于示范区艾滋病宣传教育、自愿咨询检测、高危人群干预及艾滋病病人的治疗关怀工作。每个示范区补助的经费中包括多部门活动经费6万元,用于示范区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的活动。每个示范区督导和技术支持经费2万元,用于补助示范区所在市。

(九)业务培训(157.2万元)。

1、监管场所筛查工作培训。各市负责组织并完成对辖区内参与筛查的监管场所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全省计划培训监管场所工作人员1368人,培训经费49.2万元。培训内容应包括政策宣传、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咨询服务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等有关知识和技能。

2、VCT咨询员培训。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项目计划负责完成辖区内免费咨询检测服务的机构和咨询点的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要求每县(市、区)培训至少4人,培训经费全省共计21万元。

3、干预工作培训。各市负责组织对辖区内的所有高干队人员和同伴教育员等非政府组织人员至少开展一次培训,以提高干预工作能力和效果。每县(市、区)培训的人数不得少于20人(其中非政府组织人员不得少于10人),培训经费全省共计50万

4、抗病毒治疗培训。各市负责组织对辖区内负责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中央财政经费对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进行补助,项目计划培训基层医务人员870人,按每人平均培训7天,每天补助60元,每人补助420元,全省共补助各地经费37万元。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协调

项目由省卫生厅、财政厅负责统一部署和协调实施,各市、县(市、区)卫生、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具体实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负责中医中药治疗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各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接到本《方案》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本地具体项目执行方案,将本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项目执行单位,明确项目完工时间、责任人、资金分配额度计划和监督考核办法,在项目执行期间加强经常性项目督促检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是项目的技术支持和项目执行机构。省市项目工作组和专家组,对项目地区各工作领域进行技术指导和定期监督检查,每季度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项目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资金管理

各级卫生和财政部门要围绕实现《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规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本地情况统筹安排国内外项目资源。各市、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在项目执行单位明确后15个工作日内,及时预拨50%的项目资金至各项目执行单位,同时在项目过程中要简化报帐审批手续。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的具体规定按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共同制定《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培训补助经费管理办法》、《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防治补助经费管理办法》、《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执行。

(三)招标采购

1、卫生部负责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美沙酮维持治疗原料的招标采购工作。

2、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负责HIV检测、CD4检测试剂、病毒载量检测等试剂的招标采购工作。

四、项目执行时间

招标采购工作于2008年4月底完成。整个项目工作在2008年10月底前完成。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一)项目执行中期和项目完成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分别进行综合效果评估,并将项目终期总结报卫生厅、财政厅。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3)

基本情况

两年来,累计完成“两癌”筛查160295人,目标人群“两癌”筛查率102.29%,检出宫颈癌前病变693例,确诊宫颈癌113例,宫颈癌发生率70.495/10万;乳腺癌74例,乳腺癌发生率46.165/10万;卵巢癌1例,绝大多数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提高了农村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主要做法

注重协作推进,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筛查工作顺利实施,邹城市成立了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和督导检查组,制定下发了《邹城市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实施方案》和《邹城市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技术方案》,建立了卫生、妇联、财政、计生、民政等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分管市长靠上抓,多次带领相关人员到部分镇街、村居和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各镇街和有关部门成立了专办领导,专人负责。市财政拨付1500余万元,用于“两癌”筛查,市卫生局拨付55万元,配备阴道镜、钼靶机、CR等仪器设备,专用于“两癌”筛查。市卫生局将筛查项目工作列入卫生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建立了以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为市定点筛查医疗机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初筛点的“两癌”筛查网络。各镇、街根据全市统一安排,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召开会议,分解任务。各管区、村干部负责组织安排适龄妇女查体,派专车接送,方便了农村妇女,提高了筛查率。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将“两癌”筛查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医疗救助相结合,对农村妇女做到了免费检查、低价病检、优惠治疗、住院补助,切实解决了她们的后顾之忧。

注重宣传动员,营造工作氛围:为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卫生、妇联、计生、财政、公安、民政等部门和各镇街、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标语、上门发放宣教资料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发动,积极营造良好的筛查氛围。一是在邹城电视台“关注民生”、“健康有约”开设“两癌”筛查专栏,邹城广播电台“卫生行风热线”栏目,进行妇女“两癌”防治知识和“两癌”筛查政策的系列宣传。二是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悬挂宣传横幅,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在筛查区域选派专人负责发放宣传资料;在筛查点摆放宣传展板。三是印制《邹城妇女健康报》20万份、宣传彩页6万份,由各村妇女主任和乡村医生按照“通知全覆盖、筛查无遗漏”的要求,挨家逐户随同签订《知情同意书》一起发放到人,确保适龄妇女都能看到“两癌”防治相关知识。四是市卫生局与各镇街联合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对农村妇女进行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妇女消除顾虑,主动自愿参加“两癌”检查。五是医护人员义务为医院检查的对象当好宣传员。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提高了广大妇女对“两癌”筛查工作的科学认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筛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变“要我筛查”为“我要筛查”的良好工作氛围。

注重业务培训,强化督导检查:为确保筛查质量,各筛查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参加全市业务培训,专家指导组成员和定点医院业务技术骨干参加济宁市组织的专业培训和考试。市卫生局制定了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聘请有关专家,对全市妇保人员、妇产科医生进行集中培训,严格做到“五统一”:统一检查流程、统一检查方法、统一检查标准,统一检查表格,统一反馈结果要求。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妇联和市卫生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两癌”筛查技术指导小组,市政府督查室和项目办公室组织人员每月5日、20日定期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及时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将检查结果排出名次予以通报,与经费挂钩,纳入项目执行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对不负责任、走过场、搞形式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凡从事“两癌”筛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质,经过“两癌”筛查专业系统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各筛查机构对从事“两癌”筛查工作的人员不得随意抽调,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市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负责疑似病例的阴道镜、病理和钼靶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取得的经验

实践证明,赢得领导重视,部门支持,上下联动,工作才有号召力;坚持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工作才有吸引力;坚持整合资源,细心服务,统筹推进,工作才有推动力。有以下四点体会。

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是“两癌”筛查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邹城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经常深入走访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安排部署工作。全市17个镇街积极行动,一些镇街党政一把手亲自组织协调“两癌”筛查工作,部分村委会出资雇用客运车辆免费接送体检人员,方便了农村妇女检查。

宣传到户随访到人,是做好“两癌”筛查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在宣传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村计生组织网络作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对筛查后的重点对象,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逐户上门进行随访,动员妇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提高人员专业水平,是确保“两癌”筛查质量的基础。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妇产科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到位等现象,我们抽调市直专业人员到镇街开展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同时手把手开展帮扶筛查,最大限度地避免阳性病例的漏筛。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妇女健康意识不高:虽然这两年的“两癌”筛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部分群众对筛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自我保健意识淡薄,抱着“不痛就没病”的想法而不愿意检查。有的妇女则“讳疾忌医”,担心被查出有病进行治疗“麻烦”,采取逃避态度,有的甚至被查出有病也拒不接受进一步检查、治疗。

后续诊断治疗保障机制不到位:家庭贫困患病妇女得不到及时规范医治,多数到私人诊所就诊,甚至导致原本有怀疑的病灶经私人诊所治疗后难以确诊,或者加重了病情,还有少数癌症病人干脆放弃治疗。

普查普治机制有待探索:部分镇街初筛质量不严格,加之一些群众存在侥幸心理,对进一步检查采取逃避态度,致使乳腺癌、宫颈癌阳性转诊率较低。

对策及建议

“两癌”筛查工作是降低“两癌”治疗成本,提高患病妇女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今后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中,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加强健康宣教工作,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普及“两癌”防治知识,提高农村妇女对“两癌”筛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增强未列入筛查对象的企事业单位适龄妇女参加“两癌”筛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筛查工作氛围。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4)

[中图分类号] R1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b)-0132-03

卫生部了《中国出生缺陷的防治报告》,报告认为,随着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的逐步降低,出生缺陷成为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1]。笔者认为,产前筛查对防治出生缺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产前筛查却在二级综合医院开展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有些问题令人担忧。为了有效遏制出生缺陷率,本文对二级综合医院产前筛查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项目调查组于2010年6月~2011年3月3次对6所县市二级综合医院的产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及部分门诊、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访谈。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2 结果

2.1进行5种重点预防疾病作为出生缺陷预防的知晓率调查

知晓率高低有助于了解医务人员对预防出生缺陷的责任感和重视程度。见表1。

受访医护人员中,全部答对30名,占25%,答对3个病种以上60名,占50%,答对1~2个病种的30名,占25%,综合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对5种重点预防疾病知晓率偏低。

2.2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情况

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女性占85%,男性(伴侣)占15%,年龄结构:25岁以下的占84%,25~30岁占16%。见表2。

取消强制性婚检后,到综合医院的婚检率由97%急剧下降至7.67%[2],本调查情况与之基本相似,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出生人口素质。

2.3 优生知识宣传情况

对6所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考察,访谈及查阅孕产妇培训资料,产前筛查的知识宣传明显不够。见表3。

调查结果提示,2000年9月~2011年6月,先天性心脏病等10类围生儿高发畸形疾病在院内宣传较少,对孕产妇培训内容中所占比例较少,对产前如何筛查,为什么要开展产前筛查宣传力度不够。

2.4 对产前筛查的认识情况

对从事妇产科医务人员中的12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提示对二级综合医院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见表4。

2.5 人力和设备情况

被调查的6个二级综合医院产前筛查的实验室条件和人力资源配备根本无法完成羊水穿刺、核型分析的任务。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人员紧张,工作任务重,精神压力大,忙于待产、分娩、妇产科手术及诊断,医院在资金投入、设备购置等方面主要向妇科、产科专业倾斜。

2.6医院设立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情况

6所医院选送医护人员学习培训,基本是在省级医院进修产科或妇科,临床遗传专业进修培训几乎成为空白。如何发挥二级综合医院在产前诊断、生殖保健、降低出生缺陷率方面的作用,有待卫生部门及医疗单位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3 讨论

3.1 健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网络势在必行

来自农村、企业的孕产妇大部分到二级综合医院,特别是县级人民医院就诊,加强二级综合医院妇产科、儿科的产前诊断、医学遗传培训。开展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检查等业务,对降低出生缺陷率是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例如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我国为唇腭裂高发地区,发病率接近2‰[3],总的发生率占出生缺陷的14.01%,在我国出生时严重畸形的发生顺位中占第二位。因此,开展产前筛查是预防唇腭裂发生的基础。

3.2 提高对重点筛查疾病的知晓率

出生缺陷有7 000多种,预防工作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经专家分析,最后把“重大、高发、可防、负担重”的5种疾病作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的重点目标疾病[4]。即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和葡萄糖-6-磷酸脱氧缺乏症。作为各县市二级医院,一定要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前筛查的认识,提高对重点筛查疾病的知晓率。

3.3 落实出生缺陷的综合防治措施

如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完善[5]。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段清认为,根据产前筛查与诊断的进展,哪种胎儿缺陷可以引产,孕周究竟可以延长到何时等伦理问题,要有政策依据,基层医院妇产科医生最需要的也是政策支持。根据《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的规定,高危人群必须做产前诊断筛选,如年龄35岁以上、有遗传家族史、有生产缺陷孩子的病史、孕妇妊娠前和妊娠早期病毒感染、父母饮酒、吸烟及环境污染等。对产前诊断筛选对象应依法告知孕产妇做产前诊断筛查。据《健康报》2006年3月22日报道“怀孕期间检查正常,却生下一个低智儿”的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医生要尽到告知义务。

3.4 加大产前筛查设备的投入

基层医院特别是妇幼保健机构常规妇幼保健设备明显缺乏,二级综合医院进行产前筛查的设备拥有比例不到15%,笔者认为,要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提高孕期严重出生缺陷发现率,提高产前筛查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水平,既要依靠先进的出生缺陷防治技术,还需必要的先进的筛查设备。

3.5 建立网络完善,设备良好,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出生缺陷预防体系

为了构建出生缺陷干预长效工作机构,必须建立网络完善,设备良好,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出生缺陷预防体系。二级综合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妇产科医生和计生工作人员有职责对新婚、怀孕的育龄妇女开展出生缺陷预防的面对面服务[6]。正如卫生部副部长刘谦指出的那样,将出生缺陷防治措施与常规妇女保健、孕产妇、新生儿保健以及干预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明显成效。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全方位配合。笔者认为,广州市的做法值得借鉴。依托政府信息网络、整合卫生、计生、保健信息系统,建立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数据库,形成信息共享平台,共同开展婚检、产前筛查以及相关信息录入、反馈工作,降低了缺陷儿的出生率,有效提高了人口素质。

3.6 强化培训,提高技术队伍专业技能

“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属于新生儿常见的染色体病,是人类最早发现且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7]。我国用于先天愚型患者的治疗费用超过20亿元,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各二级综合医院妇产科医生希望参加“胎儿非整倍体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培训[8]。笔者认为,只有更多的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参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才能更好地为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服务。

3.7 婚检是预防围生儿死亡的第一个门坎

有学者认为,婚检与出生缺陷有明显加负相关[9]。从婚检到妊娠是介入出生缺陷的预防阶段,婚检同时还可以进行孕前保健宣教与指导,使新婚夫妇了解和掌握孕前自我保健知识。加强政府投入,免费措施到位,可提高婚检率。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总人数庞大,因此,必须发挥二级综合医院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妇产科、产前诊断医学遗传培训基地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 甘贝贝,宁艳阳.出生缺陷已成突出公共问题[N].健康报,2012-09-13(1).

[2] 黄旭明.发挥公共卫生服务优势全面提出出生人口素质[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7):45.

[3] 史晓泓,唐慧,梁怡.新生儿唇裂畸形的致病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7):1006-1007.

[4] 张世琨.优生促进工程的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12):6-7.

[5] 段涛.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亟待修订[N].健康报,2011-12-27(8).

[6] 王长江,巩持印.河南范县构建出生缺陷干预长效工作机制[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9,(9):6.

[7]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165.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育龄人群,充分发挥人口计生服务网络优势,以计划怀孕夫妇为重点,以宣传倡导为切入点,以计生科技服务为支撑,提高怀孕夫妇的风险意识,减少非意愿妊娠,减少出生缺陷发生。切实关注民情,改善民生,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孕前准备和孕前指导服务,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长效工作机制;

2、通过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使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优生科学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3、全镇计划怀孕夫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自愿检查率达到80%以上,其中高风险人群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到90%以上;

4、建立县、镇、村(居)为一体的三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网络和筛查转诊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目标人群: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计划怀孕夫妇。各村(居)应检人数:唐圩村25对,滨河村25对,岔河村20对,20对,施汤村20对,前进村20对,张马居委会20对,西城居委会20对,界沟村20对,幸福村20对,东陈村25对,其虎村20对,白马湖村5对,淮宝居委会16对。

(二)服务机构及责任

全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定点在县计划生育指导站,镇计生服务站、各村(居)计生服务室认真做好配合工作。

镇计生服务站工作责任。镇计生服务站负责做好当年新婚、符合政策再生育对象和有病残儿生育史三类人员的调查摸底和登记造册工作,免费提供叶酸增补剂,负责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象的宣传倡导、健康教育,与计划怀孕夫妇签订《知情同意书》,借助“孕前危险因素筛查系统(男、女)”,进行孕前风险筛查,出具《孕前危险因素筛查报告》,区分一般人群和高风险人群,为一般人群提供普遍性优生咨询指导服务,帮助“暂不宜怀孕者”转诊至县计生指导站进行孕前医学检查,严重疾病者向相关医院转诊。

村(居)计生服务室工作责任。村计生专干负责收集本村(居)计划怀孕夫妇信息,入户免费发放县人口计生委编印的《孕前保健指南》折页和《孕前保健筛查服务流程卡》,告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意义,协助县、镇计生技术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动员、组织计划怀孕夫妇到村世代服务室,对照《孕前危险因素自查表》进行自测,得到危险因素的范围和等级;对“暂不宜怀孕者”向镇计生服务站转诊筛查。协助县、镇开展早孕随访和妊娠结局随访,收集不良妊娠结局信息,报告镇计生服务站,并做好参查对象的登记、统计、上报工作。

(三)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

1、宣传倡导

利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网络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开展优生、孕前保健知识宣传,免费发放知识折页,提高群众对预防出生缺陷重要性的认识和知晓程度,促进目标人群自觉增强优生保健意识,并主动参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健康教育、婚育培训,引导待孕夫妇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远离有害物质,远离宠物,戒烟戒酒,预防感染,谨慎用药,均衡营养,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培养健康行为,提高预防出生缺陷意识。

2、优生筛查

村(居)计生服务室普及使用“孕前危险因素自查表”,开展咨询和自查,对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干预的对象帮助转诊到县计生指导站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领导小组,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纳入每季度人口计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6)

1、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和省对妇幼保健机构及基层人员的补助政策,强化公共卫生职能。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制定下发《*省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巩固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成果。开展妇幼卫生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项目工作成果

2、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降消”项目。在68个县继续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实现全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全覆盖。研究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完善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抓好新扩展项目县启动和社会动员宣传。开展人员培训和临床进修、专家蹲点,提高基层助产技术水平。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和运转程序。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全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3、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继续在5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自愿咨询与检测、咨询指导、孕期筛查、业务培训、宣传教育、质量控制与监测等工作。进一步扩大孕期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覆盖面,提高孕产妇咨询和筛查率。对筛查出的阳性病例及时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做好追踪与随访,保障母婴安全。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咨询与筛查工作质量。

4、继续实施“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第六周期项目”、“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项目”、“中国母亲援助—复明12号流动眼科手术车和母亲健康快车”及“中美妇女儿童与家庭健康合作项目”等项目,加强组织协调,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实现项目目标。

三、加强母婴保健监督管理,依法规范技术服务

5、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管理,严格程序和标准。出台《*省产前诊断技术规范(试行)》,对各市产前诊断分中心进行考核审批,对产前筛查中心进行抽查。加强对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监督管理,继续开展打击非法接生、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专项治理活动,严查违法行为。

6、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等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的管理。联合有关部门制发《*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对全省《出生医学证明》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7、贯彻落实《*省“一法两纲”宣传工作方案(*-2010年)》,深入宣传《母婴保健法》、《*省母婴保健条例》、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的法律意识,为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8、继续推进《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10年)》的实施。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产前诊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稿)》和《*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修订稿)》。建立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网络,做好三级预防出生缺陷的相关工作,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宣传活动,培训专业人员,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和干预工作,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9、创新思路、加强协作,采取措施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保健工作。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扩大婚检覆盖面。开展婚前卫生指导与咨询,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10、贯彻落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管理办法》,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与治疗,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甲低和苯丙酮尿症)达到75%。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减少儿童先天听力残疾。

五、落实“两纲”目标,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

11、贯彻落实卫生部《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结合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推广母子保健保偿责任制,全省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工作,将其纳入两个系统管理内容,健全登记报告制度,掌握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健康状况。

12、开展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妇女生殖道感染、宫颈癌及乳腺癌防治,妇女病普查率达到50%以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推进0-3岁儿童“摇篮工程”实施,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

13、继续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达标验收活动。依据卫生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评审标准》等,开展培训和督导,在各市自查的基础上,组织进行抽查验收。

14、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和监督,巩固创建成果。按照卫生部《爱婴医院管理监督指南》,开展督导检查,落实《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和爱婴医院十条措施。积极推进《婴幼儿喂养策略》的实施,逐级开展《婴幼儿喂养策略》培训,大力加强母乳喂养宣传,保护和促进母乳喂养。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7)

(二)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完成了2019年一季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项目执行单位的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工作督导。

1、是重点指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开展系统服务,规范填写孕产妇、0-6岁儿童健康服务档案,统一使用规范的服务登记、记录本、记录表,避免各种服务率的虚报。

2、是按季度对技术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并组织本辖区医务人员参加上级培训。

(三)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避孕药具管理队伍素质,使参培人员全面掌握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每个季度对各街道,镇政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避孕药具管理人员培训,培训后合格率达到了100%。每季度对街道,镇政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进行督导检查。做好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的管理,定期检查避孕药具的保质期,避免发生药品过期还未发放情况。

二、继续全面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工作。指导辖区助产机构完善妊娠风险筛查、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妊娠风险管理和产后风险评估等各项内容,加强对评估为橙色以上的孕产妇的管理和随访。我中心负责做好市区内评估交换工作,避免漏报。

三、继续全面做好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指导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严格按照0-6岁儿童残疾工作方案及流程进行0-6岁儿童残疾初筛工作,对筛查阳性儿童提供转诊、随访服务,并及时登记、上报。2019年上半年筛查人数7359人,筛查阳性人数11人。

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

我区准婚男女婚检意识逐渐加强,婚检人数有所提高,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我区免费婚检人数为281人,婚检率为39.14%。影响我区婚检率的原因如下:

(一)婚检服务对象对婚检的认识不足,婚检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取得婚检证明多休十天婚假,而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则很少主动婚检。

(二)免费婚检项目是纳入区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的项目,该项指标的完成是需要全区有关部门配合来完成,婚检政策宣传的普及面不足。

(三)婚检不便民。我中心无X光室,婚检胸透(X线)项目需要服务对象到其他医疗机构检查后再到我中心婚检,因此服务对象多次提出增设X光室的意见。

五、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继续按“哈尔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方案”要求指导辖区医疗机构认真落实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截至6月30日辖区内梅毒感染孕妇1人、产妇1人,需继续随访艾滋病产妇所生儿童1人,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4人,我中心积极督促感染孕产妇所属社区、乡镇卫生院做好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的定期随访登记,健康指导,上报等工作。

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严格执行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孕期检测率。对发生的阳性病例要及时上报,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连续、系统、综合、规范服务,尤其要做好孕产妇筛查、诊断、干预、随访等服务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服务中要统一使用相关登记、记录。

六、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全区剖宫产率:

助产单位继续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工作方案。首先医疗保健机构和助产机构通过印制宣传材料、电子宣传屏、孕妇学校授课等方式广泛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及孕产期营养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其次助产机构能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

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医疗机构能够严格按国家、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文件要求,为新生儿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定期上报“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信息,同时做好“出生医学证明”领取、保管、签发、废证管理、印章的使用等各项工作。我中心定期做好辖区助产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的培训和日常质控,各签发单位能够控制废证发生率在1%以内,各签发单位对入院产妇及家属发放出生证办理告知书、签发机构在明显位置张贴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流程图。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内首次签发率100%。

八、托幼机构管理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规范”,按市卫生计生委要求全市实行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开展对辖区新招生幼儿园的卫生评价及托幼园所业务指导工作,重点是儿童营养与膳食、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等方面,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九、定期召开例会、培训会  

(一)坚持工作例会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托幼机构例会。在例会中通报上季度工作情况,布置下季度工作内容及要求,交流工作经验。

(二)加强培训。每季度组织辖区内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儿保医生业务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8)

一、思想政治工作

新的一年,党支部工作将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十七大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责,继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抓好了党务、党员点评、共青团、工会、计划生育及综合治理等工作,使各项工作都能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党性教育,积极开展“两好一满意”、“创先争优”活动,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党支部要积极开展民主生活会,把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积极开展“两好一满意”、“创先争优”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同时广泛开展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培养全院干部职工识别和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还要通过看录像进行正反方面的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开展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文明服务、反商业贿赂、“两好一满意”、“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学习计划》、《学习制度》等文件要求得到有效的实施,着重注意两个问题:

1、把握好学习时间,每周二、四下午为固定集中学习日,另外工作之余加强自学,认真仔细地做好学习笔记,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2、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关键在于取得成效。要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边整改,让人民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和领导干部展现的新形象,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积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及工会、共青团、老干部、知识分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以及宣教系统计划生育已婚育龄妇女查体等工作。

二、群体保健

(一)继续加强产科建设,巩固和完善两个系统管理,努力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切实加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建设,不断提高基层产科服务水平和急救能力。严格按照《山东省助产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加强产科、儿科建设,提高助产机构整体实力,完善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制度和技术服务规范,加强医院产科儿科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危重症孕产妇监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的服务功能建设,提高急救能力。同时,严格按照《山东省高危妊娠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积极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和管理工作,有效降低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市有效减低两个死亡率的高低。进一步加大两个系统化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力度,针对目前我市两个系统化管理存在的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对全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两个系统化管理的系统培训,规范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做到领导重视、人员到位、基础设施健全,年内确保孕产妇保健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儿童保健建档率达到90%以上,服务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扎实促进全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开展,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

3、加强爱婴 医院管理,促进母乳喂养。

严格按照“爱婴医院”、“爱婴卫生院”标准要求,积极促进母乳喂养工作,以各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知识,提高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

(二)进一步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管理。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母婴三证”科学管理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堵塞管理漏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和发放;全市一级医疗保健机构《出生医学证明》的打印统一由我院负责,由各一级单位加盖出生医学证明专用章后再发放给新生儿父母。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要严格《出生医学证明》的报批、领取和管理程序。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做到专人领取、专人保管,证、章分开,网络化管理,严格执行省卫生厅有关收费标准,严禁出现搭车收费等现象,保证《出生医学证明》使用和管理工作依法顺利开展。

(三)扎实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孕妇增补叶酸项目及“两癌”筛查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健全领导机制的基础上,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做到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举办项目培训班,以提高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覆盖率,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和增补叶酸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继续做好全市婚前保健工作,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在巩固__年我市婚前保健工作成果的基础上,20__年一是进一步加大婚前保健工作力度,改善服务环境,严格服务规范,创新婚检服务模式,做好以人为本的婚前保健服务,强化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继续保持全市婚前健康检查工作全覆盖。二是努力扩大产前筛查覆盖面。严格按照《产前筛查技术管理办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等要求,完善筛查网络,规范技术服务,提高诊断水平,扩大筛查覆盖面。同时做好阳性病例的追踪、随访和治疗。使全市出生缺陷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五)加强妇幼卫生队伍建设,不断巩固和壮大妇幼保健网络。

实现“一法两纲”目标,加强妇幼卫生人才队伍特别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乡镇卫生院及市直医疗单位要配备充实好妇幼保健人员,注重加强相关人员的妇幼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鼓励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术活动和继续教育,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工作开展。今年上半年将举办“全市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培训班”,下半年将举办“全市妇幼卫生信息及三项监测培训班”和“全市妇幼保健村级人员培训班”。同时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妇幼保健人员的自身培训和对村级妇幼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工作,巩固和健全全市妇幼保健网络。

(六)积极开展妇女常见病防治和托幼机构管理,提高全市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生理特点,开展系统卫生保健服务。在现有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全市托幼机构的管理,积极开展托儿所幼儿园及托幼教师的查体工作,做好儿童眼保健、耳保健、口腔保健。加强常见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工作,积极开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妇女保健,做好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宫颈癌、乳腺病的普查普治。

(七)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质量。

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开展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加强质量控制和部门协调,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数据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准确率。我市作为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部级“三项监测点”,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建立妇女儿童健康信息库,为科学评价妇幼卫生事业、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依据,制定干预措施。上半年辖区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要按要求完成全省《出生医学证明》的联网工作。

(八)进一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妇幼卫生监督管理。

严格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条件和标准,坚持依法准入。对《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山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规定》、《山东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高危妊娠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认真履行计划生育部门职责,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定期向计划生育部门反馈婴儿出生、婴儿死亡、引流产手术、出生缺陷等相关信息。与计划生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加强B超监管,加强对实施终止妊娠手术人员的监督,杜绝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现象的发生。

(九)加强培训指导,进一步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按照《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方案》和《新泰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做好卫生技术人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培训、孕妇免费咨询监测和母婴阻断工作,促进全市妇幼卫生工作更好开展。

三、院内工作

从提高服务质量、医技、医护水平入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巩固和加强“一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和“爱婴医院”的成果。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山东省一级妇幼保健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强化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护质量。要求各科室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医、技、护质量的管理,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妇产科各种手术,大力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使母乳喂养率达到99%以上。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三基”、“三严”训练,不断增加服务项目,拓宽服务渠道,推广适宜的技术,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药房工作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争创“放心药房”,做到明码标价,服务至上,并定期检查考核。加强对毒麻药品、精神类药品、效期药品的管理,药品放置实行定点、定位、专柜管理,做到“三查”、“五对”、双签字达100%。

四、教学科研工作

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一是随时安排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班;二是提倡员工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开阔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三是大力提倡和鼓励开展科研及撰写医学 论文,使我院医疗、保健、科研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9)

(一)通过开展对35岁以上所有户籍居民免费血压筛查,努力实现居民高血压“知信行”合一,提高居民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满意度、感受度。

(二)通过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镇、村医务人员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指导,对确诊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提升全市高血压患者的发现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行动内容

(一)对35岁以上所有户籍居民开展一次血压筛查,填写《市35岁以上居民血压测量登记》(见附件2)。筛查对象排除有精神障碍,无法独立回答问题者;常年卧床,无完全行动者;其它身体、精神或环境状况原因无法完成筛查或随访者。

(二)进一步完善高血压首诊检测制度。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的落实,发现血压异常的患者要做好登记、追踪随访和转介。

(三)落实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制度。在行动实施期间发现的血压异常居民要进行追踪随访:无高血压病史但本次筛查血压值异常的居民信息要纳入血压异常登记,并在三个月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做好记录;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要规范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四)筛查标准。按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的判定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危人群(血压高值)的判定标准: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

三、工作方法及步骤

(一)动员、准备阶段(5月20日-23日)

各医疗机构要与辖区镇政府(办事处)、村(居)委会等沟通、协调,取得支持和配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使居民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并积极参与。宣传资料由市疾控中心统一印制下发,医疗机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二)实施阶段(5月24日-6月20日)

各辖区医疗机构对辖区内35岁以上户籍人口免费开展一次血压测量,做好登记,现场告知测量对象血压值,血压有异常者要按照“行动内容”相关要求,落实后续管理。

(三)总结评估阶段(6月21-6月25日)

各医疗机构完成筛查任务后,要开展辖区内自查,保证90%以上的35岁以上户籍人口被筛查,达不到要求的应对漏查的居民进行补查并逐一注明,6月25日前各单位要对整体工作进行总结,并填写统计表(附件3),上报市疾控中心,6月26日-30日市卫计委将对筛查行动进行抽查验收,对筛查结果进行通报。

四、职责分工

(一)市卫计委

1.成立全市35岁以上居民血压筛查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见附件1)。制定行动方案,对筛查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分解明确各辖区工作任务,对筛查行动进行督导验收。

2.组织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协调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获得支持和配合。

(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制定培训计划,负责本次行动的培训工作。

2.负责现场指导、协调、质控和验收工作。

3.负责收集和汇总现场资料和统计数据,撰写总结报告。

(三)市高血压防治中心

协助作好本次筛查工作的技术指导、现场督导及培训工作。

(四)各镇卫生院、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1.与镇政府、办事处、村(居)委会等密切配合,开展辖区内居民的宣传发动工作。核对户籍资料,做好各村参加体检人员的名册登记、体检日程安排等准备。

2.组织骨干力量,成立专门体检队伍,按计划完成本辖区35岁以上居民血压筛查任务。

院感筛查培训工作计划篇(10)

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产房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核心,产房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顺利通过xx爱婴医院的验收。在工作中力争做到三好三满意现总结如下:

1、工作成绩

上半年收治产妇 501人,其中剖宫产326例 ,顺产175例,无痛分娩2例,新生儿 508人,新生儿沐浴 986人次 ,新生儿足筛查 506例,听力筛查506例,引产156例,抢救危重病人8例。

2、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 坚持产妇和新生儿和用药等的查对制度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

3、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

4、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和产科的专科培训,每周学习一次并每月组织考试一次 ,平时不定期进行提问 ,在护理部组织的考试中产房工作人员多次取得好成绩。严格实习生带教。

5、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产房每天紫外线消毒,并记录,一次性用品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产房坚持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每天用消毒液对墙壁台面进行擦拭一次 ,无菌包内用化学指示剂,新生儿沐浴做到一人一盆一巾一消

6、加强抢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

急救物品进行“五定”管理,仪器专人负责,定期保养,每天交接班人员检查一次,做好记录,每周专管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随时抽查,保证了急救物品始终处于应急状态。

7、存在问题

个别护士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实践技能较差,产房护理人员不足上通宵夜班存在安全隐患,护士长参与排夜班存在部分管理不到位。

8、20xx年下半年产房工作计划

1 继续严格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 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3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加强新进护士的培养和实习生的带教,必要时选派人员外出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如条件允许逐步开展无痛分娩。

4 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和供应室协调好关系统一无菌包的管理。

5 继续加强抢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保证抢救物品和仪器完好率100%

产房护理工作计划【二】

本年度,在院领导和护理部主任领导下,围绕科室内计划开展,加强产房院内感染控制力度,重视医患沟通,强化助产技术培训,保证产房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一、 加强产房管理,预防院内感染发生

按照院感要求工作,委派一名助产士为科内院感质控人员,每月进行细菌监测,每周2次检查,每月业务学习一次,每季度考试一次。加强科内人员无菌观念,强化助产士手卫生,规范接生操作,加强无菌操作流程,预防会阴切口感染及新生儿感染。

二、 重视产房内沟通,预防差错事故发生

转变服务模式,加强孕产妇与助产士的沟通,助产士之间的沟通。强化沟通礼仪,注重沟通技巧,教会每一位助产士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说合适的话,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同时重视同事之间的沟通,相互尊重,相互协作,打造团队精神。工作中大家相互协作,争取人人都为别人多想一点,多付出一些,学会换位思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 强化助产技术培训,保证母婴安全

上一篇: 化学与社会发展论文 下一篇: 教师晋级述职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