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创城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7-05 06:06:54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1)

一、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

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经济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策略,构建新组织等一系列措施开辟新的市场,在制度设计、机构安排、管理方式、业务流程以及经营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活动,并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更新更多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1]。

纵观河北省城商行群体的发展历程,虽然这几年的河北城商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都是历史上最快的时期,其创新品种、数量和收益都超过以往几年的金融创新的总和,但与国内其他发达银行相比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与此同时,面对河北经济发展的转型,扶持中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的局面,进一步要求我省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对河北经济的支持。因此,有效地提高金融创新的发展水平,成为河北省城商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河北城商行金融业务创新在个人业务方面主要有多种方式的理财业务、多种形式的贷款业务创新及储蓄业务创新;在公司业务方面主要体现在公司融资授信业务的创新,包括应用股票、汇票等有价证券担保融资的业务创新;在对小企业的金融业务则包括了特色信贷产品、集群金融服务方案和商圈融资产品几种业务创新。

从河北城商行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来看,河北城商行针对不同客户设计了多种金融创新产品,坚持做精、做细、积极创新的金融服务和管理理念,根据中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大力发展自己的特色业务。河北银行、沧州银行、唐山商行以及秦皇岛商业银行开通的柜面通业务完成了跨行、跨地区查询、存款、取款、转账等交易方式。河北银行、沧州银行等研制出许多符合当地经济特点的创新金融产品,“小巨人”、“联贷通”、“商贷通”等大大增强了对地方信贷投放力度。在支持河北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同时,河北城商行的金融创新也涉及到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涵盖学校、医院、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唐山商行独家承办了唐山市政府数字工程之一的“城市一卡通”,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交、用水、用电、燃气、购物、社保、医保等消费活动一并纳入“城市一卡通”收费系统,极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

河北城商行也通过一系列的金融组织结构创新,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城商行为强化总部金融功能,更好地服务河北经济的转型升级,支持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小企业服务中心、金融市场部和信用卡部的事业部制改革。同时河北城商行还通过创新授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投放结构、创新特色产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推进商圈融资新模式,推广供应链融资新业务,为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下“及时雨”、“解渴雨”,支持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园区建设。此外,河北城商行还按照《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大对环保项目、节能减排项目信贷,大力支持河北省传统产业、重点骨干企业改造升级、改造搬迁,积极为节约资源、维护和改善河北省自然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

二、河北城商银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河北城商行在金融创新中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银行金融业务的研发、交易以及风险管理是一道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能够精通多种行业和多种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入银行经营管理。目前,河北城商行的员工多为金融领域的人才,缺乏能够精通不同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和推广的进程,严重影响影响了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

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过程中过于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创新质量不高。目前城商行金融创新的重点仅仅放在易掌握、易操作、科技含量低的外在形式建设上,如中间业务范围的扩大、资产业务零售品种的增多等。由于河北城商行的银行业务与先进科技的融合还很欠缺,河北城商行内不同银行间相关技术的标准性、规范性也存在着一些差距,使得银行产品通用性较差,制约着河北城商行深层次的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

此外河北省城市商银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没有进行有效衔接。由于金融创新中产品和服务有着较强的灵活和多样性,这必然会对风险管理的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提醒了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能够很好地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三、对河北城商行金融创新的建议

结合对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河北省经济发展方向,本文提出几点对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

吸收引进专家人才。金融产品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持,河北城商行要想全面做好产品创新工作,就需要引入大量对市场和业务、产品熟悉的复合型人才。城商行应注重不同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在银行内部逐步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金融创新人才,为以后金融创新工作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城商行可以采取定期开展产品创意大赛等方式,充分发挥全行员工的创新潜力,加强对金融创新的引导支持,在发现人才的同时,将优秀的点子加工、设计、包装,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潜力的新产品。

河北城商行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要依托先进科技。科技进步是金融创新的源泉,也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化的发展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载体.河北城市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应将市场需求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增强新产品的安全性.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客户。

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在促进城商行产品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防范体系,来规范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为城商行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具体包括一下几种措施:第一,借鉴国内银行成功的金融创新经验,强化对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创新中的风险的管理。第二,加强对表外金融业务创新风险的管理。银行应当在对表外业务创新准确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科学的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建立信息披露和公开的轨制,对银行表外金融业务的创新进行及时、完整、精确的记录,避免不负责任的冲动性业务创新的发生[2]。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2)

从清华大学BankScope数据库中可获得包括包商银行、北京银行、长沙银行、成都银行、大连银行、东莞银行、贵阳银行、哈尔滨银行、汉口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吉林银行、江苏银行、锦州银行、莱商银行、洛阳银行、南昌银行、南充市商业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宁夏银行、日照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温州银行、浙稠州银行、重庆银行等27家城商行2007~2010年的经营数据,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及相应的部分省级统计年鉴可得到有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数据。

2投入产出变量的选择

我们利用生产法进行指标选择,把城商行看作是提品与服务的生产机构,城商行的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是它们产出的重要部分,也反映了城商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考虑到城商行的盈利性质,税前利润可以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所以我们选择城商行的年末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和税前利润作为模型中的产出指标,分别记为;理论上可选择银行职工人数、营业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银行的投入指标,由于银行的特殊性和数据的可得性,我们未能得到有关银行的职工人数方面的数据,而职工工资支出可以作为职工人数的替代性指标,在获得的资料中,职工工资支出被包含在了营业费用中了,所以我们选择城商行的年度营业费用和固定资产净值作为模型中的投入指标,分别记为。

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包括总量水平和结构水平两个方面,我们使用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够综合体现经济发展的总量水平,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能够从结构上反映经济发展阶段,其计算方法为: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地区总人口;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模型估计

1数据调整

考虑到数据有4年的跨度,由于通货膨胀会导致单位人民币“元”的价值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利用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对所有以当年人民币“元”为单位计量的指标值进行了调整。

2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当把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设为、、和时,通过计算包括在内的5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与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42,而其余几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5526之下,对与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最大相关系数为0.6643,由此认为,与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只有与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对和的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第一主成分为(0.7071,0.7071),占到实际总变差的90.71%,为了减少多重共线的影响,我们使用作为模型中的,这也降低了模型自变量的维度。

3模型估计方法与估计结果

估计分为两步,第一步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中线性部分的系数和非参数部分,第二步利用残差采用伪似然估计法估计模型中的两个分布参数。在第一步中需计算,对的非参数估计,我们采用了局部线性估计法,使用高斯核函数,并利用交错鉴定法选择窗宽(6个估计的最佳窗宽分别为:0.47,0.42,0.34,0.42,0.47,0.52)。上述估计具有渐进无偏性。

结果分析与讨论

1回归模型分析

分布参数和的估计值分别为0.2993和0.6259,的估计值分别为1.6202和3.3762,并且检验极为显著,表明模型在残差分布的设计上是合理的。的估计值分别为0.2750、0.1847和0.1703,与其被解释变量的的平均值10.91、10.28和6.80相比,表明回归模型具有非常高的解释能力。

2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模型(3)、(4)和(5)中的系数分别为0.9939,0.9002和0.8991,并且检验极为显著,这几个系数分别是城商行的存款、贷款和税前利润对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弹性系数的估计值,即当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加1%,将会引致单个城商行的存款平均增加0.9939%,贷款平均增加0.9002%,利润平均增加0.8991%。所以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模型(3)、(4)和(5)中的系数分别为0.0609、和0.0335,并且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在2007年到2010年期间,我国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城商行的存款、贷款和利润的增长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不产生影响。模型(4)中的系数为,这也表明了某种特殊性。考察2007年到2010年的实际情况发现,这期间正处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为了规避金融风险,银行缩小贷款规模甚至惜贷,很可能是这一作用的结果导致回归系数的负值情况。从总体上来说,在其他情况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绝不会导致社会活动对金融服务的萎缩,所以排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我国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是这种作用没有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影响作用显著。由上述分析可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通过将经济总量转换为经济发展质量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提高来实现,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变化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商行经营绩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除了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外,也会通过乘数效应获得进一步的经营效益;如果国家出台有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银行一定会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

3经济发展影响的贡献分析

利用模型(3)、(4)和(5)可以计算出2007年到2010年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对城商行的存款、贷款和利润的增长的贡献份额,计算结果分别为2.88%,3.54%和2.67%,可见2007年到2010年期间,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对城商行的贷款增长的贡献份额最大,其次是对利润增长的贡献份额,再次是对存款的贡献份额。这一结果也说明经济发展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

4作用机制分析

经济发展会创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是如何从扩大的金融服务需求中赚取利润的?我们认为银行主要是通过推高其生产边界和提高管理水平来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的,并以此进行建模。模型(3)、(4)和(5)的随机误差的估计值很小,表明模型对实际数据有极高的解释力,由此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创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金融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并从这种需求中获得利益。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认为,经济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并伴随着社会对金融服务的更大需求,银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主要通过技术进步、金融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来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使银行的经济绩效得到提高,当然这一结论成立的前提是银行总是处在最优利润生产规模。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3)

一、城市商业银行管理现状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特殊组成,城市商业银行较之国有银行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城市信用社,最初的市场服务定位是中小企业的金融帮扶。助力于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用社发展迅速,全国信用社数量在5000家以上。在经历了迅速扩张,激增式的发展阶段后,到了90年代后期,城市信用社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更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刺激下暴露更为明显与彻底,也引发社会对信用社改革的探讨。到21世纪初期,在中央的引导下,各地区城市信用社积极改组,转变为更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特殊历史下形成的金融产物,金融服务机构,在经营管理中也具有自身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更为多元,集中运营管理,授权委托管理,异地分行经营管理等。

二、城市商业银行创新管理的优势分析

(一)具备较强的地域信息优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量激增,金融产业本质上是信息服务产业,而金融服务体系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这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凸显自己的信息优势,以信息优势点决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以期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地域信息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扎根地域,服务地区,因此其具有天然的地域信息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对中小企业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地方性的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但是其往往没有完整规范的财务指标,大型银行无法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信息,信息不对称使得大型银行不敢贸然提供金融支持,因此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而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规模较小,但扎根本地,服务本地的优势使得其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掌握较为全面,充分,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在与地方社团、企业的密切往来中能获取中小企业中那些难以量化处理,统一传递的信息。

(二)管理层次少压缩审批周期

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小,系统构成简单,因此管理结构清晰明了,这是城市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又一优势。管理层次少,管理流程简洁,因此其工作效率高。如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企业如果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向大型银行申请贷款,需要层层的审批,期间复杂的程序使得审批周期长,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而城市商业银行因为管理层次少的优势,其熟悉本地情况,熟悉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快速地为其办理贷款业务,提供紧急的金融服务,高效率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救济,更深得中小企业的信赖。

(三)规模小使得业务经营灵活

城市商业银行普遍规模较小,这也使得其日常经营管理灵活性更强。城市中小银行可以自主开拓新业务,也比较容易实现更为彻底的公司制改革。与大型银行对比,其改革的阻力和成本较小。城市商业银行组成机构简单,对应的利益关系也不复杂,便于统一思想,带动业务的新突破,可以基于地方优势,地域特色,开发贴近当地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实现自身本地经济服务价值的最大凸显,也在金融服务方面创建特色品牌,从而转化为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被当地企业称赞为“家乡人民自己的银行”。

三、总分支三级运营管理模式的探讨

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域发展中,必须坚持总分支的运营管理思路。坚持异地分行的原作体系,在原有总部到支行的结构上增设了分行架构。实现了二级经营到三级经营的转变。这一运营转变涉及理念,制度,组织结构,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因此其运营架构的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总分支三级管理建构的落地,必须有多方面的保障。其一是加强制度设计和供应方面的支持。执行全行管理模式,以总行为依托向分行输出。其二是资源配置方面的保证。资源配置涉及到人力资源的配置,资金的配置,政策的配置等,坚持总分支的三级管理结构,确保分行运行的平稳。其三是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总分支三级管理必须有完善清晰的业务流程做保障。其四是规范并统一全行考核标准的背景下执行差异化管理战略。可以借鉴学习大型银行的管理运作经验,实现总行行政区范围内支行的统筹归并,由城市分行集中管理。同城支行和异地分行必须响应总行的政策要求,管理目标,战略目标等,规划自身发展,凸显地方经营特色,确保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制定更契合自身发展实际并统筹总行经营发展目标导向的年度经营计划,符合当地的运营实情,也实现辖区内的有效管理。作为独立核算的经营主体,城市商业银行的分行及管辖支行除了不具备法人地位之外,在其他运营管理方面与总行没有差异,其必须享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其必须是在总行授权下进行经营与决策。可以开展信贷业务,财务审批业务,进行银行的人事调动部署等。城市商业银行属于基础性的经营单位,金融服务窗口和营销前台是其基础工作项目,在经营发展中也理应做好存贷款,结算,理财等相关的中间业务。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建设与同城支行也存在经营管理上的差异,异地分行可以依托综合性的业务资源,着重做好市场的营销开拓。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除了要参与市场营销工作外,也必须重点做好财务,人事等管理性的工作。这也要求其加强与地方政府,银监会的沟通,加强业务协调统筹。而针对跨省分行,就当前来说,处境相对尴尬,特别是经营发展的前期,因为缺乏较大的市场知名度,缺乏有效的社会认可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金融产品单一的劣势,很难在当地市场拓展业务。更需要总行的支持,因此总行必须面向跨省分行给予更多人力,物资,财力的支持。

四、城市商业银行总分支三级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创新优化信贷管理系统

原有的信贷管理系统执行的是支行到总部的两节点模式,在其中增设分行支点,实现系统的三级管理运作。在银监会的分行成立当年只允许一家异地分支机构的现实要求下,可以选择城市商业银行中权限较大的支行,在保证信贷管理审批流程不变的情况下,采纳两级审批流程。一旦审批流程发生变动,信贷系统必须调整升级,进行各查询模块的压力测试。

(二)分行票据业务授权管理

完善分行票据业务授权管理体系是要求总行票据业务操作中制定更契合分行需要的管理手册,以此最大限度减少各业务环节操作中的风险。异地分行主要对其业务辖区范围内的票据业务负责,通过建立分行贴现结算平台,允许分行在总行授权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在总行计算机管理系统权限设置内处理程序。分行贴现结算平台还要实现总行对分行票据业务情况的自动统计和时时监控。

(三)着手区域银行升级改造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属于一级独立核算主体,综合业务系统的升级需要从一级核算体系转变为二级核算体系,在核算体系升级转变的基础上带动城市银行区域性的系统升级,带动主机网络及数据库的内容扩充,系统升级改造。分行进行交易清算必须与城市银行统一。

(四)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城市银行的统筹管理,稳定发展离不开统一明确的考核标准与考核体系。杜绝考核上的一刀切,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都考虑到分行经营管理的实际。辖属支行执行总行的指标和规定,关注地方实际,有效考核。分行各级职员的薪酬也必须体现区域差异,总行工资标准之外考虑地区同行业薪酬水平。

五、结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必然。而创新发展中较为核心的是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在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总分支的三级管理模式,也探讨了该三级管理模式运作的保障元素,以期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参考。

参考文献: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2-0039-007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03001);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3A011);安徽省软科学项目(1302053044)

作者简介:阮素梅(1974―),女,安徽太和人,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银行管理、公司治理。

一、引 言

我国自1995年在深圳成立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与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从无到有的诞生方式不同,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城市信用社、改制、处置风险资产和历史包袱的阵痛之后重获新生,主要定位于“地方的银行、城市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截至2012年末,城市商业银行在全国注册成立的有144家,资产总额达12.35万亿元,资产总额同比2011年增长了23.7%,城市商业银行正在日益成为支持地方发展、扶持中小企业生存的重要力量。可见,城市商业银行在满足中小实体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时代的到来,主要依靠传统存贷利差盈利的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金融创新和提高创新效率是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类似美国社区银行,属于地方性中小型商业银行。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创新,中间业务非利息收入以及经营风险等方面,对创新的实证往往采取问卷调查、财务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而在国内,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成立的时间较短,相关研究成果较匮乏。

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后发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外资、国有以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创新及效率评价方面,很少有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及效率评价方面。本文围绕城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效率评价等问题,主要展开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引用加权的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创新效率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并对我国28家城市商业银行做分经济地域的创新效率比较测评;二是利用Stata软件对影响我国28家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的因素,做Tobit面板数据回归,用实证来探求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对创新效率影响的方向和幅度。

二、模型的构建

(一)效率的测度模型

1.传统及加权的静态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是数学、运筹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是用于测度企业资源使用效率的非参数方法。它是由Charnes等人[11]于1978年开始创建的,评价具有多个输入或输出的“部门”或“决策单位”(DMU)间的相对有效性。加权DEA模型构造思想来源于传统DEA本身的优缺点,其优点之一便是无需明确的模型函数,没有过多的约束条件束缚,其中每个投入与产出指标(DMU)在DEA的软件运算中所赋予的原始指标权重是一样的。但是这些特点在某些领域的运用时也会成为它的弊端,特别在银行业面板数据处理中,每个投入产出指标在模型中的权重占比,因时间周期、指标波动、外在环境及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所以本文参考变异系数理论,对DEA模型的投入产出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以求模型更贴近实际情况。

此外,模型系数的选取不是依据人的主观因素而是根据客观样本系数自身的离散程度和波动性。根据被评价对象投入产出指标的波动差异情况来确定权重,即对同一决策单元中波动差异较大,辨识度较高的指标应赋予较大权重,而决策单元中波动差异较小,辨识度不高的指标应赋予较小的权重,加权模型如下:

加权数CCR模型

min[θ-ε(eTs++eTs-)]

s.t.■wixj?姿j+s-=θx0

■wiyj?姿j-s+=y0

?姿j?叟0,j=1,…n且s+?叟0,s-?叟0

加权数BCC模型

min[θ-ε(eTs++eTs-)]

s.t.■wixj?姿j+s-=θx0

■wiyj?姿j-s+=y0

■?姿j=1

?姿j?叟0,j=1,…n且s+?叟0,s-?叟0

模型中,x为投入数量,y为产出数量(x、y皆为样本无量纲化后的数值),w为根据样本变异系数求出的权重,θ表示DMU-j的效率指数,eTs-表示m项投入由X0减少到θX0之外,还需减少的总和;eTs+表示产出不足的总和,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任意实数X>0皆有X?叟ε。

2.Malmquist指数的动态DEA模型

无论是规模不变的CCR模型还是规模可变的BCC模型,只能从静态的角度对被测评对象进行横截面的效率比较并且得出效率结论都是受限的,效率结果是离散的、被隔断的,所以都无法解决样本数据时间序列上的纵向对比。因此,本文引入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法,它是由经济统计学家Malmquist首创于1953年,M指数的核心理论基础为距离函数D(x,y),其倒数形式恰好为CCR、BCC模型的最优解,随后经过一系列学者的继承与发展,由Caves在1982年结合DEA理论模型用于测评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动态变化:

M(xt+1,yt+1,xt,yt)=■

■×■1/2

=TEC×TC

=PTEC×SEC×TC

(二)Tobit模型

我们考虑到用DEA求解出来的效率的取值区间是在0和1之间,数值在0处是被隔断的,是受限的,所以最小二乘法无法对模型进行无偏有效的估计。因此,本文采用面板数据Tobit回归(XTTobit)(1),这样既能兼顾时间与截面序列又能提高样本精度,使模型估计结果更贴近实际。Tobit在1958年针对被解释变量一部分离散一部分连续的情况下提出的解决模型,Tobit模型是用极大似然法代替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模型如下:

Zi=?茁TXi+εi,?茁TXi+εi>00 ,?茁TXi+εi?燮0

其中i=1,2,3…,在本文中Z代表效率值,X为影响因素,β为未知参数,ε服从N(0,σ2)分布。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决策变量选取及样本数据处理

国际上对效率的研究,常用的测评方法大致有三种:生产法、资产法和中介法。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具体哪种方法在效率的评判上更有优势,学术界尚无定论,所以本文综合以上方法的思想,选择固定资产净值、无形资产、员工人数和管理费用作为创新效率测评的投入项,以中间业务收入作为测评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的产出项。

在样本选择和数据处理方面,本文按照数据获取的可得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等选取规则,按经济地域划分,选取2008―2012年共5年28家样本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以及作为横截面对比的4家国有银行和4家全国股份制银行的财务数据。样本银行见表1。

根据样本变异系数公式,求得每个投入决策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再用每个决策变量的变异系数加权求出决策变量的权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二)效率测度及结果分析

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效率做5年的实证比较测评。首先兼顾样本的可比性,本文按照不同的经济地域各选2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商业银行组成16家样本银行,做创新效率比较,如表3所示。

其次,按四大经济地域区分,对我国28家城市商业银行做区域性创新效率比较,如表4所示。

最后,对28家城市商业银行做5年的动态M指数分析,如表5所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体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效率较高,分别为0.875和0.828,但农业银行因为公司治理不当、不良资产聚集等历史原因导致创新能力相对较低(0.6238);城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平均只有0.52,并且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参差不齐,最高为1,最低的仅有0.095,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在16家样本银行创新效率中的综合排名较后。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年均值略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并且处于同一经济地域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效率也千差万别。从综合效率角度看,全体样本城市商业银行在2008―2012年这5年中,综合效率呈倒“U”字型,由2008年的0.613到2010年到0.685达最高峰,随后两年综合效率递减至2012年的0.546,呈现出先增后降的态势。从要素贡献角度看,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在2008―2012年这5年全要素生产指数的变化趋势呈“凸”字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值达到1.171,也就是每年以17.1%的速度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推进主要靠技术进步要素以每年22%的速率拉动,因此技术进步要素贡献最为突出。

(三)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效率的测评,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在创新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效率,但是无法判断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和方向。下面主要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治理和公司运营这两个角度定量研究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本部分主要设计了两类变量: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各变量功能及其解释变量基本描述详见表6和表7。

由于被解释变量的离散性,所以本文采用面板数据Tobit回归,这样既能兼顾时间与截面序列又能提高样本精度,使模型估计结果更贴近实际。而被解释变量选择综合效率值,本文认为其在表示城市商业银行整体创新效率情况时更具有包容性,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

通过对表8的分析可以得出:从股权治理角度来看,前5大股东股权集中度系数为正,说明前5大股东股权的集中对城商行的创新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显;监事会规模对城商行创新效率有负的影响(在5%的水平下显著);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创新效率有正的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创新能力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正(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创新能力越强,创新收益越高,创新效率提升越快;不良贷款率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员工激励对创新效率影响虽然为正但效果有限且不显著;城商行的分支机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管理费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

四、主要结论

本文收集了全国28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2012年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加权的DEA模型和Tobit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别对我国城市、国有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因素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影响的方向和幅度。结果发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在创新层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低效率,推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提高的最大动力是技术进步,最根本的内因是加强公司治理;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效率普遍高于城市商业银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受地域分布的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创新效率年均值略高于东北和西部地区,并且处于同一经济地域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效率也千差万别;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监事会制度与员工激励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反,增设分支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引进外来先进的创新技术和理念能够增强城市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提升。

注释:

(1)Tobit模型中截距和斜率一般设为pool常数,且离散数据不适用于Housman检验,所以在Stata中区分固定和随机效应没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商务印刷馆,1990.

[2]Ross S A. Institutional Markets, Financial Marketing,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9, 44(3): 541-556.

[3]Bhattacharyya S, Nanda, V. Client Discretion, Switching Costs,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0, 13(4): 1101-1127.

[4]DeYoung,R. , Rice, T. Noninterest Incom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at U.S. Commercial Banks[J]. Financial Review, 2004: 101C127.

[5]朱盈盈,李平,曾勇,等.境外战略投资者与中资银行创新能力――基于中国 73 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投资研究, 2011, (7): 55-66.

[6]Jackson Fetih.Evaluating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urkish Commercial Banks:Application of DEA and Tobit Analysis[R].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Working Papers,2000:28-35.

[7]Berger A N, Miller, N H, Petersen, M A, et al.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 76(2): 237-269.

[8]武志.中国地方金融体系的改革和重组[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5)

杭州市萧山区的“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要求是:着力构建“一心三区七新城”的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提升建设“中心城区”,着力建设“三大经济区”,加快建设“七大新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开发建设新格局。为此,萧山将进入快速城市化的新时期,而新时期必将带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变化,结合我行所处的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谈谈农村城市化对农村合作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一、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的进程

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位于钱塘江南岸萧山区宁围镇区块,与钱江新城隔江相望,定位于杭州未来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将是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物流经济等新产业门类和新经济业态聚集之地。世纪城总规划面积22.27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为16万,总体可用于出让的住宅、商贸及金融用地达到7000余亩。钱江世纪城建设从2008年启动,围绕“三年初见成效、十年基本建成”的目标,目前区域内核心区块拆迁基本完成,农户安置逐渐展开,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进行,招商引资工作迅速推进,一个钱江南岸CBD中心雄姿初展。

二、钱江世纪城建设引发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自2008年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以来,随着区域内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当地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产业结构大幅调整

钱江世纪城的开发建设着重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及会展经济,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大幅调整,非农产业地位进一步增强,2010年的工业产值达1202亿元,较上年增长25%。截至2011年6月底,世纪城的核心区块已有56个大型投资项目落户,50多幢高端商务楼正动工建设,四年后将有60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宁围镇正经历着一个农业经济向工商业经济、工农业强镇到大杭州CBD的嬗变。同时涉农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0年宁围镇农业总产值4.98亿元,其中纯农业占比仅为13.8%,上规模、有特色的渔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达86.2%,表明传统农业正向特色农业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向规模农业、总部农业、都市农业发展。其中由51家农业龙头企业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达13.5万平方米的农业总部大楼在世纪城上马建设,更是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二)农民呈工人化市民化

钱江世纪城区块紧邻钱塘江,曾为典型的萧山农村区域,水产养殖及苗木种植业发达。随着世纪城的开发建设,大批农村劳动力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比逐年下降。在个私经济发达的萧山,众多失地农民有了拆迁赔偿款的扶助后,纷纷加入到小企业、小个体的创业大军中。与此同时,农民居住方式向统一规划的新农村住宅或安置房转变,农民开始市民化,世纪城的农民将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三)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三年的城市化进程,促使世纪城所在地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一方面,涉及征迁的8个行政村,随着各类土地征用、赔偿资金的陆续拨付到账,村级集体可用资金大幅增加。截止2011年6月底, 8个村仅留存我行的资金就达2.92亿元。另一方面,各村纷纷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利用城市化过程中享有的村级留用地等优惠政策,将留用地项目作为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据调查,配套于世纪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定位,世纪城各村待开发留用地项目有11个,用地规模达356.34亩,村级集体资产规模将加快扩张。

三、钱江世纪城建设对我行带来的影响

(一)面对的客户群体急剧变化

经过三年的征地拆迁,随着各项建设的推进,原有的各类经营实体逐渐外迁,我行传统的客户群体在地域空间上逐步缩减,而引进的项目公司、集团总部密集入驻,世纪城正在呈现萧山区三产服务业发展主阵地、楼宇经济集聚地雏形。我行面对的客户群体将由原来熟悉的本地农户、中小企业,变为外来的集团总部、外资企业,存贷款业务的主要经营客体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经营思路、经营模式必须随之而变。

(二)部分业务竞争优势缺乏

前几年钱江世纪城的征地拆迁和相关的经济补偿,使我行的存款快速增长期,尤其是个人储蓄存款、村级存款呈现较大增幅,为我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进入2011年后,世纪城开发由大拆迁过渡到大建设,我行部分业务缺乏竞争优势,以致存款的增长点减少,增长势头趋缓。主要是拆迁逐渐减少导致的农户储蓄存款增长减慢、村级经济存款减少、对公结算存款减少等。由于原有的企业外迁,其结算业务逐渐移位于他行;而世纪城新引进项目虽有部分开户于我行,但由于其贷款主办行在他行,存款的留存量并不多。

(三)业务营销切入点匮乏

随着世纪城的开发建设,大量项目落户宁围镇,现有的项目总投资260亿元,仅完成62亿元,各项目资金缺口较大,但我行因受制于多种因素而缺乏贷款营销切入点。具体表现在,一是落户项目单户平均投资在6至8亿元左右,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回报高,但与我行“小额、分散”的信贷投放原则相矛盾;二是落户项目投资方多为外来企业,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为总行的客户,宁围支行对其营销面临着跨地区营销、多头贷款的限制;三是落户项目投资方多为当地明星企业甚至是上市企业,其融资渠道多样化,在项目落户前基本已落实融资方案,我行跟进难。

(四)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

世纪城的逐渐成型吸引了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将此作为业务拓展的重点区域,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征迁完成后的世纪城就像一张白纸,各家银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都想分一杯羹。至今在世纪城区域内已有10家商业银行开业,为求开门红、站稳脚,未来几年各家入驻商业银行竞相营销烽火必起,必将不惜一切代价抢占我行固有的市场,结算上的便利性、授信上的灵活性等是他们的“利器”。

四、应对农村城市化的措施和建议

农村城市化是萧山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钱江世纪城的开发建设使农村经济结构、当地客户群体、金融服务需求、同业竞争状况等各方面都有新的变化,而新的变化又对农村合作银行带来新的影响和挑战。如何应对影响和挑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探索特色经营,增添发展优势,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合作银行要进一步坚定服务农村经济的经营宗旨,探索支农转型,不仅要满足农民创业、中小企业经营的金融需求,更重要的是关注和满足村级集体经济转型期的个性化金融需求,稳固这一基础阵地。从对钱江世纪城建设的调查情况看,城市化过程中,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及合作物业项目,将在今后的城市经济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应采取“一村一策一客户经理”管理模式,量身定制专门的扶持计划,充分发挥我行在村级集体经济中的“助力、引力”作用。此外,对于城市化进程中村级集体经济的大量留存资金,要落实“村银共建新农村”的有关政策,在确保村级集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共建村的银行留存资金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村银双赢。 二是要进一步坚定“支农支小”的经营方向,按照农村合作银行“做小贷款、争大市场”的经营理念,调整客户结构。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少了,白领多了,农村小企业少了,公司总部项目多了的现状,要提前谋划、找准定位,继续把小额零售业务作为最具竞争优势的主营业务,在建设社区银行、中小企业特色银行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公司白领、新兴市民的客户比率。对于好的落户项目,要及时了解所投资的资金来源、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具体需求等,寻找和探索存贷款营销的切入点。

(二)探索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加快服务品质转型升级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217-02

一、当前天津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主要特征

我国银行卡市场自1985年起步以来,在历经20多年的发展培育后,作为现代金融创新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逐步充当起消费和信贷活动的重要支付工具,成为银行零售业务不可或缺的一环和经营的重要支柱。这期间,天津银行卡市场及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随着全国银行卡市场的整体快速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13年末,天津市已有11家城市商业银行加入了银联网络,共发行银行卡3151.87万张,在天津银行卡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总体来看,其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一)受理环境的日趋改善和经营模式的逐步调整使得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关注程度和加大资源倾斜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和金融机构盈利模式的逐步调整,各城市商业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并从人力资源、组织架构、硬件建设等方面加大了倾斜和支持力度。各城商行银行卡业务在从业人员配比上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格局。

(二)银行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电子化支付手段的不断完善使得商业银行加强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

当前,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银行卡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和个人客户消费习惯的转变,不断借助现代科技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推动银行卡业务的产品创新和业务发展。一方面,各城商行不断推出联名卡、认同卡、主题卡等各类功能卡,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比如,上海银行、天津银行等机构参与了银联标准香港旅游卡的发行;盛京银行推出公务卡。另一方面,各机构不断丰富银行卡服务功能、以此拓展客户资源。如农民工卡特色服务的推出。(详见表1)

(三)银行卡业务的飞速发展使得其利润贡献率和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近年来,各城商行银行卡业务利润虽然在总利润中的占比规模相对较小且各有不同,但随着发卡规模不断扩大、商户业务快速增长、促销活动日益增多而保持了平稳上升趋势,在总利润中的比重持续扩大。据统计,2013年底,天津城商行银行卡利润占其总利润的6%。

二、当前天津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中呈现的问题

当前,天津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时间短、基础薄、实力弱等因素制约,其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

(一)城商行在利润模式上对传统信贷业务的倚重,导致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长期以来,天津市各城商行在经营中存在“重信贷发放、轻中间业务”的情况,多将传统信贷业务视为主要的业务拓展方向和利润来源,而将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视为存贷款业务的附属产品和吸收、稳定存款的附带服务项目,忽略其增效创收的功能。从而使得银行卡业务的推动和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导致银行卡业务发展面临障碍

目前,各城市商业银行在银行卡市场竞争中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因此发卡数量、客户规模、网点布局等与同业存在较大差距。以天津市为例,当前城商行借记卡发卡量仅占全市借记卡发卡总量的9.39%,贷记卡发卡量仅占全市贷记卡发卡总量的0.8%,而农业银行一家大型银行的借记卡和贷记卡市场占有率就分别达到11.37%和3.7%。由此,一方面,使得城市商业银行不得不将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集中于市场拓展,以银行卡发行数量作为重要的业务指标,将发卡数量分摊到人,并与员工收入挂钩,促使了大量“人情卡”、休眠卡的出现,导致“跑马圈地”问题凸显。经统计,城商行发行的睡眠卡占全市睡眠卡比重的9.57%,明显高于其银行卡发卡量比重。另一方面,市场覆盖率、品牌知名度、产品使用度等的相对落后,影响了城市商业银行与商家及其他组织的业务合作与利益协商,进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三)城市商业银行支付渠道的相对不完善影响了银行卡业务的拓展

当前,各城商行以行内系统、网上银行系统、银行卡交易系统以及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主的支付结算渠道虽已较为完善,但其应用功能、覆盖面等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仍缺乏便利性和较为落后,从而不能全方位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使得城商行的银行卡业务拓展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截至2013年末,天津市城商行布放的ATM机具数量仅为843台,约占全市布放总量的3.14%,布放的POS机具仅为119台,占全市总量的0.05%。经营区域、布局网点、硬件建设等的制约使得在近年来以公用事业收费、税费征收、工资集中发放、社会保障基金发放等为主体的定期借贷记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中,11家城商行的拓展效果不佳。

(四)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结构单一

现阶段,我国城商行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多模仿、跟随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进行产品创新和业务拓展,从而使得银行卡业务的拓展力不足。目前,天津城商行中有5家银行未发行信用卡,其余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不足全市的1%,而信用卡应用也仅限于透支消费这一单一功能,仅有一家银行加入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另外,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城商行银行卡在由磁条卡向芯片卡转变中缺乏技术支持,影响了其金融IC卡的发展进程,资金及技术力量的薄弱制约了银行卡的创新和发展。

(五)现行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完善,限制了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仅以1999年公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为基准,其规定较为原则且有关内容滞后于市场和业务发展需要,已不能满足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实际发展的需要。交叉管理、立法缺位等所带来的发卡机构无序竞争加剧、银行卡市场化程度低、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对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形成了障碍。

三、对推动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建议

(一)应要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银行卡业务除具有商业性质之外,同时还具有显著的公共工程特征,其业务发展涉及商户、持卡人、银行、企事业单位、税收等多个方面,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提高。因此,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自身在综合管理、沟通协调中的作用,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使其进一步发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区域金融环境等的积极作用。

(二)应完善相关制度法规

针对当前法律法规不完善对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制约问题,首先应明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银行卡业务管理上的职责划分,避免监管交叉和错位,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及日常经营的规范、有序;其次应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信用卡发行标准,明确发卡方与收单方的收益与风险分配比例,完善参与者权利安排,进而降低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减少法律纠纷;最后应加快与国际接轨,采用符合国际习惯的交易原则,进而对持卡人的保护提供统一、规范的要求,维护金融秩序、提高服务水平。

(三)应找准市场定位,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及营销模式

一方面,应使市场定位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匹配。对于处于试发期的产品,应以中低端客户为主、工资为突破口,迅速提高发卡量,扩大市场影响。而当银行卡产品处于稳定运行、功能较为齐全时,应转向提高卡产品的交易频率和交易范围。另一方面,则应使市场定位与所在区域经济水平相适应。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商行,由于经济总量较大,居民富裕程度较高,用卡环境较好,用卡意识较为强烈,银行卡产品可以定位于高端客户,为持卡人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而对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城商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支出,富余资金不多,加之用卡环境欠佳,造成用卡意识较为薄弱,此时的市场定位应为中低端客户。

(四)应要寻求区域联合和联盟,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城市商业银行应在当前银联网络不断延伸和扩展中,将区域经济发展与自身业务拓展结合起来,通过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等形式,在更广泛区域内联合使用一个银行卡品牌,并将营销宣传、后台管理、技术支持等统一起来,进而形成规模效应和建立品牌影响,加强其在银行卡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城商行银行卡业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婷.关于城商行发展银行卡业务的几点思考[J].科学时代,2011,(9).

[2] 高如星.城市商业银行借记卡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信用卡(专业),2008,(7).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7)

2006年底,时值建行10周年之际,昆明市商业银行完成了第三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金达到10亿,资本充足率达到8.18%,核心资本充足率增加到7.43%。同时,近年来一直影响着昆商行发展的不良贷款也得到了有效处置,不良资产率大大下降。2006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贷款率为5.26%。相应地,市场规模和影响力正在扩大,到2006年末,全行资产总额达294.94亿元,全口径存款达221.93亿元,贷款总额达145.59亿元;资产及存、贷款总额分别是1996年末成立初期的4.53倍、4.81倍和5.92倍。按市场规模而论,在全云南省银行业市场中存、贷款市场份额排名第六位(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和全省农村信用联社),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分支机构网络得到了有效延伸,除昆明市区外在郊县也设立了多家机构。

然而,让昆明市商业银行人感到自信的不仅仅是上述列举的这些数字,而是昆明市商业银行已经逐步开始具备现代商业银行的成功要素――“管理、创新与价值创造”。

不折不扣的管理

杨槐璋一直坚信严格和规范化的管理是商业银行得以成功的基础。会计系统是银行经营的核心体系,是银行管理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昆商行由总会计师负责,从会计核算制度入手,推际会计制度的完善工作。2006年完成了《昆明市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及会计核算业务流程(第一册)》的制定工作,对16个会计内部管理环节、60多个金融产品进行了详细描述,统一了各种登记簿及表格,修改完善了综合柜员制的管理模式;开发了会计风险实时预警系统,对核心业务系统内近千个交易进行了梳理,提高了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同时推进会计基础等级管理工作,推进所辖支行会计基础等级管理达标工作。杨槐璋认为,制度建设既有利于银行的将来,同时也有利于银行的当前,“既是为将来做,也是为现在做。”为加强全行制度体系建设,昆商行2006年集中力量对1997-2005年间制定的282个规章制度进行解析和分类梳理,清理废止了一批文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拟废止、拟修订、拟新增的梳理意见。在此基础上,聘请了外部咨询机构,依据国家政策变化、监管要求,结合战略定位和发展需要,以“实用性、先进性、可塑性”为原则,对行内制度文件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供了咨询意见,出台了《昆明市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动态监控管理办法》、《加强对中小企业客户营销的实施细则》、《小企业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的制定,推进了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这些制度的出台为今后全方位推进制度建设、精细内部管理创造了条件。

除了规范之外,昆明市商业银行还重视会计对业务创新和发展的支持作用,将会计体系的规范化管理与银行的流程创新结合起来,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实现“一站式”服务,将银行内部流转的环节放在后台集中专业化处理,让前台临柜人员更多地接待客户,提高效率。同时,基于对服务质量水平是银行赢得客户的重要条件的认识,昆商行一方面抓管理的规范化,特别是前台服务人员的规范化,制定并实施了《昆明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质量考核评比及奖惩办法》、《昆明市商业银行大堂经理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商业银行营业厅管理办法》,另一方面加强包括对前台员工和大堂经理在内一线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在内部管理方面,杨槐璋认为总行集中、控制、经营着各种资源,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银行的整体竞争能力,从长远来看应实行事业部制。从中国的国情和昆明市商业银行的现实情况出发,目前,昆商行正在瑞士同行的帮助下,积极开展准事业务部和流程银行的构建,同时强化总行有关部门的决策能力和服务能力,形成总行对支行业务的有力支持和推动。为了增强总行对支行的服务意识,昆商行还实行支行对总行相关部门打分的考核制度,从而增强对总行职能部门的约束能力。

可圈可点的创新

银行的竞争力和发展能力来自于创新。近年来,昆明市商业银行在创新中可谓是可圈可点。

2006年5月,昆明市商业银行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做的多方委托贷款业务开创了国内银行为企业发售多方委托贷款的先河。云南铜业是云南省一家规模较大的优质公司,在进一步发展中急需较大筹资,而如果全靠银行贷款则利息负担较大。为此,一直强调“创新”的昆商行高层和市场部门的负责人们认为,可以采用多方委托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多方委托贷款就是昆明市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网点、经营管理、科技等方面的优势,接受个人或单位的委托,按照个人或单位等多个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或项目)、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条件代为发放、管理、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委托贷款业务。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原本预计10天募集5亿元的发售计划,仅6天就发售告罄。昆商行多方委托贷款之所以取得那么好的市场反响,昆商行经营管理团队一直所坚持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团队上下一直注重拓宽银行的思维,他们认为商业银行不应该局限于直接的存贷,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网络,银行应借助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发展,至于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还是间接融资的方式应就具体情况而定。

沿着“创新”的路子,昆商行还为重点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计划”,全面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经营中,该行不仅注重为重点优质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更为其提供“融智”服务。近年来各地都在进行城市基础建设,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市政建设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昆商行高层坚持认为,作为地方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城商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身的财务顾问功能,为政府提供最经济的理财与融资方案,加大对地方经济持续支持力度。

2005年昆明市商业银行推出的昆洛公路综合管网工程贷款就是其“融智”的案例之一。该工程是呈贡昆洛路扩建的配套工程,主要是对呈贡新城东南部至东城区全长22.64公里的沿线区域内的电力、电信、供水等设施进行综合管网建设,总投资4.52亿元。该工程是省、市政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规范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理、减少城市道路重复开挖、杜绝“马路拉链”的一项民心公用工程。该行决策者们认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昆商行作为本土银行,支持昆明市的城市地下管线建设责无旁贷;同时,他们也看到,管网建设项目虽然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但非公益项目,管沟使用者主要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排污及电信企业,均有稳定收益来源,只要采用有效的风险隔离手段,就一定可以变财政负担为城市经营亮点,最终实现政府、银行、市政建设的三方“共赢”。于是昆商行专门组织一个团队设计出一套有效的办法并创造性地提出和运用“1+N+C”产品组合模型实施项目融资的金融方案。所谓“1+N+C”指的就是“一种产品+多种组合+成本控制”,意思是银行在运用某种特定金融产品的过程中,按照客户个性化需求,针对性的运用具有集成功能的多种产品组合,同时充分重视成本控制,既做好业务,也算好帐,让产品和服务在应用中为企业和客户创造效益。这一方案使项目的总融资额降低到1.5亿元,为开发方节约了750万贷款成本,并保证了在一年内按时完全工程。

此外,在产品创新方面,昆商行还推出了13个月美元存款、房屋交易付款履约保函业务、利增利人民币个人存款等业务。在渠道创新方面,昆商行2006年获准加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债券承销团、财政部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取得了开办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业务和财政部国库现金管理定期存款业务的资格,同时取得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交易席位,成为全国城商行中具备金融类会员资格的四家银行之一。昆商行的债券买卖业务、票据业务在业内非常有影响。2006年全年实现贴现收入1.86亿元,占总收入的18%,贴现和转贴现占全省市场份额的20.34%。2006年全年日均债券投资56.3亿元,年累计承销量218.3亿元,债券交割量3787亿元,实现各项收入2.12亿元,占总收入的21%,市场排名提高至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第十位,连续第6年获外汇交易中心“优秀交易商”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探索综合化经营方法做好了准备。同时,在营销方式创新方面,初步建立起“企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产品和服务传递并覆盖到与目标客户业务紧密联系的上下游企业,深度挖掘现有客户价值;外汇业务上充分应用利率工具拓展业务、对存款利率实行“一周一定”的基础上加入了“差别利率”的做法,市场效果突出。在管理创新上,昆商行一方面积极拓展特色化经营方法,确立了以正义路、安宁、西山、老年等公司业务特色支行,长春、华山等票据特色支行,广场、岔街等个人业务专业支行的专业化发展管理模式,确定了业务重点拓展方向,形成了互为补充、各有特色的业务经营框架。目前,10个公司业务特色支行的业务规模和收入占全行公司业务总量的近40%,成为全行公司业务经营的支柱。

为了保证创新,在IT建设方面,昆商行领导者们坚持IT建设应从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和对创新的支持能力来综合进行战略性考虑。正是由于昆明市商业银行的IT系统非常符合中小银行的实际,现已被多家中小银行学习。

几年来,昆商行不断创新,逐步开拓市场,满足客户需要。在杨槐璋看来:创新远没有想像的那样神秘,关键在于是否有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方针。他认为:“创新=拿来+改良+创造”。有些创新可能是全新的创造,而有些只是在别的金融产品的改良,甚至有些自己没有产品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杨槐璋行长和他的团队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个产品和单个领域的创新,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将创新变得具有可持续性,让创新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此,他认为,第一,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对市场信息有敏感性,对市场的需求有判断,不断找到创新;第二,要建立银行的文化,将持续创新的文化;第三,要在制度上体现对创新的鼓励,从制度上保证能使用高素质的人才,激发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越做越大的价值

杨槐璋认为作为企业最核心的就是创造价值,即为社会做出贡献,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带来利益。社会利益、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三者必须完美地结合。这正是昆商行领导层所追求的境界。

将创造价值落实到管理上就是强化成本和收益,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2006年,昆商行落实了以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为基本手段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起内部价格管理机制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体系,制定了单位经济资本创造价值的考核指标,规范和细化了成本管理制度,将成本和收益计算到每个支行、每个部门和每个产品,不仅促进了各经营单位注重成本节约和资本节约,而且使以“价值化发展”为主旨的整体绩效考核办法更趋于细化和完善,促进了内部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昆商行的盈利能力有了大大提高,2003至2006年间经营利润环比增幅每年都保持在45个百分点以上。2006年全行实现利润1.84亿元,比上年增加6279万元,增幅为51.88%;核销呆账7879万元后账面税前利润1.05亿元。

为股东创造价值需要提高和发挥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在这点上,昆商行高层很有战略眼光,他们将培训视为对员工最好的福利,注重员工自身素质及业务能力的提高。在受德隆事件影响最困难的时候,昆商行派了8位业务骨干到美国培训,这批骨干现在已成为昆商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渐行渐近的愿景

当然,面对昆商行的现状,作为行长的杨槐璋也清醒地认识到,昆商行的底子还很薄,基础还不够扎实,而中国金融业却在快速发展之中,形势逼人,他说:“在当前中国金融‘急行军’式的改革推进,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改革、发展转型,以及城市商业银行阵营在发展和竞争中的逐步分裂这一银行业整体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我们不进则退,必须加快速度发展,迅速壮大实力。”

早在2006年上半年,昆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就通过了《昆明市商业银行五年战略发展规划》,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在2006年末前完成风险处置及增资扩股工作,使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满足监管核心指标要求。现在昆明市商业银行领导层正在思考如何走好第二步和第三步。

按照昆商行战略规划的第二步,在2007-2009年间,将以上市银行为目标,进一步拓展经营地域和经营服务框架,持续加强和改善管理、夯实发展基础,逐步形成省域性银行的经营构架。在完善昆明市内郊县网点设置的同时,争取早日在昆明以外的云南省其他地区开设机构。对此,昆商行人有自己的考虑,未来大城市的银行业竞争将越来越充分,金融资源将被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业务分割,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具有实力的昆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超前的考虑。而在一定时间内,农村银行业还将是传统的业务为主,如果昆商行占得先机,那么凭着传统业务也能生存发展下来。他们早就意识到,未来银行业务的竞争将是综合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竞争。综合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在保障和提高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必须要为综合经营作好准备。在现阶段一个稳妥的办法是,利用一级法人优势,加强与证券、保险方面的业务合作,拓展投资银行业务、衍生产品业务、黄金等贵金属业务、基金管理业务、保险合作等业务领域,为综合化经营打下基础。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8)

覆盖十大重点领域,为“智慧城市”融资融智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新模式,是智慧的建设城市、智慧的管理和服务城市、智慧的推进城市可持续运行。

作为国内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领先银行,浦发银行一直密切关注智慧城市政策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开展配套的融资服务方案研究。本次在业内首推主题为“智慧城市,智绘未来”的“智慧城市”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产业等十大重点领域及其典型项目,整合了传统金融产品和浦发银行的特色产品与服务,从项目运行模式和项目操作流程等角度,梳理了浦发银行对项目参与各方能够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依托在绿色金融领域广泛的合作伙伴和渠道,浦发银行可向政府推介国内外一流的“智慧城市”建设总承包商/集成商、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为业主/项目公司提供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服务,针对“智慧城市”项目的特点,提供有利于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的外国政府转贷款和特色能效融资产品,以及利用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优势,提供包括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服务;为总承包商/集成商(含节能服务公司)增信,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特色融资,通过1+N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下游供应商提供各类融资产品;为相关软硬件及设备供应商提供买方信贷、订单融资、1+N供应链保理等特色融资服务。

此外,浦发银行还能为政府下属投融资平台提供债务融资服务;为政府及下属项目公司或业主提供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服务,推介引入融资租赁,设计有助于后续融资的最优融资租赁方案;为政府成立的“智慧城市”发展基金从设立到退出提供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等。

02

智慧城市前景广阔,浦发投行业务新机遇

“十”提出通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国家住建部于2012年底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国务院2013年8月出台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指导意见》。目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8部委已研究提出《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上报国务院。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

邮储银行;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三农;创新

一、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建设思路

(一)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2014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9.3%,全国为54.8%,河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滞后。目前,河北省仍有近500万贫困人口,涉及62个贫困县,7300多个贫困村。而且河北省各设区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唐山得益于其强大的经济优势,新型城镇化水平全省最高,秦皇岛、石家庄分居第二、第三位,衡水居最末位。现阶段,河北省城镇化的总体水平已逐步趋向于与工业化相协调,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不足,而且河北省城市规模总体偏小,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一直以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导致资源被过度消耗,与北京、天津相比,市政、水资源、能源、环境容量等方面都存在短板。虽然河北省城镇化率在逐年提高,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城镇化进程中涉及到的农民工就业、居住条件、医疗卫生、社保、子女教育等基本权益保障还有不少差距。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和质量将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

(二)新常态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河北的功能定位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和人口在全省都占较大比重,因此县域是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它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结合河北省县多县小的特点,走“小县大县城”的路子,加快培育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形成定位清晰、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生态宜居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积极对接京津,加速推进京津冀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开发面向京津冀城市群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二、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践行总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承担“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社会责任,始终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视为重点,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充分把握现代农业与城镇化的联动,努力提升与新型城镇化配套的金融服务能力。2015年12月21日,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与恒大地产北京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贷、债、投、股”等四个方面为恒大集团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一)网点布局优化

2014年,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推进了农村网点改扩建、增加功能分区等工作,积极在辖内村镇、乡镇等地设置便民服务点,布放POS机和自助设备,两年来新增ATM机近700台,存折取款机120台,新建离行式自助银行余百个,优化了农村网点布局。构建惠农、便农支付绿色通道,持续开展自助终端助农取款工作,不断完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积极参与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放、养老保险代收、涉农补贴等工作,与“新农保”、“新农合”等民生工程项目有效对接,为农民养老钱、看病钱安全高效地归集、发放和管理设立直通车。

(二)城乡一体化的普惠金融卓有成效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也是邮储银行的重点和优势区域。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结合城镇化农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需求,提供农民拆迁款及养老金、金融社保IC卡、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金融服务;结合城镇化农民的创业需求,提供结算、信贷、理财等金融服务;对农民旧房改造、新建房屋等方面的信贷支撑力度加大;对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回乡创业农民工、农村妇女和自谋职业者推出了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青年创业贷款等业务。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是生力军。2014年,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全年小额贷款业务新增投放30多亿元,研发试点了包括互惠贷、增信贷、POS贷、流水贷、E捷贷等在内的小微信贷产品55种,形成了“强抵押”、“弱担保”、“纯信用”的相对完善的产品序列,有效覆盖了各类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三农”贷款产品丰富

目前,邮储银行河北省分行已推出了较丰富的“三农”贷款产品:一是创新了抵质押担保方式,推出了四类涉农信贷产品: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贷款;创新类的抵、质押贷款;合作、担保类的贷款;信用类和弱担保类贷款。其中传统的土地、房产抵押贷款是指可以拥有符合要求的各类住宅、商铺、厂房、土地使用权等抵押物为担保获得贷款。创新类的抵、质押贷款只要抵、质押物有价值、可评估、能变现,就可获得融资支持,包括土地经营权抵押、集体土地房产抵押、农机设备抵押、渔船抵押、、冷库抵押、水域滩涂养殖权抵押、林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农作物(果品)仓单质押等。合作、担保类的贷款是邮储河北分行与保险公司、涉农担保公司、政府部门等合作,推出的担保贷款、助保贷、农机购置补贴贷款、再就业贴息贷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贷款等。信用类和弱担保类贷款是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户和涉农企业可以提供一定额度以内、不需担保的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对种养殖业等行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客户可以提供缴纳部分保证金的互惠贷等产品;二是改进了服务方式,推出了限时服务,简化了信贷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并成功上线小额贷款移动展业系统;三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如对从事种养殖、农机和运输服务、农作物经纪购销、农产品初加工等行业的家庭农场和种养殖专业大户,推出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项贷款,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农机具、从事农田水利、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缴纳地租等农业生产经营;针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出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同时,以项目带动的方式,创新开展了“公司+小区+农户”的奶业项目、“协会+公司+农户”畜牧业项目等新型合作项目。

三、新常态下邮储银行支持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从地域上来说,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镇;从产业上,一头连着农业,一头连着工业和服务业;从促进经济发展来看,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投资。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催生巨大的金融需求,“住宅”城镇化带来房屋信贷需求增加,“生活”城镇化带来消费信贷需求及理财投资等金融服务增多,“创业”城镇化带来创业资金需求增多,“理念”城镇化带来金融需求业务品种趋繁。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邮储银行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依托国家战略,进一步抓住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加快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模式创新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是其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首先邮储银行在遵循“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下,可推进事业部制改革,建立服务“三农”金融事业部、服务“小微”金融事业部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事业部,实行总行、省分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地市行)管理部门三级督导,一级支行(县、区)一级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架构,对纳入“三农”、“小微”、“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事业部的一级支行实行单独的运行机制:单独的政策指导、单独的财务核算、单独的信贷规模、单独的绩效考评、单独的风险监控、单独的拨备核销,保证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资源、专门的人员为“三农”、“小微”、“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其次,结合河北省各地的地域特色,重点打造县域特色支行,对当地优势行业进行深度、集中开发,实现“管理上收,营销下沉”,探索创新县域支行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其市场响应速度与市场搏击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发展活力与动力。最后,推行信贷工厂模式,实现一站式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探索实现信贷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产品创新

第一,持续丰富针对小城镇消费信贷的产品种类,完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重点支持转移农民的刚性住房需求,借鉴江西、浙江等地开办农房集聚住房贷款业务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借鉴陕西、黑龙江等地开办农民进城购房贷款业务破解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过程中缺乏购房资金难题;大力创新家电、旅行、教育、婚嫁、养老等多元化消费信贷产品,将消费信贷的业务领域扩展至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养老、健康等领域。第二,信贷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优势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与农业生产相衔接的加工业和面向农村农民的生产业,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股份合作企业、农民合作社;抓住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为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第三,加大与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银政、银保、银担、银企、银协”五大合作平台,支持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金融需求,促进城镇人口的创业和就业。通过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业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第四,围绕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土地开发与城镇改造、保障性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交通体系、产业转移与产业支撑项目、特色小城镇、新农村与美丽乡村等领域建设,通过培育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给予重点支持,并适时推出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建设贷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旅游开发贷款等。第五,借助信用卡大力发展分期业务。

(三)服务创新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需求主体大量为小企业、新城镇人口等微小群体,邮储银行应提倡主动有效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体验。首先,以地方政府为纽带,以城镇综合建设、特色城镇建设、园区开发、流通市场建设等城镇化项目为平台,连接参与城镇化建设的各类企业和个人,探索制订有针对性的特色金融服务方案,为城镇化建设提业链式的资金结算、贷款、理财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其次,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应向“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升级转型,创新“融资+结算+在线金融”组合式服务,创新还贷、放贷新模式。再次,把地缘人缘优势与新技术结合,完善客户画像以为客户提供分层服务,提升数据化营销、差异化服务和风控能力。然后,尽量便捷消费信贷流程,设置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结合覆盖城乡的渠道优势,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依托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互联网专属产品APP等为客户提供线下网点数量最多、线上功能丰富、多渠道产品和服务风格一致、用户体验良好的“O2O”立体化服务渠道体系,实现消费金融服务渠道的整合。最后,创新移动金融服务手段;创新手机非接触式支付模式等。

作者:唐敏 刘婷婷 朱叶 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银行创城工作总结篇(10)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城商行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随着各银行之间业务竞争日益趋同,竞争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人与文化上来。企业文化是银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银行企业长期业绩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各银行对企业文化的探索不断深化。本文也就对城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一个有效的探讨与分析。

一、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1、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从具体上来说,一个银行良好的企业文化应该包括:和谐的员工文化、严谨的内控文化、持续的创新文化、高效的激励文化、严谨的合规文化、共赢的同业竞争文化、优质的服务文化,规范的形象文化、本行特色文化等等,各方面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其层次和建设的延续性是不同的,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和优化。

2、城商行企业文化的层次划分

包括三个层次的活动:一是精神文化,即在观念层次上形成城商行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即培育银行核心价值观;二是制度文化,即在制度和行为层次上,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风气、企业风俗,完善员工的行为规范;三是物质文化,即在物质层次上,设计企业标识、企业标准字、标准色,美化环境,构建良好的文化传播网络,使它们成为企业理念的物质载体,形成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按照这个划分标准,银行企业文化的分类可以表述如图1。

3、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是凝聚功能,增加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种凝合力量,具有凝聚力、导向力和约束力,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建立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把银行发展视为自己最为神圣的责任和使命,使企业内部形成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激励功能,调动员工积极性。银行长期形成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对员工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以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和感染着员工,使员工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追求,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勇于创新。三是辐射功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目标等文化要素的总和,良好的企业声誉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而企业声誉要靠企业文化来传播,并给银行企业带来竞争力。四是导向功能,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转化为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即对银行员工心理、性格、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

二、当前城商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认识模糊

从表面上看,各城商行都有一整套的企业文化系统,但不论是员工还是客户对企业文化缺乏清晰和真切的感受,没有具体的认识。不少银行把企业文化等同于员工的娱乐文化,做一些表面文章,导致在行动上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搞成“两张皮”。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短期行为现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行为,部分银行把其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更缺乏一种持久的动力和发展后劲。基层业务单位面临着繁重的业绩考核,从而带来短期行为倾向,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未能有效结合,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相互脱节。

3、企业文化建设形不成合力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职工参与度不高,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掌握不准理解不深,未能形成全员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另一方面,有些城商行业务部门常常觉得与自身不搭界而游离于企业文化建设之外。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只见理念和口号纷飞,却缺少核心价值主张。因而就难以在银行各部门各领域和各个层级上形成一致的行动力。

4、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城商行由于其发展的历史溯源基本上定位于某个区域,其企业文化发展的区域特性也应当具有相当的独创性和区域性,这也是城商行企业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的源泉。然而,现实中不少基层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大同小异、人云亦云,缺少银行的行业特色,缺乏商业自身个性,缺乏本单位、本地区的创意,陷于低水平重复怪圈。

三、做好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路径分析

做好城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着一些共性的内容,也是需要每家城商行着重进行建设和长期坚持的一些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文化,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企业竞争的依托

人是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中心和主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息息相关。当前各家银行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立足于人的建设,即员工队伍的建设,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重视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培育员工,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只有充分考虑员工的多层次需要,尽量创造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良好环境,才可能促使员工创造出远远超越他们收入的价值,人才的竞争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将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建立严谨、合规、诚信的制度文化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员工必须恪守诚实信用、严谨合规的原则和职业道德,为此银行制度文化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银行内控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内控合规教育,完善银行内部管理体系,把员工从业道德作为业绩考核范围,构建银行信用文化。二是强化客户信用制度,强化客户个人信用的登记制度,对失信的客户不提供信贷服务,通过银行的规范来约束客户的行为,从而强化人们的信用意识,为全社会树立诚信意识作出贡献。

3、构建客户至上的服务文化

城商行作为特色的服务企业,服务质量决定企业的效益。构建以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和重视为客户提供优质文明服务的企业文化,需要直接面对每一个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一特殊性决定了银行必须以客户为中心,用优质的服务质量来赢得客户。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加强服务的管理,在银行内部员工倡导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和树立服务质量意识的价值观念,形成一套有效提高服务质最的运行机制,银行要构建客户至上的服务文化,就必须在员工中形成共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服务观念。

4、文教娱乐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一系列的文教娱乐活动为载体来进行实现和深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员工和外部社会了解和体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城商行要经常开展警示教育、理论学习、工作交流、演讲、绘画、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各类活动,通过创办《行报》、建立网站等宣传阵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5、推广CI设计,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商业银行形象,把形象塑造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企业文化除具有激励、约束、调适、辐射、、优化、振兴、导向、凝聚、育人等功能外,还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导入CI设计,进行企业形象塑造,使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进行良好的映射。CI的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CI的对外实施是企业文化辐射作用的体现。对于银行来说,形象的作用远远超过了银行本身的有形资产,良好的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良好的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企业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从而确保企业稳固占领市场。

四、建设城商行特色企业文化的思路

城商行由于在规模、历史人员构成、产品发展进度、扎根区域方面都存在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因此所对应的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对应的特色内容。

1、城商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本行的战略发展相适应

由于城商行普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扩展的过程中,其发展战略也包含了一个外延性和开拓性的内容,满足各项发展战略条件的优质城市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应以战略发展为导向,强化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兼容性及开拓性;为城商行的开拓发展服务,对设立和新入驻的机构能够进行很好的容纳和适应,能够较快地被新入驻区域的客户所接受。

2、培育有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

当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般都将社会环境的要求、行业要求、企业的特点融合归纳、总结概括、提炼升华,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这往往就是企业精神。对于银行这个特殊行业,自然也就形成了具有银行特色的企业精神。在银行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要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所具有的一般属性出发,形成大家所共同认同、遵守并引以为豪的内容,银行企业精神是该银行发展的精华所在,也是该行区别于同业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比如说笔者所在的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的“立足中小、服务市场”的服务精神、“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精诚团结、友爱互助”的“家文化”,都是企业精神的体现。

3、塑造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

创新成为银行的主题,创新是银行企业文化的灵魂,这种企业文化除了具备优秀文化内涵外,还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能力。城商行银行由于起点低,产品相对单一,要面对国内外银行激烈的竞争,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城商行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引进他行先进金融理念,创造和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发展战略,创新银行产品、服务方式和管理手段,营造一个创新的文化氛围。

城商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全国性银行和国外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共性内容也有个性化的内容,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好像造房子,每一幢房子都需要搭框架、垒砖头、浇水泥、砌墙,这是共性的内容,就是所有银行都需要进行的共性文化建设。但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要进行有特色化的粉刷、设计、装修、配备,搭建出有独特风格的房屋居室,城商行在其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上就一定要强调其自身的特色,不能随大流,实现共性和特性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财务轮岗工作计划 下一篇: 户外广告策划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