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05 04:34:42

跨文化交际教育论文

篇(1)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理念的不同

崇尚儒家思想,重视社会伦理道德秩序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人重集体轻个人的文化定势。西方文化以现代哲学为基础,普遍推崇个人主义,将个人的需要与利益放在首位。当然个人主义也强调协作与集体的重要,但其构建的集体结构仍然是松散的,所谓的重要是相对于个人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的,一旦个人利益遭到威胁,这种集体结构便将迅速瓦解。在集体主义的维度下,中国人更强调个人对集体和合作的重视,凝聚力以及对他人的关注。在电影《刮痧》中,两个孩子闹矛盾,男主人公当着美国友人的面打了自己孩子一巴掌,这本是中国人给他人面子的方式,却使美国友人疑惑不解,甚至认为他对儿子有暴力倾向,对孩子不关爱。面对他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表现出过分的谦虚与客气“哪里哪里?还有很多的不足”,而西方人则会用“谢谢”来表示对对方称赞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在中国人眼里西方人这种面对他人称赞的坦然是一种自大,而西方人却觉得中国人有些做作。在跨文化交际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除了文化环境的差异,这都是与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式紧密相连的。

在奉行集体主义的中国,家庭教育最典型的方式是“先人后己”,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成为家庭教育的经典故事之一。对“大我”地位的强调使得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个人成绩的取得与他人的合作帮助是密不可分的,从某钟意义上说,能否与他人和谐相处已成为影响一个人成功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必备要素。对于这种传统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在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消极作用的并存。从积极层面来看,这种家庭教育理念承载了中华文化强大的民族精神,将团结、和谐、谦让、大公无私等道德传统落实到了衣食起居,渗透在了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中。以“孝”、“忠”、“义”为基本框架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得以代代传承,这是中国家庭教育值得尊敬的地方,它使被教育者,精神血肉更加饱满更充满人情。精神理念的传承如祖辈的血液,注入体内,温暖静默的流淌,散发出神圣的光辉,光与光,血脉与血脉的共通与交融形成了一股无法言喻难以抗拒的力量,所以我们看到了携手共进的中国人,看到了众志成城强大的中华民族。当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并正确面对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集体的崇高自然带来自上而下的不可抗拒性。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强势扮演了子女行为的指挥者,在家庭利益至上的前提下,孩子自然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去行事去生活,久而久之,当其对集体的力量产生依赖或者对群体观念的顺从达到一定程度时,对自我需要的压抑相对自我力量的忽视自然也就会带来对个人创造与追求的漠视,这正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并值得重视的。

在西方国家,与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相反,西方人奉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自我意识占主导地位,个体明确自己的需求及目标,在情感上不依赖集体,在经济上有自己的私人财产,同时保有个人独立的信念与观点。他们认为成功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才是整个人生的主导。这也就决定了在以夫妻为主体的西方家庭中教育的目标明显不同于中国。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出于对孩子在成年后要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需要,也就决定了这种强调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培养的家庭教育存在的合理性。这种理念的家庭教育能极大地培养被教育者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家庭成员间更多的是自由相处,彼此尊重,相互肯定和共同面对目标。他们不会等待别人,依靠别人去取得成功,而是尽全力的去主动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充满了进取意识与切实的行动力。这种独立性的存在烘托了个人的自信,成为了个人强大的支撑力,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懂得自己的需求并且尽力为自己去争取利益,这是作为个体难能可贵的特质,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推手,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很值得肯定。然而,必须看到,一味地强调个人、功利、竞争、自我,会无形中导致被教育者在人际交往中过于直接甚至缺乏协作精神,由此带来的后果必然是人际关系的淡漠,所以大部分西方人的交际群体显得十分狭窄且彼此缺乏关怀。而这反映在情感上则更加冷漠,孩子成年后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不赡养父母,与父母的来往甚少,失去了亲情上的仰望与家庭的凝聚力,当这种理念继续循环于夫妻间的关系时,过于理性与彼此行为的过大空间注定了情感关系的不稳定,这未尝不是西方家庭教育的一种缺失。

二、“求稳“与“求变”思维行为方式的差异

“天人合一”思想将稳定、和谐常态于中国人理想的状态中,对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尊重,决定了“不变”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支柱。中国人希望“一切稳定”,“生活平静”,在稳定中寻求发展。而西方人需要通过变化来寻求发展,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秩序更喜欢突破,力求通过变化来创新,在他们眼中,中国人的求稳更像是在偷懒,不思进取。在西方人心目中,传统的思想、家庭、经济、背景都成不了束缚,求变才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只有不断的满足自我的需求才能带来更多的成就,进而达到成功。中国人的家庭本身就是以求稳为核心的,“平安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这种对生活平和的姿态,中国家庭通过言传身教的感染力,以无意识的教育方式,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态度。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受教育者更加关注抓住眼前,珍惜拥有的,追求对任何事物的稳固感上升为一种安全感并以此作为心理需求的必须品。在他们看来变化必须是建立在现有的不缺失的前提下,否则,这种变化便被否定,这也是中国家庭对被教育者传递的一种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这种求稳中充满了智慧。所谓的求稳并不意味的一成不变,我们的变不是不计后果的,而是更加注重对机遇的观察与判断,我们的突破与创新也在层出不穷,否则,中华民族也难以延续至今。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家庭教育里过分的经验论在得到被教育者的应证后,这种”经验论瘾”就开始腐蚀被教育者的心智与筋骨,由此带来的依赖性和对自己的怀疑与否定,必然使一部分人被传统与常规所束缚,生怕功亏一篑。“爬的越高摔的越重”,这便是一种中国式的怯懦,从头再来的勇气与豪迈,成了一种被仰望的巨人式的神话,更多人选择的是守住现有的,这就是保本论。西方人的家庭结构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架构,子女与父母生活的模式在他们成年后便被打破,他们离开家去独自生活独自面对一切,这就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西方的家庭教育让子女在幼年就明确自己的方向,培养他们以自己的需求为动力,一切通过个人的行动去满足需求的能力,而这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西方的家庭里,子女不需要赡养父母、父母也不需要为子女的未来过多盘算,个体完全可以无负担的去过自己的生活。这种”无负担”相对中国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体系与其面临的责任是何其洒脱,即使失败,其辐射的面也是狭窄的,所以对西方人而言,只需要考虑自己的需求,不计成败的去尝试,是有其客观条件支持的。这种活跃的尝试自然使个体充满激情与进取心,这种活力纯粹源于个人,个体的活跃必然也会刺激社会整体的迅猛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由此引发的经济泡沫和巨大的社会后果,也必须由社会和个人共同去买单。#p#分页标题#e#

三、“道义”与“功利”道德价值选择的对立

在西方人的价值观里,功利是其追求的目标,这种功利不仅表现在物质上也同样存在于道德层面。这种将利益凌驾于道德的态度与中国人的价值观是相冲突的,中国人对于道义始终是以膜拜的姿态来信奉的,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道义的存在是比功利来的圣神的。可是,这并不意味中国的家庭教育对功利的回避,相反,对于功利的追求,在中国家庭教育里是一直鼓励的,对于功利的渴望中国人从来也未放弃过,儒家思想也肯定了人性对于利益的渴求。但是中国家庭教育在关注功利的同时更强调了道义,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别人的东西不要抢”。对于功利,中国的家庭教育灌输子女用道义在其周围画一个圈,用道德给个人利益念了一道紧箍咒,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强调合理性,呼唤责任感,即对他人的责任,对团队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这种责任感成为了道义的载体,成为了人衡量本身精神层面高低的标尺。这种道义的约束,使追求功利的行为保有了合理性与人性,使得一切行为有了姿态与礼仪,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当然既然是紧箍咒,那必然会对个人利益的追求造成一种束缚,道义的崇高感必然压迫着个人对利益的追求,个人欲望的压制也必然会在无形中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西方的个人主义决定了道义是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浓厚的个人主义和功利色彩明确了以个人欲望和利益为出发点的价值观念。在西方的家庭教育里,强调道德的功利性,被教育者被引导去认识遵守道德是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当他在遵循的同时也希望别人同样的遵循,道德被暗示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牵制,以此来确保利益的私有性。这种对追求自我价值与追求物质利益的肯定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但是当功利凌驾于道德之上,对利益的追求必然如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从而可能导致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蔓延,并有可能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四、对改进我国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深度,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缺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无限放大其中的不良影响,否定其积极的一面。我们必须客观的面对中国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式,借鉴西方家庭教育的成功之处,去粗取精,取长补短,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家庭教育。

篇(2)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语言作为文化的承载体之一,也是文化最重要的承载体。同时语言也是人们交流和交往的途径之一,也是人们交流和交往最重要的途径,所以,语言、文化、交流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经济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渐渐的局限于本族内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的需要,所以,要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不同的语言必然会蕴含不同的文化,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就是我们所指的跨文化交流。过去,我们曾经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语言学习就是语言学习,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能和其他民族的人进行语言交流。说这是一个误区是因为,语言和文化是“捆绑”的,文化不可能失去语言这一载体传承和发展,语言也不可能单纯的作为交流的工具而丝毫不蕴藏文化在其中,所以这种割裂语言和文化的方式是错误的。只有掌握了该民族的文化,才能在交流的时候讲语言运用的娴熟。例如,有些国家是以右为尊,有些国家是以左为尊的。除了礼节方面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带来的不同之外,还有些在语言的交流之中是不完全按照语法规则去讲话的,所以,在掌握其文化,有助于对其的理解,因此,社会文化背景是语言交流的前提和基础。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多方面、多角度的概念,除了语言的交流,还有相互习惯的尊重与思考,自身文化与他族文化在不断的接触、冲击、融合。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对语言的运用的娴熟的程度,还包括情感能力、认知能力、行为能力等多层次的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之一,说英语的国家也有很多,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我们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不一样,这些不一样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我们在与之交流的时候掌握其文化,有助于我们队其所表达的意识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在交流时的洞察力和敏感性,并可以展现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的素质。此外,拥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可以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彰显我国文化的精髓,并感受外国文化,这样可以更好将我国的文化发扬和传承,同时可以在吸收外国文化的时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因此,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尤其重要性。

三、大学生英语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

1大学生英语教育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基础

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学以致用之说,学习英语也不例外。最初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是为了在经济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和世界接轨。而要想和世界接轨,就要对世界有一定的认知度、对各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所以说,大学生英语教育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

2跨文化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育的最终走向

英语教育在我们当前的教育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即便从初中开始算起,到大学毕业,我们有十年的时间在学习英语,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单词量可能会不断的丰富,但是语法规则是固定的就那么几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从最初的简单的对话,到后期的学习外国名著的片段,已经是一个不断向其文化层面深化的过程。所以说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育的最终走向。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大学生英语教育中的渗透

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要想在大学生的英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渗透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树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念。教师毕竟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内容,并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基本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要有相应的国外化素养,在讲课时候,将一些外国的风土人情适当的穿插在课堂上,这样既丰富了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又可以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在课堂之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改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

改变学生以应试为主的学习观念。当今我国教育体制使得当今的学生学习,单纯的就是为了升学、拿证。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大学生学习英语却不说英语,学习十几年英语却不会说英语,所以一定要改变当今学生的思想,把学生从应试的误区里拉回到现实的生活中,让学生知道并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帮助并鼓励学生建立提高学生学习外国文化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意识的去了解英语所承载的文化。

3教材编写

在英语教材的设计上应该注重英语文化的融合。我们课以通过阅读我国古代的小说了解我国的古代的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小说来了解英语国家的谁会形态和价值观念,所以,我们在教材的设计上可以选择英文小说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剧本中的节段作为英文教材中课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媒体、新媒体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找一些基于国外名著编写的教材的部分的应试资料,让同学们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国外的文化。

篇(3)

[作者简介]张晓红(1978- ),女,陕西榆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育。(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76-03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不断深入地开展,全球范围内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在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2012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实现新发展,已建立400所孔子学院、500多家孔子课堂,注册学员65万人。孔子学院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孔子学院全球布局,基本建成功能较全、覆盖广泛的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快速发展对国际汉语教师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支合格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所有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事业人士以及相关部门必须面对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201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外汉语专业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请进来学”发展为“走出去教”。然而,“全球化”和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对国际汉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如何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保证他们在具备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的同时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和跨文化交际概念分析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际行为,就交际的种类来看,可以是人际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个人与公众(群体)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学是新兴学科,国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Ki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关键性问题,如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因为其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几方面的因素。美国社会学家Ray Oldenburg曾经在著作《The Great Good Place》中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第三空间指的是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它既有第一、二空间文化的特征,又不同于第一、二空间文化。在外语和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与传播中,跨文化第三空间指的是学生的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交流对话过程中产生的,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语言文化空间。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目的是要教母语非汉语的人学习汉语,掌握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和教师往往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不管是在日常交往还是教学及文化活动中必然都会涉及文化间的接触甚至碰撞,属于跨文化交际的领域。

国际汉语教师要成功地实现传播汉语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目的必须要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这个第三空间的存在,避免“非你即我”或“非我即你”的思维模式,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培养第三空间的思维和视角,形成国际汉语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与传播中的新的第三空间文化身份。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参与制定者刘骏在介绍新的汉语国际教师培养模式APLUS时提到的Assimilating和Adaptable分别指的就是兼容各国的文化,融入当地社会的培养目标,同时他还提出Linkage这个理念,强调教学的关键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语言与语言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Linkage代表文化和语言的交融与沟通。

(三)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但是,对于应该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却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姬建国认为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质,只有通过培养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施教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建设质量和发展速度问题。王海燕也认为汉语国际教育首先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然后才是语言教学的过程,跨文化交际因素是汉语国际教育内在结构的一部分,它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但是李泉似乎持有不同的看法,在谈到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问题时,他认为国际汉语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重点不够明确。对于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后认为能够提高他们外语交际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的课程要比语言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汉语本体知识等课程更让他们受益也更为重要的反馈意见,他的反应也颇为激烈,提出了“究竟哪些课程是主,哪些课程是辅?我们的主业是教汉语,还是体验外语交际、计算机应用和文化适应能力?”的质疑。

相比较之下,笔者更为赞同前两位学者的看法,即跨文化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是其内在结构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强调在文化适当的情境中整体地使用语言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授外语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或者说只有具备充分的跨文化意识,立足于较为舒适和安全的“第三空间”,教师才能够用一种最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所要教授的语言或文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做一个真正的“文化行者”。再者,国际汉语教师通常面对的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文化环境,要在这个环境中顺利展开教学文化活动,他们首先必须要适应这个环境中的生活,当然更要适应和自己文化背景不同的教授对象。

笔者曾经参加的由美国大学理事会和国家汉办共同组织的“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中,就有教师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在美国的生活和课堂,最后甚至心理和精神出现问题,不得不中途归国治疗。基于此,国家汉办对于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和公派教师也明确提出了“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申请条件。和2007版《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同时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以及跨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并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的文化和交际要求相比较,2012年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强调国际汉语教师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其实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我们的主业是教汉语”并不矛盾,二者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国际汉语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是成功完成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必然途径。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及能力培养的现状

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意义如此重大,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结果却并不乐观,远远落后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步伐,无法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忽视了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定位;第二,过于注重外语学习,忽视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第三,过于重视理论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该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从课程设置来看,很多学校的外语课时约为50%,甚至更高,而文化课时比例约为20%,中山大学甚至低至7.1%。这组数据既说明了对外语的过于重视和对跨文化交际一定程度的忽视,更表明了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导,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即使很多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和文化相关的课程,诸如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等,但是这些课程的讲授内容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繁重的课程让学生不堪重负,更是无法获得对于异文化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跨文化交际能力当然无从谈起。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科学设置课程比例,整合课程资源

在明确了跨文化人才的目标定位之后,重新分配汉语、外语、文化等课程的比例,可以适度减少外语课程的比例,加大跨文化课程的比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而是改为更加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可以开设一些英语讲授的选修课程。由于课程安排较为丰富,可能会出现几门课程内容部分重复或者是本应密切关联的课程之间却较为松散和孤立、教师各自为营的问题,学生也无法从整体和宏观上全面整合所学内容和知识。因此,有必要将各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

例如,既然国际汉语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那么完全可以将“对外汉语教学法”和“教案设计”等课程和“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结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一过程既实现了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应用,也培养了他们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策略,有助于他们将来开展真正的国际汉语教育工作。不过这就意味着需要几门相关课程的教师共同合作,甚至需要设计一门从跨文化角度为出发点的、集几门课程为一体的跨学期的综合性课程。而“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导论”和“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之间也可以找到契合点,从而将三门课程贯通起来,三位教师互相合作备课必然有助于学生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如何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主线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创造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和环境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机会。当然由于条件所限,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机会派学生进行海外汉语教学的实习,但是学校也要尽可能创造出“准实境”来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真实体验,例如和海外高校之间的互换生交流项目、和本校留学生和外教的交流活动等。如果学校本身就有留学生,那么可以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留学生进行混合培养,建立学习伙伴关系。

此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和社会各界包括各类外资企业的密切联系,为学生创造诸如为该企业中的外国人进行汉语培训或者翻译等实践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用较为直观和灵活的教学手段,例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影视观摩、案例分析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接近异文化的环境。

(三)提升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是学生所面对的最直接的学习渠道,教师是否展现出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影响重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际汉语教育的工作中,即使是身处本国文化的环境中,一个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在看待、分析和处理很多问题时也会和一个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即便身处同一文化背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也可以说是一个微观的异文化环境,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甚至不同民族和宗教的学生可能对于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尊重学生的看法,善于向学生学习,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还是“唯我独尊”认为自己才是课堂上的权威,这些无形中却在向学生传递着微妙的正面或者负面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信息。而教师在讲授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文化课程时究竟是从“民族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放大本国文化的优点轻视他国文化,是一味地推崇他国文化,还是否定或者弱化文化差异,抑或是强调文化多元性、本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他国文化、整合文化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面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冲突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

研究表明,与外国人接触的亲密程度、与外国人接触时间的长短、是否有出国经历、是否接受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或课程等因素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有影响。曾经参加过跨文化交际培训或课程、与外国人关系亲密或接触时间长的教师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中民族中心主义维度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学校应为教师组织跨文化交际培训课程,或送教师去国外进修,提升教师本人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汉语国际推广的跨文化实质决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目标定位,而这个定位要求我们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素质,甚至是教材编写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为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合格的教师。鉴于这种调整涉及面如此广泛,还需要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安晓宇.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6).

[2]姬建国.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实质及其理论实践意义[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1).

[3]刘骏.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新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09(4).

[4]赖林冬.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J].国际汉语学报,2012(2).

[5]李泉.国际汉语教师培养规格问题探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

[6]邵滨,邵辉.新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比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5).

[7]王海燕.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8]张和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虽然我国近年来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的高等学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与对策进行简要地探讨。

 

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跨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跨文化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研究也有几十年,但是我国的跨文化教育也就仅仅二三十年,对于文化教育来说,这些时间还是比较短的,研究还是不充分的。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虽然经历了几十年,也有很多理论家都对其有自己的深入研究,但是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还是不够系统、不够成熟。

 

我国的跨文化教育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国情、适应中国教育现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还缺乏相应系统成熟的理论对我国的教育进行指引与统帅。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专业,是一个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专业,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了解各国的经济贸易实际情况,也需要过硬的实践能力,要把握全球的经济脉搏,了解各种经济政策法律,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跨文化教育理论研究不足,没有建立起系统化专业化的成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跨文化教育理论体系,这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的现状,也是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2 跨文化教育在专业培养中缺位

 

在我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培养中,仍然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比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仍然是明显不足。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中,将学生的专业素养、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趋向于越来越全面化,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重视。

 

但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仍然缺乏跨文化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缺乏跨文化教育课程,很多跨文化教育的课程都是作为选修课让学生选择,而且师生对选修课的学习都不如必修课那么重视。这样缺乏跨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对跨文化教育不够重视的教育环境中,势必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战略视野和跨文化教育意识的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

 

3 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意识缺乏

 

在高等院校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近乎没有,师生对跨文化的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很多学生也是只求修满必要的学分,不挂科就好。也不会自主地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地理历史,以及外国现在的经济环境经济政策与法律,缺乏跨文化教育意识,不能认识到专业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缺乏国际视野、缺乏对多元化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适应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压力,无法准确把握全球化经济中的商机。

 

4 跨文化教育的师资不足

 

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我国文化教育水平,这些势必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条件,是培养未来国家栋梁的中坚力量。因此,要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教育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就需要有一支具有跨国教育意识,具有跨国教育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而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不够发达的原因中,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就是跨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不足。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教育意识,他们的跨文化理论素养、知识积累也是比较缺乏的。不能很好地将国外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以及现有的经济贸易政策法律法规贯彻到课堂中,不能将国外的多元化文化很好地融合在课程中,不能够将中外、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无法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需要。

 

二 实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的对策

 

1 加强对跨文化教育理论的研究,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教育培养体系

 

理论是指导实践前行的纲领性标杆,只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跨文化教育理论体系,才能指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实践更好地开展,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就。我国虽然对跨文化教育研究已经几十年了,也有很多学者投身其中对其有大量的研究和贡献,但是我国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理论太过繁多琐碎,无法很好地融通整合成一套系统化科学化的跨文化教育理论系统。这是我国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理论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引实践,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多元化的竞争环境,能够具有国际视野与达到战略高度。因此,首先要在跨文化教育中加强相关理论的研究,取过去研究成果的精华,弃其糟粕,并且适当借鉴国外优秀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进行发展改进,将所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融合,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跨文化教育培养体系。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中要加强跨文化教育的力度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要加强跨文化教育的力度,增加跨文化教育在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比重。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既要增加跨文化教育的学科安排,多设置一些学分比重较大的跨文化教育课程。比如关于国外的地理历史、文化习俗、政策法规与现在的经济贸易现状的一些课程,让跨文化教育贯穿在平时的课程教育中,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交流中适应生存,能够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信仰与习惯,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现状与贸易政策法规。为了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水平,学校也可以多与国外高校展开合作与交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国外交流交换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亲身融入到国外的文化氛围与经济氛围之中,更好地感受不同的文化,使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能够在不同文化交流碰撞的环境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让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意识

 

意识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只有有了正确的意识形态,才能更好地指导行动。要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水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让学生提高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目前很多学生还是比较缺乏必要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对跨文化教育知之甚少,甚至觉得跨文化教育无足轻重。他们只觉得只要完成学校的专业培养计划表上必须修满的学分就好了,选修课也是只挑容易过不容易挂科的课程去学习,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是自身专业的需要。对于跨文化教育,很多学生只学习了一些国外的基本的历史,还有就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等,比较少深入地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现有的经济贸易政策法规,不能很好地将国外的文化与国内的文化很好地融合消化,不能在以后多元化文化碰撞中很好地适应。因此,学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微信、微博上加大对跨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跨文化教育的课程比重、学分比重,请国外的专家为学生讲解国外的文化、经济,让学生提高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提高跨文化教育意识。

 

4 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一所学校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能否培养出能够支撑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学校的硬件,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师资力量。如果一所学校各种硬件设施都是先进豪华的,但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却是非常低,那么学校也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跨文化教育还有很大欠缺,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相应的跨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学校的老师现在很多都是以教学为副业,以科研和外接项目为主业,将很多的精力都用在发表文章与承接外面的项目上,在教学上的精力就减少了。老师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够,自身的跨文化教育的知识面与跨文化教育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即使老师有这个为同学提供更好的跨文化教育的心,也没有这个时间与能力。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授课老师要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增加自身的跨文化教育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只有有了跨文化教育意识与教学能力的老师,才能带领学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教育意识,增加学生的跨文化教育水平。

 

篇(5)

随着远程交通工具和互联网的发展,多元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融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际也就成为学术界越来越受到瞩目的焦点之一。而无论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受重视,但是跨文化交际本身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比如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可谓千头万绪,而以上这些学科,自身的研究范式、思想路线、思维方法又不尽相同,所以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成为学术界日益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实证出发,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验证交往行为主义的三原则对于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规范构建的有效性。

一、跨文化交际教育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之间的,自然也就带来丰富多彩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为了应对新时期新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跨文化交际教育载体的变化。传统的跨文化交际往往指的是国家之间,个体之间的互动活动,但现如今的多元主体,还包括了企业、社团、网络等等。多元的主体给跨文化交际及相关教育带来了新的形态。首先,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主体之一,从表象上来说,跨文化公司内部所使用的工作语言、相关条例以及企业文化都深刻影响了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教育;从深层内容来说,跨国公司本身就冲击着不同文化背景多元文明的世界观,改变的还不仅仅只限于教育本身。从实证出发,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又或肯德基或麦当劳,多元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企业文化本地化的发展都成为这些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营造和教育的一部分。其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载体,比如说遍布全球的几百所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使以“和”为思想内涵之一的中华传统儒家文化成为促进各多元文明之间平等交流的重要思想指导。同时,像汉语桥这样的中文大赛,在扮演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角色的同时,沟通了中国和世界,尤其是和其他国家年轻人之间的文化认知。第三,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是使教育的载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实证上来说,网络教育,在线教学的兴起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高效交流,跨文化交际的教育往往在潜移默化之中达成。比如一对一外教口语在线平台,无国界交友平台、聊天平台等压缩了真实的空间和时间,使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演变成了体验式的教学。2.跨文化交际教育内容的变化。传统的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点在于解决语言交流的障碍,在语言沟通的前提下对学习者提出风俗习惯、文化禁忌等方面知识的要求。如今,浅层次对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等的了解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深入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趋势,而且还要由浅入深,发展到对对方文明价值观的认知。同时,只是学习认同对方的价值观也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多元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所遇到的矛盾,承认彼此的文化差异,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商谈伦理,是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

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义理论与跨文化交际教育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之间的交往顺利展开提出了三项重要原则,分别是真实性原则、真诚性原则和正当性原则。交往的理论建立于普遍语用学之上,这三项原则也就是实现交往主体之间言语行为“普遍有效性”的重要要求。1.真实性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教育。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首要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语言交际必须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下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商谈,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反思恢复共识,但必须认识到共识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变的。背景的改变会使很多规则成为“先验的”,此时通过商谈来调整规则,于是主体间过程就出现了。哈贝马斯所提到的商谈的背景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说的实体世界,而是生活世界,在这个虚拟的公共意见池里,摆脱了实体的政治机构和经济生活,使多元文化之间的交际不再受到权力机构的逆向导控,可谓正本清源。从实证上来说,比如目前国内所开展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有一些始终受到英语文化一元论的禁锢,有为数不少的国内研究以及相关的教育始终集中在英语文化对其他异文化的影响,其他文化应该如何应对英语文化,其他文化怎样从英语文化当中受益,实现以英语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全球化。这就完全离开了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平等主体为前提的交往理论,会导致文化霸权的出现。2.真诚性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教育。哈贝马斯提出的商谈伦理既不依赖,也不排斥整全性学说。他的商谈伦理规范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相比,侧重于语用学的约束,而摆脱了语义学的约束。从实证角度出发,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规范更侧重于对视角的约束,而并不限制内容。多元主体之间讨论,可以是各种内容,从宗教信条到形而上学都可以引入;但对内容的使用方式却做了严格的限制。所以真诚性原则可以使交往各方畅所欲言,积极努力的实现交往的目的。但真诚性原则对推理路径的限定,又保证了交往各方的对话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比如,英国人喜欢,用谈论天气作为开始谈话的话题,那么在交往过程当中,顺应对方的习惯,使用对方的语言文化代码,就给交往的顺利进行增添了更多的把握。同样,真诚性原则不是单向的,在英国人和中国人交往的过程当中,他们也应该了解中国式的招呼,比如“您吃了吗?”的真实语用目的,做出正确的回应。当然主体间过程还表现在交往规范不再专指个体,“我”已经成为了“我们”,这恰恰适应了跨文化交际载体的新变化。3.正当性原则与跨文化交际教育。在真实性和真诚性两个原则的指导下,交往双方实现了共识,共识就构成了正当性。而正当性,就是交往规范在公众中形成引导作用的基础。正当性,提供了一系列的理由来支持交往双方的信念。哈贝马斯当初预见性的阐明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化时代会到来,指出了民族国家自身二重性的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话语作为人类基本交际能力的理性潜能,并从中构建出良好的主体间性,即所谓的“后形而上学”。在哈贝马斯所提出的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主体无障碍地开展对话,没有压制,强迫或者欺骗,也没有策略行为或目的理性从旁干扰,顺利的交往,取得共识,双方的共识则传递了知识,真理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现实当中,以特朗普等为代表的西方右翼势力思潮的兴起,以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为主导文化,压制其他文化,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有效的沟通自然不可能实现。比如特朗普政府所推出的“禁穆令”,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破坏了多元化的主流价值观。

三、文化间性对跨文化交际教育的厘定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的交际过程当中,在真诚信、真实性和正当性三原则规范下,就表现为文化间性。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的,多元文化之间的交往,首先是在彼此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部分西方右翼势力轻视其他文化的主体身份,固执己见的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已经造成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深的隔阂和障碍。就国内教育而言,我国的外语教育已经达到了全民化的程度,从基础的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外语课程,尤其是英语课程,始终都是开设的,即便在学校教育结束以后,外语能力也往往会成为职称评定、工作晋升等的考量因素。可是,全社会对于英语学习的盲目会造成独立文化主体身份的结构,近年来,在网络等各个渠道,经常可以看到以西方式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和批评中国国内事件的现象,甚至形成了错误的舆论。这就是忽视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主义理论所提出的文化间性带来的恶果。国内有的人与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美其名曰文化包容,恰恰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而文化间性则对跨文化交际活动提出了交际双方地位平等的要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主体,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各自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客观评价,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主义理论所设计的三个原则,首先构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实现了交往各方的商谈伦理规范,解释了生活世界和系统的二元结构,以语用学的视角,解决了在共同或完全重叠的生活世界中,交往主体之间的沟通问题。为新时期跨文化交际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构建,在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中的重视,为把交往主体从一元文化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芬利森.邵志军,译.哈贝马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10.

[2]哈贝马斯.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5.

[3]哈贝马斯.曹卫东,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篇(6)

当今世界由2000 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构成了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每有一个民族的存在就相应地有这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因此社会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文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们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作为交际的核心,文化也越来越变得日益重要。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性,而差异性会给交际双方带来一定的障碍甚至会造成交际的失败。于是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研究对跨文化交际的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形成做了讨论,这更多地强调了单向维度的思维方式。本文则着重讨论多元思维能力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一、跨文化交际与多元文化教育

(一)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这种跨越不仅仅指民族文化,它还可能是阶层文化、区域文化、城乡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跨越。小到人际交往,大到国家间交际都涉及到这一领域。

(二) 多元文化教育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为解决移民、少数民族和贫困阶层的文化教育,将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策略开始实施。美国学者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在多民族国家中,为保障持有各种各样文化背景者的子女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使他们独有的文化及其特点受到应有之尊重而实施的教育。[1]他们认为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所有的学生具备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2]

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学者高尼克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文化多样性,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间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生活的机会,促进不同种族间权利分配的均等。

综上所述,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使所有学生(主流民族成员和少数民族成员)尊重、理解、认同不同的文化,从而建立一种文化平等的观念,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和价值,不同文化间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

二、跨文化交际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活动。在这种交际中由于民族文化中心部落主义等偏见,以及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情感交流方式上的差异,人们在交际中会产生误解以致交际失败。L.Hams 认为:世界范围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进步、跨文化交际,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与语言的产生可以相提并论。”[3]因此,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承载了传承、选择、创新文化的作用的教育必然承担了建立跨文化交际观念、传授跨文化交际的策略技巧的重任。

多元文化教育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手段、方法,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能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则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有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思想认为同外国人接触机会不多,因此不需要学习跨文化教育的知识。事实上跨文化交际不仅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之间,更重要的是还存在于来自不同生活背景的人之间。这种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是最突出的。Mchale.Prosser 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次的文化,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有价值观。[4]所以价值观好像冰山下的那八分之七,大家看到的文化差异就是冰山那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对是非的判断,对行为的选择。即使来自同一民族同一区域的人之间的交际也会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分歧。而多元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为重点,认同文化的多样性、变通性和选择性,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文化观念来处理文化冲突。因此跨文化交际的范围决定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少数民族,还包括主流文化民族。要让学生明白接受多元文化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时展的需求。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着重训练文化移情的能力。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因素。它是指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的顺利沟通,交际者进行暂时的认知转换,尽力摆脱自身原有文化定势的影响,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思维。即分别从语言形式、内容上和语言所处的社会环境两种角度来判断对方话语意义。文化移情的培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但要求有勇气去冒“好意遭冷遇的危险”,而且还可能使个人信息系统超载,交际过程中要不时地将自我至于谈话中心或远离中心的位置,交际者不仅为自己处理信息而且要为两人或更多人处理信息,个人能量的增长是必要的。[5]因此需要从观念和策略两个角度入手培养文化移情能力。

首先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减少心理上的陌生感,承认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正是这种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智慧,象征着人类的进步,使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同化统一,一旦某种文化或文明丧失,将没有再重新修复的可能。所以跨文化交际从某种程度讲是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创新,是对不同文化保护基础上的再创造。文化的冲突与和谐也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没有和谐的共性人类也失去了沟通交流的基础。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在不断的冲突与和谐中产生的。

其次,在策略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译码转换技巧。即根据交际对方的身份、地位、经历、知识背景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期获得对方的认同。因为交际时需要在对方给出信息时及时恰当地给出回应。更重要的是要最大限度地了解对方个性,根据对方个性做出的回应往往是更切合实际的。交际中可以以对方的眼神、动作、语调等非语言行为来判断对方的认同感,从而对语码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译码转换可以是转换成同一种语言、方言或同一社区语言,转换话题,它的目的是加强交际双方在感情上的认同感,促进交际顺利进行。这一策略需要交际者随时保持对环境、对对方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并及时、正确做出反应。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多元文化教育可以帮助交际者树立正确、良好的异文化观念,运用译码转换策略可以培养移情的能力。但是由于影响交际的因素多种多样,交际者必须具备一种在实践中随机应变,不断总结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交际中取得满意的效果。(作者单位: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军.世界跨文化教育理论流派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1999(3)

[2]Husen.T.Postlethwaite.T 主编.教育大百科全书(第二卷)[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

篇(7)

一、导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新时代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其蓬勃发展的态势、特色及前景已得到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和肯定,也获得了广大高职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当然,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持续发展,不断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仍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2002年“世界文化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文化彩虹”,这一表达已取代“地球村”成为被广大跨文化交际学者所接受的新名词。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大形势下,对于高职学生这一重要群体,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五年制高职的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五年制高职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文化观念与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2)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3)在适当程度上顺从别人并与人合作的能力。一个人可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却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者一个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语言能力有限。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成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三、高等职业院校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心态不合理

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多是成绩中下等无望升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多级分化严重。而且学生从中学以来一直受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认为学英语就是背背单词,读读课本,记记语法,做做习题。这种局限在语言层面上的英语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视英语学习为一种煎熬,导致语言知识欠缺。这种知识结构的缺憾也影响和束缚了对外族文化的接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也不合理。首先,学生一般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接受,却忽视其语言文化等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虽然有些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强,但在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上却普遍较弱,如对商务交际时的交际方略、交际规则以及礼貌规则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比较少。在平时也不注意对不同国家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因此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也不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误解对方,最终造成沟通困难以及交际失败。其次,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这种外来文化的学习心态却不尽合理。所以在目前的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来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使他们养成尊重、开放以及宽容与平等的跨文化心态,最终引导他们形成比较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和心态。

2、师资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相对落后

虽然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力量也大为增强,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师资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如学历水平不高、职称结构不尽合理、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数量不足等。尽管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已经在慢慢地提高,但是总体来说,他们还普遍缺乏跨文化的视野,认为英语教学就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这样一来就重语言形式而轻社会文化因素。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交际法教学的逐渐普及以及对英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讨论的逐步增加,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也逐渐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对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比较缺乏全面的中西文化观,也无法掌握目标语与母语文化的自我平衡。这样就更无法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对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时,就比较难做到发掘其语言形式外的文化内涵。

3、课程设置片面强调人才定向培养,造成跨文化意识薄弱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和专业性,其课程设置面向社会的各个职业领域,目的就在于为这些岗位定向培养人才。这种侧重,容易被一些学校或老师片面地理解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就业”,从而产生“唯岗位论”和“唯就业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往往对于职业和专业十分关注且精通,而对于一些跨文化交际方式和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却没有任何兴趣和积累。而这种交际方式和文化知识的缺失正是妨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应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广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东西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观念差异,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平时应多阅读一些反映英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书籍及报刊杂志,了解英美国家的背景,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导入

社会需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型的人才。那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导入。

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有多种方法。文化的导入并不是仅限于简单的背景知识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必须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至于使学生认

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空洞、抽象、不好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也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查阅相关知识并加以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

一般来说,对高职学生英语跨文化的教育应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切实体现在不同文化内涵的传承上。因此,对于教师,要不断自觉地开发多种教学渠道和方式,将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听、说、读、写等训练中去。

文化无所不在,教师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又要重视文化氛围的营建,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文化,包含着礼仪文化、习俗文化、词语文化等诸多方面。英语教师要力求营造英语课堂文化氛围,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在社会交际中真正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方式,如对话、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能够开口说话的机会。如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把握如何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表达功能。这种场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能从容应对,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失败。

五、结 语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将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适应“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教师需要努力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要素,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层次,主动去理解掌握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自己的高职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研究,并期待能与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相信伴随着高职英语教师们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跨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j]外国语,1986(4):10-1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8)

一、导 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新时代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模式。其蓬勃发展的态势、特色及前景已得到教育界相关人士的关注和肯定,也获得了广大高职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当然,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持续发展,不断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仍有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2002年发布“世界文化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文化彩虹”,这一表达已取代“地球村”成为被广大跨文化交际学者所接受的新名词。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大形势下,对于高职学生这一重要群体,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五年制高职的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五年制高职人才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内容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文化观念与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2)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3)在适当程度上顺从别人并与人合作的能力。一个人可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却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或者一个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语言能力有限。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高职英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成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三、高等职业院校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心态不合理

高等职业院校生源多是成绩中下等无望升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学生英语基础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多级分化严重。而且学生从中学以来一直受传统语法教学的影响,认为学英语就是背背单词,读读课本,记记语法,做做习题。这种局限在语言层面上的英语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视英语学习为一种煎熬,导致语言知识欠缺。这种知识结构的缺憾也影响和束缚了对外族文化的接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心态也不合理。首先,学生一般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接受,却忽视其语言文化等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虽然有些学生的语言能力较强,但在这种跨文化理解能力上却普遍较弱,如对商务交际时的交际方略、交际规则以及礼貌规则等方面的知识积累比较少。在平时也不注意对不同国家的思维模式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因此对隐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和行为也不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误解对方,最终造成沟通困难以及交际失败。其次,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知识有所了解,但对这种外来文化的学习心态却不尽合理。所以在目前的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来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使他们养成尊重、开放以及宽容与平等的跨文化心态,最终引导他们形成比较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和心态。

2、师资质量有待提高,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相对落后

虽然高职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力量也大为增强,但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师资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如学历水平不高、职称结构不尽合理、语言功底深厚的教师数量不足等。尽管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意识已经在慢慢地提高,但是总体来说,他们还普遍缺乏跨文化的视野,认为英语教学就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这样一来就重语言形式而轻社会文化因素。最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交际法教学的逐渐普及以及对英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讨论的逐步增加,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也逐渐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对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也不太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比较缺乏全面的中西文化观,也无法掌握目标语与母语文化的自我平衡。这样就更无法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相对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因此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语言技能时,就比较难做到发掘其语言形式外的文化内涵。

3、课程设置片面强调人才定向培养,造成跨文化意识薄弱

转贴于

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和专业性,其课程设置面向社会的各个职业领域,目的就在于为这些岗位定向培养人才。这种侧重,容易被一些学校或老师片面地理解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就业”,从而产生“唯岗位论”和“唯就业论”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往往对于职业和专业十分关注且精通,而对于一些跨文化交际方式和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却没有任何兴趣和积累。而这种交际方式和文化知识的缺失正是妨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

1、提高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素质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高职英语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教师应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广博的跨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东西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观念差异,具备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平时应多阅读一些反映英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内容的书籍及报刊杂志,了解英美国家的背景,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化的导入

社会需要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专业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型的人才。那么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导入。

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有多种方法。文化的导入并不是仅限于简单的背景知识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必须与学生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至于使学生认

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空洞、抽象、不好理解。教学中涉及到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也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查阅相关知识并加以实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心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交际场景

一般来说,对高职学生英语跨文化的教育应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切实体现在不同文化内涵的传承上。因此,对于教师,要不断自觉地开发多种教学渠道和方式,将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听、说、读、写等训练中去。

文化无所不在,教师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又要重视文化氛围的营建,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文化,包含着礼仪文化、习俗文化、词语文化等诸多方面。英语教师要力求营造英语课堂文化氛围,在语言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在社会交际中真正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内加入大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方式,如对话、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为他们提供能够开口说话的机会。如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把握如何打电话、看病、购物等语言表达功能。这种场景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而且一旦在生活中碰到类似语境,学生能从容应对,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交际失败。

五、结 语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将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适应“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教师需要努力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要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中的文化要素,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层次,主动去理解掌握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而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笔者在自己的高职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研究,并期待能与从事跨文化研究的广大高职英语教师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相信伴随着高职英语教师们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的“跨文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J]外国语,1986(4):10-1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9)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钻石十年”的到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合作交流势必更加紧密、深入和宽广。东盟各国日益高涨的“汉语热”在进一步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大力培养的同时,也对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挑战。因此,201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明确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状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包括六大部分,即语言类、文学类、文化类、教育类、技能类和公修类。从文化与交流的广义视角看,几乎所有类别的课程都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英语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跨国文化交流工具(张晶,2010),从语言与文化联系的紧密度及课程对国际视野的呈现度来看,大学英语课程无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想渠道。事实上,早在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就在教学性质和目标及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内容。可见大学英语课程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大学英语课程通常贯穿于学生大一、大二两个年级阶段,共计15个学分,累计达240个学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提供了可能。因此,从理论上说,以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所修习的大学英语课程实际情况而言,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大多采用的都是文化导入的方法,即在单元内容讲解中对所涉的异国文化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或比较,使学生在认知层面了解他国国家概况、风俗习惯、礼仪禁忌等事实性文化知识。这样产生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不完整。对异国文化知识的了解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不能等同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共同发展而成的,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文化知识导入仅是在个体认知层面给予了一些文化事实和交际规约的知识性介绍和储备,要推动学生在情感、行为层面发展,还需要大量基于文化知识的对比、分析及反思等体验性教学活动。以Byram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尤为强调经历(experience)文化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反思―再经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提高跨文化意识,从而最终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反映在教学中,即始终将以学生为中心的跨文化体验活动置于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缺少了具体的跨文化体验活动,静态的文化导入难以促使个体对文化的深切思考,停留在个体浅层认知层面的可能性极大。

二是文化知识结构失衡。就广西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面临的机遇而言,人才培养倾向于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学生毕业后在东盟国家进行海外汉语教学的概率比在英美国家要高得多。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东盟国家的文化知识理应受到重视。然而,由于英语教材中出现的文章体现的多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内容,几乎没有与东盟国家相关的内容出现过,因此这种文化输入的失衡,可能会造成学生今后从业所需文化知识的缺乏,并产生某种文化偏见。

从上述分析来看,要利用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作为广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主渠道,首先必须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框架内构建一个合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并在此模式内体现出向以东盟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国家的教学倾向。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构建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理论

篇(10)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9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甚至对国家形象的建立、国际关系的维护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认识到理解多元文化的迫切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国内外语教学界对提高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正是带着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使命,进入了大学课堂。根据相关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交际者双方的文化身份、民族身份、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定势、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等。[1]因此,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跨越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1 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根据2010年国家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首次被纳入高等教育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纵观各个高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基本有如下描述:教学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跨文化交际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优越的教学手段为思路,以科学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为保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交际素养的有机结合。上述表述虽然勾画出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但太过笼统,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因而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层次感。根据心理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2]将这一理论与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可以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母语及目标语文化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及理性认知的经验及知识认知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观念、生活、愿望、情感,价值观等等的理性认识,从而获得对显著文化特征的认知,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二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共情”能力。它的重心是通过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因而被认为是“怪异、不可思议”的文化的理性分析,从而提高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目标语文化异同的敏感度,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情感层次。三是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在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和良好的任务完成能力。这是基于语言文化学习的差异文化处理能力以及更深的文化视野层次。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内涵过于单一,主要偏重于第一层次,即对母语及目标语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理论艰深,知识点庞杂。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文化导入”式的知识中心模式在各个高校甚为盛行,因为此模式集中在文化认知的第一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规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都简便易于操作,因而广受采纳。[3]但如果我们的跨文化教学止步于此,那么学生在充满多元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是不可能实现有效、得体的交际,因而,第二第三层次的基于对文化异同敏感度、宽容性而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才是跨越交际障碍的终极桥梁。[4]认识到这一最终目标层次,才能有效讨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问题。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

过去几十年间,各高校开设的跨文化教学的传统课程大都为《英美概况》或《欧洲文化入门》等。随着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很多高校增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该课程主旨是在教授学生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但是,如果在国内高校普遍按照这一结构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难以达到本文之前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各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划分越来越细;第二,同一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因地域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第三,就教材来说,现有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内容划分大同小异,容易导致“文化定型”,且案例过时,跟不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以上三个问题驱使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学习需求、认知水平,认真考虑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三个层次来理解和设计。

第一个层次可以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提高课程。目前,很多高校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都在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普遍的趋势是把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板块:综合英语课程,目的是以发展英语语言技能为核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建立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第二个板块是提高课程,目的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种划分符合国家大学英语及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在这一层次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包括母语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知层面上,重点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课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类性的,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等。

第二个层次可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此类课程针对一部分英语水平较高及英语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课程目标定位应该是在文化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教学重点可以向基础理论倾斜,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可开设的系列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概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等等。完成此类通识教学核心课程的学生将能更好地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三层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学位及研究生课程。在这一较高层次上,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在增强其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为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帮助将来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明细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细化,专业化,如:《商务英语―― 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口语教程》等等。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内容多元的课程设置更能满足不同的语言学习目的,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

3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让我们意识到,跨文化教学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二: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极其广博,课程学生量大面广,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选择精要的,既富有代表性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难点之一。其次,在教学对象方面,大多数的课程学生缺乏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经历,因此,如何在课堂内外营造模拟的或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和检验理论是难点之二。

对于难点一,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了层次教学宗旨,利用学时的设置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平衡,制定出了个性化培养方案。选取理论实践结合好的典型文化现象以及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内教学,其他内容放到教学网站上供学生课外自学。对于难点二,则需要课程教师以试听材料为导入,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为手段,以社会调查,课后实验为任务,以讲座、访谈、训练营、英语角、项目参与和网络环境为辅助,打造了一个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立体的跨文化实践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理论,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实践活动设计如下:(1)教学资料电子化:实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积极建设跨文化教学网站,用拓展学生视野的课外导读网址及书目、大量的网上在线读书资源充实网站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学、预习、做作业、做练习或者查阅资料。(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化:许多高校都花费巨资建设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大屏幕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录像机和麦克风等为一体的自主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中心,教师可选择一些反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电影、新闻报道及一些音频材料,向全体选课学生开放,每周一至周五全天供课程学生自主点播收看,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学生自主讨论并撰写报告,以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3)文化沙龙。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定期邀请外籍专家、留学生和国内文化学者就中西文化现象和文化碰撞进行专题讲座,并与课程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充实学生的文化积淀。(4)社会调查。精心设计课程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各种人群的文化行为、文化认识、文化困惑、文化体会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度,从而促进课程学生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实践。(5)跨文化合作。依托高校与国外大学的长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前往游学,这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也会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为其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经验。

4 结语

与传统的文化课程不同的是,“跨文化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由于以英语为外语或二语的人们的数量远远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纷繁复杂、难以预测,有效的、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仅靠英美文化知识(“鱼”)是远远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渔”)才是跨越障碍的桥梁。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抓住契机,整合英语教学资源,制定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法、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跨文化知识学习、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才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5]

参考文献

[1] 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Paige,R.M.Trainer competencies:The missing conceptual link in ori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10:135-158.

上一篇: 新学期新计划 下一篇: 玉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