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31 04:01:32

党员教师论文

党员教师论文篇(1)

Abstract:Thekeytodeepeningthereformofhighereducationalsystemandenhancinghighereducationalqualityliesinmaintaininganddevelopingtheadvancednatureofcollegeanduniversityteachers.Basedontheanalysisofpresentsituation,thispaperadvancestheapproachestomaintainingadvancednatureofthePartymembership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firstly,improvingpoliticalawarenessthroughpersistentPartyspiriteducation;secondly,improvingthesenseofhonorandresponsibilitybycultivatingcampusculture;thirdly,providingthesystemsafeguardbystrengtheningtheevaluationmechanism;fourthly,innovatingthecarrierofadvancednaturemaintainingwiththeImageImprovementProgram;fifthly,enhancingtheselfdisciplinebyimplementingselfeducation,selfmanagementandselfsupervision.

Keywords:collegeanduniversity;Partymember;teacher;advancednature

充分发挥高校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党要管党”、“增强党员意识,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和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要求的内涵

高校教师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依靠力量。高校教师中的党员是高校教师中的优秀分子,是高校党委宣传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四有”人才所必须依靠的一支政治力量,也是高校党组织联系普通教师、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党员教师应当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最忠实地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楷模。与非党员教师相比,其先进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坚定信念,岗敬业的模范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体现。高校党员教师的党性则应体现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身份和人民教师身份的统一体。党员教师主要通过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和培养起来的党性修养,内在地驱动着党员教师安心乐教、爱岗敬业,把教师工作看成是完成党的任务的具体岗位,看成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以极大的热忱和高度的责任心教书育人,自觉把培养无产阶级事业可靠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中。

(二)为人师表,做优良师德的模范

“身正为范”,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教授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同时,教师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情感和意志等都会被学生摄入双眼,印入脑海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格形成、道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党员教师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面对金钱等的诱惑表现出的人格魅力,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影响感染着广大学子,从而起到身教胜于言传,甚至是不言而教的效果。

(三)严谨治学,做教书育人的模范

高校教师在专业知识、学识水准上有扎实的功底,深厚的理论,是让学生信服和做好“育人”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党员教师做教书育人的模范,在政治上、思想上、学风上做学生的楷模,就应当严谨治学,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用高尚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渊博的才学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做到“有求给之、问之有答、授之真知、解之真谛”;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寻找科研和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拓宽教育教学内容的内涵,提高教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会学生做事、做学问。

(四)甘为人梯,做团结协作的模范

一部教育史可以看成是教师从个体走向群体再到团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从一对一到一个对群体或群体对群体的教学发展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教师团队及其精神,是关系到能否稳定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促进学科发展的大问题。高校党员教师应当成为高校教师团队凝聚工程的设计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一批优秀教师,同心同德,搞好教学科研,坚持不懈地为学科建设而努力。在组建大项目、促进跨学科发展方面,党员教师应当带头摆正位置,带头发挥协作精神,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学科建设、学校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五)创业创新,做贡献社会的模范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特别是对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党员教师来说,更加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只有不断吸收科学文化的营养,追踪所从事学科的前沿知识,才能永葆科学思维和理论青春。只有潜心研究新专业,积极探索新领域,才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社会地位、声誉以及办学效益的提高,还依赖高校为社会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服务。[2]高校党员教师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了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增强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利用社会资源来加快高校的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坚守师德是当好教师的底线。[3]高校党员教师是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和人民教师的职业身份的统一体,必须在扮演好职业角色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好政治角色的作用。

二、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保持不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高校党员教师保持先进性的现状调查发现,高校党员教师队伍的主流思想与我国社会主流大环境相统一,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高教战线涌现的先进模范人物多数都是共产党员。但是,部分党员教师本身发挥党员作用的意识不够强,他们中也存在着“各忙各的田,各种各的地”的现象。加上多数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教师发挥先进性作用方面要求不太高,在拓展党员教师发挥作用的载体上创新不够。在部分党员教师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保持党员教师先进性不相符的问题。

一只重业务,不重政治。少数党员教师政治观念淡薄,党员意识淡化,认为讲政治、讲思想修养是空的,政治上的进步是虚的,理论学习是负担,党员的身份是软的;而职称是硬的,学术上的造诣是实的,把撰写论文、评定职称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

二只重自我,不重集体。少数党员教师组织观念不强,不能摆正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出现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消极倾向。在价值取向上过分强调个性,考虑自我的发展、注重自我的成就和作用,而对集体和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个人应对集体和组织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采取推诿和回避的态度,丧失了作为党员应该具备的组织观念和党性原则。

三只重课本知识传授,不重思想教育。有的党员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在讲台上尽心尽力、毫无保留把专业知识传播给学生,就算尽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了,在“教书”的过程中缺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意识和自觉性,因此,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不闻不问,对学生世界观的改造漠不关心。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是政策导向方面存在偏差的影响。目前,高校的一些政策,如职称晋升、课题申报、工资调级、受聘任职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对业务能力的要求非常具体、量化,而政治思想和教书育人的表现如何,则只是象征性的条件。这些政策导向,都易使党员教师产生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

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在平等竞争、发展生产力等方面确实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其利益至上、等价交换与我党的克己奉公、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产生了冲突,一些党性不强的同志往往在这种冲击面前败下阵来。[4]少数党员教师思想混乱,对党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三是基层组织工作乏力的影响。近几年来,不少高校虽然都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教育管理不到位,一些党员教师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对党的方针政策极少关心,对自己降低要求标准,党性观念淡化,混同于普通群众

三、始终保持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的对策

让党员教师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笔者认为必须从学校党组织和党员教师个人两个方面来寻求解决的途径。

为了把党员教师的先进性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学校党组织方面必须针对目前党员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等具体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健全组织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教师这个群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拓展途径和搭建平台。与此同时,作为教师中的优秀分子,党员教师自身要注意增强党性观念,锻炼党性意志,将党和社会的需要转化为主观上实现“理想我”的内在动机,防止消极因素对自我控制过程的干扰。

(一)持之以恒地开展党性教育,提高党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为了有效地激发和增强党员教师的先进性,让党员教师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营造良好教学、科研氛围的主力军,学校应加强对党员教师的党性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治理论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形式多样地组织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并注重结合教学实践学深学透。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意识教育,教育党员教师要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在本职岗位上按照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教育方法上,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首先,帮助党员教师提高认识,使他们把参加政治生活作为锻炼党性、提高觉悟、保持先进性的主要途径。其次,与师德建设紧密结合。在抓师德建设中,首先抓党员,形成以党风促教风带学风,从而建设良好校风。通过学习、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参加理论知识竞赛、先进教学单位参观考察等,来加大教育力度,使党性教育起到振奋党员精神、激励党员干劲、充实党员内涵、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

(二)努力营造校园环境,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

重视党员教师的民主知情权利。对党内的一些重大事情的传达,过去长期形成的“先党内、后党外”的传统作法已经不再延续。很多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决议,党员往往是从公开的媒体上了解到的,有时派的有些同志还会先了解到。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营造党员教师的政治荣誉感的校园大环境就变得更为必要。学校基层党组织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让党员教师能够阅读到党的有关文件,建立党员议事制度。让他们参与讨论学校改革发展大事,通过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发扬党内民主,促进党员教师主体意识的增强。

体现人文关怀,调动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学校各级党组织习惯于要求党员教师要讲义务、讲服务、讲奉献,另一方面不能忘记对党员教师要讲关怀、讲扶持、讲鼓励,只有这样,在紧密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对党员教师提出“主动参与、做出表率”的要求时,才能充分调动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中心工作的完成。同时,党员教师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中,也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拓宽党员教育的新领域。党委各部门可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党建网站,利用网络、校报、电视台等对本校的优秀党员教师的优良师德、敬业精神等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坚持优秀党员教师的评选活动,把典型的“闪光点”变成广大党员的“闪光面”,从而激发广大党员教师在本职岗位上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三)健全考核机制,为保持党员个体先进性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更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只有制度和机制健全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才能到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驱动力才能得到增强。高校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主要包括党员教师的思想教育、组织管理、制度规范、奖惩激励、监督等途径和方法。只有将这些措施和方法真正落到实处,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实行党员目标管理。党员坚持政治思想上的要求是坚持党性的体现。把党员教师的先进性要求进行层层分解、量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指标,责任到人,使软任务硬化。特别需要提及的是高校要把政治思想考核与奖惩和职称晋升挂钩。比如学校规定职称评审中,教师政治思想考核不合格的不能晋升,考核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这样才能体现出政治思想表现的价值。

严格党内生活制度。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建立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要求要明确,规定要具体,在检查落实的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时,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平等竞争、注重效益的思想观念引入党内,结合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营造一个竞争的环境和场所,并根据党员教师的心理意向和实际需要,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榜样激励、奖惩激励等措施,激发并强化党员教师的竞争意识。

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监督机制。严格有效的党内监督,是加强党员教师管理,保证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手段。监督渠道包括四个方面:组织监督、党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基层组织之间的监督和群众监督。通过这几种监督渠道和形式,形成一个从党内到党外,从党组织到党员个体的监督网络,使每个党员教师都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有力监督,从而促使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实施党员形象工程,创新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载体

党员教师是一个双重角色,既是党员又是教师,只有将这两个角色统一起来,才能发挥好其先锋模范作用。高校以“党员形象工程”为载体,积极引导党员教师增强示范性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党员形象工程”形式多种多样,如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教师持证上岗等。[5]

党员示范岗:以支部为单位,制作党员示范岗展示版,展示每一位优秀党员教师的风采,树立起党员教师的旗帜。这样既可让普通教师、学生熟悉每一位优秀党员教师,增加他们对其他党员教师、非党员教师的示范效应,又可让优秀党员教师时时都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提高了实践党性的自觉性和荣誉感。

党员责任区:党员教师担负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范围。在党员责任区内,党员定期完成计划的工作目标,如每学期或每学年解决师生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培养一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只要每个党员教师把责任区搞好了,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周围的群众就会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

党员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为党员教师统一制作《党员教师上岗证》,要求每名党员教师上班时间必须佩带此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同时便于接受学生和教职工的监督。

(五)启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杠杆,增强党员教师自律意识

人与人在一起时,就会互相监督,自然就产生维护自我形象的意识,而当一个人在无人或无人认识的场合未必能自觉维护自我形象。对党员教师,我们最期望的就是无论什么场合他们都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使党员教师形成这种良好习惯,内因是最主要的。启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杠杆,是强化党员教师角色意识由他律转向自律的必由之路。首先党员教师要学会自我教育。它的有效性以党员教师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加强道德修养为前提,同时在自我批评中得到深化。其次党员教师要学会自我管理。它使党员教师把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统一在党的要求下,并自觉将之化为自己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具体标准,当党员教师感受到自己的行为与党的要求有差距时,便提出自我完善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行为的党性成分。另外,党员教师要学会自我监督。它能使党员教师判明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党性标准,防止对自己的不正确行为作出各种解释和谅解,同时说服并命令自己修正本身的具体缺点,有效地与不良行为作自我斗争。“三自”杠杆的形成也就实现了从“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化过程,三者均为党员教师角色意识强化的要求和落脚点,是角色意识的高层次表现。

党员的先进性从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保持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学校各级党组织要营造一个能够发挥教师党员先进性作用的舞台,鼓励他们团结协作,鼓励他们乐于奉献。教师党员自身要提高觉悟,增强党性,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高校党员教师先进性才能发挥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刘卫星.师德教书与育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6):7679.

[2]曹文军,管亚军.高校教师党支部层面上党政关系的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9395.

党员教师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10-0056-02

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生存和发展状态的关怀,人文关怀承载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我们党首次把人文关怀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将人文关怀引进党的建设,旨在通过更多地关爱党员,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党的活力,促进党内和谐,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中共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党委贯彻落实党的思想,把人文关怀引入学校党建,围绕提升党员教师人文素养,提高党员教师健康水平两方面内容,通过实施党员教师的“师德建设工程”、“素质提升工程”、“读书学习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健身强体工程”和“关爱健康工程”,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促进其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拥有充沛的工作激情,发挥党员教师的核心作用,推进了该区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实施对党员人文素养的培养

1.实施党员教师“师德建设工程”。江北区教育局党委的做法:一是开展微型党课比赛。组织各支部推选优秀代表参加局党委组织的党课比赛活动,评选出优秀的选手在全区作微型党课讲课展示。二是实施“师德教育月”活动。确定每年的9月份为教师的师德教育月,通过集中开展师德教育,提高教育学习的成效。三是评选十佳教师。评选出区“十佳师德”模范,“十佳德育标兵”和“首批名班主任”三个“十佳教师”,在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邀请区四套班子成员予以颁奖,同时,还组织十佳教师在学校举行师德巡回报告。

2.实施党员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举办教师论坛、校长论坛。组织推荐先进的党员教师,就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或教育教学等话题,作主题论坛发言;组织学校校长,就如何管理学校,先进治学治校理念作主题论坛发言。二是每月安排一次讲座。组织邀请专家学者、名校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举行讲座。三是组织培训考察。与著名高校合作,精心选拔一批优秀的党员教师参加高级研修班培训。同时,每年选拔一批优秀党员教师到国内外学校教育考察。

3.实施党员教师“读书学习工程”。组织各学校支部开展读书活动。局党委为党员教师开列书单,各支部根据书单分批购入图书供党员教师借阅。组织开展读书会、读书论坛、读书讲座、心得交流等读书活动,使广大党员教师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开展“书香伴我行”、“十七大学习”等主题征文活动,区教育局办公室组织力量对征文进行评比,选拔优秀征文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刊发,借此提高广大党员教师的积极性。

4.实施党员教师“名师培养工程”。建立校长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在校长培养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如体验式培训、问题式培训、课题式培训等。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制订相关活动制度,投入必要的活动经费,在名校长工作室开展校长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活动,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作用,提升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名教师带徒活动,党委为每位名教师安排2至3名徒弟,通过手把手一对一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帮助年轻教师个人成长。

二、帮助党员教师促进身心健康

1.实施党员教师“健身强体工程”。一是组织全区各校广泛开展适合党员教师特点的体育活动,要求每位党员教师每天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二是开展教师健身项目比赛。各学校在党员教师“健身强体”的思想前提下,每个学校组织一个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健身项目活动,规定党员教师的参与面要不少于80%,区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开展评比,教师节期间,组织评比优秀的学校进行观摩展示。

2.实施党员教师“关爱健康工程”。教育局投入经费在每个工作日为每位教师免费提供一盒牛奶,以加强教师营养。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一次体检,增加体检的项目,关注教师因职业引起的身心健康问题。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了书吧、咖啡吧、党员休息室等场所,目前已覆盖了大部分的学校。同时还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并配备心理咨询老师。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党员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心理咨询室进行健康咨询。

三、把人文关怀融入党建工作的价值探讨

从提升素质的角度,江北区教育局党委加强了党员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队伍建设在组织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教育系统,优秀的教育人才更承担着教育教学推波助澜的核心作用。在当前,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大量的教育人才。江北区教育局党委通过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一是深化党员教师个人素质的培养,拓宽了党员教师的视野;二是引导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强学习型组织和优秀教师团队的创建。依靠这两项工作,从整体上提升了教育系统党员教师的人文素质,从而达到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作用。

从提高健康水平的角度,江北区教育局党委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党员教师是当前教育工作的先锋,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同时,他们在工作中所承担的压力也要比普通教师更大。压力大,就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在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教育局党委从提高党员教师健康水平的角度,加强对党员教师的人文关怀,目的也是在于希望通过开展提升健康的各项活动,加强党员教师的健康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为我们党的教育事业服务。

四、把人文关怀融入党建工作实施效果分析

1.提升了党员教师的师德水平。通过实施“师德提升工程”,强化了广大党员教师对师德问题的认识,特别是通过评选师德模范和德育标兵,促进党员教师向身边的先进看齐,从客观上提升了整体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

2.搭建和完善了交流的平台。通过教师论坛、校长论坛,广泛促进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研讨与交流。更为可喜的是,党员教师自发地以学科QQ群的方式,将论坛工作延伸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团队共赢的效果。

党员教师论文篇(3)

关键词 :高校;教师;党建工作;AGIL模式

一、引言

高校教师党员既承担了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教师职责,也肩负积极学习和传播党的理论思想、方针政策的合格党员使命。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高校教师队伍群体中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对于促进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推动和谐的校园文化,党的思想理论政策路线进校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教师压力上身,党员队伍出现信仰缺失等问题,而高校教师党建工作还未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探索高校教师党建“生态发展”之路,抓好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发挥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促进教师党员队伍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学者对于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做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但很少对高校教师党建与社会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对于如何全面改善系统的问题,促进高校教师党建“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将Talcott par?sons(塔尔科特·帕森斯)1953年提出的著名的AGLL 模式四种功能作为理论分析框架,探寻了促进高校教师党建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二、AGIL 模式与高校党建系统

AGIL模式是帕森斯提出的高度抽象的理论分析框架。他认为,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四个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即功能模式,分别是:适应(Adaption)、目标达成(Goal 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潜在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近年来,AGIL 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2009年,付中义将AGIL模式应用于阐述教师职业道德,分析师德系统的特殊性适应[3];2011年,孙健,褚艾晶借用AGIL模式对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分析[4]。2012年,徐厚峰基于AGIL 模式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与四个功能要求不匹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5];2008年,韦小强,宋万勇应用AGIL 理论分析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6];2013年,张栋,蒋占峰将AGIL模式应用于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构建[7]。2006年,江立华,符平将AGIL模式应用于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外部环境分析[8];2012年,高飞应用AGIL模式反思少数民族连片开发扶贫存在的一系列难题[9]。专家学者的研究说明了AGIL模式能很好的应用于教育系统分析、科技创新系统、政府相关的治理系统等方面的分析。

高校教师党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教师系统和党建系统的交叉点,包含了教师党员系统、支部负责人系统,一系列的组织制度和活动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互动联系的系统,如支部负责人和普通教师党员联系系统。它内部各子系统之间需要团结,整合目标,外部需要和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经济条件改善等环境相适应。因此,高校党建工作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行动系统,将AGIL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师党建系统的分析,将有利于分析整个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构建高校教师党建“生态可持续发展”路径。

三、基于AGIL 模式高校教师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1.高校教师党建系统适应性滞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中,全球化搭乘信息网络化这个快捷的平台,为大规模的知识和不同的思想交流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高校教师拥有更多接触不同思想和文化的机会,传统的封闭的党建工作系统面临着对开放性的环境一时还难以适应的问题。

一是无法适应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对教师党建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及生活方式多样化使多种政治诉求、多种思想文化并存成为可能[10]。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往往忽视了个人思想和行动以及个人利益诉求的特殊性,党建的内容往往和党员日常的生活工作之间联系少。二是无法适应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思想建设的挑战。中国的和平崛起打破了以西方为主导的战后国际格局,西方某些国家借助信息网络化大力推销自己的“人权、民主”价值观,妄图通过意识形态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瓦解中国人民的“国民性”。高校教师党员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接触网络化带来的各种信息,一些共产主义信仰不是很坚定的教师党员,在各家各派的思想文化浪潮中更容易迷失方向。强调内部建设的封闭性,容易忽视外部环境对教师党员的影响。

2.两个基本目标不一致:教师压力的上升

高校教师党建的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教师目标”,教师要完成科研教学,个人发展的目标;二是党建系统要发展党员政治教育,政治素质提高的“党员目标”。高校教师的压力包括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高校教师一直作为一个“高压”的群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中心城市的高校教师压力表现尤为突出。

通过对比表一和表二,高校教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阶段都面临过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这些压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丝毫没有得到降低。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高校党员教师除了过大的生活工作压力外,还需要参加党建工作。压力过大,无论是党组织的负责人还是一般的教师党员,都会倾向于努力缓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极力追求教学科研成果和经济利益,完成自己的“教师目标”,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党建“党员目标”便顺理成章地受到轻视,导致了高校党员教师“重业务而轻政治”的倾向。

3.整合性的弱化:教师党建各子系统的裂痕

高校教师党建这个社会子系统细分为两个子系统:党建工作负责人系统以及教师党员系统。各部分协调一致,相互合作,避免出现裂痕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这个系统有效地运行。如今高校教师党建系统各部分裂痕的现象比较明显:第一,党建工作负责人之间的裂痕,分工不平衡,表现为支部书记包揽一切,忙内忙外,而其他负责人对于党建往往消极应付,甚至对于党务的一些具体的发展流程也缺乏清醒的了解和认识,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第二,教师党员之间的裂痕,出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忙碌,教师党员个体之间也缺乏联系和沟通。所带来的是教师党建工作缺乏互动,一潭死水。比如,民主生活会,容易陷于“群体的寂静”尴尬的境地,党建工作质量得不到提升,教师党员对于党建工作愈加缺乏关心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三,党支部负责人系统和教师党员子系统之间的裂痕,支部负责人往往形成了危急驱动型的习惯,有事便召集教师党员开会,缺乏前期组织工作的策划和精心准备,组织活动往往枯燥无味;而教师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也多是出于义务,即使积极参与,但乏味的组织生活也让这些教师党员大失所望,挫伤了其参与的积极性。第四,教师党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裂痕,教师党建日常的民主生活会、特色支部活动深入群众较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将自己的知识才能服务基层群众的意识不强,教师党员服务群众的思想觉悟也便难以提高。总之,教师党建各个子系统出现了裂痕,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党建的效果,同时也导致高校教师党建工作出现形式主义,应付思想问题突出。

4.效果维持困难:教师入党动机不纯和信仰的缺失

教师党建文化最根源性质乃是入党动机的文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入党动机是保持教师党建先进性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整体的物质财富,追求物质财富的享受也越来越普遍,追求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也越来越被接受,也集中凸显了对于入党这类精神信仰追求积极性弱化的问题。

通过时间跨度为15年的4个表比较得出: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共产主义信仰逐渐流失,入党动机变得模糊,“ 顺其自然或则说不清”占65.18%。教师党建根源性质的入党动机不纯和信仰的缺失,导致整个党建系统效果维持的弱化。

四、AGIL 模式对改善高校教师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

1.汲取有利资源,提高环境适应性

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于高校教师党建是一把双刃剑,体现了加强思想党建的迫切性。其一,要规避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不利因素,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党史教育。用理论思想武装教师党员,提高其抵御西方糟粕思想的免疫力,甚至是开展西方价值观辩证的学习交流活动,让教师党员认清本质,划清界限;其二,要充分利用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党建形式的创新,包括党建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开展网络党建,充分利用网络党建信息量大、时效性高,思想随时随地自由交流的优点。教师党建中存在的教师党员时间分散性,而缺席会议的问题也能很好地通过网络平台弥补。定期开展网络学习、交流,适应全球化开放环境以及信息网络化的趋势。

2.两个目标协调达成,形成合力

高校教师党建系统最大目标是:教师教学和科研,个人得到发展提升和党组织要传播党的相关思想、方针、政策。对于目标的协调达成,最迫切的便是减压,其一,通过各种合适的激励机制,对教师党员进行精神激励和少部分的物质激励,甚至教师党员的党建工作表现也可与绩效考核挂钩,以吸引教师党员积极主动参与党建工作,从党建工作中得到精神和一定的物质补偿,达到减压目的;其二,效果最佳的减压方式是将教师党员的“教师目标”和“党员目标”协调,进行教学科研和党建的互动,提高教师党员参与党建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所以,按一定教学、科研相关性组建党支部,是教学科研和党建目标协调的基础条件。

无论是激励方式,还是教学科研与党建互动方式,两种减压方式的应用的突破口来源于党支部日常组织开展各种会议和活动,最具有减压空间的则是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支部特色活动。基本要求是能对教师党员产生吸引力,对教师党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或者是生活方面等都具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充分发挥民主原则,改善党建组织生活的严肃的氛围,鼓励教师党员积极发表自身看法,内容形式多样,鼓励自由反映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良好的开端后,教师党员对党建组织生活的认可,真切感受到自己无论是理论还是工作学习都能在组织生活中得到提升和帮助。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让教师党员感受到自身的参与感,自身想法得到尊重,甚至个人困惑得到解决的同时,支部也便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得到了学习,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3.整合出现裂痕的教师党建,连接各子系统

对于党员负责人之间子系统,教师党员间子系统,教师党员与党员负责人系统之间,教师党员与群众子系统出现的裂痕,需要整合资源,使各子系统相互连接。其一,党建工作需要分工明确,权责对等,分工对应责任,这样既可以解决党支书忙里忙外,解放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宏观发展层面,又可以使支部其他负责人员得到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其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其二,重点建立沟通和交流机制,教师党支部负责人要积极引导,促进教师党员之间,党支部负责人间,教师党员和支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老党员帮助新党员,优秀的党员带动组织的氛围的相互帮助学习制度。支部负责人要做好带头作用,增加对教师党员的人文关怀;其三,发扬民主集中的精神,促进教师党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尊重教师党员的观点看法,在重大决策,重大活动中,充分发挥组织集体的资源,群策群力,促进教师党员对组织的认可,个人知识和能力能够得以发展和认可,促进其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心和创造性。其四,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群众路线,走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思想理论,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整合资源来修复教师党建各子系统之间的裂痕,需要支委会带头,发扬民主集中制精神,创新组织活动,贴近实际。

4.维持高校教师党建可持续发展,强化文化和制度功能

维持高校教师党建工作需要将党建工作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党建工作不仅包括组织生活对教师党员思想和业务的训练,应该考虑包括教师党员入党动机、组织生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织外考察的把关。从入党动机的源头上淘汰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学科研素质不合格的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对于认真负责,师德高尚,成果和威望显著的教师,有志愿入党,就要积极推荐,吸收到组织中来,为教师党建做贡献。组织生活数量上不能太频繁也不能太缺乏。组织生活要成为教师党建生命力的支撑,特别要注意选拔认真负责、专业威望高的支部负责人,引导一种组织参与表达意见的文化,发挥好带头作用。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吸引而不是强制教师党员参与,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对于党员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党组织不能置身事外,应该积极主动关心教师党员发展情况,给予建议和引导。对于作风腐化的教师党员的惩罚也绝不姑息。为了营造教师党建中一种具有相同理想信仰,积极参与互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氛围而积极努力。良好的领导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工作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制度等是维护教师党建系统生态发展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谭功荣.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及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2]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付中义.教师职业道德系统浅论:基于帕森斯AGIL 系统模式的阐释[J].衡水学院学报,2009(5):109-111.

[4]孙健,褚艾晶.基于AGIL模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34-36.

[5]徐厚峰.基于AGIL模型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3,4.

[6]韦小强,宋万勇.农业科技转播的AGIL模型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7]张栋,蒋占峰.AGIL 模式: 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框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170-175.

[8]江立华,符平.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外部环境分析:基于帕森斯AGIL模型的考察[J].学习与实践,2006(8):118-122.

党员教师论文篇(4)

作为党员培训及政策宣讲的重要阵地,党校在基层发挥着“指路明灯”的作用,承担着党员培育与组织建设的重任。当前很多基层地区对党校建设不够重视,基层党校与地方学校功能与组织架构层面交叉,不利于发挥党校的教育功能。近年来随着党员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和丰富,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党校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加强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予以重视。

一、党校教育的重要性

(一)增强党员的底线意识,坚定领导干部的初心使命

党校是基层党员提高政治觉悟、与时俱进保持思想先进性的重要阵地。党员在生活与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在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时要始终坚守党员的底线意识,坚定初心使命,让自己的行为与党员的身份相匹配[1]。党校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与政治敏锐性。党员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新时期优秀党员、时代楷模为标杆,实现自身价值。

(二)突出主业主课,激发党员建功新时代的热情

党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业主课的作用,让基层党员能够紧跟时展趋势,了解我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保障民生和稳定发展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从而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建功新时代的热情[2]。党校要在主业主课教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党员岗位工作注入动力。

(三)紧跟政策导向,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

党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对学员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教育意义,要始终紧跟政策导向,宣传当前党中央的相关政策与学习文件,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展的趋势和重点,从而使广大基层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力量,为新时代中国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能在全民中起积极的带头作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当前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个体缺乏实践经验,教学存在形式主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视,党校也在不断加紧培养专职教师队伍,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加入。但是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党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较多,很多教师直接从校园走进党校,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与基层工作相脱离,从而影响党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度,导致党校教育不接地气、流于形式,直接影响了基层党员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3]。

(二)科研能力不强,评价考核方式较单一

党校教育科研工作长期以来相对薄弱,科研成果大多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践指导性,这与党校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与基层联系不紧密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教师缺乏科研能力、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有关[4]。当前党校教师的评价考核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理论学术研究层面,对教师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有要求,但对其实践指导性要求较低。教师大多缺乏实践意识,不愿意深入基层,不了解现实社会生活存在的思想问题,科研理论成果浮于表面。

(三)工作缺乏热情,没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

理论研究工作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教师长期面对枯燥的研究与学习往往会失去动力和积极性,导致理论水平下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降低了党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党员教育工作,无论是日常开展“”,还是党史、廉政教育,都在不断与时俱进,并且对现实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5]。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党校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紧跟政策文件精神,将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增强基层党员的学习动力,提升党校教育的现实指导性。

三、党校教育教学现状

(一)培训形式僵化,教学活动不够丰富

基层党校教育普遍存在培训形式僵化的问题,大多党校以宣讲的方式为主,主张理论讲解和精神解读,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及理论的现实指导分析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整个课程体系以理论为主,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甚至部分党校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基层党员的能动性。实际上,党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扩充基层党员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要明确理论的科学性与指导性,自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切实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当前党校教育单一宣讲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基层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增强党员自身的素养。

(二)党校课程内容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

党校课程大多与时政、历史、党的精神及工作要求等内容相关,相对而言理论性较强。课程对个体的逻辑思维和抽象判断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大多注重讲解理论,而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地方党校实践性不足体现得更明显,如何有效突破实践性不足的桎梏是党校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时展对党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党课学习时间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

党校学习作为一种非全日制的常态化教学,往往只能采取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充分利用基层党员的业余时间,实现课时学习的量化需求,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科学不断进步,党校教育融入了线上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进一步打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使党校教育呈现了碎片化的状态,如果不能同步提升对党校教育质量的监管和考核评价,必然导致党校教育质量下降。

四、提高党校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研究教师挂职锻炼体制,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

要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就必须注重提高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环节。要想提升党校教育质量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师资力量的方式方法,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贯彻执行“行知合一”的培养目标[6]。首先,党校要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改变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与实际能力安排其参与基层锻炼,鼓励教师在基层实践锻炼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提高实践水平,扎根基层开展理论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作用;其次,党校要注重提升教师的认知水平,改变教师高高在上的心态,让教师充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珍惜挂职锻炼的时间,切实提高挂职锻炼质量;最后,党校要注重观察教师的心态,很多教师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感觉自己是“过客”,反正只是挂职体验,因此对于基层工作中出现的实际及思想问题视而不见,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党员的形象,不利于教师知行能力的提升。党校要切实深入研究挂职锻炼体制,完善对挂职锻炼工作的监管,对于部分有思想问题的教师要及时干预和引导,从而提高教师基层实践水平,为其日后从事党校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二)丰富党校教师考核评价方式,增强其科研能力

党校要注重丰富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从源头改变党校科研工作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提高党校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党校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党校要改变“科研看论文”的晋升标准,将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性工作纳入考核标准,使党校教师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7]。比如,参与某大型国企单位的党建工作,利用党校丰富的教师资源参与基础党建工作,一方面能够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让基层党员能够在工作之余接受更加科学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党校教师的考核评价方式,将基层党建活动纳入考核量化标准,让教师了解基层的同时,提高其实践指导意识,为科研提供更多论点和研究方向。其次,党校要通过完善的考核标准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变现有“论文至上”的标准,将更多精力投入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层面,增强教师理论学习过程中主动与实践融合的意识,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作为科研的第一标准。最后,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更要符合和满足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注重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是党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教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着党校教育的水平,将更多科研能力转化为实践成果是党校的重要任务,要将实践成果应用于现实社会,从而形成更有感染力的教学成果,提高基层实践水平。

(三)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增强其工作积极性

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养必须注重教师职业素养教育,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责任感,提高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前基层党校积极性不足,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是现实需求同样也是党员自我提升、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党校要强化教师教学工作自我认可的程度,除了适当提高党校教育工作待遇之外,还要加强社会对党校教师的认可,提高党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其次,党校要加强教师自身思想觉悟的教育,教师认可自己的工作可以增强对自身的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思想,抵制社会中不良的思想,使党校成为“思想的净土”,为广大基层党员提供高质量的思想教育。最后,党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让教师始终铭记自己的教育使命与职责,提升职业神圣感与责任感,与时俱进地提升专业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基层实践能力,切实提高专业教学水平,让基层党员能够通过党校学习进一步淬炼党性,锤炼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切实为新时展贡献力量。

五、提高党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党校教学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理论宣讲的弊端,让学员能够在课堂上了解更多理论知识与实践案例,提高党校学习积极性,切实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性的知识。比如在学习“提升县域地区干部的执政能力”专题教学时,教师要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能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等多个层面深入展开研究教学[8]。教师可以结合当地薄弱环节展开教学,也可以结合其他县域可借鉴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参加学习的县域干部能够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入多种教学方式,比如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大数据平台筛选等,锻炼基层党员干部在复杂表象中分析本质的能力,丰富课堂表现形式,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二)强化实践与理论结合,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

教学不是目的,让学员有效将所学知识融入日常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让学员真正将党校所学内容融入本职工作,为其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指导和保障。比如在学习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充分将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政策和思想导向相结合,让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衡量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主旨,保证地方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思想路线开展,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党性教育常态化,锻造政治过硬的党员队伍

党校教育不能仅存在于党校中,也不能是阶段性、片段性的教育,而应该常态化、体系化。党校要按照“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教学总体布局设计课程,形成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包括“当代世界”“形势与任务”报告、能力培训、知识培训的课程体系,形成完整有层次、有专题的架构,保证学员目标明确、思维清晰,确保教育质量。党校教育除了要完善自身教育体系外,还要推进教育常态化,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党校教育日常学习平台,强化教学力度和效果。通过“学习强国”教育平台将党课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政治觉悟。

党员教师论文篇(5)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筑和谐校园”主要精神为指导,以弘扬***员先进性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题,坚持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二、工作目标

1、学习求到位。继续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抓好学习落实工作,立足于党员真受教育,群众真感满意,各项工作真有促进的目的。

2、党员表“先锋”。抓实党员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先锋岗”建设力度,扎实开展好“牵手共成长”工作,力争用党员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教师及学生,提高党员在师生队伍中的影响力。

3、师德师风强。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精神,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

4、廉建工作实。继续抓好行风建设,健全党风廉政监督机制,规范学校领导干部的从政、从教行为,促进“学校管理年”各项活动有序、有效深入开展。

5、自我认识深。认真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党员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深入、细致、到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沟通思想、解决问题、加强团结。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继续落实学习制度。继续加强学习制度的落实和健全,明确学习要求,严格学习考评。每月一次的学习会议是集中学习的主要阵地,由支委组织理论学习。

2、学习形式多样化。形式上由支部集中学习与党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xx年重点组织全体党员进行xx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每位党员必须认真摘笔记、写心得和体会文章。

3、树立新学期党员新形象。教育党员教师理清“三个问题”,即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做什么,将来学什么;认真思“三个需要”,即党员的“先锋”性,需要改变什么精神状态、需要保持什么精神状态、需要发扬什么精神状态;切实做到两个“认真想一想”,即做事前认真想一想,说话前认真想一想。

4、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把弘扬党员先进性活动同为广大教职员、学生和家长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边认真学习,边进行提高、边开展活动、边取得成效。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让一线教师能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使党员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排头兵。

校党支部工作计划xx(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党建工作目标,围绕学校工作切实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与监督保证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扎实、务实的作风,深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探索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和思想保证。

二、工作要点

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为重要内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积极响应市委号召,深入开展“走门串户,联系群众”活动。

2.加强理论学习,着力抓好理论武装。

① 积极探索创新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新方法。理论学习,要形成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学习自觉性,加强党性修养,端正学习态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理论学习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法制教育、师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通过报告会、党日活动、试卷考评等多种手段,加强和改进党员的思想作风,做到廉洁自律,努力增强服务奉献意识。

③ 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明确学习要求,严格学习考评,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组织教职工进行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① 抓好先进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工作。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弘扬校内先进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师德风尚。

② 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评比活动。

4.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① 进一步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今天怎样做党员教师”的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带头做到“四个一”(我为学校发展献一策、我为课堂教学攻坚出一力,我为联系对象办一事,我为完善自我增一技),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的局面。

② 加大党员培训力度,按期开好民主生活会,认真作好记录,及时上报,做到会前有准备、有布置,会后有考评。继续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定期为积极分子、团员上党课,增强党团活动的系列化与实效性。

③ 争创支部工作新特色,完善支部建设的各项制度,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党支部”的双评活动,积极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做优秀党员的评选活动。

④ 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基本程序》的要求,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要重视发展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入党,完善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度。

⑤ 认真填写支部工作手册,党员认真使用《党员手册》,每月按时交纳党费。

5.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① 加强群团工作。努力做好工会、团队、统战等工作,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有特点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② 加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工作的领导,注意解决好师生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和督促学校教育活动正常、健康、有效的开展。

③ 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和监督行政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④ 继续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

三、活动安排

制订党支部工作计划。

2.党课学习,每月一次。

3.观看录相,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努力做实践“三个代表”模范。

4.学习讨论“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5.讨论学校自主发展评价指标。

6.讨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

7.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党员教师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30-02

高校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坚强政治后盾,监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步骤,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高校教师作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特殊群体,其政治素养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政治素质的形成,同时也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和祖国的前途。因此,必须把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摆在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高校教师政治素养现状

政治素养主要是一个人在政治理论和实践方面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人的政治素养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阶级,都会对人所具有的政治素养提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当前,从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到党的十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国在对国民政治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明晰,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的政治素养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就目前我国高校来说,教师政治素养上总体呈现出:有思想、有主见、有追求,关注时事热点、关心国家大事。但在某些理论问题和价值观念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到位。当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交融,中国既有发展的机遇,但又面临着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西方国家肆无忌惮地向我国传播资本主义色彩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斗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起挑战。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一些高校所谓的专家学者公开在媒体舆论上散布错误思潮和极端言论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国内经济社会热点事件通过境外媒体在高校师生中持续渲染发酵。这些都对高校教师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模糊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二)集体意识有所欠缺,不能正确处理学校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教师难以经受物质利益的诱惑,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矛盾情况下,强调个人利益,对学科事业发展缺乏责任心,不安心于学校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精神尚待加强。表现在:依靠学校财力进行自身的深化再造,但学有所成后便寻求更高的单位;不顾学校全局发展的需要片面要求个人调动;教学态度敷衍了事;将更多精力分散在社会兼职方面,教师用大量时间用于校外兼职,出现兼职成主业,教书成副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育人意识淡薄。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现象严重脱节,只满足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闻不问。与学生接触交流较少,存在严重的代沟、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区别对待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冷淡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反映了部分教师在政治素养方面存在缺陷,也凸显出高校党建对教师正确政治素养的形成重视不够。

二、高校党建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中存在的不足

从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党建在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引领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对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完整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和分析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的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有效地传达给教师;不能把党的一些理论新观点“四个自信”、“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在基层进行贯彻落实,使教师们的政治思想跟不上党中央的步伐。

(二)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明显存在注重教师思想政治学习的形式,轻视学习的内容及其效果,学习的内容多局限于一些纲领性文件或报告,缺乏对教师更深层次的引导。如果理论学习没有成为教师自身的主动追求,如果理论知识与教师自身经验之间不一致,过度的纲领性的政策灌输也许会适得其反。在新的历史时期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影响下,高校党建要坚持改革和创新,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增强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三)一些党员理想信念缺失、党员意识弱化。由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重视、不到位,组织生活制度不正常、不健全,导致一些党员理想信念缺失、党员意识弱化,不能履行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有的党员在党不言党、不忧党、不为党,甚至散布有损党的形象、与党的方针政策相违背的言论;有的党员不仅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反而失公德、丧私德,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有些党员没有意识到“共产党员”简短的几个字,却蕴含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需要用行动来诠释。

三、加强高校党建,提升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一)意识形态上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能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各方面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到“”的学习当中,引导党员树立“四个自信”。激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党建工作队伍包括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务工作人员、各系部的支部书记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他们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执行者,也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力量,他们的言行对教师党员起着示范作用。高校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党建工作队伍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迫切需求,学校应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修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还要有过硬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更要具有研究问题的意识和创新工作方法的能力;不仅要了解高校党建工作的流程和任务,更要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工作。

(三)完善教育模式,将政治素养的提升融入到教师的学习和生活中。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创新教师党员活动形式。政治素养属于人的精神和价值世界,政治素养的提升不能单纯的依靠灌输和外在的压力。高校教师政治素养的提高虽然离不开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但政治素养终究是要与其自身的主体自觉相一致,并经过教师自由自主的选择和决定,才能转化为内在信念。为此,必须创新教师党员活动形式,在实践中增强党员的党性。

高校教师由于没有明确的坐班要求,可以充分安排自己的业余工作和生活,造成教师们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较强的集体归属感,有很多创意和想法也没办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党组织可以把这些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利用学校资源为教师们的创意和想法打造实现平台,通过形式多样党建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形成“家”的归属感。党员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组织党员走出校门,开展校外党组织活动。校内可以依托学校网进行党的相关理论大讨论;组织党员与学生开展文体竞赛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座谈交流等。校外可以组织党员参观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廉政教育基地、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等;还可以组织党员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对贫困人群的慰问活动。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使教师们开阔眼界、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激发他们作为党员的自豪,并主动自觉的服务群众,达到调动教师参加党建活动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把一些分散居住的党员教师集中起来进行交流和开展讨论,还可以组织开展活动。还可以利用国家重大节日,如: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七一”建党节、国庆节等,把党员教师集中起来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有力地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效果的提高,增强教师党员们之间的凝聚力。

2.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正能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激发其它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特别是在建党九十五周年之际,从国家到各省市自治区、各单位都进行了“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并对优秀教师党员的事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网络渠道进行宣传,发挥优秀党员的正能量。高校党委更要注视这一活动,推选出老师们身边的“优秀党员”和“优秀常务工作者”,用他们的模范事迹影响身边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觉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教师政治素养的建设和提升。

3.强化教师党员意识,结合党员身份开展教学工作。高校党委要结合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也可让党员教师工作时胸前佩带党徵,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目的是为了使教师党员时刻牢记自己党员身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因此教师党员除了要具备精深专业知识、渊博的社会知识以及独特的思维见解,更要树立正确的政治素养,并以党员的身份与学生做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端正人生目标,并向党组织靠拢,为党培养新生力量。总之,一个具备良好政治素养的教师在工作中时刻传递正能量,乐于奉献,积极参与高校学风和校风的建设,必定会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社会的认可,推动高校的发展。

教师政治素养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师的政治素养不断提升。因为教师政治素养影响着学校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甚至影响着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苗玉玲.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J].高教论坛,2011(2)

党员教师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D2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276-01

党校所发挥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其中政治理论教育是重要的内容,这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和轮训的基础性工作。时代的发展,对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创新政治理论教育,确保教育具有针对性,在实践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

1.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与学员地位平等

党校的政治理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员听课的教学模式,构建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即教师与学员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与学员之间共同探讨,学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畅所欲言。所有讨论的问题都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内容,学员在探讨中学习,教师通过与学员的讨论,可以对学员的知识容量和知识理解能力都有所充分了解,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率[1]。在平等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员之间充分沟通、相互理解,特别是到党校来学习的都是各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有丰富的职业经历,有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讨论中就可以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学员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党校教育的理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学员的实践经验也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政治理论教学质量。

2.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与学员之间互为教师

政治理论教学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师单纯地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员的教学模式,而是政治理论知识相互传递,即教师与学员之间互相兑换角色,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学员,而学员成为传递知识的教师。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员与教师之间相互理解,形成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当学员从被动地听课到主动地讲课的时候,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教学内容中不理解之处,可以与其他的学员之间讨论。这些学员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虽然对政治理论的认识有所不足,但是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深入理解,教师处于学员的位置,在听学员讲课的时候,就会更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加之深厚的理论基础,使自己的知识素养有所提高[2]。学员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教师和其他的学员分享,可谓是情感的教学,通过体验教学对政治理论知识深入体会,使得教学课堂成为知识共享平台。

3.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机智

党校的政治理论教育采用创新模式,学员与教师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但是教师依然是课堂的指导者和学员政治理论思想的引导者,这就需要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在课堂设计上要充满创意,以吸引学员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党校的政治理论教育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学员的需要作出调整。因此,教师要灵活机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以创新的思维应对学员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程中,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比如,学员针对政治理论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由于知识结构和讨论结构有所不同,就会导致讨论内容偏离教学内容。教师就要对学员之间进行组织协调,正确地引导,使他们的讨论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针对于讨论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教师并不需要明确观点正误,而是要进行讲解,发挥引导作用,让学员自己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

二、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意义

1.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可以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要发挥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在对学员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教师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就会对学员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特别是教师要对学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以及学习的行为都要观察入微,对学员的困难之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拉近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3]。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人员职称会不断地调动,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就会感觉到心理压力大,由此而影响了工作。思想包袱沉重,就必然会影响工作质量,加之一些个人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工作难以顺利展开。党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对学员予以心理辅导,强化对学员的心理教育,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

2.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要打破单纯的理论教育,而是要根据学员的实际具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做好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与学员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精神素养,都会形成人格魅力对学员具有一定的感染作用[4]。政治理论教师要在学员中成为学习的典范,就需要涉猎多个知识领域,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仅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发挥出来,做到在政治理论教育中旁征博引。同时,还要将政治理论教育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与生活内容相结合,鼓励学员锻炼身体,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培养学员的各方面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等,而且在思维方式要根据环境而调整。可见,党校创新政治理论教育对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助益的。

结语

综上所述,党校的教育对象是各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这些学员在单位就是佼佼者,各方面都起到了带头作用。对这些学员开展政治理论教育,要使教育具有时效性,就要不断地创新教育,以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同时使政治理论教育更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玲.党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0):112―114.

党员教师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18-02

导师制模式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讨论及解决问题的教育模式,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在学生党员教育中融入导师制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党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顶岗实习期间,高职学生党员教育存在跟踪教育困难、学习主动性低等问题,并由此导致学生党员教育陷入被动局面。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党员学习主动性是学生党员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高职党员队伍教育融入导师制模式,可以进一步优化师资、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抓好、抓牢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主动权。本文结合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探索高职学生党员教育融入导师制模式的机制与策略,为创新学生党员教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一、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

(一)党员学习主动性偏低。高职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学生由于入党动机不端正、理想信仰不坚定,出现放松要求的现象。有的党员甚至存在“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侥幸心理,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也不断降低。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在顶岗实习阶段,在联系党支部、汇报思想、政治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学生党员教育师资不足。学生党员教育师资力量是影响党员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教师、企业人员组成。如果以传统党课模式开展党员教育,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企业人员党建经验不足。有的合作企业甚至没有建立党组织,企业人员无法开展党建工作。第二,专业教师缺乏党建经验。在学生党支部中专业教师党员的比例不大,如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各系专业教师任党建师资平均占10.34%,表明将近90%的实习指导教师不熟悉学生党建业务(见表1)。第三,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缺少有效联动。企业人员更加注重企业的利益,他们对学生党员队伍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采用传统党课模式开展教育,会使指导教师受制于党建经验及知识,不利于校企间形成师资合力,最终阻碍学生党员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的提升。

二、导师制模式融入学生党员教育的作用

应对党员教育的被动局面,全面提高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探究能力。导师制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能力为主,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在学生党员教育中融入导师制对党员教育、师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习能力。学生党员教育中融入导师制,凸显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等能力培养的主线,使党员教育摆脱单一的政治理论知识传授模式。在导师制模式下,导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集体讨论、获得知识并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导师制教育能够让党员“W会学习”,并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党的理论知识学习。由此可见,党员教育融入导师制有利于党员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摆脱党建经验的束缚。

(二)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导师制下,辅导内容与辅导方式均可因人而异,具备显著的因材施教特征。例如,导师每个星期与学生见面1-2次,并在辅导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收集与准备知识、成果汇报、导师评议、师生讨论与解决问题,达到个别辅导、提升能力的目的。在学生党员教育中融入导师制模式,有利于使党员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首先,高频率的师生见面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对导师开展个别化辅导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其次,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导师制辅导,使教育摆脱了单纯知识传授的限制,有利于教师避开党建经验的短板,扬长避短,致力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造创新等能力的培养,推动因材施教的实施。

(三)有利于优化党建师资。党建师资如何优化是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专业教师队伍中,党员教师偏少、学生党建教师缺乏的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实习期间学生党员教育监督难、跟踪难,甚至形成“真空”现象。学生党员教育融入导师制模式,对优化党建师资问题积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师资优化,凝聚合力。导师制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党建导师不再受党建经验及理论的制约,有利于吸收非党员教师、企业人员担任导师,达到师资优化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形成联动。导师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培养质量取决于导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水平,而非取决于教师本人的党建经验及理论。因此,导师团队可以围绕党员能力培养,形成深度合作与联动,促进党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导师制模式融入学生党员教育的策略

(一)创新党员教育模式,开展学生主导的探究活动。传统的党课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听课,讨论,写心得”的模式。这种被动听课,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创新党员教育并融入导师制,开展导师引导、学生主体的知识探究活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所遇到的问题,主动收集相关理论与知识后,将获得的知识与团队、导师分享,然后在集中讨论中形成问题解决方案。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向导师转变,辅导学生党员开展探究活动,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制订自学方案并积极付诸实践,全面培养学生党员学习与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导师团队建设,保障学生党建师资密切联动。融入导师制后,突出能力培养,党员教育不受导师政治面貌、党建经验的影响。因此,导师可以由党员教师、非党员教师及企业人员担任,有利于围绕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凝聚导师团队合力。例如,导师突破以往“各自为政”、“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知识传授局限,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团队合力,围绕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分享教育经验、互通有无,形成联动,保障党建师资紧密联系。

(三)加强导师制模式应用研究,确保导师制融入的实效性。在学生党员教育中融入导师制模式,并不等同于照搬其他导师制模式,而应该针对党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注重导师制融入的实效性。高职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偏低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自主学习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缺失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导师制模式的应用研究,从辅导模式上改变党员对学习的认识,实现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使学生党员在导师的帮助下,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创造者。由此可见,导师制教育聚力于学生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主动而非消极的培养模式,这是保证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力量之源。

总之,高职院校党员队伍教育中,普遍存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党课教育模式,党建师资受到党建经验及理论的限制,不利于更广泛凝聚师资力量,使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存在“断档”风险。面对新形势,学生党员教育应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融入导师制模式,积极探索党员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拓宽学生党员教育的理论视阈。

【参考文献】

[1]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2]张朝兵.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8)

[3]霍光伟,宋彦涛,王晓光,等.课外研究学活动中融入导师制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8)

[4]王辉,王卓然.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探究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党员教师论文篇(9)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此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在工作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以此来引领前进的方向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认真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报刊杂志,了解国家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当今社会形态,使自己的思想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工作中做到勤俭自律、认真工作,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遵守国家的法规法纪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了应有的表率作用。工作责任心强,不分份内份外,不计较个人名利,力求做好每一件事。

二、强化师生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并且使学习形式多样化。

本学年以来,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组织全系党员、教职工和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共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五风”建设实施意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党支部考核意见》和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与建设工作的相关文件和资料等,通过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和教职工的头脑,把理论学习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查找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学习促工作,从而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全体教师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本学年组织教师参加学院一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每月组织支部成员集中学习,同时要求全体党员个人自学,理论学习与参观学习相结合;每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政治业务学习。结合《中共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关于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文件的学习,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学院的校史展,参观展示后党员们畅所欲言,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言语中流露着对改革开放政策的热烈拥护和对党取得的丰功伟绩叫好,都表示作为学院的一份子会更加热爱学院,将自己的前途融入到学院的改革发展中,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为学院的发展再立新功。通过参观、讨论激发了全体党员爱校、爱党、爱祖国的热情。

2、强化全体党员和教师的责任意识。要求全体党员和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人人争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系党支部讨论制定了《人文社科系教师党员联系班级制度》(试行),以此来协助辅导员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推动系、学院学生工作的开展。

3、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视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和学习。

组织各班级通过板报、支部生活、学习园地、主题班会、形势报告会、讲座、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 综合素质,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为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路线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使他们对党史党情、党的性质、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组织支部委员于20__年11月27日下午,在本系文秘班教室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一次培训。此次培训的内容:党的发展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纲领、党的制度、党的纪律、党的组织原则、如何规范填写入党申请书等,通过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们坚定了正确的理想信念,纯正了入党动机,他们都表示今后不只在政治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还要在行动上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抓好党建工作,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养成

1、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抓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对思想比较成熟,具备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适时地纳入党组织中来。本学年人文社科系支部按照院党委的要求,积极组织、选拔青年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参加学院组织的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的学习,多方位考察预备党员,分别召开支部大会对2位预备党员同志进行转正讨论,对11位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发展为预备党员。

2、支部加强对系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支本文部成员积极参与、支持系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力求一切决定做到公正、透明,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师能依法行使民主的权利。

3、进一步完善我系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依据院各项制度,进一步细化学生管理措施办法,实行人性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为此本学年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系学生德育考核标准,并已实施。通过实施的情况来看,全系学生能遵守院系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德育量化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了自己言行,营造了良好的系风、学风。

4、收集信息,调整工作思路。本学年分别召开4次教师、学生座谈会,收集教师、学生对院、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及时调整教学管理、专业课程开设、管理、服务等工作思路,提高专业建设的时效性,将管理工作、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5、积极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实行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发挥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在教师、学生中的影响力。继续抓好党员教师工作作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更好地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形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的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及时传达学习中纪委关于反腐败的最新指示和精神,通报重大违法乱纪案件,增强教师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全体教师、干部筑牢思想防线,防范于未然。

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了大力弘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的精神,在教师中开展了“铸师魂立师德”的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进行了充分讨论,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说出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老师,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进一步纯正了教风。

7、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__年5月25日下午2点28分,在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波及到了学院所在地眉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文社科系党支部与全体师生一道,临危不惧,团结奋战,共度难关。我们有序组织,安全疏散,并实行领导、辅导员、教师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老师认真履行职责,随时查看学生就寝情况,处理突发事件等。地震后我系迅速摸清受灾地区学生家庭情况:a、帮助学生联系家长,询问受灾情况。b、统计受灾学生人数。c、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开导家庭受灾的学生,由于工作做得及时,无一人因家庭受灾而产生心理问题。组织全体党员、教师捐款捐物,所有教师包括外聘教师积极响应,慷慨解囊,尽最大努力为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组织留校学生组成志愿者队,到县医院义务服务,帮助抬伤员、看护病人、拿药、送水等。由于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没有一位学生因为地震原因而退学。被省教厅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础党组织。

四、严格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我们本着“一发挥,一组织完善,一建立,二促进,六加强”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如下具体工作:

1、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工作中的模范作用。本学期人文社系党支部积极参与了对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积极支持系主任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地开展工作,保证系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把工作重点放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上,关心和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在本学期学院举行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我系教师理论、实践赛课获团体三等奖,党员朱冬梅老师获学院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党员余莲君老师获学院说课比赛二等奖。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树立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带动全体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党员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并用自己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学风建设、组织纪律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改工作。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我系廖敏老师负责学院口语精品课的组织、实施工作,得到学院的肯定。积极深入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缩短教材与实际工作运用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听课、评课及调研指导工作,对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听课评课,保证了教学效果。

3、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 度。对教师、辅导员的考核加大岗位职责、工作成效和实际贡献的权重,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勇挑重担的,加大表扬的力度。同时定期征询学生对专业课的各方面建议,掌握授课对象的思想状态,及时在授课方法、授课内容、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上进行调整,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注重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钱财物安全管理、饮食安全、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7级汉语1班学生王曹有心理问题,在系领导、辅导员、家长的密切配合之下,解除了王曹自杀的心理倾向,得到及时的救治。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及行为教育,严格学生早晚自习、早操、课间自习、晚就寝的检查,严格考勤制度,严格请假制度,严格卫生检查。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为了使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实行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分散实习的学生要交实习单位的证明、以及单位的联系电话、实习指导人的姓名。将全系实习学生按人头分给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与管理。

5、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特邀招生就业处处长黄文清、范永军老师和黄梅老师为06级、07学生进行了与就业相关的讲座。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要求全系每一位教师向毕业学生推荐2各就业岗位,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院、人事局召开的招聘会,多方面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寻找工作岗位。今年08届的毕业生经过多方面努力已经实现就业签约率100。

6、促进师生全面参与评估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评估体系,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深入剖析、查漏补缺,确保各项评建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迎评促渐相关资料并进行大讨论,开展了与评估相关的辩论赛。

7、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先选优机制。为了能真正在学生中评选出各个方面好的学生,系根据学院学生管理条列,结合本系学生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选条件。在评选的过程中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加强和指导分工会、团总支和系学生会工作

1、党支部按照学院工会章程和学院工作部署,指导了分工会的各项活动,组织工会会员参加院工会组织的广播操比赛获一等奖。开展了以“事业、家庭和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了职工篮球赛、职工卡拉ok大赛,通过活动活跃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

2、加强了系团总支、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实行周末列会制,共同探讨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成才搭建平台,放手让学生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大胆地开展工作。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发挥系团总支和学生会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迎评促建这个工作重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师生同乐歌手大赛。(2)、新生联谊活动。(3)、主持人大赛。(4)、教师职业口语大赛。(5)、三笔字、简笔画比赛(6)、作文比赛。(7)、迎评促建演讲比赛。(8)、迎评促建辩论赛。(9)、英语故事演讲比赛。(10)、英语话剧表演赛。(11)、说课比赛。(12)、教案撰写比赛。(13)、学生守则考试。(14)、足球赛。(15)、乒乓球赛。(16)、广播操比赛。(17)、踢毽子比赛。(18)、班级篮球赛。(19)、羽毛球比赛。(20)、拔河比赛。(21)、组织了一次以“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的辩论赛。(22)、以“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寝室文化建设。(23)、教室文化建设。(24)、迎奥运树新风礼仪知识竞赛(25)、以运动会为主题的海报比赛。

2、为了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塑造学生优良的人品,人文社科系以课堂、板报、支部生活、学习园地为阵地,营造浓厚的思想教育氛围,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开展了一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学习雷锋树新风”、“遵守道德规则树文明新风”、“迎奥运”、“爱国主义”、纪念“12.9”。(2)、每月开展支部生活、学习园地检查评比活动,并评出名次。(3)、在眉山市东坡区敬老院举行“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组织学生会成员开展关于“调查农民生产情况”的社会实践活动。(5)、开展了以提高干部思想素质为主题的座谈会。(6)、邀请蓝天公司经理为07级学生举行以“职业素质与礼仪”的讲座。

3、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观念,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能力,人文社科系在学生中开展了高年级学生到低年级班级实习班主任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对口班级的高年级班级中每周派2—3名到对口班级的低年级班级做见习班主任,时间为一周,协助辅导员管理班级具体事务。

七、存在的问题

1、支部活动的开展还应多 样化。

党员教师论文篇(1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度更加提高。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校教师党支部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措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当中的最基层的组织,联通着党和高校,因此对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已经成为了党组织关注的重点。但是在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优化高校教师党支部人员素质,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团队建设,更好地领导高校的教育工作、科研工作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以此促进高等院校朝着更好的方面,促进我国教育方面整体水平提高。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投入建设,但是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组织生活的方式单调

一些高校党支部的教育组织形式单一,死板,灵活性差,一些甚至脱离了实际情况。但是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其党员进行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组织内教育工作在组织内部发扬民主公平,开展党员自我批评和教育工作。但是近年来一些调查显示有些教师认为党员组织生活只是学习一些关于党组织精神的下发的精神文件,阅读具有党组织精神的的书籍,接受组织的文化熏陶,这就对党组织教育的组织形式从根本上产生了不足的理解。党员组织生活方式应该是丰富多彩具有灵活性的,这样才有利于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高校教师党支部更好地传达到教育精神,促进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凝聚力和组织力差

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凝聚力和组织能力比较差也是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党支部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具有领导性和进步性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党组织在高校的基层部分也应该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组织号召能力,但是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不足,发展上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党支部的内部组织形式涣散,群众的支持不足,对群众号召力不足,缺乏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在党组织建设过程当中不能很好的号召群众进行党组织精神的传达。

(三)理论建设不足

对高校党员教师最基础的教育工作就是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对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贯彻。现在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中存在着学习的积极性低,学习的方式单一,学习的理论水平低的问题。学习到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单调缺乏灵活性从而不能更好的进行组织精神的宣传工作,更好地贯彻党组织的精神,促进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组织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贯彻实施从而更好的教育高校教师党员更好的进行教育工作。

二、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建设的对策

(一)丰富组织生活方式

为了更好的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的政治学习工作,贯彻党组织精神,就要不断丰富党组织生活方式。第一,加强对高校教师党员的理论教育,对党组织领导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提高领导对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激发领导的创新性,可以采取多重方式宣传党组织精神。第二,领导人员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的方式改善其单一,死板的形式,采取多种灵活而丰富的形式进行党组织精神的宣传在宣传的过程当中通过纸质文件也要采取其他的形式,面对面交流、电子形式、视频形式等进行组织精神宣传工作。

(二)加强群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

党领导要充分加强对党组织精神的宣传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群众的交流。群众是党进步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党建过程当中要加强同群众的沟通和交流工作,充分了解群众的想法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以此加强党组织的群众根基,有利于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同群众加强沟通,可以通过在一个小的区域内安排一个小的负责人,通过这个负责人收集群众的信息对群众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并且将问题进行汇总,上报上一级的领导,以便更好的解决群众问题。

(三)加强高校教师党员的理论教育工作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教师党组织建设就要从根本上加强理论教育,一个优秀的教师党员就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以便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为了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党领导可以对党员进行一定的任务布置,将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阶段划分,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统计,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教师党员进行奖励,让优秀教师党员进行经验分享以便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以此更好的促进党支部组织理论学习。

三、结语

我国更加重视对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的建设,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组织在高校当中的基层组织因此要充分重视对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的教育工作。但是近年来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组织的生活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组织的凝聚力不足号召力缺乏,并且理论知识储备不充分,这些都是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采用灵活的形式进行组织建设,加强对群众的沟通交流工作,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实教师党员理论知识,更好地贯彻党组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丽蔚,李江.高校教师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4,(16).

上一篇: 党员检视问题整改措施 下一篇: 市场营销导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