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梦的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12 17:22:37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240-03

大学是一段追梦的黄金岁月,大学生处于有梦的年龄,有着圆梦的期待;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刘云山在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强调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这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高校要践行“三严三实”精神,推进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切实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转变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高校要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为指导,要关注、关心、关爱大学生,要倾听大学生心声、鼓励大学生成长,支持大学生成才。在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上要实,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要坚持德育为先。高等学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胸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定中国梦信念。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五四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强化理论武装,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文化、服务等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大学生坚定“三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教育引导大学生与时俱进形成与“四个全面”相适应的新理念;引导大学生把勤学作为一种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三下乡”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坚持以学生为本,还必须认真解决好关系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实现教育事业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应该是大学永恒的精神追求。以学生为本要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原则。坚持做到爱护学生要实,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落实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各个方面,落实在大学生创业创新上,落实在关心大学生生活和心理上。以学生为本,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宏大的中国梦化为若干层面的梦想,并进一步细化成贴近学生实际的梦想。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中国梦是“学业梦”、“成才梦”、“创业梦”、“报国梦”,而每一个人的梦想又可能各不相同,只有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创新发展放在首位,全面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小梦想,“中国梦”走进学生的头脑就会水到渠成。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主渠道,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导向功能、政治引导功能和行为指导功能,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自觉。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刘云山指出: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根据大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课程特点的实际,以中国梦教育为主线,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构建一个科学的教材体系和细化一批鲜活的教学专题。使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要加强理论解读,使中国梦通俗化。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要把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做细做实,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理解“中国梦”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时代特征、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中国梦理想信念,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个人梦同民族梦、国家梦统一起来,让每个人都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2.改进教育方法。批示“必须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得其道、乐为用矣,教不得法、无益于事。”应不断创新理念、形式、手段,在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增强本领意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用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武装自己,把教材与党报党刊相结合,密切关注重大时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用独特的视角与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新闻要旨,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读懂学生,接地气向学生科学阐述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教与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中国梦理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感悟,从而使大学生深刻把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一是要坚持情理交融,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在教学过程之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探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者。树立实践理念,既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明确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又着眼学生学习生活实践,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二是要坚持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好师德培养好教师,好教师造就好学生,好学生谱写好未来。三是善于运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法,进行形象化展示,故事化表达,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利用“BBS网络平台”延伸教学时空,实现课上课下一体化。四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带领大学生深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教学,通过图片、文字、建筑等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教育。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爱国情感潜移默化地注入大学生的心灵。重要节庆日蕴藏着丰富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中国梦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升国旗、入党入团等有庄严感的礼仪活动,让大学生更好感悟中国梦的真谛和要义。五是坚持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要把中国梦的理论讲授与播放《百年潮・中国梦》《复兴之路》《延安颂》《长征》等爱国励志教育影片相结合,在QQ群里、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中展开互动、讨论,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认真研读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自觉运用中国梦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批驳错误思潮和观点,筑牢思想防线。

3.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大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坚定“三个自信”中走好中国道路,举好圆梦旗帜。二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引导大学生掌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途径,教育引导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凝聚中国力量,汇聚圆梦正能量,激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三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学习在山东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紧密结合,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科学阐释中国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在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中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圆梦软实力。四是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使大学生认识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树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和青春中国梦奋斗新常态意识,进一步焕发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激情。

三、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熏陶作用,用校园文化蕴含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为指导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把宣传中国梦做细做实。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通过政策解读、时事评论、热点解析、读书体会等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中国梦”的现实意义和“四个全面”与中国梦的关系,探讨中国梦与青年梦的关系,用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广泛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粮、节电”的“三爱”、“三节”活动,使之成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关于文化建设的经典论述为指导本着“着眼未来,关注现实,着重建设”的精神,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各方面力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整体效应,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圆梦”能力。以关于中国梦的经典论述统领网络文化建设,坚持文明办网,校园网、微博、微信等要坚守阵地意识,传播正能量。努力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建设一批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网页和栏目,使之成为传播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重要渠道。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组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会等理论社团,让中国梦理论扎根大学生心底;寓中国梦教育于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之中,形成大学生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的氛围和环境;科学指导学生会、团委、学生班级、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广泛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提高大学生自理自立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要充分发挥校训、校风等在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作用。

四、注重实践养成,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

“最小的善行胜过最大的善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早在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学而时习之”的思想,强调理论学习之后,再在社会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巩固的重要性。自古至今,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等往往都是历经实践的磨练,才锻炼出超人的品格和才能。大学生中国梦理想信念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的自觉行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大学生培育和践行中国梦应当坚持不懈地抓好实践养成,引导大学生在行动中深化理解、增进中国梦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化和日常行为的固化等是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关键教育环节。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深入实践中放飞青想。要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常态化。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企业、农村参加专业实习、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认识自我,使中国梦内化为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调查,让大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祖国的沧桑巨变,培养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增强“三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理想信念。

五、要加强制度转化,使中国梦宣传教育日常化

高等学校要切实把深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充分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对深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把深化大学生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摆上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以中国梦为引领,把中国梦转化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管理服务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中,转化到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中国梦,从而不断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应当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思维,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大学生守则等行为规则,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学校管理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使符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和表彰、违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和惩处。坚持把长远规划和阶段性安排结合起来,把大学生“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六、抓典型,注重榜样引领

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用大学生身边典型示范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先进分子,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后备力量,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成功的体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中国梦理想信念对身边的广大同学和国家的未来前途都具有重要影响,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鲜活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是一个榜样、一面旗帜,对周围的同学起着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相反,如果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不够、威信不高,不仅在同学中发挥不了示范作用,还会疏远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弱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影响力。学生党员、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党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不断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理解,认真学习贯彻,加强党性、党风、纪律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感召学生。

参考文献:

[1].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理念: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月25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它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关于“中国梦”一系列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的关系,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一、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应重点加强“中国梦”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中国梦”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既可以有效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促进学术研究与教育效果的双赢。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使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有图有像有声的教学。

第三,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自身成才之间的关系。使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懈奋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发展平台

首先,加强校园自身的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建设中增加雕塑、书画、摄影等烘托爱国主题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起到励志的作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加强校史展览馆的建设,让大学生更准确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以“中国梦”为内容,通过影像资料、图书画片及名言警句等软装饰,展现“中国梦”的历史溯源及宏伟蓝图,让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中国梦”的校园物质文化中,接受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将“民族复兴”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大学传统和特色融入其中,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共同理想信念,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新的要求,使“中国梦”成为大学校园中充满着激励作用的正能量。

第三,加强以社团活动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国梦”教育可以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梦”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落实发展

首先,高校应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学习参观活动。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高校应定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研讨活动。要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西部,紧密联系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思想,通过社会调查,使广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国梦”理想信念。

第三,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逐步引导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思想意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必须更多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时俱进,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努力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2] 何菲.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研究,2013(8).

[3] .在同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是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3)

一、“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及其与大学生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梦”的内涵

2012 年11 月29 日,总结了近代以来党和人民所追求的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并表示出对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念。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一种长期追求和达到的高度。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把中国梦凝练为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的形成大致经过了两个时期: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中国梦表现为独立自由之梦;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梦表现为富强民主之梦。

(二)“中国梦”与大学生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中国梦作为国家、民族以及人民基于客观现实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它为大学生不懈奋斗、努力拼搏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对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目前尚存的问题

第一,目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还单纯局限于书本、文件、讲坛、会议室等范围内,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脱节,仍以传统抽象的理论原则代替对现实生活的分析,把“中国梦”教育等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

第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理论的深化与系统化研究较为缺乏,比如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等方面尚存不少的研究空间。

第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中国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理论界侧重于对“为什么教”即其必要性的问题的探讨,而缺乏对“怎样教”的问题的探讨,偏重理论研究,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

三、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现路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推进社会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一)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前提必须是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由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的因素广泛且联系复杂,既有本质的联系也有非本质的联系,因此我们既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尊重其具体规律,其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它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规律。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又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就解释了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主要有:内心要求独立与行为表现依赖性较强并存;自我意识强但责任感不足;个性张扬但内心孤独茫然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必须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及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客观的社会存在为依据,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对“中国梦”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以理论教育为基础,分析局势,深入研究,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由于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利益驱动再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并存,网络传媒兴起等都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要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就必须先搞好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和领悟,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而“中国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以它能说服人,尤其能说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中国梦”的思想和理论,由他们学习、掌握之后,便可内化为其精神力量,也是其主观能动性。曾说过:“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中国梦”的理论是不可能不学而知、不教而会的,因此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一思想确立起来。

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教育的形式划分,有口头讲述和文字传播;按教育的途径划分,有他人传授和自我学习;按教育的范围划分,有普遍宣传和个别辅导;按教育的作用划分,有形象感化和启发引导。 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可以综合利用以上各种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可以组织大学生阅读有关“中国梦”的书籍,引导其自我教育,再进行必要的辅导,开展评议讨论,交流读书体会,举办知识竞赛,奖励读书优胜者,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以及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举办“我的中国梦”等学习演讲,开展专题辩论等,真正将“中国梦”教育引向深处,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使大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性。

(三)理论联系实际,把“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各种平台,使“中国梦”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其用自身行动去践行“中国梦”的实现。

引导大学生读懂“中国梦”、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就要引发大学生思考中国梦与自己的关系,在讲话中指出要让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所以大学生也应该享有自己人生出彩的机会。具体落实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中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综合利用各种平台,继承与发展多种载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校园范围内形成的群体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亚文化,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

其次,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平台,例如利用正式群体(学校政教部门、两课教育)和非正式群体(学生会、社团、老乡会等)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使“中国梦”教育的方式多样化、对象广泛化、功能合理化,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分为不同层次和阶段,找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结合点,把“中国梦”的实现落实到自身的实践活动中。

此外,面对“中国梦”教育的现状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样的传统载体的同时也应不断创新和开发现代载体,扬长避短,综合利用,尤其应注重对网络载体的开发和运用,拓展网络阵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

只有真正做到把“中国梦”教育和大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找到个人梦与国家梦、民族梦的结合点,主动承担起实现个人梦与国家梦的重任,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其践行“中国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完善“中国梦”教育的评价机制。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不应该仅仅融入在大学的两课中,更应该落实到大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是以量化的标准去评价,而应将群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定性地进行评价。具体可以给每个大学生制定实现“中国梦”的成长记录袋,对每个学生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具体行动进行详细的记录,定时地对每一阶段的表现进行整理,汇总检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对下一阶段的具体行动做具体部署。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是引导大学生抵制错误思潮、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承担起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任,充分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所以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可谓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郑永廷主编.北京: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

[2].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4)

十八世纪,《红楼梦》横空出世,其巨大冲击波绵延不绝,形成“红学”,红学有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之分,当代红学总体而言延续了三大学脉:一是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为代表的跨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哲学研究;二是胡适1921年的《红楼梦考证》为代表的考据学研究;三是俞平伯1922年的《红楼梦辩》为代表的从考据学转向文学本身的研究。尽管胡适后来屡遭批判,但考证之学成果丰硕,而由王、俞开创的两大学脉却衰弱不振,缺乏强有力的嗣响。20世纪是考据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为红学研究主流,文学文本研究一直受到忽视、压抑而处于边缘状态。

1976到1979年,随着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红学研究也呈现出逐渐向文本本身回归的变化,学者们的目光逐渐回到了对《红楼梦》文本本身的内容、价值的探讨上,虽然不少红学研究的文章还没跳出中形成的老套路,仍不能完全摆脱运用阶级话语的分析,但较之于时期的“政治红学”,这种研究的回归仍具有其积及意义。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1978年张毕来的《漫说红楼》,1979年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还有1979年台湾罗德湛的《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1980年,俞平伯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国际红学研讨会书面发言:“《红楼梦》可从历史、政治、社会各个角度来看,但它本身属于文艺的范畴,毕竟是小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这应是主要的,而过去似乎说得较少。……至若评价文学方面的巨著,似迄今未见。《红楼梦》行世以来,说者纷纷,称为‘红学’,而其核心仍缺乏明辨,亦未得到正确的评价。今后似应多从文、哲两方加以探讨。”i同年周汝昌的《红学辨义》一文,将红学的范畴归结为“曹学、版本学、探佚学和脂学”,且坚持红学真正的“本体”是探寻曹雪芹的这部小说是写谁家的事,即“本事”,认为探寻本事的学问,才是红学的本义,才是红学的正宗。周汝昌的观点引起红学学科范畴的讨论,如1984年应必成在《文艺报》撰文,认为《红楼梦》本身的研究不仅不应该排除在红学研究之外,相反它是红学的最主要内容。这次讨论引发学者们对于文学何以谓之为文学的思考:纯文学,文学性,艺术性,文学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文化的关系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红学”回归文学文本研究的呼声渐兴,红学界逐渐趋向文本研究的新的学术宗旨、追求与取向,重新确立文本研究的轴心地位。文学文本研究的思路有三种:传统方法、西方理论、传统与西方之间的摇摆,这三种思路分别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思考和仔细辨析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也是中国当代文艺理念创新的问题。

一.传统方法与文学工具化

运用传统方法来研究《红楼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对“红学”作为一门颇具特殊性的学科本身之内涵的反思;其次是对文本的艺术品鉴类研究;第三是用美学的阐释《红楼梦》,这突破了以往单一的社会阐释模式;最后是从艺术研究角度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人物、环境、主题、结构、细节描写等进行探讨。其中以《红楼梦》的艺术品鉴类研究的成果异常丰硕,许多著作都表现出层层深入的剖析,鞭辟入里。如张毕来《贾府书声》(1983年)、薛瑞生《红楼采珠》(1986年)、张锦池《红楼十二论》(1982年)、周中明《红梦楼艺术论》(1980年)、周书文《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辩证艺术》(1986年)等等。80年代前后的美学研究思潮使美学阐释方法成为红学研究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其中如王朝闻的《论凤姐》(1980年)就是对《红楼梦》进行现实主义美学阐释的一部著作。此后,各种各样的美学方法都被使用起来,如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1984年)等。对《红楼梦》的人物、主题、结构等的研究也有不少力作问世。如王志武先生的《红梦楼人物冲突论》(1985年),通过对《红楼梦》情节、高潮和其他诸种矛盾的分析,认为《红楼梦》的主要矛盾不是Z政和贾宝玉绕功名仕进问题而进行的冲突,是王夫人和贾宝玉围绕选择薛宝钗还是林黛玉而进行的冲突。又将围绕主要矛盾冲突的其它矛盾冲突归纳为:背景性矛盾冲突、从属性矛盾冲突、交叉性矛盾冲突、转化性矛盾冲突四种。最后,总结出王夫人和贾宝玉的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人的生存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的悲剧。作者提出的“钗正黛次说”在2005年5月27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发表后,人民网、新浪网、学术交流网等多家网站都予以转载。这方面的主要著作还有舒芜《说梦录》(1982年)、吴晓南《“钗黛合一”新论》(1985年)、白盾《红楼梦新评》(1986年)、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1986年)等等。

1987年以后的红学研究受经济大潮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逐渐体现出经济性、消费性和大众化的特点。在文本研究方面,传统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首先,红学的学科反思更加成熟、深刻,出现了一批相关的论著,如1989年韩进廉的《红学史稿》、1990年的刘梦溪的《红学》、2002年杜景华的《红学风雨》等。还有一些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经验来研究《红楼梦》,如王蒙的《红楼启示录》(1991年),即对贾宝玉的形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红楼梦》的结构研究方面,有张锦池的《红楼梦结构论》(1990年)《再谈曹雪芹的结构学》,从中国古典文化、古典美学来探讨《红楼梦》的小说结构。主题研究方面,有梅新林的《红楼梦哲学精神》(1995年)从儒、道、释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红楼梦》的主题。续书研究方面,赵建忠的《红楼梦续书研究》(1997年)填补了两百年来红学方面关于续书研究的一项空白。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摆脱艰深晦涩的学风,把传统的随笔式之灵动融入严肃的学术思索之中,出现一批属于导读式的随笔专著。

对这类研究,当代文论在多大程度上警惕或反思了政治、伦理意识形态的文学工具论思维呢?回到文学文本“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也可能出现李希凡、蓝翎用马列主义研究《红楼梦》,形成“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百科全书说”,并为政治所利用成为席卷全国的思想斗争工具,这就是文学工具论思维模式所导致的。工具论思维模式不仅是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服务,也包括将文学作为经济或其他现实功利服务的工具。

文学工具化现象在西方也存在,如布鲁姆认为经典的悲歌在于审美被遗忘,“审美降为了意识形态,或顶多视其为形而上学。一首诗不能仅仅被读为‘一首诗’,因为它主要是一个社会文献,或者是为了克服哲学的影响。我与这一态度不同,力主一种顽强的抵抗,其惟一目的是尽可能保持诗的完整与纯粹。那些弃绝此目的的‘军团’代表我们传统中的一种倾向,即总是要避开审美领域;如柏拉图的道德主义和亚里氏多德的社会科学。对诗的攻击往往因其对社会福址的破坏而要驱逐它,或者容其苟活但要求它在新的多元文化主义大旗下执行社会净化的任务,在学界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表象之下,柏拉图主义的古老论题和同样过时的亚里氏多德式社会疗法仍在我行我素。我认为,上述这些观念和一直受困的审美支持者之间的冲突永无竟时。”ii西方的文学工具化与文学审美者构成冲突,这种冲突永远存在、相互对立,从而显现文学的独特性。但是中国并不能构成这种冲突。不同于西方的美善对立,中国的“美善合一”根本就不存在与观念对抗的纯审美,历史轮回上演的是短暂的多元混乱之后,“文以载道”总是一统天下,只是载的“道”变化了而已。“载道”思维的文学工具论一直延续到现在,把文学不当作文学,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被忽略。

文学该不该载道、如何载道以及载什么道的问题,学界一直都有讨论,吴炫的否定主义文艺学对“载道说”的分析值得关注:“从‘文以载道’始,一直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工具化和教化的倡导,对文学的损害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典型的文学观已经一无是处了――在我们对‘载道说’的局限进行反思批判的时候,这一点犹为应该注意。这一是因为:由于中国文化精神不相信现实以外的现实,所以文学与政治和道德均在一个现实中,它们的密切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试图建立与政治和道德教化无关的‘纯文学’,在中国可能就永远不切实际。所以批判‘文以载道’,不等于文学与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内容不发生关系。”iii那么中国文学究竟是怎样与政治、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内容发生关系?中国文学批评又该如何看看待这种关系?当代文论对这些问题应深入思考研究,建构基于中国经典文学载什么道,怎么载道问题的文学理论。

二.西方理论与非文学性批评

运用西方理论对文本进行研究也普遍产生并发展起来,1980年第一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周策纵的《红楼梦与西游补》、陈毓罴的《红楼楼与浮生六记》、白先勇的《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等一些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研究延续了王国维开创的运用西方理论阐释《红楼梦》的学术范式。当时红学队伍大多为古典文学研究家,运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总的说来多在局部起作用,有大建树者则嫌寡。

后来随着西方现代后现论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反本质主义等等如走马灯似的在中国理论界轮番上演,运用西方理论来研究《红楼梦》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80年代中后期叙事学方法的引入,在红学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如杨义的《中国叙事学》是用叙事学方法结合文化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以《红楼梦》的研究则是叙事方法加上原型方法,还有李庆信等是以专著形式来专门探讨《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另有不少研究者使用文化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如对《红楼梦》的精神文化阐释,物质文化阐释、制度文化阐释、哲学阐释等等。90年代以来后现代的阐述方法也被用到t学研究上,如林方直的《红楼梦符号解读》(1996年),用符号学来系统地研析《红楼梦》,王彬的《红楼梦叙事》(1998年),用叙事学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红楼梦》。关于《红楼梦》的后现代情境、性别文化、解构性质、狂欢化、互文性等各种角度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

然而这些研究有多少是适合文学本身的呢?很多研究伴随着中国文艺理论界对西方理论选择的热潮而随波逐流,不能抓住真正的文学问题,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红学研究中,而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比如随着文化批评热的兴起,很多学者意识到文学性被文化忽略、排挤问题。曹文轩指出:“大文化批评的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使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大多数研究,只不过是将文学的文本拘来面前为神话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主义作注解而已。”“大文化批评的最大害处在于:它造成了我们对文学判断力的瘫痪。……大文化批评忽视甚至排挤了审美原则,从而丢失了文学,也丢失了文学性。”iv他认为文学固然包含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内容,但我们应该关注文学“如何表现这些内容”这样的属于艺术本身的问题。

吴炫将反思范围扩大了,“今天文化批评中所蕴含的问题,不仅在过去的社会学批评中存在,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的批评中,也没有被触及。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解决从文学的文学性角度来切入文化的问题, 从而也不能区分文学中的文化与文化视野中的文学之不同质。”v他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文论称为“非文学性的文化批评”,倡导以文学性为本位的“文学性的文化批评”,进而提出文学性内容并不是形象、情感、风格、修辞、技巧的层次,也不在‘去文化判断’、‘回归原生性的现实’的框架中,而是‘文学突破文化观念束缚’的‘文学性程度’研究。并且他还指出,中西方文学性有差异,也不能用西方文学性理论直接解读中国经典。

如前所述,中国是载道思维一统天下的绝对权威,不存在纯审美与非审美的冲突和对抗,我们没有独立的审美立场批评非审美者“总是会站在高处去思索着相同的体验,如旅鼠般跳下喋喋不休地把文学解释成是阶级体制所催生的。”vi吴炫认为由于中西方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拿西方文学理论解读中国经典是错位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一谈文学的文学性,便只能将目光投向西方的‘文学自律的形式批评’和‘纯文学’,以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来理解那种实体性或边界性存在的‘文学性’。当这种‘纯文学’不能在不纯的中国文化现实落根之后,‘文化批评’、‘反本质主义’这些西方后现代文学批评话语,就又作为对‘纯文学’、‘纯粹形式’的话语纠偏而出场。但无论是在西方实体性存在的意义上理解‘文学性’和‘文学本质’,还是在‘反本质主义’的意义上质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其实均错位于‘不破坏整体性又能保持独立性’的‘中国式文学性特性’,更错位于中国文学经典的独创性经验。”吴炫认为西方纯粹意义的文学研究并不适合解读中国经典,即便是审美的、文学性的理论,直接拿来解读中国经典也有隔靴搔痒、盲人摸象之感,因为西方二元文化所形成的“实体性或边界性存在的‘文学性’”不同于中国一元文化的整体性穿透性特质,他从而提出不破坏整体性又能保持独立性的“中国式文学性特性”。因此运用西方现代后现论研究《红楼梦》,有多少研究只是西方某种理论在中国的一阵热潮,因而疏离和隔膜于中国经典和中国文学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三.中国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原创

第三种研究思路是一些学者意识到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经典的隔靴搔痒,转而又回到中国传统中寻找方法。如刘再复2009年出版的“红楼四书”:《红楼梦悟》《共悟红楼》《红楼哲学笔记》《红楼人三十种解读》,就是在海外兜兜转转一圈,发现西方现代后现代的很多理论思潮并不适用于文学,反而遮蔽或消解文学,从而回归中国禅宗“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阐释和解读《红楼梦》哲学思想、文学境界、人物形象、文化内涵。这种悟的阅读方式触动受西方学院派浸染的刘剑梅进行反思:“这些年读了太多西方学院派的著作,中‘毒’太深,几乎离开了文学。不仅是我,而且我还发现我的同事们谈论的都是‘全球政治’,‘第三世界’,‘帝国主义话语霸权’、‘反殖民扩张’等等大概念,似乎也没有真正关注文学的。经过后现代主义的洗礼,文学批评和文学作品越来越来脱节。……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家也就不需要具备任何文学直觉,只要会运用西方理论,即使再差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讲出一番玄玄乎乎的道理。我本来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才进了北大中文系,在美国也从事文学教育,但是到了后来只感到困惑和迷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讲述文学话语,还是政治话语。”vii刘剑梅发出感概要找回“重新拥抱文学的幸福”。

刘再复说:“我读《红楼箩》和读其他书不同,完全没有研究意识,也没有著述意识,只是喜欢阅读而已。阅读时倘若能领悟到其中一些深长意味,就高兴。读《红楼梦》完全是出自心灵生活的需要,我把《红楼梦》作为审美对象,特别是作为生命感悟和精神开掘的对象。我终于明白中国文学乃至文化最大的宝藏就在《红楼梦》中,这里不仅有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宅藏,还有最丰富的思想宝藏、哲学宝藏。所以我才冒昧地称‘悟’为第三种阅读形态,并给拙著命名为《红楼梦悟》,与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作一对应。”viii刘再复从生命、灵魂的需要出发阅读、体悟《红楼梦》,强调文学本身魅力和价值,这样的阅读值得赞赏,也是经典阅读与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但是这里仍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中国传统文论中哪些是文学性,哪些不是文学性,需要辨析。二是文学性不只是方法论,回归传统方法能不能解决当代文学问题?刘再复从安身立命的灵魂归属感审视西方学院派理论,悟证《红楼梦》,特别是对人物“心灵和性情”的阐释,有很多真知灼见,也是俞平伯所说的从“文艺的范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但是“悟证”作为一种阅读、探讨和写作的方法论,其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美学观与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有什么不同。“由于中西方文论命题、概念和范畴的根子在哲学,由于‘意境’、‘气韵’这样的古代文论范畴离开‘玄学’和‘禅宗’就不可能成为文学观念,所以如果我们不从哲学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化概念进行局限分析和改造,中国任何古代文论范畴就都难以具有‘现代之用’――那种就文艺理论本身来完成现代转换的做法,已被‘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样的只是在‘多年呼唤’所证明其难有实际成效。”也就是说,刘再复是否对“妙悟说”有批判和改造?“悟证”作为不同于“考证”和“论证”的第三种方法论,是否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还是古代一直就有,现在只是将其引入了《红楼梦》研究领域?这个问题刘再复没有明说,或许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刘再复悟读、悟说、悟证《红楼梦》非常精彩,展现了《红楼梦》浩瀚深广的文学意境与魅力,但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不能创造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仍然只能选择前人的理论进行当代阐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阻碍他向前跨出@一步的原因在于刘再复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不是现代的平视,仍是古代的仰视,对待经典的态度不是平视、尊重和创造,仍是仰视、膜拜和学习。

从学术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原创这三种不同程度的创新来说,刘再复式的红学研究仍然处在创新程度不高的学术创新的层面,即用中国传统和西方的既定理论套用《红楼梦》的思维模式,把既定理论作符合时代的新解释,还未达到理论创新(对理论问题进行改造)和理论原创(创造新的理论问题)。吴炫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或坚守传统,或引用西方,或从传统到西方、从西方到传统地徘徊:即不思考原创中国现当代新的文艺理论的问题,而只是选择中西方既有的文艺理论来研究文学文本。“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思潮迭起,常常只能成为不能面对中国自己的文学性问题的“理论自娱”、“批评自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独创性问题影响力的丧失,就会是历史的必然。”他进而提出“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开辟了一条理论原创道路,不失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原创之范示。

“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揭示经典之为经典的文学性、独创性问题。文学性即独创性,“所谓独创性问题研究,是要揭示一个作家不可替代的贡献,或者探究作家未能做出此种贡献的原因。”ix《红楼梦》是不是经典以及为什么是经典?《红楼梦》凭什么成为四大名著之首?使其成为经典中经典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于其他作品,曹雪芹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哪?《红楼梦》的独创性高在哪?独创性程度高的作品具有什么特点?后来的作家如何超越《红楼梦》,创作出独创性程度较高的作品?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当代文论是否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并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和帮助,应该是中国当代文论创新和建构的基本目标;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学问题作出理论创新和理论原创应该是中国当代文论创新与建构更高一级的追求。

注 释

i王国维,胡适,俞平伯,鲁迅等.名家正解红楼梦[M].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ii[美]布鲁姆著.江康宁译.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

iii吴炫.文与道:百年中国文论的流变及问题[J].文艺争鸣. 2011(01)

iv曹文轩.质疑“大文化批评”[J].天涯,2003(5).

v吴炫.非文学性的文化批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vi[美]布鲁姆著.江康宁译.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

vii刘再复刘剑梅.共悟红楼.三联出版社.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87-02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中国梦”一词首次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就开始了对中国梦的研究之路。接着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而有关中国梦研究也由最初的政治领域扩展至经济、外交以及教育等领域。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则尤为必要。因此,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意义

也曾指出:中国青年奋斗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将中国梦思想内涵、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传承给下一代。因此,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担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增添新的内容。中国梦教育是新形势下的符合教育规律和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新内容,因而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梦教育。将中国梦教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无论是对教育本身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都是有益的。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中国梦理想信念的影响下有助于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困境

(一)理论困境

“中国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上的,与大学生心理层面的距离较大。要想使中国梦教育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必须要符合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认同。只有让大学生从理论中汲取到属于自身特色的营养,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和惠,才可能获得大学生对理论的支持和认同。

而目前关于“中国梦”的理论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国家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的相关研究不多,难以实现中国梦教育与课堂教育、实践教育和传播载体的有机融合。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学生的专业课,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这些在没有具体理论的指导下是难以实现的。即使实现,其作用的范围和取得的效果也都是有限的。拉近中国梦教育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中国梦教育的理论研究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中国梦的某一方面,缺乏比较全面深化以及综合的研究。对于这一理论,需要明确的是这一理论体系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的总结和升华,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成果。因此,如何将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深化,是目前中国梦教育的重点。

(二)现实困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的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会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梦作为当代的科学理论,要想掌握大学生,就必须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转

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而在中国梦理论转化为现实力量的过程中,却往往因为复杂的内、外部等现实因素,使其实现比较困难。

中国梦教育是理论的自我实践。对中国梦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不仅要关注其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即将中国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联系起来,还要关注其在在社会其他领域实行的有效机制,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与之结合,将中国梦教育灌输到大学生教育中。

另一个现实困境,继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传播载体之后,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就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由于国情、党情知识的匮乏,在意识形态方面较易产生混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3]在进行中国梦教育中,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梦的灵魂和保障,而中国梦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和新能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教育内容

为了解决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理论困境,就必须从教育内容本身出发,寻求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与中国梦的结合点。当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紧密相关时,大学生就能对中国梦理念做到自主意识、自觉实践。当然,中国梦与大学生的结合点只能通过反复实践才能产生,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是不够的。

要加强国情、党情的教育。在这一方面,值得做的还有很多,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有关国情、党情的教育缺乏,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分不清对错,容易陷入。因而,高校应考虑开设相关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基础,这对于中国梦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梦教育内容进行改革,不是改变其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式,而是对内容进行进一步进行充实。将中国梦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之成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崭新环节。不仅如此,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适当融入中国梦教育。用“中国梦”为高校课程建设提供思想指导,为大学发挥育人功能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使梦想更好地照进现实,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不仅要关注理论的现实接受性,更要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予以重视。而教育路径作为联系教育主客体的媒介,使二者发生有机作用,因而教育路径的现实性也是十分重要,构建具有现实性的课堂路径、实践途径和媒介途径意义重大。

从教育对象方面推进中国梦教育,即是教育大学生具有中国梦的共同理论思想基础。首先,应该看到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理论接受的特殊性,按照不同的模式进行教育。其次,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4]。在大学生群体中,个人成长受同龄人的影响更加显著。因而,重视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对于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分必要。

(二)拓宽教育途径

在明确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特点的前提下,寻找合理的教育途径则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要充分重视校园传播平台的合理利用。校园传播平台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存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隐性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更是全面的,渗透性较强。如果能使学生从文化角度产生认同感,那么中国梦的教育则必然会在大学生中掀起热潮。通过横幅、报刊栏以及广播台等载体,将中国梦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进行传播,普及教育成效。

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进行教育,巩固教育成效。这就需要高校建设好官方的网络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中国梦教育,由高校教师和学生党员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不定时开展学生思想交流研讨会,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以及理论认知过程中的问题。网络媒体作为学生接受信息的首要途径,必然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再次,更加重视课堂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内涵。学校教育是大学生获取“中国梦”理论内涵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基础性环节。要更加重视这一课程,加强对思政教师的选拔及考核工作。进行上课的形式多样化改革,在课程中开展主题电影观看、主题情景剧表演、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趣味性。

最后,通过一系列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开拓教育空间。设置党课团课,让中国梦教育在生活中“活起来”,从而提高教育水平。让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和网页上的“物”。实践出真知,唯有在实践中才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坚定对正确理论的信念,继而成为理论的自觉践行者。而这一切唯有实践才能实现。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学校教育三种渠道相互补充来展开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无疑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要实现这三者的有机统一,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将中梦教育真正贯彻到大学生群体中。将大学生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30.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6)

关键词:梦境 创作

中图分类号:B8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引言

梦是人的欲望的想象性实现,是人的理想追求的乌托邦。在人类对于梦的文字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对原始人而言,他们认为梦与他们所相信的神的世界有着联系,梦来自神灵的启示。古人有云“南人不梦马,北人不梦船”之说,原始人由于认识的局限,将梦理解为鬼神的活动,是鬼神在人睡眠时与人沟通,传达天意,指点迷津。在我国殷商文化中的卜卦占梦,认为梦具有神性,人们都是为神所管理。在《圣经》里面也有关于约瑟为埃及法老解梦的故事,这都说明古代人对梦的重视。自古至今,人类对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人类对梦的研究和探索涉及许多领域,通过了解许多与梦有关的文化现象,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古代人类的心态、追求和思维方式。人类对于梦的探索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

二.梦的含义

梦是一个虚幻而又现实的世界,说到梦的虚幻,大部分人会想到梦中的奇妙,但却一个幻象。说它真实,梦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不能否认梦中的一切。

亚里士多德认为:“梦不是神的产物,而是清醒时大脑的思维。

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对睡眠中的刺激的反映方式,是人们窥探心灵之窗,揭露人们种种无法实现的愿望的途径。

《墨子.经上》为下定义说:“梦,卧而以为然也。”又说:“卧,知无知也。”什么叫“知无知”呢?毕沅注道:“卧而梦,似知也,而不可为知。”梦中仿佛有所见、有所闻,实际上并无知觉。

Domhoff等人则认为,梦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人民的一种特殊经历,这种“经历”非常真实,要运用各种感官来体验,尤其是视觉和听觉的运用,梦是对睡眠状态下认知体验的回忆,并将回忆报告出来。

做梦时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只是一些孤立兴奋点在活动,这些兴奋点之间缺乏逻辑联系,这就构成了梦的荒诞性。但梦绝不仅仅是睡眠的副产品,也不完全是无稽虚妄的东西,它是人的睡眠处于浅层状态时的产物,是可以在清醒状态下描述出来的一种睡眠状态下的脑部活动,它是人的睡眠处于浅层状态时的产物,是可以在清醒状态下描述出来的一种睡眠状态下的脑部活动,它是现实生活的特殊继续,是现实生活的畸形反映,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特殊载体,是人的欲望的想象性实现,是人的理想追求的乌托邦,是睡眠中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会影响到人民在清醒时的情绪。因此,梦是一种很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

三.有关梦的理论

1.中国古代哲学家有关梦的理论

中国的哲学家早就指明梦是一种心理活动。《荀子・解蔽》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杨注:“言人心有所思,寝则必梦,偷则必放纵,役用则必谋虚。”把做梦、任情驰骋想象和思想考虑并提为心理活动的三种类型,在神灵迷信和梦兆观念盛行的时代里,这些观点的进步性是不言而喻的。《周礼・春官・占梦》提出“六梦”的概念:“一曰正梦(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二曰噩梦(谓惊愕而梦),三曰思梦(觉时所思念之而梦),四曰寤梦(觉时道之而梦),五曰喜梦(喜悦而梦),六曰惧梦(恐惧而梦)。”这六梦之分,都是对梦现象作了心理分析的结果。

2.弗洛伊德有关梦的理论

在西方对梦进行体统研究并且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首推弗洛伊德有关梦的理论。佛洛依德认为,梦是人愿望的达成或者满足,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是一种清醒转头的精神活动的延续,梦的组成元素不只是一些表象,他们是一些真正的是在的精神体验。在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指出梦是潜意识的字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显梦是梦境本身,隐梦是无意识的欲望,释梦就是通过显梦来解释隐梦含义的过程。佛洛依德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

3.荣格有关梦的理论

荣格是佛洛依德的学生,但是跟他的老师佛洛依德的理论有分歧。他的理论为丰富和加深人们对于心灵世界的人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荣格认为,梦是自然的产物,梦是幻想的、形象的、华丽的、复杂的、难以捉摸的、缺乏逻辑的。梦是潜意识所应用的一种原始的、象征性的表达方式。荣格特别强调,梦指向过去但也指向未来的属性,梦传给我们人类,又是我们所应遵循的向导。荣格重视梦的系列分析,他认为“梦是持续不断的。甚至清醒的时候也在做梦,只不过是在清醒的时候,意识的呼声如此之大,梦的低语便被淹没无闻罢了”。因此,他认为,梦的个别人洗意义不大,而梦者在一段时间内的梦的系列,则可以提供一个连贯的人格画面,可以通过对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揭示,使梦着心灵的主要倾向得以显露。

四、梦与文学

佛教典籍《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段经文,当年王日休注释“如梦”为:“其言如梦者,谓当时认以为有,觉则悟其为无也。”即使这样,梦作为客观现实世界在睡眠中漫无规则的幻化,毕竟和悠悠往事有着质的不同。但是文学创作不等同于哲学研究,对于作者来说,多点浪漫的梦的意念,可在很大程度东航,丰富他的笔底,没话他的文字,诗化她的篇章。

往事被当做梦来激发作者的创作热忱,是梦的奥妙之处;反之,把梦中诗一般的美妙景象,作为创作内容来写,则是梦的莫大功劳。梦中有所见,有思维,有悟想,有现实生活中无法碰上的美的意境和感受。从梦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以梦境作为创作的素材,从而在梦中激发创作涟漪,进而写出无与伦比的美妙篇章,这类垂范后世的文苑韵事,从古到今,几乎代不绝书,足见梦对文学创作所起的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

当年东坡居士《仇池笔记》卷下有《梦韩魏公》一则,道:“夜梦登令江楼,月色如银,韩魏公跨鹤来,曰:被命同列剧曹,故来相报。他日北归中原,当不久也。”文字简短明快,并且隐隐之中梦主人还认为其梦有着不久“北归中原”的暗示,真是件有趣的事。

梦境是无限的,飘忽的,作者正是抓住这种无限飘忽的梦境,把自己的感情抒发出来。

五、总结

人类对于梦的探索从古代占卜梦预测未来到用实验方法研究梦,创造各种梦的理论和书籍已有四千余年历史。人类对梦的研究和探索,涉及文学领域。文学是人的心声,其源头一直追溯到人的意识。作家有的从梦中获悉灵感,有的在梦中完成自己的作品。作家在作品中会不自觉的暴露自己,他们的无意识连他们自己也不曾察觉到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佛洛伊德 《梦的解析》[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洪丕谟 《梦与生活》[M]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3] 霍尔・ 荣格 《心理学入门》[M]三联书店,1987.

[4] 刘文英和曹田玉 《梦与中国文化》[M] 人民出版社

[5]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梦书》中华书局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7)

党的十以来,在一系列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理论内涵,并将这一理论命题奠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与各种错误思想划清了理论界限。

从哲学原理的角度上讲,中国梦不仅是一种奋斗方向,也是一种理论形成的先决条件。这种理论的形成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顶层设计上的指导思想,形成我们在复兴中华民族大业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解释,是一种思想价值在精神、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种层面上的理论原理的确立。中国梦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表述,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孕育。

中国梦与空想社会主义和的理论界限

中国梦从历史唯物论出发,实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不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梦”的命题,而且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空想社会主义和划清了理论界限。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①中国梦遵循历史唯物论这一基本原则,不是脱离中国实际从主观愿望出发,描绘使“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它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历史阶段,“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强调: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梦不是想入非非的“痴人说梦”,它是由特定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决定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建立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之上,是对近代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对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持续探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基于唯物史观的中国梦,建立在严格的历史前提、历史逻辑和“现实运动”基础上,同空想社会主义和划清了界限。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唯心史观出发,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逻辑关系,企图用“理想”取代现实,借助发明一套完善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改造方案,通过脱离现实的途径来实现“乌托邦”的社会梦想,这种空中楼阁的主观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者置中华民族的历史逻辑于不顾,任意解构历史、假设历史、割断历史,否认客观历史事实以及被实践检验的真理认识,妄图通过否定历史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样做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界限

中国梦遵循历史辩证法,坚持社会整体发展观和历史合力论,正确处理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形成一种现实作用力,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且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恩格斯晚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③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历史发展整体观与历史合力论的统一,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中国梦深刻地体现了这种统一性。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这一论述科学运用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下对社会发展整体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他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④这里集中体现并发挥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思想,通过凝聚每个中国人的力量,形成合力齐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与《共产党宣言》所憧憬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贯通性,“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自由创造、自由发展之梦,也是中华民族这个伟大“联合体”之梦。

基于历史辩证法的中国梦,建立在对社会基本规律,对自然、社会与人的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基础之上,与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和形而上学独断论划清了界限。主观主义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来绘制社会发展蓝图,或寄托于“假大空”的唯意志论;或借助于上苍的恩赐,以实现其虚幻的梦想。而中国梦则建立在全国人民齐心合力的集体创造,“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理想观、发展观,割裂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或片面追求经济指标,造成不可持续的畸形发展;或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观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导致生产力的破坏;或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实现的是少数人的奢欲之梦等。在历史辩证法基础上,这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中国梦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界限

中国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历史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划清了界限。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既是社会创造主体也是社会价值主体,是劳动成果的创造者与享有者的统一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其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⑥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提出的中国梦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不仅代表了中国人民“最近的目的和利益”具有现实性,而且“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具有理想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人民性。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心骨”,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中国广大人民,是人民共创和人民共享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实现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且指向共产主义崇高理想。中国梦的提出是对《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

与此相反,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逻辑前提出发,从剥削阶级利益出发,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创造主体,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滥,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扭曲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奢靡之梦,丧失崇高理想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之梦,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的之梦,败坏风气、欺人害己的形式主义之梦等。实现中国梦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⑦中国梦与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社会之梦、人生之梦划清了界限。

中国梦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界限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梦、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与人类崇高理想的辩证统一,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划清了界限。

《共产党宣言》指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⑧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于165年前作出的科学论断,依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特别是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使我们凝结成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中国13亿多人民致力于实现的中国梦,与各国人民期望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具有一致性。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⑨他在坦桑尼亚演讲中也宣示:“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⑩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时空局限和民族分隔,改革开放的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有利于占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赢得国际话语权,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之梦、中华民族伟大理想与人类崇高理想的辩证统一。

中国梦具有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辩证统一的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彰显出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的根本性区别。当今世界,国际安全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趋势,美伊战争结束后恐怖袭击不断,阿富汗战乱频仍无休无止,利比亚内乱未已动荡不安,叙利亚内战愈演愈烈,阿拉伯国家社会动荡险象环生,美国重返亚太步步紧逼、围堵、遏制中国等。它们为了实现一己之私的霸权主义之梦,不惜用各种手段撕碎、践踏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梦,致使千万无辜百姓死于非命,造成无数家庭悲剧、民族悲剧。中国梦与美国梦绝然不同,美国梦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秉持的是我赢你输、我兴你衰、我得你失“零和”博弈的利己主义原则;中国梦则建立在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奉行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造福人类的集体主义原则。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中国梦具有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的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和平发展之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致力于把中国的机遇化为世界的机遇,把世界的机遇化为中国的机遇,必将谱写出造福中华、惠及全人类的伟大历史新篇章。

中国梦的历史航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人民的力量凝聚改革的共识,使中国人民的大团结汇聚成科学发展的正能量,使之成为一个时代的力量,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方向,最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作者为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9页。

②④⑦:“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3年3月18日,第1~3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2页。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8)

D61

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自此以后,我国理论界对中国梦的研究随之兴起。在2013年3月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实现路径,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这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化。中国梦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人们尽快地接受并激发、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梦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和力量。本文试图对理论界近期研究中国梦的情况做一述评,以期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关于中国梦的内涵

关于中国梦内涵的界定,学界大体上经历了由“一元说”向“多元说”的转变过程。国内有些学者关于中国梦内涵研究的观点主要集中于将中国梦概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梦。有学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伟大的中国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通俗表达,换言之,中国梦的理论表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梦包含现代化之梦、社会主义之梦、民族复兴之梦。在中国梦这三种含义里,现代化是形态,社会主义是灵魂,民族复兴是主体”[4]。还有学者从梦想的不同主体来划分,认为:“中国梦应该划分为个人梦想、社会梦想和国家梦想”[5]。汪金友和周天勇对中国梦的理解更为具体化。前者认为:“中国梦是复兴的梦、时代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强国的梦,中国梦是富民的梦、创新的梦、攻坚的梦、奋斗的梦、出彩的梦”[6]。后者认为:“中国梦为数亿民众的新生活梦、安居乐业梦、社会保障梦、公共服务梦、环境优美和家庭平安梦”[7]。

2013年3月,提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引起了国内学者广泛的关注和共鸣,同时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更加清晰,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学术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梦的内涵作了相关的理论补充。有学者指出:“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8]。也有学者提出:“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在百姓和个人层面,中国梦是每个中国国民的道德理想”[9]。

有学者对中国梦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政党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是集体梦想与个体梦想的综合交融”[10]。另有学者指出:“中国梦包含丰富的内容,具体来讲,包括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正义、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内容”[11]。有学者从历史纵向角度指出:“中国梦的内涵包括民族独立梦、人民自由解放梦、国家繁荣富强梦、人民共同富裕梦;也有学者从中外横向角度指出,中国梦的内涵应该包括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12]。

二、关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启的社会主义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的确立,再到新一届党的领导人提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目标和发展阶段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梦的提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并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梦对世界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国梦同时是维护世界和平之梦,是促进共同发展之梦,是推动合作共赢之梦。

1.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角度研究中国梦提出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国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又一新的光辉典范,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梦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13]。也有学者认为,实现中国梦赋予了的科学发展观新的目标性内涵,同时为实现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问题 [14]。另有学者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成果为人民共享。这就意味着中国梦以实现人民幸福为终极目标,中国梦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人民主体观与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的继承和发展”[15]。

2.从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角度研究中国梦提出的意义。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人们的自信,有利于整合中国社会的一切力量,中国梦超越党派,超越阶层,超越行业,超越贫富,中国梦概念提出的目的之一是凝聚大家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强国[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赶上并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17]。有学者提出:“中国梦有利于凝聚内力,协调各方力量,是凝聚各方力量的粘合剂、推进中国发展的催化剂,这就为国家和社会建设汇集正能量”[18]。另有学者提出:“中国梦围绕‘中国命运’和‘中国道路’形成价值共识,有助于消弭价值冲突,凝聚发展共识,激活改革发展的动力。人民本位的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国家梦的统一,有助于增进公民认同,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梦具有全球意义,探索出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惠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19]。

(3)边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教育

边区社会教育分为政治、文化、军事三方面,具体内容与生产、生活、时事紧密相连深受群众热爱。例如边区社会教育冬学教材“在内容,《边区民众读本》注意了联系农民的生产和家庭生活;在形式上,把许多生字摆在一起,同类相聚,声韵和谐,词句简练,便于记忆,群众欢迎,为县区乡所称赞”。[7]

边区社会教育过程,反对“死读书”“注入式”教学,提倡社会教育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自己教育自己,使群众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人,更成为教育的主体。特别是民办公助时期形成了子教父,夫教妻的群准学习高潮。

边区广大群众面临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丰富的社会教育,纷纷参加社会教育,群众参加社会教育人数连年增加。1937年9月,边区政府开展识字运动,开办第一次冬学,当年就有10337人参加,1938年人数增加到15824人,1940年共开办965处冬学,21689人参加学习[8],仅绥德分区便有冬学学员13304名。[9]

随着边区社会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开展,社会教育的内容也从单纯识字发展为国防教育,卫生常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这对改造陕甘宁边区群众的旧思想旧观念起到重要作用。

三、边区社会教育的群众路线教育启示

目前我国各项社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是在高速度发展同时也存在发展的问题,例如教育脱离工作实际,教材更新速度慢,受教育者就业压力巨大,社会实践不足创业风险极大,瓶颈矛盾突出,通过研究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的群众路线方法得到以下启示:

(1)边区社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把抗战、生产和学习结合起来,以生产养学习,学习反过来促进生产和 抗日,真正实现了与群众、与实际相联系。

(2)群众路线是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成功的法宝,为中国的新教育真正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3)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实现了文化根植于群众目标,实现了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4) 边区社会文化建设逐渐摸索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正确路线。

这些启示对于社会教育中用市场作为教育目标,加强基础理论教育创新,以社会实践进行社会教育,增强社会教育的时代价值和与时俱进的步伐,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实践基础。

四、结语

陕甘宁边区边区的社会教育经历了十分曲折的探索过程,从旧的教育体制到创立边区社会教育的新体制,由强制教育模式到群众自愿的新模式,由政府包办到基层群众民办政府公助。形成了适合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独特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和群众路线经验,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工作,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利用群众路线教育这个法宝,开展新时期文化建设,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建设,新时期道德标杆建立。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疏通和引导好高速发展的网络文化方向。

面对信息爆炸,网络文化快速发展,各种思潮冲击中华民族文化。我们有必要借鉴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成功经验。利用群众路线教育这个法宝,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实践中探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真理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陕甘宁边区参政会文献汇编[G].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2]李.陕甘宁边区政府回顾,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64。

[3]刘汉水.边区文教工作的阵容[N].(延安)解放日报.1944-01-06(1).

[4]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页.

[5]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页.

[6]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社会教育部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6页.

[7]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社会教育部分》(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6-297页.

[8]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N].(延安)新华日报1944-6-6.

[9]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 社会教育部分》(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作者单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3.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角度研究中国梦提出的意义。中国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复兴之路,中国也将会和世界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中国梦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世界。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世界梦紧密相关。有学者认为:“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树起了新旗帜;表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得以彰显,民族共识重新汇聚;表明应在强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一中成就个人梦想,为世界和谐发展和丰富多样注入了新活力”[20]。另有学者指出:“中国梦体现了和平发展、与各国互惠互利共赢的时代精神。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是开放梦、发展梦、和谐的梦,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共同繁荣,并将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与各国分享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1]。“中华民族有足够的勇气、信念、责任感,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共同破解人类发展的世界性难题”[18]。

三、关于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梦的实现。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梦实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的认识比较统一。学界普遍认为,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就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历史和时代的背景共同赋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神圣职责。有学者指出:“回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90多年的奋斗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90多年进行的所有实践探索就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展开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永恒追求。”[2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对于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学术界认为:“中华民族能够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展现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综观全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有一个能够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和人民伟大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心骨和领路人,这个主心骨和领路人,就是中国共产党,她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23]。

2.坚持“三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报告中提出了“三个自信”,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梦是在自信前提条件下中华儿女付之于实践的行动。没有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发展预期的坚定的自信心,就不可能产生为实现崇高目标而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动力。关于“三个自信”与中国梦,有学者指出:“道路自信:明确实现中国梦的正确征程;理论自信:指引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制度自信:推动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24]。另有学者认为:“‘三个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确的路径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指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奠定价值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提供保障”[25]。还有学者从中国梦与“三个自信”的辩证统一性角度分析坚持“三个自信”的重要性,认为:“‘三个自信’与中国梦之间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和内在的统一性,实现中国梦,道路自信是根基、是方向;理论自信是灵魂、是动力;制度自信是保障、是支撑”[26]。同时,中国梦实现的基础来源于百年来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三个自信”,中国梦因此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7]。

3.坚持“三个必须”与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道路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实现中国梦也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实现中国梦还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民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强有力的保证。有学者强调:“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28]。学者们大多认为“三个必须”具有辩证统一性。“三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不仅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的实践中,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有一个具有自身特色、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共同精神家园;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29]。

四、关于中国梦的研究展望

(一)中国梦理论框架的构建与完善问题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9)

“中国梦”是于2012年11月29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受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线。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要切实肩负起育人使命,坚持师德为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都要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一、“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中国梦”最年富力强的年代,是践行“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和生力军,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力量和主体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中国梦”实践中,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第一,“中国梦”实现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统一。“中国梦”作为全民族的梦想,要求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梦”实现中承担相应的价值目标和历史使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确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要将“中国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不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信念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二、“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遴选原则

(一)坚持理论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同样需要理论教育。当然,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重点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突出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感性意识更强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在“中国梦”的宣讲教育中,不能只采取理论教育的方式,还需要采取体验式教育的方法,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自觉地将“中国梦”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思想中,在体验中真正感受“中国梦”是实实在在的,是与自身息息相关的。

(二)坚持主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教育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主体―客体”的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让学生主动融入“中国梦”的建设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内心感动,发自内心地把个人理想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相结合。同时,还要坚持发展性原则,就是在鼓励大学生参与“中国梦”实践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并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而且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去发展,并能够实现目标。

三、“中国梦”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紧扣“中国梦”的时代内涵,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宣传媒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树立典型等途径展开教育,不断增强“中国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引导他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

(一)利用课堂教学的主平台,加强“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教育

在高校开展“中国梦”的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平台,发挥主阵地作用。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详细讲解“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另一方面又要结合专业课程有意识地渗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保障体系,让大学生自觉加强专业学习,为投入“中国梦”的实践积累知识,从而使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无处不在。其次,根据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维开阔的特点,应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教学,而是采取互动交流的“参与式”教学,转变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调动大学生对“中国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应该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加强校园舆论宣传。要利用好校园网、微博、QQ群、校报、校内广播电台、宣传橱窗、海报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方面,通过校报、海报、宣传手册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宣传,形象生动地展示“中国梦”是真实的梦,让大学生在观看中国成就展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博客、QQ群等引导大学生就“中国梦”开展广泛的学习讨论,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

总之,校内各种媒介的充分利用,可以将有针对性的“中国梦”相关信息加以设计,变枯燥为生动,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使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舆论氛围中,自觉接受相关“中国梦”的信息,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三)利用校园文化平台,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要利用好校园文化平台,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将“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展现在校园网、校园海报、宣传橱窗、宣传横幅中,利用丰富详实的图片资料和优美的文字表述,通过健康的信息传递,提升校园文化品质,提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其次,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是使大学生将对“中国梦”的学习转化为自觉行动的保证。

总的来说,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仰;在活动中升华理想;在实践中勇担责任。(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以“中国梦”凝聚中国社会正能量(2013-01-14)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3]高斐.社会主义核心价价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

[4]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2013-03-18)[2013-03-22].

[5]吕品,李晓月,刘文光.浅议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新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篇(10)

一、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应重点加强“中国梦”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中国梦”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及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中,既可以有效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也可以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促进学术研究与教育效果的双赢。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使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有图有像有声的教学。

第三,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与大学生自身成才之间的关系。使广大青年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懈奋斗,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发展平台

首先,加强校园自身的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建设中增加雕塑、书画、摄影等烘托爱国主题的作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起到励志的作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加强校史展览馆的建设,让大学生更准确了解学校的发展过程;以“中国梦”为内容,通过影像资料、图书画片及名言警句等软装饰,展现“中国梦”的历史溯源及宏伟蓝图,让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中国梦”的校园物质文化中,接受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将“民族复兴”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大学传统和特色融入其中,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共同理想信念,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和新的要求,使“中国梦”成为大学校园中充满着激励作用的正能量。

第三,加强以社团活动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国梦”教育可以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梦”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落实发展

首先,高校应积极开展“中国梦”主题学习参观活动。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激发他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其次,高校应定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和专题研讨活动。要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西部,紧密联系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思想,通过社会调查,使广大学生坚定实现“中国梦”理想信念。

上一篇: 马克思哲学原理论文 下一篇: 幼儿园食堂厨师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