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优势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0 11:50:06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003-03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

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2)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3)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首先实现其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突变,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没有对这种突变及其发生进行充分的解释。

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跨越式发展战略

实现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所有落后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的一个普遍取向。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德国和美国对英国的赶超、二战后日本、韩国等对欧洲的赶超,说明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可能实现的。但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实现赶超的过程中出现了战略和政策的偏差,陷入了困境。赶超战略如果是建立在一国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符合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战略就有可能实现。而如果赶超战略主要受出于政治等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驱动,则往往是反比较优势的,也是违反产业发展规律的,这样的战略容易走向失败。普雷维什、辛格、缪尔达尔等所主张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失败就是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上。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关键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从而产生变迁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低风险地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技术模仿和引进必须与资本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积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赶超的速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起先导和制约作用的。这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越是新技术,发达国家的保护越严,获取的代价越高,而对成熟技术,则保护轻松,获取的代价也较低。这说明,技术可以模仿,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持续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得到“适宜的技术”。经济的跨越式快速发展,要求在技术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更大更多的创新,突出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要使得一国在最高级的要素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才能支持产业向高级化和具有竞争力的方向转变。为此,落后国家必须实现由资本(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向技术创新的快速转变,缩短追赶的过程。实现这种快速转变的唯一路径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他们并没有能够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上的差距(邹薇,2003)。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结构的系统提升就无法实现,从而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和经济赶超就不可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是保障技术引进效率、增加物质资本积累并形成产业竞争力的先导。

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必须由政府刻意而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赶超都是由落后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开始的。日、韩等国正是由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积累了人力资本的优势,才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得以跨越式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在选择产业升级方向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为扶持所获得的,不是比较优势自然提升的缓慢结果。所以,一方面要看到,日本、韩国等在产业发展上是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个比较优势的获得正是它们优势跃升的结果,而不是渐进取得的。

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会逐步提升,但由此所取得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是发达国家多年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也往往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所放弃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落后将是长期的,循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去实现赶超的希望是渺茫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应遵循“人力资本先行追赶——技术追赶——产业跃升——经济赶超”的路径,重在发挥人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命运的真正转变应该是发生在佩雷丝和苏蒂所说的“第二种机会窗口”,而不是比较优势战略所倡导的“第一种机会窗口”。

四、结语

经济发展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变迁、升级,向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在确定主导产业并实现产业升级时,都不能脱离由本国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也不能受限于比较优势战略,而应力求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性提升,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增加资本存量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经济的赶超必须建立在人力资本存量的赶超上。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既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并保持其竞争力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6)

2.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哲社版),2003(1)

3.郎永清.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J].国际贸易问题,2004(8)

4.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

5.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5)

6.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

7.熊贤良.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国的经济发展[J].南开经济研究,1995(4)

8.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9.马云泽.“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的再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7)

10.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4)

在经济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是所有落后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制定的发展目标。赶超是一个以不平衡的跳跃式发展为特征的超常规经济增长模式和过程,表现为经济超常规的增长速度、跨越式的产业结构转换和高级化,经济赶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产业结构变迁的“蛙跳”过程。近年来,理论界对于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三类观点:一是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二是后发优势理论,三是竞争优势理论。本文试从对这三种发展战略的分析入手提出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战略选择。

一、三种经济发展理论的关系

北大经济学教授林毅夫等从对赶超战略的批判入手,借助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会使得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结构得到较快的提升。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

美国经济学家列维和格申克龙最早提出了后发式现代化的论点,为后起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提供了理论依据。胡汉昌和郭熙保认为,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制度、结构和发展意识等五个方面,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而由于比较优势战略有一系列的缺陷,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竞争优势论者对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也持不认同态度。廖国民和王永钦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实际上,不论是后发优势理论还是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不存在根本的对立,也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后发优势实际上就是落后国家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是落后国家培育和提升其要素禀赋结构并形成比较优势的主要途径,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不仅不会否定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后发优势本身就构成了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内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种理论虽然都直接地构成一种国际贸易理论,但是,两种理论的自然延伸又都构成一种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和企业一样,其竞争优势的获得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基础,竞争的过程就是比较的过程,因此,竞争优势内生于比较优势。

本文认同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对一国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路径的解释,但同时也注意到该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方面尚有不充分的地方。

二、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基础和前提是人力资本赶超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在开放经济中,由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必然要受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态影响,对不发达国家来讲,甚至会打断其产业升级的自然过程。由于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要素禀赋结构的劣势,其比较优势必然是由低级要素所决定的优势。这种低级要素所决定的优势很容易被发达国家高级要素优势所替代而丧失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必然存在落后国家比较优势与其竞争优势的分离。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比较优势战略认为,德、美、日、韩等实现赶超和后起的国家,其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存在对应性,是根据要素禀赋结构的外生变量所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但问题是,这些国家实现产业升级时的要素禀赋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是遵循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仅仅遵循比较优势战略能否使落后国家实现赶超?

赶超战略的重点在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战略。落后国家要通过跨越式发展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经历一个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跃升引起产业结构突变的过程,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经济的竞争力表现在高端产业、主导产业上,而不是发展中国家依据现有资源禀赋优势所决定的低端产业上。

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跃升的实现发生在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上。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通常是指资本丰裕程度的提高,但物质资本的增加并不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产业和竞争方面的优势。因为物质资本积累所产生的收益递减会使得发展中国家在人均收入低下、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经济时,经济就会出现停滞不前,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水平上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提高自己经济的储蓄率,无论如何从发达国家引进物质资本、引进先进的技术,都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命运。但是,如果发展中国家在积累物质资本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均人力资本水平,逐步提高本国人力资本储蓄率,则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像二战后的日本和20世纪60-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那样,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在经济上追赶甚至超过许多发达国家。通过低成本、低风险地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进行技术模仿,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技术模仿和引进必须与资本积累特别是人力资本积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赶超的速度。在技术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缺少人力资本的积累,技术结构的系统提升就无法实现,从而产业的跨越式变迁和经济赶超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发展中国家最终能赶超发达国家的优势只能是在人力资本方面,经济的赶超首先在于人力资本的赶超。日、韩等国创造了“东亚奇迹”,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就是在遵循比较优势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本的率先赶超而达到的。

人力资本与其他要素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投资收益的递增性和对产业扩张所起到的持续性支持,产业结构越向高级化发展,人力资本的这种优势就越明显。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能动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人力资本本身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了物质资本。物质资本的增加永远不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超越发达国家的决定性优势,发展中国家潜在的后发优势要想得到发挥,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快速提高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突破性发展是不可替代的。

三、产业结构突变性提升和经济赶超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关键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速度从而产业变迁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起先导和制约作用的,这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对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增加必须由政府刻意而为,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历史上成功的经济赶超都是由落后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开始的。日、韩等国正是由于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积累了人力资本的优势,才使得要素禀赋结构得以跨越式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各国在选择产业升级方向时所具备的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是注重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为扶持所获得的,不是比较优势自然提升的缓慢结果。所以,一方面要看到,日本和四小龙在产业发展上是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的,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这个比较优势的获得正是他们优势跃升的结果,而不是渐进取得的。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重点发展的行业是钢铁、机械、汽车、石油化工、造船、电力,70年代是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80年代以来是能源、信息、材料、生物工程等。如果单从要素禀赋结构来看,日本当时在这些产业上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开放的经济中,人力资本的优势使得日本能够集聚足够的物资资源和资本,克服要素禀赋的劣势,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发展并取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样,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重点发展轻工业,70年代重点发展重化工业,80年代进入信息产业,并在这些产业上取得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本的积累也是主要的推动力。

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会逐步提升,但由此所取得的比较优势往往只能是发达国家多年前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工业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也往往是来自于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升级所放弃的。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落后将是长期的,循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去实现赶超的希望是渺茫的。日、韩等国如果没有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就不可能突破产业快速升级的瓶颈,实现跨越式赶超。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应遵循“人力资本先行追赶―技术追赶―产业跃升―经济赶超”的路径,重在发挥人的优势。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既是落后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并保持其竞争力的源泉。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6:12-13.

[2]胡汉昌、郭熙保.后发优势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J].江汉论坛,2002,9:28-29.

[3]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9:39.

[4]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5:33.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5)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发展战略有较多的讨论,在讨论中也存在较大的分歧。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一国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路径,但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方面遇到了较多的挑战。笔者试从比较优势角度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快速变迁和经济赶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一、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及其科学性

林毅夫等从对赶超战略的批判入手,借助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一国最具竞争能力的产业、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而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遵循的经济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会使得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结构得到较快的提升。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6)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7)

产业是地区经济增长的载体和推动力,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要的是研究区域产业问题。在以往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的文献中,基本上都是主张在区域主导产业理论框架下研究问题。但是对于区域主导产业的内涵及分析框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我们概括为先“主导”再“区域”。他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研究体系和方法在区域经济问题上的应用。因此这一类的分析一般是遵从先介绍主导产业的一般理论及其发展脉络,然后再引申至区域经济分析的模式。第二种观点我们概括为既“区域”又“主导”。一些学者主张把区域专业化产业与主导产业选择合二为一。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们认为区域经济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经济问题的“微观化”,一个国家要建立一个综合的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一个区域也要建立“大而全”的产业体系。

第二种观点显然是建立在对第一阶段观点的理论反思基础上的,这也是目前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主流。但是这种分析思路并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的一致的逻辑关系和分析框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一方面沿用了主导产业的分析框架,一方面又补充进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分工理论。其综合集中体现为选择基准的综合。这种简单加总带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把各项指标水平地赋予不同权重,一个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即使在该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也可能因为对产业关联度赋予较大权重而成为了区域主导产业,显然这种理论分析应用到实践上会带来错误的产业政策。

二、区域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产业的辨析

1.基本概念

(1)区域主导产业

迄今为止,区域主导产业(regional leading industry)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国主导产业的范畴来自罗斯托主导部门理论。罗斯托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根据他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指出,在任何特定时期,国民经济不同部门的增长率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整个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关键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据此,我们认为,区域主导产业作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一个范畴,主要是因为现代产业经济关于主导部门理论在区域经济分析的延伸和应用。

(2)区域优势产业

为了研究区域优势产业的涵义,我们首先对“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定义进行梳理,然后从其定义的发展归纳出其涵义。

“区域优势产业属于资源配置范畴,表示某一地区在某种产业的全国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可通过产业的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来衡量。”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资源禀赋差异。(2)规模经济要求。(3)区域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和中观层次的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以说,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形成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基础。”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内涵在不断拓宽:首先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引入,带来了对区域产业问题研究视角的一个转向,即从单一区域的封闭视角到强调区域分工的开放视角;其次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引入,使我们从竞争力角度来认识区域产业问题。

承接以上思路,本文作者认为“区域优势产业”(Regional Industry of Advantage)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上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这样一类产业。这类产业又可分为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种层次。

2.理论框架

(1)研究视角

主导产业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是早期的发展经济学家从一些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动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他们的研究视角有两个特点:第一,分析的起点是从单一的国家开始,强调的是各个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共同路径;第二,着眼产业结构演化理论,把产业看成是一个有机体,强调产业具有自身的属性。这种研究视角运用到区域经济层面,就会导致忽略区域差异,强调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殊途同归,强调产业共同属性。

区域优势产业研究兴起于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全球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为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和蔓延。在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条件下,优势产业的研究视角截然不同于主导产业:第一,分析的起点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随之产生的区际分工和区域专业化;第二,着眼区域经济理论和竞争力理论,主张从区域差异性上分析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

(2)理论基础

区域主导产业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抽象掉了产业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其理论脉络可追溯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库兹涅茨和霍夫曼的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区域优势产业的理论脉络则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是利用区域差异进行专门化生产并进行区域贸易,以获得比较利益的理论。此外,优势产业的理论基础还应包括最新发展的竞争优势理论,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产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和机制。

(3)政策涵义

罗斯托在分析主导产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必须集中资本,优先发展主导部门的思想。把主导产业思想应用到政策上最突出的代表是二战后的日本,日本从主导产业评选的理论可能性、实现途径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等构筑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体系,为政府制定发展战略和实施产业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帮助日本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起飞。

而优势产业理论,从其比较优势原理的鼻祖亚当・斯密开始就是坚持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的经济自由主义者,而倡导竞争优势理论的迈克尔・波特更是反对传统的国家干预和补贴,认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微观层面的企业而非宏观层面上的政府,国家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就在于维护和优化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DF 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截止到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也累计过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的基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贸易政策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奇迹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几年中国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不断、产业升级困难、某些沿海地区出现人力资源短缺等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在经济发展理论上,经济学家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注:在本文中提到的地区是指世界上有些经济独立但不是国家的区域。)开展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上早就达成了共识,但是究竟采取哪种经济发展战略却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经济发展理论。

本文拟介绍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中国目前所具备的显示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一些中国现阶段仍然需要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对国际贸易现象的分析,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之一,并随着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按照李嘉图的论述,所谓比较优势就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引起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差异。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并从中获得社会福利的提高。这种见解在李嘉图年代及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自由贸易理论的真知灼见。但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学的崛起,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单一劳动生产要素投入的假设在解释多种比较优势来源时就发生了困难。

随着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弥补了李嘉图理论的局限,引入了多种要素投入假设的分析框架。萨缪尔森、罗勃津斯、斯托尔托等人在H―O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揭示了贸易对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H―O理论解释了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至今仍然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以资源禀赋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从这一点来说,H―O理论是正确的,而且没有过时。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优势的出现,H―O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大量的行业内贸易。

在H―O理论之后,“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得人们对H―O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丰富了比较优势理论,有研究者通过对H―O理论进行改进,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更为广泛的基础上来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就能够解释难题,并且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上述改进基本上是有效的。另一部分研究者通过放弃H―O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条件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其中,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实际上说明了一个国家可以从规模经济上获得比较优势。以弗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获得不同水平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弗农的贸易理论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上的差异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技术可获得性差异贸易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有部分研究者从收入水平的差异、消费者偏好等需求方面提出了有关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部分解释了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以上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简单回顾。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单个经济理论模型当然不能解释所有的国际贸易实践,但这些模型提供了现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框架,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这些理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从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对贸易现象做出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不同国家贸易产品价格上的差异,而这些价格差异就是来源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不同。因此,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支持一些现有的对国际贸易的基本认识: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而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方式与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1]。

既然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并且贸易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之一,而来源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技术水平不同等因素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最终贸易产品价格水平的高低,那么可以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按照其要素禀赋结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其产业和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就成了这个国家在全球化时代提高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这就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的逻辑基础。

特别值得介绍的是,林毅夫及其合作者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会诱导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的企业和产业才有自生能力,并能够从本国的比较优势中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同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国家的企业能够低成本的从更为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进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较快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向发达国家收敛,最终达到获得高层次竞争优势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目的。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经济发展会沿着一定的路径自然演进(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陈飞翔,1994;Lin、Cai and Li,1996)。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指出了一个国家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向。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而比较优势理论也就成了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

二、中国现阶段的显示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从资本密集型的、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在过去20多年中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许多学者通过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进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Chang和Ping(2002)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们首先用RCA方法度量了中国(1980-1998年)各行业(SITC0-8)的显示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在1995年之后资源密集型行业不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这说明我国已基本实现从资源密集比较优势向劳动密集比较优势的转变,但是,我国在绝大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他们构造了一个计量模型证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显性比较优势对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陶俊用类似的方法验证了Chang和Ping的观点,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与其劳动资源密集的禀赋相吻合。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比较优势可以合理地解释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数量的变化[2]。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成功,也验证了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是采用2000年之前的数据。笔者将增加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相关数据,一方面从中国近五年来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的绝对数据的变化情况看比较优势的变化,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各种商品的RCA指数来显示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下面表1和表2分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5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有关数据: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文中其他数据除非特别说明都是同一出处。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出口产品包括十大类:0―食品和鲜活动物,1―饮料和烟草,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等,4―动植物油等,5―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6―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产品。通常将0―4类初级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第6、8两类制成品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5、7两类制成品定义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第9类定义未分类的其他产品(这类产品在进出口中的数量很少)。

首先,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的绝对数据看比较优势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商品的前三甲是第6、7、8三类产品,并且这几年来的增长速度很快。从表2中看出,中国历年来最大的净出口产品是第8类杂项工业制成品,2005年净出口值高达1333.2亿美元(2005年中国全部的净出口值刚刚过1 000亿美元),这些杂项工业制成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家具等)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净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第2、3、4、5等四类产品,这些产品不是资源密集型就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资源和资本正是中国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中国目前的贸易格局基本上可以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第7类产品,这类产品属于国际贸易中比较活跃的大宗贸易产品,贸易的数额较大,并且这类产品中有很多种商品都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7类产品近两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的净出口产品了,而且在2005年的净出口额位居第2名,达到616.3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在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分额。

其次,从RCA指数看中国的比较优势变化。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数用来衡量一国j的出口商品i的显示比较优势,由该种商品占国家总出口的比重相对于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来决定。其具体计算公式①如下:

注:①公式中X表示出口值,脚标i,j分别表示行业和国家。如果RCAij值大于1,则表示该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若该指数小于1,则这种产品没有显示出比较优势,或者说显示出比较劣势。

②根据联合国世界贸易统计数据计算。

表3和图1就是根据RCA指数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年份数据计算出的中国各种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及其趋势图。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到19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并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完全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从1990年开始,中国一直以来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是第8类产品,这类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第7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的变化,在2003年之前,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直处于显示比较劣势,但相对于其他产品RCA指数的下降趋势,第7类产品RCA指数一直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并在近三年中显示出比较优势。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带动了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

注:①此图以表3的数据为基础,图中横坐标数字1―9依次表示表3中1980―2005的各个年份。

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现阶段的显示比较优势,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显示比较优势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换;(2)中国现阶段最大的显示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3)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一直在减弱,并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选择

对上述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成功,依此看来用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用于指导制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可行的。

但经济学界永远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经济发展理论界还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该理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在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国内外环境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从长远来看,最终会失去竞争优势。国外也有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适用范围上有极大的局限性,它没有抓住现代世界经济中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不可能为制定合适的政府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辛格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呈现不断恶化的情况。发达国家凭借其贸易垄断地位,仍对发展中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这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推进了“比较优势陷阱”。

基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很多经济学家主张不应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实际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各自又都在其应用的前提条件下自成体系。值得指出的是:(1)如果可以认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隐含的条件之一在于当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时,政府必须对产业升级时率先进入新产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以补偿创新的外部性,这个观点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运用“动态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时仅仅是指本国当前没有、将来才会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难免会陷入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的误区;

关于一个国家采取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的种种内生的经济制度安排及其经济绩效表现的有关描述请参见林毅夫等人的相关文献,在这里不赘述。(2)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对立的替代关系,相反,只有充分地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实践应用中,竞争优势理论提出的国内市场规模、产业群聚等原则是企业和国家在选择行业时有用的参考原则,但竞争优势理论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问题做出回答;(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基于本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而保护本国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这与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殊途同归。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一般用于讨论同等发展程度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际操作中实施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的成本较大。因此,相比于其他理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中的前提条件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所处的阶段,经济发展路径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综合比较优势原理和前面数据分析中的结论,笔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仍然是适用的,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适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仍然应该以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为基础。理由如下:

第一,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动力之一,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能够很好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贸易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第三部分中的数据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蓬勃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注意的是,经济发展促进的资本积累将引起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2006年底,有人估计,广州市2006年人均GDP突破10 000美元,进入发达经济的门槛;另有数据显示,上海、深圳、苏州、厦门、大连等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将相继进入这个门槛。,从而本国比较优势也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适时进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出现引言中提到的相关经济现象。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抓住变化的比较优势适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得以更好的发挥变化了的比较优势。

第二,现阶段中国并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陷阱”与比较优势原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是对立统一的。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提醒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的同时也要规避“比较优势陷阱”。第三部分中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成功的实现了显示比较优势从资源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随着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升级,反映出了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有所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是沿着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升级。

第三,现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在国内很多地区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形式的转换过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劳动力成本未大幅上升以前,不宜转换成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充裕、就业压力巨大的大国而言更是如此。根据上面的数据,我国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约为2.2,差不多是刚刚显示出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RCA指数的一倍。而韩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1980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分别是4.95、6.98、5.24,这就说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这也就是说中国还是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经济,在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沿海地区可以扶持和鼓励主动承接国外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品生产实际上有数据显示,大多数的跨国公司先前在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的相关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品也在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高资本积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从而促进全面的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第四,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中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依赖于资本的投入水平,因此,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按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资本积累十分迅速,但人均水平较低。2006年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2006年居民储蓄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的2006年人均GDP仅为197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在全球排第110位之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中国只有继续遵循本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企业和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积累资本。另一方面,面对资本的初步积累,虽然中国整体上的的数据表现出来技术升级也在发生变化,但现实中的产业升级困难、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等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延缓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的资本报酬率,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较快的技术进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克鲁格曼等人认为,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其一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其二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技术创新是通过自主研究和开发活动(R&D)来获得的,这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而干中学的技术进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低成本引进。一般而言,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了技术,即所谓的“技术外溢”。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是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技术引进,不断进行“干中学”,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技术进步。因此,只有继续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才能吸引国外的投资,才能从大量的国外投资、贸易中分享到“技术溢出”的好处,实现较快的、低成本的技术进步。

第五,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能更好的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受严重打击的国家像韩国、印尼等,一般都是在追求赶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由于这种产业不符合这些国家经济上的比较优势,在政府的扶持下虽然能够把它们建立起来,但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相比竞争力差,因此,外贸容易有赤字。相反,在这次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祖国大陆及我国台湾、我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的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不高,外汇储备很大,短期债务对外汇储备的比率相当低,关键就在它们的产业发展更好地遵循了它们的比较优势,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也更有盈利能力,贸易盈余更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从而更容易抵御金融危机的风险。近几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高,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中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的多年高额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在于国际政治压力和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炒作。中国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出路也在于继续坚持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抓住机遇进行外贸、外资体制改革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适当的进行人民币升值,进口更多的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鼓励本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并向国外转移部分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最终降低高额贸易顺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所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制定外贸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继续遵循比较优势原理,鼓励发展与本国要素禀赋和技术结构相一致的产业,这样才能实现最快的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中国现阶段的最大显示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应该继续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实现更快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现阶段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显示出来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中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促进产品、技术结构升级的论断。这就要求,应该注意到中国有的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在发生改变,这些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努力规避“比较优势陷阱”,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变化中抓住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机会,正确应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实施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中合理的成分来指导经济的发展,实现健康、快速、持续的经济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实现赶超。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9)

林下经济模式正是响应了十永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的林下经济活动。林下经济在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发展的同时,对转变林下经济收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间的多种资源,建立林木、开采、种植、旅游等多种产业形式立体开发,实现农林牧等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空间,提高林地利用率。林下经济对促进职工就业增收,改进集体林改成果,实现绿色经济增长等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分析了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阿木尔林业局未来林下经济发展方向的建议。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结合了制度演进理论、发展循环理论以及可持续理论,并从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多个角度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这为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其他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方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阿木尔林业局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规模也必将增大。随着市场化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生态林下经济产品的需求的性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阿木尔林业局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跟上市场需求的节奏,改变发展策略,从而赢得发展的先机。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都进行了深入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现状得出针对阿木尔林业局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将有助于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未来的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

第 2 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林下经济的定义

林下经济是 1973 年第一次提出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学者对林下经济定义有很多阐述,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李金海认为林下经济主要结合了三个学科,分别为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林下经济要以保护生态位基础,同时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因为林下经济不仅仅是林业的发展,还有动植物的发展,菌类的发展,养殖业的发展等等。

国家林业局网站上对林下经济的定义是:“林下经济属于一个复合生态的系统,同时充分结合了农业、林业、畜牧业、微生物等综合系统的发展,林下经济的目标是以林地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以保护环境与经济效益为目的得一种经营模式”。同时,国家改革发展网站上在上面定义的提出上提出林下经济是要以林业为主,同时各个其他产品共同发展的立体式经济。

江西省政府文件上对林下经济的定义中又有一定的区别“林下经济是要林下种植养殖的产业链系统,景观利用也是主要的方式,开发利用林地资源要以林下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这些定义强调出林下经济是对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的现实,与林木发展有了重要的区分,属于一种复合的经营方式。此外,林下经济生态意义明显,定义中多涉及到循环经济,生态环境这样的定义。本文认为,林下经济应该是一种多领域综合开发的,区别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兴产业,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森林系统里面的生态资源、生物条件,并注重技术的运用,以及合理的开发的一种新经济林业发展模式。

2.1.2 林下经济的内涵

虽然国内外经常会把林下经济与农林复合生产所混淆,但林下经济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产业互补、生态优势、应用优势。

(一) 产业互补。林下经济不同于传统农业产值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特点。林下经济是对传统的林业进行了产业链的延伸,林下经济减轻了林业产业的压力,通过科学化、集约化及规模化的生产,改变单一的林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互补。林下经济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林木为主要林下经济收入的林业发展形式,对政府依赖程度大的特征,在结合产业互补的理论基础下,林下经济的效益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林下经济利用农业与林业以及养殖业各自的优势,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生态优势。林下经济依据生态学的营养级、生态位理论,合理组织系统结构,发挥生物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人为管理下,改善物质的循环以及能力的流动,不仅改善自然环境条件,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率。林下经济符合当前提倡的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也大大的加强了森林系统的抗逆性。

(三)应用优势。随着人类在遗传改良、选育、栽植和加工利用等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林下经济可以利用物种搭配遗传的知识,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实现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

2.2 基本理论

2.2.1 制度演进理论

制度演进理论强调的是:一个制度的先进性,第一是看是否符合当期人的主流习惯和精神态度,二是作为一种调节资源的分配原则,可以减少社会无序斗争,在制度规范和约束下,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三是制度是由社会环境与发展阶段决定的,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产权的确立可以推动市场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效率,反过来,市场和技术等因素也会对制度路径的选择产生作用,并不断强化其初始路径的设置。制度作为一种内生化的驱动因素,制度需要建立在人主流的思维习惯和精神态度之上来进行设置,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制度演进中的产权问题。二是制度演进中路径依赖问题。前者认为产权的确立就是一种最佳制度,可以推动市场和技术的进步,实现社会效率。后者路径依赖则主要认为路径依赖的力量来自不完全市场和报酬递增,并依赖于历史的路径选择行为。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符合制度演进的发展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对于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运用制度演进理论可以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提出更符合科学规律的政策建议。

2 .2.2 循环发展理论

循环发展理论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它是根据物质循环运动的规律来制定的一种再生发展理论,它主要适用生态学应用于广义上农业的发展,它充分利用了农林牧副渔

生物产品时间和空间的生长规律而制定的一种循环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理论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通过延伸生物上下游环节,以尽最少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成本,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林下经济模式就是循环发展理论的最典型模式。 循环经济原理要求阿木尔林业局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循环发展的理论,促进物质在天空,土地表层,土地内部多个空间的循环流动,了解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土壤情况,选择适合阿木尔林下经济发展的林下产品,促进生物链的良性流动,从而保证阿木尔林业局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三无的发展环境,包括无残留,无废物,无污染的模式。

........................

第 3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必要性 .................. 12

3.1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 12

3.2 阿木尔林业局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 ........... 14

3.2.1 基于强化生态建设的考虑 .................... 14

第 4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 17

4.1 阿木尔林林业局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 17

4.1.1 区位优势(S1) ...................... 18

第 5 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 30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30

5.2 未来发展方向 ....................... 32

第 4 章 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4.1 阿木尔林林业局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阿木尔林业局地处祖国北部边疆黑龙江上游,并与多个林业局共同形成集聚经济。阿木尔林业局东面是塔河林业局,南面是呼中林业局与内蒙满归林业局,西面是图强林业局,北面是黑龙江主航道,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境内现有国家二级口岸漠河—连崟口岸。正是基于阿木尔林业局北面的区位优势,阿木尔林业局在出口和国外市场相比其他林业局更有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为阿木尔林业局的林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内外林下经济的贸易合作将会越来越频繁,适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规模,造就林下经济的知名品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

第 5 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5.1 主要成果与结论

本文对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进行了 SWOT 分析,并研究了当前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根据阿木尔林业局林业发展的情况得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自然禀赋的视角观察阿木尔林业局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培育,结合阿木尔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气候优势和生态循环优势。

从制度演进的理论出发,发现了阿木尔林业局的林下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后劲。回顾历史,阿木尔林业同其他林业局一样,虽然经历多次林权改革和长时间的林权制度演进,林权制度变迁是左右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阿木尔林业局获得了良好的要素循环累积,从制度上设计促进阿木尔林业局林下经济的发展,实现帕累托最优,不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才能获得更大的科学发展。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0)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海南岛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这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绝佳背景。

但是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海南的相对落后状态反而使海南具有后发优势,如何利用好海南的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赶超相对先发的经济区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进国家或地区与后进国家或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能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一种势能优势。

最早提出经济学意义上“后起性”概念的是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他对“后起性”的解释仅是经济不发达状况,没有进一步解释“后起性”有什么样的优势。约翰•穆勒之后,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Gerchenkron ,1962)。格申克龙对1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较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经验分析,并由此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

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设提出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列维(Levy)于1966年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化,从而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Levy,1996)。之后的阿伯拉莫维茨的后发优势理论始于其“追赶假说”(Abramovitz,1989),即不论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高,反之亦然。但是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

日本学者南亮进以日本为背景,探讨了日本的后发优势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他认为日本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后发优势中受益。特别是日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之前,或与现代经济增长并行,已经具有了阿伯拉莫维茨所说的很强的消化和掌握现代技术的“社会能力”,具体体现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装备产业,这是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追赶的必要条件,从而印证了阿伯拉莫维茨的有关观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认识和理解了后发优势理论,并在结合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北京大学罗荣渠(1993)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陆德明(1999)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能逐步缩小,但总还有一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更新转换,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清华大学傅家骥、施培公(1999)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郭熙宝(2000)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如何利用后发优势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国内研究文献还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借鉴别国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的经验,为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后发优势的来源

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可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后发优势的来源为:

1.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后发展国家通过从先发展的国家那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过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而带来多种利益。这样,后发展国家就能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比起后发展国家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后进国家赶上先进国家的一大优势,因为很多现成的科技知识可以利用。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可以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和开发,引进并消化这些先进技术的成本则要少得多。

2.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发展国家大多数缺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技术,这一方面不利于甚至严重妨碍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对低效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完整、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保证经济有序运行的法律制度,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企业制度,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构转换。在国内方面,后发展国家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地区经济结构,都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即先进部门或地区与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并存。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转变(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配置)推动的,这是落后国家的一个特有优势。在国际方面,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将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随着国际资本向外扩张,产业链的国际延伸,发展中国家也将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连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

4.社会意识。后发展国家因受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限制,以及受先进国家经验的刺激和启迪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实现赶超工业化国家的强烈的社会意识,而且一国落后程度越大,这种意识及其功效也就越显著。

5.先发国家的消费示范。先发展国家由于经济的先行发展,消费也比后发展国家成熟、高级。先发展国家人民的消费方式很容易成为后发展国家的时尚,成为后发展国家人民追逐、竞相模仿的对象。先发展国家人民的高消费给后发展国家以示范,引领后发展国家去追求更高水平的消费,给经济以强大的发展刺激。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推动后发展国家消费的升级换代,以需求带动供给,给经济以强有力的推动。

三、海南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

海南经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海南要改变以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经济就需要很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它不可能自发地发挥出来,这正如阿伯拉莫维茨所论述的那样,要变这种潜在优势为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历史机遇。这就需要海南地区创造使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条件,以及一套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1.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首先需要利用好绝佳的政策环境。这个政策环境,最根本的是政府对海南地区发展的支持。国务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批复是对海南经济发展极大的政策支持。使海南地区在产品市场的推广、先进设备、技术和资本的引进占有很大优势。明确政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利用好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

2.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政府。后发展地区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开始工业化、现代化的征程时,内部缺少必要的条件,需要领导层有目的地培育工业化、现代化的因素,不断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有远见卓识、恢宏魄力、驾驭能力、领导权威的政府。紧跟国家的政策,海南省政府和各市区政府严格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改进行政系统的办事效率就成了海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3.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引进模仿以及创新。海南地区的技术层次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但这正可以使海南以低成本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海南还应利用好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做好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新,营造高效的制度环境,加快海南经济的发展。

4.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西方文明之外的国家中,后发优势发挥得比较好的典型代表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他们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管理和法治,许多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观念为国民所接受,因而在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5.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如利用后发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需要国内具备引进技术所必须的技术设备基础、人才条件和市场需求。不顾条件许可,乱用后发优势,反而可能事与愿违。就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现实能力角度来看,它需要两个支撑条件:一个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条件,另一个是经济实力的支撑条件。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教育。目前海南在发展教育方面已稍有起色,如三亚技工学校对海南生源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书费和住宿费,每月补150元生活费),有力的保障了家境贫困的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但海南地区的教育毕竟与国内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还很大,今后在政府投入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事业方面还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C].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 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3]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上一篇: 关于年终总结 下一篇: 环境卫生工作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