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01 06:32:40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1)

总复习是初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复习,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把复杂问题简明化,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把零散知识系统化。为了帮助初三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在复习工作中,笔者采用以下策略。

一、抓住重点,及时复习突破难点

酸、碱、盐等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点,该章篇幅不多,但知识点多且关系错综复杂,应用性和规律性很强,学生学习难度很大。因此,学习后学生不易掌握,如果学习完该部分内容后,立即转入其他知识点复习,则容易导致学生对该部分内容遗忘更多、更快。笔者在讲授完该部分内容后,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及时复习和巩固,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抓住关键,归纳各种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其相互关系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归纳各物质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实质上是各物质相互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归类和总结。复习时应注意:(1)掌握各物质相互联系规律及化学方程式,应围绕酸、碱、盐的通性来进行。(2)采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例如,开展化学方程式改错竞赛,书写各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比赛等。

三、设计习题,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习题设计立足于一个“精”字,抓住一个“活”字,突出一个“新”字,强调一个“实”字,所选的每一道题都应符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切合初中学生能力要求,应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以致用,知识越用越活,只有经过实践应用的知识,才能牢固的活化在自己的头脑里,历久弥新。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实践就是多练、多考,在练中学,在考中学,通过高效率的练与考来查漏补缺,强化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四、注重实验,贯穿章节复习和提高实验技能

在章节复习中以实验为主线,贯穿各章节知识点、重点,通过实验――思考――实践层层深入,逐步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应以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为主。通过实验复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五、强化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2)

上好一节初中物理复习课,对于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熟悉教材,把握好课标,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多见多做习题,并将本模块的习题加以分类总结,把握好出题方式,对题型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根据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情况,立足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上好一节初中物理复习课呢?下面介绍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对复习课的几点思考。

一、总结法

抓好基础是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前提,所以复习课的首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本章或本模块的知识点。对于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只是通过简单重复和讲解的方法进行复习,学生往往会失去学习兴趣,浪费时间,收效甚微。所以复习时应使学生主动归纳知识,自觉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总结的方法一般有:知识纲要、填图、列表比较、提出问题等方法。例如,在复习“物态变化”这一章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循环图的总结方式,将物质的三种状态和六种物态变化建立联系,学生小组合作补充完善各个物态变化所包含的知识点。在复习“光现象”这一章时,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以及光的折射进行总结比较,从而使学生全面认识光的传播,促进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认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总结法一般对于概念性强、识记要求高的章节有很好的复习效果。

二、练习法

由于新授课的时间有限,无法全面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公式的解题能力以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练习法对于注重考查学生解题能力的章节是很好的复习方式。教师应精选习题,讲解典型习题,并配有变式练习,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练习题的设计应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可以熟练应用原始公式解题,但对于结合欧姆定律来求解电功率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应设计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学会使用,并让学生体会选择合适的公式来简化做题步骤,提高做题速度。应用练习法复习,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提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实验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大量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可以更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体验处理实验中遇到问题,学会处理实验数据,动脑分析得到结论的能力。对于一些在习题中出现的实验,学生可能靠想象无法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或者微课程的方式,将实验现象演示给学生,直观明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

四、多媒体法

多媒体的使用,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知识的欲望,节省复习时间。不论是总结法、练习法还是实验法,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获得最佳的复习效果,更好地完成复习任务。教师可以将总结的知识网络更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将知识的层层发展与联系更好地表现出来。还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取长补短。

总之,上好一节初中物理复习课,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和改进,不应拘泥于教学常规,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3)

二、化学复习教学策略

1.围绕教材,学生基础强化

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不难发现,中考化学知识点无一不是来源于教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考查更加强调基础和实践.在传统的化学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地拔高和拓展,在一些不必要的题型和知识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在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教材必须是复习教学的重点.课本中的例题、知识点总结、课后习题、阅读资料等,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考点.在中考之前,必须将化学课本反复研读,将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知识研拓、实验技能等,加以总结.例如,在化学授课伊始,教材中给出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必然有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则不引入新物质.由此引出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概念,即是考查某一性质的产生是否需要化学变化的帮助.对此,笔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题:爆炸现象是化学变化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对于本题,教材中明确指出化学中出现的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必须区别对待.物理爆炸不涉及新物质的产生,如气球的爆炸,则是物理变化;化学爆炸,如鞭炮的爆炸,必定产生新物质,则是化学变化.如果对教材中的爆炸知识点看得不够仔细,自然就难以正确判断出该题的答案.对于初中化学的首轮教材化复习,不必追求深度,但是必须强调对教材的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教材中的每一句话.

2.围绕考点,化学专项强化

初中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概念虽然繁多,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往往是固定的.对于简单易懂的化学知识,教师不妨一带而过,从而为化学难点和重点的复习腾出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特殊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失分点.对此,笔者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化学角、化学之最等兴趣活动.在提高化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只有做到突出主次、真正减负,化学复习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

3.围绕实验,化学素养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中考化学的核心考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针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题、实验推断题、实验计算题等,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实验课,利用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高效化学实验教学.除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教学外,近些年中考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对此,教师不妨从中考化学的实验真题出发,围绕实验考点,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能力.例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1)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什么?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CO2的性质是什么?(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分析:在该实验中,既涉及化学实验的操作,又涉及化学物质的性质,对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在化学教材中也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在本题中,还涉及探究式实验,在第二问中,要求自主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区别.该题中,还隐含要求掌握CO2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4)

【序言】:初三物理总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中考成绩。初三的复习课对老师、对学生来说内容都已经是熟悉的知识,势必会造成过程十分枯燥,不能带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复习首先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很强的针对性,在复习过程中要提纲挈领,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热情,把它上成“新课”一样。带了多届初三以后,和同事们每每聊到初中物理总复是感慨颇多,怎么样才能科学、高效地复习呢?本人积累了点宝贵经验,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以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为前提,依据中考复习要求有针对性的复习。初三物理教师在进行总复习之前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新课标、教学大纲,对其中要复习的内容、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等做到心中有数。2012年本人有幸参加了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师学习会,新的课程标准变化比较大,课本删减内容较多,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初三的物理总复习,关乎学生中考,教师必须领悟其精髓实质,把它开展运用到物理总复习中来。每年中考前几个月官方都会最新的中考要求和中考交流会,广大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因其中有很多中考新规、新要求、新变化在里面。例如往届的江西省中考物理本来是单独一门考试,后面变成了物理和化学合卷以及一些新的物理新考点在面。所以只有把握好了前提和方向,复习才能有效开展。

第二,科学分配复习时间,紧紧围绕重点、难点各个击破。整个初中物理的几轮复习都必须紧紧围绕各章节、各板块重点难点,力求把它讲全、吃透,融汇在中考物理总复习整个过程中。例如第一轮复习是系统的各章节复习,初中总共有22章,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让学生吃透整个16章的精华,其中以电学最为重要(一般要占到30%以上)。第二轮的板块复习中因为物理分为五大板块――声、光、热、电、力,相比较第一轮的各章节复习,它的系统性、连贯性更强,更加需要师生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把一块块“硬骨头”啃下来。除了公认的这些重点难点以外,有很多老师还忽略了学生各有自己的难点。这些难点因人而异,别人都懂了而你不理解这就是你的难点,教师要提醒引导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勇于总结发现并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它。

第三,重视物理实验的复习,包括实验理论专题、实验实践操作复习。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探究型学习和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而实验正好是探究的主要手段。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学好物理必须做好实验。中考物理不但笔试试卷中会考到实验知识而且实验操作考试也会有实验操作涉及。从这几年的中考改革情况看,各地都逐年增大了实验题的比例。为此,作为我们教师,在做实验专题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依据新课标要求的实验再做一遍,有些实验没做过的要补上,这对实验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都是有好处的。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掌握物理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等,必要时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计算机多媒体视频、课件来辅助、完善、总结实验理论和实验操作。

第四,培养学生解题的规范性,提高复习课的质量。中考评卷有着十分严格的规范化要求,一个10分的大题都有紧密联系、承上启下的步骤,有它的解题格式,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要怕罗嗦、麻烦,要反复强调。例如做物理应用题必须“解”字开头,写公式、代数字计算,结果要带单位,要有答,必须一气呵成,方是一完整的解题过程。所以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板书的时候一定要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第五,重视物理思想和方法,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所谓“鱼”与“渔”的关系。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中要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例如环保意识、节约意识、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教育等。

第六,狠抓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复习效果。在物理总复习期间要狠抓学生非智力素质,要抓紧更要抓好。每一场考试都是综合素质的较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会严重影响到学生中考的成败,所以我认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如在复习阶段特别是在复习的后期阶段要教育学生吃饱睡好,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注意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戒骄戒躁,信心百倍地迎接中考。

总之,教师只有努力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和把握中考趋势,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复习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科学地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和学生的积极性,相信一定能在中考中取得骄人成绩。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5)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完整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案

一是整体了解,分清重点和难点。在总复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掌握所教班级的相关情况,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水平。如进行一些有代表性的检测,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情况,之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全面考察,了解学生的实际解题情况。通过整理测验数据,再根据平时的教学,教师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们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哪部分知识点学生是已经全面掌握了的,哪部分知识点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哪类知识是难点,哪些是重点,教师就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是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教师把学生基本状况了解清楚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或按章节、习题类型制定复习计划,进行基本知识、专题模块等相关内容的训练。在综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平常易出现的错误、教学难点内容、以及近年来考试中学生的丢分区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上讲解太多,浪费时间,同时,也可避免因时间紧迫而没有将学生认为是难点、重点的东西讲全面。

三是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案。在制定复习方案时我一般采用“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彻底扫清基本概念中的盲区和死角,形成一套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为之后的冲刺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步是进行习题强化训练,这个阶段可以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进行专题训练,第二部分是进行习题综合训练。在习题训练阶段,教师不要大搞题海战术,要避免出现重复的题目过多,以免浪费学生精力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选题上要精细;第三步的主要复习任务是就学生的丢分点和难点进行地毯式搜索以便查漏补缺,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做好答疑准备。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训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选择自己薄弱的环节来加强练习。

二、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加强复习指导

初中生还是一个爱玩好动的群体,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初中化学总复习,避免简单机械地重复已学知识,以及无休止地搞题海战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仍要结合班级不同学生学习状况和学生对疑难问题渴求解答的心理特征,让习题富有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延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自信心,化被动为积极、主动,让复习获得力少而多得的效果。在总复习时,同时还应该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避免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因素。其一,是厌学心理。有的学生认为复习课是在“吃回头草”,因而复习时精力涣散不集中心思,缺乏学习动力。二是显得易于满足。在复习阶段中,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得不错,再复习下去也没什么效果,再听老师讲,不如自学,因而失去学习兴趣。三是极度惰性心理。一些学生复习中无积极性、主动性,缺乏自信心,思维惰性大、思路狭窄,完全依赖老师讲,因而复习效果不明显。上述谈到的不良心理因素,对化学复习有很大消极影响,所以,在复习教学中,依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加强正面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复习心理环境。

三、再次发挥实验功能优势

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将课文知识按照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要进行合理有效的的教学课程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平常的的心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授业”和“解惑”,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指挥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新课学习时,学生尤其是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对动手实验一般都处于“演示实验看热闹,分组实验走过场、实验过后全忘了”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并未体现化学实验所固有的激趣、明智、启思功能,因此,再现真实的实验在总复习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若能对复习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并加以配合一些实验进行复习,这样既时学生思维活跃,又可使学生对实验的认识进一步升化深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可以说是一劳举多得。在真实直观的实验中,学生对相关原理、实验过程、量的控制,甚至于基础的语言文字表达的精确性都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学生的复习兴趣得到空前高涨。

四、结束语

总之,在初三最后的冲刺阶段,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帮助学生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才能大幅度提高复习效率,为最后的中考之战备好筹码。

参考文献:

[1] 孙阿敏. 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效果的几点体会[J]. 新课程(中学), 2010,(08)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6)

复习是知识的再梳理。通过复习可以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捉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备好复习课教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复习课中要将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初中阶段学习了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但学生对用H2O2和MnO2,KMnO4,KCLO3和MnO2三种制氧气的方法的差异还了解不够,教师通过对三种制法中的制取条件、装置特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及反应对环境的影响等之间的比较,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实验室常用H2O2和MnO2制氧气的原因了。另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元素、原子、离子等的知识,但他们往往不能把相互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在练习中频频出错,在复习中我们可把原子序数、原子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离子等内容联系起来,通过举例学生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如硫由硫的原子数 硫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一硫属于非金属元素一硫在化合物中常显-2,+6价离子符号为S2-。这样就变学生的机械记忆为理解性记忆,通过这样的系统复习,学生也认识到,复习并不是纯粹的原有知识的重复,而是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也就调动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通过复习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

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育,在会考中也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因此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如原子、分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记忆及理解。不但要让他们记住概念,还要让他们举出概念的实例,如O2、NH3、C2H5OH等由分子构成,弄清诸如H2SO4为什么不属于氧化物,会判断NaHCO3不属于酸而是盐的原因,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书写规律,克服胡猜乱编方程式的现象。化学计算在化学教学中是部分学生的难点,教师可通过举例,指导练习消除学生恐惧计算题的心理,诸如计算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时,教师强调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就等于反应前混合的各种物质(包括参加反应的固体)的总质量减去固体质量和生成的气体质量,这样可以简化计算步骤,达到化繁为简,轻松计算的目的。当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适当的对知识进行引申,如在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中,我们可引入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要再变;为饱和溶液所需增加溶质的质量,以及高温下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的计算等,部分内容还可和高中的内容适当联系,并介绍一些化学发展最新动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复习课的练习中设计的习题知识面要广、难度要适中、要突出重点,防止题目过难、过繁、过多,加重学生负担,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三、复习中注重发挥实验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在复习课中我们不能忽视化学实验的作用,根据情况我们可重复前面的一些实验,也可以有意改进一些实验,还可设置一些练习实验,如给学生一包黑色固体,让他们通过实验验证这包黑色固体究竟是CuO还是CuO和C粉的混合物。给学生二瓶无标签的稀盐液和氢氧化钠液,让他们动手用多种方法区分这两种溶液,通过这样的方法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最终达到使学生轻松、愉快掌握知识的目的。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7)

1 紧扣新课标精神,抓考点、热点

新课标改变了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选择了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再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解题能力及技巧,而是要能够与生活的实际相联系。

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其内容有:①活动与探究;②课堂讨论;③演示实验;④家庭小实验;⑤调查与研究;⑥插图;⑦资料;⑧选学;⑨阅读;⑩表格等。其突出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改革理念,深挖资料的教学功能,灵活地实施创新性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尖子生的水平。

2 明确目标,精心组织复习材料

要搞好化学总复习,必须通观《安徽中考化学考试说明》。什么内容要求知道,什么内容要求理解,什么内容达到会的层次,都要在总复习之前做到心中有数。

总复习不是把学过的知识简单、机械地复述一遍,而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对比。经过教材的组织,设计一套启发思考题穿线结网,则可以把这些“珍珠”串起来,进行“熔炼式”的复习。在组织总复习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选定重点;②攻破难点;③找出联系。

3 改进学习方式和复习方法

3.1 重视平时的复习。

3.2 改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的自主学习方式。在总复习中要提倡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是不要老师的指导,更不是上课不用听老师讲,专心听讲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始终坚持。但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首先是在总复习开始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其次,在每一次复习课前,把有关的内容先进行概括、总结。有时需要将这些内容归纳、比较,形成图表。自主学习还要求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重点地复习自己尚未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复习内容。

3.3 认真阅读教科书。在总复习中阅读教材,可以从全册教材的高度来理解和审视所学过的内容,加深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掌握。阅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阅读跟思考问题相结合。②注意弄清各种概念的含义。③注意阅读实验描述、化学符号以及各种图、表和举例、注解、附录等。④阅读时要动手、动笔。

3.4 勇于探索和思考,大胆提问。在学习过程中,经过思考,提出一些问题自己研究或者与同学一起讨论,向老师请教,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4 让学生掌握做化学实验的方法

4.1 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4.2 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将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3 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①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②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③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初中化学二轮复习是基于首轮复习后,把首轮复习中分块、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从知识层面、思想层面等对学习过的重点内容进行整体掌握。二轮复习经常是针对专项题型的性质开展的,但其又不同于首轮复习那样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及时间、方法的约束。二轮复习的时间基本很短,一般在一周左右,相对来说,复习的任务就很繁重,其主要任务包括: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变能力;适应中考新题型的类别;指导学生插补漏洞等。那么,初中化学二轮复习应该对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呢?又怎样提高复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呢?这些都是值得每一位高三化学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以下就简述打造高效课堂进行初中化学二轮复习的方法并以“神奇的试管”为例进行反思。

一、打造高效课堂进行初中化学二轮复习的方法

(一)读懂《复习指南》

《复习指南》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规定了中考化学试卷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所以,在进行二轮复习时,化学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掌握、整理、灵活讲解里面包含的知识内容,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整体复习,将重点、难点逐个攻破。

(二)对历年的中考试卷进行分析

历年来的中考化学题都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复习内容,其不仅在题型中给教师以思考方向,同时在解题的思路及难以程度上也可以让教师对中考知识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历年的中考化学试卷进行主要分析,将其中的重点题目进行详细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成绩。

(三)将“填鸭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

以往的化学二轮复习课上,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讲解,枯燥的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背诵、练习,学生感到乏味、厌烦。为了更好的提高二轮复习的效率,减少复习时间,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教师给予适当指引,从而让学生提高自主性与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二轮复习的目标。

(四)合理选择复习习题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化学水平,选择对应的化学练习题,让学习好的同学对难点化学题进行攻克,让成绩不好的同学针对知识有基础的掌握,从而帮助学生共同提高化学成绩,在中考的考场上发挥出色。

二、以“神奇的试管”对初中二轮复习的高校课堂方法进行反思

打开初中化学教学课本,发现里面涵盖了许多化学实验,如果对包含的实验都进行一一复习,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对书本上的实验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对整体实验课程进行分析,发现整个初中阶段有三个实验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即氧气的制作、二氧化碳的产生及氢气的制作。它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应用到的化学仪器为试管,并且进一步讨论发现,初中很多实验都应用到了试管这个最基本的化学仪器。那么,如果从试管为出发点,对各种实验进行复习,不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将知识点进行整体复习,同时还可以提高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对化学复习课产生兴趣,将复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对试管的认识

试管是大多数初中化学实验里不可或缺的实验用具。为了帮助学生对复习的知识点从客观上有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选取一些应用试管进行的实验用品,例如:各种型号的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胶头滴管等,再相应选取一些实验药品,进行简单的操作及气体的制备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回忆起当时他们自行操作的步骤,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见图1)。

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真实操作,从而对知识点进行了复习,同时在枯燥的知识复习过程加入实验,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二)对试管用途的了解

1.气体制备装置

氧气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都应用的是固体加热装置或固液常温装置,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连接,让学生重新掌握气体制备的过程及反应状态(见图2)。

2.气体收集及检验装置

利用试管可以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氧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氯气;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利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方法检验二氧化硫;将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再变澄清检验二氧化碳,从而让学生进行方程式的书写等,不仅让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掌握,同时对实验的反应变化进行了复习(见图3、4)。

(三)制定试管类型的复习题

教师在进行试管实验时,让学生对实验的每一套仪器、实验的过程及注意事项都进行讨论,从而进行复结,同时在课后进行复习题的布置。例如:

1.怎样应用图①装置制造二氧化碳气体?其有什么优点?

2.图②装置中粉末为黑色固体,经反应后呈红色,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后使其变浑浊,那么,图②中X是什么气体?Y是什么固体?

(四)“神奇的试管”试验课后反思

一堂高效的化学课堂复习,教师应该进行精心的备课工作,才能保证复习进行的成功。“神奇的试管”复习课不但将传统的复习实验靠书本、复习公式靠死记的规律转变,同时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进入复习中,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将与试管相关的实验进行了整合,更好的帮助同学记忆,从而为学生提高化学成绩奠定基础,打好中考这场硬仗。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教师作为二轮复习的引导者,应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复习知识点的总结、打造生动灵活的复习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提高复习效率。因此,打造初中化学二轮复习的高校课堂是值得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9)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结构一直机械沿用"五环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自然也走不出这个僵化模式。而从"应试教学"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五环教学法"弊端也就逐步暴露出来,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它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在这一模式的束缚下,教师成了课堂的"权威"、"中心",学生不过是盛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只有教的积极性,而没有"学"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学的创造性, (2) 它违背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3) 它不符合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初中化学教材是学生初次运用规律性联系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教材,所以它有自身的特殊结构和特殊要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应"三个面向".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突出教材特点的新路来。为此我们必须改革过去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

2 寻找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依据

"五环教学"的教学结构确实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新的教学结构亟待形成,在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形成过程中应遵守以下三条依据:

(一)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茧的决定》是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总依据。《决定》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初中化学课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围绕提高素质的目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真正体现质量第一,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思想。

(三) 初中化学教材的特殊结构和特殊要求是初中化学课堂结构改革的现实依据。

3 设置台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目的是要破除僵化、死板的"五环教学"模式,建立起适合学生实际、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新结构,以期普遍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此,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构必须具有灵活性、实用性,也就是说教学结构要适合教材实际和学生特点。

初中化学课型是依据教材内容划分的,而它的课程结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来确定的,包括九种课型:绪言课、具体物质课、理论课、概念课、计算课、化学用语课、学生实验课、单元练习课、复习课。

(一) 绪言课:初中化学绪言课是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化学世界,是'开宗明义"的一课。

(二) 具体物质课:它在初中化学课中占重要地位。它突出让学生观察实物和动手实验,侧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独立操作能力。具体物质课的结构包括:质疑――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练习、应用。

(三) 理论课: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讲授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充分用实验、模型、幻灯、图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形成科学分析的学习方法。理论课的结构:质疑――讨论――分析――培养方法――运用结论。

(四) 概念课教学的重点是概念的形成和运用。概念课的结构是:概念的现象――概念的本质――分析对比形成概念――练习运用深化概念。

(五) 计算课:是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知识的讲解与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格式,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题的技能。

(六) 化学用语课: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一种工具,它是从属于物质及其组成、结构、性质和物质变化的一种特殊的思想形式,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发展记忆力和思维力不可缺少的工具,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先分散、后集中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并熟练运用。

初三化学实验复习总结篇(10)

复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复习课的课时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中考前的总复习几乎占了整个教学时间的一半。要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达到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研究复习课的方法十分重要。

一、传统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复习教学中,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教师将知识点整理、总结、归纳以“主食”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往往表现为教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无精打采。就是放手也是由学生自己做题,使得课堂非常沉闷,学生毫无兴趣。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辛劳,学生学得疲惫,却没有什么效率。因此,我们倡导老师要做个“营养师”,如果把复习课的灌输比作“主食”,那么增加“蔬菜”的种类和花色是必然的事情,再配上心仪的“水果”,这样复习课的结构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二、解决的方法

1.以竞赛为“油”――激发学习主动性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方法夸大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活动中师生地位的偏差必然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这种状况,也就是改变学生的“饮食结构”。初中学生对于游戏、竞赛有着极高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加入一些竞赛游戏的方式,让课堂焕发生机,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复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七组,给学生若干器材让他们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而且在连接过程中操作要正确。然后,教师给予点评,可以增加实验难度,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让学生思考,如果拿走电流表(或者电压表)怎样才能测出电阻值,让学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学生方法最多,测量最准确。最后,教师再从学生设计的电路中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这种小组竞赛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复习,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大大激发了学习主动性,这比教师总结性的讲授效果好得多。

2.以生活为“盐”――增加趣味性

物理源于生活,物理植根于生活,应加强物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出示一灯泡,问学生:“灯泡发光的原理是什么?灯丝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用这种材质,它具有哪些特殊的物理属性?灯丝用久了为什么会变细?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灯泡壁用久为什么会变黑?”。这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灯泡和一些常见的现象,又能将很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复习,比如里面涉及物质的属性、物态变化,等等。接着还可以发问:“如果一个灯泡的功率是60W,那么这个灯开一天会消耗多少度电?要交多少电费?”可以让学生动笔计算下,这样又复习到了电功的知识。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为了节约电能通常是用两个这样的灯泡来工作,怎样连接既能照明,又能节省电呢?让学生自行讨论设计。这样一环扣一环,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兴趣很大,不仅复习了初二的内容,也将初三的电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结合生活现象自行设计,解决问题,效果很好。实践证明:在复习教学活动中,增加生活的元素,学生获得的知识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的要深刻得多。

再比如,夏天我们去游泳的时候往往觉得泳池的地面很烫,而泳池的水很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这一系列的现象都是有深刻体会的,复习时我们就要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3.以实验为“酱”――强化重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在复习教学时不要认为都是学过的知识,就可以把实验内容都省略了,而应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成为探索者、发现者。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实验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等科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来我们的中考也大大加大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因此我们要重视实验的复习,但是实验复习不是实验的再现,我们应该对实验再加工,让学生在实验中拓展思维。

比如遇到这样的问题:“给你两瓶无色透明液体(一瓶水,一瓶酒精),可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无砝码)、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的烧杯、小铁块和小木块。请想办法或选择部分器材,设计方法来区分两种液体。”通过小组讨论,展开探究,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区分出来。一般学生可以想到以下几种方法:①用闻气味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由于不使用任何器材往往会被学生忽略;②往两烧杯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不同液体,再将两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根据密度不同判断下沉的是水;③两烧杯分别放在天平两端,分别在两烧杯中加入液体,直至天平平衡,那么液面较高的是酒精;④在两烧杯中倒入适量的两种液体,弹簧秤下面挂上铁块,然后使其分别完全浸没在两液体中,观察弹簧秤示数,示数大的是酒精。学生在实验中自然领悟了密度的概念、物质的物理属性、天平的使用、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等,可谓一举多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探究的主动性,使得复习课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滋有味。

[5]以学案为“醋”――激活思维

实践证明,学案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个有效载体,它能达到“揭示规律、举一反三、训练思维”的目的,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学案的利用。复习课的学案设计可以让学生先自行对要复习的内容、基础知识和概念先进行梳理和回忆,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后学案会呈现一些练习题,这些题目不在乎多少,关键在于是否典型,是否突出、是否非常容易出错的。目的是通过适量的训练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豁然开朗。

当然学案中的练习设置要有层次性,螺旋式上升,以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课堂训练要有弹性,教师可因人而宜,设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使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吃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饱”。

总之,要改变传统的枯燥的灌输“饮食方式”,就必须做一个“营养师”,改善“饮食结构”,加入“油盐酱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复习的高效性。

上一篇: 医院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下一篇: 教育产品营销方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