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硕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08-14 10:36:47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1)

一、问题提出及样本选取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里将旅游业定位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需要大批旅游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旅游人才,因此了解近年来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爱因斯坦曾说[1],“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选题不仅反映了研究生的学术领域、关注方向和研究重点,也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分析是宏观了解我国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和途径。

本文以中国知网上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信息统计源,以“学科专业名——旅游管理、时间段——2000~2010年”为条件进行搜索,以2502篇为样本(其中3篇重复予以排除)进行统计分析。

二、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状况

(一)选题统计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论文选题分类方法多样,尚无统一分类标准。本文参考张凌云(2008)[2]分类方法,将旅游论文的选题分为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等22个方向开展进行统计分析。

(二)选题分析

将选题分为四大“方阵”。第一方阵为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和理论研究三类,比例均超过10%,共916篇,占36.6%;第二方阵为旅游者等6类,比例在4%~8%之间,共908篇,占36.3%;第三方阵为旅游业人力资源等7类,比例在2%~4%之间,共516篇,占20.6%;第四方阵为旅游电子商务等,比例均低于1.5%,共162篇,占6.5%。

规划与开发选题位居榜首,是近年来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热点,其中旅游资源、产品开发(51.1%)比例最大;旅游文化与遗产开发(21.5%)也受到研究生的极大关注;而生态旅游开发(5.7%)、乡村旅游开发(4.4%)、旅游市场开发(3.2%)、房地产开发(1.6%)也进入了其研究领域。旅游经济选题排名第二,炙手可热。经济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旅游经济亦然,旅游显著的经济效应吸引着众多学者,包括研究生的关注。理论研究选题排名第三,研究内容呈现多样化,如模式研究(59.1%),系统、体系研究(18.6%),机制研究(12.7%),模型研究(9.7%),体现了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并借助经济和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解决旅游问题。旅游者选题比重也较大,所谓顾客就是上帝,因此旅游者一直是旅游领域的热点话题;影响研究163篇,占6.5%;旅游产品156篇,其中旅游产品/旅游景区占65.4%,主要涉及旅游产品的论述和旅游景区管理方面。

接待业管理选题中主要涉及酒店(67.8%),旅行社(17.8%),餐饮(9.9%),交通(4.6%)等四大内容,其中酒店管理方面选题最多,这与酒店是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地位有关。宏观管理选题涉及内容较广,如政府、规制(20.6%),安全、危机(14.5%),战略(9.2%),对策研究(6.9%),道德、责任(4.6%),品牌(4.6%),趋势(2.3%),协会(1.5%)。可见关于政府政策、管理和规章制度方面的选题最多。其次旅游安全近年来也受到较大的重视,同时旅游道德与责任也开始进入研究的范畴。市场营销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占据重要比例。

以上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方阵,论文合计1824篇,占72.9%,是近十年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选题类型。第三方阵中的7类选题占20.6%,可称之为“大众者”,每年此类都占到一定比例,但是与前两大方阵相比比例偏少。其中旅游业人力资源较受重视,此类选题主要集中在酒店人资(67.0%)、导游人资(20.9%)、景区人资(4.4%)。特色旅游选题包括会展旅游(31.5%),节事旅游(13.5%),文化/遗产旅游(12.4%),乡村旅游(12.4%),同时出现工业、农业、体育、海洋、红色商务旅游等方面选题。这与旅游者需求呈现多样化有关。但关于商务旅游的选题很少,可能与商务旅游已不再是新颖的旅游类型有关。旅游地理/旅游环境选题涉及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容量,旅游环境和旅游空间结构等内容。旅游目的地选题75篇,其中涉及居民(26.7%)、目的地(44.0%)、社区参与(24.0%)。近年来旅游与旅游目的地的关系问题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也对此进行探讨。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休闲/度假等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与前述选题相比依然偏少。第四方阵的6类选题仅占6.5%,可谓是“冷门”,笔者推测,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是近年才开始流行起来并偏向计算机领域,旅游教育偏向教育,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研究方向,而旅游资源更多涉及地理学的范畴,不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强项,故这几类的选题均偏少。

(三)对比分析

将本文选题和张凌云(2008)国际旅游学术期刊选题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国际学术期刊选题在分类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

1.我国旅游管理的研究生论文选题偏向于热点话题,旅游开发和旅游经济选题最多,这与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与经济挂钩有关。国外对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旅游产品、旅游教育研究较多,而我国研究生对此研究却较少,对特种旅游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同时我国旅游教育学体系尚不完善,对旅游教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2.国际学术期刊更注重基础问题研究,理论性更强,张凌云指出[3]:国内学者(尤其是一些著名学者)的论文往往都选契合当下发展形势需要的“重大题材”,西方学者往往喜欢在个案研究中,设计数理模型或构建概念模式。应用量化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许多西方旅游学者提高论文“科学性”的一大法宝和流行趋势,甚至成为某些西方学术刊物是否录用稿件的一个主要标准或“潜规则”。

张凌云选取国际刊物中的20种杂志在2005~2006年间发表的1043篇论文进行选题统计,统计并不全面,故此处比较只能作为参照。

转贴于

三、选题思考和建议

(一)选题思考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学士论文选题存在着以下特点:

1.国内研究较多,国际研究不足。2502篇文章中仅有44篇文章是进行国际研究的,只占1.8%,其余都是进行国内研究的。近十年来研究生硕士国际化水平不高,主要与研究生的英语水平有限,了解和收集资料困难,因此对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存在惧怕心理。王承丹(2003)[4]指出,我国旅游管理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学术国际化方面的缺陷。

2.选题过于集中,新领域研究不足。主要集中在旅游规划和旅游经济、旅游者这些方面,而对旅游网站/电子商务、旅游教育等新领域研究严重不足。对空白领域的研究则更少。即研究视野较窄,创新性不足。

3.选题表述不规范,研究范围狭窄。部分选题表述过于冗长,重点不明确。部分选题研究范围狭窄,限于某个研究单位(某个企业或地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较低。同时选题表述相似度较高,题目缺乏创新性。

4.研究问题意识缺失,研究成果知识贡献率不高。保继刚认为[5],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地理学研究一大弊病。这也是旅游学术界的一大弊病。一个问题的高度决定了研究成果的高度。但是近年来选题的研究问题意识较弱,研究结果可用性不高。

(二)建议

1.开发问题意识,提升选题能动性。[6]据了解,当前有比较多的论文选题由指导老师命题或者囿于导师的研究方向,这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应将选题的主权留给学生,挖掘问题研究深度,提升选题能动性。

2.拓展学术视野,培养创新意识。研究生平时除了阅读课程方面的文献外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拓展学术视野,从多角度看到旅游问题,激发新的创新点。绝大多数论文的研究均在国内这一层次,敢越国际这一雷池者寥寥无几。[7]应重视国外旅游的发展,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旅游研究成果以促进我国的旅游发展。

3.加强选题指导,提高选题有效性。张秀丹指出毕业论文选题同科研选题、立项一样,必须通过文献信息检索或查新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动态进展,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或参考数据,掌握大量有关信息,或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8]近年来硕士论文选题出现了雷同或相似现象,主要是研究生文献检索意识和能力不足。建议高校开设“旅游科学研究方法”相关课程,增强论文选题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义民,李春盛.《误诊学》——一项临床方法学的研究成果[J].解放军医学情报,1994-12-15.

[2][3]张凌云.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分析[J].旅游科学,2008,22(3):72.

[4]王承丹.选题的困惑与视角的更新[N].光明日报,2003-12-3.

[5]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J].旅游学刊,2010,25(10).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2)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研究生人数将近40万,但是,毕业人数的井喷也带来社会就业的压力。伴随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人数供求比例失衡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教育部2010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存量部分要将学术型的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学校授权审核办法,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30%。在目前的研究生考试中,共有39个专业开设了专业硕士。新十三大学科门类中,除了哲学类和理学类没有对应的专业硕士,其他十一个门类都有相应的专业硕士。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硕士自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便备受关注。笔者预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将是旅游管理教育培养的重要趋势。

1 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特征

与专业硕士相对应的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所以,学术型硕士在教学上以灌输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也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学科限制和培养模式的缺陷,往往学生重学习轻研究。虽然我国培养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是为了培养一批旅游科研人才,但实际情况是旅游管理硕士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就业。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大多研究生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所以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研究生就业最大的障碍,据笔者调查,旅游管理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到“冷遇”,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实践性不够强,缺乏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在旅游管理学术型培养模式上很多努力是得不偿失的。

而旅游专业学位则不同,它的培养目的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适应旅游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无论是再培养目的上还是培养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生对象一般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这就意味着旅游专业型硕士在学习的目的上更加明确,它显然是因为在社会上缺乏某种思维模式或者专业知识才来学校进行深造,所以在教学上更加更注重与时俱进,更注重案例,更注重实操训练;二是培养分为在职培养和全日制培养两种,主要以在职培养为主,这就强调了学校需要与企业、工作部门紧密联系,只有将学校和社会两大需求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培养出符合标准的旅游专业型硕士专门人才;三是再培养方式上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能不那么明显,他们可能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关系,共同为了达成一个培养目标而深造,甚至在有些时候,培养方式可能是即兴的,时时创新的,那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旅游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性

专业硕士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适应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专业硕士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促进高教改革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再我国把旅游业设定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旅游管理的培养亟待创新,正好旅游专业型硕士有了其发展机会。

2.1 提高研究生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能够提高旅游专业的研究生质量。笔者通过对武汉不同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时发现60%以上的老师认为当前旅游硕士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而学生方面,5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旅游业缺乏深入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旅游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没什么差别,甚至还不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觉的现象。对于业界专家和企业家,通过访谈,一致认为目前社会对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十分大,但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大多缺乏经验和实干精神,理论上的研究也与目前的发展不相符合,有严重滞后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旅游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或许能给旅游管理硕士教育带来生机。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基本都是具有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业型硕士尤其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既给想要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机会,满足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又能让学术型硕士与他们进行交流融合。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同而创新改革其教学方式,这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竞争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旅游专业人才,而旅游专业硕士无论是在教学目的还是方式上,都更加符合社会的职业化标准,这能够提高从事旅游业人群的层次,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能够被社会所认可。

2.2 提升教学手段

旅游管理硕士培养的教学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工具。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教学上,主要采用的是ppt讲授,学生接受十分被动。学者指出,当前研究生教学迫切需要由学生主动去思考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亟待提高。而旅游专业型硕士培养是十分注重实践的,所以教学模式上,它引入了更加丰富且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比如案例教学、研讨会、实验室教学等。这能够极大提升旅游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层次,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既是一项挑战,又是一个机会。在旅游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我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但在研究生课程内容上却反映不明确,尤其是一些热点话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发展动向等都缺少研究。旅游管理是一项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笔者对已经毕业并且进入到旅游企业工作的学生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当时学的理论知识是有用的,只不过在当时缺乏锻炼,现在需要重新开始,边工作边学习。同时,他们表示,公司经常举行的项目会议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很有帮助。所以,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补缺,毕竟,专业型硕士有工作经验,不完全是学生角色,对他们的培养实际上在另一个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培养。

2.3 研究生教育改革契机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能够解决当前旅游管理硕士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它的引进,对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契机。旅游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素质低、重论文不重实操、专业性过于偏强等问题,而旅游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建设方面更加突出其专业特性,也更加符合社会标准,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展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

3 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主要有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四种主要的培养模式。

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尤其是以德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代表,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其他国家所称道的独特的培养优秀高级科研人才的方法、制度与特点。德国实行的是讲座制,由一门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教授负责,因此,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水平的导师带出高水平的学生质量,而且,导师对论文选题、科研、论文写作评审方面还具有权威性。而学生方面,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这比较有利于培养自主、独立的高水平人才。在师徒关系上,师徒关系融洽与否影响着这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因为师徒关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它在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其成功,使得德国在19世纪初到二战前,尤其是第二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学术水平领先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专业式教学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与专门化。“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先提出并积极推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美国首创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组织体系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它在培养过程注重标准化和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在课程设置上面,灵活而富有弹性,几个导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并和社会企业联合一起,进行协作管理。这和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十分类似。

协作式培养模式以修课式为代表,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研究与论文写作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不重要。在美国,大多学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标准,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采用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特别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教学式培养模式主要以日本研究生教育为代表。与协作式不同,采用严进出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在课程学习方面,着重讨论和实践,它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4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从分析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无非是更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旅游专硕更加及时和高效。旅游专硕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开设的学位,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方案上,都需要与时代接轨,传统意义上的课本不需要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教授近几年研究的课题或正在进行的项目,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教学、项目组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培养方法上,旅游专硕更注重学生自主创新研究。旅游专硕强化模块化学习,为了能提高学生素质,教授注重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走模式创新之路。

4.1 学生、导师与学校的关系需要相互制约

从国外经验出发,如果要使得培养更有效,需要有一个水准高的导师,然而从国内情况来看,导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导师,他们的关注点也不见得是在培养学生上,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自己身上,而有些导师虽然非常负责,但是学术水准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学校需要有一套建设导师师资队伍的方案,而实践者和监督者,由学生和社会来加以评判。三者的相互制约才能使得新模式能更好地发挥效能。

4.2 传统体系结构需要改革

当今旅游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高层次、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而是一个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快速处理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能掌握基本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能通过实践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预测和指导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应当如何,评判标准应当如何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和选择。这对学校来说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为这很可能要颠覆以往的课程和模式设置。

4.3 培养模式要注意时效性

社会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其专业知识架构总是滞后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输入到社会上的人才不为所用,大量的人才输出的结果是社会对人才的缺口越发增大。所以,现在有必要建立一套时效性的体制,来掌握学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只有供对应了求,才能高效培养出符合社会标准的旅游专业化人才。

5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系统,它随着教育理念、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诸多要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和调整,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培养模式并不是某一个固定不变、百试不爽的模式,它必须是一个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而这种发展的过程,也必然由过去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立群,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

[2] 董丽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研究生教学创新探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教学创新实践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3)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20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研究生人数将近40万,但是,毕业人数的井喷也带来社会就业的压力。伴随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人数供求比例失衡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教育部2010年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硕士生招生计划的增量主要用于专业学位,存量部分要将学术型的计划按不少于5%的比例调减,用于增加专业学位计划。”为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改革学校授权审核办法,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规模,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30%。在目前的研究生考试中,共有39个专业开设了专业硕士。新十三大学科门类中,除了哲学类和理学类没有对应的专业硕士,其他十一个门类都有相应的专业硕士。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硕士自国务院将旅游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便备受关注。笔者预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将是旅游管理教育培养的重要趋势。

1 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特征

与专业硕士相对应的是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型人才,所以,学术型硕士在教学上以灌输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也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但是由于学科限制和培养模式的缺陷,往往学生重学习轻研究。Www.133229.Com虽然我国培养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是为了培养一批旅游科研人才,但实际情况是旅游管理硕士从事科研工作的比例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就业。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大多研究生是本科毕业之后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所以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研究生就业最大的障碍,据笔者调查,旅游管理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到“冷遇”,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实践性不够强,缺乏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这也就意味着,国家在旅游管理学术型培养模式上很多努力是得不偿失的。

而旅游专业学位则不同,它的培养目的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适应旅游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无论是再培养目的上还是培养方式上,都有所不同,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生对象一般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这就意味着旅游专业型硕士在学习的目的上更加明确,它显然是因为在社会上缺乏某种思维模式或者专业知识才来学校进行深造,所以在教学上更加更注重与时俱进,更注重案例,更注重实操训练;二是培养分为在职培养和全日制培养两种,主要以在职培养为主,这就强调了学校需要与企业、工作部门紧密联系,只有将学校和社会两大需求结合起来考虑,才能培养出符合标准的旅游专业型硕士专门人才;三是再培养方式上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可能不那么明显,他们可能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关系,共同为了达成一个培养目标而深造,甚至在有些时候,培养方式可能是即兴的,时时创新的,那这就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旅游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性

专业硕士培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适应行业和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专业硕士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促进高教改革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再我国把旅游业设定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之后,旅游管理的培养亟待创新,正好旅游专业型硕士有了其发展机会。

2.1 提高研究生质量

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能够提高旅游专业的研究生质量。笔者通过对武汉不同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时发现60%以上的老师认为当前旅游硕士研究生缺乏创新精神;而学生方面,5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旅游业缺乏深入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旅游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没什么差别,甚至还不如,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觉的现象。对于业界专家和企业家,通过访谈,一致认为目前社会对于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十分大,但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大多缺乏经验和实干精神,理论上的研究也与目前的发展不相符合,有严重滞后的现象。这些都说明了当前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旅游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或许能给旅游管理硕士教育带来生机。一方面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基本都是具有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业型硕士尤其是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既给想要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了机会,满足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又能让学术型硕士与他们进行交流融合。同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的不同而创新改革其教学方式,这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竞争能力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旅游专业人才,而旅游专业硕士无论是在教学目的还是方式上,都更加符合社会的职业化标准,这能够提高从事旅游业人群的层次,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能够被社会所认可。

2.2 提升教学手段

旅游管理硕士培养的教学手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培养工具。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在教学上,主要采用的是ppt讲授,学生接受十分被动。学者指出,当前研究生教学迫切需要由学生主动去思考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知识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亟待提高。而旅游专业型硕士培养是十分注重实践的,所以教学模式上,它引入了更加丰富且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比如案例教学、研讨会、实验室教学等。这能够极大提升旅游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层次,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既是一项挑战,又是一个机会。在旅游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我国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十分迅猛,但在研究生课程内容上却反映不明确,尤其是一些热点话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发展动向等都缺少研究。旅游管理是一项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笔者对已经毕业并且进入到旅游企业工作的学生访谈发现,大多数学生觉得当时学的理论知识是有用的,只不过在当时缺乏锻炼,现在需要重新开始,边工作边学习。同时,他们表示,公司经常举行的项目会议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很有帮助。所以,旅游专业硕士的培养,能够在这一方面进行补缺,毕竟,专业型硕士有工作经验,不完全是学生角色,对他们的培养实际上在另一个程度上也是对自己的培养。

2.3 研究生教育改革契机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能够解决当前旅游管理硕士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它的引进,对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契机。旅游管理硕士培养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素质低、重论文不重实操、专业性过于偏强等问题,而旅游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建设方面更加突出其专业特性,也更加符合社会标准,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展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

3 国外研究生教育模式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主要有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四种主要的培养模式。

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尤其是以德国博士研究生教育为代表,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为其他国家所称道的独特的培养优秀高级科研人才的方法、制度与特点。德国实行的是讲座制,由一门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教授负责,因此,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水平的导师带出高水平的学生质量,而且,导师对论文选题、科研、论文写作评审方面还具有权威性。而学生方面,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这比较有利于培养自主、独立的高水平人才。在师徒关系上,师徒关系融洽与否影响着这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进行,因为师徒关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它在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水平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德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其成功,使得德国在19世纪初到二战前,尤其是第二帝国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其学术水平领先于世界各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专业式教学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与专门化。“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就是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先提出并积极推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美国首创研究生院,形成了以研究生院为组织体系的“专业式”研究生教育模式。它在培养过程注重标准化和培养类型的多样化,在课程设置上面,灵活而富有弹性,几个导师组成一个“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并和社会企业联合一起,进行协作管理。这和当前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十分类似。

协作式培养模式以修课式为代表,通过修读课程而获得学位,研究与论文写作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不重要。在美国,大多学校采取的是宽进严出的标准,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采用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特别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教学式培养模式主要以日本研究生教育为代表。与协作式不同,采用严进出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在课程学习方面,着重讨论和实践,它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4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从分析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无非是更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在培养目标上,旅游专硕更加及时和高效。旅游专硕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开设的学位,因此,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培养方案上,都需要与时代接轨,传统意义上的课本不需要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教授近几年研究的课题或正在进行的项目,通过多媒体、实验室教学、项目组参与等方式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培养方法上,旅游专硕更注重学生自主创新研究。旅游专硕强化模块化学习,为了能提高学生素质,教授注重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走模式创新之路。

4.1 学生、导师与学校的关系需要相互制约

从国外经验出发,如果要使得培养更有效,需要有一个水准高的导师,然而从国内情况来看,导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即使是比较优秀的导师,他们的关注点也不见得是在培养学生上,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自己身上,而有些导师虽然非常负责,但是学术水准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学校需要有一套建设导师师资队伍的方案,而实践者和监督者,由学生和社会来加以评判。三者的相互制约才能使得新模式能更好地发挥效能。

4.2 传统体系结构需要改革

当今旅游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过去的高层次、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而是一个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而快速处理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多元化人才,这类人才不仅要能掌握基本的相关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能通过实践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预测和指导旅游业的发展。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应当如何,评判标准应当如何都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重新定位和选择。这对学校来说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因为这很可能要颠覆以往的课程和模式设置。

4.3 培养模式要注意时效性

社会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而学校的培养模式和其专业知识架构总是滞后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输入到社会上的人才不为所用,大量的人才输出的结果是社会对人才的缺口越发增大。所以,现在有必要建立一套时效性的体制,来掌握学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只有供对应了求,才能高效培养出符合社会标准的旅游专业化人才。

5 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是一个十分开放的系统,它随着教育理念、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等诸多要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和调整,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培养模式并不是某一个固定不变、百试不爽的模式,它必须是一个能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而这种发展的过程,也必然由过去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向多元性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 叶立群,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7).

[2] 董丽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研究生教学创新探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教学创新实践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4)

近些年,我国旅游业凭借其朝阳产业的优势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旅游供给侧改革、全域旅游等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重点工作。然而,要推进这些重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其背后少不了旅游人才的支撑,且它对旅游高级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始于1990年,截止至2016年,全国共有31个省份(或自治区或直辖市)的141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但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高级人才的供给已经落后于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不匹配的现状,这对我们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各大高等院校面对新需求,该如何优化培养方案,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入旅游高级人才?笔者认为深度分析这一问题成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然要求。

一、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素质之构成要素

要陪养与旅游业需求相匹配的旅游高级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应包括四点:第一、专业素养;第二、实践能力;第三、创新能力;第四、国际视野。

1、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专业素养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是知识结构融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于一体的旅游高级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旅游人才作为旅游高级人才的内在要求。要培养卓越的旅游高级人才,其知识本身必须是专业的、综合多样的知识。知识结构融专业知识搭建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能力水准,但与此同时不可忽略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故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知识结构融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专业素养。

2、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实践能力

针对旧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现今高校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定为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之一。部分高校为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说南开大学实施了“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即通过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从实践中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对行业的认知。但是,部分高校在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时任然过度拘泥于课堂或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让研究生在毕业后寻找职业岗位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故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匹配旅游行业对旅游高级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

3、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创新能力

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旅游人才适应现实、开创未来的客观需要。培养创新能力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这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行业的特点要求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旅游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等,这些变化都对高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提出了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旅游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旅游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旅游市场主体的核心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这都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

4、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国际视野

如今,国际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将会是旅游全球化,这要求今后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我国的旅游资源固然好,但要走上国际舞台,这也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来将其保护、包装、营销等来吸引国外游客。此外,在国际舞台上,旅游外交发挥着独特作用。外交能为旅游铺路、护航,旅游同时也为外交、加速。所以说,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把握这种发展趋势,培养国际视野刻不容缓。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的课程体系和承载课程体系内容的教学与教材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保障。笔者按地理区域收集了国内10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根据学分来计算课程设置所占比例,得出如下图一(部分高校未将热点前沿讲座或是其他实践活动记学分,所以统计可能存在误差与不全面之处),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从内容上来看总体包括外语、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核心课程、热点前沿和实践活动等6大模块,尽管这六大模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知识的宽口径和综合性,但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难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且实践环节单一,这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因素。

1、课程体系设置与现代旅游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匹

配大部分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旅游人才等,但是实际上却存在培养的人才与培养目标、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这与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息息相关。结合图1与大量文献分析得出,大部分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上虽然合理,但是任然存在四个问题:第一,课程体系设置滞后;许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并没有根据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或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适当的改变与更新,热点前沿的课程与讲座设置较少,平均仅占比5%,表明高校对此重视不够。第二,很多高校对于课程的考核标准,重形式而非实际。第三,各大高校更多的是立足于学院自身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置研究方向,核心课程平均虽占比43%,但并没有根据学生所选研究方向来相应的调整课程设置。第四,现代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切实渗透到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尤其是核心课程(平均占比43%)与实践活动(平均占比8%)的设置上,这是由于大部分校企合作内容局限,而企业很少真正参与到高校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4]。

2、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难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现有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通过教材呈现和教师传授两种方式来完成的。自设立旅游研究方向硕士点以来,各院校教材建设就大体经历了自编教材和教材多元化的过程,但依旧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面向研究生教育的旅游教材数量少、种类少,缺乏某些有深度的专业领域方面的教材;二是对国外教材的严重依赖性;三是教材上的内容与时展步伐、行业所处现状存在严重脱节现象[5]。此外,在教师传授的方式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现在旅游教师队伍大都有着较高学历而严重缺乏旅游实践经验,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而缺乏创新思维;二是教师对待上课的态度有不认真负责的现象存在,部分高校存在教师在企业兼职做项目或是专注于科研评职称,无暇顾及上课或对上课纯粹应付了事等现象。这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养成,难以为旅游行业提供旅游高级人才。

3、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诊所式教学和实习

现今大部分高校的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仍然是以诊所式教学和实习为主。这样的实践环节设置虽说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研究生对旅游业的感性印象,但是要让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并形成职业技能却有一定的困难。就诊所式教学而言,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都是通过基础理论讲解同时结合典型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完成,中间可能会参入一些调研实践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培养出的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存在差距。而就实习来看,各高校安排实习课程环节时在时间上会略有区别,但大都是2-6个月。从知识通过实践得到巩固的角度来看,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这个时间段,研究生有要考证、考博、找工作等各类安排,导致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仅仅是为了拿学分而走的过场而已。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否则难以满足新形势对旅游高级人才的需求。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措施

课程体系是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旅游高级人才的基石。针对上章所述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

要培养符合现代旅游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优化课程设置是部分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环节。高校可从三个方面优化课程设置。第一,根据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或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课程设置做出适当的改变与更新,不再年复一年的重复沿用同一个课程设置。第二,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有所区别的、更加深入专业化的设置相关类课程学习、热点前沿以及实践活动。第三,,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纳入课程设置的参考中,构建与相关企业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以合作教育为中心,其他合作为纽带。

2、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体系是指不同类型、不同种类课程有机联系所构成的整体。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实践环节的不足是现行课程体系的核心缺陷。对于此,笔者认为可从三个方面优化实践环节。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改变当前重理论、重科研、轻实践的现象,从时间上给予保证。二是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可采用基层实习岗位轮换制,然后在基层操作部门满一定期限后就可以进入管理部门实习。三是增强实践教学课程的连贯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最大限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优化课程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优化课程内容体系需将重心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类不同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师资力量来具体定位培养目标,再根据所定的培养目标来灵活安排教学大纲,因材施教,不可一概而论。二是应区分学生来源,适当增加选修课、专业性课程,与行业热点相关的新课程或讲座等,同时适当增加学生研究方向上课程内容的深度,并灵活安排学生研究方向上知识的补充。三是各类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上应以国家教育部门和国家旅游教育主管部门建议的较为权威的教材体系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再自主选择其他教材为辅助,并多推荐国外优秀书籍为学生必读本,这样才能既符合国家对旅游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各高校的旅游教育保持各自研究方向,体现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360百科官网.

[2]林龙飞.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5(11):18-20.

[3]蔡君,张茵.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5(5):36-39.

[4]李悦铮,张志宏.关于“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5(07):179-182.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5)

2017年香港旅游竞争力在世界排名第11位,在亚洲的排名仅次于日本①。香港旅游业的发达与香港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香港旅游教育经验和模式进行研究(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有助于大陆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国内关于香港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宋海岩等(2015)以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为典范,分析了香港旅游教育院校在教学、实践的各方面的创新之处[1]6-9;黄松山等(2016)对包括香港在内的多个境外高校旅游管理学科设置做出介绍和分析[2];何立萍(2011)对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WIE教育模式的内涵、方式深入分析[3]。本文将具体介绍香港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培养模式,同时对大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香港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课程设置

香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发达,学科发展时间早,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系也较为完善②。1.发展历程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机构管理及餐饮研究系,创建于1979年,其创立可以称之为香港地区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鼻祖”。1992年更名为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系③。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育理念独树一帜,树立了亚洲旅游院校的标杆,验证了学院的座右铭“开创酒店及旅游新纪元”[1]6-9。2011年,成功开办的唯港荟,秉持了香港理工大学的信念“凝聚智慧、实践创意”,构建了一个开放和独立的学习平台。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成立④。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与香港理工大学基本保持一致,相异之处在于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培养“旅游+金融”复合型人才。2001年,学校创立专属教研酒店,香港沙田凯悦酒店和郑裕彤楼[4]。郑裕彤楼作为实地教学研究处,负责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研究所等教研。郑裕彤楼除了有齐全的设施,还有由学生具体负责营运的实践餐厅、配备有标准化的现代厨房、专为学生学习品鉴酒品而设置的实验室、凯悦培训中心等。香港地区旅游管理的教育层次一般被分为两阶段。初级阶段是为中学毕业生设立的职业院校,如香港教育学院;高级阶段为高水平的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如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初级阶段主要培育的是酒店及旅游行业基础从业人员。高级阶段的教育注重培育精英管理人才和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的学者。香港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以较均衡的素质所著称,广布行业各个部门;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以出色的酒店行业管理技能而被认可,较多的从事于酒店行业的管理工作。就研究生培养类别来看,研究生层次教育分应用型硕士和哲学硕士两种。除全日制和在职制研究生,还设有一年制和两年制的研读期。全日制的教学主要为大学毕业生所设,学制通常为一年;两年制课程适合有工作经验的从业者。由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性质,学校在招生时就十分看重申请者的工作实践经历,因此申请者工作要求年限为最少一年。就招生层面来看,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均形成了国际化招生体系,很多的生源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才。2.课程设置①香港中文大学的酒店与旅游学院的课程设置。首先将课程确认为必修或选修,再依据课程所对应的教学特点和行业需求细致划分研究方向。例如,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开设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和节事会展管理三个方向,并且在不同培育方向下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中实习是一门专门课程,根据学生以后的就业需要而设置,只有通过实习的学生才能拿到相对应的学分;学院内部研讨会将会以一门课程的形式呈现,根据学生的个人职业目标所开展;强调管理类学科的实践,减少基础理论的学习时间,因此专业硕士的核心必修课程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应用型课程。②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学院课程设置。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应用型硕士从类别上划分为两大类,酒店管理类和旅游管理类[5]。各专业对应的培养目标和特点都有差异,包括不同专业的入学条件要求、学制长短、就业培训等。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型硕士课程在设置上侧重为酒店及旅游业培养输送高级管理层人才,这与学术型硕士希望培育具有科研水平的理论型人才是互补的;在课程设置特点上,专业型硕士的主要课程都是通过对行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行业人才需求所定;在学分制上,专业型硕士实行弹性修学方式,即学生自主决定在三年弹性时间内修满学分毕业[6];在毕业方式上,专业硕士可根据自身的现实需求和兴趣,在几种毕业模式中做出自主选择,例如修读各种课程、完成一份毕业设计或调研报告等不固定的形式,这与学术型硕士完成毕业论文的单一方式相对比显得更加灵活,效率更高。香港理工大学开设了国际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及会展管理、国际葡萄酒管理、环球酒店业管理四个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并对专业设置过程安排了严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这种机制还运用在监控开设的课程当中,学院能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7]。学院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使其他院系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应用都受到这种制度影响,沿袭了制度创新的形式。国际旅游及会展管理学专业以专业独特的战略视角与行业实际情况的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优势科目的结合,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用系统、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院课程设置的另一大特色是与一流的三大酒店一起创办了环球酒店业管理学的硕士课程,由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及美国休斯顿大学康拉德希尔顿酒店及餐饮管理学院互相合作[8]。这项世界首创的课程项目是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表现,真正做到“立足本土,纵横世界”[9]。基于香港发挥着国际葡萄酒商贸枢纽的作用,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加大了开拓葡萄酒市场的需求等原因,学院还开办了亚洲独一无二的国际葡萄酒管理学的硕士学位课程。实习课程的特点是实习过程分时间段进行。在实习过程的第一阶段,学生们在基本的日常事务中学习酒店管理与营运的知识;在第二阶段则是转入管理阶层实习,在此过程让每位同学都能由一位唯港荟经理负责。唯港荟为学院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唯港荟被称为“明日客房”的酒店概念客房,是由学院特意准备的酒店管理新型研究项目。学院可以通过“明日客房”深度挖掘酒店管理领域新概念的实际作用,推动整个酒店行业未来的转型和发展[10]。在香港理工大学,专门的就业辅导课程并不再是辅助普及就业知识,而是作为学生个人职业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就业工作坊”,这样的一种方式已经推广到了各个专业,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制存在。

二、香港旅游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

香港旅游研究生教育在短期内迅速发展到世界一流水平,为香港酒店和旅游业培养了许多高质量的人才,推动了行业多个方面的发展,其中的许多经验是值得大陆高校学习借鉴的。1.课程设置的理论化与实务化合理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间接的推动了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外界之间的协作,师生合作双方通过各类学术刊物或者研讨会议传播成果,而学院与行业内发展态势较好的企业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有了强大的行业教师资源和对行业洞悉的能力,专业课程能够保持与行业热点的联系,同时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顶尖的单位实习。2.课程注重教学的国际化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大,与世界接轨的定位,直接的表现在教学模式上。香港理工大学以教研酒店唯港荟为核心,香港中文大学以郑裕彤楼为实践教学核心,二者都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为了将实践更好地融入到教学的环节当中去,香港理工大学将教学科目重新修订一番,科目都能在实践培训中得到恰当的运用。学院安排的实习项目在酒店中进行,学生在不同的部门接受到锻炼。表现突出的学生能够进入学院创办的“菁英管理项目”。4.旅游教育专业质量的认证化2003年国际旅游业教育者协会颁发给香港理工大学“最佳教育学府大奖”;同时学院成为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知识网络的成员单位[11]。香港中文大学在2005年8月根据《酒店及旅游研究学刊》的统计,当时学院在方面全球排名第四,亚洲排名第一,而2009年11月时学院全球的排名已经上升到了第二位[12]。5.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国际化教师队伍为学院的发展创造了巨大动力,学校的教师队伍被称之为“梦之队”,清楚的说明研究生导师必须拥有过硬的学科素养、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等。6.学校标杆的高水准化两所大学均将自己的发展标杆确立为世界的顶级酒店和旅游管理院校,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标杆院校就包括康奈尔大学、萨里大学等在旅游教育领域首屈一指的院校。通过与标杆的对比,学院能够在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基础上学习标杆做法。

三、对内地提升研究生旅游教育的启示

内地的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1.培养目标要清晰、可行、实际香港院校对于硕士的培养定位精确,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中以实际操作为主,辅助以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在课程报告或毕业论文的选题开始就与行业实践紧密联系,并在以后的调查、撰写等过程中保持关联性。学术型硕士重学术理论培养,因此课程设置的转变也会较大。相较而言,内地的旅游管理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准确,许多的学校仍在科研与应用的界限中摇摆不定,在这样的环境下,研究生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2.扩宽国际视野,加快学科的国际化程度香港理工和香港中文的生源国际化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渠道,而课程设置方面借鉴国际一流旅游院校的经验,能拓宽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学习前沿知识,保证持续创新。内地高校应关注教学体制的改革,根据旅游学科的最新动态修改课程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际,使课程体现创新性和国际化的特点。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教师结构上看,学校一直在努力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例如聘请一些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担任高级职务的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行业导师,既可以形成多样化的师资结构,也可以促使行业导师在课程教学、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作用。香港理工大学还专设了企业发展机构,能够帮助将知识和技术快速转移到应用层面上。4.多元化的实地教学,优化实践教学的环境研究生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环境,当前专业型硕士的发展对多元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学校+企业”培养模式看似正确,但长期以来固化了教学方法,毫无新意,与之对应的措施则是提高新型课程设置标准,这种标准是实务性与应用型的高度结合。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业竞争优势提升路径及效应研究(GD17XGL46);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基金:“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两岸四地跨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以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为例(2016JGXM_MS_33)资助。

参考文献:

[1]宋海岩,杨惠君.开辟酒店及旅游教育新里程———以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为例[J].旅游学刊,2015(09):6-9.

[2]黄松山,陈钢华.境外旅游管理学科设置概况[J].旅游学刊,2016(10):19-21.

[3]何立萍.香港理工大学旅游高等教育的WIE模式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2):52-55.

[4]胡志毅,罗仕伟.国(境)外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旅游论坛,2012(04):113-116.

[5]苗莉,蔡利平.美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博士生教育概述及其对中国硕士研究生的几点启示[J].旅游科学,2009(23):67-72.

[6]尹晓华.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

[7]袁媛.中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8]刘爱利,张一凡,姚长宏.旅游管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规律探讨———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42-46.

[9]李红英.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J].煤炭高等教育,2006(02):76-77.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132 -03

一、引言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生为了获得更高学历、提高就业竞争力,选择难度较低的专业跨专业报考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现今重要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在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培养中,以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为例,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以及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招生情况不理想、培养目标错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导师指导有限、就业形势严峻这五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跨专业报考的硕士的知识面较为宽广,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其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甚微,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比较零散、薄弱。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是为培养旅游教育人才,以期日后继续为旅游行业培养旅游人才的一个新兴专业方向。渤海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学生,旨在为社会输送从事旅游教育事业的专业型人才。

(一)跨专业学生自身报考动机

经调查分析发现,跨专业考生报考课程与教学论(旅游)的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现今报考人数较少,竞争程度较低,考取难度较小;二是喜欢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三是来源于社会竞争的压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考生将该专业作为跳板获得硕士学历从而逃避缓解就业压力而选择读该专业研究生。

(二)跨专业学生优势分析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其生源特点是: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专业存在较大的跨度,大部分是属于文学类别的学生,例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等,因此学生具有多样丰富的学科背景知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观点,并且原有的知识背景可能给新问题带来新的解决方法。另外,跨专业学生缺乏对所跨专业知识的系统了解,使得学生对所读的专业具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求知欲来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所读专业的学科魅力,发挥自身学科背景优势来掌握新学科的基本知识,从而达到在学习方法上的自我突破。

(三)跨专业学生的劣势分析

跨专业研究生由于大部分新生是对旅游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的学生,缺乏现修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铺垫,在初期的学习中会存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原有专业背景很难融入到现有专业中去的问题,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丢弃原有专业背景的优势,从而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另外很多学生会出现难以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更难找到创新的思维范式,从而导致科研无法进行的窘局。加之有些学生自身由于害怕“掉队”,出现焦虑、自卑情绪,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有效发展。然而从多年的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来看,初期的学习压力大,进入科研状态慢是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需要校方从培养方式上结合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劣势方面做出更有效的改革。

(四)高校培养模式分析

各高校并未对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专业课程较多而综合性课程、交叉课程较少,课程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在导师的选择上没有考虑跨专业因素,由于大部分导师只有单一学科背景,这就导致导师不能很好地帮助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挥其原有知识结构的优势, 更不能做好其他专业知识与旅游教育知识的连接以及重组。不具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会使得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方面觉得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及科研的兴趣,对他们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当前的跨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令人担忧。

三、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显然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教育学学科队伍拓宽了研究领域,亦对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挑战。故从招生情况、培养目标错位、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就业形势等方面讨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招生情况不乐观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自2012年开始对外招收硕士研究生,但历年的招生情况不容乐观,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年都存在招不来、招不够,并且生源在逐渐减少的问题。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该专业并未做好宣传工作,以致吸引不到报考的学生。其二是本专业现如今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去向令人堪忧,这也是导致学生人数逐年减少的重要因素。

表1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历年招生情况

数据来源: 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资料

(二)培养目标错位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教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人才,这对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有着更加具体的、多样性的要求。然而目前学校输出的毕业生并未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究其原因就是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教学管理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差异化培养。另外在当前的培养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真正深度参与到研究导师的课题中去,因此实际的创新能力也未能在培养过程中激发出来。由此可知,培养目标的错位是导致毕业生在社会上就业失去竞争力主要原因。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设置是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各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基本包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这几大模块,但在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几乎没有,另外课程设置上并未考虑到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学科背景,对于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课程标准,缺乏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综合考量,无法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需求及发挥学科背景优势。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专门设立专业补修课,但该专业补修课的设立形同虚设,并未真正落实到每一位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当中去,导致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仍然对现修专业知识知之甚少。

(四)导师指导有限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按学科归属是属于教育学,但是归属旅游学院教育管理,这就给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导师学科背景所致,旅游学院的导师大部分都是学旅游规划、地理学等出身,在其专业领域内具有较深学术造诣,但对于教育学研究领域并没有涉猎,所以和师之间的交流都存在很大的障碍,无法帮助跨专业学生做好知识的连接与融合,这就为指导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二是导师精力所限,导师自身担负沉重的科研压力和艰巨的教学任务,并且如今高校教师由于资源紧张使得一个硕士生导师一届带多个学生,以致面对跨专业研究生,许多导师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得“力不从心”。

(五)就业形势严峻

当前,社会对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很难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各高校也不认可当前专业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另外,目前来看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很少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择就读该专业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就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四、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改革招生方式

目前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招生情况都是不尽如人意的。一方面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作为新的专业,没有成功的培养典例可以宣传,所以很难获得一定数量的优秀生源。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宣传本专业,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保证每年的生源;另一方面,入学考试制度传统化,硬性的要求成绩达标,而非实际的实践能力,因此会错过很多生源。基于此学校可以考虑对具有丰富的旅游行业或者教育实践经验的考生可以考虑放宽政策,以提高他们的录取比例,能更好地吸引考生增加生源数量。再有可采取订单式的培养方式,针对旅游教育行业所需的人才专门化培养,解决旅游教育人才紧缺和培养输出人才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二)突出个性化培养

由于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因此针对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应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导师培养方式、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该有所不同,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应设置较多的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而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就应侧重培养其研究能力,为之后的考博道路奠定深厚的专业基础。这样的个性化培养会更有助于提高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三)优化课程设置

在培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课程设置上对于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硕士研究生来说很难将所有的学生都顾及全面,因此学院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选择适合的课程来填充对现修专业的空白。另外,目前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上以两大模板来设置,即教育学模块与旅游学模块,未能将两个学科很好地结合起来设置专门对应的课程,而是一味地开设两个分开的模块的课程,使得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加无所适从。因此学院应该多研究如何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多开设综合的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

(四)构建多导师制度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归属旅(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33页)游学院培养管制,即导师也都是旅游学院的导师,由于导师所涉猎的研究领域有限,旅游学院应考虑与教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配备一名与学生学科背景相同或相似的老师共同构建一个导师组,组内指导老师分工负责,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自己的学术特长,互相配合,对研究生的学习进行集体指导,更有利于对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指导。另外对于选择就业方向的跨专业研究生还要联合高职,中专的旅游教学的老师对其进行实践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竞争增加竞争力。

(五)创建学术交流平台

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旅游)专业不仅仅需要对旅游学的知识大量的掌握,同时也需要学生掌握教育学科知识以及方法技巧,两个学科不仅要通过书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参加多种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因此学校应积极创建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平台,鼓励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教育学、旅游学领域及其他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目前不论是教育学还是旅游学都突出实践的重要性,通常我们常见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有专题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供各研究学者交流的网络平台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高校应鼓励研究生自己申请课题或是加入导师的研究课题,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也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03) : 49-50.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

[3]谢凯,方贤文.对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

[4]赵永刚,赵明华.如何正确引导跨专业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0.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7)

2017年香港旅游竞争力在世界排名第11位,在亚洲的排名仅次于日本①。香港旅游业的发达与香港旅游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对香港旅游教育经验和模式进行研究(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有助于大陆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国内关于香港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宋海岩等(2015)以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为典范,分析了香港旅游教育院校在教学、实践的各方面的创新之处[1]6-9;黄松山等(2016)对包括香港在内的多个境外高校旅游管理学科设置做出介绍和分析[2];何立萍(2011)对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WIE教育模式的内涵、方式深入分析[3]。本文将具体介绍香港旅游管理研究生教育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教育培养模式,同时对大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香港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课程设置

香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水平发达,学科发展时间早,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系也较为完善②。1.发展历程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机构管理及餐饮研究系,创建于1979年,其创立可以称之为香港地区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鼻祖”。1992年更名为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系③。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育理念独树一帜,树立了亚洲旅游院校的标杆,验证了学院的座右铭“开创酒店及旅游新纪元”[1]6-9。2011年,成功开办的唯港荟,秉持了香港理工大学的信念“凝聚智慧、实践创意”,构建了一个开放和独立的学习平台。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成立④。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与香港理工大学基本保持一致,相异之处在于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于培养“旅游+金融”复合型人才。2001年,学校创立专属教研酒店,香港沙田凯悦酒店和郑裕彤楼[4]。郑裕彤楼作为实地教学研究处,负责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研究所等教研。郑裕彤楼除了有齐全的设施,还有由学生具体负责营运的实践餐厅、配备有标准化的现代厨房、专为学生学习品鉴酒品而设置的实验室、凯悦培训中心等。香港地区旅游管理的教育层次一般被分为两阶段。初级阶段是为中学毕业生设立的职业院校,如香港教育学院;高级阶段为高水平的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如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初级阶段主要培育的是酒店及旅游行业基础从业人员。高级阶段的教育注重培育精英管理人才和具有理论研究能力的学者。香港理工大学的毕业生以较均衡的素质所著称,广布行业各个部门;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以出色的酒店行业管理技能而被认可,较多的从事于酒店行业的管理工作。就研究生培养类别来看,研究生层次教育分应用型硕士和哲学硕士两种。除全日制和在职制研究生,还设有一年制和两年制的研读期。全日制的教学主要为大学毕业生所设,学制通常为一年;两年制课程适合有工作经验的从业者。由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性质,学校在招生时就十分看重申请者的工作实践经历,因此申请者工作要求年限为最少一年。就招生层面来看,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均形成了国际化招生体系,很多的生源都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才。2.课程设置①香港中文大学的酒店与旅游学院的课程设置。首先将课程确认为必修或选修,再依据课程所对应的教学特点和行业需求细致划分研究方向。例如,香港中文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开设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和节事会展管理三个方向,并且在不同培育方向下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中实习是一门专门课程,根据学生以后的就业需要而设置,只有通过实习的学生才能拿到相对应的学分;学院内部研讨会将会以一门课程的形式呈现,根据学生的个人职业目标所开展;强调管理类学科的实践,减少基础理论的学习时间,因此专业硕士的核心必修课程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应用型课程。②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学院课程设置。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管理应用型硕士从类别上划分为两大类,酒店管理类和旅游管理类[5]。各专业对应的培养目标和特点都有差异,包括不同专业的入学条件要求、学制长短、就业培训等。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型硕士课程在设置上侧重为酒店及旅游业培养输送高级管理层人才,这与学术型硕士希望培育具有科研水平的理论型人才是互补的;在课程设置特点上,专业型硕士的主要课程都是通过对行业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行业人才需求所定;在学分制上,专业型硕士实行弹性修学方式,即学生自主决定在三年弹性时间内修满学分毕业[6];在毕业方式上,专业硕士可根据自身的现实需求和兴趣,在几种毕业模式中做出自主选择,例如修读各种课程、完成一份毕业设计或调研报告等不固定的形式,这与学术型硕士完成毕业论文的单一方式相对比显得更加灵活,效率更高。香港理工大学开设了国际酒店管理、国际旅游及会展管理、国际葡萄酒管理、环球酒店业管理四个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并对专业设置过程安排了严谨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这种机制还运用在监控开设的课程当中,学院能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把控[7]。学院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使其他院系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的应用都受到这种制度影响,沿袭了制度创新的形式。国际旅游及会展管理学专业以专业独特的战略视角与行业实际情况的结合,各个学科之间的优势科目的结合,促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用系统、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院课程设置的另一大特色是与一流的三大酒店一起创办了环球酒店业管理学的硕士课程,由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及美国休斯顿大学康拉德希尔顿酒店及餐饮管理学院互相合作[8]。这项世界首创的课程项目是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的表现,真正做到“立足本土,纵横世界”[9]。基于香港发挥着国际葡萄酒商贸枢纽的作用,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加大了开拓葡萄酒市场的需求等原因,学院还开办了亚洲独一无二的国际葡萄酒管理学的硕士学位课程。实习课程的特点是实习过程分时间段进行。在实习过程的第一阶段,学生们在基本的日常事务中学习酒店管理与营运的知识;在第二阶段则是转入管理阶层实习,在此过程让每位同学都能由一位唯港荟经理负责。唯港荟为学院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唯港荟被称为“明日客房”的酒店概念客房,是由学院特意准备的酒店管理新型研究项目。学院可以通过“明日客房”深度挖掘酒店管理领域新概念的实际作用,推动整个酒店行业未来的转型和发展[10]。在香港理工大学,专门的就业辅导课程并不再是辅助普及就业知识,而是作为学生个人职业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就业工作坊”,这样的一种方式已经推广到了各个专业,作为一种独立的机制存在。

二、香港旅游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8)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与MBA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均参加MBA联考,在报考时选择MTA。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由于MTA教育刚刚开始,各个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方向设置时,都是具有摸索的性质,所以,本人在此提出关于MTA研究方向设置的一些想法,以供方家商榷。

一、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比如,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部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另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

二、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开设MTA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比如,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实际需求。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

三、开设MTA的教育方向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MTA教育是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培养教育,因此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酒店、旅行社、景区和景点等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航空、铁路、游船等交通部门;商品零售、旅游购物等商业部门;会议、展览等会展部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文物、建筑、艺术装饰等建设部门;旅游策划、旅游广告宣传、管理咨询等旅游智业部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MTA教育应当可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将成为目前国内正求贤若渴的传统旅游企业的抢手人才。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制造业)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结构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将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地产作为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学生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可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与相关能力,毕业后将在旅游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部级的旅游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规划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获得部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60项,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全国92个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8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也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其2011年MTA专业方向设置为以下几个方向:

1、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民族旅游研究方面较强,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2、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承担大量旅游规划项目,对景区尤其是新建景区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3、生态旅游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有较大优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4、国际酒店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批设立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

5、旅游公共管理

设置这一方向对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有较大意义。

6、旅行社与会展管理

主要面对旅行社与会展行业。

参考文献:

[1]于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情况分析.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06).

[2]张哲.我国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和模式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9)

在中国“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在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和中国旅游教育的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了配合国家教育部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安排,配合国家旅游局 “十一五”旅游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服务全国旅游院校和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需要,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特组织了本次研讨会,以促进中国旅游教育和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会议传达了教育部及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讲话的精神;通报了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调查分析情况;总结“十五”期间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会代表就新形势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全国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品牌专业建设和评估、核心课程设置与关联延伸专业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硕士点建设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就旅游专业建设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并达成共识。本次会议是一次新时期中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和指导专业新一轮发展的重要会议。

二、主题报告内容

会上有4位嘉宾作了主题报告。这4个报告全面客观、系统分析了中国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从宏观与微观层面考究了中国旅游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走向,勾勒了中国旅游教育未来的发展宏图。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组长马勇教授的主题报告是《工商管理学科建设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马勇教授通报了新一届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对“十一五”期间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与建设意见。马勇指出:建设旅游管理专业要认识到充分利用教育口各级别各种教育资源的重要性,如重点学科建设(校级、省级、部级)、品牌专业建设、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等等;同时专业建设要与旅游行业有效接轨,充分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和指导;积极开展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标准的研讨;设立《旅游高等教育通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信息交流。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旅游专业组田里教授主题报告为《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全面分析研究了新世纪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系统剖析了我国旅游专业高等教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别从战略与战术层次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提出对策。结合评估具体的指标体系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旅游院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必须按照大学的标准化培养目标与模式,不能一味屈就于企业的标准,必须保持知识的独立价值,高校旅游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培养制度。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旅游业“十一五”人才规划》的主题报告。报告依据历年统计资料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等进行了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人才规划的的重点、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面向21世纪的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名俭副教授作了题为《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探讨》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调研与分析了全国旅游管理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介绍了目前唯一一项部级旅游本科精品课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成功创建经验,并为全国旅游院校建设精品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发展思路及实施工程计划。

三、会议主要成效

参会代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办学方向、培养目标、专业评估、专业拓展、精品课程建设、博士硕士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探讨,基本达成以下共识:

1.重新定位旅游学科发展方向

会议认为,目前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校有393所,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猛,在中国学科体系中已独树一帜,应该在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规模不断扩展、旅游学术积累不断丰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专业建设和学科行为,使之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逐步成熟化。会议提出把全国旅游院校本科旅游教育分为应用型(技术)和科研型(理论)的两种类型,教指委制定相应的分类指导方法,把本科旅游教育与高职旅游教育在学科发展上加以区分。

2.制定旅游管理专业评估标准

会上讨论了由田里教授负责起草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评估方案初稿。会议认为,专业评估很有必要,既是对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水平的一次检阅行动,也是对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一次提升过程。专业评估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发挥其规范管理、提升整体实力的重要作用。专业评估标准要进一步作调整,兼顾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差异性。

3.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质量

会议代表希望,在教指委的指导下,提升教学、科研、师资、人才培养等专业建设质量。一是积极争取教育部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支持,努力申报教育部门提供的各类专业发展资源,如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规划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奖、重点学科、品牌专业、重点研究基地、名师、重点试验中心、文(理)科试点班等等。二是加强旅游科研,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各省市各类旅游科学研究项目,并积极参加科研成果的评奖工作,增强旅游管理专业整体实力。

4.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外合作

一是加强国内旅游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合作。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联合办学,创造旅游学校师生到境外培训、实习的机会。目前有很多旅游院校开展了非常有效的国际合作项目,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港、澳地区的院校也有意与大陆院校进行广泛合作。三是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尤其要更注重与管理学科横向的合作,与历史、地理、经济等传统学科的合作,教指委将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推动二级学科领域的合作。

5.调控旅游院校的总体办学层次

一是在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调研的基础上,从战略上严格控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规模,保证毕业生高就业率和良好的专业形象。二是大力推进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支持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院校积极申报硕士点,提升旅游管理学科形象。三是适度发展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科积淀和学术积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

6.建立高等旅游院校的交流平台

一是形成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中心的“旅游教育会议”制度,每年举办专业建设和发展研讨会,及时通报信息、交流经验、研讨对策。二是出版《旅游高等教育通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刊印;《旅游科学》等专杂志设专栏刊登国内外旅游教育和旅游学术会议的重要信息,加强信息交流。三是教指委旅游专业组建设“中国旅游教育”网络平台,展示成就,通报毕业生供需情况、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流动站等各种信息,整合资源,全国共享,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承担网站制作维护工作。

7.拓展旅游学科的专业延伸领域

目前学科目录“旅游管理”只有一个专业方向,从某种程度限制了旅游管理学科发展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在专业设置问题上,许多旅游院校做了不少探索,积极向休闲、会展、娱乐等领域拓展,实行校内的优势资源整合,突出院校和地域特色,创立特色品牌专业,如华侨大学整合体育系设立“运动休闲娱乐”方向,中山大学设“休闲与俱乐部管理”等专业。

8.建设旅游专业核心精品课程体系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的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和规范,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和校级旅游类精品课程。会议提出规划,争取用3-5年内,建设部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0门,校级精品课程500门。旅游涉外性强,专业标准应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形成具有国际化特色的核心精品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加快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接轨。

9.筹备旅游硕士研究生培养会议

旅游管理硕士论文篇(10)

关键词:旅游管理 教学 团队建设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上一篇: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 下一篇: 商务采购年度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