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经验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15 09:08:36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1)

二、突出重点,明确形式,规范程序,不断深化政务公开

在政务公开推进过程中,我们讲求实效,根据我镇的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在公开内容上,我们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公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以及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十项重点公开内容:①有关农村的重要政策法规。如征、租用土地的费用及补偿标准等;②机关干部的选拔、聘用、管理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选举任用情况。比如,我镇党政负责人的测评、后备干部的推荐和提拔,以及对茶园、肖冲等几个村班子的调整,我们都做到及时公开,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这样选出来的干部均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③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其进展情况。诸如通达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武广铁路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等工作,我们都能及时通告推进情况,公开工作责任人,这几项工作都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④镇村财政、集体资产收支及审计理财结果。去年底,镇人大和党政领导班子专题听取了镇财政所一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报告,对招待费、差旅费和专项经费进行了重点审查,并在机关干部会议上公布详细的审查情况,有效地压缩了不合理费用的支出。⑤重大工程项目的 招投标、预决算情况。比如今年我镇的通达工程,共计施工里程70余公里,均进行了公开招投标,纪检监察全过程监督,工程完工后又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⑥农民负担情况。⑦计划生育政策,包括计生奖励和计外生育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⑧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及责任人的情况。⑨社会保障情况。民政部门的优抚对象和标准、各种困难补助均张榜公布,防止不合理现象的发生。⑩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及群众关心的其他重要政务的活动情况。

在公开形式上,我们围绕便于群众知情、办事、监督,除了继续通过公开栏、会议、编发简报以及电视等多种形式实行政务公开,我们还努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建立自己的政府网站,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在公开程序上,我们首先对机关、村(居)、各有关部门所有需要公开的内容及项目进行整理,列出清单,然后对整理结果进行汇总审核,最后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后,请相关部门对照清单全面进行公布。对重要的,一律要求民主议事在前,决策公布在后,广泛征求并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对涉及到各类财务收支的,一律审计理财在前,核实公布在后。我们把机关和农村划成两块,组织专门人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事前布置、事中督促、事后检查,一抓到底。

三、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务求政务公开工作富有成效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注重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开展行风评议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政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及时了解当前镇村两级的各项,并通过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每个代表联系5-10户选民,征求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将意见收集整理好交由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去落实,这样就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政务的积极性,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规范了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政务公开,“政府采购制”“行政审批制”“执法公示制”等得到了更好落实,有效地规范了政府机关的权力运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逐渐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大幅度降低,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3、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政务公开使得政府的各项施政行为均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了各类暗箱操作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规范了行政行为,推动了政府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促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

4、促进了依法行政。通过推行政务公开,使中心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中心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依法办事的水平。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要再接再厉,善始善终,着力做好“三资”清理收官工作。“三资”清理工作的责任主体是乡镇,实施主体是村居。开发区、各乡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在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工作。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和各乡镇党委书记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开发区纪工委和各乡镇纪委要切实担负起工作职责,组织领导、协调督促各村居开展好“三资”清理工作。今天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各乡镇纪委书记和农经站长,会议结束后,要及时将会议精神向乡镇党委进行汇报,讲明“三资”清理的重要性和形式严峻性,争取党委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二要认真总结,全面查找,及时做好“三资”清理“回头看”工作。“三资”清理过程中,乡镇、村居两级“三资”清理工作人员克服高温酷暑,合理安排时间,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经过近3个月的集中清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效果是明显的。但是,从督查组和指导组深入乡镇、村居实地督查、指导情况来看,全县“清理”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存在的七个方面问题,在县“三资”清理“回头看”紧急通知上讲的很清楚。开发区、各乡镇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对“三资”清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认真总结工作的中亮点和经验,查漏补缺。要按照“回头看”紧急通知的要求,抓紧时间进行“回头看”,对照通知上指出的七个方面问题,全面进行梳理,认真进行查找。要严格对照我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委托工作验收标准,逐条逐项进行准备,确保不留死角。具体工作中要切实做到“三查三看”:即,一查领导组织是否健全,看清理的“三资”是否全面;二查清理结果是否确认,看张榜公示是否及时;三查台账建立是否规范,看建章立制是否有效。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3)

参加县里召集的各类会议是乡镇领导人工作的重要形式。会议是接受任务和汇报工作的基本渠道。根据访谈估算,乡镇主要领导人参加县(市)召开的会议,整体来说一年在60次左右,每周一或两次。其中最少的每年30次,基本上每月两次;最多一年80次,每月六七次。绝大部分会议都是半天。

一个乡党委书记说,“我经常到县里开会,开会次数太多了,大会、小会、长会、短会,一个月至少四五次,有时候星期天开会,有时候晚上开会,有时候今天刚开完这个会,明天又开那个会。会议名目繁多,有政法会、组织会、基建会,有工业的、农业的、水利的、通水泥路的、临时安排的、迎接检查的、布置工作的,什么会议都有。”有时候县委不同的领导同时开会,但是都要求一把手参加。有的乡镇书记说:“报纸、电视上总说要精简会议,我们好像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效果。”

二、文件繁

乡镇要接受大量上级文件。大致而言,一个乡镇一年中接受的文件总量在300-500种之间。这些文件主要来自县(市)领导部门,也有少量的来自地区(市)或者省级领导部门。如河北的一个镇,2003年接受的上级文件是470种,其中来自县级的有451种,来自市级的有12种,来自省级的7种。来自县级的文件半数以上是部署工作任务的。

在通过文件接受任务的同时,乡镇也大量向村庄等单位下发文件。大致来说,每个乡镇一年中下发的文件在100种左右。根据我们在浙江一个镇的调查,该镇2003年一年下发的文件(意见、通知)是180个。在一些地方,所谓“落实”成了“文件对文件”的落实。

三、汇报滥

这里的汇报是指书面形式的汇报总结材料。在这些乡镇中,通过党政办公室系统向上报送的汇报材料一年在70-100种之间,这还不包括计划生育系统的汇报材料。几乎凡是有检查、有考核的工作,都需要有专门的书面汇报。为了应对这个工作,每一个乡镇都有专门人员负责写材料,有的不止一个人。

乡镇文字汇报的工作量很大,但是难度并不大。根据秘书人员的写作经验,编写这样的汇报有三个基本套路:第一是要依据当初的工作计划写,甚至直接把计划里的将来进行时改造为已经完成时态,数字指标则根据乡镇主要领导的指示办。第二是依据上级发来的文件写,通常上级文件会对这项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一些主要的口号提法和工作方法,诸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去抓”、“成立专门机构具体抓”、“责任到人”、“经费到位”之类。把这些上级文件强调的要求做法,直接结合进本乡镇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形成书面汇报。第三是灵活运用“典型经验”,通常每个乡镇都会有某些典型事例,写汇报材料的关键是要善于“以一当十”来运用开发。比如本乡某村有农户养牛的典型经验,这样的事例在总结“调整产业结构”的经验时可以用,总结“科教兴乡”时可以用,总结“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时也可以用。

四、接待奢

接待上级来人是乡镇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县市有关部门的人员经常下乡镇,但频率各有不同。从工作内容来看,首先集中在林业、水利、税务、交通、农业、计生这些部门;其次是司法、土地、民政、宣传、组织、纪检等部门;再次是科技、审计局、财政局、人事、教育、计划、环保等部门。从时间分布来看,突出规律是年末的检查考核下乡镇多。

许多乡镇领导人谈到,若干县(市)部门的人员下乡镇,往往是在临近中午,目标是奔着吃饭,所谓工作,几分钟就可以谈定,或者打个电话也可以解决。基本上每个乡镇每天都有形形的来人需要招待,通常他们按桌来算,多数乡镇领导人的概括是,全年下来,平均每天一桌到两桌客人。有的乡镇书记谈到,2/3以上的上级来人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接待应酬并不难,难的是需要时间和金钱。从乡镇主要领导人每年接待时间来看,乡镇之间差别较大,最少的说20天,最多的说300天。从费用来说,一般在账目上反映不出全部接待花费。有的乡镇书记说:“在决算报表上,我镇的招待费用是5万元,其实去年真正花费是16万元,我们的全部财政收入是120万元。”越是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乡镇,招待费用比例反而越高。

为了刹住因应酬而起的不正之风,有关部门规定了若干“不许”、“禁止”。针对不良行为的禁令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改进政府运行机制,因为这些不良行为根本上是从政府运作体系中衍生而来的。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认真总结和评价全县“五五”普法实施以来的工作成效,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我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发展,为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和“平安*”、“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各乡镇各部门组织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情况。

(二)组织领导、机构建设、工作机制、保障措施等落实情况。

(三)《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

(四)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情况,“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

(五)依法治理工作尤其是法治*创建活动开展情况。

(六)法制宣传方式方法创新情况等。

三、时间安排

检查验收工作从年中开始,年底结束。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份)。制定下发全县“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实施意见及检查标准。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全县统一要求,成立组织,制定验收方案和具体措施,进行动员部署,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组织自查阶段(7月-7月20日)。各乡镇、各部门按照全县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自查,将自查情况报县普治办。

(三)检查验收阶段(7月下旬-9月)。一是县里组成检查验收组,赴各乡镇各部门进行检查。县普法领导小组副组长为牵头人,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验收组。此次检查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档案材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检查组对被查单位的检查情况作适当的意见反馈,但不当场打分,不作结论性评价。总结验收结果将由县普法领导小组在全县进行通报。二是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县检查组检查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加大整改力度。

(四)评比表彰阶段(10月-12月)。结合检查验收发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典型,整理先进事迹,推荐先进典型,开展“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活动。

四、工作要求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坚定大干农村水利建设的信心

自9月26日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动员会议以来,各镇乡和市相关部门明确工作目标,早规划、早部署、早动手,因地制宜筹资金,精心组织快推进,全市农村水利建设进展较快。截止目前,全市已疏浚土方137.9万方,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3.8%。其中,规划疏浚的3条段二级河道中,1条段已完工,2条段已进入施工阶段,完成土方9万方;18条段三级河道中,10条段已完成招投标,其中9条段已开工,已完成土方16万方;已疏浚*29条、*967条,完成土方112.9万方。

总结今冬以来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发动早、氛围浓。今年市里在9月底前就召开了动员会议,较往年提前了1个多月,会议明确要求各镇乡和开发区及早规划、抓紧部署,加快推进,确保12月底前完成*、*疏浚整治任务。许多镇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市动员会议精神,把农村水利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会,全面部署落实水利建设任务,并利用广播、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各村小型水利建设陆续开工建设,正在由点到面迅速展开,冬春农村水利建设大会战的氛围越来越浓。*、*、*、*、*等镇在今年水利建设中坚持做到“三个早”:早明确任务、早规划测算、早落实措施,其中*镇规划疏浚疏浚整治的13条*、703条*,*镇规划疏浚整治的10条*、1468条*,*镇规划疏浚整治的23条*、652条*,*镇规划疏浚整治的9条*、500多条*均按照市统一疏浚标准,统一测量土方,全部进行公示招投标,全面开工建设,目前这几个镇乡*、*疏浚整治的规模大、氛围浓、进度快,农村水利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少直镇今年统一思想,全镇上下决心花大力气改变水利建设落后的状况,专门成立了镇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下设现场推进组、监督检查组和矛盾协调组,并于11月1日和14日先后召开了两次推进会,小沙洪河疏浚工程及*、*疏浚整治相继开工,全镇水利建设工作有了新的起色。市水务局专门组成了4个水利建设督查推进组,分片负责,对各镇乡水利建设进行指导和督促,及时汇总各镇乡工作进度,组织编发农水工作简报,宣传报道各镇乡工作动态、做法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冬春农村水利建设的开展,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理解、个个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措施实、行动快。今年农村水利建设任务重、要求高,大多数镇乡都认真对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分轻重缓急,科学规划,层层分解落实沟河疏浚整治任务,并充分运用“八个结合”、“九个一点”的办法,因地制宜,大力推行水利疏浚与窑业取土、农路建设结合、村级“一事一议”筹措、公开招标节省、建后发包收费等行之有效的筹资举措,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从各镇乡、开发区规划情况看,今冬明春规划疏浚的18条段三级河涉及14个镇乡和开发区,目前规划任务落实较快,已有12个镇乡和开发区落实了13条段的疏浚任务,天汾镇规划疏浚的启海界河(通吕河至沿海二道堤)正在抓紧与海门协调,其余4条段规划明年疏浚;目前上报今冬规划疏浚整治*土方在15万方以上的有*、南阳、东元、吕四、志良、寅阳等7个镇乡;规划疏浚整治*土方在20万方以上的有*、久隆、汇龙、*、南阳、*、*、近海等11个镇乡。从各镇乡疏浚进度看,*、向阳、*、王鲍、少直、东元等6个镇乡规划疏浚的8条段三级河进展最快,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特别是*镇克服困难,措施扎实,全力组织实施了七效河和兴垦匡河2条段三级河,已疏浚土方8.45万方;*、*、*推进*疏浚整治措施实,目前疏浚土方均超过了4万方;*、*、*、*推进*疏浚整治行动快,目前疏浚土方均超过了10万方。

三是亮点多、效果好。与往年相比,今冬农村水利建设主要有三大亮点:第一,实施沟河疏浚“整村推进”方式。今冬全市规划“整村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有79个村,对完成任务并经验收合格的,市财政将在按每方1元标准贴补疏浚土方的同时,另行给予每村“以奖代补”资金1万元。目前*镇规划“整村推进”的4个村、*镇规划“整村推进”的3个村、*镇规划“整村推进”的3个村均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实施进度快,成效明显。第二,明确沟河“整条疏浚”标准。今冬农村小型水利建设验收标准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要求整条推进沟河疏浚整治,切实改变“一丈不通、万丈无功”的弊端。目前*、*、*等镇在*、*疏浚整治中坚持标准,“整条推进”力度大,效果好。第三,全面推行“招投标工程”。今冬农村小型水利建设要求各镇乡统一测量*、*疏浚土方量,并在公开、公平、公正前提下,积极组织招投标,同时邀请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派员参加,核准工程量。目前*、向阳、启隆、大兴等13个镇乡在*、*划分标段实施招投标时向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派人参加,对招投标工程量进行核准,有效地确保了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在上述三大亮点外,*镇要求挖机在作业时将河中捞起的淤泥一次性铺墒到位;久隆镇对2500米迈河疏浚工程实行高标准的人机结合施工;*镇加强沟河建后管理,对适宜发包的沟河做到施工一条、发包一条,目前已与农户签订水面承包合同75份,发包沟河950条,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减少了群众矛盾,提高了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在肯定前阶段农村水利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农村水利建设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进展极不平衡。绝大多数镇乡对农村水利建设高度重视,推进有力,目前虽然不存在水利建设空白镇,但镇与镇之间的不平衡性很大,工作进展快的*、*、*、*等镇乡已完成招投标,*、*疏浚整治陆续进入施工阶段,疏浚土方均已超过15万方,进展慢的11个镇乡和开发区至今还没有向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招投标实施计划,其中有7个镇乡至今还没有上报过疏浚土方量。特别是还有一个镇至今还没有上报沟河调查资料。这些镇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全市农村水利建设的进度。

二是组织程度有待提高。9月26日动员会议专门要求各镇乡统一增挂“水利站”牌子,落实专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农村水利建设有专人抓、有专人干。但截止目前还有9个镇乡没有增挂牌子,个别镇乡至今仍没有落实水利岗位专职人员,即使是返聘退休人员,其主要工作精力也以放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为主,导致该镇水利工作已接近瘫痪,至今还没有上报今冬农村水利建设规划。还有少数镇乡对上报沟河调查资料、水利建设进度和相关工作信息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影响了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筹资思路不够拓宽。尽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推进水利建设的政策措施,并积极宣传推广“结合”、“九个一点”等早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举措,但仍有少数镇乡还在左右观望,消极应付,对上级资金投入的要求很强烈,而自身主观上存在畏难情绪,有的镇过分依赖窑业取土政策,窑业取土安排多少,水利疏浚就安排多少,对现有的政策研究不透,理解不深,办法不多,筹划组织不够,筹资筹劳不力。部分镇乡还未严格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应不少于60%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规定,因而在资金筹集上捉襟见肘,延缓了水利建设的进程。极少数镇乡甚至将政策规定的水利建设资金挪用到其他地方,农村水利投入政策难以落实到位。

四是建管措施亟需强化。尽管市里对沟河疏浚建、管都有明确要求,绝大多数镇乡也都能按照水利建设疏浚标准和要求组织施工,但还有少数镇乡对质量抓得不紧,侧重于做表面文章,有的甚至光挖土不清理,疏浚后的沟河水面仍飘浮杂草垃圾,坡面杂乱,成效大打折扣;有的镇乡对*、*疏浚整治“整村推进”、“整条疏浚”抓得不紧,甚至计划疏浚整条沟河的一段,试图蒙混过关。在建后管理上,少数镇乡行动迟缓,对制订村规民约、落实水面养殖发包等办法推进不力,运作不活,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做到一建就管、建管并举,影响了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提高。对此,各镇乡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针对各自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扬长避短,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建设。

二、锁定目标,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的措施

当前,推动冬春水利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好各项工作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加快推进速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既定的冬春农村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各镇乡要认真对照9月26日动员会议上部署的冬春水利建设任务,学先进、找差距,议措施、抓落实,切实做到思想再发动、认识再统一、组织再加强、措施再落实,进一步加大督查推进力度,紧紧抓住当前大搞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打好冬春水利建设这场硬仗,迅速掀起冬春水利建设新高潮。关于冬春全市农村水利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已经在9月26日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动员会议上作了明确,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规范程序抓实效。鉴于市财政对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为确保财政资金真正用于水利建设,今冬明春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在往年水利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的要求。从前阶段农村水利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看,各镇乡的认识还没有高度统一,很有必要再强调一下。

一是要全面规范疏浚工作。各镇乡实施的*、*疏浚整治工程,除窑业取土外,必须要实行公开招投标,必须要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派人参与,必须要提供招投标所用的*测量断面图、*红线图及施工合同,对三个“必须”不到位的,一律不予验收,不予补贴。采取窑业取土方式的镇乡必须要向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对由窑厂包河段实施疏浚的,一定要对换土土方予以量化,并提供换土田块方位示意图,标明长度,便于验收时核实疏浚土方数量。各镇乡招投标时所用的*测量断面图、*红线图、施工合同及今冬窑业取土规划、换土田块方位示意图等资料必须要在12月8日前报市水务局。目前还没有向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招投标进展情况的11个镇乡,究竟是工作进度慢,还是工作不规范,请有关镇乡会后迅速与市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系。

二是要全面规范上报资料。还没有上报今冬水利建设规划和沟河调查基础资料的镇乡,12月8日前必须及时上报,否则一律取消参与今冬水利建设考核验收的资格。各镇乡、开发区要根据市水务部门的要求,按时上报水利建设进度和相关工作信息,并将施工完毕的沟河以村为单位,逐条用彩笔描绘在1:10000的水系图上,施工完成一条,图纸上标注一条,做到挂图作战,扎实推进。

三是要全面规范验收要求。今年水利建设验收工作将严格按照《*市20*年度冬春农村水利建设考核办法》(启政办发〔20*〕94号)文件执行,具体验收工作由市政府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验收小组,采取先由镇乡组织自查、然后报请市验收的程序,现场土方验收工作则采取对县乡河道逐条进行验收,*、*采取对照图纸随机抽样的办法进行验收。各镇乡所有提供的验收资料必须规范、齐全,验收方式上将采取“验收前公示+现场土方验收+周边群众走访”三结合的办法,确保验收工作扎实开展,收到实效。

二要多措并举抓投入。搞好农村水利建设,资金保障最为关键。当务之急是要因地制宜用好“结合”、“九个一点”办法,尽快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引导投入。对今冬明春农村水利建设,市将全面实行“大干大补、小干小补、不干不补”的多干多补多奖制。根据《*市20*年度冬春农村水利建设实施意见》(启政办发〔20*〕93号)文件精神,严格执行既定的贴补标准,对经严格验收确定的疏浚土方,确保足额补贴到位。

二是要进一步用足用好政策。在对年度村级“一事一议”资金安排时,要及早筹划,确保不少于筹集总额的60%用于小型水利建设。严格执行两办关于窑业取土与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结合进行的实施意见,科学安排好水利疏浚与窑业取土规划,确保这一政策发挥最大的效应,切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筹资。各镇乡要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水利投入机制,积极发展民营水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道路建设、淡水养殖、项目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开发水土资源,通过“一土多用”、“一水多用”、“以河养河”等途径,多渠道扩大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来源。

三要坚持标准抓进度。我们排定的*、*施工阶段到今年12月底前,目前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各镇乡和市有关部门要抢抓当前水利建设施工的有利时机,坚持疏浚标准,加大工作力度,全力组织推进。在验收时限要求上,今天会上明确一下,今冬部署的*、*疏浚任务必须要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

一是要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已完成招投标的镇乡要督促施工队伍加快施工,不能错失当前有利的水利疏浚季节;尚未完成招投标的11个镇乡,要迅速规范组织开展招投标,并通过增加招投标标段,增加施工机械数量等多种形式加快水利建设进度。特别计划今冬明春疏浚三级河,但至今还没有落实招投标的镇乡,必须要加快招投标进程,迅速组织开工建设,确保明年2月底前竣工。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各镇乡和市水务等部门要强化工程项目管理,认真抓好各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质量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督促各镇乡落实*、*整条疏浚整治的标准,特别是对住宅较为集中区域机械施工无法实施的沟河段头,要发动周边群众一起参与,组织开展人工整治,在确保疏浚整治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对市办重点水利工程要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及合同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各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效益工程、放心工程。

三是要进一步严格工程验收标准。要根据市考核验收办法,坚持*、*“整条疏浚”的工程验收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关,凡不是整条疏浚的*、*将不予以验收,不予补贴。对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弄虚作假的,一律取消当年水利建设评优资格,并采取加倍扣减土方的惩罚措施。如发现原条沟河未疏浚虚报验收的,按虚报土方数量的3倍扣减抽查结果,并以扣减后的抽查结果测算实际完成土方数量。

四要建管并重抓效益。水利之兴在于建,利多利少在于管。各镇乡和市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过去农村水利建设重建轻管的教训,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工程的建后管理。

一是要落实管理主体。按照“谁管理、谁受益”的管理原则,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落实管理责任主体,按照农村水利工程的功能性质,建立工程管理责任制,实现养殖得益与沟河整治的良性互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要创新管理思路。一方面要结合“三创一迎”活动、“三清”工程和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将沟河保洁列入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中,落实专兼职保洁人员,解决好农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尽可能从各方面减轻对沟河的污染程度,借助外力推进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到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保护沟河整洁的乡规民约,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推进沟河建后管理落实到位。

三是要强化考核推动。建后管理是水利建设考核验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规范分村*、*管理台帐,根据市考核验收办法中对建后管理考核验收的要求,逐条严格对照执行,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坚决杜绝“今年建设,明年回潮”现象,千方百计延长疏浚周期,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力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从当前来看,农村水利已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快农村水利建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同时,农村水利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水系是否通畅,能否旱涝保收,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各镇乡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冬春水利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到“三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到位。对水利建设要象防汛抗洪一样,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始终把水利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各镇乡常务副镇长和负责具体抓的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组织调度,把水利建设责任目标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部门、到单位、到责任人,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重点要对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抓紧调整和落实工程任务,做到集中精力亲自抓,集中时间全力抓,协调解决矛盾和困难,精心组织实施,加快推进今冬小型水利建设,确保完成全年农村水利建设任务。要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在切实加强*决策和*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掀起水利建设高潮。

二是宣传发动要进一步深化到位。各镇乡和市水务等业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市“两台一中心”,及时开设专栏专题,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田头,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大力宣传水利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为面上加快推进水利建设提供思路、提供方法、提供示范,形成以点带面、以点促面、以点推面的良性循环。市新闻媒介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在12月15日前重点组织开展正面报道宣传,12月15日开始,重点对水利建设不重视、工作落后的镇乡要进行曝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和监督作用,推动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市水务部门要注意总结经验,认真编发农水简报,加强各镇乡工作交流。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发动和政策措施,把群众投资投劳农村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全民动手,营造全市上下合力推进水利建设的强烈氛围。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强镇扩权”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将“强镇扩权”改革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从全市“强镇扩权”改革工作情况通报看,改革推进的速度还不够快,改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家对“强镇扩权”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将“强镇扩权”改革纳入重要日程,还没有真正下功夫强力推进这项改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工作的基础。只有我们大家的思想统一,认识提高,才能够全力推动“强镇扩权”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要正确认识强镇扩权改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我们知道,201X年中央编办、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在全国13个省25个经济发达乡镇进行改革试点。我省的XX市、XX市、XX市等也先后开展了乡镇强镇扩权改革,并发挥了巨大作用。远的不说,我们去年考察的安达市已有两个乡镇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处于全省领军位置。另外,绥化的XX区、XX县、XX县有的乡镇,通过发展乡镇村经济,其财政收入也已有几千万元。所以我市“强镇扩权”改革的提出是有上级政策依据和各地实践基础的,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大家要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争取我市后来居上。

二要正确认识“强镇扩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乡镇财政、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束缚,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强镇”就是增强镇域经济,“扩权”就是改革政府服务方式,打破现有不合理的政府服务体制,建立新的服务基层,有利于推动发展的行政管理模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编办等六部委《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努力破解经济发达镇发展遇到的体制障碍,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经济发达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去年10月全市“强镇扩权”工作会议上,张宪军书记指出要“站在解决好‘三农’问题和提升全市综合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强镇扩权的重大意义”。通过“强镇扩权”改革解决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乡镇经济实力较弱等问题,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也是我们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强镇扩权”改革的目的。

三要正确认识在推进“强镇扩权”改革时,无论下放行政权力还是承接行政权力,都是为了乡镇经济发展,应以乡镇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据,不应以个人意愿为转移。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基本转型、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小城镇规模迅速壮大的情况下,我市现行的乡镇经济体制将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一是乡镇经济总量低,没有形成实体财政。绝大多数乡镇缺少经费,很多乡镇只能靠区县财政每年几十万元的转移支付资金维持运转,难以支撑当前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园区建设等资金需求。二是乡镇机构设置不合理,条块关系不顺畅。当前,各乡镇治安、维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责任大、任务重 、头绪多,却无相应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权,如路边林木盗伐、小河流砂石盗采、招商企业政策支持、房屋违建、农村宅基地权属确定、治安处理、接访等,一旦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乡镇处理起来都困难重重。三是乡镇专业人才、高素质人才短缺。乡镇现有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中,与小城镇建设、环保、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有关的工作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出身的技术人员,很难适应岗位任务的需要,更难以适应“强镇扩权”改革的需要。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与全国发达地区东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相差甚远,就是在我省也处于中下游位置,农民收入亟待提高。而我们推行乡镇“强镇扩权”改革就是要从当前我市乡镇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查找体制机制上不顺畅的地方,加以改革,理顺关系,改进服务,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二、发展乡镇村经济,面临诸多困难,也面临诸多机会,我们要千方百计找办法、持之以恒促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长期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产能过剩,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相当艰巨。据中国行业研究网分析,我国上半年经济回升力度偏弱,国内总需求相对不足,预计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速均不容乐观,处于减缓态势。而我市上半年全口径财政收入XX亿元,同比下降17.9%,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国家继续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的政策没有变,加速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没有变。8月5日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标志我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已经启动。凡此种种,为我市各乡镇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面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发展乡镇村经济,我认为:

第一,在全市所有乡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上项目活动。现阶段想振兴做强乡镇,招商引资上项目仍然是关键点。 6月14日,我市召开招商引资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强调要在全市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乡镇村经济发展也应乘势而上,所有乡镇都要积极投入到招商引资的热潮中,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去招商,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走出去招商,要动员所有的乡镇干部、工作人员以高度负责、锲而不舍的精神参与招商。各级招商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乡镇村招商的新制度、措施和办法,树立“谁招商、谁受益、谁光荣”的理念,鼓励引导乡镇村干部、农村工作人员下大力气招商,迅速形成人人想招商、人人去招商的浓厚氛围。

第二,积极扶持域内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壮大。发展乡镇村经济,除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较大企业外,还应积极鼓励扶持本地的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因为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市乡镇的经济总量小,目前全市已经没有几户能够正常生产经营的镇办、乡办、村办企业。如何让我们乡镇的小微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根,占据一席之地,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我省也制定了《黑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今年为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发展,总理又提出了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各区县各乡镇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协调相关部门,从财税支持、金融信贷、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市场开拓等方面对乡镇发展特色种养业、绿色观光农业、食品加工业等小型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有针对性的扶持小微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结合打造“四型”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农村经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乡镇发展的基础,也是广大农民增收,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基础,如何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找出路,发展特色种养业,发展高产出的棚室农业、设施农业,增加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要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束缚,让大部分农民都跳出农业找出路。要通过组建专业种养合作社、大型农机合作社等办法,让农民既脱离土地,又不减少土地收入,同时通过劳动技能培训等办法让农民有技能参与社会二、三产业的生产和服务,能获得土地以外的劳务收入。

第四,要积极制定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各区县要认真研究制定优化乡镇村经济发展新政策,推动乡镇项目经济、异地经济、园区经济等快速发展。一是各区县要认真研究域内企业需求和投资导向,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千方百计留住内资、激活内资。二是各乡镇要充分分析本地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筛选、储备一批重点产业项目。三是工商、招商等相关部门要强化对企业的服务,要依据企业的特点、经营方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只管企业内部的事,我们来管企业外部的事,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兴业的环境。

第五,要强化产业园区建设,为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提供载体。由市发改委牵头,工信委、招商、规划、国土、农委、商务等部门及各区县、乡镇政府配合 ,合理利用勃利互助化工园区、中心河煤化工工业园区、新兴区木制品工业园、长兴工业园区、区万宝河汽车销售及修配园区等现有园区规划布局,结合我市农村地域、产业特点,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乡镇产业园区。乡镇产业园区建设要切合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可以是单一产业园区,也可以是综合性产业园区,有条件的乡镇可以单独建产业园区,也可以建区域产业园区。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可以采取多元化园区投资方式,可以是政府主导,也可以是政企合作,也可以引入社会资本。

第六,结合我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我市乡镇村经济发展。今年6月13日,国务院批复了省发改委《关于报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修改稿)的请示》,原则上同意《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全省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即将开面展开,这为我市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带来了巨大机遇。我们要按照全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总体工作部署,以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业“四型”经济发展、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土地规模化经营、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建设等项目实施为依托,积极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农民的收入。

三、建立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新机制,积极稳妥推进面向乡镇的简政放权

深化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社会管理等体制改革,向乡镇下放权力,是形势发展所需,也是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要大胆学习借鉴绥芬河、安达等地的先进经验,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把能够下放的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事权直接下放给乡镇,能够采取委托、授权方式下放的要抓紧履行委托、授权手续,不能委托、授权的要向乡镇派驻机构,对法律规定不能由乡镇行使的职权要灵活变通办理。

(一)积极推进事权下放。一是各区县要认真调研,分析各乡镇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了解乡镇需要什么行政权力。以优化我市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目的,结合即将下发的《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关于保留和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努力下放市、区县行政管理权,建立乡镇财政与事权相统一的行政管理新机制。二是各区县要对本地区《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下放的行政权力,尽快研究权力下放、承接程序,明确权力下放后各乡镇的工作岗位设置、工作流程、审核标准、工作时限等,保证行政权力下放后能规范运行。三是各区县要结合乡镇承接行政权力的实际情况,进行乡镇社会事务管理机构设置改革,合理设置乡镇办事机构,调整乡镇干部岗位设置、人事分工等。要结合“农事村办”工作指导乡镇成立政务服务一站式办公大厅, 建立市、区(县)、乡(镇)、村政务服务联动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服务能力。

(二)积极推动财权下放。各区县要依据下放的事权,赋予乡镇应有的财权,推动财权与事权改革统筹推进,鼓励乡镇发展壮大本级财政。目前乡镇在基础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维护稳定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难题,归根结底还是难在“没钱干事”。但如果仍然延续区县财政转移支付的体制,既改变不了乡镇财政拮据状况,区县财政也背不动这么大的包袱。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要依据下放的事权,通过改革财政体制,赋予乡镇一定的财权。要由市财政局牵头,指导督促各区县要尽快下放乡镇财政所,下放一定的税收分成,市级、区级财政采取税收增收返还的方式对乡镇给予扶持,乡镇新上项目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乡镇,具体操作方式由市财政局牵头提出具体办法,报市政府审定批准。勃利县各乡镇税收政策自定,推动建立乡镇一级实体财政,创建符合我市实际的乡镇财政政策新模式,调动乡镇自主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三)切实保证人才支撑。各区县要切实抓好乡镇人才队伍建设,为强镇扩权改革、乡镇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一是要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保证乡镇有能力规范运行各部门下放的权力。要结合乡镇实际需要,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坚持用人凡进必考,重点招录或调剂一批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二是要加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各区县要选拔最优秀的人才任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提拔处级干部有乡镇工作经历并做出成绩的优先。三是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对路、适合的专业培训,提高乡镇干部服务农民、服务企业的本领和能力,并教育引导乡镇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优质服务。

四、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强镇扩权改革的监督检查和目标考评工作

“强镇扩权”改革涉及权力重新分配和利益关系再次调整,必须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才能确保顺利进行。各区县、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镇扩权”改革工作,将其纳入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推动“强镇扩权”改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强镇扩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指导,经常深入区县乡镇指导“强镇扩权”改革工作,了解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及时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各区县作为“强镇扩权”改革的实施主体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强镇扩权”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制定政策,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各乡镇作为“强镇扩权”改革的承载主体要从发展本地经济、服务民生出发,积极主动开展改革的各项工作,规范运行下放的权力,自我加压、谋求发展、招商引资上项目、上企业,壮大区域经济,强化社会管理,造福地方百姓。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7)

(一)验收标准

按照《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省级年度检查验收细则》的要求,合格退耕还林地的认定标准:造林保存标准根据植被配置类型分别以郁闭度、覆盖度或株数保存率确定。乔木林郁闭度≥0.2,或株数保存率≥80%;灌木林覆盖度≥30%。检查验收精度:面积允许误差±5%,图纸定位误差±1毫米。

(二)验收方法

1.乡(镇)、产业集聚区自查

乡(镇)人民政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以行政村为单位,逐小班、逐地块、逐农户对退耕还林地保存情况进行细致检查验收。对自查验收结果及登记上报的分户面积的准确性、真实性负全责,并出具乡(镇)、产业集聚区自查验收报告。自查验收报告内容应包括:历年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情况,及各年度退耕还林涉及的村、户数和分树种、分林种造林面积、合格面积、株数保存率、损失面积、损失原因。

2.县级检查验收

在乡(镇)政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验收的基础上,由县林业主管部门组成验收组,以小班为单位,对各乡(镇)、产业集聚区历年退耕还林地保存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以乡(镇)为单位汇总检查验收结果。县林业主管部门对各小班保存情况的准确性、真实性负全责。

(三)明确分工,落实自查验收责任

为确保自查验收质量,自查验收实行乡(镇)自查和县级自查责任追究制。

1.各乡(镇)人民政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对本乡(镇)、产业集聚区自查结果负全责。各乡(镇)人民政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必须高度重视,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精干人员组成检查验收组。严格按照检查验收标准,深入实地认真自查,如实填写自查表格。自查表格及自查报告需由乡(镇)长及检查验收人员签字,并加盖乡(镇)政府公章。

2.各乡(镇)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对工作不扎实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或群众反应有虚报面积现象,经县检查核实后,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乡(镇)长、主管副乡(镇)长及乡(镇)检查验收人员的责任。

3.县级自查验收人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守工作纪律,确保验收工作公平、公正、准确。对不负责任,不深入实地调查,编造自查结果,虚构自查表格,造成虚报退耕还林面积的,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为确保我县退耕地还林面积一亩不少,对于在自查验收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退耕还林地,必须立即停止该退耕还林地块的资金补助,并由乡镇政府督促补植,待补植结束经过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再进行补助资金兑现工作。

二、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兑现工作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依据乡(镇)及县级检查验收结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对验收合格的退耕还林地,进行分农户、分年度、分面积、分林种登记造册,并将底册在相应的村务公开栏里进行公示,拍摄公示照片,公示期7天。在公示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要切实履行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公示过程完整,结果真实、可靠,严禁虚报、冒领。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产业集聚区按照公示结果编制农户退耕还林政策资金补助兑付底册,报送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依据县级全面自查结果,对各乡(镇)及产业集聚区提供的退耕还林政策资金补助底册分村、分林种、分年度面积及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对审核无误的,将退耕还林底册以乡镇为单位报送县财政部门兑付补助资金。

三、严格控制征占用退耕还林地

退耕地必须严格按照林地进行管理,严禁不经批准随意征占。确因基本建设需要征占用退耕地的,要做到“占一补一”,即在国家补助期内征占退耕还林地块的,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按原设计面积和林种本着就近的原则,从未纳入补偿范围的退耕地块进行调整,或者重新规划符合条件的坡耕地退耕造林,安排补充相同数量的退耕地。同时做好补助政策的落实工作。

征占用退耕还林地在按照《省林地管理条例》进行补偿的基础上,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单位还应补偿国家已兑现给退耕农户的粮款补助。这部分补偿金用于异地安排退耕地造林的补助。

履行调整或异地造林工作完成并缴纳征占用退耕还林地补偿金后,方可依法办理林业征占用手续,及建设用地手续。

已经批准占用或者征用的退耕还林地的,用地单位在需采伐其林木前,应当依法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

未经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退耕还林条例》的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县国土资源局不得受理该建设用地申请,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领导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8)

此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这次换届选举,原创:县委认真分析,超前谋划,制定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开展。

㈠吃透政策,加大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的换届选举工作环境。

这次乡镇党委换届是“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步伐的关键之年。为此,县委召开专题常委会议,认真研究中央、省州党委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及有关“三农”工作的有关政策,分析全县基层党组织存在的薄弱环节,强大对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重要意义、目标要求的宣传,围绕换届选举大力开展党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为换届选举做好思想准备。一是召开由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和县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会议,认真传达省、州各级党委关于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政策精神,进行思想动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理解乡镇党委换届、正确认识班子的配备和调整、正确对待干部的进退留转、正确把握换届的各个环节,认清形势,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州党委的要求上来,同时,要求各乡镇党委要在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中采取召开党员会议、座谈会等形式,畅谈各级党组织几年来的工作成绩,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思想,消除隔阂,改进不足,使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好当地党委的工作,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二是通过在云龙电视台、《今日云龙》等县内媒体上开辟专栏的形式,集中宣传报导各乡镇以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乡镇党委、乡镇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教育和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和群众。三是结合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乡镇党员学习篇目中专门增加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学习内容,并充分利用黑板报、张贴标语及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政治氛围,增强了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乡村广大党员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乡镇党委换届选举是乡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过形之有效地宣传,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全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积极参与,为开好乡镇党代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㈡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确保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开展。

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基本条件,为此,县委按照省、州党委的安排,于去年底就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了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做到工作早安排,方案早制定,任务早明确,并下发了《中共云龙县委关于做好2006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安排部署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一是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副组长,分管组织、纪检工作的副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长为成员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领导组,并在县委组织部下设了办公室,同时,组建了十一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指导组,分别由县委常委和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任组长,一名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任副组长,抽调县级机关中政治素质好、经验丰富、作风正、党性强、熟悉组织人事工作的党员干部为成员到各乡镇指导工作,各乡镇党委也成立换届工作领导组,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二是在各乡镇召开党代会期间,县委领导分片包乡,责任到人到各乡镇把关指导,确保换届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㈢认真考核,掌握情况,摸清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状况。

为摸清换届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配备好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县委于去年12月,组建了9个乡镇乡镇领导班子及成员届末考核工作组,采取民主评议、民主测评、走访当地干部群众等形式,对全县十一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几年来的履职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考核,找准各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在领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形成考核汇报材料,为县委配强配好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提供了一手资料。

㈣发扬民主,广泛推荐,认真考察,选好配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

县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按照德才兼备标准和“四化”方针选配干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广泛进行民主推荐、严格考察和充分酝酿、讨论、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乡镇工作实际,研究提出全县乡镇党委换届人事方案。一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全县十一个乡镇和个县级机关单位广泛开展民主推荐干部工作,真正把那些政治理论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脱颖而出。二是认真酝酿讨论。按照“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进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的要求,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等形式,对拟进乡镇党委班子人选进行严格考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征求乡镇党委主要领导的意见后,综合分析考察情况,召开县委书记办公会议对人事方案进行充分酝酿、讨论。三是集体研究确定。为确保人事方案的高质量,县委在充分酝酿、讨论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多次反复修改方案,在征求县委委员、候补委员意见后,县委召开常委会议进行票决形成了人事安排方案。整个方案从酝酿到成熟、到讨论通过,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了方案的质量。四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在班子成员的配备上,保留了政治上强、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的骨干及老同志,坚持把多年来工作突出、德才兼备的乡镇干部选进领导班子,这次拟进入党委班子的名干部都是乡镇全额定向推荐群众公认的干部,新提任拟下派乡镇的干部,也是群众公认、综合素质较好的干部,在人事方案酝酿过程中将不胜任现职,群众意见大,问题多的干部,进行了调整。五是认真选好配强班子。在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选任工作中,对上届党委书记的年龄、文化结构、任职时间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这次乡镇党委换届的具体要求,我们首先对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进行了调整,力求在班子基本稳定、平稳过渡的情况下,努力改善党委书记的整体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使班子配备更加科学合理,符合换届要求,换届后党委书记的平均年龄为岁,最大年龄岁,最小年龄岁,比上届下降岁;35岁以下的名,占%;36—40岁名,占%;40—45岁的名,占%;男性名,女性名;大学学历名,占%;大专学历名,占%;11名党委书记都对乡镇工作较熟悉,直接从乡镇选拔的名,从县直机关选拔的名。六是严格规定职数。根据州委组织部规定的乡镇党委班子职数配备要求,对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长新、诺邓、旧州、漕涧四个乡镇党委委员配备了9名;对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白石、检槽、团结、关坪、宝丰、表村、民建七个乡镇配备了7名党委委员。

㈤强化指导,规范程序,严格把关,顺利实现组织意图和党员意愿的有机结合。

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县委要求各乡镇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规范程序,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步骤不减少,标准不降低。一是由县委组织部草拟下发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流程图,明确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应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拟定印发了《关于××乡镇召开第×次党代表大会的请示》、《关于××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问题的请示》等9个指导材料。二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要求各乡镇党委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召开党代会和“两委”班子候选人的请示工作,既不能简化,更不允许以其它方式取而代之,保证选举工作的严密性。三是严把党员代表的选举和资格审查关。在代表选举中注重党员代表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使新选代表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能够带领群众勤劳致富,是广大党员群众信赖拥护的先进分子,同时,注重各行各业党员代表的比例,使党员能够广泛代表全体党员的意志,尤其重视一线党员、知识分子、先进模范、乡镇及行政村主要党员领导干部当选为党代表要占有代表总数的一定比例,并在代表资格审查中严格把关,对党性观念不强,对非法宗教活动态度暧昧的党员不准当代表,近三年内受过党纪处分的党员不准当代表,有民族分裂言行的党员不准当代表,预备党员不准当代表。全县共选出乡镇党代会代表名,其中女性代表人,占代表总数的%;一线党员代表人,占代表总数的%,党政领导干部代表(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人,占代表总数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人,占代表总数的%,先进劳动模范代表人,占代表总数的%。四是拟定班子人选提前到位,与党员群众早见面,让广大党员群众对人选早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村组密切干群关系。各乡镇党委班子候选人,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村组积极开展扶贫帮困,了解群众生活,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为民大办实事、好事,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同时,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人,对“两委”委员候选人在民主推荐、严格考察、反复酝酿讨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广泛征求各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乡镇党委集体研究,确立了“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既实现了组织意图和多数党员意愿的有机结合,也保证了提名的候选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

二、成效及经验

㈠成效

由于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支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工作措施得力,使我县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了结构,增强了乡镇党委班子的活力。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制定的《关于推进干部年轻化工作方案》,充分考虑交流、回避、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工作经历、个人气质及民族成份的合理搭配,把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了乡镇党委领导班子中。换届后,11个乡镇党委班子中,年龄在30以下的有人,占班子总人数的%,31—35岁的有人,占%,36—40岁的有人,占%,41—45岁的有人,占%,46岁以上的有人,占%;具有大学大专学历的有人,占%,高中及中专的有人,占%,初中的有人,占%;妇女人,占%;少数民族人,占%;班子成员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经济管理和农技专业方面的人数明显增多,乡镇党委班子的活力和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执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选好了班子,营造了良好的用人环境。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调整配备干部过程中,县委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一批年富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班子中,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创造了良好的用人舆论氛围。

三是转变了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是对党员干部一次党性、党风、党纪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再教育,通过这次换届选举,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到了洗礼,心灵上得到了净化,理想信念得到了升华,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是理清了思路,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这次党代会的召开,各乡镇在认真回顾总结过去几年来的工作的同时,找准影响本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理清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和新一届党委班子今后几年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为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的基础。

五是强化了锻炼,促进了干部的全面成长。干部交流轮岗锻炼是促进干部成长的有效途径,在这次乡镇党委换届中,我县把干部交流任职锻炼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交流力度,全县共名干部进行交流任职,从而使干部的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得到了磨练,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原创:

㈡经验

通过这次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我们从中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是思想统一,领导重视,是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前提。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是事关全局的大事,开展不好,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为此,县委领导思想高度统一,并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认真研究部署,层层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县委常委和副县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亲自带队指导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从而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是严格程序,依法办事,是做好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县委要求各乡镇党委严格按党内法规和程序办事,对每一个程序都严格把关,不能图省事、简单化,要充分体现党代会的严肃性、科学性,保证了换届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三是充分酝酿,集中民智,是做好乡镇党委换届人事安排的核心。在整个换届选举人事安排过程中,县委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对“两委”班子候选人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集中民意,从而达到把班子选优配强的目的。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9)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成功创建部级生态区1个,部级生态示范区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部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示范区2个、环境优美乡镇8个、生态村3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54个、生态村127个,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结合全省第二个“十百千”生态创建工程目标要求,我市2012年至2015年创建目标为:阎良区力争创建成部级生态区、高陵县力争创建成省级生态县,再启动长安、户县、蓝田县市级生态县(区)创建工作;每个涉农区县每年启动1个以上乡镇(街道)、2个以上行政村的省级、部级生态创建工作;每个涉农区县每年有2个以上的乡镇(街道)和3个以上的行政村达到市级生态创建标准。

二、申报资格

申报单位必须是市辖区内涉农县(区)、建制乡镇(街道)和行政村。

三、考核、命名及奖励

(一)考核:由市环保局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筛选,确定名单后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组成考核组进行联合考核验收。

(二)命名:对通过考核验收、履行公示后无异议的县(区)、乡镇(街道)和村,命名为市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

(三)奖励:对命名的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给予扶持资金奖励。

四、创建程序

(一)创建市级生态县(区)

1.申报程序

(1)创建市级生态县(区),由县(区)人民政府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

(2)创建市级生态县(区)要紧密结合县(区)情,编制生态县(区)建设规划,经市环保局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进行论证,由县(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政府予以印发实施。正式规划文本、人大决议(决定)及政府实施文件一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3)开展生态县(区)建设要认真执行规划,每半年向市环保局报送规划落实情况报告及工作总结,并作为创建基础资料予以检查、考核。市环保局将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对开展生态县(区)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情况予以反馈,其整改结果作为生态县(区)建设考核验收的依据。

(4)生态县(区)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县(区)验收标准的,可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可申请省级生态县技术评估及验收。获得省级生态县(区)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县考核标准的,可申请部级生态县(区)技术评估及验收。

2.验收程序

(1)在自查达标的基础上,县(区)政府向市环保局申请验收,同时填写《市生态县(区)申报表》(见附件1)。

(2)市环保局接到验收申请后,将会同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和专家对生态县(区)建设情况进行技术评估。技术评估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形成评估意见予以反馈。县(区)对评估发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后,以县(区)政府名义将情况书面报市环保局。经市环保局复核后符合验收条件的,由市环保局组织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与专家进行考核验收。

考核验收方式:①听取创建工作报告;②观看生态县(区)创建专题片(10-15分钟);③查阅创建工作文件、档案;④核查技术数据和相关证明材料;⑤现场考察;⑥开展民意调查;⑦形成考核验收意见。

3.申报材料

(1)县(区)人民政府申请验收的函及《市生态县(区)申报表》。

(2)生态建设规划文本及县(区)政府提请县(区)人大对规划的批复实施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县(区)人民政府创建市级生态县的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县域基本情况,市级生态县(区)建设基本条件、建设指标达标情况和规划建设内容实施情况,创建工作的措施、成效、体会。

(4)建设生态县(区)的技术报告。内容包括县(区)基本情况、建设规划完成情况、基本条件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有关的检测、监测报告)等。

(5)创建生态县(区)专题片(10-15分钟)。

(二)创建市级生态乡镇

1.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涉农乡镇(街办)经所在县(区)政府同意后,由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向市环保局统一提出申请。

(2)创建市级生态乡镇要紧密结合镇情编制生态镇建设规划,经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通过后,由县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所在县(区)环保分(县)局备案。

(3)生态乡镇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乡镇验收标准的,可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可申报省级生态乡镇。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的,可申报部级生态乡镇。

2.验收程序

(1)乡镇、街办在自查达标的基础上,填写《市生态乡镇申报表》,经县(区)环保局审核,并提请当地县、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各县(区)环保局统一向市环保局提出书面验收申请。

(2)市环保局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及专家组成验收组,适时对申报单位进行考核验收。验收方式:①听取创建工作报告;②核查创建工作文件、档案;③审核技术数据;④现场考察;⑤随机开展民意调查;⑥形成考核验收意见并提出整改意见。

3.申报材料

(1)乡镇政府(街办)申报市级生态乡镇的正式文件。

(2)生态建设规划文本及县(区)人大或政府对规划的批复实施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创建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4)技术报告。包括经审核的《市生态乡镇申报表》(装订在技术报告首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含有关监测、检测报告)。每项指标都要有证明材料,需要核算的指标要有核算方法,具体参照生态乡镇指标解释。

(5)生态建设专题片(10-15分钟)。

(三)创建市级生态村

1.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由村委会经乡镇人民政府(街办)向县(区)环保局提出创建申请。

(2)在县(区)环保局的指导协助下,编制符合村情实际的生态村建设规划并经乡镇人民政府(街办)批准后组织实施。

(3)生态村建设规划批准实施1年以上,各项指标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村验收标准的,可向县(区)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并获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省级生态村考核标准的,可申报省级生态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1年以上,各项建设指标经自查达到部级生态村考核标准的,可申报部级生态村。

2.验收程序

(1)经自查达到市级生态村建设指标要求的村,由县(区)环保局组织验收,并将申报及验收材料报市环保局。

(2)生态村经区县验收后,报市环保局进行审核。审核材料包括申请文件及验收材料。市环保局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对申报的生态村进行抽查,形成审核抽查意见。

3.申报材料

(1)行政村申报市级生态村的正式文件。

(2)生态村创建规划文本、乡镇政府(街办)对规划的批复文件(批复文件装订在规划首页)。

(3)创建工作总结。包括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创建过程及进展情况、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为经济发展情况、资源保护和利用情况、环境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

(4)技术报告。包括经审核的《市生态村申报表》(装订在技术报告的首页)、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证明材料(含有关监测、检测报告)。每项指标都要有证明材料,需要核算的指标要有核算办法,具体参照生态村指标解释。

五、监督管理

(一)对当年通过考核验收的生态创建单位,在市环境保护局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同时公开举报电话和信箱,受理群众投诉。

(二)市环保局将联合市四城联创办、市建委、市农委、市统筹办每2年对各辖区内的生态创建命名单位开展必要复查,进行跟踪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对获得市级命名的,将取消其命名称号,并暂停受理当年该县(区)市级、省级和部级生态创建的申请,确保生态创建质量。

(三)生态示范创建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透明的原则。各创建单位和指标核准单位要对申报的生态示范创建材料严格把关,对考核验收过程中要严格程序,严格标准,严禁欺上瞒下、瞒报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

(四)获得命名的市级生态县(区)、生态乡镇(街办)和生态村,若辖区内出现较大(Ⅲ级)以上(含Ⅲ级)的环境事件,且未能妥善处理、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或接到当地群众反复投诉、举报比较严重环境问题的,一经查实,市环保局将建议取消其市级以上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

六、工作要求

(一)各涉农县(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是生态县(区)、生态乡镇(街道)、生态村创建工作的主体,要根据部级、省级、市级生态创建规范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出台各辖区生态创建管理办法。

乡镇工作经验总结篇(10)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有效防范因生活饮用水污染引发的传染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继续完善北京市现有的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有效实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及管理;系统掌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状况及其变化;全面适时有效地开展饮用水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饮水卫生安全隐患,为政府决策和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职责

(一)市、区卫生健康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

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和管理,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末梢水水质信息。

(二)市疾控中心

负责开展全市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完成全市监测结果汇总、总结和反馈;开展督导和考核评估工作;按要求完成本方案规定的监测任务。

(三)区疾控中心

完成监测任务的具体实施;负责本辖区监测结果的上报、汇总、总结和反馈。

三、工作范围和内容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网覆盖全市各区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内容包括水质卫生监测、应急处置、监测信息管理和扩大主动监测四大方面。

(一)水质卫生监测

除经开区外,原则上各监测点沿用《2020年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京卫疾控〔2020〕54号)中的设置。各区监测点数量或地址发生变化的,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监测任务的需向市疾控提交书面说明。

1.城市监测点设置

(1)末梢水

监测点设置原则。按照饮用水人口设置末梢水监测点,16区的监测点设置必须满足以下4条:一是每个街道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地点尽量设在街道办事处;二是人口密度较大的街道,酌情增加监测点,增加的监测点应考虑地理位置的差异,并尽量设置在社区居委会或学校等单位;三是每个区包括1个学校校内末梢水;四是每个区总监测点不少于10个。经开区的监测点设置应满足上述前两条的要求。

监测点设置数量。全市城市末梢水监测点共计244个,其中东城18个、西城23个、朝阳27个、丰台22个、海淀35个、石景山11个,昌平13个,通州11个,大兴12个,经开区2个,其它区各10个。

(2)二次供水  

东城区和西城区每区设置20个,经开区设置2个,其余每个区设置10个二次供水设施监测点。如辖区内有学校内二次供水设施,则其中至少包含1个学校内监测点;在所有监测点中,采用无负压供水的二次供水设置不超过2个;不足10个将全部纳入。采样点分别在二次供水设施前后各设1个点。

(3)市政出厂水

包括自来水集团及其下属全部市政供水水厂以及区自来水公司,每个水厂设置1个出厂水监测点。

(4)自建供水

新镇街道自建水厂、大台街道自建水厂、青龙桥街道自建水厂作为监测点,所在辖区的区疾控中心每季度对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

2.农村监测点设置

(1)集中式供水

监测点设置原则。按照地区和饮用水人口在除东城、西城和石景山、经开区以外的13个涉农区设置监测点,监测点设置必须满足以下4条:一是每个乡镇至少涵盖2个集中式供水单位,不足2个,应全部纳入,优先选择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供水类型,若辖区内无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选择该地区的4个末梢水作为监测点;二是每个区监测覆盖的饮水人口合计达到10%以上;三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乡镇,酌情增加监测点,增加的点应考虑地理位置的差异;四是原则上需将既往监测中毒理学指标超标的地区纳入监测范围。

监测点设置数量。纳入监测网络的每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分别设置1个出厂水和1个末梢水作为监测点。见表1。

(2)农村学校供水

每个区选择5所农村学校检测末梢水,其中4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的学校和1所采用自建设施供水的学校,不足5所的,全部纳入,应尽量选取不同水源和地域的学校,纳入监测网络的每个学校供水设置1个监测点。原则上同一个饮水安全工程不能既作为学校供水的监测点又作为集中式供水监测的监测点。

 

 

 

表1监测点设置及数量

区    

乡、镇、地区

监测点数

乡镇数

昌平区

14

十三陵镇、马池口地区、延寿镇、南口地区、南邵镇、流村镇、阳坊镇、沙河地区、小汤山镇、崔村镇、兴寿镇、百善镇、北七家镇、东小口地区

56

朝阳区

19

管庄乡、东风乡、高碑店乡、王四营乡、南磨房乡、小红门乡、十八里店乡、平房乡、东坝乡、金盏乡、来广营乡、将台乡、崔各庄乡、黑户庄乡、豆各庄乡、三间房乡、常营乡、孙河乡、太阳宫

76

大兴区

14

黄村镇、北臧村镇、庞各庄镇、榆垡镇、礼贤镇、安定镇、青云店镇、采育镇、长子营镇、魏善庄镇、瀛海镇、旧宫镇、西红门镇、亦庄镇

56

房山区

20

良乡镇、石楼镇、长阳镇、青龙湖镇、闫村镇、窦店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大石窝镇、张坊镇、十渡镇、蒲洼乡、霞云岭乡、史家营乡、佛子庄乡、大安山乡、南窖乡、河北镇、周口店镇、琉璃河镇

80

丰台区

5

花乡、长辛店镇、王佐镇、南苑乡、卢沟桥乡

20

海淀区

7

四季青镇、西北旺镇、苏家坨镇、温泉镇、上庄镇、东升地区、海淀镇

28

怀柔区

14

怀柔镇、北房镇、杨宋镇、庙城镇、桥梓镇、九渡河镇、渤海镇、雁栖镇、怀北镇、琉璃庙镇、宝山镇、汤河口镇、长哨营乡、喇叭沟门乡

56

门头沟

9

军庄镇、潭柘寺镇、妙峰山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王平镇、永定镇、龙泉镇

36

密云区

18

密云镇、西田各庄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东邵渠镇、大城子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太师屯镇、北庄镇、新城子镇、古北口镇、高岭镇、不老屯镇、冯家峪镇、石城镇、溪翁庄镇、檀营乡

72

平谷区

16

平谷镇、东高村镇、王辛庄镇、山东庄镇、夏各庄镇、峪口镇、大兴庄镇、马坊镇、马昌营镇、南独乐河镇、金海湖镇、黄松峪乡、大华山镇、刘家店镇、镇罗营镇、熊儿寨乡

64

顺义区

19

仁和镇、马坡镇、牛栏山镇、天竺镇、李桥镇、李遂镇、北务镇、木林镇、南彩镇、杨镇、张镇、龙湾屯镇、北小营镇、赵全营镇、北石槽镇、高丽营镇、后沙峪镇、南法信镇、大孙各庄镇

76

通州区

11

永顺镇、宋庄镇、西集镇、潞城镇、漷县镇、张家湾镇、马驹桥镇、台湖镇、永乐店镇、梨园镇、于家务乡

44

延庆区

15

延庆镇、康庄镇、八达岭镇、张山营镇、沈家营镇、旧县镇、香营乡、井庄镇、大榆树镇、永宁镇、大庄科乡、刘斌堡乡、四海镇、珍珠泉镇、千家店镇

60

3.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工作分工

 

 

 

 

表2  水质监测频率、监测指标、数据上报时限及工作分工

类型

监测频率

数据上报时限

监测指标

完成

单位

城市饮用水

末梢水

(含市政供水和自建供水)

每月1次

每月25日前

常规指标、氨氮

各区疾控中心

二次供水

每季1次

每个季度的第2个月

常规指标、氨氮、亚硝酸盐氮

各区疾控中心

市政出厂水

每年2次

5月和10月

全分析(包括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指标)

市疾控中心

自建供水

每季1次

每个季度的第2个月

常规指标、氨氮

各区疾控中心

农村饮用水

集中式供水

出厂水

末梢水

每年2次

5月和10月

常规指标、氨氮

各区疾控中心

学校

供水

 

末梢水

 

每年2次

5月和10月

常规指标、氨氮

各区疾控中心

注:① 常规指标中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指标暂不作要求。

② 根据使用消毒剂的情况确定消毒剂余量指标和消毒副产物指标。

    4.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采集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保证从采样到分析,样品各组分的浓度不发生变化。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执行。各类监测点水样采样位置:各类出厂水应当位于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末梢水一般应当为用户水龙头处;二次供水应当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同时采集进入水箱之前或低层用户的末梢水作为对照水。

5.水质检验与评价

水质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执行。水质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执行,二次供水同时参照《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

(二)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是指在监测网点中出现的饮用水突发事故(或事件)和监测点水质超标情况。

      监测点水质超标的应急处置

(1)监测数据的复核

当监测点水质检测结果超标时(因水源导致的总硬度和硝酸盐超标样品除外),实验室应首先进行检测数据复核检验(微生物指标除外),复核结果仍然超标或微生物指标超标时,应进行综合分析,进行现场再次采样复核检验或根据情况直接将不合格结果报送给市疾控中心和所在区的卫生监督部门。必要时可以同时采样送市疾控中心复核。

(2)监测结果的调查

当确认监测点检测结果超标时,各区疾控中心及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可协助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现场调查,同时将结果上报市疾控中心。

2.饮用水突发事故(或事件)的报告

应在每个监测点设置相应的联系人,各区疾控中心及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应保持与监测点联系人的日常联系。当出现饮用水突发事故(或事件)时,监测点联系人应立即通知区疾控中心或经开区社会事业局。一经接报突发事故(或事件),各区应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并协助辖区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现场调查。

(三)监测信息管理

1.监测数据上报

按照本方案中规定的上报时限中的要求(见表2)将监测数据上报市疾控中心。

2.监测结果报告

(1)各区应及时总结本辖区监测结果,并报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市疾控中心按照监测计划,每月底进行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及时上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反馈给各区。

(3)市区两级疾控中心于每年年末对全年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并完成年度总结报告,报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3.监测数据管理

北京市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资料涉及全市饮水安全和社会稳定,未取得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加强对既往资料的统计分析工作,全面了解水质变化情况。

(四)扩大主动监测

鼓励各区根据本辖区内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饮用水监测项目和专项调查,形式及内容自定,并报市疾控中心备查。如在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区域内新增监测点,定期进行监测总结、分析;针对本辖区内“高氟”“高砷”状况开展专项调查;开展各种形式的饮水宣传教育和科普工作等等,以便能够全面反映所辖区的饮水水质状况,了解饮用水卫生研究前沿及社会关注的饮用水热点,增强饮水卫生监测项目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提高监测网的实用性,更好体现监测网的功能,扩大监测网的影响力。

鼓励各区因地制宜,开展区域水质风险指标监测。各区根据当地的历年监测的水质情况,结合水源类型、制水工艺、输配水和贮水等各个环节,筛选本地区可能存在风险的水质指标开展监测,包括可能存在风险的非常规指标以及106项全指标之外可能存在风险的水质指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附录A或抗生素等新兴污染物)。

四、质量控制

(一)制定监测工作质量手册。

(二)承担各项监测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统一工作标准和要求。

(三)按照质量手册中的要求完成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及结果审核等工作。

(四)各监测单位应指定专人作为最终上报数据的审核人,严把上报结果的质量,并严格遵守上报的时限。

 

附件:2021年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任务安排

附件

2021年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任务安排

地区

末梢水监测(件)

二次供水监测

(件)

自建供水监测

( 件)

农村饮水监测

(件)

监测数

合计

(件)

东城

216

160

  0

376

西城

276

160

  0

436

石景山

132

80

  0

212

朝阳

324

80

162

566

海淀

420

80

8

66

574

丰台

264

80

50

394

大兴

144

80

122

346

通州

132

88

98

318

顺义

120

80

162

362

平谷

120

80

138

338

密云

120

80

154

354

怀柔

120

80

122

322

延庆

120

80

130

330

昌平

156

80

122

358

门头沟

120

80

8

80

288

房山

120

80

8

170

378

经开区

8

8

16

 

2021年北京市公共场所

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

 

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并做好活动保障工作,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公共场所环境健康危害因素主动监测,及时向社会和卫生行政部门提示公共场所健康风险,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阶段要求,适时高效开展大型体育赛事比赛场馆及相关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监测、分析和风险评估,重点监测通风换气和生活热水系统;加强全市三级医院冷却塔风险评估和检测;不断提高全市疾控系统公共场所空气传播性疾病防控技术能力;为深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二、工作职责

(一)市、区卫生健康委

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二)市、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结合监督抽检等工作,组织、协调监测场所,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样品采集、现场调查等工作。

(三)市疾控中心

负责制订《北京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方案》;负责全市公共场所监测技术培训和督导;完成全市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和总结上报。

(四)区疾控中心

具体完成本辖区现场监测、实验室检验和风险评估监测任务;负责本辖区各类公共场所(含大型活动保障和监督抽检)监测结果的上报、汇总、总结和反馈;配合市疾控中心完成重点公共场所的督导工作;结合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不断提升空气样本中致病微生物的现场监测能力和水中嗜肺军团菌的快速检测能力。

三、工作范围和内容

2021年全市十六个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应重点监测大型活动场地,体育赛事场馆、驻地及相关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用冷却塔军团菌病预警技术,开展冷却塔军团菌病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工作。

其它临时性监测任务,按具体通知要求完成。

四、监测工作要求

(一)大型活动场地,体育赛事场馆、驻地及相关公共场所的监测,包括通风换气和室内空气质量、集中空调系统。通风换气和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点应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测点对应。全年各类场所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监测户数(套数)和监测指标的具体要求见表1和表2。

表1 2021年各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户数(套数)要求

地区

公共场所(户次/区)

集中空调(套/区)

冷却塔风险评估(塔/区)

合计

东城区、西城区

朝阳区、海淀区

丰台区、

120

20

20

800

  通州区、顺义区、

怀柔区、密云区

石景山区、大兴区

延庆区、昌平区

80

10

10

800

房山区、门头沟区、

平谷区

40

4

4

144

合计

1360

192

192

1744

 

表2  2021年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内容及要求

监测内容

监测指标及要求

监测户次

监测点设置

通风换气和室内空气质量

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空气中细菌总数(采样:撞击法,检验报告:各级平皿菌落数和总菌落数)

住宿场所、商场超市不低于全部监测场所数的20%;

医院不低于全部监测场所数的10%;

住宿场所、商场超市、医院每户不少于2个监测点;其他场所每户1~2个监测点

人群健康指标监测

嗜肺军团菌尿抗原检测

宜在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场馆、住宿场所、医院中开展

年度检测总件数应不少于100件/区

空气传播性疾病监测

相关病源微生物的气溶胶检测*

宜在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场馆、住宿场所、医院中开展

年度检测总件数应不少于20件/区

生活热水

水温、嗜肺军团菌**

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场馆、住宿场所、医院、游泳洗浴场所不低于全部监测场所数的40%

每户不少于2件

游泳池水

水温、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氧化还原电位(ORP)、氰尿酸、尿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游泳场所不低于全部监测场所数的20%

每户不少于3件

公共用品用具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总数

住宿场所、洗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不低于全部监测场所数的30%

每户不少于5件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风管内表面积尘量、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新风量;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采样:撞击法,检验报告:各级平皿菌落数和总菌落数) 

冷却(凝)水中嗜肺军团菌**

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场馆、住宿场所、医院的集中空调不低于全部监测套数的50%

每户监测1~2套空调机组

 

冷却塔风险评估

辖区所有三级医院

每户不少于1套(塔)

集中空调运行管理风险评估(T/BPMA 0006-2020)

不少于2户

每户应包括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

注:相关病源微生物的气溶胶检测*为建议开展项目;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期间,水中嗜肺军团菌宜采用培养法及快速检测法同时进行。 

上一篇: 实验室管理论文 下一篇: 品质经理工作经验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