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30 08:23:09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篇(1)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以相应的自然环境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高度的文明可以使人们过上衣食无忧的良好生活,这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厢情愿。古代巴比伦文明、古代玛雅文明等文明形式都由于生态破坏而淹没在历史中,现代高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人类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进而是深刻的生存危机。这种状况给予人类的现实启示:必须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生态化生存。

一、从生态危机到生态运动――生态文化的凸显

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视自然为生活之来源,认为从自然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如穿衣吃饭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而对自然关切之意甚少。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其贪欲也空前膨胀起来,他们在全球范围对自然资源进行空前规模的开发与消耗。他们财富增加了,但其的活动的后果超越国界,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再加上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严重超过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些问题的积累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反过来对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生存构成了新的威胁。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酸雨肆虐、气候无常、温室效应,臭氧出现空洞等等,这些可怕的词汇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人类正在面对的难题。现在,自然不再是无足轻重的话题,面对深刻的生态危机,已经到了给予自然足够关切的时候了。

事实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思自古就有,只不过由于生态问题不显著而不占据主流意识。只是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始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开始采取现实的行动去保护环境,这就形成了西欧和北美声势浩大而持久的生态运动。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而在此之前已有思想先驱,如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威廉・福格特的《生存之路》等。真正代表这场运动发端的是1962年出版的雷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书中描述了由于农药污染而带来生态危机,引起了巨大轰动,敲响了生态问题的警钟,同时拉开了生态运动的序幕。1972年3月,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公诸于世,该报告分析了传统增长方式的种种弊端,指出必须变革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否则人类会自取灭亡。这一报告敲响了人类生态环境的警世洪钟。同年6月,联合

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呼吁人类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这次会议唤起了世人对环境问题的觉醒。1997年,挪威首相布任特兰夫人在其主持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向世人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1990年4月22日全球范围发起了“纪念地球日”活动,成为90年代“环境10年”运动的开端。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的约热内卢举行环境与发展大会。103个国家的代表团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等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际元首或政府首脑亲自与会。

这次会议是人类转变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里程碑。

西方国家的生态运动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到80年代走向政治化。西方各国相继出现“绿党”、“生态党”、“环境党”、“价值党”,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介入西方各国的政治斗争。他们强调世界的整体性、统一性、相互依赖的共同性;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主张抛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把人类的价值和伦理原则运用到生物圈内的其他部分中去。他们还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与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批判资本主义盲目的经济增长,反对一切,主张权力分散。要求变革传统的价值观、消费观、幸福观、自由观。反对各种表现形式的“技术至上主义”。认为科技与资本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亲和力。批判用技术控制社会,反对技术官僚。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长期演化的结果,生态运动是对生态危机的反应。生态危机和生态运动都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的结果,是一种“社会人”的产物,因而是文化,具言之,是生态文化。应当说生态文化自人类产生日起就会伴随人类始终,但相当长时期内,人类对生态环境与人类自身生存的关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体会的深刻,认识的理智,使得生态文化在当代上升为高度自觉的文化意识,把人和自然的和谐作为思维和行动的一个基本尺度。

二、生态文化

以上我们以生态危机和生态运动的角度探讨生态文化,可以看作对生态文化的感性把握。在此基础上要加深一步,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文化的子系统,认识生态文化与“生态”和“文化”分不开,虽然生态文化不是“生态”和“文化”的机械组合,但离开“生态”和“文化”,就无从理解生态文化。首先看文化,人们对于文化的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和学术视角上,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看法。一般而言,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思想和精神产品;广义文化的内涵则要丰富得多,把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都包含其中。我们这里讲得是广义的文化。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分类,但不同的文化有着结构上的共性,即是由观念层次、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三部分构成。观念是核心;制度体现观念,制约人的行为;物质文化则是观念和制度的外在表达,并影响观念和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文化系统的整体和发展。再看一下生态,生态就是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因而可以说,生物出现之时就有生态。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自人类产生就已开始,并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日渐丰富。这些可以从原古先民的生活遗迹中看到,也可从文明时代以来中外文献中得以展现。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文献虽有生态思想,但并无“生态”这个词汇。“生态”这个词是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和分化,随着近代工业发展及由之引发的环境问题而出现的。人类产生以前,生态系统完全以自然的形态存在着,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对自然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形成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生存于人工生态中,一方面,人和其他自然物一样,遵循生态规律;另一方面,由于人是不同于其他生物的社会生物,是文化存在物,因而人要以文化的方式,以社会的伦理的、审美的视角去看待生态,甚至去看待与己无关的自然生态。以这个角度讲,生态同样是一种文化存在物。

现在,生态文化已成为世界性文化热潮,对生态文化的理论探讨亦成为热点问题。我国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生态文化是一种替代以往文化的新文化。认为迄今为止,“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三个主面阶段,现在正向生态文化方向发展”。 类似的观点还有,“科学时代所带来的环境退化需要人类调整自己的文化形式加以修复,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就是生态文化。” 可以看到,这种替代文化观认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导致了消费过度膨胀。人类无节制地掠夺资源,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紧张,而生态文化则是解决难题的良方。我们对这种替代性生态文化观有不同看法:首先,把生态文化看成是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是不妥当地。根据前文对“文化”和“生态”的理解,生态文化是自人类产生起就已存在,而不是在生态问题严重时才出现。“生态文化不只存在于未来,也存在于我们人类已有的财富中”。 其次,替代性文化观是基于西方的文化范式得出的结论,对于讲究“天人合一”中国文化传统文化,具体地说,对草原文化而言,生态文化更多地是对草原生态文化的挖掘和恢复,是结合现时代的更新。第三,把生态文化说成是未来文化主导范式是过于武断。毫无疑问,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是科技文化,面对诸多的生态问题,人的贪欲固然需要收敛,环境固然需要保护,生态文化固然需张扬,但据此说生态文化是代替科技文化的主导文化范式,恐怕为时尚早;进而把生态文化作为济世良方,恐怕过于乐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人们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信念,以及为了实现和维护这种信念而确立的各种制度和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生态后果。生态文化前提是生态,核心是文化。生态文化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文化实践,这和其他文化形式不同;其内容既有自然为友,也包括和自然为敌;其后果既有与自然和谐,也有和自然对立。生态文化有区域性、时代性,比如中国古代道家生态思想,古代蒙古族生态智慧,西方古希腊、罗马生态思想、近代以来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等等。由于生态文化在历史中展现,从而也在文化中积淀。当代生态文化要求改变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承认自然的价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要求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体制变革,调整人们社会关系,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规范,使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的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制度化。

三、生态文明

正如讨论文化必然涉及到文明,探讨生态文化也必然要思考生态文明,从外延来看,生态文明包含于生态文化中,但生态文明的内涵更为丰富,它主要是指生态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如何看待生态文明,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论性的话题。国内的主流观点把生态文明视为文明的新形式,认为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狩猎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总体上讲,正从兴盛走向衰亡,生态危机正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标志。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形态。就生态文明的内容而言,亦有多种表述方式,但主要是两点:一是从生态的角度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二是把生态化的人与自然的新认识加以提升,成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进而成为一种超越和替代的文明样式。

在今天迫切的发展任务与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态文明确实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这里从哲学的视角作一阐释。

就生态文明的存在而言,我们不同意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替代性文明的观点。不能否认生态意识的唤醒,生态文明广为关注和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有关,但同样必须承认得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人类的生态问题在时间上是与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步的。若以为生态文明是替代性文明,那么古圣先哲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论述又算什么文明呢?看来,此种说法不妥!客观地说,自有人类,便有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有了要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行为,这就是生态文明。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思想的对立和行为的对抗中发展起来的,今天的生态文明和历史上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延续关系。但生态文明为人关注之前,是一种渗透性文明,隐性的文明,幕后的文明;而今,生态文明则成为一种综合性文明,成为显性的文明,成为一种由幕后走向台前的文明。其本质和核心就是对自然的生态学理解,进而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生态化理解和实践。

从认识论的视角看,人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敬畏”、“统治”阶段,基于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目前人类已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意义。开始人与自然和谐阶段,即生态文明时期。这是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传统观念中,把人与自然视为对立的两极,在人和自然的对峙中确立了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自然的价值被完全工具化,其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也使大量物质财富涌流,但过后一看,得不偿失,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因掠夺性开发而丧失贻尽。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人类既非宇宙中心,也非自然中心。人类以中心的信念创造了以往的文明,但若不放弃这种信念,文明将难以为继,更无延续。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中,人仅是自然一员,人类要认识生态规律,人类的生产、生活要遵循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从价值的视角看,生态文明是人的现实需求,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的生存方式,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必须用生态规范改造和更替原有社会规范,用生态原则指导和渗透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生活的生态化。具言之,在文化价值观上,要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价值追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道德成为普通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生产方式上,要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在生活方式上,不应追求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既满足自身又不损害自然的生活,要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的新目标、新时尚。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内蒙古生态建设研究”(编号:NJSY12084)]

生态文明篇(2)

“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词语最早是由于本•阿格尔提出的。1979年,时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的本•阿格尔在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生态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学术界接受并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涌现,还有中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学术界才接受和认可生态马克思主义。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五期中,段中桥阐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并把其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加以介绍,该文在2006年被《新华文摘》第五期转载,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纳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一译法。

2、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对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涵义,在本•阿格尔本人的著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有所提及。他认为: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弗洛姆、歌德曼和马尔库塞等。本文将生态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地批判,并对自然的观念进行重新解读,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劳动之间的关系,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还提出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流派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

1、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莱易斯和阿格尔以生态危机将经济危机学说。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叙述,不能够诠释资本主义的继续生存和进化,难以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化提供理论上的向导,当代出现的新危机就是生态危机。因此,要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除此外,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消费会引起的生态危机,虽然根本原因即资本积累,但是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具有其固有的责任。消费异化是无产阶级消费的一种特点,正是这种异化消费支撑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生态危机替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此,阿格尔期望通过消费期望的破碎和稳固经济理论消灭生态危机。

2、詹姆斯•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是由詹姆斯•奥康纳提出的,所谓的双重危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他概括了两类矛盾,矛盾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矛盾之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奥康纳说明了在二元对立结构中(当然是一种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剥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揭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即资本积累以及由此而酿成的全球发展不平衡。

3、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克沃尔提出了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设想。首先要实现使用价值代替交换价值。克沃尔论述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这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去探讨的。生态社会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其次是设想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克沃尔初步构建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发展和挖掘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各种形式,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一切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最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在生态系统没有崩溃之前采取行动。

4、福斯特关于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学福斯特仔细研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并在此观念中发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现代生态学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福斯特指出,马克思考察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这无疑就是现代生态学的系统观点。他主要考察了马克思应用新陈代谢的四个环节:首先,人需要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而且自然是人体的器官的延伸,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其次,人类与自然新陈代谢的桥梁是劳动;再次,社会性的劳动联系着新陈代谢和整个人类社会;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控制整个新陈代谢的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在分析自然与社会的代谢过程中已经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概念——可持续性发展。

三、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建设

生态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发。要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

1、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的维持,生态环境也应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主导经济发展全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方位的认识现代化的新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要加大力度发展循环式的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的社会,以此促成低耗能、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形成。第三,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第四是要尽快建立环保资金投入的机制,把社会和民间的资本引进,推动生态环保项目的产业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生态文明篇(3)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specific mode and result of human activity in a large span of time and space in human society.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token of characterized facts of civilization in a specific era of humankind.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fers to the preserving, conserv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has become the general goal of inpidual activity; ecological production mode and political system that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that have been fully developed; traditional ecoculture that has been inherited and promoted. As a result, values, viewpoint of development, moral values and healthy way of life in response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ve been generally realized and advocated.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ircumstances of various areas have been restored, preserved and conserv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Key words: civilization; ecology; connotation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子概念。《说文解字》认为,“文,错画也。象交文”[1] 185,“明,照也”[1]141。文即指用笔画交错而形成的象形文字;明即指日、月之光芒照亮世间万物之状。文明从最抽象的字面意义上说,是指人类用其错综复杂的活动而形成了符合其目的的、丰富的物质结果和与其心智相适应的经验知识、精神状态。经验知识与精神状态原本是作为主体的人类个体所具有,但它却又可以以物化的方式存在下来,它或通过人们活动的物质结果反映出来,或通过直接的文字表述出来而遗传给后来的人类。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一样,任何具体的人类个体或群体,在其创造文明的活动过程中,也总会有其特殊性,因而形成了五彩斑斓的人类文明的历史。为了把握这种特殊性,人们一般从时空的角度来理解不同的文明,以特征性的事实来描述不同的文明。

人们曾把最初的人类历史与后来的人类历史区别开来,冠以野蛮(蒙昧)史和文明史。其实,野蛮史又何曾不是文明史。其时人类的活动当然错综复杂,人类个体当然有心智,其活动的物质结果当然有与其目的相符合者,其活动当然也形成与其心智相适应的经验知识和精神状态。只是当时的文明与后来的文明有着巨大的本质差异,使得两者无法同日而语,所以冠之以野蛮(蒙昧)云云。现在人们把人类的文明史作一粗略的划分,名之曰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前者指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自然植物和猎取自然动物为普遍的食物来源的时代;次者指人类在资本主义时代到来之前的普遍以人工培养自然植物和驯服、养育自然动物为食物来源的时代;后者则用来指以机械知识和无机化学知识等为主要基础的活动普遍盛行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的时代。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划分方法,如黄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等,以标识不同的民族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特定文明;而石器文明、青铜文明、铁器文明等,则以特征性事实标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具体人类的文明活动的一些共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等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新概念。尤其是2007年末,中国环境哲学界在北京郊区鹫峰会议上发表的《建设生态文明宣言》,使得这一概念获得完整的学术意义。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包括人类的文明活动过程及其这个过程所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结果和状态。文明概念所包含的三个方面,本来就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互为基础,再加上人们理解文明的时空跨度可以有大小的不同,人们用以描述文明的特征性事实也可以千差万别,所以使得对其在语言中的应用非常方便、灵活,而对其在语言中的把握却又非常模糊、不易。虽然如此,人们对文明的理解,主要可能分为三个角度:一是把文明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二是把文明理解为一个大时空跨度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形态;三是把文明理解为用特征性事实表征、指代人类特定时代活动的特征。那么,我们在何种角度上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呢?

事实上,人们也是在上述三种角度上使用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笔者在这里先试图将这三种角度上的生态文明概念作一个分析。

首先,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则生态文明指所有的人类的有利于促进、维持、保护已经存在的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不仅是人们现在提倡与追求的一种人类活动方式,而且是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于人类活动中的一个种类。还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人类中的智者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的一些活动或因过度攫取自然资源而具有不可持续性,或因直接破坏自然而损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因而提出过一些质朴而直接的生活、生产原则,如中国古代的圣王之制、四时之禁、匆作淫巧、民胞物与等。这些原则有的是作为法令而提出的,有的是作为生活常识告诫后人的,有的是作为道德准则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类整体或群体的活动,而且指人类个体的活动。能促进、维持、保护地球现有生态环境的,有利于地球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制度、禁令、道德标准的出现,是人类整体或群体生态文明的标志。同时,这种生态文明活动本身却是要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类个体的活动来体现和实现的。

其次,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一个大的时空跨度里的具体民族的活动结果的形态,则生态文明是一个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一种新的、高级的文明形态。就像农业文明是对采猎文明的扬弃、工业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扬弃一样,人们预料生态文明将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面对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为了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人类似乎需要一种新的文明。而近些年的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表明,人类似乎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文明的门槛前,人们把这种新的文明称之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呼吁与呼唤的出现,表明地球的生态危机已经紧迫到成为了人类社会的危机的程度,关系到了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

最后,从用特征性事实表征、指代人类特定时代活动的特征的角度来理解生态文明也是可行的。生态环境的良好不仅是人类社会继续存在下去的前提,也是人类未来社会美好的特征。生态和谐将是未来社会的时代标志性特征。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在形式上可以从上述三个角度来理解它,那么,它在内涵上应当有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生态文明最直接的内涵,是使维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普遍成为人类个体活动的目标。人是自然的一个成员,这是人们普遍承认的事实,因而在其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觉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人类个体的活动,在受其他关乎人类自身需要目的的控制外,同时总是与维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促进已经被破坏的地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目的一致。在生态文明的社会里,热爱大自然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感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素质,体验、感悟大自然成为人们普遍而经常的自觉行为,将生态学和生态科学的知识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直接或间接背景成为人们普遍的思维倾向或习惯,鄙视、唾弃那些通过破坏、损害环境而获得的利益,赞赏那些维护、改善环境的善行,则成为人们普遍的伦理情感。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含了更加广泛的内涵。粗略地分析,至少可以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生态环境自身等领域来探讨它。

生态文明在经济层面的主要内涵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发展。生态文明的兴起和发展所依赖的新生产方式,应该是在克服工业化生产方式缺陷并对它改造的基础上产生的生态化生产方式。生态化生产方式并不彻底消灭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而是一种既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又与其相区别的新型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联系,它依然是一种以机械化、自动化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但是,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更能促进自然、社会与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产的目的和价值指向,仅仅在于满足人及其社会的物质需要。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只是关注如何尽最大的可能和最便捷的途径从自然中获取人及其社会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使地球自然仅仅成为人们可以随意获取物质利益的“原料库”和倾卸废物的“垃圾场”。而生态化生产的生产目的和价值指向,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及其社会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发展。社会生产活动不仅以获取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为目的,而且也以获取良好的生态环境成果为目的。生态化生产在目前具体表现为清洁生产和循环生产。

在工业化生产目的和价值取向条件下,生产者为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而减少成本主要以自然为代价。生产者在生产时,不会考虑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排放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只要这种污染排放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小于其利用和污染处理的成本,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除非这种污染成本已经等于或高于它处理污染的成本,或者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进行污染处理。而且,虽然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有计划的生产,但这种计划并不把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考虑在内,只是以最方便、廉价的手段获得低成本的优质生产原料,不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节约,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除非企业的这种浪费成本已经等于或高于节约资源的成本,或者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浪费。这就在客观上使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了污染和浪费的特征。而在生态化生产目的和价值取向条件下,生产过程在充分满足人及其社会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基础上,必须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生产活动不仅要以提供人及其社会所需的物质产品为直接目的,还要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对污染物的“零排放”或使排放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的范围内,表现为“清洁生产”的过程。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不仅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一方面,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必须以自然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为限度;另一方面,又要对已经进入社会经济领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重复利用,以避免对自然资源的浪费。生态化生产也表现为“循环生产”的过程。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和谐,而生态和谐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状态,或指一切自然存在物(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人等)的协调平衡状态。清洁与循环的生态化生产方式是与生态和谐目标相一致的生产方式。

生态文明在政治层面的最根本的内涵毫无疑问是民主。民主政治是一种通过制度、程序来保障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生活的每一个公民都获得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最根本的东西可能是让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充分表达其利益要求,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让人们充分说话。很难设想,在一个还有许多人的利益都不能充分表达的社会里,生态正义和生态环境的利益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同样很难设想,在一个生态正义与生态环境利益不能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里能够建设起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政治层面除了根本的民主内涵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特殊内涵。如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行政与监管机构,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与法律,形成相关的非政府组织与运动等。虽然这些特殊的内涵也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条件下才能最充分地实现。

在文化层面,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的充分发展,积极弘扬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与实现。生态文明应当比工业文明在更大限度上依赖科学的发达。工业文明是主要建立在牛顿机械力学体系的科学基础上的一种人类文明,虽然牛顿力学在科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它对于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大厦来说,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砖一瓦,远不是人类科学知识的全部。因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必然有所偏颇,而且这种偏颇正是造成现在全球性生态环境污染、破坏和降级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工业文明造成的局面,人类首先要在科学知识上获得一个较大的发展,获得有针对性的科学知识的完善。这种有针对性的科学知识和领域,就是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技术。在生态文明的社会里,这些科学技术不仅获得极其充分的研究和发展,还要提高其普及程度,以至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技术的知识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或直接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将把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积极文化成果包括在自身之内,并将之改造成为生态文明的组成成分。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在自然观、价值观上面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自然观上,人们主要持一种生态的自然观,地球的生态系统整体而清楚明晰地成为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依据。在价值取向上,彻底摒弃统治自然、奴役自然态度而采取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和促进生态发展的态度。爱护自然、维护自然、促进自然的生态稳定,成为人们普遍的道德素养与素质。同时人们普遍采取与保护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有别于在今天的社会里普遍流行的生活方式,它既是一种生活资源的生态化、合理化与节约化的消费方式,也是一种在道德上对其他生命充满敬畏和仁慈的生存方式。

在生态环境层面,生态文明的内涵应是各地区的原生态状况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复、维持与保护。工业文明已经几乎使地球各个部分的原生态环境遭到了损坏,呈现为整体地球的生态失衡与危机:土壤流失、农药残留、或由于化肥的使用而质地改变、或人为地使地形地貌发生整体性的变化;植被破坏、荒地难觅、森林匮乏、灌木稀丛、野生动植物数量锐减、消失或种类失衡;草原退化或沙漠化;水源枯竭或污染、江河或近海水质低下、地下水位下降、水生动植物数量大减或种类灭绝、或江河坝阻不利于迁徙鱼类的繁殖与生存;矿产、木材、石油等各种资源日趋衰竭;空气污染、臭氧层的完整性缺失、气候恶化变暖、酸雨普降、灾害频繁;人口爆炸、都市城镇膨胀、战争与核战争及核污染的威胁笼罩……要恢复原生态,首先要通过生态技术来治理已经存在的污染,减少乃至最后彻底消灭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必然带来的污染,使上述各种生态失衡与危机得到改善或修复。地球各区域原生态的恢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想,而原生态景况的出现则是生态文明的特征性标志。

为了将原生态的生态环境具体化,特抄录《西游记》中的几首山水诗于此。

迭障尖峰,回峦古道。青松翠竹依依,绿柳碧梧冉冉。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涧水远流冲石壁,山泉细滴漫沙堤。野云片片,瑶草芊芊。妖狐狡兔乱撺梭,角鹿香獐齐斗勇。劈崖斜挂万年藤,深壑半悬千岁柏。奕奕巍巍欺华岳,落花啼鸟赛天台。[2]247

这首诗是吴承恩对荒野的描述,第二首则是他对近人居区的描述:

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去飞。幽鸟乱啼表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秾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麇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来云去岭上峰。[2]287

第三首是对一个花园的描写:

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与丽日争艳,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弯绿柳似拖烟;,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如泼靛。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有或红或白千叶桃,有或香或黄九秋菊。荼縻艹架,映着牡丹亭;木槿台,相连芍药圃。看不尽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风触绽梅花白,春来点破海棠红。——诚所谓人间第一仙景,西方魁首花丛。[2]293

以上三首诗,至少可以看作是在吴承恩时代,中国内地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原生态的缩影,对我们应有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篇(4)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生态文明是我国当下极力倡导的一种生态模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恶化情况日益加剧,因此,明确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构建生态文明下的水生态文明非常有意义。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与反思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类别划分方式,主要指人与自然交互而形成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概念相对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形态表征。到了今天,人类依托城市与自然发生交互成了主要的生态文明形态。

1、生态文明导向蕴含生态优化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

生态文明反映了生态优化的积极价值取向,即追求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导向和诉求,是对过去以人类中心价值观的修正,其价值核心从人类自身转向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为下一阶段的人类发展、城市发展都提供了哲学理念的指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做出的理性选择。

2、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成果

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支撑,其基本理念和价值观导向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核心价值,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地享受需求而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却忽视了人类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随着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还涉及观念转变、产业转换、体制转轨等。对于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3、生态文明导向是对我国既有态势的反思和理性选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基本量的规模扩张和新面貌的呈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如今,资源环境约束甚至影响到我国下阶段发展的可能性。此时提出生态文明的导向,正是对于该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反思后的理性选择,既反映了时展的大趋势,也反映了国人在生态环境认识上的新高度。2007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是这个选择的具体体现。

三、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1、水是生态之基,水资源是生态

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是生态文明的根本基础和重要载体。2011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同时也是文明之魂。近几年水灾害集中而且严峻,危及生态安全。通过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优化配置、节约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实现用水安全,增强水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人水和谐,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2、建设生态文明,水利必须先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形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发挥水利工程对生态文明的生物载体功能,为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有力支撑,实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中许多关键内容需要水利工作的广泛参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是资源与环境领域中的重要方面,坚持水资源节约和水环境保护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方面。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强化水污染防治,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内容。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试点引路,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1.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要抓手,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深入开展

水利部选择了1个流域、7个省(直辖市)、2个市和2个县,共12个地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典型引路。各试点因地制宜,上下联动,大力推进实现“四个率先”。山东省了《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福建泉州市实行水资源“红黄蓝”分区管理,深圳市试点完成了中期评估等等,这些试点示范引导作用凸显。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中,要积极推广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的经验,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2.以水生态修复与保护、水土保持建设、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具体实践,重点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

水利部一直都在大力加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推动了14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建设,完成了无锡、丽水等5个试点验收。有序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全国已有1250个县出台封禁政策,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全面实施了封育保护,累计实施封育保护面积达75万km2。稳步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截至2012年10月,部级水利风景区达518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400余个,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水利风景区群落。带动了区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质达标率、木草覆盖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等显著提高。在上述具体实践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深化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山东省已先行先试,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要适时启动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争取通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使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项目。

3.建立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水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是水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包括:

(一)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即对导致流域生态功能减损的自然资源开发或利用者征收税费,以及对为改善、维持或增强流域生态服务功能而作出贡献者给予经济和非经济形式补偿的制度。

(二)生态水权,是指有关水生态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切权利的总和,也具有一般水权所包括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

(三)建立和完善水生态安全保障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四)建立和完善水污染收费制度,如污水排放费、水环境税、绿色押金制度等。

4.完善水生态文明法制体系,保障水生态文明健康发展

水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建设有利于日趋严重的水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强化水利立法顶层设计,完善水利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等制度,对现有水法规体系中涉及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分析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标准、新要求密切相关及不相适应的内容,逐步建立有利于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不断夯实民生水利发展基础,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法制保障。

5.大力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夯实水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开展水资源与水文化理论研究,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与变化情况,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文化形成的成因,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与水文化弘扬的管理体系,为地区(流域)水资源与水文化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规划及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要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对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展开思考,提出建设的一些有效方法,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篇(5)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p27)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且也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两大任务,这两大任务的实现都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观的形成及内涵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文明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样式,往往因其核心产业的不同而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阶段。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由于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也无法抵御各种自然力的肆虐,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大转折,人类不再依赖自然界提供现成的食物,而是对自然进行初步的开发和改造。这时人类和自然处于初级平衡状态,对自然的开发没有像后来工业社会那样造成巨大的生态破坏,但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比较缓慢,没有也不可能给人类带来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主体的真正解放。尽管农业文明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但这只是一种在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对自然开发能力单薄相联系的生态平衡,因而不是人类应当赞美和追求的理想境界。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出现的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重大转折。工业文明时代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取得空前胜利的时代,它的出现使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使人化自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任意摆布的机器,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材料和无限容纳工业废弃物的垃圾箱。[2](p114-115)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的掠夺和征服,从而引发了工业文明时代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原料危机等。更为严重的是,上述危机一般并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以“问题群”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要解决这些危机,人类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弊端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判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过警告;马克思更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作出过深刻的反思;恩格斯甚至提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论”。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提醒世人:“化学工业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化学品毒性实验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正在成为毒性测试的实验品。”她用纤弱而坚定的声音告诫世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

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严峻问题迫使人们进行认真反思,开始把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探索一条人类繁荣昌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987年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首次给出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满足当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制定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改善环境所要达到的目标。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要求各国采取具体步骤,更好地执行《21世纪议程》的量化指标。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是人类认识地球和自然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对人类发展经验的反思。从斯德哥尔摩到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整整走了30年,这是人类理性又一次觉醒和复苏的30年,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30年。

可见,生态文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明形态。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面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众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和思考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所谓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应该和谐与共生。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包括三个重要特征,即全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3]。根据这三个特征,结合我国实际,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呢?

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

1、加强生态知识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大力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政府应当建立绿色教育机制,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对政府管理者要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强化教育;在农村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绿色生态教育;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应大力加强排放各种污染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教育,宣传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通过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力争在全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一是摈弃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树立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工业文明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它把自然理解为一部钟表似的机器,认为这部机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机械的,而对这部机器的总体认识是可以通过对它的各个部分的认识来实现的。这种以机械为基础的自然观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对自然内在的复杂性的低估和对人类认识和控制自然的高估,使得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家园的毁灭过程。在机械论的自然观看来,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是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二元论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与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不同,生态文明的自然观是有机论的,它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理解为一个整体,认为自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内在的、动态发展的,人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只能是一个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因此,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在自然面前将保持一种理智的谦卑态度,人们不再寻求对自然的控制,而是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技术不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都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之链上的环节。生态文明将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种道德使命。道德也不仅仅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而且也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规范。人类善待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要和文明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二是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维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予以鼓励。在发展目标上,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这种发展观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正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具有如此优点,目前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响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要求,还要为他们创造并提供满足其欲望的机会;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满足其欲望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满足其欲望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为条件,还后代人公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权。二是持续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应有节制地消耗资源和环境,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止。三是自然资源价值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树立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观点,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生态的失衡、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用货币来衡量的。四是公众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们共有的家园――地球,关系到每个国家、地区、产业和企业,关系到每一个民族、社会群体和家庭,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人真正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法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中,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对那些滥砍滥采、滥捕滥杀、滥排滥倒,破坏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人必须绳之以法、严惩不怠。[4](p21)

三是树立绿色消费观。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诸多矛盾,很多方面是由于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引起的,实行绿色消费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绿色消费是指强调不应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应以立足于节约资源能源,来求得生活上的舒适,从而使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向热爱自然、追求健康、降低消耗、杜绝浪费的方式转变,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一种消费。实行绿色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那些从生产到使用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的产品。它具有如下特点: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不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合理的包装;产品使用后易处理易分解。如日本的牛奶、饮料、酒类等物品,已大多改为纸质包装,而避免使用塑料袋;在法国的食品货架上,已看不到塑料、玻璃等难以回收的包装,绝大多数的奶制品、果汁、饮料改用无菌纸盒包装。只有倡导这种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才能使自然界永远供养人类的生存,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被自然界分解或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以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

四是树立生态软实力观。生态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四部分组成的循环系统。生态诸因素的良性作用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是一种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生态软实力是指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潜力的生态力量。但在软实力的评比中,长期以来忽视了生态因素。经济学理论中的“木桶”原理表明,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从表象看,生态是最短的木板,如果不加以重视,在不远的将来,最长的木板越来越长,最短的木板越来越短。生态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其后发优势越来越突显,不仅发达地区要注重生态保护,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更要注意生态保护。

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生态制度供给,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除了加强对全民的生态知识教育,增强保护环境的观念外,还应加强对环境的管理,采用行政、经济、法律以及科学技术等多种手段,尤其是综合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政府的生态责任包括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对公众的生态责任。[5]政府对自然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公正地对待自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不是像以往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政府对市场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按照环保的要求进行,如规范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标准;注重产品的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绿色产品价格;帮助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等。政府对公众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求政府确立“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观念,“代内公平”要求以自然为中介实现同代人之间的共同发展,“代际公平”要求为后人着想,多谋“留予子孙耕”的事。

其次,加强对环境的税收征管。在我国,除了、台湾等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地方实行了征收排污费制度,这对于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起了极大的作用。根据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比单纯征收排污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有益。作为新的税种,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的补偿费,是一种生态保护的平衡机制。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收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把应由资源开发者或消费者承担的对生态环境污染或破坏后的补偿,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平衡,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收益谁付费”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原则,在环境的使用上不再有“免费的午餐”。

再次,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单行法规等一系列涉及环境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我国的环境立法还不够完善,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征收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除此以外,还应大力加强对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实充分证明,许多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益冲突,已经暴露出行政控制手段的缺陷,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它倡导的是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见,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发展循环经济,不能再走过去那种靠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而只能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一,应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之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空间还很大。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此,必须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应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量的扩张,甚至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速度。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转变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的路子,走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的路子。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进行结构调整时,要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加快信息化进程,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新路子,使环境保护事业获得坚实的经济保障。

第三,应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讲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绝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道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果在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等到生态环境破坏了以后再来治理,那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对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只有通过结构的调整,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的工业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

注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2]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生态文明篇(6)

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旨在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道德作为与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以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回归为逻辑起点,决定人类对自然环境和栖居其上的一切生物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从而成为人们提高生态觉悟的伦理基础。生态道德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同时,生态文明的提高不仅能为生态道德提供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为法制、文化等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明形式

1、生态文明的涵义

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因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不断深化,存在两种解释一是从词源学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应,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人们用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而是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形态。在推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现在努力建设的也是这个层次上的生态文明。二是从社会形态建构意义上看,生态文明的涵义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文化价值上,对自然的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第二,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第三,在生产方式上,人们的追求应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人类个体的生活既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建立合理的社会消费结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的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第四,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渗人到社会结构之中,使社会的某些方面发生变化,诸如在社会政策上考虑如何组织好经济运行,以便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制定决策上,使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人文学者对有重大影响的发展战略决策进行生态效益评估,以期维护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最小损害并能够进行一定的生态建设。以上从社会文明形态建构意义上对生态文明的理解,有利于人们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阶段和步骤,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

2、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人类在当代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对工业文明的挑战。工业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至上、经济活动高于一切的文明,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上都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工业化社会在采取各种手段来索取和争夺财富的狂热举动中,忘却了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代环境恶化和人们精神失落,正是工业文明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挑战,它要求人类作出新的文明抉择和文明创造,开辟一种新的文明。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跃进,都是在人类生存陷人困境和人类以其特有的能动性力求摆脱困境和矛盾斗争中实现的。今天,这种矛盾斗争呈现在人类面前新的文明形态便是生态文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新的生态文明转变,是一场文明革命。它要求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形成新型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要求改变不平等的充满生存斗争的社会关系,形成理性的平等合作的社会关系要求人们改变对物质性无限膨胀的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可见,生态文明的形成将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是一场人类文明史的伟大创新运动。生态文明是在继承工业文明发展生产力的伟大成果而又批判工业文明的弊病和局限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今时代崭新的文明形态。

(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

1、生态道德的内涵

当今世界,赋予生态道德的新内涵应包含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是具有高度相互性的统一体,人类的生存永远离不开自然界的庇护,人类的发展永远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会促进人类的发展,而自然界生态的恶化将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新世纪的生态道德内涵具体包括一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二要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尤其是应珍惜和节制非再生资源的使用与开发;三要维护生态平衡,珍惜与善待生命,特别是动物生命和濒危生命;四要有节制地谋求人类自身发展和需求的满足,不以损害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五要积极美化自然,促进环境良性循环。生态道德的新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同发展,它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条件,三者不可偏废。只有按照上述生态道德内涵的要求去指导人们的行为,才能既保护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才能既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保护所有人过上健康生活的权利,又有利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维持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才能既保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促进整个自然的稳定发展。

2、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道德观主要由人类平等观和人与自然平等观两部分组成。所谓人类平等观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生态文明道德观强调利益平等,要求发展的权利平等,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生态文明道德观所要求的人类平等原则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的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二是“纵向”的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人类在“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条件下,由于空间、资源、能源、环境都是有限的,因此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代际平等的道德原则,强调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当代人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去换取自己的利益享受。所谓人与自然平等观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文明道德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所强调的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利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的索取和掠夺。而主张要十分重视人对自然的义务,要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要从人文价值方面对自然进行理解,侧重于对自然的情感体验,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之死必将导致人类之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慷慨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进而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精神信念。在生态文明形态下,未来世界的发展将既不是人掠夺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人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人化另一方面,自然作用于人,人学习自然界的“智慧”,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地掌握自然界规律,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和人的本质力量,使人自然化。

(三)生态道德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依存关系

1、生态文明为生态道德提供良好的氛围生态文明与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三个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为生态道德提供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为法制、文化等提供相应的保障。

生态文明篇(7)

这其中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衡量生态文明水平的基本性标志,也是检验生态文明国家的基本性标志。换言之,一个生态环境质量低劣或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是谈不上任何意义的生态文明的,而这个国家也就没有资格被称为或自诩为生态文明国家。另一方面,正如生态文明概念自身所蕴含着的,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还必须基于一种生态意义上理性、健康与文明的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一个生态文明的国家,并非只是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构成元素的道德伦理态度,而归根结底是对社会理性(公平正义)与生态理性(生态可持续性)的彰显弘扬并适当(及时)制度化。

就第二个层面来说,生态文明国家意指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实践中的国家管治体系与能力。概括地说,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法治框架的构建。二是党和政府的领导能力及其建设。三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四是公民主体的成长及其社会政治参与。其一,无论就生态文明的理念创新及其实践的制度化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举措的体制保障来说,健全的法治构架都是一个生态文明国家的管治体系与能力的集中体现。而需要强调的是,其核心性构成元素不只是强有力的行政执法机构,还应包括既具有高度政治前瞻性、又严格忠实于既存法律本身的立法与司法机构。可以想见,现实中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共同促动,才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与动力支持。其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政策议题领域,并将需要或导致现行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及其支撑性理念的深刻变革,而这就需要强有力而且善于学习的政府(执政党)领导能力。作为政府或执政党,既要能够做到大胆地适时开启这一全社会性的文明革新历程,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进步或自我否定来提高与改进其领导地位和能力。其三,大型或国有企业或者由于其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国家掌控地位,或者由于它们对大批量自然资源的开采耗费所导致的较大自然生态影响,理应肩负相对较大的社会与生态责任。因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管治体系与能力的重要方面,就是使这些大型或国有企业主动承担起一种引领示范的责任。其四,生态文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的观念与行为的文明,尤其是千百万普通人民群众的文明,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最广大、最普通人民群众的意识革新与行为方式变革问题。相应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管治体系与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提供和创造有利于公民主体的成长及其社会政治参与的制度渠道和条件。

生态文明篇(8)

海南省于1999年在全国首先提出生态立省,全省农村从2000年开始广泛开展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使生态立省在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找到了一个科学的综合载体。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截止到2011年全省超过50%的自然村已经建成文明生态村。农村的道路、供水电气、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广大农民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海南省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1]。海南文明生态村,在建设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关系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继续推进,也关系到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所以,持续增收已成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所在。2010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作用不可小视,建立起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保障海南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文明生态村成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1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要求 文明生态村是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海南城乡一体化旅游业的组成部分,是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环节。可以发展成为具有海南特色的景点、景区,是全面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整体形象的根本基础。 1.2海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 海南旅游要努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从人文元素着手,丰富海南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海南旅游的文化品位,靠文化提升海南旅游的品牌影响力。要推动海南旅游文化的发展,头等重要的事就是保护和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文明生态村的建设,通过融合发展挖掘和保护海南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使当地村民更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本土传统文化,也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优秀文化。打造好体现本土特色、属于自己的旅游文化品牌。 1.3海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有利于海南乡村经济发展,打造海南乡村兼具生态文明且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充分利用农村的人力资源,为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副产品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发展,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与互惠发展。促进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创造海南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海南健康农村新形象。 1.4是文明生态村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海南的文明生态村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品牌”。海南省从2000年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使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的文明生态村总数已经超过了10000个,占全省自然村落总数比例的50%以上。已经建成的生态文明村,生态良好、特色各异、群众安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崭新模式、新农村建设的一块绿色品牌。当前,海南的总体发展正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目标转型,这一转型意味着经济社会的整体格局也随之变化。文明生态村要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大战略相适应,实现新的转型以实现海南生态文明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生态村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态村的发展是伴随着生态农业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生态村的发展模式与欧洲的开始模式不同,不是新建或扩建,而是对现有自然村庄进行生态化的改造而成的,它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遵循生态经济理念,寓生态环境建设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新农村。从实践上来讲,可简单概述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精神文明、资源节约、高效低耗、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绿色村庄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结合,达到生活、生产、生态的高度统一[2]。海南省战略发展研究所所长傅治平教授提出:文明生态村作为海南的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品牌”,为适应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需要,要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大转型:①把单一品牌拓展成为综合品牌,将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载体,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单元;②把生态品牌转化成特色品牌,保持海南农村现有的良好生态,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独有优势,开拓一条使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③把环境品牌塑造成民生品牌,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将“文明”放在最前面,并与“生态”融合在一起,就是强调要从大文明角度出发,把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现代农村的文明;④将地方品牌上升为国际品牌,文明生态村最初只是海南省委省政府从海南实际情况出发打造的一块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海南的“三农”问题。经过十几年来的创建实践过程表明,海南文明生态村展现出来的特色验证了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和国家多位领导人曾先后考察海南文明生态村,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许多部委专门下发文件推广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经验[3]。 3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 3.1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离不开乡土文化。就当前发展特点而言,琼山的田园风光、美兰的滨海特色、秀英的火山村寨已初具规模,龙华区应扬长避短,在凸显文化生态,突出人文历史,体现民俗风情上下功夫。全面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实施差异化发展措施,与其它3个区互动互补,相互促进。2008年,遵谭镇东潭村在“海南十大文化名村”评选中一举夺魁,对旅游文化名村建设是一个有益启示。因此,以建设“珠崖文化长廊”为切入点,把两伏波将军、冼太夫人、李公侯王“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功德,把珠崖郡遗址、珠崖神庙、珠崖神井、珠崖神岭、宋代古墓、明代古道、丹发古井、西堡傩戏,五神庙、八仙泉以及过琼始祖梁氏、周氏、蔡氏宗祠和旧沟冷泉、晏高书院、翰香书院、教谕阁、精卫庙等历史遗迹与旅游文化名村建设紧密结合,让独特性、稀缺性、唯一性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视点,让文化力切实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生产力。发掘龙华乡土文化的宝贵资源,加快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最终建成海南旅游文化名村。#p#分页标题#e# 3.2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 通过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一体化。龙华区乡村发展应发扬中心城区优势,引入规模农业概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转变,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旅游及相关服务业上,促进非农产业加快发展,从而扩大就业,提高收入,让村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龙华区文明生态村建设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的产业支撑,是以乡村旅游为龙头,通过发展“农家乐”带动乡村景观化,促进传统农业向服务业转化;通过旅游“示范带动”,促进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转化;注重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加快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每年集中力量打造2~3个有文化内涵、有产业支撑、有本土特色的精品村庄,重点开展“农家乐”。 3.3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优先,倡导绿色开发,避免“旧村改造”变成“破坏性建设”,注重保护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财富以及其他人文资产,立体展示海南文明的多样性和保留历史遗留的习俗、礼仪、节庆等方面的风格。开展低碳理念宣传,树立低碳经济意识,推动广大村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增加生态建设投入,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扩大农村沼气建设规模,全面提高农业节水工程覆盖水平,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探索绿色旅游和文化名村的创建新模式。 3.4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3.4.1发展乡村特色经济 儒王村位于龙泉镇西部,距离东线高速公路5km,是较为典型的羊山地区村庄,村前的老水井下有个天然的地下走廊———火龙洞,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儒王村民善于经营和种植花梨木,被称为花梨村。该村种植花梨20多hm2,并建有花梨苗圃1个。龙洪村委会儒鸿村位于龙桥镇东南部,全村老少主要以打铁为生,当地人都习惯叫它“打铁村”。这个有着400多年打铁历史的村落,其祖先在明清时代就开始从事兵器的制造。如今,随着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用现代化的设备打铁。儒鸿村的打铁业已经发展得越来越红火,产品不但占有了海南90%的市场,而且还远销广西、广东等内地省份。 3.4.2创新乡村旅游模式 (1)农家乐旅游模式: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采摘各种农产品。斌腾村是新坡镇仁里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属于革命老区村庄,斌腾村周围树林密布,生态环境特别优美。村中有2棵500年树龄的加布树,还有许多百年以上的荔枝树、龙眼树、菠萝蜜树、榕树等,因而被人们称为森林生态村庄。结合本村实际,推广种植无公害热带水果,在树林下养蜜蜂,种植新牧草,引进草食性畜牧新品种。大叠村在创建文明生态村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海南汽车制造厂一次性投入60万元,帮助建设大叠文明生态村,建起一个20hm2的木瓜基地。玉西村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爱心人士为村民提供黄皮种苗8000株。村民积极主动挖坑、备肥,共种植0.67hm2,目前黄皮的长势良好。 (2)瓜菜基地模式:苍东村位于城西镇南郊,距繁华的龙昆南路5km,是革命老区村庄。该村属羊山火山岩地区,耕地面积32.6hm2,其中水旱田12hm2,坡地20hm2。村民主要收入是果蔗和畜牧业。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塘柳村是雄丰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新坡镇南部,在东线高速公路29km西侧200m处,耕地面积117hm2,属田洋地区。村里有一口22hm2的鱼塘,发展淡水养殖,是鱼、米、菜之乡。塘柳村以瓜菜生产为主,被称为瓜菜村。文山村文山洋建起了46.67hm2无公害西瓜示范基地及60hm2无公害瓜菜种植基地,发展了生态经济。儒和村位于遵谭镇东北侧,距墟镇约2km,是一个传统的革命老区村庄。水旱田面积7.3hm2,主要以种植甘蔗、瓜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为主。 (3)文化古村观光旅游模式:坊门村是个千年古村,有着灿烂的文化传说及古迹。传说中的“五里三进士”中的何其义进士便是该村弟子。现在村中还存有石轧、石磨和石轮等古物,还保留有300m用石条铺设的古官道。古官道修建于明万历辛丑年(1601),这是琼州府为了表彰何其义进士旷世功名,达到奖励前贤,激励后学,拨资发动民众用石板铺路,成了代代民众传称的“官道”。其所在的东谭村于2008年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湧潭村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是宋代汉人迁琼蔡氏先人始住地,地灵人杰,英才辈出,现在还保存有古牌坊、古墓群、古官道等。该村先后有18名学子高中进士举人。村里不仅有举人进士牌坊,还有贞寿、节孝坊等共14架牌坊,现修复三架,是海南省极为罕见的牌坊村。有一座贞寿牌坊,立于清乾隆丙子年,为享年103岁的莫氏立,它是古代琼州府四座贞寿牌坊之一。以上两村所在的东谭村于2008年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村。 3.4.3弘扬民族手工艺品制作 明、清两代时,椰雕常被官吏作为珍品进贡朝廷,有“天南贡品”之誉,而富道村,在300年前就办有椰雕工艺厂,村中老人文传述是掌握全套椰雕技术的艺人。富道村制作的精美椰雕有近百种,曾多次参加国际特产展览会展出,富道村因此被誉为“椰雕村”。富道村从八十年代起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搞椰雕、人人拿着笔和刀在椰壳上写写画画的场景。永乐村位于龙泉镇西部,该村是较为典型的羊山地区村庄,人多地少,生产条件差,但村民掌握编织传统技术,家家户户都搞编织,以编织竹篮为主,平均每人每日可编织3对竹篮,销路很好。目前该村准备成立编织专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编制更加精制的竹制品,打造龙泉永乐竹制品的品牌。#p#分页标题#e#

生态文明篇(9)

建设生态文明县,加快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是立足我县实际,发挥山区优势,加快科学发展,惠及我县农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县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县建设中,林业生产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基础产业和文化载体,其责任更加重大,作用更为突出。因此如何盘活林业,使我县的林业生产由传统林业向生态、经济、现代林业方向转变,并积极发挥其作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现将林业生产在生态文明县建设中的作用和对策措施浅述如下,以供各级领导参考。 1林业生产在生态文明县建设中的作用 1.1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阵地,在树立和落实生态文明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文化是一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文化。它反映了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森林文化则是人类最初创造的文化形式,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森林文化实际上是人们对森林的反思和寻根,是生态文化更为直观的体现和传播。林业生产不仅可创造大量的生态和物质成果,而且还可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在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林业生产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森林和湿地是两大陆地生态系统,它对保护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林业生产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一是最大的碳储库,具有缓解温差效应的功能;二是最好的蓄水库,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三是最强的生态屏障,能阻挡风沙,具有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功能。因此它在清洁空气,净化水质,减少噪音及维护物种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林业生产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业生产是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管理对象,规模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内部物质循环与外部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经常进行着“森林———利用———培育———森林”的循环。在森林资源利用上人类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多功能、多效益的循环利用。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科学经营就可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林产品的需求,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2林业生产在生态文明县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我县是部级生态示范县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全县共有22个乡镇(管理区)、254个行政村,现有土地19.47万hm2,其中耕地0.78万hm2,林业用地16.16万hm2,是浙江省重点林业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绿树成荫,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为77.9%,是欧江、飞云江的发源之地。近年来虽然生态文明县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一是林业发展还处在较低层次,单位面积活木积蓄量还不高,林分质量低下,布局不够合理,经营管理较粗放,林农收益欠佳。二是林产品加工不精,综合利用率不高,盲目利用森林资源,依靠森林资源而生存的企业和林农较多,生态公益林对社会贡献大,给林农回报少,因此林农缺乏抚育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对林业投入不足,林业管理和运行机制不适宜产业发展的要求,林业发展配套经费难到位,山区林农收入体现不出林业的主导地位,离现代林业要求差距较大,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3探索林业发展新途径,加快生态文明县建设的对策 3.1积极创新体制,全面提高活力 为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当前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致力发展林业生产,全面拓展林业的功能,把植树造林当成第一重任,把产业发展当成第一重点,把保护生态作为第一效益,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资源管理作为第一职责,把富民兴业作为第一大局,认真抓好“以林兴工、以林富民、以林兴旅、以林养居、以林减排”的各项工作。这样就可全面提升林业生产的活力,谋求林业效益的最大化,使林业为农民增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3.2加强管理力度,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生态文明县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抓好植树造林、社会造林、科学造林、工程造林等工作。在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加快绿色通道建设的同时,还要努力抓好花卉、毛竹、油茶、厚朴等特色林的建设。另外还要认真抓好林木的科学采伐,全面加强森林的科学管理,树立“种、造、管、伐”并举的营林新观念,积极抓好森林的抚育管理工作,以利增加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 3.3抓好资源管理,全面提升保护水平 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均是生态文明县建设的根本。我们只有保护好、发展好森林资源才能建成林业三大体系,提升三大功能,发挥三大效益,才能巩固和扩大生态文明县建设的成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深入开展护林行动,严厉打击毁林犯罪行为,切实保护好林业资源;二是科学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严格禁止占用、征用林地,确保林地面积不减少;三是不断完善山林责任制,做到凭证采伐,不超伐,不滥伐;四是继续抓好自然保护区、高山湿地、森林公园和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以利不断扩大林地面积,促进林业更快发展。 3.4坚持依法治林,全面提升林业对生态文明县建设的龙头作用 为不断提高林业的产值和产业的质量,当前一定要做到依法治林、依法护林、依法规范造林,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不断加强林业法制教育,重点抓好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林业对生态文明县建设的贡献率。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大力发展毛竹、油茶和厚朴等特色经济林;二是要继续加强绿化苗木基地、花卉生产基地、林木良种繁殖基地和高质量林木采种基地的建设;三是要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努力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积极抓好竹木制品、森林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的精深加工;四是要充分发挥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两大优势,积极抓好森林生态旅游、高山湿地观光、林业产业学会、林农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建设,以促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p#分页标题#e# 3.5深化林权改革,全面提升林农的积极性 为了加快林业生产的发展步伐,当前要多渠道、多元化引导社会力量、企业主和山区农民积极投入林业生产。各地要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对林业生产进行优惠补贴,促使社会各界对林业生产多增加投入。县里要根据不同乡镇、不同乡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好发展规划,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抓好重点山场、重点工程的建设。同时还要继续抓好自然保护区、高山湿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城镇园林等森林文化建设基地的建设,积极保护好名木古树、旅游风景林、革命纪念林和生态公益林,努力挖掘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物动物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大力普及林业知识和生态知识。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快林业生产的发展,使林业为生态文明县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生态文明篇(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造自然界的道德合理性研究”(10BZX069)

作者简介:曹孟勤,男,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1003)

中图分类号:B8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013)03000107收稿日期:0130308

自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有关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然而在这些成果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到底如何确认生态文明的本质?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类型,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绿色化。对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认为生态文明的出现不是文明的进化和量变,而是文明的质变与飞跃。生态文明不是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量齐观的一种文明类型,而是真文明与前文明的区别;生态文明不单纯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反思,是为人类构建一种全新的文明秩序。它不仅包括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还包括人的解放与自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制度的公平正义性。为了更好地理解与阐释生态文明是文明的真实形态,笔者首先依据文明的本质规定和文明的本体论依据来说明什么是文明的真实形态,然后分析现有的和已发生的文明形态,看其是否充分反映和实现了文明的本质,是否在合理而正当的本体论前提下生成。当我们证明已有的文明形态不是文明的本真形态之后,就为我们确认文明的真实形态开辟了道路。

一、何谓文明的真实形态

要想说明生态文明是文明的真实形态,其中的关键词是“真实”二字,即什么是文明的“真实”形态。所谓真实,按照一般理解是指客观事实本身,与假象相对立,是不假。从哲学上理解,所谓真实是指真理,真实的便是真理的,真理的便是真实的。黑格尔的真理观认为,确证一事物为真,是指该事物的存在与其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相符合,即一事物之所以为真,是因为该事物合乎其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例如,指认某人是朋友,是因为该人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朋友”这一概念,即符合朋友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亦为该事物的本质,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把握住了事物的真理。事物本身的本质是一事物之所以为一事物的根据。如果说事物指称的是存在,那么该事物的本质便是该事物存在的真理。黑格尔曾说过:“本质是存在的真理。”[1](P4)由此我们可以确认,事物或现象合乎其本身本质的存在便是真实的存在,其呈现出来的形态便是真实的形态。然而,黑格尔的真理观存在一个问题,本质是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存在于事物本身当中,应该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对任何事物本质的揭示,都是由人的思维“思”出来、指示出来的,没有脱离思维和意志的事物本身的本质。那么,思维能否反映事物的本质呢?黑格尔认为,思维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思维本身反映的就是事物的本质。于是,黑格尔的真理便转换为主观表象、认知与事物本身的符合,或者事物本身符合主观表象或认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曹孟勤:生态文明是文明的真实形态

黑格尔的这种真理观遭到了海德格尔的批评,他不同意这种符合论真理说,提出了真理的无蔽状态说,确认了一种存在论的真理观。海德格尔指出,人在表象或认知一事物时,被表象、被认知的对象已经进入无蔽的境域成为一个敞开者。所谓事物的无蔽状态,即是事物本身无所遮掩地呈现出来,是其所是的自行呈现自身。如一朵花的开放,就是花朵本身无所遮蔽的、如其所是的呈现。表象者面对事物的无蔽状态,才能去真实地表象事物,是其所是地呈现事物本身的真实性。由此,海德格尔确认,真理、真实不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而是事物本身自行如其所是地呈现出自身,如其自身所是地显现自身,自身从自身中现身出来而处于无所遮蔽的状态。“‘真理’乃是存在者之解蔽,通过这种解蔽,一种敞开状态才成其本质。”(P19)进而言之,事物是什么样就呈现出什么样,就显现为什么样,这就是所谓的真理、真实。事物自身从自身当中现身出来而处于无蔽状态,是指事物按照自己的意愿、按照自己的目的现身出来,没有先验形式或先验范畴的框架,也没有绝对精神的自我外化、自我异化。事物不受任何约束,没有先决条件的自我显示自身,是事物本身的自由。所以海德格尔又强调“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P14),即自由与事物的自身显现是一回事,只要自由存在,事物就必定要如实地显现自身。海德格尔认定,作为真理之本质的自由不是隶属于人的特性,不是人的无所约束性,“向着敞开域的可敞开者的自由让存在者成其所是。于是,自由便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P16)。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本质是存在者(具体事物)自我敞开自身,自我绽出自身,是其所是。所谓自由是让存在者存在,是指对事物听之任之、任其自然,自身进入存在者被解蔽状态的展开。当然,事物或存在者自由地显现自身、公开自身,并不是显现和公开自身的一部分,而是全部显现和全部开放自身,体现出显现自身的整体性、所有性和完善性。

黑格尔的真理观与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之间也有某种共同之处。黑格尔的真理观也可以说是一种本质的显现,不过黑格尔所谓的本质显现是显现在思维中,显现在概念中。海德格尔所谓的显现则是存在者自身的显现,显现在存在者自身中,思维本身只不过是对存在者显现的道说。根据真实是对自身的本真显现,是使自身处于无蔽状态的这一理念,我们可以确认,文明的真实形态是文明本身完全呈现出自身,显示出自身的全部本性。凡是无所遮蔽地显示出了文明的整个本真状态,无所遮蔽地显示出了文明的全部是其所是,我们就说该文明是真文明,是文明的真实形态;凡是未能全部显现文明的本质,未能全部显现文明的本真状态,在解蔽的过程中而又有所遮蔽,在澄明的过程中又有所扭曲和异化,那就不是文明的真实形态。易言之,充分实现了文明本质规定性的文明形态属于真文明,没有充分实现文明本质规定性的文明形态则属于非真实的文明。非真实的文明不是伪文明或假文明,而是指没有充分实现文明的文明,是有所实现而又有所扭曲的文明。

当我们确认了文明的真实形态之标准后,就需要回过头来审视文明的本质,从文明本身来揭示文明的是其所是。关于什么是文明,对其的定义大约达一百多个。尽管学界对什么是文明的论说不尽相同,但人们达成的普遍共识是:文明是与野蛮相对的概念,脱离野蛮即为文明。从这一普遍共识出发,可以将文明分为内在本质与外在显现两个方面。从文明的内在本质方面来说,文明是指人脱离野蛮而生成为人。野蛮概念尽管内涵也较为丰富,但其核心含义是指称兽性,以兽性的方式对待人和物即为野蛮。兽性是动物所具有的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兽性也是指称动物性。文明与野蛮相对,意味着文明指认的是人性,文明指认的是人摆脱野蛮和兽性而赢得了自己的人性,文明标示着人与动物揖首相别。从文明的外在表现方面讲,文明指示的是人的创造物,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产品都是文明的表现形态并表征着文明。人类的创造物之所以被视为文明,是因为这些被创造物本身内在凝结着人的本质,是人本质的对象化,通过这些被创造物能够将人的内在本质显现出来。人本质对象化到物质产品上,产生了器物文明;人本质对象化到精神产品上,就产生了精神文明;人本质对象化到社会制度方面,就产生了制度文明。《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文明的定义就表现了这两个基本内容。其对文明的第一条解释是: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对文明的第二条解释是:文明是人类开化的状态,人类脱离动物界,即是文明的发端[3](P94)。根据文明概念的这一属性我们不妨说,人获得了人之为人的存在,并创造出属人意义人的外部世界和制度形态,就真正实现了文明。

人性虽然是人的内在特性,但人的这一内在特性一定表现于外,落实于现实世界之中。人性表现于外亦为人本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创造一个与其相应的现实世界,过一种合乎人性的生活。人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如何实践问题,还涉及怎样实践问题。如何实践关乎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怎样实践则关乎“应当”,即怎样以一种合乎善的方式实践。由此,从人性本身就必然地引出道德问题,以及道德与文明的关系。人类脱离野蛮走向文明,意味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道德约束自己的本能冲动,用道德法则来抵制弱肉强食的生物法则。古典伦理学家康德认为,人的伟大与高尚之处,就在于能够自觉行使心中的道德律令而展现出一种独立于动物性,甚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命活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人们才说人性的即是道德的,道德的即是人性的。既然道德是人之为人的象征,那么具体来说,有道德的行为就属于文明行为,道德具体呈现着文明精神并担保着人本身成为文明的存在。人性与道德的统一,表明人性的外化、对象化内在蕴含着道德内容,要求人们能够有道德地而非野蛮地对待外在世界的他人和他物。有道德地而非野蛮地对待他人,意味着人与人关系的文明;有道德地而非野蛮地对待他物,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要保证人自觉做到对他人和他物的文明,还必须使社会本身文明。因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必须在社会中生活并接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就像亚里士多德曾强调过的那样,个人的道德完善只有在良好的社会政治制度中才能得以实现。

当我们明确了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之后,就可以具体确认文明的真实形态是什么。如果说无所遮蔽地将文明本身的是其所是全部呈现出来即为真文明,那么,文明的真实形态应当包括人自身的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人与人关系的文明,社会制度的文明。文明本身是一个整体,当文明本身的各个侧面或各个内容全部文明起来而不再野蛮,人们才能够说文明得以真正实现。

二、真文明之前的文明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人类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但是这些文明类型是不是真文明呢?是不是全部呈现了文明本身的是其所是呢?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宣告,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史前史的最后一个形态时就已经表明[4](P33),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人类还没有真正开始人之为人的历史,没有开始真正的人类历史。马克思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的一切人类历史根本没有获得人的解放,人尚未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和人之为人的存在,人还处于非人的异化状态。人没有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没有人之为人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以往的一切人类历史就只能是人类真正历史发生前的历史,即它们只能是人类的史前史。如果我们赞成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则可以合乎逻辑地判断说,人还没有真正成为人、没有产生人之为人的历史,也就没有自己的真正文明和真正的文明史,以往的文明只不过是真正文明实现之前的文明,属于前文明。虽然我们也把它们称为文明,但主要的是从人类的文化和创造物而言的,把人类文化和创造物视为文明的代表。

文明的本质是人脱离野蛮而生成为人,然而,直到现代性工业文明的社会人仍然处于异化状态,尚未实现人之为人的本质。从西方称为文明诞生地的古希腊来说,尽管其物质生产和文化状态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甚至达到了当时的巅峰状态,但是人的灵魂却匍匐于自然宇宙之神的脚下,战战兢兢地生活在宇宙最伟大之神规定的秩序之中不敢有所超越。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祭天拜地成为古希腊人的基本生活模式。到了中世纪,人更是屈从于上帝,完全丧失了自己存在的独立人格而自愿成为上帝的仆人。自然宇宙之神和上帝均是由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被自然宇宙之神和上帝所奴役,实际上就是人被自己所奴役。人自己奴役自己,人为自己制造灵魂和精神枷锁,这比动物更野蛮。

西方社会进入近现代之后,资产阶级造了封建专制社会的反,自认为终结了野蛮而实现了自己的人性,创造了所谓的工业文明。然而,这种工业文明是一种更加异化的文明。马克思用大量事实表明,资产阶级所造就的工业文明并没有使人真正获得解放,资本家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代表,工人只不过是能够在经济市场上买卖的劳动力。在马克思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得到更加迅猛发展,但是人的异化命运并没有得到改变。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卢卡奇指认,正是商品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性范畴,人的物化就成为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必然的直接现实性,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有人的普遍命运。马尔库塞则表明,现代社会运用科学技术,创造和生产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从而使人的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然而,这种满足却是虚假的满足,其结果是痛苦中的安乐,欣慰中的不幸。因为人自身完全被这种大量消费物所物化,商品成为了人的灵魂。弗罗姆在《占有还是生存》中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使人对物的占有成为不可让渡的权利,对物的占有成为人之为人存在的标志;在《爱的艺术》中则指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异化得连自己的爱情都可以在经济市场上出售和买卖。波德里亚表明,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消费社会”,人只有消费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消费故我在。然而,波德里亚所指控的消费并不是普通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而是浪费性的消费、奢侈性消费,是耗竭自然资源的消费。德波在《景观社会》中不无讽刺地说,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已是一个完全由视觉表象支配的景观社会,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种费尔巴哈所说过“符号胜过事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颠倒和异化的状态,景观成了错觉和伪意识的领地。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话总结说,西方的现代性启蒙不断自我毁灭,最终走向了它的反面,倒退为一种神话。即在物性化的社会空间中或在物欲泛滥的工业文明中,不可能再有任何合乎人性的东西。当今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尽管提出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马克思的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他对当今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仍然提出了批判,指证其发生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即发生了人格分裂,道德因素被驱逐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

既然人根本没有生成为人,人的命运与动物的命运、人性与动物性没有彻底决裂,那么人类的真文明就无从谈起。现代性的基本价值理念之一是进步和进化,认为现在比过去好,将来比现在好,工业文明比以往的文明都好,社会将朝向一个终极目标不断进步。但是,鲍曼通过《现代性与大屠杀》指证,讲述人性越来越善,人性从前社会的野蛮中升浮出来,只不过是现代性为人们讲述的一种神话故事。他通过分析法西斯德国对犹太人大屠杀这一事实表明,“现代文明是大屠杀的必要条件,没有现代文明,大屠杀是不可想象的”[5](P18)。鲍曼的研究告诉我们,现代文明比以往文明还要野蛮。人的本质是自由,追求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工业文明告诉人们,它能够超越其前的一切文明,就在于充分实现了人的最大自由。然而,《希望原理》的作者布洛赫却指证,自由是一个人类学范畴,它意味着“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自由又是一个社会范畴,它意味着消灭阶级、扬弃国家,逐步实现一个自由与秩序和谐一致的人类共同体。在迄今为止的历史进程中,并未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所谓资本主义制度之下的自由,不过是迷人的外表罢了。例如,工业文明将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视为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解放与自由,殊不知,黑格尔的主奴关系辩证法早已告诉世人,主人必定被奴隶所限制、所束缚,现代人要无法无天,做自然的主人,必然走向自由的绝路,生态危机的发生就是明证。

人没有生成为人,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也就不能完全代表文明,成为文明的象征。科西柯从理论上业已证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创造的现实物质世界尽管丰富多彩,但这只不过是一个伪具体的世界,是拜物教化实践的产物,假象被当作了真实。“在拜物教化实践中,即在操持和操控中,暴露在人面前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6](P6)人们往往把出土的锋利的青铜剑视为古代文明的象征,殊不知,在青铜剑的背后却是血淋淋的人头。现代人创造出了越来越现代化的武器,甚至是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但这些武器作为人类产品并不能昭示着人类越来越文明,而只能展现人类越来越野蛮,核大国的核武器这一恶魔一旦被释放出来,整个地球将被彻底毁灭。工业文明社会创造了较高的生产力,出现了能够改天换地的大机器和自动化,但这些自动化机器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使人成为自动化机器的奴隶和操控对象,却以对自然环境的野蛮破坏、对动植物的大规模杀戮为代价。生态危机的发生与人们在物质丰饶中无度有着密切的相关。即使标志人类文明的精神产品,如价值观念,要么是古代人提倡敬畏自然而抹杀自我,表现为人对自身的野蛮,要么是现代人提倡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表现出对自然的野蛮。工业文明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也不是公平正义的制度,如果是公平正义的制度,就不会有罗尔斯的《正义论》。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有着美丽的自然环境,但其却是将污染的企业和污染的垃圾放置在第三世界、剥削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环境利益的结果。

人类自打造出第一个石器工具用于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之时,人类便与动物揖手相别,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历程。但时至今日,文明的本真性并未在无所遮蔽的意义上全部呈现出来。它总是以有所呈现、有所遮蔽且有所扭曲的方式走着自己的异化道路。尽管人们把自己的创造物称为文明,并划分了不同的文明类型,但这不是全真意义上的文明,而是真文明之前的文明。不过,我们需要切记的是,前文明并不是非文明,而是指没有真正实现文明意义的文明,不完全合乎文明本质的文明,是需要超越的文明。

三、生态文明是真文明

文明的本体论基础是劳动,因为劳动创造了人类文明。用马克思的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用恩格斯的话说则是劳动创造了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是人类历史得以产生的第一个前提;从劳动出发,才能更好地揭开社会本身及其意识形态的秘密。文明生成在劳动的基础上,或者说劳动是整个文明的拱顶石,就内在地为我们确认了一个判断真文明和前文明的基本尺度:劳动的合理性亦为文明的合理性,劳动为真,文明则为真;劳动异化,文明则异化。工业文明的劳动是以占有自然和控制自然为目的,被马克思指认为异化劳动,因而工业文明是异化的文明、反自然的文明。人类要想摆脱文明的异化而走向真文明,须将劳动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劳动的道德合理性与社会正当性是文明合理而正当的充分必要条件。当且仅当劳动从异化中获得了真正解放,真正的文明才能够生成出来。劳动的解放首先是实现劳动的生态解放,即实现劳动的生态化或进行生态性的劳动。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只有在生态化的劳动基础上才能生成生态文明,与自然异化或征服自然的劳动不可能生成尊重和善待自然的生态文明。所谓劳动的生态解放,是指将劳动从目的性占有自然和控制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将单纯的对自然界的工具转化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养育行为。

将劳动从单纯的占有自然转向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这一生态劳动思想。“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7](P01-0)尽管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劳动的本质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但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一见识则是最为深刻且与众不同的,他“给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进了全新的理解”[8](P78)。物质变换也就是物质循环、物质代谢,马克思认为通过劳动这一中介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意味着人类劳动的过程一方面是人类向自然环境提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材料以供养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反馈人自身的能量以养育自然环境的过程。人类反馈自身能量以养育自然环境,则是将排放给自然环境的生活废弃物和生产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所还原和所吸收。唯有如此,人与自然之间才能真正形成物质循环和物质代谢,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所谓“生态”概念按照生态学的定义,是指自然世界中的有机成员不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与它的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生物个体,都必须从自然环境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并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反馈自身的能量以影响环境。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必然要向自然界提取物质材料以养育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必然要将自己的废弃物排向自然环境。吸收与排放的新陈代谢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进行相互影响的必然过程,也是人类参与自然活动的必然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讲,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表达着生态意蕴,物质变换的劳动属于生态劳动。如果说农业劳动生成了农业文明,工业劳动生成了工业文明,那么,在生态劳动基础上生成的应当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道德合法性与社会正当性正是通过生态劳动得到合理辩护的。生态劳动对生态文明的生成具有普遍性的合法意义。生态文明是生态与文明的结合,而生态概念的根本性质是指物种之间的生命代谢和物质循环,正是生命的代谢和物质循环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因此,在文明之前加上“生态”的规定性而成为生态文明,意味着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供养的基础上而生成的、以和谐正义为特征的文明。没有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根本无法体现生态文明的生态属性。

当我们说生态文明是文明的真实形态时,首先是指人本身的文明,人向自然生成为人。马克思曾表明:“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9](P67-68)根据马克思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与生态劳动相一致的人是拥有生态属性的人,生态属性的人是人向自然生成的结果,也是人从工业文明中获得生态解放的标志。在物质变换的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不仅发生物质的相互交换,还会发生本质的相互交换,即人的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自然界的本质对象化到人本身。人本质对象化到自然界,就使自然界人化,使自然界成为对象性的人;自然界本质对象化到人身上,就使人自然化,人成为自然界的对象性存在。对马克思自然概念有着深入研究的施密特就曾指证:“物质变换以自然被人化、人被自然化为内容。”[8](P77)所谓人被自然化,即为人向自然生成为人。在生态劳动中,人不再追求对自然界的单纯占有,而是谋划人与自然的相互养育,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和协同进化。这样,人在生态劳动中就彻底超越了动物般地占有自然界的行为,从动物界中升华出来而成为人的存在和文明的存在。因为人的生态性存在标志着人从动物性的占有自然界、从征服自然走向了与自然界的和解与和谐之路,如此,人才完成了在自然面前的真正解放。工业文明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产生了人对自然的敌对性和征服性。然而,现代人敌视自然并不是人的解放和人性的生成,而是人对自然的不道德和人本身的异化。因此,马克思曾强调,要想扬弃人自身的异化,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就必须扬弃劳动的私人占有,实现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如此才能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自然界本身的真正复活。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即是劳动的生态解放,也是人的生态解放,生态劳动的实现才能够担保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

其次,生态文明不仅将自然视为道德关怀的对象,还建构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正义秩序,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文明的关系。第一,人向自然生成为人,表明人是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统一,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界达成本质统一,本身就内在蕴含着人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使保护自然环境、善待自然成为人本身不得不承担的道义。第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存在和生活的基本方式,一方面决定了人类必然要向自然环境提取自己生存和生活所需的东西,消费自然资源,这是人类对自然应该享有权利;另一方面决定了人类将排向自然环境的废弃物能够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所分解,以被其他生物吸收和利用,这是人类必须为自然所承担的义务。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这一本质,不仅内在要求平等地分配人与自然之间的权利地位和价值地位,同时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秩序是享有自然资源的权利与保护自然的义务的统一。人将自然存在物视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公平正义地分配其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地位和权利义务,就彻底摆脱了古代社会人是自然仆人、现代社会人是自然主人的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结构,使人与自然之间建构起一种公平正义的伦理秩序,达成文明的状态。

再次,生态劳动不仅能够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也势必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走向文明。人与人关系走向文明也势必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生产。“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4](P5)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是不能分割和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莱斯在《自然的控制》中申明,工业文明努力实现控制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即控制自然势必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以及人对人的控制。“如果控制自然的观念有任何意义的话,那就是通过这些手段,即通过具有优越的技术能力——一些人企图统治和控制他人。”[10](P109)莱斯还进一步表明,“由于企图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进行的斗争趋向于从局部地区向全球范围转变。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开始经历一种特殊的冲突即普遍的全世界范围的冲突;一些远离权力中心地方的显然很小的事件都以它们对全球利益平衡的可能的影响来解释。地球似乎成为了人类进行巨大的自我竞技的舞台,人们为了实行对自然力的有力控制而投入了激烈的纷争,这似乎确证了黑格尔的历史是一个杀人场这句格言的真理性”[10](P140)。生态劳动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对自然界的占有,消解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就必然能够化解人通过占有自然界而赢得交换价值的冲动力。扬弃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纷争,也就确保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使文明成为可能。当代社会生态学的创始人布克钦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等,人对自然的支配源自于人对人的支配。因此,要想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正义秩序,必须消除现代性社会存在的阶层制,真正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平等。不管是莱斯的观点,还是布克钦的观点,他们都表明一个问题,生态文明无论如何都要包含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

最后,生态文明还意味着社会制度的文明。马克思在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时还阐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资本家将获取利润的目的置于劳动之中,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因此,要想消除工业文明中物质变换所出现的这一裂缝,必须扬弃资本主义,建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将“物质变换”置于“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之下”,如此才能担保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真正实现。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们之间只有结成一定的关系才有对自然界的劳动。人们之间结成怎样的关系,则由劳动本身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生态劳动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共同控制,决定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变换本身属于公共性的劳动,其体现着所有劳动者的共同意志。由此,我们可以确认,在生态劳动中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属于平等的关系。这种平等的关系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内在本性,它要求按照人民的意志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完成劳动的解放和人的解放。如果说承载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是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那么,承载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则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真正人类历史的开端。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合乎逻辑地确认,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真文明的开始,而这一文明是生态文明。

总之,生态文明所追求的是人自身的解放与文明,人与自然关系的解放与文明,人与人关系的解放与文明,社会制度的解放与文明。生态文明能够将文明本身所蕴含的内在本质无所遮蔽地呈现出来,因此,生态文明才是文明的真实形态。正是生态文明是文明的本真形态,由此决定了生态文明本身具有终极价值属性和对当下的超越性,是人类追求的具有理想性的终极目标。既然生态文明对人类来说属于终极关照,因而生态文明对当下来说是一种“应当”具有的文明形态,是文明将要完成的存在,将要存在的存在。也就是说,生态文明不是完成的文明,是待完成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如果认为生态文明纯粹是一种草地、荒野、碧水、蓝天,那无疑暗含着称赞原始社会的还原倾向,因为那时的自然环境无疑是绿色的,甚至比当代任何绿色还要绿。自然环境的绿色化仅仅是文明中的一个维度,绝不代表整个文明。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 [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000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00

[6] [捷]科西柯具体的辩证法[M]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上一篇: 幼儿园教师家长会总结 下一篇: 恢复技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