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2-11-22 21:32:27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篇(1)

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办学由于其本身的条件限制,通常情况下,同其他学校几乎没有可比性,也因太多的劣势和困难而容易迷失办学方向。在办学过程中,抱怨多于理智,困惑代替了思考,盲目抓不住机遇,惰性贻误了发展。比如,很多的农村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偏要去跟示范性学校争生源、拼高考,貌似壮烈,实则愚昧,其结果可想而知,故大多数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很难摘掉“一般”的帽子。其实我们没有看到,农村一般普通高中自身很多的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即使一些示范性学校具备了,或者条件更优,但他们受“名校”牌子所牵制也不敢贸然行事。这就为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特色办学、特色强校。可以说,要想让“一般”中学不一般,“普通”高中不普通,走特色办学办学之路是唯一的选择。而走特色之路必须把准校情、教情和学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必须做到不贪大,不求全,不跟风,不急功,不近利,咬住目标坚定信念循序渐进,特色才会显现。

对于农村一般普通高中的特色办学,根据我多年的实践探索,课程上的革新,即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创建特色的好途径。

一、实施单一的国家课程的局限性及负面影响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公民而设计,是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它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或学科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对国家课程的诸多解析中,我比较认同这种观点。还有一种更简明的表述:国家课程就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它所包含的基本特性是一致的:一是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二是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共同质量标准和规格。

(一)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强制性使学校的特色难以显现

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国家统一的课程设计,并依靠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行。中小学校基本上沿用一套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全国的教育呈现出“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三同”局面,学校自然无特色可言。这种统一性和强制性带来了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1.使校长无法践行自己的办学主见和治校理念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校长。可以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可视为中国第一个民办学校校长,他开创了中国教育贵族化向平民化转变之先河;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造就了著名的北京大学;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创业南开,成为旧中国民办教育之典范;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这些事例无不彰显着一个好校长的魅力与作用。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长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当代教育专家陶继新说过: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江河日下的学校经营得蒸蒸日上,一个没有思想的校长可以把一所蒸蒸日上的学校经营得江河日下。

但是,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和高度“专制”的国家课程体制,校长的思想被扼杀,灵魂被禁锢。应试教育在国家课程堂而皇之的保护下大行其道,高考指挥棒下的校长们逐渐失去了自我。似官非官,似师非师,更谈不上成为教育家了。一谈办学业绩,就是考了多少本科生建了几栋大楼;一谈学校发展,就是抢了多少生源、扩了多少班、买了多少地;一谈教研教改,主题就是研究如何增分,能在高考学考中多得分就是最好的教法;一谈评价机制,就只有一条硬标准,谁教的班级考的学生多谁就是最好的老师。对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质量评价亦是如此,比的是学考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比的是高考录取比例和录取人数,并由此而衍生出了无数的“名校”与“名校长”。试想一下,这样的校长群体能够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吗?办了几十年的学校除了名称差异、地理差异、校舍差异、规模差异、高考差异之外,并无真正意义的差异和特色。

2.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思想更不敢创新

教师对于学校的发展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教师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校长的发展。有了卓越的校长,才会有卓越的学校,才会有卓越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卓越的学生,反之亦然。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他只能造成精神的贫乏。”

应试教育把学校变成了工厂,变成了工厂里的流水线,变成了流水线上统一规格的模具,年复一年的生产。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切为了高分,为了高考,而不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它造成了一种教育怪状:离开了分数就无法谈教育。你说提高教育质量吧,当然就是提高了多少分;你说提高学生素养吧,还是提高了多少分;你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吧,依然是提高了多少分。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分数,改革教学方法追求的还是分数。所谓的教研教改万变不离宗,就是如何“增产”考分。说得严重一点,中国的基础教育现在只剩下分数了。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分数已经挤干了教师的思想。教师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变成了一种机械操作,教了一辈子的书也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

(二)国家课程的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共同质量标准和规格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张扬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所有科目的学习应达到的国家标准。它实际上是一个质量标准,同时,又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1.科学地、客观地认识质量标准和规格

在理论上,国家课程标准兼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国家课程标准,只有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达不到毕业标准。这从学业水平考试(以前的毕业会考)的学生合格率可以看出来。因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国家课程的标准是通过学业水平考试来完成的。即学生参加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每一个科目成绩为60分以上。更高一级的人才的选拔则是由高考来完成的,它的全称叫“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考试局)命题,属国家教育考试。

无论是过去的毕业会考还是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其规格仅次于高考,属于省级教育考试。其测试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省考试院统一组织和管理(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和统一计分)。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实施和管理本地区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工作(报名、测试)。它的全称叫“XX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但不管是会考、学考还是高考,都是通过分数来认定。比如学考通过的标准是60分,学生就喊出了60分万岁。高考则是依据高校的等级划定分数线,分别为本科一批、二批、三批及高职院校。

客观地说,这种标准只是考量人才的一个方面能力的标准,选拔模式也只是人才选拔的其中一种方式。如果我们的教育无视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即使人人通过了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全部学科科目,这样的一个统一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是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呢?

2.质量标准和规格的共同性、统一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

国家课程的人才培养所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规格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认定的,并通过考试的分数来判别人才质量的优劣。考试和分数成了教育的代名字。看这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是否高,那就看谁的学科优秀率、合格率高,谁的高考上线率高,尤其是看高考本一、本二谁上线的人数多,要是出了个市状元省、状元的,那就更加不得了了。对于人才的选拔和认定,就看他的考试分数高不高。

我们知道,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认识,如果仅仅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这是对个性差异的曲解。这种错误认识势必增加学生的身心负担,限制学生的正常发展,而且违背了教育培养“人”的本意。不难看出,在这种机制下,学生不可能有个性发展。学生一切都必须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丧失了独立自由个体的地位,沦为了分数的奴隶、考试的机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犹如工厂生产产品,培养出来的人才几乎都是由同一个模板生产出来的“模具人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单单是关注学生的成绩。人的才能表现在多个方面。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一种方式来选拔,本身既不科学也不客观;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二、开发校本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所讲的课程改革,主要的方面就是指改革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包括地方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校本课程是针对国家课程的缺陷应运而生的,是国家课程的一个有力的补充。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课程改革运动

世界上有许多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曾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同我国一样,基础教育阶段采用这种国家规定的课程办学,并且成绩斐然,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定和抹杀的。可以说,在一段历史时期,这种国家高度统一的课程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为人类素质的提升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社会的发展进步靠的是创新。创新需要知识、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人才。知识的传承、技术的革新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因此,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制度的改革就显得势在必行了,自然,课程改革是首当其冲。必须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而这些功能恰恰是任何一种单一的课程体系所不能达到的。

毫无疑问,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两种课程对学校教育都有特定的作用。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尤其是这种高度专制的国家课程体制日渐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国家、地方、学校共享课程决策权的格局就成为时展的必然。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革新,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一向实施国家课程开发模式的国家,纷纷出台了课程决策权限从中央向下分配至学校的课程政策。如俄罗斯在1993年制订的基础教育计划规定:全国统一的必修课占73.68%,而校级选修课、个人兴趣课占26.32%。

不难看出,校本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了国家课程或替代了部分国家课程。到19世纪90年代,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

2.实施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的政策保障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中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并颁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南》,新课程计划还具体规定了校本课程在学校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10%~12%。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规定: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自主有效选择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这些文件中有关课程方面的规定,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课程政策上的支撑和保障。

3.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并使之最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60多年间的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使许许多多的机制渐渐难以适应。课程机制的“创新”已成为时展的必然。

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不能“千人一面”,教育应该是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育,因而必须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适应其能力水平、社会需求,实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健壮的体魄、一流的艺术鉴赏能力、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等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张扬个性和特色提供丰富的舞台,这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新”的实际意义所在。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所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正是抓住了事物的关键点,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学生的需要、教师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教育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重”校本课程,“轻”国家课程,主要是从办学特色的角度来强调校本课程的重要性。“重”和“轻”只是反映对课程的认识层面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策略,说“重”不代表是某种课程的全部,说“轻”也不是对某种课程的舍弃。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在学校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把握好办学分寸与尺度,充分认识校本课程的价值并作好校本课程这篇文章,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长期开设的特色课程,成为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载体,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具体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本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老师的实际。找准这些实际,就是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

1.要扣住校本课程的内在特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做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要充分考虑本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要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统一起来,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我校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来看,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抓住校本课程的以下几个特性或者表述为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学习动机的前提。一般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枯燥的书本知识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即使想去学,也因为基础差的原因而导致他们在学习中“知难而退”,出现厌学情绪。如果校本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考试考查也步入国家课程的后尘,那就失去了课程改革的意义。因此,学校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把趣味性融入到整个的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即从授课形式到教材内容到考试考查都要有新的表现,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吸引学生的求知兴趣,做到寓教于乐。

(2)实用性原则。我们知道,书本知识的确非常重要,它是学生今后冲向科学顶峰的基础和阶梯。但其知识的抽象性特点,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到书本知识的无用,社会上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数学老师算账甚至算不过卖肉的屠夫。这话虽不一定正确,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求知方向的选择。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身边,来自于学生的需要。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用得上。

(3)知识性原则。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课程的实施过程。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教育。之所以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是为了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比如校本课程里即使是表面上看似是玩的课程,它的目的也绝对不是为了玩,其玩的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并最终把学生引导到“正道”上去。

(4)教育性原则。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健康成长始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它是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学科都渗透着德育功能,每个教师都肩负着育人使命。因此,我们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德育教育资源,当地历史上的、现实的、身边的德育资源,由于离学生“不远”,由于都是“活的”,由于学生觉得“熟悉”,由于可以“实地感受”,所以它的教育效果远胜于书本上的铅字和老师的空洞说教。这样的资源既有教育性,又有知识性。

2.要建立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

要使校本课程真正发挥出课程的功效,真正发展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有位子。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纳入到学校整个课程管理体系。学校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总结。尤其是校长要亲自抓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校长是校本课程的主要决策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和宏观调控。要建立在校长直接主持下的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要组织由骨干教师担纲的课程开发和实施团队,要形成学校与社会,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开发和实施体系。

(2)有时间。一要切实保证校本课程的授课时间,要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之内,不能把校本课程作为摆设,或者挪作他用,或者全部安排为课外活动。二要切实保证校本课程团队的教研时间。由于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循的教学模式,一切要靠我们老师去开发编写,去摸索方法。因此,学校在课时安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教研和学习环境。

(3)有师资。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如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但是,长期以来,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齐备的教科书,大多数教师不可能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也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因此,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要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把好师资关。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调动教师们的热情,用最好的教师去带动,要想方设法开展对领导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整个学校的教师、领导具有课程开发技术,具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具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具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4)有经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简单地写个计划、教案,特别是一些较长期开设的课程,如同一项复杂的工程,如资料的搜集、活动基地的建设、活动的开展、师资的培训、设施的添置,等等,涉及的人多、面广、时间长。没有一定的经费做保障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因此,学校要设立校本课程的专项研发经费,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3.要健全校本课程的评估机制

校本课程篇(2)

新课程实施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推进实施新课程的地区,尤其是刚开始使用新教材的地区,“校本课程”极大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课程标准上,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绝大部分地区和学校实施的新课程,仍然拘泥于“一本课本、一个教室”。学校的教学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说得不好听一点,只不过语文课上的篇目换了,数学课上的例题换了,政治课上的事例换了……甚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会借口诸如此类的理由:条件差、怕出事、这些东西反正也不考……把课本上设计的许多实验、许多活动课程给枪毙了,这样倒也落得了个轻松。就我看来,现阶段我们的新课程还顶多只能算一个缺胳膊少腿的畸形儿。

怎么办?

好在我们的教育和畸形儿不完全等同。三级课程,现在我们还只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没有,校本课程也没有!很显然,要构建新课程的完整体系,开发、生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就显得百分之百的重要、百分之百的迫切!

地方课程的开发、生成,我认为不外乎两条途径:第一,按传统的教育科研方式,由地方教育科研部门组织人员,研发居高临下的课程,然后实施;第二,以校本课程为基础,进行筛选、整合、提炼而生成。二者虽殊途同归,但其实效可能大相径庭。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初始阶段,摆在各个学校、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最光荣的使命是:开发、生成校本课程!

现将本人对校本课程的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思考、观点提出来,就教于方家,以期得以修正。

一 校本课程的地位、作用

我认为,校本课程是整个新课程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生成、实施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

过去,我们的教育最大的弊端在哪里?我认为主要还不在于语文的选文过时了、数学的例题过时了……简言之,主要不是课程内容的问题,而在于此:几乎全国的同册同科教师都在按规定的模式传递给学生统一的答案,或者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解说。教师的创造力被钳制、被消磨、被抹杀!学生的创造力被忽略、被否定、被剥夺!这样的教育难道能培养出诺贝尔吗?

如果说国家课程的着眼点和归宿是:教育的宏观目标、学生的共性发展、教育的全民性,以期形成国家教育的总体特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国家课程倾向于对教育共性的追求。很显然地,教育光有共性,显然是不行的,是偏颇的。实际上,这种共性越明显,教育的个性就丧失越多。基于此,我们是不是应当这样来理解或者定位校本课程的着眼点和归宿呢?促成学生个性(非共性,不是性格,是个体差异)的形成,或者说是促成学生之间差异的形成,最终促成全民教育个性的形成。只有当我们的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的时候,中国教育的个性才能彰显,中国人才有可能问鼎诺贝尔!

二 校本课程的特点

首先,校本课程具有共性。这种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本教育”目的。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遵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经验、情感、兴趣爱好、习惯、志向等因素,来学习知识、塑造人格、培养技能、开发潜能、发展创造力 。

2.民族性。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着眼于民族的未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3.时代性。教育应当为民族的发展服务,而时代不同,教育的目标及归宿,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同样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我们必须在放眼未来的同时,密切关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把握世界科技文化的最新动态,了解各学科的高端成果,大胆及时地“拿来”,为我所用。

4.前瞻性。教育的近期目的是为培养现实社会最需要的人,远期目的则是培养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洞察力。要做到这一点,好像很难,对其实对中小学而言,我们只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尽量排除教育过程中功利性因素的负面影响,我们培养的人就会有更大的可塑性,他们就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更多的科技成就会从他们丰富无穷的创造中产生。

5.从属性。正因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开发、生成校本课程时就应当遵从于课程标准这个体系,而不是相互冲突或者相互矛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应当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拓展、补充。

其次,校本课程还具有个性。这种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者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教师的教育理想、主观意图,甚至教师的个性、情趣、阅历、特长等诸多元素,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所研发的校本课程的特点。从这个角度看,教学个性越鲜明的教师,才有可能研发出越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也是校本课程应当致力追求的目标。

2.学科特色。各校在研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同科教师之间除了各自充分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之外,还应当通力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吸取,博采众长,整合生成学科校本课程。

3.校本特色(学校特色)。不同学科的校本课程,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科学完备的统一体,进而形成校本课程的校本特色。

4.地域特色(区域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立足于本地的课程资源,尤其是本地的文化、风土人情,各地绚丽多姿的自然、人文、历史、经济、习俗、民风等,都会在校本课程中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5.民族特色。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都创造了、创造着丰富的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立足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文化,吸取精华,整理、继承、弘扬、发展。这样,我们的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才有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想让我们的文化成为世界的,必须让我们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 校本课程的主要类型

从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和形式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学知型”校本课程。

这种课程基本上等同于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即教师对自选自编的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

2.“活动型”校本课程。

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有计划、有目的的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交际、养成习惯、塑造品性、开发智力、发掘创造力。

3.“实践型”校本课程。

即综合性实践活动。

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可以称为单学科校本课程(学科校本课程),诸如语文校本课程、数学校本课程……除了开发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设置的这些学科配套的校本课程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发其他的校本课程。比如,有的学校开设的“认识中草药”、“传统手工艺制作”、“棋类入门”、“生活中的科学”、“农村常见病防治”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学科校本课程。

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活动主阵地仍然在教室,为了使我们教学的方式更灵活、内容更活泼、气氛更活跃,能尽快实现新旧课程之间教法的转变、学法的转变,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形式上来讲,应当倾向于“活动型”、“实践型”;从内容设置来看,不能光有配套的学科校本课程,还应当有国家课程要求之外的其他学科校本课程。

四 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生成

(一)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

(1)立足课本知识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拓展:知识性拓展——将相反、相关、相似的知识引入课程;生活性拓展——将自然现象、生活实例、生活体验等纳入课程;课型拓展——配合课本内容,设计、组织、实施更多有益的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2)将时代科技的尖端成果,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各项教学实验的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倍受关注的社会热门话题、焦点现象引入课程。

(3)立足本地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风俗习惯、民间工艺、奇药妙方、风景名胜、经济文化等,均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丰富而极具价值的资源,它承载着厚重的地域文化,体现着民族特色,把这些文化引入到课程中,就能发掘、传承、弘扬地域文化。

(二)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注意事项。

(1)注重特色。首先要张扬教师个性,彰显教学风格;再整合教师个性,形成学科特色;最后整合学科特色,凝聚形成校本特色。

(2)注重趣味性。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设置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情趣,课程的形式、实施过程力求生动有趣,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欲、创造欲。

(3)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意志品质、高效的行为方式、细致严谨踏实的求学治学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

(4)注重学科校本课程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使之形成科学、实用、完整的体系。

(5)注重各学科校本课程之间有协调统一、相互关联、相互补充,融合形成校本课程。

(6)注重实际,注重实效。特别要注重本校实际、本地实际、学生实际,尤其要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志向、爱好、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考虑到课程的可操作性,不宜过多过滥,不宜加重教师和学生负担。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阶段和任务。

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复杂,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系统而科学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期)。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拟定校本课程目标,设计学科校本课程体系、框架,拟定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编撰学科校本教材。

第二阶段(实验期)。在学科校本教材的框架下,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实验,获得反馈、积累经验、总结不足、发现问题。

第三阶段(生成期)。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将实验期所获得的经验、发现的问题结合教材进一步修订、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本教材。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管理。

要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走上正轨、落到实处、形成风气、服务教育,必须有科学的评价和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建立以下制度: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工作考评、管理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工作考评、管理制度;

——学校对各科(教研组)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业绩考评、管理制度;

——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校际交流、评比、奖励制度;

——同一教育行政区内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业绩考评、奖励制度。

五 结语

校本课程的开发,时不我待!

校本课程篇(3)

“编者眼”有三个硬性标准:一是校本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学校教师自己编写,编写过程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二是校本课程必须富含“营养”,有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三是校本课程一定要融合编者的教育理念。不是教师随便收集素材拼凑,而是按照编者的教育理念来编写。教育理念要在课程纲要中体现出来。

“学生眼”。就是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理解与学习。打个比喻,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提供给学生吃的饭菜,只有学校的饭菜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学生才会吃得高兴,才会茁壮成长。尤其是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要把国家课程中缺少的或者含量少的营养给学生补上。

“学生眼”有三个硬性标准:一是校本课程编写的内容必须适合本校学生学习,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二是必须围绕“学生发展”这个中心。学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能够在知识、技能、情感、道德、审美、个性、特长等方面获得一个或者多个方面的发展。三是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发展学生特长和弥补学生不足是同等重要的,优质的校本课程必须能体现出来。

校本课程篇(4)

一、实现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因素

1.以语文课程角度开发校本课程的选择空间

(1)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要求我国使用教材统一化,但是同时要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在此基础上要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那么高中语文课程在多种要求下需要做出的改革要满足以下两方面:

第一,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基本功。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结合语文课程的发展与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在此基础上落实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内容,保证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自主选择权力。

(2)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空间基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对高中语文教材提出的要求是在制定教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发展空间,使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使语文内容具有创新性,将课堂上与课后的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一方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校本课程注重的也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教师充分了解学生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学生特征的课程,这样才能够全面的培养学生,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教育价值。

2.以学生对语文课本内容的需求角度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的知识与涉及面要求是非常广的,所以就需要校本课程中具备多元化的领域知识。所以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满足以下两方面需求:

第一,校本课程中语文文章的选择要注重现代性与艺术性,但是也不能忽视文章本身的哲学性与文化性,选择文章的角度要基于学生素质发展与文化素养视角。

第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区别于陈旧的教学内容,所以在知识量的设置上要做到少而精,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满足各个阶段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

(2)学生对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趋向多元化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对来说已经趋于成熟,所以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多元化的,并且主动学习与参与意识还是非常高的,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协同合作、小组探讨以及完成课后实践活动或参加各种比赛,这个阶段的学生愿意主动接受语文知识,可以是讲座、论坛以及参观等形式,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利用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展开丰富的课程教学,以满足学生对校本课程内容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3.以语文教师落实与开发角度衡量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

(1)语文教师落实校本课程的主要方式是以学生需求为主

教师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拓展校本课程内容,其中包括对相关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补充以及活动的方式的增加,或者是将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能够有效减少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分离,也能够拉近学科之间的距离,最终开发出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以及跨学科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中采用新编制内容,也就是开发出语文教学的新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深化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的文学视野得到拓展。

(2)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标准为主

高中语文教师在落实课程教学的时候主要以适宜的课程开发内容为主,这也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那么教师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对文学领域的偏好,掌握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程度。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要建立在高中语文课程健康发展与课程进度要求基础上。

第三,充分应用学校能够提供的语文开发资源,利用学校语文教学优势。

二、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1.探索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点用以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资源意识在语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要将所有语文课程资源视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利用资源,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本地、本校以及即时性的语文课程资源,将这些教学要素适时的编写到校本课程教材中,使语文教学能够与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的生活轨迹有效衔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且学以致用。

同时,校本课程中要注重语文实践课程的编写,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展示出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协作以及探索能力,使学生在社会与自然环境中领略语文知识并将其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信息整合能力,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

2.高效利用学校传统优势资源用以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使国民精神得到传承

区域性文化特性对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是资源的完善与特色教育的实现,所以地区间的民间文化、传统特色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资源,编写地域性特色教育课程教材,使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效衔接,使国民精神得到沿袭。每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历史名胜、山川园林、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民间艺术、以及民风民俗都是独特的校本课程开发资源,所以学校与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可以尝试添加一些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的文化意境,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了解国民人文情怀,使学生的精神底蕴得到完整的构建。

3.科学开发多样化语文校本课程用以满足学习个体的不同需要

(1)主题类型校本课程开发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横向拓展为主,进而对多元化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使校本课程的结构、整体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延续可持续发展的研发方向,以此能够发展成为语文教学系列课程,主题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也有针对特殊知识面进行纵向拓展的开发形式,这种对某一知识领域进行深化与信息整合的开发方式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别学生对此知识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开发

这种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方式是将语文教材作为圆点,进而向圆点周围展开辐射形式的研发,以此编写成系列教材。学科拓展类型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建立在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规律基础上,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程度为重心,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与编制,这种系列教材能够稳固学习基础,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得到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是教学进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验)》[M].人民教育出版,2003.

[2]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2003.

校本课程篇(5)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03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语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许多学校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高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他们还是只能像初中时一样在文章中找现成答案,而对于那些推理、辨析问题却不知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而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英语泛读(extensive reading)是相对于精读(intensive reading)而言的,是书本以外有利而且必要的补充。教育部最近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倡“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网络运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逐渐成为网络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泛读教学应当更加突出学生思维的参与性,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寻求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正基于此,笔者向高一学生开设了“英语泛读”这一门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准备工作

1.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开设英语泛读选修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接触到各类文章和体裁,培养学生获取文化信息的能力。该目标可具体分为: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词汇量;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了解各个英语国家的文化。笔者计划用近一年的时间,通过补充各类英文材料,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 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材料的选择将决定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笔者上网登陆了美国VOA和英国BBC以及《TIMES》、《THE SUN》、《MIRROR》、《NEW YORK TIMES》等各家电台和报刊杂志网站,并下载了许多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其中包括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和时事评论等。

除此以外,笔者还从《21世纪报・中学版》、《英语画刊》以及《Beijing Review》、《CHINA DAILY》等在国内出版的报刊杂志上摘录各类文章,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比如,在学到“The Olympic Games”(Unit10 SEFC1A)时,笔者就到http:///uk/index上找到有关奥运会的新闻和背景知识作为泛读课的材料;同时,课后笔者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上网阅读更多的文章,如在http://的English Version版,学生可以找到大量有关北京申奥和奥运准备工作的文章。

二、实施案例

笔者将一年的选修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培养和实施学习策略的侧重点不同。

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克服现有的不良阅读习惯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性。而且,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知识面广,聪明灵活,对新事物善于接受、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收集信息资料,从而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影响阅读的不良习惯主要有:指字阅读、有声阅读、心读以及回视等。一些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很容易用手指指着单词一个一个读下去,认为这样可以一字不漏地读完整篇文章,可事实上,这样却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也有学生在阅读时不自觉地小声读出每个词,或者在心里默念,其实这也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至于回视,是指“阅读过程中遇到某些生词或对一段文字意义不明确时,反复查阅已经读过的部分”。为了克服以上种种不良习惯,笔者要求学生在平时阅读时尽量学会迅速找到一句话的主干――主句的主语和谓语,并且必须把逐字逐词的阅读习惯改为逐行阅读,按照句子的意群进行阅读。

2.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泛读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阅读技巧: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预测(prediction)以及猜测生词意思(guessing)等。

3. 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的能力

阅读策略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时间以及自己所拥有的背景知识等等。为此,笔者向学生介绍了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对不同的材料阅读时选择的方式、技巧和速度:(1)寻读(scanning),查找具体信息 索引、词典、招聘广告等。①了解组织结构(如:按字母、时间或概念排序);②辨认关键字词和概念,速度上限:1000字/分。(2)略读(skimming),理解大概内容,了解文章结构和形式,获取内容要点、报刊杂志、书信和说明文字等。①阅读标题和副标题;②阅读开篇和各段落起始句;③阅读结尾及总结段,800-1300字/分。(3)一般性阅读(general reading),较全面地理解文字内容。①阅读中积极思考;②辨别内容要点和重要细节:400-650字/分。(4)分析性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推论文章,评价文章论证的逻辑性、 文学作品、技术报告和说明书等。①阅读中积极思考;②辨别内容要点和支撑论据;③辨别并推论作者暗含的观点;④适当笔记,对重要文字进行勾画或作旁注:150-400字/分。(4)研读(study reading),学习、综合、记忆有用的知识和课本、用以准备测试的学习材料、用以解决问题的文字资料等。①阅读中积极思考;②辨别内容要点和支撑论据;③作笔记或进行图表概括;④定期复习:100-300字/分。

三、效果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和实施,从实际取得的效果看,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首先,通过英语泛读选修课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大拓展了我校高一学生英语方面的知识面,使学生不仅了解到国内外的各种时事新闻和各个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而且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运用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在阅读选修课上开展阅读策略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近一年来阅读选修课的探索和实践,学生们寻找到了一条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在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参加阅读选修课的学生,明显在完型和阅读两项上比未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得分要高。同时,教师也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渗透各种策略指导。

四、教师反思

通过此次开设英语阅读选修课、实施学习策略指导,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请各位同仁指教。

1. 应当将学习策略指导贯穿于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在进行阅读策略指导时,应适当补充其他如听力、写作策略等方面的指导。但关键是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策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 随着知识的日益更新,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

3.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它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对于我们中学教师来说,有太多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工作要完成,校本课程开发无疑会增加工作量;其次,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很高的资源成本。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当以各个学校的实际出发,以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目标。首先学校应该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指导,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学校也要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校本课程开发必将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并为我国的素质教育谱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篇(6)

校本课程的产生并不是哪一个领导一时兴起的结果,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很多学校活动课与兴趣小组就已百花齐放,开展得蓬蓬勃勃。传统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课程的设置一向是由国家说了算、定了干,而学校和教师时是在绝对的指令下进行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没有哪个学校和教师能决定开哪一门课,并将其纳入与其它课程并驾齐驱的运行轨道中;我们也不能改变哪一门课应该怎么上,有太多的诸如课时计划之类的“规章制度”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界线。于是,一些带有学校办学特色与育人导向的教育,就在活动课与兴趣小组中表现了出来,并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兴趣小组活动中,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小作家班,发展学生素质的小记者班,拓宽视野的科技小组,培养现代化高科技人才的电脑小组,还有美术小组、书法小组――这些兴趣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学生兴趣和教师特长,有着较大的“校本开发”的成分。可以说,以往的活动课与兴趣小组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目前各个地区的中学,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有着不同的理解,做法也五花八门。个别学校领导认为校本课程的研发是不务正业,会削弱语数外等传统科目,影响常规教学,故而在校本课的实施上表里不一;有的校长认为校本课就是对国家统一课程知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从而把校本课变成事实上的各科补习班,不但未能给学生一个基于兴趣爱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时间,反而加重课业负担。我们不得不指出,这两种做法都与国家教育政策的宗旨背道而驰。校本课首先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选择,在参与中发展特长与个性;其次要能发挥教师的优势,让在某一方面有专攻的师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校本课应该是轻松活泼、充满快乐的,如果一位教师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展示自己,把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探索分享给学生,而不必强迫别人接受那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教好一门课的前提,是教师喜欢这一门课,而不是把它当成不可摆脱的任务。

校本课程篇(7)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90-02

一、情景描述

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探访“首博”,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人数:三(2)班全体学生,共计26人。

时间:2012年11月1日,星期四。

地点:首都博物馆。

准备工作:

1.学生预习并搜集首博相关知识;

2.教师先行学习“首博”相关知识;

3.实地考察,制定“寻宝路线”。

组织形式:探险队探宝――参观、记录、创作、交流、反馈。

注意事项:前期需要周密准备,不能忽略后期的反馈、讨论、评价与总结。

程序:

(一)前期准备

1.联系首都博物馆,申请讲解员与交通车辆;

2.为队员提前进行中队班会,共4课时;

3.教师进行人员分工;

4.辅导员对队员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

5.准备活动用的照相机、录像机等。

(二)活动过程

1.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首都博物馆方形主题展览区;

2.根据藏宝图提示,在圆形展厅中分组进行探宝――寻找四件镇馆之宝;

3.完成藏宝图内容;

4.离开首都博物馆,回到学校。

(三)后期总结

1.完成作品并展览;

2.队员集中汇报,谈感受与收获,形式不限;

3.教师总结本次活动。

二、活动设计指导思想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儿童智慧、情感的发展是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实现的,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的。只有通过主动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而体验性学习正是摒弃了枯燥的说教,将队员引向自然、社会和生活,使少先队员们能够积极思考、倾听、发言、动手……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体验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完善队员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这也是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的重要职责。

三、活动意义

本次体验活动由三(2)班26名同学参与,前期进行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活动中并不单是参观与欣赏,而是带着“寻宝任务”,进行自主探究。

几件需要寻找到的“宝物”分布在首都博物馆的各个楼层,宝物的提示是宝物的特点描述,这就要求队员在活动中一定要详细地观看所有的展品,根据外观与文字描述确定宝物。队员的自主参观是积极的、有效的。

当然,体验活动更应该重视趣味性。学生的兴趣能够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活动,获得更多的收获。活动中,教师的功夫应该下在活动设计与引导,在活动中作为旁观者观察队员的言行,为活动后的延续工作做准备。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上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行知先生要干什么。陶行知从容不迫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灌,大公鸡拼力挣扎,还是不肯吃。陶行知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大公鸡就吃了起来。这时陶行知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公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得多!”

而体验活动就是一种极佳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兴趣与知识的引领下自主活动,受到的教育效果是真实而深刻的。

四、反思和分析

本次少先队活动的设计本着队员自主体验的原则,辅导员的大量工作是前期准备以及后期总结。在活动中,队员们兴趣盎然、积极主动。他们自发按照小队的形式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在活动过程中也受到了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关注与肯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形式的学校活动,很有意思,很有意义。”

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活动现场效果很好,但最关键的还是后期辅导员的引领反思。通过对首都博物馆的参观与了解以及辅导员的引导,学生在看到如此珍贵的宝物有什么思考和想法呢?还有很多的“空位”等待着漂流在外的宝物回归,学生有什么感受呢?队员思考后写道:“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民自古就有聪明的头脑与灵巧的双手,创造了这么多宝物,我们是华夏子孙,一定也能创造出新的‘宝物’与‘奇迹’。”“国强才能发展,国强我们才能幸福,而国家今后的强盛任务落在了我们的身上,我们也要强!”……从队员的反思中可以肯定本次体验活动在“玩”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玩”中强化了队员们的爱国思想。

这样不用口若悬河的说教,不用血腥历史的刺激,面对“已有和失去”的博物馆“宝物”,队员在活动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金乐.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09.

[3] 严五胤.校本课程开发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论文,2006.

附表:

探宝在首都博物馆学情调查表

学校: 中队: 姓名:

一、填空

1.“首博”全称为 。

2.原首都博物馆于 年开始筹备, 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二、选择

1.你知道“首博”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吗?

A.知道 B.不知道

2.“首博”有多大呢?

A.知道 B.不知道

3.你知道全国博物馆最多的城市是哪吗?能说出三个博物馆的名字吗?

A.知道 B.不知道

三、问答

1.你知道历史悠久的“宝物”对国家有什么意义吗?

校本课程篇(8)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渠道和主战场,而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以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因此,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开创出“熏陶和培养互补”的校本资源开发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是一种大家都在寻找的学校教育的新“增长点”。

校园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校园显性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从大处说:学校硬件设施、教师学生、办学理念,往小处说,学校的制度文化、校纪、校风甚至一草一木都是校园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从动态的,校园内人们的日常言行和开展的各种娱乐性、文体性、学术性活动到静态的,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诗化都属于校园文化资源的范畴。校园文化资源尽管丰富多样,但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积极创造,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尤其是校园隐性文化资源,潜移默化,具有“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独特作用,更应挖掘创新。开发校园文化资源还要注意它的时代性,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丰富发展,使之富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的、渐进的和持久的,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必须立足校园文化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使之产生辐射力,筑成塑造力,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社区和学校特色,充实“实践+创新”并举的校本内容

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了社区与学校的特色,其内容与社区生活和学生生活发生更为直接、密切的联系。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给儿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各类课程资源中,区域文化、社区文化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挖掘社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是开展校本课程最好的选择。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小河东六小学(以下简称“我校”)所在地区背靠长江,南临京杭大运河,沪宁高速是本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经济发达,有全国闻名的灯具之乡,享有江苏“小温州”的美誉,这里更是革命先驱恽代英的故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开发校本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江之歌》就是我校开展校本课程的一个课题。通过深入实践活动,孩子们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同时,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还培养了他们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使其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生活的责任感。

三、充分发挥时代和潮流特色,确立“时尚+实用”共存的校本宗旨

调查发现,80%的学生有上网的习惯,60%的学生在使用QQ聊天工具,30%的学生关注影视文艺动态,40%的学生会上网查找资料,20%的学生有看新闻或其他内容的习惯。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也发现现在的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眼界较广,张口网络“新”词,闭口时尚“潮”语,如果此时,教师稍有懈怠,便会“OUT”了。因此,我们每位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时时把握主动权,与社会接轨,与时代接轨,与学生接轨,切实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培养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同步的一代新人。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时代潮流等因素,把一些新知识、新技术、新现象纳入课程,在学生与社会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促使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

四、充分发挥家长优势与作用,开创“社会+学校”同行的校本模式

校本课程篇(9)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校本课程篇(10)

理念是实践和行动的指南。学校、教师或教师群体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凸现下列基本理念:

课程现:课程是教育情景与教师、学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具有生成性。

学生观:学生不仅有个别差异,也有主动建构学习的能力,课程因学生需要进行调整。

教师观:教师是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有主动诠释课程、开发课程的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有利于国家、地方课程的实施和创生,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怕发展。具体概括为:

1、执行与开发。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结合学校实际,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开放性。

2、利用与开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广泛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积极开发各种素材资源。如组织访谈,对话活动,实行各种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3、发展与开发:课程开发应立足于发展,以发展为本。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不能为开发而开发,开发校本课程要凸现办学特色,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时空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即以学校为基础或基地开发的课程。设计课程最适宜的空间,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地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可以是学校中的部分教师、全体教师,或者学校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行课程决策的分享。国家制定严密的课程计划,地方执行,同时,在课时安排上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校自主设计课程,着重解决满足学生、学校和地方的需要问题,即解决“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的问题。

四、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分严肃的事情,为保证课程开发质量,必须确定开发目标,明确指向。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可从三个方面来思考:l、国家课程目标的落实。校本课程要与国家课程保持高度一致,并视其为国家课程目标在一些方面的具体化和明朗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国家课程目标的丰富和拓展。2.凸现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有良己办学的个性理念,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有自己个性化,学习方式。校本课程要突出特色,彰显个性。3、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性。校本课程必须直接指向本校学生发展中的个性、特长、兴趣和发展中的不足、缺陷,校本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时空。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从开发目标、开发主体,到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创生性、自主性和适应性。

创生性: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文化。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过程中,在教育情境中师生交往互动中能生成课程。如对课程内容的重组、调换、再加工等。

自主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别于验证性国家课程的实施。国家课程强调落实前提下的完善,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自主选择目标、自主选择开发方法、自主选择开发课程内容,如心灵艺术教育、少年军校、书法艺术等。课程实施和管理都有浓厚的极具个性的校域文化色彩。

适应性:校本课程,凸现的是学校办学特色,师生发展需求;整合的是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资源。因此,校本课程建设要立足于解决学校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课程目标要贴近教师学生“最近发展区”,课程内容要贴近师生生活实际。

上一篇: 商业资本论文 下一篇: 高中半期考试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