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1 10:42:30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1)

高校档案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档案馆工作队伍的素质与能力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加大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现实的情形是,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数量不够,素质与能力也不高,很难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与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档案馆工作的要求与期待,也影响了高校的转型发展,因此从多元视角研讨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与长远价值。

一、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的内涵与价值

档案馆工作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包括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主体、工作内容与工作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等构成。其中档案馆工作人员是档案馆工作开展好坏的主体因素与决定因素。就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来言,素质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概念,新时期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服务素质与网络软件办公能力等等。因此,要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需要从很多方面着手。从价值与功能的视角来看,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功能,一方面能够极大引领档案馆工作人员不断加大进修学习的力度,努力促进自身职业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高校档案馆的服务水平,提升高校档案馆在学校中的地位,提升高校档案馆的形象;再者,能够极大推动档案馆队伍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目前高校档案馆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培训对策

由上可知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性,按理高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环视高校档案馆的发展现状,档案馆处于边缘化的发展状态没有得到改变,致使其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很多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彰显了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教育培训工作做得很不够,也彰显了高校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做得不够理想。

(一)目前高校档案馆工作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开展其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时,人本化的教育培训理念坚持不够,没有很好地把握好档案馆工作人员的需要与特色;科学化的教育培训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很好遵循档案工作及其工作人员的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常态化的教育培训理念坚持不足,没有将这项工作经常性地开展;终身教育培训理念不足,致使档案馆工作人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二是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层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工作的视域拓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开展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时,往往注重档案专业内容的培训,忽略了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现代网络办公能力的培训,忽略与档案工作相关的其他学科专业内容的融合融入,致使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培训内容显得不够宽泛。三是教育培训方式层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工作的有效性。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开展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时,往往注重采用理论培训的方式,忽略实践培训的方式;往往注重校内的培训教育,忽略了外出学习考察交流的教育培训形式;往往注重封闭式的培训,忽略了与地方开展合作的开放式教育培训形式。四是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层面的问题,影响了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工作的有效驱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开展其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时,经费投入不够,很难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机会与平台;制度供给不足,很难及时调动档案工作人员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与主体性;考核机制缺乏,很难真正督促引领档案馆工作人员加大自身的学习,很难真正督导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档案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人本化的教育培训理念为主,完善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理念。教育培训理念是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的先导,因此高校在开展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时,务必要分析和把握教育信息化、档案工作网络化标准化、立德树人和高校转型发展等对这项工作理念的要求,坚持科学化、人本化、常态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理念,从各个层面推动这项工作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档案专业与现代网络办公能力为主,不断拓展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的内容体系。教育培训的内容是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的内涵与支撑,因此高校在开展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时,务必要分析和把握教育信息化、档案工作网络化标准化、立德树人和高校转型发展等对这项工作内容体系的要求,将档案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养与发展、现代网络办公能力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等等纳入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之中。三是以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培训为主,不断整合创新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的形式。教育培训的方式是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的形式,因此高校在开展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时,务必要分析和把握教育信息化、档案工作网络化标准化、立德树人和高校转型发展等对这项工作方式与平台搭建的要求,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坚持自我教育提高与外在培训相结合,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坚持网下与网上培训相结合,坚持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力求形成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的强大合力。四是以教育培训需求为主,努力健全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的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是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在开展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时,务必要分析和把握教育信息化、档案工作网络化标准化、立德树人和高校转型发展等对这项工作保障与考核的要求,加大经费投入,努力从各个方面为这项工作提供好保障;加大制度建设,努力为这项工作开展做好制度供给;加大考核机制与工作的推动,为这项工作开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总之,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是一项系统复杂的长期工程,需要高校、档案馆、档案馆工作人员等一起努力,更需要不同视角的探索与尝试。高等教育信息化、档案馆网络化发展、立德树人、高校转型发展等都为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带来了诸多的机会,也带来诸多的挑战,由此也为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培训提供了不同视角的思路。目前重要的是高校务必要以这些发展态势为立足点,积极做好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档案需求的服务能力提升为宗旨,重点做好培训的理念、内容体系、方式平台与保障考核机制等层面的构建与创新,以此形成多元视角下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素质的教育提升机制,以此不断推动高校档案馆信息化发展和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正,李璞金.浅谈高校档案人员的素质问题.山西档案,2015(02).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2)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3)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054-01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门业务工作,是一项涉及多种专业,多种学科的工作,企业档案信息源开发利用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企业和谐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一批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和较高政治素质的档案专业的专门人才。档案管理的特点、性质、任务也决定和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1.政治素质。由于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直接管理着党和国家的重要机密,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度及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档案的质量。

2.敬业精神。做档案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甘于清苦,乐于奉献。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爱岗敬业,求真务实,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尽量避免工作上的失误。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尤为重要,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更加可贵,宽广的襟怀表现为不计较个人免得得失,放眼长远的大局意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3.业务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从事业务档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重要保证。

4.服务意识。档案工作者应该从单纯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管理的传统模式下解放出来。主动地为利用者服务,想利用者之所想,急利用者之所急。在服务态度上,要做到主动、热情、和蔼、耐心、周到、及时;在服务评议上,要做到文雅和气、谦逊有礼。

5.严守机密。档案记录着党和国家的机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严格遵守《档案法》《保密法》,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和档案借阅规定,维护档案的历史真实性,保证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被窍用。养成严守机密、守口如瓶的工作作风。

6.勇于开拓创新。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有创新,不断开拓进取,尤其应具备文字表达能力、现代化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7.终身学习。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尤其是经常参加系统的知识更新学习与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才能及时了解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胜任档案管理工作。

二、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收录与整理,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更严格

企业只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培训质量才能有助于提高档案工作者基本素质。如何能够培养出一批精良的档案管理素质人才,是档案有关管理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1.进行良性竞争。现如今,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迟迟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有关人员的潜能,因为没有竞争,所以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比较懒散,因此针对此情况,制定相应的竞争制度,营造良性竞争氛围十分必要。为此,有关部门首先应该对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认知,使其明白,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竞争,只有竞争才会有效益,此外,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奖惩制度,经常奖励优秀的员工,以此使其起到带头作用,另外,确保每一项竞争措施得以有效实施是关键,因此要求其他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2.完善奖惩体系。完善的奖惩体系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一项奖惩措施的制定都需要考虑档案管理部门的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优化,既要加大奖励力度,也需要加大惩罚力度。通过相关学者的调查分析,科学合理的奖惩有助于提升从业者的素质。针对奖励措施来说,有关人员可以依据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及业务能力给予奖励,奖励可以有精神奖励,也可以包括物质奖励,总之需要从业人员意识到付出就有回报,与此同时,根据部门的发展需求,提升具有工作能力的人员。针对惩罚措施,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末位淘汰制的措施,如果某些工作人员具有明显的消极怠工的情况,采取停职或者给予辞退,只有如此,才能督促某些人员认真工作。

3.完善评估体系。奖惩制度的实施是评估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如何能够使得奖惩制度公平合理,这就需要评估体系加以证明,因此完善评估体系十分重要。首先,明确标准,针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考核标准因该从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以及精神状态等方面来进行,其他工作内容需要进一步来划分,比如管理水平以及成果等,之后建立评分制度,采取定性以及定量评分的方法;其次,要确保考核过程必须客观公正,考核的内容要全面,不仅要公正合理,而且还需要从部门领导以及员工处有所了解,采取综合评价的机制,真正的做好赏罚分明,奖惩有度。

4.做好员工的培训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提升素质的可能,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员工的培训管理工作。培训和学习是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直接途径,在培训方面:第一,促进培训的经常化、制度化。实践中,许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培训,或采取随机培训的方式,这实际上不利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可以考虑将培训工作纳入单位发展规划或年度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实效。第二,培训方式多样化。以往大多采取听报告、讲座的方式,内容枯燥无味,应用性不强。如果能够结合参观访问、实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的效果将会更加突出。第三,及时检验培训成果。以往都是重视培训组织,轻视效果检查,这难以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建立培训后的考试、考察制度,及时巩固培训成果。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4)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穗字〔2018〕19号)、《广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穗乡村组〔2019〕11号)、《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粤农农〔2020〕148号)、《2020年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和《广州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立足广州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分层分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21年起,在全市七个主要农业生产区(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区)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行动,重点组织培育经营管理、专业生产和技能服务3种类型。争取到2025年底,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80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4000人。

三、教育培训

(一)培育对象。

各区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组织区域内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的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培育。年满16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应列为培育对象。培育对象为三种类型:

经营管理型:重点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创新创业带头人,包括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和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等,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认识管理、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风险防控能力。

专业生产型: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农业劳动者,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其生产效率、质量标准和绿色发展水平。 

技能服务型:主要培养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包括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农技员、动物防疫员、农产品电商营销人员、农产品直播带货人员等,提升培训对象所从事产业或所在岗位的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水平。

(二)资金安排。

补助标准。经营管理型按人均6500元补助,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按人均2500元补助。本年度参训学员可以在次年参加同一层级不同培训,或参加同一类型更高层次的培训。同一层级培训学员与上年重复率不超过8%。

资金用途。市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高素质农民培育期间的食宿、交通、教材、学习用品、教师课酬、劳务费、专家评审验收费、课室和实训基地租金、资料印刷、参观交流、宣传发动、专题报道、培训机构遴选、政策调研、认定管理、绩效考评、后续跟踪、管理服务等培育全过程各环节开支,不得用于农民参加学历教育的学杂费补助。

补助方式。2021-2025年,市财政每年以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将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拨付各区(详见附件1),资金使用实行属地管理。各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参照《广州市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报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备案。备案材料主要包括市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金额、文号、分配情况、具体项目情况、资金执行进度、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等。各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下一年度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培训内容。

经营管理型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培训课程安排表由项目区与培训机构商定,可分段按以下三个模块实施(具体学时要求详见附件2):

第一模块为综合素养课教学。综合素养课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培训机构要组织经营管理型学员到省内高校(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参加学习,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圆农民大学梦。课程安排按照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要求,由项目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培训机构确定。任课老师授课要有PPT课件,精品课程要提供全程录像资料。

第二模块为专业能力课教学。专业能力课包括但不限于乡村

治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电商网红、绿色发展等课程。培训机构要组织经营管理型学员到2个市级以上电商基地(企业)参观、交流、学习,为学员提供农产品电商销售和融资对接平台,并聘请专家就地讲授2门及以上农产品电商销售专题或农业企业融资专题课,提升职业农民的企业管理、运营和销售水平。

第三个模块为能力拓展课教学。能力拓展课由培训机构根据

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自行设计。培训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

择集中或分时段开展培训。培训机构要组织经营管理型学员到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合作社、家庭农场、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实训、参观、交流和学习(其中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推荐点),并聘请专家就地讲授2门及以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题课,让农民学习和借鉴成功的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提升高素质农民从事农业的信心。

(四)培训形式。

高素质农民培训采取学时制。培训实行“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培训机构可按照培训专业的学时要求,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需求,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农业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鼓励支持培训机构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考核,不断提升在线课程比重,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训。

(五)培训机构。

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的机构要符合以下条件:

1.有课堂集中教学场所及配套设施设备;

2.有实习实训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

3.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队伍;

4.有培训目标所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

5.列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培训机构目录;

6.未按期完成上一年培训任务或上一年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培训机构,不能承担下一年的培训任务。

各区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遴选、政府采购等方式确定培训机构承担高素质培育任务。

(六)培训师资。

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类型包括理论教师、技术讲师、政策讲师、实践讲师、创业导师、电商网红教员。理论教师应当为具有相关专业教师资格的正规院校教师。技术讲师可为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院校教师、科研推广机构专家、各类农业主体专业技术人员或田秀才土专家。政策讲师应当为熟悉“三农”情况、具备相应政策理论水平的院校教师或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实践讲师应具备相应职业技能证书或3年以上(含)实践经验。创业导师应当具有创业成功或指导创业成功经验。电商网红教员可为有成功培训经验或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士。

培训机构要聘请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网址: ngx.net.cn/xxxt/)高素质农民师资信息库中注册的老师授课,对没有入库的要及时录入信息库,以便学员网上评价。要求师资入库率达到90%以上。对任课老师的满意率达不到85%的,将取消任课资格,培训机构不能聘请其任教。

(七)培训教材。

培训机构应按照“规范、先进、实用”的原则选择培训教材。

各培训机构要在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推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培育对象学习需求,选择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开班当天应发给学员教材等资料。各项目区和培训机构要严把教材关,购买正式出版的教材,防止使用盗版教材或自编教材乱报价等现象。

(八)培训管理。

实行全程监管制度。区农业农村局是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责任主体,要做好培训的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制定培育实施方案,落实年度培育任务,公开确定培训机构,推荐或遴选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供培训机构选用,监管培训过程和资金使用,审核培训日程表,健全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跟踪实训效果,做好培育工作总结、绩效考评、数据库信息管理、高素质农民考核认定和跟踪服务等日常业务管理和项目验收工作。

完善档案登记制度。培训机构要组织学员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申报系统”(ngx.net.cn)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报名,在培训班开班前将学员基础信息、教师和培训机构等信息100%录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更新相关培训和考核信息,逐班次登记培训台账,建立真实、完整、规范的培训档案,档案应包括培训方案、学员信息、培训记录、考核结果、证书颁发和其他相关培训信息,负责收集、整理、装订验收和考核的全部有关培训资料,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协助做好建立高素质农民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每年至少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供1个任课老师精品课程完整的DVD资料。

(九)项目验收。

培训机构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后,要及时向区农业农村局申请验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对验收结果负责,验收意见报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备案。验收专家组要参照《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原则、程序和标准》(详见附件3)及有关文件要求进行验收,并填写《高素质农民验收报告单》。验收工作要求在每年12月底前完成。

四、考评与认定管理

(一)考评颁证。培训机构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评相结合方式,综合评价学员学习成果,对3种考评均合格者可颁发培训证书。培训证书应反映培训班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学时数等培训信息。

(二)认定颁证。各区要按照《广东省农业厅关于高素质农民(生产经营型)认定管理办法》和所在区出台的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高素质农民及时认定,核发高素质农民证书。高素质农民证书样式由国家农业农村部统一制订,区农业农村局统一印制。

五、政策扶持

各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要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推出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区政府要制订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重点要在土地流转、农业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金融信贷、农业农村保险、结对帮扶、名优农产品认定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向高素质农民倾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要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和监督各项措施落实;财政部门要结合相关部门工作规划和目标措施,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保障等工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水务、市场监管、林业和园林、金融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加强服务指导,在政策扶持、项目安排、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各有关区政府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规范资金管理。各区要将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长效投入机制。要加强资金使用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资金。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考核验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对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检查和绩效评估。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有关区政府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良好氛围。

 

     附件:1.广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资金计划和绩效

目标表(2021-2025年)

2.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

3.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原则、程序和标准

4.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考勤签到表

5.授课老师签到表

6.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

7.高素质农民培训台账

8.高素质农民培训验收报告单

9.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建档基本资料目录

附件1

 

广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资金计划和绩效目标表

(2021-2025年)

 

年度任务数

2021-2025年(五年)

 

绩效目标

经营管理型(人)

专业生产型

技能服务型

(人)

合计

人数(人)

总任务数(人)

总金额

(万元)

白云

80

80

160

800

360

培育高素质农民不少于年度任务数;经营管理型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培训满意度达85%以上。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

黄埔

50

50

100

500

225

番禺

50

50

100

500

225

花都

120

150

270

1350

577.5

南沙

140

110

250

1250

592.5

从化

180

180

360

1800

810

增城

180

180

360

1800

810

合计

(人数)

800

800

1600

8000

 

金额

(万元)

520

200

 

 

3600

注:各有关区年度任务参照2016-2020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及各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从业人员和常用耕地面积等3个指标的调查结果确定。

附件2

 

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

 

培训类型

总学时

课程所占课时比例

综合素养

专业能力

能力拓展

实习实训

线上学习

经营管理型

120

10%-20%

60%-80%

10%-20%

≧总学时的1/3

≧总学时的1/10

专业生产型

60

10%

80%

10%

≧总学时的2/3

--

技能服务型

60

10%

80%

10%

≧总学时的2/3

--

附件3

 

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

原则、程序和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参照《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要求及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制订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原则、程序和标准。

一、验收原则

1.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考核验收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对部分地级市或项目县(市、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进行抽查。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受厅科技教育处委托,负责开展全省农业经理人培育项目验收。

2.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各县(市、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含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项目验收。

3.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专家组可由省、市、县涉农事业单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组成。专家组人数为3或5名,凡是当年接受培训机构邀请讲课的人员,不得参与该培训机构所有培训班的验收。

4.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对材料不完整、资金使用不规范、评价率或满意率不达标等情况,不能通过验收。对于未通过验收的培训机构,验收专家组应出具整改意见,培训机构整改后可再申请一次验收。验收是否通过,培训机构都应按规定支付验收费用。

5.验收人员所在单位要支持验收人员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验收工作。验收人员在验收期间的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由培训机构支付,不再在原单位报帐。培训机构在项目实施方案或投标文件中应合理列出验收人员在验收期间的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

二、验收程序

1.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培训后应及时申请验收。

2.主持验收的单位要协调、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3.验收期间,先听取汇报,项目县和(或)培训机构汇报开展情况,提供验收资料,验收组提出问题、交流。

4.验收组检查验收材料,根据培训台帐随机抽取6-12位学员,通过电话等形式了解培训情况,并上网查看培训学员评价综合满意度等等。

5.验收组讨论和提出考核验收意见时,非考核验收人员要回避。考核验收组人员对验收材料严格按照标准,逐条对照,认真把关,提出考核验收意见。

6.考核验收组形成验收报告并填写《高素质农民验收报告单》。对考核验收不通过的,考核验收组应出具整改意见,整改后再进行下一次验收。

三、验收标准

1.是否有项目县、培训机构实施方案,是否符合省的实施方案要求。

2.是否有召开项目实施专题会议部署相关、细化工作。

3.招标或遴选文件是否按规定公告,公告时间是否足够,招标或遴选培训机构时是否公开、公平、公正。

4.项目县和培训机构是否有签订项目合同,明确各方权责。

5.是否完成了培训任务人数。是否完成了规定培训天数及课时数。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或不符合要求。查看培训台帐、学员信息库,随机抽取6-12个学员通过电话等形式核查培训情况。

6.是否按要求到规定的涉农高校(在其他学校或酒店不符合文件要求),完成8门或以上课程。

7.是否有农业局的人员参加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是否有上农业科教云平台APP课程。

8.是否发放4本或4本以上教材资料。

9.是否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电商基地上2门或以上电商、管理等有关课程。省级以上电商基地指国家或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认定的电商基地,通过提供认定文件或上网查对。课程提供照片、视频资料。

10.是否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上2门或以上实训课。通过提供认定文件或上网查对。课程提供照片或视频资料。

11.是否有提供1个精品课视频资料。

12.聘请的师资是否有90%以上在师资信息库注册。

13.参训学员信息是否全部录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

14.学员评价率是否有90%以上;培训机构满意度是否达90%以上。

15.档案资料是否齐备、装订成册:

①教学计划(含课时内容安排)

②教材、讲义

③培训台账

④学员身份证复印件

⑤培训现场照片

⑥考试考核资料

⑦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情况

16.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此项工作为审计工作范筹,考核验收组不作评价,但对明显不合理的支出问题可以指出。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核验收不予通过:

1.招标(遴选)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没有按照省的实施方案要求公开、公开、公正的招标(遴选)培训机构的;或招标(遴选)在网上公告时间不足5天的;或参与应标的培训机构不足3家的。

2.未完成培训任务的,实际参加培训人数少于任务数;或参训人员有不符合学员条件的人员。

3.没有按省的实施方案要求到规定的涉农高校上课的;在规定的涉农高校没有完成8门或以上课程的。

4.没有农业农村局的人员参加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的;没有上农业科教云平台、农业信息化APP课程;没有提供至少1个教案PPT或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5.没有发放4本或以上教材资料的;教材为盗版的。

6.没有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电商基地参观的;没有在电商基地上2门或以上电商、管理课程的;没有提供至少1个教案PPT或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7.没有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参观的;没有在省级以上农业企业上2门或以上实训课的;没有提供至少1个教案PPT或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8.培训机构没有提供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9.培训机构聘请的师资没有达到90%以上在师资信息库注册的。

10.参训学员信息没有全部录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的。

11.参训学员在网上评价率没有达到90%以上的。

12.培训机构网上评价满意度没有达到85%以上的。

13.验收资料没有装订成册的。

14.项目资金使用方面明显不合理的。

15.培训时间不够的。

有以下情形的,考核验收组指出后,项目县应给予补充完善,或写出情况说明,但不影响验收结果:

1.是否有县或培训机构提供的实施方案。

2.是否有召开项目实施专题会议部署相关、细化工作。

3.其他细小问题。

 

附件4

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考勤签到表

 

课程内容:

日期:

序号

姓 名

镇、村(地点)

联系电话

学员签字

 

 

 

 

 

 

 

 

 

 

 

 

 

 

 

 

 

 

 

 

 

 

 

 

 

 

 

 

 

 

 

 

 

 

 

 

 

 

 

 

 

 

 

 

 

 

 

 

 

 

 

 

 

 

 

 

 

 

 

 

 

 

 

 

 

 

 

 

 

 

附件5

 

授课老师签到表

 

日期

讲课内容

(课程)

讲课老师

姓名

联系电话

讲课老师签字

 

 

 

 

 

 

 

 

 

 

 

 

 

 

 

 

 

 

 

 

 

 

 

 

 

 

 

 

 

 

 

 

 

 

 

 

 

 

 

 

 

 

 

 

 

 

 

 

 

 

 

 

 

 

 

 

 

 

 

 

 

附件6

 

 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

 

班级名称:

 

评价

项目

授  课  教  师

 

 

 

 

 

 

 

 

 

 

 

 

 

 

 

 

 

 

 

 

 

 

 

 

组织后勤服务情况

 

 

 

学习收获:

 

 

 

有何意见、建议:

 

 

                                               签名:        

注:此表由参训学员本人填写,在相应选项内打√。每期办班结束后回收数量须超过

学员数量的80%。

附件7

 

高素质农民培训台账

 

  

培训机构:(盖章)                                                培训专业:                  

序号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文化程度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培训起止时间及天数

 

 

 

 

 

 

 

 

 

 

 

 

 

 

 

 

 

 

 

 

 

 

 

 

 

 

 

 

 

 

 

 

 

 

 

 

 

 

 

 

 

 

 

 

 

 

 

 

 

 

 

 

 

 

 

 

 

 

 

 

 

 

 

 

 

班主任签字:                  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                建账时间:

附件8

 

高素质农民培训验收报告单

 

培训机构

 

验收班次

          专业         期          班           

办班地点

 

验收重点内容

1.培训时间      2.培训人数 

3.培训台账      4.资金使用

5.身份证复印件  6.教学计划  

7.培训教材      8.培训现场照片

9.学员满意度测评情况

验收结论

合  格            不合格 

验收不合格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意见

 

验收组组长(签字)

 

验收组组员(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附件9

 

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建档基本资料目录

 

1.年度项目申报文件、批复文件、培训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

2.各培训班建档材料:

  ①教学计划(含课时内容安排)

②教材、讲义

③培训台账

④学员身份证复印件

⑤培训现场照片

⑥考试考核资料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5)

1.2信息化管理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客观上要求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技能方法,以免被淘汰。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本身只是一群具备基本档案管理知识的人群,他们不能等同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而且自身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识,大部分的档案管理者几乎意识不到自己在信息安全技能上存在的问题。现实的环境中强制性的专业水平提升制度极度缺乏,定期的培训机制严重匮乏,档案管理者的信息安全能力和实际的工作要求处于脱节状态。整个档案信息管理队伍呈现出年轻的档案管理者缺乏档案管理知识、老的档案管理者虽掌握了档案管理知识却对信息技术能力毫无培养的状态,甚至很多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能力的年轻档案管理者,会因待遇、职称、工作前景等问题改行,使得整体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的档案部门更加缺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

1.3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当下,我国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档案管理工作者从业资格制度等)并未展开全面的实施,对新进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计算机能力、信息安全素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如何,几乎一无所知,各级档案部门选拔培养档案干部时缺乏明显的专业指向性,只是依靠主管机关、主管领导对调入人员各项素质要求的掌握。那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同志,他们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严重缺乏,其信息安全素质低下。同时,有关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考核内容,在档案工作者技术职级晋升的各项考试中体现并不明显,部分人事管理部门缺乏提高和激发档案工作者自身信息安全素质的主动性和激励机制。

2提高档案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的对策

2.1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敏锐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在现今网络技术环境下,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逐步地被各种新领域、新门类、新载体档案部分掩盖,档案管理工作者原本的素质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档案事业向前发展的不可逆转性和必要性,作为从事基础性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学会将工作的着力点延伸到未来,坚持“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

2.2加强档案管理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从根本上加强对全体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教育的培训力度,可以从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两个方面着手培训,即分别根据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能力的不同进行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此同时,还要按照档案管理工作者在工作岗位、工作职责、承担任务上的差异展开具体的培训事宜,培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考核方式与内容上面。档案管理工作者对信息安全技术的掌握并不是最终目的,是要以这些为工作手段,最终提高我国整体的信息档案管理质量。

2.3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现在,我国的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处于基础阶段,颁布的涉及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中,几乎没有直接和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要求相关的内容,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不到针对性和规范性的解决,因此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者信息安全素质现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现在根据我国档案信息管理制度的现状,完善和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的标准和规定,以及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准入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根据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档案管理队伍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综合信息素质水平的人员。在档案工作者专业技术职务调整的政策规定中,纳入信息素质考核的内容,各级职称考试当中必须要包括信息安全素质方面的内容,这样对档案管理工作者学习档案信息管理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和监督。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6)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档案管理专业化、技术化不断增强,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更新、更高、更强的能力和素质。

一、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的挑战

档案管理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技术更先进、内容更丰富、分工更专业。技术更先进集中体现在档案管理中普遍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内容更丰富主要是由于知识爆炸时代衍生出更多的信息,许多重要信息都纳入了档案管理范围之内;分工更专业意味着档案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化管理工作,已经在众多单位中得到重视和普及。然而,的档案管理也必然伴随着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和弱点,即保真、保密、保存、保读取等难题。

二、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1.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上各类专业工作人员所应共同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和人民,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各项方针政策,讲道德,守纪律,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个人利益,有献身精神。由于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和较强的政治性,因此,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尤应具备守口如瓶、严守国家秘密的政治素质。同时,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特点还特别要求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档案专业工作人员应该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档案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懂得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保护技术学、中外档案史等档案专业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各项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各种业务规定,熟悉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能把档案专业法规、政策和档案专业基本知识以及其他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际,熟练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

3.档案专业工作人员的知识素质。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除了掌握档案学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相近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古汉语知识和与档案内容有关的其他专业知识或与业务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领导学、管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知识。只有掌握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档案工作。

对档案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是由档案工作的性质、任务、目的和内容所决定的。目前,我国有着庞大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其中不少人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知识和观念上,不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工具,缺乏信息开发应用能力和敏锐的信息意识,这一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提升,这既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实践中的难点,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以往档案管理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竞争,档案管理部门与单位其他部门之间没有对比,档案管理部门内部人员之间没有竞争,这极大地制约了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首先,单位要改变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认识,树立“档案管理也能出效益”的理念,将其置于与其他部门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部门内部要建立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文化氛围,引导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行为;最后,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落实和保障竞争理念的实施。

2.建立完善的激励体系。理论上,激励包含正激励和负激励两个方面,即奖励和惩罚。实践中,激励机制的运行可以极大地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高。

(1)奖励措施。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表现,可以制定一系列的奖励措施。例如,对作出创新贡献、业务能力突出等相关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可采取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利用提拔晋升、发放奖金、精神鼓励等具体方法。

(2)惩罚措施。建立以“末位淘汰制”为核心的惩罚体系,对工作不思进取、成绩落后的档案管理人员采取待岗培训、停职停薪、辞退等处罚措施,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和“鞭打快牛”的错误思想。

3.健全考核评估制度。激励机制的实施必须以公开、公平、客观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依据,这就要求健全考核评估制度。

(1)制定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从意识、能力、精神三个方面考虑,评价内容细化为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创新成果、安全保密、业务操作、管理水平、学习成效、工作作风等多个项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设立相应的评分标准,进行定量和定性评分。

(2)客观的考核。考核过程中,可以考虑采取360度考核策略,即从服务对象、领导、档案管理内部员工、其他部门员工多个角度进行测评,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客观和公平。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7)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163-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3.073

安全生产是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大量统计表明,人的因素仍然是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员工的安全技能素质始终是影响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因素。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快速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素质已成为电力安全技能培训方案制定的重中之重。

中国社会在形态上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互联网+”将教育推进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

在这一变革的浪潮中,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力员工安全技能素质提升方案,该方案针对于传统集中式安全教育的不足,用系统化的思维解析安全技能教育的各要素,重构安全技能素质教育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将“互联网+”理念贯穿到电力安全培训中,建立一个开放性的电力安全技能素质提升平台(APP)。

1 方案研究现状分析

安全生产一直是电力企业的最大的关注点和难点,快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素质上安全生产的基石。为此,电力企业在员工技能培训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依然有较大的差距。

1.1 传统电力安全培训

经过大量现实案例分析,传统电力安全培训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1.1 培训体系的建设缺乏系统化工程视角的指引,只关注于构成员工安全素质的各个“点”,缺乏“面”的思维,以至于安全素质组成的各要素之间培训上的割裂,与发展不平衡,无法有效推进安全技能素质的整体提升。

1.1.2 培手段落后,培训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有规划但执行力差,培训最终流于形式。

1.1.3 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化学习,培训成本高;公司员工地理位置分散,不便于开展集中式培训。

1.2 移动学习培训

移动学习培训是继数字化学习培训后出现的又一新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经调研,本文就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做了以下分析:

1.2.1 与传统信息化培训的趋势对比。移动学习具有传统网络不可比拟的优势,移动学习在未来3~5年内的应用将超过PC应用。

1.2.2 移动学习培训推广状况。

经调研分析,各行业移动APP推广应用对比如图1所示。由图1分析可知,移动学习APP刚刚进入推广期,用户累计效应尚未显现。目前,移动学习APP的开发尚未进入最高峰,产品间竞争尚不充分。

1.2.3 制约用户使用移动学习的因素。带宽和流量要求,是制约移动学习的一个因素。随着移动带宽不断增强、价格不断走低,带宽和流量问题在未来1~2年内会得到大幅改善。

与在线学习相同,目前“内容枯燥,无吸引力”是制约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学习的最根本的原因。

1.2.4 困扰开展移动学习业务的最大问题。移动APP的开发需要成本,尤其开发多操作系统的版本成本较高。“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是企业开展移动学习业务最大的困扰。

目前,移动学习还处于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在线教育竞争的加剧,一些创新性企业极有可能在移动设备上创造出新的模式,移动学习将呈现跨越式发展特点。

2 方案需求

相对于传统电力安全培训,所提方案将实现以下五方面需求的突破和创新:

2.1 突破时空限制的培训

所提方案可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将培训拓展到员工的生活、工作等所有场合,手段更为丰富,学员随时拿起手机即可参加考试,教师拿起手机就可以对学员进行培训。另外,企业员工之间可利用内置的聊天功能沟通考试心得,与老师交流疑难问题,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2.2 移动化的培训

本文方案所贯穿的“移动培训”这一理念将带来学员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彻底转变,主要表现为:通过引入移动培训模式,学员可以利用工作生活之余的碎片时间参加培训。传统培训体系中最难的是长期坚持学习,所提方案开发的APP能够根据老师的设置,每天定时推送一些题目和事故案例,学员花费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即可完成任务。只要学员坚持使用该APP,将会达到长期培训效果。

2.3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培训

APP根据安全教育学习的特征,在大量用户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建模。模型将综合上述因素为员工定制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在保证基础教育的条件下充分挖掘学员专业学习潜力,从而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实现人尽其才的培养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2.4 以用户为主导的题库建设

通过引入UCG(User Content Generate,用户主导内容生成)的内容沉淀机制,可以让学员参与到课件题库的制作过程中。学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将生产中遇到的违章实例、事故案例随手拍成照片、视频上传到平台上;经相关专家审核挑选后,则可以此为素材出题,纳入到课件题库中供其他学员共享使用。通过UCG内容机制,可确保APP中的试题新鲜生动,贴合工作实际。

2.5 实现充满趣味性的培训

本APP拟借鉴移动互联网的典型模式,引入抢红包、PK擂台赛、摇一摇等模式,让学员能以娱乐的方式参与到学习培训中。

3 方案建设

3.1 建设目

本方案拟建立一个具备开放性的电力安全知识培训、竞赛、考核的综合性培训移动平台(APP),借助于互联网、移动计算技术,把电力安全培训贯穿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3.2 建设内容

3.2.1 培训管理。该部分为APP的核心培训功能。APP提供了灵活的课程管理机制,在课程管理的基础上,APP将依据于基于大数据生成的学员学习模型,根据学员的情况建立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学员打开APP即可按照培训计划学习自己岗位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可通过APP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

(1)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是整个APP培训的基础。教师可以从安全知识库中选择相应的知识点,设置学习课程。APP中内置课程库,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岗位、专业等方式进行分类课程管理;(2)培训计划管理。培训计划是一个APP化的学习路线图,对学员必须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的顺序、阶段性考核点、要参加的考试等均做了明确规定。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APP允许教师借助于学员个性化学习建模的结果,根据不同类别、专业、岗位员工自身的特点,建立不同的培训计划。

为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员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APP可提供学习情况监控功能。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员对当前给定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予以点评指导,学员可通过APP自动推送查阅。

3.2.2 考试管理。本APP可提供一套对线上线下的各类考试进行统一管理的考务管理体系。针对在线考试,APP可提供整个考试过程包括考前试卷组卷(手工、自动)、进行考试、试后判卷等一系列的循环技术支持。另外,APP可提高标准试题库,汇集各专业、岗位的试题并进行统一管理。

本APP考务管理模块设计的思路是,围绕着“互联网+”模式下的碎片化考核为核心进行管理。与传统教育下的考试不同,该考试模式具有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在碎片化考核模式下,学员可在教师指定的某个时间段内对某个知识范围进行考核或者教师可指定待考核的试卷,将其作为考试计划分发给学员。同时,学员可利用碎片化时间做题,同时,系统可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汇总所有移动答题的结果,生成排名等各类报表,供教师使用。

3.2.3 趣味培训。(1)在线仿真模拟训练游戏。借鉴电力行业的虚拟培训理念,将安全培训中的学习和考核内容制作成内嵌有各类陷阱的小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用户进行学习。该系统为培训人员提供可直接动手操作的仿真设备和仿真环境,可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专业操作技能;(2)竞赛管理。传统培训方式下,为激励各单位的学习热情,通常不定时地在班组、部门、厂级中选派优秀员工作为代表,参加在线竞赛。针对这一需求,APP提供了对在线知识竞赛的支持,并设计规则保证竞赛的公平合理性。同时,系统提供了擂台赛模式,激发学员兴趣;(3)抽红包和摇一摇。为增强学习培训的趣味性,系统增加了抽红包和摇一摇的功能,作为学习、考试的激励手段。

3.2.4 学员评估。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能力胜任模型,对学员的学时、学分、课程学习记录、评测成绩等基础数据进行跟踪分析,采用人工智能推理评测数据其底层所蕴含的意义,对员工岗位能力胜任进行有效客观的测评,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能力鉴定体系,同时为员工、教师、管理者提供辅助学习、决策工具。该部分的功能包括:安全能力鉴定评估,薄弱点分析和群体安全素质水平分析。

对于评估结果,系统可形成各类数据分布图、趋势图,从而得出普遍性的安全知识掌握水平的变化、趋势情况,为决策者提供关于安全生产指导、决策方面的辅助数据。

4 结语

本文所提方案打破了传统安全培训的时空限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培训方案,为电力企业探索如何系统化地培养员工的作业安全技能,如何以人因理论为指导,全面、有效、切实地提升员工安全素质探索出一条新路。本项目所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对相关企业、乃至全国的电力安全技能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阳.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

企业,2011,(28).

[2] 郭晓燕.电力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浅析[J].经济师,

2011,(9).

[3] 杨宝.电力安全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华北电

力大学,2013.

[4] 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

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

(1).

[5] 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

教研究,2016,(2).

[6] 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

展研究,2015,(20).

[7] 谭维智.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

的颠覆性创新[J].教育研究,2016,37(2).

[8] 平和光,杜亚丽.“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

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6,(1).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8)

 

为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穗字〔2018〕19号)、《广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穗乡村组〔2019〕11号)、《广东省精勤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2020-2022年)》(粤农农〔2020〕148号)、《2020年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和《广州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立足广州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培育质量效能为关键,分层分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21年起,在全市七个主要农业生产区(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区)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行动,重点组织培育经营管理、专业生产和技能服务3种类型。争取到2025年底,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80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4000人。

三、教育培训

(一)培育对象。

各区要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组织区域内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的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培育。年满16周岁,正在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应列为培育对象。培育对象为三种类型:

经营管理型:重点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创新创业带头人,包括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和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等,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认识管理、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风险防控能力。

专业生产型: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农业劳动者,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其生产效率、质量标准和绿色发展水平。 

技能服务型:主要培养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包括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农技员、动物防疫员、农产品电商营销人员、农产品直播带货人员等,提升培训对象所从事产业或所在岗位的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水平。

(二)资金安排。

补助标准。经营管理型按人均6500元补助,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按人均2500元补助。本年度参训学员可以在次年参加同一层级不同培训,或参加同一类型更高层次的培训。同一层级培训学员与上年重复率不超过8%。

资金用途。市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高素质农民培育期间的食宿、交通、教材、学习用品、教师课酬、劳务费、专家评审验收费、课室和实训基地租金、资料印刷、参观交流、宣传发动、专题报道、培训机构遴选、政策调研、认定管理、绩效考评、后续跟踪、管理服务等培育全过程各环节开支,不得用于农民参加学历教育的学杂费补助。

补助方式。2021-2025年,市财政每年以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将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拨付各区(详见附件1),资金使用实行属地管理。各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参照《广州市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报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备案。备案材料主要包括市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金额、文号、分配情况、具体项目情况、资金执行进度、年度任务完成情况等。各区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下一年度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培训内容。

经营管理型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培训课程安排表由项目区与培训机构商定,可分段按以下三个模块实施(具体学时要求详见附件2):

第一模块为综合素养课教学。综合素养课包括但不限于思想政治、农业通识、农业农村政策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培训机构要组织经营管理型学员到省内高校(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参加学习,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圆农民大学梦。课程安排按照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要求,由项目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商培训机构确定。任课老师授课要有PPT课件,精品课程要提供全程录像资料。

第二模块为专业能力课教学。专业能力课包括但不限于乡村

治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电商网红、绿色发展等课程。培训机构要组织经营管理型学员到2个市级以上电商基地(企业)参观、交流、学习,为学员提供农产品电商销售和融资对接平台,并聘请专家就地讲授2门及以上农产品电商销售专题或农业企业融资专题课,提升职业农民的企业管理、运营和销售水平。

第三个模块为能力拓展课教学。能力拓展课由培训机构根据

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自行设计。培训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

择集中或分时段开展培训。培训机构要组织经营管理型学员到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合作社、家庭农场、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实训、参观、交流和学习(其中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推荐点),并聘请专家就地讲授2门及以上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题课,让农民学习和借鉴成功的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模式,提升高素质农民从事农业的信心。

(四)培训形式。

高素质农民培训采取学时制。培训实行“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培训机构可按照培训专业的学时要求,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需求,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指导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传统教学与农业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鼓励支持培训机构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开展在线学习、在线服务和在线考核,不断提升在线课程比重,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训。

(五)培训机构。

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的机构要符合以下条件:

1.有课堂集中教学场所及配套设施设备;

2.有实习实训场所或合作实训基地;

3.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教师队伍;

4.有培训目标所要求的其他软硬件条件;

5.列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培训机构目录;

6.未按期完成上一年培训任务或上一年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培训机构,不能承担下一年的培训任务。

各区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遴选、政府采购等方式确定培训机构承担高素质培育任务。

(六)培训师资。

高素质农民培训师资类型包括理论教师、技术讲师、政策讲师、实践讲师、创业导师、电商网红教员。理论教师应当为具有相关专业教师资格的正规院校教师。技术讲师可为具备相应技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院校教师、科研推广机构专家、各类农业主体专业技术人员或田秀才土专家。政策讲师应当为熟悉“三农”情况、具备相应政策理论水平的院校教师或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实践讲师应具备相应职业技能证书或3年以上(含)实践经验。创业导师应当具有创业成功或指导创业成功经验。电商网红教员可为有成功培训经验或实践经验的相关人士。

培训机构要聘请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网址: ngx.net.cn/xxxt/)高素质农民师资信息库中注册的老师授课,对没有入库的要及时录入信息库,以便学员网上评价。要求师资入库率达到90%以上。对任课老师的满意率达不到85%的,将取消任课资格,培训机构不能聘请其任教。

(七)培训教材。

培训机构应按照“规范、先进、实用”的原则选择培训教材。

各培训机构要在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推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培育对象学习需求,选择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开班当天应发给学员教材等资料。各项目区和培训机构要严把教材关,购买正式出版的教材,防止使用盗版教材或自编教材乱报价等现象。

(八)培训管理。

实行全程监管制度。区农业农村局是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责任主体,要做好培训的组织、宣传、发动等工作,制定培育实施方案,落实年度培育任务,公开确定培训机构,推荐或遴选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供培训机构选用,监管培训过程和资金使用,审核培训日程表,健全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跟踪实训效果,做好培育工作总结、绩效考评、数据库信息管理、高素质农民考核认定和跟踪服务等日常业务管理和项目验收工作。

完善档案登记制度。培训机构要组织学员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高素质农民培育申报系统”(ngx.net.cn)或手机下载“云上智农”APP报名,在培训班开班前将学员基础信息、教师和培训机构等信息100%录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更新相关培训和考核信息,逐班次登记培训台账,建立真实、完整、规范的培训档案,档案应包括培训方案、学员信息、培训记录、考核结果、证书颁发和其他相关培训信息,负责收集、整理、装订验收和考核的全部有关培训资料,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总结,协助做好建立高素质农民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每年至少向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提供1个任课老师精品课程完整的DVD资料。

(九)项目验收。

培训机构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后,要及时向区农业农村局申请验收。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对验收结果负责,验收意见报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处备案。验收专家组要参照《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原则、程序和标准》(详见附件3)及有关文件要求进行验收,并填写《高素质农民验收报告单》。验收工作要求在每年12月底前完成。

四、考评与认定管理

(一)考评颁证。培训机构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评相结合方式,综合评价学员学习成果,对3种考评均合格者可颁发培训证书。培训证书应反映培训班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学时数等培训信息。

(二)认定颁证。各区要按照《广东省农业厅关于高素质农民(生产经营型)认定管理办法》和所在区出台的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高素质农民及时认定,核发高素质农民证书。高素质农民证书样式由国家农业农村部统一制订,区农业农村局统一印制。

五、政策扶持

各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要根据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研究推出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区政府要制订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扶持政策,重点要在土地流转、农业项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金融信贷、农业农村保险、结对帮扶、名优农产品认定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向高素质农民倾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素质农民培育列入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要将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和监督各项措施落实;财政部门要结合相关部门工作规划和目标措施,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资金保障等工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规划和自然资源、水务、市场监管、林业和园林、金融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任务,加强服务指导,在政策扶持、项目安排、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共同推进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各有关区政府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认定管理办法和扶持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上下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规范资金管理。各区要将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长效投入机制。要加强资金使用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资金。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区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考核验收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对项目实施及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检查和绩效评估。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有关区政府要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充分了解相关政策,积极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良好氛围。

 

     附件:1.广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资金计划和绩效

目标表(2021-2025年)

2.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

3.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原则、程序和标准

4.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考勤签到表

5.授课老师签到表

6.高素质农民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

7.高素质农民培训台账

8.高素质农民培训验收报告单

9.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建档基本资料目录

附件1

 

广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任务、资金计划和绩效目标表

(2021-2025年)

 

年度任务数

2021-2025年(五年)

 

绩效目标

经营管理型(人)

专业生产型

技能服务型

(人)

合计

人数(人)

总任务数(人)

总金额

(万元)

白云

80

80

160

800

360

培育高素质农民不少于年度任务数;经营管理型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培训满意度达85%以上。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培养壮大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

黄埔

50

50

100

500

225

番禺

50

50

100

500

225

花都

120

150

270

1350

577.5

南沙

140

110

250

1250

592.5

从化

180

180

360

1800

810

增城

180

180

360

1800

810

合计

(人数)

800

800

1600

8000

 

金额

(万元)

520

200

 

 

3600

注:各有关区年度任务参照2016-2020年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及各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从业人员和常用耕地面积等3个指标的调查结果确定。

附件2

 

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块要求

 

培训类型

总学时

课程所占课时比例

综合素养

专业能力

能力拓展

实习实训

线上学习

经营管理型

120

10%-20%

60%-80%

10%-20%

≧总学时的1/3

≧总学时的1/10

专业生产型

60

10%

80%

10%

≧总学时的2/3

--

技能服务型

60

10%

80%

10%

≧总学时的2/3

--

附件3

 

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

原则、程序和标准

 

为进一步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参照《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试行)》、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试行)》要求及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制订广东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原则、程序和标准。

一、验收原则

1.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考核验收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对部分地级市或项目县(市、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情况进行抽查。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受厅科技教育处委托,负责开展全省农业经理人培育项目验收。

2.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各县(市、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含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项目验收。

3.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验收专家组可由省、市、县涉农事业单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组成。专家组人数为3或5名,凡是当年接受培训机构邀请讲课的人员,不得参与该培训机构所有培训班的验收。

4.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对材料不完整、资金使用不规范、评价率或满意率不达标等情况,不能通过验收。对于未通过验收的培训机构,验收专家组应出具整改意见,培训机构整改后可再申请一次验收。验收是否通过,培训机构都应按规定支付验收费用。

5.验收人员所在单位要支持验收人员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验收工作。验收人员在验收期间的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由培训机构支付,不再在原单位报帐。培训机构在项目实施方案或投标文件中应合理列出验收人员在验收期间的劳务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

二、验收程序

1.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培训后应及时申请验收。

2.主持验收的单位要协调、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3.验收期间,先听取汇报,项目县和(或)培训机构汇报开展情况,提供验收资料,验收组提出问题、交流。

4.验收组检查验收材料,根据培训台帐随机抽取6-12位学员,通过电话等形式了解培训情况,并上网查看培训学员评价综合满意度等等。

5.验收组讨论和提出考核验收意见时,非考核验收人员要回避。考核验收组人员对验收材料严格按照标准,逐条对照,认真把关,提出考核验收意见。

6.考核验收组形成验收报告并填写《高素质农民验收报告单》。对考核验收不通过的,考核验收组应出具整改意见,整改后再进行下一次验收。

三、验收标准

1.是否有项目县、培训机构实施方案,是否符合省的实施方案要求。

2.是否有召开项目实施专题会议部署相关、细化工作。

3.招标或遴选文件是否按规定公告,公告时间是否足够,招标或遴选培训机构时是否公开、公平、公正。

4.项目县和培训机构是否有签订项目合同,明确各方权责。

5.是否完成了培训任务人数。是否完成了规定培训天数及课时数。是否存在弄虚作假或不符合要求。查看培训台帐、学员信息库,随机抽取6-12个学员通过电话等形式核查培训情况。

6.是否按要求到规定的涉农高校(在其他学校或酒店不符合文件要求),完成8门或以上课程。

7.是否有农业局的人员参加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是否有上农业科教云平台APP课程。

8.是否发放4本或4本以上教材资料。

9.是否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电商基地上2门或以上电商、管理等有关课程。省级以上电商基地指国家或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认定的电商基地,通过提供认定文件或上网查对。课程提供照片、视频资料。

10.是否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上2门或以上实训课。通过提供认定文件或上网查对。课程提供照片或视频资料。

11.是否有提供1个精品课视频资料。

12.聘请的师资是否有90%以上在师资信息库注册。

13.参训学员信息是否全部录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

14.学员评价率是否有90%以上;培训机构满意度是否达90%以上。

15.档案资料是否齐备、装订成册:

①教学计划(含课时内容安排)

②教材、讲义

③培训台账

④学员身份证复印件

⑤培训现场照片

⑥考试考核资料

⑦高素质农民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情况

16.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此项工作为审计工作范筹,考核验收组不作评价,但对明显不合理的支出问题可以指出。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考核验收不予通过:

1.招标(遴选)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没有按照省的实施方案要求公开、公开、公正的招标(遴选)培训机构的;或招标(遴选)在网上公告时间不足5天的;或参与应标的培训机构不足3家的。

2.未完成培训任务的,实际参加培训人数少于任务数;或参训人员有不符合学员条件的人员。

3.没有按省的实施方案要求到规定的涉农高校上课的;在规定的涉农高校没有完成8门或以上课程的。

4.没有农业农村局的人员参加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的;没有上农业科教云平台、农业信息化APP课程;没有提供至少1个教案PPT或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5.没有发放4本或以上教材资料的;教材为盗版的。

6.没有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电商基地参观的;没有在电商基地上2门或以上电商、管理课程的;没有提供至少1个教案PPT或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7.没有安排到2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参观的;没有在省级以上农业企业上2门或以上实训课的;没有提供至少1个教案PPT或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8.培训机构没有提供精品课视频资料的。

9.培训机构聘请的师资没有达到90%以上在师资信息库注册的。

10.参训学员信息没有全部录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管理系统的。

11.参训学员在网上评价率没有达到90%以上的。

12.培训机构网上评价满意度没有达到85%以上的。

13.验收资料没有装订成册的。

14.项目资金使用方面明显不合理的。

15.培训时间不够的。

有以下情形的,考核验收组指出后,项目县应给予补充完善,或写出情况说明,但不影响验收结果:

1.是否有县或培训机构提供的实施方案。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9)

一、如何进行公务员培训

1.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发展与变革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欧盟各国公务员培训体制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积极关注和了解欧盟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新的变化,学习和借鉴欧盟国家公务员培训中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我国公务员培训方法的改革,提高培训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公务员培训领域的新变化

1.1.1欧盟事务成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问题已完全进入各国政府高层次行政管理的范畴,这对各国政府的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各国培训机构针对这种需求,开设了大量与欧盟事务有关的培训课程。欧洲行政学院还专门为轮值国公务员开设处理欧盟事务必备的核心课程。各培训机构都普遍开设了谈判技巧课程,谈判技巧成为各国高级公务员的必备素质。

1.1.2紧密结合本国政府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

各培训机构都把本国政府公务员的现实需求作为培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培训课程。以荷兰公共行政学院为例,他们为确定新的培训战略,在2004年底,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力图搞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个层次的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同时,还借鉴、参考了欧盟其它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经验,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战略。

1.1.3网络远程教学成为新的培训热点

e-learning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词汇。在欧洲,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了45%,各培训机构十分重视利用互联网开展公务员培训。例如,荷兰行政学院根据政府某部委的需求,开发了网上案例教学课件,案例涉及一个事件发展的10个环节,经过短暂的集中授课,要求学员随着事件的发展,在每个环节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教师在网上进行辅导和答疑,经过3-6个月的网上学习,提高学员的行政能力。这种把网上学习、教室学习和案例教学紧密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训的空间,为广大公务员提供了参加培训的新途径。

1.2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的教学改革

1.2.1对学制和课程进行重大调整

学制改革总的原则是:教学与实习交替进行,使实习活动与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具体安排是:学员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年安排一次4-5个月的实习,一次到中央政府,一次到相关企业。对于教学课程,他们也在进行调整,把主干课程分为4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有关欧盟事务的课程。该课程是向学生提供欧盟的各个组织和机构的各方面业务知识,包括欧盟基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决策机制、欧盟机构与各成员国的关系,还包括各成员国政府间合作、部际协商程序及与法国行政部门的联络等,目的是使每个高级官员能够随时妥善处理与欧盟及其它成员国的关系。

第二单元是地方行政管理课程。这组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法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操作程序。

第三单元是公共管理课程。公共管理作为必修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业务素质。

第四单元是学员毕业前的专业化升华,通过一系列综合案例作业,考察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他们还将继续保留学员毕业排名制度,学员根据自己在排名中的顺序,选择未来工作的部门和岗位。

1.2.2案例的开发与教学

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把案例教学作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教学方式,注重案例的开发与研究,案例教学的方法也颇俱特色。在访谈中他们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案例来自法国政府有关部门遇到的真实的事件,比较翔实地反映了法国国立行政学院案例教学的特点。这个案例是法国某省发生的公务员集体罢工事件。事件的概要情况是,在法国,省一级政府发生劳资冲突的事件并不多见,但在1998年时,布列塔尼省一位新上任的省长在处理一个具体问题时与公务员工会发生分歧,引发了为期2天的公务员集体罢工事件,此事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法国国立行政学院的案例都是从政府部门直接获取的真实案例,学员在2年的学习过程中要作100个左右这样的案例,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训练,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事件中,准确识别信息,对突发事件快速做出决策的能力。

二、根据我国的国情,如何进行公务员培训

2.1加强对公务员培训的综合管理。要进一步强化公务员培训管理职能,积极制定公务员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培训施教机构实施;积极制定公务员培训制度、考核考试制度和公务员培训证书管理制度;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加强对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的业务指导;对各单位组织的公务员培训班实行单位申报人事局。人事局参加全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考核、验收工作。

2.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作为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要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机关能力素质培训方案篇(10)

不断加大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为档案事业进步中档案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在新形势下档案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扣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档案人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在实际实用和提高培训质量上下大工夫。

要充分发挥自治区档案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的优势,紧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办好各种层次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一是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要更加符合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实际实用,针对性强。要根据档案事业发展对档案干部知识层次和结构的要求,办好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尤其要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和知识领域的拓宽。通过培训,使学员的知识得到更新和不断充实,理论联系实际地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岗位培训要注重档案业务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基本规范的掌握。通过培训,使学员达到从事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熟悉档案工作的基本规范,并能够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二是紧密结合全区档案工作实际,尤其是针对新形势下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举办一些既有理论研究,又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专题研讨班和高层次的档案理论研讨班,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档案行政管理、档案事业管理和档案专业技术人才,使之在各级档案部门的创新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三是要逐步加大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投入,主动争取区内外知名高校的支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送部分业务骨干和兼职教师进行三个月、半年或一年的专业知识学习,逐步改善和优化档案干部与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为加强档案干部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档案工作现代化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发挥积极作用。

要紧密结合各地档案工作实际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充分利用各级档案部门的教育资源,切实做好档案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各级档案部门要站在加强档案干部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确保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对各方面人才需求的战略高度,把全面提高档案干部与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切实担负起分级培训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做好基层档案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各地州县(市)在加强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例如乌鲁木齐市不断强化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五个结合。即领导责任到位,机构编制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本地培训与外地培训相结合,市局馆档案干部培训与全市档案干部培训相结合,市局馆教师授课与聘请国家、自治区档案局专家授课相结合,坚持立足自身培训与积极选派参加国家、自治区档案局组织的各类培训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昌吉州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加强与内地省区市档案部门的工作交流与培训合作,注重增强培训效果。阿克苏地区档案局全面落实人才兴档战略,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及时指导、协调和解决档案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在档案干部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形式、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地区各族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明显提高,确保了全地区档案工作年年有新的进步和较快发展。阿克苏市采取集中脱产培训、跟班培训、蹲点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对乡镇、社区的档案工作人员采取方便基层、灵活多样的方式,注重实际效果;对路途较远的乡镇采取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文件材料进行边讲解、边学习、边进行技能操作的现场培训方式,实际、实用,讲求实效。针对社区档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采取由市局档案业务工作人员包片和轮流到社区蹲点的形式,进行业务知识和业务工作的传、帮、带,共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同时,组织开展阶段性的乡镇之间、社区之间的工作交流与协作,互相学习借鉴,共同促进提高。

加强档案干部教育的宏观指导。要根据自治区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教育培训工作条件,切实提高教育培训工作效率,为档案干部的学习进步创造有利条件。一是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考察活动,在熟悉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评估,促进全区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二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对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观摩活动,以便加强横向交流,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提高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稳步提高。三是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考核评价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作出长远规划并认真付诸实施,扎实抓出成效。

加强和谐机关建设,为优秀档案人才脱颖而出、

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上一篇: 村庄调查报告 下一篇: 班主任家长会讲话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