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文化馆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时间:2022-11-24 15:08:04

摘要:“十四五”时期,在文旅融合这一背景下,文化馆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唯有认清现实、精准判断、主动改变、创新发展,才能推进文化馆事业打开新局面,做出新贡献,向高质量发展。

省级文化馆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2021年8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相关规划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和旅游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文化和旅游加快融合、相互促进”,文旅融合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旅加快融合这一背景下,“十四五”时期,作为省级文化馆,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标准,如何进行创新发展,本文将以辽宁省文化馆为例,探讨省级文化馆创新发展路径。

一、创新发展的必然性

(一)转型服务升级

相关指导意见已经明确表述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2009年至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更加便利,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旅游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文旅融合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年10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为辽宁省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文化、文物及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拟定全省文化和旅游政策措施,统筹规划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物事业和旅游业发展等。2021年12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相关《规划》,对“十四五”时期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实际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开展文化活动、展览品牌建设等措施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的创新发展对“十四五”期间加快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省级文化馆来说,更肩负着对各市、县(区)、乡镇文化馆(站)的业务指导职能。因此,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省级文化馆的功能,如何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加旅游,更要发挥出“1+1>2”的效果,需要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带动功能更加明显,文化和旅游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辽宁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繁荣稳定,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旅游资源丰富,为“十四五”时期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职能所在

根据辽宁省文化集团“三定方案”要求,辽宁省文化馆的工作职能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品牌性群众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为社会提供各种健康有益的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法人治理结构,深入基层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全省群众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全省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辅导、培训全省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及全省业余文艺骨干;组织开展全省群众文艺创作活动,辅导群众文艺创作队伍,促进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推广;组织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开展对外文化、学术交流,推广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等。辽宁省事业单位改革以来,辽宁省文化馆与时俱进,根据政策要求、时代发展率先创新发展,在全省各市、县(区)、乡镇文化馆(站)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省基层文化馆(站)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省级文化馆的重要任务。

二、文旅融合初步探索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辽宁省文化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传承红色文化

辽宁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锦州市辽沈战役纪念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都已成为辽宁红色教育基地,保护、挖掘、利用、宣传这些红色资源是辽宁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文化馆必须承担起的责任与义务。2020年,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为全国青少年推出了一部《革命历史动漫—辽宁篇》作品,共10集,进行线上推广。这部红色动漫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优秀人物事迹,以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吸引青少年了解、学习、感受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提高青少年的个人素养和文化素质,不断丰富“中国革命历史文化传播”的内容。将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中,将厚重的历史通过简单的方式呈现,通俗易懂、容易接受,且印象深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二)推广特色文化

2021年,辽宁省文化馆联合吉林省文化馆、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在中国文化馆协会指导下,在丹东市鸭绿江断桥广场启动了“三省一区”红色轻骑兵文化志愿者边疆万里行公益惠民演出,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节目演出活动沿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8500余公里的边境线开展。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将辽宁地方特色文化、民族文化展现出来,比如满族舞蹈《清平韵》彰显满族舞蹈的独特魅力与地域特色,在鸭绿江畔表演情景诗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将观众带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更能激起观众对志愿军战士的崇敬之情。同时,将丹东的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演出的方式进行了推广和宣传。

(三)挖掘民族文化

2020年至2021年,辽宁省文化馆选派驻村干部到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开展驻村工作,并对永安堡乡的文旅资源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多方努力,了解到立根台是以义乌戚家军后裔为主的农民聚居的古村落,明代跟随戚继光到东北镇守边关、修筑长城。永安堡乡境内现存有20公里的明代长城,西沟村山上三段长城——锥子山长城、西沟长城、小河口长城,是珍贵的古代建筑实物,构成了西沟村独特的长城研究景观,西沟村被纳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结合文化馆工作实际,辽宁省文化馆拟深入挖掘戚家军在辽宁修筑长城、镇守城镇的历史及戚家军后裔在辽宁的生活现状等,展现戚家军艰苦奋斗的历程,弘扬戚家军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意义及这种精神的当代传承与发扬。同时,在西沟村设立文化驿站,了解西沟村的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并通过写生活动将文化、景色宣传出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经过初步走访、收集资料,最终确立了“戚家军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价值”专题研究。课题通过挖掘、研究戚家军在辽宁修筑长城、镇守城镇的历史及戚家军后裔在辽宁的生活现状等,以爱国主义精神为切入点,对戚家军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探讨戚家军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对文化馆业务工作的启示。除此之外,辽宁省文化馆每年会组织全省群文系统美术干部开展写生活动,既提升了业务干部的业务水平,又能够通过写生、摄影作品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人文特色景观。

三、创新发展路径

辽宁省文化馆经过初步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亟须创新发展。

(一)充分利用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惠民演出、展览、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馆的主责主业。文化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文塑旅”,为旅游附加文化内涵,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推广辽宁特色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宣传辽宁旅游资源;“以旅彰文”,通过旅游彰显辽宁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特点,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向高质量发展。首先,汇总辽宁红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等旅游资源,结合群众文化活动特点确定文化馆与旅游融合的方向与思路;其次,将旅游故事、旅游美学等融入群文活动中,将群文活动带到旅游景区,促进文化进一步推广,与旅游进一步融合;再次,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各项活动进行宣传,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辽宁省文化馆云、微信视频号、抖音和全国文化馆直播联盟等多家网络渠道,以数字化平台为抓手扩大宣传,让更多的人看到文化活动与旅游融合,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了解旅游景区的人文故事、自然风光等;最后,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平台,拓展思路,加强社会化合作,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升省文化馆平台价值,探讨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合作模式,扩大文化馆各项活动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二)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

辽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比如:(1)丹东凤城大梨树村,不仅带火了当地乡村旅游,同时打造了民俗文化、知青文化等文旅项目,话剧《干字碑》更是将大梨树村的“干”字精神弘扬开来,大梨树村的发展形成了文旅融合的良好态势;(2)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镇兴光村的稻梦空间主题公园,通过传承锡伯文化展现农耕历史,通过创新稻米文化绘制稻田画,以科普农耕文化知识为媒介建立科普基地,也已形成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辽宁乡村旅游资源还有很多精品线路、精品景点,但仍有很多乡村或是因为交通,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急需发展、亟待开发,比如永安堡乡的辽代双塔、将军湖、野长城,需要对外进行宣传以吸引更多的人观光旅游,了解文化内涵、历史意义。首先,文化馆可率先收集特色乡村信息,如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落、传统村落等,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东北乡村文化特色、旅游价值等,对外扩大宣传;其次,借助下乡演出、到基层开展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将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文化融入活动中,让当地百姓参与到活动中,扩大活动影响力,提升当地知名度,促进乡村文旅资源的发展融合,以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三)充分利用馆内现有资源

以群众文化活动为主体进行文化馆服务创新,同时,利用馆内现有资源开展文旅融合。

1.内资《辽宁群众文化》

《辽宁群众文化》是由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辽宁省群众文化学会主办的辽宁省群众文化行业内部印刷资料,创办于1979年,至今已走过40余年,向全省群文系统各市、县(区)、乡镇文化馆(站)及相关单位、作者免费赠阅,是与全国兄弟单位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渠道,也是宣传辽宁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立足结合文旅融合,为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宣传辽宁特色,讲好辽宁故事,《辽宁群众文化》进行改版,增加文旅融合、乡村文化、非遗传承等栏目,刊发介绍辽宁特色景点、美食、特产,乡村文化建设、特色乡风民俗,非遗项目、活动、非遗传承人等文章。通过改版增加辽宁特色文化,扩大宣传。

2.数字化平台建设

辽宁省文化馆于2018年12月成立了数字资源服务部,主要负责全省群文系统数字化资源统筹建设、全省群文系统数字化培训、全省群文信息宣传推广、运维辽宁省文化馆官宣平台、保障馆内各项活动影视资料拍摄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等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开展了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课程录制活动,核心功能是服务及建设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库的工作。录制的课程现已由省、市两级文化(群众艺术)馆多平台联合发布,精品课程由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发布,同时已具备原创作品拍摄与制作能力。以此为基础,拍摄辽宁特色文化专题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扩大辽宁旅游资源展示平台,促进文旅融合。

(四)充分培养文旅专业人才

辽宁省文化馆目前尚未设置与旅游相关的部门,缺少旅游专业人才,必然制约文旅深度融合的脚步。面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一是加强馆内人才队伍建设,学习国家及省内相关政策,参加旅游相关知识培训,熟悉辽宁特色文化,并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与做法;二是结合馆内实际外聘旅游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此带动馆内人员共同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十四五”时期,在文旅融合这一背景下,文化馆的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唯有认清现实、精准判断、主动改变、创新发展,才能推进文化馆事业打开新局面,做出新贡献,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娜 单位:辽宁省文化馆

上一篇: 数字安全风险与思政教育探究 下一篇: 创业学习与创业能力分析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