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时间:2022-09-18 05:32:16

摘要: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大学生缺乏文化辨识能力等因素,对大学生文化自信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尽管我国大学生的学历较高,但他们的文化自信程度普遍偏低。面对这一现状,亟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手段,将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是当代社会的一个趋势,同时也为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相应的载体。

(一)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由原先的物质需求的满足逐步升华为文化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外来文化对我国国民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面对这一现状,需要提高国民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大学生,更要坚定这种文化自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等方面尚未成熟,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和辨识外来文化,是否能够有效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干扰,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紧密。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也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应有之意。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文化自信任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个体功能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三观,使他们具备了更好的辨识能力,不仅减少了外在不良影响,也教育学生更好地承担时代责任,完成历史使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载体,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更好地建设文化环境。从社会功能看,思想政治教育以实践手段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文化。传播文化过程中,依据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传播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找准站位,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传播文化,创造文化,为满足社会文化的发展作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坚定的文化立场,也注定其作为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

二、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因素

中国现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对各种文化不能进行准确辨识,使得大学生文化自信程度普遍不高。

(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较低

大学生个性鲜明,追求新鲜事物,这一特征使他们对外来文化了解甚多,对本民族文化缺少探究,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对传统文化保持高度认同,他们的思想会日渐落后。他们没有把握传统文化中推动时代进步和发展的精髓,使得他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原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的学生,更加认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值一提。“四书五经”这样的书籍,本应受到每位大学生的重视和仔细研读,但是调查显示,58.7%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完整读过“四书”中的任何一本。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也是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领悟。

(二)网络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了解信息,还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平等,但是有时候也因为网络文化的随意性、虚拟性,大学生随心所欲发表评论等行为,促使西方文化中的金钱至上、提前消费(不考虑自身情况的提前消费)思想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趋势,引发大学生用金钱衡量一切、过度消费等缺乏理性的行为,忽视自己应有的正确观念。

(三)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认同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各种社会思潮相继进入国内,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对国民的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乐于接受西方的文化、思想、艺术作品,但是,如果这种接受不加辨识,全盘接收,很有可能被错误思想所引导。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被错误思想影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质疑,很可能演变成对意识形态的消极认知。同时,缺乏理性的盲目认同,不仅使大学生价值观发生扭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四)市场经济利益驱使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过程易形成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思想。追逐利益最大化不仅对社会主义所奉行的集体主义提出了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市场经济以利益为导向的特点,更是加深了大学生拜金主义的思想。市场缺乏调节,使得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最后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由于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加之大学生思维活跃,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一些学生精神迷茫,文化自信心不坚定,甚至做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过分追求物质、摒弃精神文化的行为。

三、解决路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是一项重要工作,需联合各方面力量。故从社会、学校、个人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党和政府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管、规范文化产业外,还应该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好文化输出工作,将我国优秀文化输送到国外其他国家。坚决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不能因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传播误导性的文化。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此外,应加强互联网监管,规范平台,对于传播腐朽落后、低俗文化的网站,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整改。政府还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传播符合标准的、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向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他们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程度。

(二)学校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教师也多以解释概念和阐述理论等方式进行授课。这种授课忽视学生兴趣和知识掌握。针对这一现状,应改革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课后准备PPT,谈理解和体会等方式,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选用教材时,除原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外,还可以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相结合的教材,形成特色教学,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理解。选用授课教师时,综合考虑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理论水平主要是指教师对理论的把握,实践能力即授课教师理论结合实际的灵活度。督促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将思政与优秀文化相结合。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各种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提高自己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举办文化知识竞赛,激励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及精神,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自信。学校还应该鼓励大学生参与”文化下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增强自身文化自信的同时,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三)学生方面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面对文化思潮,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辨别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提高自己文化辨识能力。此外,要学会自我反思,及时走出思想误区,避免受到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四、结语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共同努力。高校应该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使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时,增强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贡献力量。

作者:任艳

上一篇: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探究 下一篇: 语文教育专业师范生写作能力探...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