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社
分享到:
《材料导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等。
  • 主管单位: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
  • 主办单位: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5-023X
  • 国内刊号:50-1078/TB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93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1
  • 综合影响因子:0.84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材料导报 2015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Nb2O5纳米纤维的物相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不同退火条件下制备不同物相的Nb2Q纳米纤维,研究了产物的物相对光催化染料降解性能的影响.光吸收结果表明,伪六方相Nb2O5纳米纤维的光学带隙为2.77 eV,单斜相为主的混合相Nb2O5纳米纤维带隙为2.51 eV.在混合相材料中,光学带隙随着单斜相成分的增加而改变.光催化结果表明,伪六方相Nb2O5纳米纤维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其效率k值可达-0.025 min-1.混合相纳米纤维中,单斜相的增加会引起催化活性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与带隙相符.物相对Nb2O5纳米纤维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可归结于带隙变化引起的入射光吸收效率和电子空穴对氧化能力的变化.
1-4

红色荧光粉Ca3Y2Si3O12∶Pr3+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摘要:通过高温固相方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Ca3 Y2 Si3 O12∶Pr3+,研究了Pr3+掺杂浓度及助熔剂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3 Y2 Si3O12.通过分析荧光光谱,发现Ca3 Y2 Si3 O12∶Pr3+硅酸盐荧光粉的有效激发范围可以在430~ 490 nm范围内,并发射红光.在445 nm激发下,样品发射光谱中的主发射峰分别位于610 nm(3P0→3 H6)和644 nm(3 P0→3 F2),其中610 nm处峰值最大.通过改变Pr3+掺杂浓度,发现荧光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Pr3+掺杂量x(Pr3+)为2.0%,超过最佳掺杂浓度表现为由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浓度淬灭.该荧光粉色温为2261℃.通过观察助熔剂的助熔效果,发现最佳的助熔剂H3BO3添加量为2.0%.
5-8

多功能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渗流应用

摘要:通过二步合成法制备出了单分散的具有荧光特性的介孔氧化硅/聚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SiO2-MB/PMBAAm)核壳结构的多功能复合微球;通过改变N,N'-MBAAm与mSiO2-MB的质量比从而控制壳层的厚度;最后通过室内多相流体微观渗流驱替装置,在管径为20 μrm微圆管内,通过改变复合微球的粒径、浓度,计算出流速与压力梯度的关系,进一步证明了不同尺寸的复合微球对流体流动有着显著影响,为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在多孔介质孔道内的细观流动规律奠定了一定基础.
9-13

Zn2(OH)3VO3∶Eu3+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摘要:以NaVO3、Zn(NC3)2·6H2O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铕离子掺杂Zn2 (OH)3 VO3纳米晶体.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测试仪对纳米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乙醇体系不同pH值对产物晶相、微观形貌及荧光性能的影响.在溶剂体系pH值为7~10时,得到片状的Zn2 (OH)3 VO3,而在pH值为4~6和11~12时得到Zn3 (OH)2V2O7·2H2O,表明强酸性和强碱性的溶剂体系都不太适合Zn2 (OH)3 VO3的合成,而最佳的合成体系为中性偏碱性;荧光测试表明在pH=10的水乙醇体系下合成的Zn2(OH)3VO3∶8%Eu3+纳米片的荧光性能最好,其中发射主峰位于612 nm处.
14-17

水热合成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用二氧化锰薄膜电极

摘要: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基于石墨基底的多孔α-MnO2薄膜电极.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BET氮气吸附法和热重分析(TG)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沉积得到了由纳米棒交织而成的网络结构的α-MnO2薄膜.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 mol· L-1Na2 SO4溶液中,电流密度为1A·g-1时,α-MnO2薄膜的比电容可达到229 F· g-1,该电极材料在2A·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2000次循环,电极容量的衰减仅为2%.
18-21

热剥离温度对石墨烯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摘要: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GO),再在200~700℃进行热还原,制备石墨烯.采用SEM、XRD和比表面积仪测试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比表面积;并用恒流充放电测试仪测试样品的电容性能.研究表明:所得石墨烯具有片层结构,层间距为0.3783~0.3873nm,晶粒大小为2.030~3.359nm,层数均为5~9层;随着热还原温度的升高,石墨烯的层间距、晶粒大小和层数均逐渐减小,而比表面积逐渐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比电容先升高后降低,循环性能一直增加,400℃热还原的石墨烯首次放电比电容为318.6F/g,经过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54%.
22-25

Al掺杂对自旋梯子化合物Sr14Cu24O41电输运性质的影响

摘要: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Al掺杂的Sr14 (Cu1-x Alx)24 O41(x=0,0.01,0.02,0.03)系列多晶样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单相,Al掺杂使样品晶格常数a、b发生涨落,但使晶格常数c1adder逐渐减小.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Al掺杂对体系内Sr、Cu、O离子价态不存在影响,并且Al离子以+3价的形式替代了Sr14 Cu24 O41体系内的Cu2+,不存在其他混合价态.电阻率测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呈半导体性,Al掺杂使体系电阻率升高.进一步分析表明所有样品存在一渡越温度Tρ,Al掺杂使Tρ发生微弱涨落.在Tρ以上,自旋梯子中单个空穴热激活对体系电导存在贡献.在Tρ以下,自旋梯子中空穴的变程跳跃电导对体系电导存在贡献.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Al掺杂使体系内单个空穴热激活能△以及局域态势垒参数T0逐渐增大.
26-33

BiMnO3的高压合成及其磁性研究

摘要:具有严重晶格畸变的钙钛矿结构BiMnO3作为可表现出铁磁性和铁电性的多铁材料,在信息存储和传感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利用国产六面顶液压机,以Bi2 O3、MnO2和Mn粉末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4 GPa,750~800℃)制备了单斜钙钛矿结构BiMnO3烧结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烧结样品进行测试分析,考察了不同含量比(n(MnO2)/n(Mn)=3.5∶0.5、3∶1、2.5∶1.5、2∶2)、烧结时间(10min~2 h)对样品结构、组织形貌及磁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MnO2)/n(Mn)=3∶1时合成钙钛矿结构BiMnO3的纯度最高;当烧结时间为10 min时,即有钙钛矿结构BiMnO生成,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BiMnO3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大.800℃、1h合成的钙钛矿结构BiMnO样品软磁性能最好,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3 emu/g,矫顽力为37.6Oe(测试温度90 K).
34-38

《材料导报》2015年“纳米与新材料专辑”征稿启事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材料科学领域最新颖、最热门技术的发展进程,刊登展现材料科学领域国家发展规划,学术热点、焦点、难点,产业化应用现状,以及具有原创性、新颖性的科学理论及实践技术成果,同时也为给广大材料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材料导报》计划于2015年11月出版“纳米与新材料专辑”。“纳米与新材料专辑”旨在深入报道材料科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让众多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进展得以及时传播和交流,突出时效性。
38-38

沥青树脂基复合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研究

摘要:以高软化点煤沥青和热塑性酚醛树脂为主要原料,机械混合均匀后,采用悬浮法制备沥青/树脂基复合球形活性炭.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物理吸脱附仪、颗粒强度测定仪,对复合球的表面形貌、孔道结构和机械强度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树脂的加入不仅能够拓宽球形活性炭的孔径分布,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球形活性炭的机械强度.树脂含量为30%的球形活性炭BET表面积为1049 m2/g,总孔容为0.62 cm3/g,平均孔径为8.8nm,同时机械强度达6.2N.通过苯的静态吸脱附测试研究了沥青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球形活性炭基本上保持了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的快速吸脱附性能,树脂的加入并没有明显延长复合球形活性炭对苯的吸脱附时间.
39-42

磁性CuFe2O4纳米棒的合成及其芬顿反应降解刚果红性能的研究

摘要:以α-FeOOH纳米棒为模板,通过高温烧结法制备了磁性CuFe2 O4纳米棒,并研究其芬顿氧化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性能.结果表明CuFe2O4纳米棒在150 min内可以有效降解90%以上的刚果红染料,经过5次循环后,降解率并无明显下降,同时还考察了其他反应条件对降解率的影响.这种新型磁性芬顿试剂在水处理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43-46

造纸剩余物竹屑含量对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

摘要:为探索造纸剩余物竹屑高效利用新途径,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竹屑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竹屑质量分数为70%时,竹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优;加入竹屑降低了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但提高了其高温耐烧蚀性;竹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结晶度随着竹屑质量分数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当竹屑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在承受动态载荷时刚性好,热变形小.
47-52

去结晶小麦秸秆接枝共聚物的性质研究

摘要:为制备出适合农业使用的高吸水保水剂,以小麦秸秆(Wheat straw,WS)为原料,比较了NaOH/Urea、稀硫酸和氨水等溶解秸秆的方法,得到了溶解性较好的小麦秸秆匀相体系,通过向该溶解液中加入丙烯酰胺(Acrylic amide,AM)、丙烯酸(Acrylic acid,AA)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MBA),借助60Co γ射线,在室温条件下引发聚合体系的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出了耐盐型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对各种处理的秸秆及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NaOH/Urea方法处理小麦秸秆得到的纤维素制备出的树脂其耐盐性和吸水性较稀硫酸和氨水处理得到的吸水性树脂有较大的提升.
53-56

介孔结构纳米TbxZr1-xO2-δ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摘要:采用以聚乙二醇(PEG)为表面活性剂的水热法合成了不同Tb/Zr比的TbxZr1-工O2-δ复合氧化物,并用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的共沉淀法合成了Tb0.6 Zr0.4 O2-δ,将其作为不同方法的比较.利用XRD、TG-DTA、HRTEM、SAED和N2吸附-脱附对样品的物相结构、高温热稳定性、样品形貌、晶粒大小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Tb)/n(Zr)≥0.6时样品呈现出氧化铽的立方晶体结构,合成的Tb0.6 Zr0.4 O2-PEG的表面形貌为不规则的类球状纳米粒子,粒径为5nm左右,产物的孔径主要集中在7.2nm左右.HRTEM图中明显显示出其晶体中的(111)及(200)晶面.TG-DTA曲线显示温度高于500℃时失重不明显,表明焙烧后的铽锆固溶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57-60

超声原位制备纳米银/P(AAEM-St)复合材料及其热学性能

摘要:在不使用还原剂和乳化剂的条件下,利用超声辐射引发无皂乳液聚合双原位合成纳米银/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苯乙烯共聚物[P(AAEM-St)]复合材料,并通过UV-Vis、XRD、TEM、HRTEM和TG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和球形或近球形形貌,且较均匀地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银粒子的存在降低了基体P(AAEM-St)的热学性能.
61-63

荧光探针研究温敏大分子单体在水溶液中的热缔合行为

摘要:通过芘荧光探针研究了基于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新型温敏大分子单体在溶液中的热缔合行为.结果表明,温敏大分单体的临界缔合浓度(CAC)取决于丙烯酰胺(AM)与DAAM的组成比.DAAM的比例越大,CAC就越低;随着温敏大分子单体中DAAM的含量、大分子单体浓度和溶液pH的增加,芘的I1/I3值降低,疏水缔合作用增强,且温度越高,I1/I3值越低,呈现明显的热缔合行为.温敏大分单体的热缔合行为随组成、浓度和pH变化的这种性质有可能在新型温敏聚合物及凝胶的合成设计上获得应用.
64-67

基于DMAEMA的可聚合离子液体及其与HEMA交联共聚物凝胶的研究

摘要:以丙酮为溶剂,分别采用丙酸(AS)、磷酸(H3PO4)以及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中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胺基乙酯(DMAEMA),然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合成了3种可聚合离子液体DMAEMA-AS/H3PO/AMPS,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其玻璃化温度(Tg).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分别与3种可聚合离子液体在水溶液中交联共聚,合成了Poly(HEMA-co-DMAEMA-AS/H3 PO4/AMPS)凝胶,采用重量法研究了3种凝胶的溶胀行为.结果表明,DMAEMA-AS/H3 PO4/AMPS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61.9℃、76.2℃、-45.8℃,Poly(HEMA-co-DMAEMA-AS)和Poly(HEMA-co-DMAEMA-H3 PO4)凝胶可在水及多种有机溶剂中溶胀,而Poly(HEMA-co-DMAEMA-AMPS)凝胶在任何溶剂中均不溶胀,并初步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68-72

PVA/HA复合双层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以聚乙烯醇(PVA)、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利用铸造干燥法与冷冻解冻法制备双层仿生软骨,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VA/HA复合双层水凝胶力学性能优于PVA/HA复合水凝胶.利用铸造干燥法,PVA与HA闽的交联结合将更加完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最优的PVA/HA复合双层水凝胶是采用铸造干燥法用PVA浓度为12%的溶液所制备出的双层水凝胶,其压缩弹性模量为(1.29±0.025)MPa,900 s时应力松弛达到(60.14±0.64)%,最大形变和永久形变为(246.3±3.05) μm和(69.8±2.96) μm.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