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报杂志社
分享到:
《材料导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7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金属与金属基复合材料、高分子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能源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等。
  • 主管单位: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
  • 主办单位:重庆西南信息有限公司(原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5-023X
  • 国内刊号:50-1078/TB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93
  • 创刊时间:1987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1
  • 综合影响因子:0.84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材料导报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材料导报杂志材料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Na/Mg共掺ZnO薄膜的特性研究

摘要:利用溶胶一凝胶旋涂法制备了Na/Mg共掺znO薄膜。通过与未掺杂及只掺Mg的znO薄膜的对比分析,重点研究了Na/Mg共掺ZnO薄膜的结构、光学及电学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x射线衍射(XRD)图谱、透射光谱及PL谱的分析结果表明,Na/Mg共掺有利于提高ZnO薄膜的结晶特性及c轴择优取向性。Na/Mg共掺会使得ZnO薄膜的禁带宽度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单独掺Mg引起的禁带宽度增加。消除氧空位缺陷后,Na/Mg共掺zn0薄膜将是一种很好的紫外发光材料。霍尔效应分析结果表明,Na/Mg共掺杂可将znO薄膜导电性从N型转变为P型,且使电阻率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1-3

Bal-xSrxA12Si208体系环境障碍涂层材料在1000℃空气环境下的抗熔盐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3种不同钡锶物质的量比的Bal-xSrxA12Si208(BSAS)体系粉体材料,其钡、锶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0、0.75:0.25、0:1。将烧结得到的BSAS块体材料表面喷涂(8.5±0.2)mg/cmz的Na2SO。后,置于1000℃空气环境中进行熔盐腐蚀实验,研究其抗熔盐腐蚀性能。根据样品质量随腐蚀时间的变化,结合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形貌分析(SEM)等结果,揭示其抗熔盐腐蚀机理。结果表明,B0.75S0.25AS腐蚀100h后质量变化最小,XRD分析其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B0.75S0.25在1000℃时的抗熔盐腐蚀性能优于其它物质的量比的BSAS材料。
4-7

低成本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研究

摘要: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出低成本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界面及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组织致密,颗粒分布均匀。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金刚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导率最高可达298W/(m·K)。
8-11

真空多弧离子镀制备Ti(CN)涂层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真空多弧离子镀技术在X12CrMowVNbNl0—1—1耐热钢表面沉积Ti(CN)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织和性能,并对涂层的抗热震和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沉积温度、压力及N2流量,可以在X12CrMowVNbNlO11耐热铜表面得到以Ti(CN)为主的致密涂层,在沉积温度400℃时,该涂层的最高硬度可达2438.7HV0.025,涂层在650℃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在700℃以下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
12-15

铟电解精炼提纯方法的研究

摘要:研究了铟电解精炼提纯的方法及工艺。为了提高铟电解提纯的效果,建议使用电解液循环通过高纯铟柱的总体电解工艺流程。通过研究电解液组成及酸度、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对电解提纯的影响,得出铟电解精炼提纯的关键参数为:硫酸体系电解液,成分为100g/L硫酸铟+70~100g/L氯化钠+0.5g/L明胶;电解液的酸度控制在pH=2~2.5;设计电解槽的同极距为40~50mm;阴极板用钛板;控制电解过程中的电流密度在35~65A/m2之间;电解过程中,电解液循环通过高纯铟柱,达到电解过程中净化铟电解液的效果,显著提高铟电解精炼提纯的效果。
16-19

Al合金超音速等离子喷涂WC/Co涂层的组织结构

摘要: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WC/Co涂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和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层微观组织为多边形WC硬质相分布于Co基体中,未见WC分解现象。在涂层同基体结合界面处,部分区域喷涂粒子嵌入Al合金基体之中。与A1合金基体相比,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层硬度显著提高,达到876HV0.2。
20-22

铝基二氧化锰电极的制备

摘要: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铝基MnOz电极,通过Talel曲线、阳极极化曲线考察了镀液组成、施镀时间、施镀温度、电流密度对电极催化活性和耐蚀性的影响。考察了温度对镀层形貌的影响,最优条件下制备的Mn()2电极分别在120℃、250℃、320℃和400℃条件下焙烧4h,结果表明,在120℃和250℃焙烧所得Mn02的结晶程度比不焙烧时增大了20%,而320℃和400℃焙烧所得MnOz的结晶程度比不焙烧时略有增加;物相和晶型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得出制备铝基MnO:电极的最佳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MnS04·H20150g/L,H2SOa50g/L,温度80℃,电流密度3mA/crTl2,施镀时间75min,120℃焙烧4h。所得电极催化活性较好,耐蚀性较强。经XRD表征主要晶型为y-MnOz,SEM表征为球状堆积物。
23-27

AI/β—Pb02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摘要:利用直流电沉积的方法,在铝基体上电解沉积β-PhO2镀层。通过条件实验分析了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沉积时间对电解沉积β-PbO2的电流效率、沉积速度、镀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Pb(NO3)2200-250g/L,HN0310g/L,电流密度3~4A/dm^2,镀液温度50~55℃,电沉积时间4h。
28-31

冷轧及中间退火过程中GH4700镍基合金管组织演变规律研究

摘要: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研究了GH4700合金在冷轧以及中间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建立了中间退火过程中再结晶晶粒长大方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变形量增大,晶粒的变形均匀性逐渐变好,GH4700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大,延伸率降低;当退火温度为1130℃、保温时间为15min时,组织发生完全再结晶且分布均匀,是较合适的一次冷轧中间退"K_T-艺;所建立的晶粒长大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32-35

往复挤镦对Mg—Sn—Al—Zn—S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摘要:将铸态Mg-5Sn-1.5A1—1Zn-0.8Si镁合金进行往复挤镦变形,采用OM、SEM和EDS等分析合金组织,重点研究了往复挤镦对该舍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多道次往复挤镦可显著细化实验合金的显微组织,经过挤镦变形后,平均晶粒尺寸由铸态的50μm细化至3p.m左右,组织中的第二相被破碎且呈现弥散分布。往复挤镦可大幅度提高实验合金的力学性能,其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比铸态试样提高了47%、155%和110%,挤镦变形合金的拉伸断口出现大量韧窝,断裂方式为典型的韧性断裂。
36-39

我科学家“点铁成金”燃料电池催化剂贵金属替代研究获突破

摘要:在燃料电池领域,目前使用性能相对稳定的金属铂作为电极催化剂。然而,铂的稀缺与昂贵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带领的团队,创造性地给金属铁纳米催化剂穿上碳纳米层“铠甲”,提高了铁基催化剂在燃料电池中的稳定性和抗中毒能力,为未来非贵金属催化剂最终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
39-39

AZ31B镁合金TIG焊接件应力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AZ31B镁合金钨极氩弧焊接件应力腐蚀性能,室温下采用三点加载的方式,在去离子水中对试样进行应力腐蚀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观测试样微观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应力腐蚀断口,利用X-350A型X射线应力仪和CHl660B型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定试样表面残余应力和动电位极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在45~50A的焊接电流及合适的焊接速度条件下,焊接2.2mm厚AZ31B镁合金薄板时,钨极氩孤焊能够获得理想的焊接接头,抗拉强度达到209MPa;焊接件热影响区表面残余拉应力为60MPa;同母材相比,焊接件自腐蚀电位减小27mV,腐蚀电流增大了41.4%,从而增加焊接件腐蚀倾向;AZ31B焊接件在去离子水中浸没192h后出现应力腐蚀开裂,属于穿晶型脆性断裂,这表明AZ31B镁合金焊接件在去离子水中具有很高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40-44

Sm对ADC12铝合金变质效果影响的研究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手段研究了1.0%(质量分数)的Sm变质对ADC12铝合金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的Sin能使合金中a-Al相和共晶硅相均得到明显细化,a—Al相二次枝晶间距由51μm减小到15μm,平均晶胞尺寸由90pm减小到40μm;共晶硅由粗大的针状变为尺寸较小的短棒状或圆球状,圆整度得到提高;变质后的合金中生成了高熔点A111Sm3金属间化合物。
45-48

曲轴用34CrNiMo6高强结构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摘要: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在950~1150℃的压缩温度、0.001~1S。的应变速率条件下,对一种曲轴用34CrNiM06高强结构钢进行高温压缩变形试验,获得了该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通过分析研究数据,获得了该材料的热变形方程、热变形激活能、Z参数等相关数学模型;材料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表明,34CrNiM06钢的高温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变形过程中,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均对34CrNiM06钢的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产生重要影响,升高变形温度或降低应变速率,均有利于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有助于变形材料的晶粒细化。
49-51

热爆反应合成钒铝碳材料

摘要:以V、Al和C粉体为原料,采用热爆合成技术制备V2AlC材料,并对V—Al—C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相组成和产物形貌分析,探讨了热爆反应合成v2AlC材料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V-Al—C体系的绝热燃烧温度达2767K;2v/A1/C粉体热爆合成产物的主相为VzAlC,并含有少量的VC和AlV3;原料中添加过量的Al,可消除A1Vj副产物,并显著地促进ⅥA1C反应合成;2V/1.3Al/c热爆产物中V2A1C呈片状和板条状两种晶体形貌,长度大约为10μm;热爆反应合成V2AlC的机制为VC与uAl共晶液相反应合成V2A1C。
52-55

化学镀制备碳负载型多孔钯及其动力学研究

摘要:以多孔碳为载体,使用化学镀方法制备多孔钯,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化学镀钯主要工艺参数氯化钯浓度、肼浓度和镀覆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建立了化学镀钯沉积速度的动力学方程,对载体结构复杂的化学镀钯沉积过程的调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制备的多孔钯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具有三维贯通的网状结构、孔隙率高,可用作负载型钯催化剂和氢气分离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实用性。
56-59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分析

摘要: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CS)一海藻酸钠(Alg)复合材料,在利用XRD、SEM及EDS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内部结合致密,有机相与无机相融为一体,羟基磷灰石颗粒结晶较好,形状为类球状,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颗粒分布相对均匀;HAP与CS-Alg质量比的变化直接影响复合材料内HAP颗粒的结晶、粒径及分散性。当HAP与CS-Alg的质量比为50:50时,复合材料的均一性、致密性最佳,抗压强度最大可达46.5MPa。EDS分析发现复合材料中仅含微量的钠和钾元素,钙、磷原子比约为1.75,属于富钙型的HAP。
60-62

稀土席夫碱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摘要:以席夫碱[N,N’,双(2,4-二羟基苯甲醛)缩邻苯二胺](L)和邻菲罗啉为配体,与稀土金属离子配位合成了稀土席夫碱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REM(o—phen)2C1·2H20(M=La^3+、Pr^3+、Nd^3+、Sm^3+),并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仪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将该类配合物应用于生物活性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都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配合物RESm(o—phen)。C1·2H20的抑菌活性最好。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