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工程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包装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Packaging Engineering

  • 50-1094/TB 国内刊号
  • 1001-3563 国际刊号
  • 0.9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包装工程是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包装工程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 食品包装与微生物安全、农产品贮藏加工、食品流通与包装、新材料技术、缓冲与隔振、工艺与装备、图文信息技术、装备与防护

包装工程 2016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包装工程杂志选题策划:产品设计中的创新方法
面向创新的专利规避设计研究1-6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现有专利高效快速地进行规避设计,去实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了解我国专利的现状,结合专利规避设计策略,对专利规避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深入分析了基于单个专利的功能裁剪方法,基于核心专利群的规避设计,以及针对全方位专利壁垒的专利组合设计,同时对其他相关专利规避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结论专利规避是避开其他竞争对手的专利权利要求而进行创新设计的一种积极可行的专利策略,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价值。随着专利规避技术的日趋成熟,对于专利群的规避和专利组合设计的研究会越发受到重视,将TRIZ理论与其他创新设计方法相结合,也将进一步促进专利规避设计的发展。

可拓创新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7-10

摘要:目的介绍和分析中国人原创的可拓创新方法体系在设计创意生成与解决设计过程中矛盾问题方面的优势,阐释应用该方法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使设计过程不过度依赖于设计人员。方法从论文论著发表情况、软件著作权和专利情况、承接项目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可拓创新方法的研究概况;综述可拓创新方法在新产品与新项目设计创意的生成、解决产品设计中的矛盾问题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可拓创新软件的研制情况。结论该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理想优度的包装升降装置运动方案设计11-15

摘要:目的为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包装升降装置的设计方案,为其设计与优化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方法将TRIZ理论的理想度与可拓学的优度评价进行融合,构建集成理想度与优度的机械运动方案评价方法,即以规范化的理想度为关联函数,以多级可拓综合评价过程为路径,对机械运动方案进行可靠、客观地评价。结果将理想优度用于包装升降装置运动方案设计的实践,建立各评价指标的理想度测算方法,并采用分子与分母的规范化来克服理想度计算中出现的分子分母量纲不一致的问题,以规范化的理想度为关联度,经过与权重系数合成得到优度,将关联函数选择、关联度计算及其规范化等计算过程简化为单一的理想度计算,快速完成包装升降装置运动方案的优选。结论理想优度简化了机械运动方案的可拓评价流程,通过在包装升降装置运动方案设计的实践,进一步证实了理想优度评价的有效性,并加快了评价速度,有助于提高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效率。

基于TRIZ理论的轨检小车机械结构创新设计16-20

摘要:目的针对轨检小车机械结构存在的缺陷,应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设计。方法按提出的基于TRIZ理论的已有产品的改进创新设计框架,对轨检小车的机械结构进行组件分析,建立功能模型,结合轨检小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功能分析的结果找到技术系统的薄弱点,应用TRIZ理论方法对功能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高效地产生创新方案。结论形成了基于TRIZ理论的已有产品的改进创新设计框架,应用此方法对轨检小车的机械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解决了轨检小车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TRIZ功能裁减法的自平衡担架设计研究21-24

摘要:目的研究解决自平衡担架单向等问题。方法运用组件相互作用分析、功能模型、裁减法、功能导向搜索法等方法,可以产生新的创意。结论对于脊椎受伤的人群,担架在上下坡和楼梯的再次倾斜会对其造成二次受伤,需要创新设计出能自动平衡的担架,但自平衡担架又会出现只能单向使用等问题。通过运用TRIZ创新方法的工具和算法,解决自平衡担架单向等问题,对产品创新及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多功能插线板创新设计25-29

摘要:目的聚焦技术系统本身而非客户本身来预测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挖掘客户的隐性需求。方法基于S曲线四参数法定位插线板的技术成熟度,然后确定应用技术进化法则的优先顺序,进而根据对应技术进化法则的多条技术进化路线,分析进化的不同状态序列,综合构建高理想度的创新方案。结论设计结果表明,应用TRIZ技术进化理论可以较客观地预测产品未来进化可能的结构形态,减少传统产品创新较强的主观性,据此得到的插线板创新方案,在产品美观、便携、多功能等方面均获得了明显提升。

TRIZ理论在荔枝保鲜包装中的应用30-33

摘要:目的研究现有的荔枝果实保鲜包装方式,并进行优劣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求方法的突破改进,进而延长荔枝的保鲜期,提升荔枝的食用品质。方法运用TRIZ中40条创新原理的预先作用原理、事先防范原理、分离原理及柔性壳体或薄膜原理等,并结合TRIZ创新方法中的最终理想解(IFR)和资源分析法,对现有的荔枝保鲜包装进行创新优化设计。结论通过分析TRIZ创新原理、IFR及资源分析法,将其导入到荔枝保鲜包装的创新设计中,提供优质的保鲜包装选择,在延长荔枝保鲜期的同时降低包装成本。

基于现代TRIZ工具的多功能课桌创新设计34-37

摘要:目的结合高校不同教学环节对课桌的功能需求,设计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课桌,解决因教室资源与教学需求不匹配而导致的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方法运用现代TRIZ功能导向搜索,在各领域搜索可实现课桌各分功能的相关产品或装置;运用对标分析,优选相关产品功能实现的机构运动方案或结构;运用特征传递工具,将优选的功能实现方案应用于课桌设计。结论通过运用上述方法,借用其他领域较成熟的功能实现原理和结构,低风险、低成本地产生创新解决方案,设计出一种创新性突出的多功能课桌。相对于常规的产品开发全新方案设计,该设计方法提高了创新设计效率,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包装工程杂志视觉传达设计
地域文化对北京特色地铁站点设计的影响38-42

摘要:目的研究特定地域文化对城市特定地铁站点外观以及内部装饰设计的影响。方法通过梳理地域文化的概念,总结北京的城市地域文化特点,并通过对北京地铁站点的考察与研究,重点对地铁站点在地域文化上的发掘与应用展开深入解析,总结其设计的方法和规律。结论为北京以及其他城市今后特色地铁站点的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方法。

数字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对视觉形态转变的影响分析43-46

摘要:目的研究数字化时代视觉形态的表现形式、传达手段和实现过程,分析新的视觉艺术语言的特点。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近年来出现的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图形创意、数字视像和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设计作品特点,归纳视觉形态的多样性、视觉形态的参数化、视觉形态的动态化。结论视觉形式由以往纸媒的静态化、平面化、单一化,逐渐发展演变为数字媒介的动态化、多维化、跨界化和综合化的态势。在有效运用数字化视觉形式表现手段的同时,需要提升人们的审美趣味、创新思维和设计内涵。

品牌美学实现品牌价值创新的挖掘与构建47-52

摘要:目的审美需求成为品牌价值创新的重要空间,为解决当下国内品牌对品牌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品牌价值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案例比较分析、专家打分、因子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品牌美学的定性研究发展脉络,对品牌美学与品牌价值创造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结果对品牌美学提出了新的理解,找到了品牌美学价值创造的驱动力与品牌美学影响品牌价值创造的一般规律,构建了品牌美学应用理论模型。结论以文化因子和媒介因子作为品牌美学作用的两条途径,能够有效实现品牌美学的构建与价值创造的对接,能够为品牌价值创造提供借鉴依据。

包装工程杂志工业设计
学龄前幼儿父亲移动育儿信息服务设计研究53-57

摘要:目的对学龄前幼儿父亲的移动育儿信息服务进行研究。方法以服务设计基本原理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信息行为和移动信息服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信息服务设计模型,结合用户调研,进行学龄前幼儿父亲的移动育儿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探索。结论研究父亲育儿信息获取、选择、交流和评价行为特征以及移动信息服务期待,提出移动育儿信息服务系统,从线上和线下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育儿信息获取与交流分享服务。

基于语义分析下汽车无人驾驶和自主驾驶用户体验研究58-62

摘要:目的以无人驾驶汽车和自主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驾驶任务进行用户体验分析。方法利用语义分析法获取用户认知信息,将用户口语报告编码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在主驾驶任务中,自主驾驶汽车用户体验高于无人驾驶汽车,而在次级驾驶任务中,无人驾驶汽车用户体验优于自主驾驶汽车。结论在进行主驾驶任务中,用户对自己驾驶操作更加拥有信心,而对无人驾驶汽车存在明显的不信任感。人们在自主驾驶汽车的同时打电话、听音乐或操控导航,会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驾驶操作,导致无法安心驾驶,影响生命安全;而在驾驶无人车时,人们通常觉得可以放心操作次级任务而不会影响驾驶安全,从而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基于感性工学和BP神经网络的服务机器人头部形态设计研究63-67

摘要:目的产品的形态设计要素和用户对产品的感性意向评价之间的关系很难被准确表达。在服务机器人产品的形态设计中,将用户的感性需求准确表现到最终的方案设计中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方法运用感性工学中的语义差异法和BP神经网络算法,对服务机器人头部形态的设计要素与用户的感性意向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最终拟合出这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B语言将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接入三维建模软件中,构架出服务机器人头部形态的辅助造型设计系统。结论使得造型过程更加理性,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下一步的工作应建立更科学、全面的服务机器人辅助造型设计系统,包括将本研究成果扩大到服务机器人的整体外形设计中;将不同的设计约束条件对造型产生的影响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纳入到拟合过程中等。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质感调和设计模型研究68-72

摘要:目的运用感性工学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产品质感调和设计模型。方法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出了最适合于描述质感调和的代表性感性意象词汇集;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了以透明度、光泽度和粗糙度及其细分类目为元素的质感调和空间;通过质感调和实验,获得了针对实验样本的质感空间特征值和感性评价值;最后通过MATLAB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基于感性意象的质感调和设计BP模型,并重新设计检验样本论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论该模型为后续的计算机辅助质感调和设计系统提供了理论和算法依据,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成功率。

基于用户行为的产品设计原则73-76

摘要:目的指导设计师设计出能够便利、引导或者约束用户行为的产品。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案例,归纳出了行为相符、行为相关、行为相似以及行为相悖4个设计原则,并探讨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路。结论行为相符原则满足用户的生理要求,设计师要考虑用户和产品互动过程中的人机数据;行为相关原则满足用户便利的需求,设计师要挖掘和产品有关的用户行为,通过功能复合提供更周全的服务;行为相似原则满足行为方式的传承与认同,设计师要挖掘处于某种文化脉络中的用户行为习惯,设计出吻合用户的操作习惯和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的产品;行为相悖原则是防止用户不当行为,设计师要通过设计打断某些行为的连续性,对用户的某些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

设计语用学的范式研究77-80

摘要:目的确定设计语用学研究范畴,建立设计语用学的研究范式,进而通过设计语用学理论发展对设计方法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从设计符号传播语境视角出发,对设计方、用户和用户的社交对象之间的设计符号传播模式进行论述。结论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设计事理学理论,得出了设计语用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意义、研究核心及整合产品设计营销传播与定义设计符号使用场景两种设计语用学的研究路径,完成了设计语用学的理论框架。

移动应用反馈机制中的隐喻设计研究81-85

摘要:目的研究移动应用反馈机制中的隐喻设计,以期提高反馈机制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移动应用的友好性。方法从认知隐喻观出发,论述了隐喻在反馈机制设计过程中应用的重要作用,并从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法两个方面,对移动应用反馈机制中的隐喻设计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出了移动应用反馈机制中的隐喻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法。结论依据移动应用反馈机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选择合适的隐喻设计类型和设计方法,有助于构建运作良好的交互设计反馈机制,提升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