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6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肿瘤研究、肺病研究、华佗论坛、岐黄论坛、国医大师、名医研究、百家论坛、多学科等。
  •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4-8999
  • 国内刊号:41-1411/R
  • 出版地方:河南
  • 邮发代号:36-153
  • 创刊时间:1976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1
  • 综合影响因子:1.01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医学报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医学报杂志艾滋病研究

中医药干预艾滋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思考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艾滋病(AIDS)患者营养不良的方法和路径。方法:通过营养、免疫及其与AIDS的关系加以浅述,并提出中医药干预AIDS患者营养不良的思路,以期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和多环节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AIDS防治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中医药干预AIDS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通过健脾益气法,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脾升胃降则存水谷以化精微,进而布散濡养周身,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结论:中医药对AIDS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1385-1387
中医学报杂志肿瘤研究

复方星芪制剂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民间验方复方星芪制剂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法测定复方星芪制剂的抗肿瘤活性,MTT法测定复方星芪制剂提取物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复方星芪方对移植性肿瘤(肉瘤S180和肝癌H22)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有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复方星芪制剂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促进机体免疫有关。
1388-1389

花宝金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食道癌经验

摘要:目的:探讨花宝金教授治疗食道癌的临床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着手,总结花宝全教授治疗食道癌的经验。结果:花宝金教授治疗食道癌,强调以活血化瘀、行气化痰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亦调脾胃、补肝肾。结论:花宝金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食道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1390-1391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对大鼠胃癌癌前病变的抑制及对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对大鼠胃癌癌前病变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对Wistar雄性大鼠灌胃法建立胃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随机将造模成功的60只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的处理,每天灌胃一次,每次2 mL,连续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胃黏膜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NF-κ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IM与AT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维酶素组相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IM与ATP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中药中、高剂量组优于维酶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维酶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不仅能够明显改善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病理状态,而且同时能够明显降低NF-κB炎症通路的表达和激活,可能为其抗炎、抗癌前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1392-1393
中医学报杂志肺病研究

基于IL-13、NF-κB p65变化探讨小青龙汤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基于治疗前后IL-13、NF-κB p65以及中医证候变化,主观、客观指标合参,客观评价小青龙汤干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予以小青龙汤颗粒剂干预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血清IL-13、NF-κB p65变化。结果: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率为76.66%,治疗前I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NF-κB p65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治疗后I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NF-κB p65蛋白及其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可能通过调控IL-13、NF-κB p65表达,具有明确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用。
1398-1400
中医学报杂志岐黄论坛

《素问·阴阳类论》“一阳为游部”渊源考释

摘要: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一阳为游部"与古代圭表测景的内在联系。方法:通过对"游"的来源、内涵、演变的考证,深入分析"一阳为游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游"的本义是指旗帜的飘带,它可以用来区别贵族王公身份的等级;"游"的引申义有"不固定"之意,因此古代的人口流动也称作"游";"游"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还被用来形容能使光线发生反射或折射或散射现象的事物,如"游云""游气"。而"游"的所有这些意义均来源于甲骨文卜辞中的"立中"———上古的圭表测景。结论:古人对圭表测景意义的认识是"一阳为游部"的理论渊源,同时《黄帝内经》中的"胆者,中正之官""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及五运六气学说"少阳相火""相火以位"理论亦与之有关。
1404-1407

《古今录验》续命汤解

摘要:目的:探讨"中风痱"之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阐释《古今录验》续命汤之立方依据,并引出其方药诠解。方法:结合《黄帝内经》及《金匮要略》原文,采用整理综合、比较类比、分析归纳及演绎升华等法对"中风痱"病及《古今录验》续命汤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中风痱"即仲景所云"内虚外中之中风入藏府"之证,其病机为"因虚邪中,藏气逆乱,升降失序,出入无权",治之当"补虚损而除外邪,复出入以调升降"。结论:《古今录验》续命汤临证施用,但得方证相应,则必有桴鼓之效。
1407-1408
中医学报杂志华佗论坛

敛痔散中性油纱布促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敛痔散中性油纱布治疗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换药时创面填敷敛痔散中性油纱布;对照组换药时创面放置百多邦消毒药棉。观察两组患者创口分泌物、创口水肿、疼痛程度、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分泌物、创口水肿、疼痛程度、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敛痔散中性油纱布对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有较好的作用,并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渗液、降低创口水肿的发生。
1413-1415

经甲床复位注射器针头固定治疗手指末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经甲床复位注射器针头固定治疗手指末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手指末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5 mL注射器针头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克氏针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2 a,治疗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例术后伤指外形满意,指甲生长平坦。末节屈伸功能良好,指腹感觉正常。结论:经甲床复位注射器针头固定治疗手指末节骨折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1415-1416

中医大家 鲁兆麟

摘要:鲁兆麟,著名中医学者、临床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医重点学科--"医史文献""各家学说"学术带头人、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专家、
1420-1420
中医学报杂志国医大师

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经验

摘要:目的:探讨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经验。方法:通过长期跟师侍诊,整理资料,结合典型病案分析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的临证思路。结果:李振华教授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辽沙参24 g,麻黄9 g,杏仁9 g,生石膏27 g,苏子9 g,桔梗9 g,生桑白皮12 g,地骨皮12 g,炙紫菀9 g,陈皮9 g,贝母9 g,甘草3 g,白茅根15 g,地榆炭9 g)治疗哮喘疗效显著。结论:李振华教授治疗哮喘有丰富的经验。
1421-1422
中医学报杂志理论研究

非糜烂性反流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及中医病机探讨

摘要:目的:认识非糜烂性反流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非糜烂性反流病精神心理特征的中医学病机及治疗原则。方法:分别检索CNKI所收录1990年至2012年西医学和中医学关于非糜烂性反流病文献,筛选出以非糜烂性反流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性、机理探讨为研究内容的中西医文献,经集中并合并同类研究内容的文章,总结归纳出相同或类似观点,并做不同观点间的分析对比。结果:焦虑、抑郁等多种精神心理因素在NERD的发生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失疏泄、脾气不足、心神不宁等多脏腑功能失调是产生非糜烂性反流病情志变化的病机。结论:精神心理因素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制定疏肝理脾等调整脏腑阴阳虚实的治则有助于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1423-1425

论木火刑金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木火刑金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肝肺生理相关性和病理变化的理论阐述,结合临床证治对木火刑金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木火刑金规律可广泛出现在咳嗽、哮喘、咳血、鼻衄、齿衄、痰血、发热、小便淋漓涩痛、胁痛、气胸、胸腔积液、失音、消渴、痤疮、经期鼻齿衄、经期便血、经期白睛红肿出血等证治中。结论:木火刑金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1425-1426
中医学报杂志多学科研究

西峡重阳文化考——中原中医药文化遗迹考察之一

摘要:目的:探讨南阳西峡县的重阳文化。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结果:西峡地区历史悠久的以菊花和山茱萸为主的重阳文化、众多的民间传说、全国独有的以重阳命名的地名、物名和众多的遗址遗存、以及西峡丰富厚重的重阳文化习俗和民间祭典。结论:西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具有重要的传承与保护价值。
1432-1435

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征象的相关性。方法:对诊断为颈椎病的10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行CT、MRI扫描并记录影像征象,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颈椎病的中医证型和影像表现具有相关性,从颈椎的骨质增生、骨性椎管狭窄、椎间孔和横突孔的变窄,颈部韧带的钙化及脊椎前移几个方面进行观察,证实颈椎病的5种中医证型的影像学改变与西医颈椎病病理改变基本上是一致的。结论:颈椎病的中医各证型与影像检查结果有密切的相关性。
1436-1437
中医学报杂志实验研究

吴茱萸汤对虚寒型偏头痛小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一氧化氮含量的调控作用

摘要:目的:建立利血平化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伴局部脑血管痉挛型小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复方吴茱萸汤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0.13 mg.kg-1)并大脑皮层埋设自体血凝块(2μL.只-1)方法制备小鼠偏头痛模型。按小鼠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吴茱萸汤组和阳性药组。造模同时吴茱萸汤组及阳性药组分别给予吴茱萸汤(29.4 g生药.kg-1)及琥珀酸舒马普坦(7.5 mg.kg-1)治疗,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药物对小鼠脑组织5-HT等单胺递质及脑组织、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的影响。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内5-HT、DA及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N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内NO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茱萸汤能升高模型鼠脑组织内5-HT、DA,血清内NO含量,降低脑组织内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药琥珀酸舒马普坦仅能升高模型鼠脑组织内5-HT(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造模方法稳定,可行;吴茱萸汤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阳性药作用单一。
1438-1442

丹参酮Ⅱ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拮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模型,与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共同培养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VSMC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D1和CDK4的表达。结果:0.25 mg.L-1、0.50 mg.L-1、1.00 mg.L-1丹参酮ⅡA组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与HCY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D1和CDK4的表达量均随丹参酮ⅡA剂量增加而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拮抗HCY诱导的兔VSMC增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CyclinD1及CDK4的低表达所致的细胞周期抑制有关。
1443-1444
中医学报杂志中药研究

藿香正气片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藿香正气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广藿香、厚朴、白芷、陈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Ve-nusil XBP C18(L)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甲醇-4%冰醋酸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柱温30℃,对方中陈皮的有效成分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本品中厚朴、陈皮、广藿香、白芷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有效成分橙皮苷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36%(n=6)。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藿香正气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1448-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