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 31-1725/R 国内刊号
  • 1007-385X 国际刊号
  • 1.2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是中国免疫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肿瘤生物治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综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专家论坛
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治疗365-373

摘要:靶向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AR-T)疗法在B细胞肿瘤治疗中取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了2项CD19 CAR-T治疗产品上市。随着CAR-T、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和双重高亲靶向蛋白(DART)以及基因修饰的T细胞受体疗法(TCR-T)等免疫治疗临床及机制研究的开展,其潜在风险及副作用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尤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CRS是目前CAR-T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重者可能危及生命。CRS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并可累及全身各脏器,研究CRS发生发展机制对提高CAR-T治疗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动物模型中对CRS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论述CRS的发生、病理生理学机制、动物模型、临床特征以及分级治疗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更深入地从机制层面了解CRS,更安全地开展CAR-T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研究快报
人外周血TIM3基因敲除T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374-380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基础研究
西达本胺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功能增强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381-388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对西达本胺(chidamide)抑瘤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Ana1和Raw264.7,用肿瘤上清诱导成为TAM。用西达本胺处理TAM后,用比色法检测HDAC酶活性,用q PCR检测TAM中IL-6、IL-12、TNF、IL-1β等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水平,用Wb实验检测西达本胺处理后TAM中NF-κB和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将TAM和结肠癌CT26细胞混合后,接种到裸鼠体内构建皮下移植瘤模型,灌喂西达本胺(3.87 mg/kg),观察西达本胺对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PCNA、F4/80、Arg1、i 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西达本胺抑制CT26细胞的增殖活性,在裸鼠体内西达本胺单独处理CT26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抑制率约为18.7%;当TAM存在时,西达本胺处理可以将移植瘤抑制率提高到57.2%。西达本胺可以抑制TAM的HDAC酶活性,进而使得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升高;西达本胺能影响核内转录因子NF-κB水平,并且降低Arg1、IL-6、IL-12表达,提高iNos、Tnf、IL-1β表达。结论:西达本胺通过抑制TAM中HDAC活性和调控细胞因子表达,增强其对于结肠癌CT26细胞的抑制作用。

PD-S15融合蛋白体外特异性靶向PD-1分子并快速扩增NK/T细胞389-395

AMPKα过表达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396-401

MAGE-A1和MAGE-A3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402-408

lncRNA HCG18/miR-17-5p/HMGA2分子轴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409-416

黄芪多糖通过调控miR-20a/TGFBR2分子轴降低结直肠癌HT-29/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417-425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临床研究
贝伐单抗或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426-43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肝细胞癌预后相关基因的筛选431-439

胰腺黏液性囊腺癌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440-444

摘要: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胰腺黏液性囊腺癌(PMCC)组织中基因突变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外科手术切除的4例PMCC患者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二代基因测序(NGS),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MCC患者癌组织的基因突变特征。结果:在4个PMCC样本中,均检测到7个高频突变基因(SMG),分别是KRAS、AHNAK2、MUC16、MUC17、MUC19、MUC3A和MUC4。3个样本中检测到24个SMG,分别为ADAMTS9、ALDH3B1、CARD14、CSMD3、MKI67、OR1N2、PKHD1、PLCE1、RTL1、SIGLEC12、CCDC168、CEP295、CUBN、DST、HRNR、LAMA5、OR10G4、OR2T4、PLEKHG4B、RP1L1、SLC15A5、SVEP1、TAS1R1和TNRC18。所有样本中均检测到KRAS驱动基因突变,其中3例检测到KRAS的K12热点突变,另1例检测到KRAS的D33E非热点突变。结论:PMCC患者的高突变KRAS和MUC家族,可能成为PMCC精准治疗的潜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miR-29家族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445-453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综述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及治疗策略454-462

摘要: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十大特征之一,针对免疫逃逸环节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免疫疗法涉及多个因素和环节,与肿瘤细胞自身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均有相关且机制复杂,目前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本文从3个方面介绍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包括肿瘤自身的改变、肿瘤诱导微环境的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发展。同时针对这些机制,将目前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梳理,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疗法以及免疫细胞疗法等的困境与进展,旨在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下一步发展理清思路。

CMTM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463-467

摘要:CMTM家族作为一个新的基因家族,在免疫、生殖等系统以及多种肿瘤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CMTM家族中,CMTM1可影响细胞增殖,导致肿瘤发生;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化疗耐药和预后有关。CMTM2通过AP-1、CREB通路一定程度上影响HIV-1转录,同时在男性生殖系统中起重要作用。CMTM3等位基因失活或甲基化使其丧失对细胞增殖的负性调控能力,是胃癌独立的预后指标。CMTM4调控细胞周期影响肿瘤细胞增殖,通过对PD-L1的协同保护参与免疫逃逸。CMTM5在许多肿瘤中沉默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CMTM6协同PD-L1参与免疫逃逸,是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CMTM7在NSCLC中通过Rab5控制EGFR-AKT信号影响肿瘤发展,且与胃癌发展相关。CMTM8通过MARVEL区域影响EGFR和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上述重要发现,为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溶瘤病毒T-Vec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468-473

摘要:T-Ve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是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改造而来的一种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T-Vec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肿瘤治疗效果,已于2015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为了提高T-Vec的疗效,扩大其应用范围,T-Vec联合其他抗肿瘤疗法以及应用于其他肿瘤的临床试验仍在陆续开展。近期,T-Ve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新进展,临床数据显示T-Vec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此外,T-Vec在治疗头颈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近年来T-Vec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474-478

摘要: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2(CDK12)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转录和转录后过程,从而调控多种细胞的功能。早期研究认为CDK12是一种转录型CDK,它与cyclin K形成复合物,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Ⅱ介导基因转录。最近的研究表明,CDK12还参与DNA复制,影响发育。CDK12被证明能特异性地上调DNA损伤、应激和热激反应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目前已在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中被检测到CDK12基因发生改变,占被检测病例的5%~15%。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检测CDK12能够预测肿瘤的治疗反应,包括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和PD-1抑制治疗。CDK12抑制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有效策略,特定的遗传或细胞背景能够使CDK12抑制的敏感性增强,包括PARP和CHK1抑制、MYC依赖和EWS/FLI重排。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范围的CDK12抑制剂已经被用于临床前研究,CDK12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个案报告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肉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479-481

摘要:乳腺癌肉瘤(breast carcinosarcoma)是由恶性上皮组织和恶性间叶组织两种成分混合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1],临床较为罕见。该病患者预后较一般类型乳腺癌患者差,其5年生存率约为49%~68%[2]。关于乳腺癌肉瘤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没有明确的指南说明。2017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了1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肉瘤患者,经阿帕替尼(apatinib)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但不良反应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默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常用英文缩略词表(一)482-484

摘要:根据科技名词使用规则,本专业及相邻专业领域已被公认公知的缩略词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非公认公知的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为方便作者和读者撰写和阅读论文,本刊编辑部整理了一批肿瘤生物治疗专业中公认公知的常用英文缩略词,并注明其英文全称和中文名称。作者撰写论文时,可直接使用这些缩略词,无需写出英文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