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 11-5973/S 国内刊号
  • 2095-039X 国际刊号
  • 1.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海南省热带作物主要虫害绿色防控专栏、研究论文、专题综述、绿色防控方法与技术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特邀综述
寄生蜂毒液蛋白组成、功能及进化的研究进展1-10

摘要:寄生蜂是最为丰富多样的昆虫种群之一,寄生策略多样,寄主范围广泛,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因子和害虫天敌资源。毒液为寄生蜂所保守共有,是寄生蜂成功寄生的关键因子,可用于调控寄主的行为、免疫、发育和代谢等,最终帮助寄生蜂成功寄生。寄生蜂毒液中所含的活性蛋白具有丰富多样的分子结构、靶标和功能。因而,寄生蜂毒液也是重要的基因资源宝库,在药物开发和杀虫蛋白筛选中将会发挥其潜在作用。本文主要就寄生蜂毒液蛋白组成、功能和进化,对近期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寄生蜂毒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及应用前景,尝试提出寄生蜂毒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昆虫病原微孢子研究与应用11-17

摘要:微孢子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微生物,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系统介绍了微孢子的特定结构及生物学特性,详述了其生活史类型和生长发育所需要条件;总结了其系统进化研究的变迁;比较了不同种类微孢子基因组差异;分析了微孢子的致病机理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应用微孢子防治害虫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开展微孢子治理害虫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资料。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基因间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选择性与种群密度的影响18-25

摘要:本文评价了T-DNA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抗虫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取食选择性及3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密度的影响,以分析转基因操作及外源基因插入可能引起的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供试ZD1640-3、ZD1640-19、ZD1640-23和ZD1640-24共4个突变体株系T-DNA插入位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均不受影响;除个别株系的株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有降低外,主要农艺性状参数与受体亲本无显著差异。除ZD1640-24外,突变体各株系上褐飞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平均种群密度与受体亲本无显著差异;且4个突变体株系上3种害虫种群密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受体亲本也无显著差异。与受体亲本相比,突变体株系ZD1640-24对褐飞虱的抗性及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T-DNA基因间插入并没有引起水稻发生显著的非预期变化,个别突变体某些考查指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个体差异。

四种赤眼蜂的飞行能力和稻螟赤眼蜂的田间扩散能力评价26-31

摘要:飞行和扩散能力是赤眼蜂能否成功在田间应用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室内飞行测试装置和田间赤眼蜂回收的方法,考察了以米蛾卵繁殖的4种赤眼蜂在室内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和稻螟赤眼蜂在水稻田间的有效扩散距离。结果表明,4种赤眼蜂的起飞比例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温度达到34℃时,飞行能力明显被抑制;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要显著高于螟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田间的扩散试验显示,稻螟赤眼蜂当日即可扩散至16 m,但有效扩散距离为8 m。稻螟赤眼蜂具有良好的飞行能力,是稻田释放赤眼蜂的首选,其有效扩散距离在日温19~27℃、微风的条件下为8 m,但在其他气候条件下的扩散距离还待进一步研究。

南北种群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力、飞行能力和耐药性评价32-38

摘要:选择合适的赤眼蜂种群是其成功利用的基础。本研究评价稻螟赤眼蜂南北种群的寄生力(每头雌蜂寄生寄主的卵数)、飞行能力和对稻田非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的耐药性。结果显示高温(32℃、36℃)下,南方种群的稻螟赤眼蜂对米蛾卵的寄生力为26.6粒和9.5粒,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11.7粒和4.0粒。而2个种群对稻纵卷叶螟卵的寄生无显著差异。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在高温(34℃)下,南方种群稻螟赤眼蜂的起飞比例为57.0%,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20.4%。2个种群的稻螟赤眼蜂对井冈霉素、三唑酮和吡蚜酮的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但毒死蜱对南方种群LC50为0.382 mg/L,显著高于北方种群的0.046 mg/L。因此,在南方稻区应选择南方种群用于稻田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管氏肿腿蜂抚育行为的代价和收益39-43

摘要:为明确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雌蜂抚育行为付出的代价和收益,本试验以管氏肿腿蜂有、无母蜂抚育为处理水平,观察了管氏肿腿蜂雌蜂抚育行为对母蜂生殖力和子育适合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抚育与否,母蜂寿命分别为26.64和28.85 d,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抚育母蜂的寄生次数最多为2次,显著小于不抚育下的4次,抚育母蜂的子代幼虫数量也显著少于未抚育母蜂。同时,母蜂抚育下子代幼虫的死亡率、化茧蛹率和雌蜂体重分别为9.29%、61.52%、0.64 mg,均显著优于不抚育下的22.04%、27.40%、0.55 mg,提高了子育适合度。另外,抚育与否并不影响子代雌性比例和羽化率,抚育子代的雌性比例、茧蛹羽化率和非茧蛹羽化率分别为90.77%、99.57%和79.57%,而未抚育子代的雌性比例、茧蛹羽化率和非茧蛹羽化率分别为87.96%、97.74%和84.45%,但化蛹方式显著地影响子代的羽化率,茧蛹的羽化率比非茧蛹高13%以上。

环境颜色对七星瓢虫产卵的影响44-48

摘要:环境颜色作为一种物理信号会影响昆虫的繁殖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结构和动态。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重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在不同颜色环境条件下的产卵习性和生殖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无颜色)(453.30粒)相比七星瓢虫在红色(620.67粒)环境中产卵量显著提高。七星瓢虫在不同颜色环境中卵的孵化率均在80%左右,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七星瓢虫可以在纸质的产卵载体(圆锥形纸筒)中产卵。在红、蓝、黄和绿色的产卵载体中产卵量分别为223.67、269.33、199.00和137.67粒,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33粒)。本研究结果对利用特殊环境条件提高七星瓢虫大规模饲养效率以及卵的收集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大草蛉幼虫捕食豆大蓟马和豆蚜的功能反应及生长发育49-55

摘要:为了探讨大草蛉幼虫对2种豆科作物害虫的控害潜能和猎物适应性,室内研究了大草蛉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以及两种猎物对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草蛉2、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大草蛉2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以及大草蛉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成虫、2龄若虫和豆蚜成虫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55.56、416.67头和588.24、1250.00、909.09头。搜寻效应结果表明,大草蛉2和3龄幼虫对豆大蓟马2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大于豆蚜。大草蛉取食豆蚜和豆大蓟马的未成熟期发育历期(1龄至成虫)分别为18.01和19.89 d,存活率分别为96.67%和93.33%,表明豆蚜和豆大蓟马均是适宜大草蛉生长发育的天然猎物。综合分析捕食功能和生长发育各参数,表明大草蛉对豆大蓟马和豆蚜均具有良好的控害潜能。

昆明晋宁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56-62

摘要:应用物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指数等测定分析了2014年昆明晋宁县蔬菜园昆虫群落结构及时间动态特征。结果表明,蔬菜园共收集到昆虫43442头,隶属8目23个类群,包括植食性13个类群、寄生性4个类群、捕食性4个类群和其他昆虫2个类群,其中潜蝇类、苍蝇类、小蜂类、茧蜂类昆虫为优势类群,分别占总数的32.94%、19.52%、17.63%和4.78%;潜蝇类发生高峰期在3-4月和10-11月,小蜂类发生高峰期在4-5月,茧蜂类发生高峰期在4-5月和7-11月;7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高为2.3273和0.7421,3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低,分别为0.9376、0.2992;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1279~0.5005,3月最高,6月最低;Ss/Si稳定性指数为0.0011~0.1176,Sn/Sp稳定性指数为0.4000~0.7000,说明昆虫群落结构稳定性差;1月与4-11月昆虫群落中等不相似,其他月份之间昆虫群落表现为中等相似或极相似。

西花蓟马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63-69

摘要:本研究旨在鉴定西花蓟马的clip丝氨酸蛋白酶(clip-domian serine proteases,Fo CSPs)基因,分析其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的表达模式,为研究clip丝氨酸蛋白酶在西花蓟马先天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共鉴定出西花蓟马9个clip丝氨酸蛋白酶基因Fo CSPs,每个Fo CS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都在氮端有一个发夹(clip)区域,在碳端有一个具有催化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区域,催化区域有3个保守的氨基酸,即组氨酸(His),天冬氨酸(Asp)和色氨酸(Ser)。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o CSP215与褐飞虱NITRY19位于同一进化支上,Fo CSP261和Fo CSP236与烟草天蛾Ms POAEO,斯氏按蚊Ag CLIP和金小蜂Nv SP16P聚为一支,其余6个Fo CSPs聚为一支,并与烟草天蛾5个Ms HPs聚成的分支汇合在一起。球孢白僵菌侵染后,成虫和若虫Fo CSPs的相对表达量均为上调表达,但程度不同。对于同一基因,在若虫体内的最高相对表达量高于成虫。总之,Fo CSPs可能参与到西花蓟马应对球孢白僵菌侵染的免疫反应中,是西花蓟马生物防治的潜在靶标。

用于蛴螬防治的Bt土壤颗粒剂筛选70-78

摘要:为了研发针对地下害虫蛴螬的Bt新型制剂以提高其防治效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能够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菌株Bt185-gfp,筛选出了对Bt增殖效果优良的花生粕用于防治地下害虫专用剂型的开发。花生粕在1%(质量与体积比)情况下与实验室常用LB培养基相比对Bt增殖无显著差异,说明花生粕是一种营养丰富、适合Bt增殖的材料。花生粕加入Bt菌粉压制成颗粒后,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颗粒剂中Bt菌体最高增殖了30倍左右;而在土壤环境中,菌体在颗粒剂内增殖了40倍左右。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在初始Bt菌量相同情况下,颗粒剂的杀虫活性由未加入花生粕的19.44%提高到加入后的61.11%,杀虫效果增强显著。本研究发现膨化处理不会影响Bt增殖效果,且与灭菌的花生粕获得的Bt活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此外,还评估了利用花生粕增殖其他几种生防菌株的能力,结果发现花生粕能够有效增殖这几种菌株。本研究为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生物农药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茶园昆虫病原真菌群落组成及生态位79-84

摘要:本文系统调查了安徽省石台县仙寓山粗放经营茶园昆虫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在植被单一、干扰较多的茶园,昆虫病原真菌种群结构较为单一。共采集到116株标本,其中优势种群为环链棒束孢、球孢白僵菌和粉棒束孢,分别占总数的32.8%、27.6%和19.8%。分析了3种优势种昆虫病原真菌的时间和营养生态位。结果表明,环链棒束孢的时间生态位最大,粉棒束孢最小;球孢白僵菌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粉棒束孢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昆虫病原真菌之间以环链棒束孢和球孢白僵菌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为0.776,环链棒束孢和粉棒束孢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为0.785。可见,粗放经营茶园中环链棒束孢发生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生存能力强。

玫烟色棒束孢菌株间的rDNA多态性85-93

摘要:本文基于ITS-5.8S rDNA序列对来自国内外的玫烟色棒束孢不同菌株进行了系统发育及DNA多态性研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全部被试序列都分离为两个完全独立的支系,分别为聚在分支CladeⅠ-1中且支持率为94%的菌株和聚在分支CladeⅡ-1内且支持率为90%的菌株;为了确定上述2支系的真正分类地位,对所试玫烟色棒束孢与爪哇棒束孢菌株进行了多态性研究,获得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0.65,核苷酸多样性Pi=0.04,以及2个不同的DNA序列保守区等。通过系统发育及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试玫烟色棒束孢无论在种的水平上或假定的种群水平上,其遗传多样性都较大、分化明显,它们的差异已超出了种的边界,分支CladeⅠ-1中的菌株是典型的玫烟色棒束孢,而CladeⅡ-1中的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可能是爪哇棒束孢。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高效拮抗番茄猝倒病的木霉工程菌株94-102

摘要:通过热-紫外灭活原生质体融合,筛选高效拮抗番茄猝倒病的木霉工程菌株。采用PTC助融将灭活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得到31株融合子,融合率达10.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初筛的9株融合子的综合生防性状均高于亲本菌株,其中融合子Tpf-2效果最好。生物学性状测定结果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结果表明,不同融合子存在遗传多态性,同一融合子具有遗传稳定性,融合子的聚类分析与其形态学分类正相关。温室试验结果表明,融合子Tpf-2对由瓜果腐霉和终极腐霉引起的番茄猝倒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6.3%和85.7%,与亲本菌株差异显著。本研究得到的融合子Tpf-2具有遗传稳定性,综合生防性状优良,是防治番茄猝倒病的理想菌株。

铜胁迫下的哈茨木霉Th-33转录组分析103-113

摘要:采用Hiseq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完成了铜胁迫和对照条件下哈茨木霉Th-33的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出差异表达基因891条,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70条,下调表达基因321条。GO富集分析显示,共有438个差异表达基因参与到673个不同的功能亚类中;KEGG代谢途径分析显示,共有254个差异表达基因归到167个代谢通路中,其中涉及基因最多的是对氨基苯甲酸甲酯降解和氯烷烃、烯烷烃降解通路。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和代谢通路分析,推导出菌株Th-33细胞内可能的铜胁迫应答途径。铜胁迫下,Cu^2+还原为Cu^+、铜转运蛋白(copper transporter,Ctr)的转运途径受到抑制,铜离子可能一部分通过吞饮的作用进入哈茨木霉Th-33细胞,可能通过与谷胱甘肽(GST)结合,或通过P-type ATP酶的外排作用将铜离子向质膜外运输以减少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产酶溶杆菌OH11代谢产物HSAF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114-120

摘要:HSAF(heat stable antifungal factor)是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OH11中分离鉴定的一种小分子广谱抗真菌和卵菌物质,为进一步明确HSAF防治梨树腐烂病的潜力,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显微镜观察法和刮治涂抹法测定了HSAF对梨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对梨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HSAF对梨树腐烂病菌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EC50值为0.5μg/m L;HSAF可导致梨树腐烂病菌菌丝体出现扭曲、近顶端处分枝和顶端肿胀等畸形现象;40μg/m L HSAF凝胶剂对梨树腐烂病的涂治愈合率可达81.3%,与2.12%腐植酸铜水剂的涂治愈合率(85.3%)无显著差异;对于分枝裂口或冻伤处、向阴、主杆或中心枝上的病疤,经40μg/m L HSAF凝胶剂涂抹后的愈合率高于2.12%腐植酸铜水剂。对于剪锯口处和向阳或分枝上的梨树腐烂病病疤,经2.12%腐植酸铜水剂涂抹后的愈合率高于40μg/m L HSAF凝胶剂;两种药剂对不同位置病疤的涂治效果不同,可作互补使用。本研究结果为梨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防制剂,同时也可望为其他果树腐烂病害的防治提供生防药剂资源。

梨果贮藏期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和评价121-127

摘要:梨轮纹病和炭疽病是梨果贮运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重要病害,危害严重。本研究采集江苏省淮阴区、淮安区、盱眙县三地梨园病叶、病果、健叶、健果和土壤样本75份,分离纯化后得到365个细菌分离物。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细菌分离物对梨轮纹病菌和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皿内抑制作用。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测定拮抗细菌对梨果轮纹病和炭疽病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对轮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3.45%~80.36%,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2.02%~76.79%。菌株N106-2对黄冠梨和砀山酥梨接种轮纹病菌块后5 d的防治效果达68.58%和56.98%;对黄冠梨接种炭疽病菌块后5 d的防治效果为56.71%。对4株拮抗细菌进行16S r DNA种属鉴定,其中3株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1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基于发酵床养猪垫料的地衣芽胞杆菌FJAT-4固态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128-133

摘要:为提高枯萎病生防菌地衣芽胞杆菌FJAT-4的固态发酵水平,以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培养基成分,以活菌体数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对菌株FJAT-4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FJAT-4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垫料:麸皮(质量比)=7:3、K_2HPO_40.05%、MgSO_4 0.02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5℃,相对湿度45%,通气量75%,发酵周期40 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菌株FJAT-4固态发酵物干重活菌体数可达2.63×10~9 cf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