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短著述、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等。
  •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002-0152
  • 国内刊号:44-121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5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5
  • 综合影响因子:0.98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不同抗抑郁药在小鼠体内的时辰药理学研究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不同给药时间对7种抗抑郁药在小鼠体内抗抑郁效果的影响。方法雄性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各36只:文拉法辛组(75 mg/kg)、舍曲林组(20 mg/kg)、氟西汀组(20 mg/kg)、多塞平组(15 mg/kg)、米氮平组(15 mg/kg)、西酞普兰(40 mg/kg)、曲唑酮组(50 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分别在明相(9:00、13:00、17:00)和暗相(21:00、1:00、5:00)6个时间点前30 min采用相应药物灌胃给药,每个时间点灌胃6只小鼠,给药体积为0.1 mL/10 g,30min后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测定这7种抗抑郁药抗抑郁作用效果。结果在各时间点上,与对照组相比,文拉法辛组和舍曲林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均缩短(均P〈0.05)。文拉法辛、氟西汀、米氮平、多塞平组在暗相的不动时间短于明相(均P〈0.05);而舍曲林组小鼠在暗相晚期(5:00)和明相早期(9:00)的不动时间较其他时间点缩短(P〈0.05)。结论大多数抗抑郁药抗抑郁作用效果存在24 h节律,但不同抗抑郁药其节律模式并非完全一致,有待进一步开展这些抗抑郁药时辰药理学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
705-709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作用特点。方法纳入伴有难治性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均在维持原药物治疗种类和剂量基础上接受4周10 Hz rTMS治疗,研究组刺激部位为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对照组为右侧DLPFC。治疗前、治疗4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和BDNF水平测定。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71.2±13.8)vs.(63.3±11.4)]、对照组[(70.3±13.4)vs.(63.7±12.2)]的PANSS总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阴性症状分降低[(22.8±6.6)vs.(18.4±5.9)],且研究组阴性症状分变化值比对照组更大[(4.4±1.9)vs.(2.9±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6.78±2.16)vs.(8.74±2.76)]和对照组[(6.83±2.32)vs.(8.66±2.70)]BDNF水平均升高(P〈0.01),但两组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抗精神病药物,10 H z rTMS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DLPFC可以改善难治性阴性症状,作用于左侧或右侧DLPFC均能增加血清BDNF水平。
710-7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首发症状为嗜睡和反复猝倒的胰岛细胞瘤1例

摘要: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表现为低血糖综合症,而长期的低血糖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器质性损害,部分患者因伴随精神症状而误诊。本例患者因“嗜睡,猝倒”就诊,现报告如下。
714-7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抑郁大鼠电休克治疗后认知功能与突触可塑性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自噬及突触素在抑郁大鼠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shock,ECS)治疗后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抑郁模型大鼠24只,接受行为学实验评估抑郁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后,随机分为ECS组和抑郁组,每组12只。ECS组连续7 d给予ECS处理,抑郁组给予伪ECS处理。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行为学实验。之后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自噬标记蛋白Beclin 1和LC3Ⅱ,另外6只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突触素含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抑郁行为和学习记忆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ECS组与抑郁组相比或与自身干预前相比,糖水偏好百分比(68.2%±8.7%)、直立次数(7.0±1.9)和水平活动距离[(569.5±70.0)cm]增加,逃避潜伏期[(21.9±5.3)s]和空间探索时间[(20.5±3.9)s]延长(均P〈0.05);而抑郁组干预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抑郁组相比,ECS组CA1、CA3、DG区和海马旁Beclin 1和LC3Ⅱ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海马区突触素蛋白含量增加(P〈0.05)。结论抑郁大鼠ECS治疗后认知功能损害与ECS激活海马区自噬增加突触素表达有关。
715-720

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网络连接强度与病程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男性正常对照者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节点连接强度属性值的异同,分析患者不同脑区的连接纤维受损情况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5例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6例男性对照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利用解剖学自动标记(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AAL)模板将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确定性纤维追踪(fiber assignment by continu?ous tracking,FACT)方法进行纤维追踪,构建脑白质结构加权网络。结果患者组右侧丘脑(P=0.03,校正后)、右侧颞横回(P=0.04,校正后)连接强度属性值较对照组下降。患者组右侧丘脑连接强度属性值与病程呈负相关(r=-0.45,P=0.03)。结论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连接纤维受损的脑区主要位于丘脑和颞叶;同时,丘脑连接纤维的损害与病程有关。
721-725

CMYA5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病相关基因5(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5,CMYA5)rs382861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通过Taq-man探针分型技术,对684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78名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的CMYA5基因rs382861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估患者症状。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间,rs3828611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男性与对照组男性、患者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间rs3828611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发病的患者与青少年对照之间,以及成年发病的患者与成年对照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PAN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A5基因rs3828611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无明显关联。
726-73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OMT基因多态性与哌甲酯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多态性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服用哌甲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77例汉族ADHD患儿进行2--4周的哌甲酯开放剂量滴定,获得最佳治疗反应。在治疗前后使用ADHD诊断量表(父母版)对患儿行为变化进行定量评估,并将疗效分为缓解、有效和无效。检测COMT基因rs4680(Val158Met)和rs165599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儿的疗效。结果 rs4680不同基因型患儿治疗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型缓解38例(40.9%),有效19例(20.4%),无效36例(38.7%);G/A型缓解35例(48.6%),有效16例(22.2%),无效21例(29.2%);而A/A型缓解仅1例(100%),有效0例,无效9例(90.0%)。不同基因型患儿ADHD诊断量表总分、注意缺陷分和多动冲动分治疗前后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型比A/A型量表得分的变化更大(P〈0.05)。而rs165599不同基因型患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基因rs4680(Val158Met)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反应存在关联,rs4680的G等位基因携带者治疗反应优于A/A基因型者。
731-735

山东半岛地区双相情感障碍20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基因组扫描研究,在山东半岛地区人群20号染色体上发现与双相情感障碍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方法采集104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100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液标本,分别建立患者组与对照组的两个DNA混合池样本;采用覆盖整个20号染色体并且间隔大约10 cM的13个微卫星标记,应用Gene Mapper 4.0分别对两个样本进行基因组扫描分析;使用CLUMP软件对两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在20号染色体上20p12.2(D20S186)区域的等位基因相对数目有统计学差异(P=0.022)。结论山东半岛地区人群位于20号染色体上的20p12.2与双相情感障碍易感性存在关联,下一步将对该区域进行精细定位,并探索可能存在的易感基因。
736-740

甲强龙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laudin-5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甲强龙(11β,17α,21-三羟基-6α-甲基孕甾-1,4-二烯-3,20二酮-21-琥珀酸钠)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血-脊髓屏障(blood spinal cord barrier, BSCB)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n=50)、脊髓损伤组(n=50)、甲强龙预处理组(n=50)。建模后不同时间点(12h、1d、3d、5d、7d)各组随机取5只大鼠检测BSCB通透性,取胸段脊髓损伤区组织经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laudin-5表达。结果本实验制模成功率84.0%;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EB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F=27.732,P均<0.05)。甲强龙预处理组各时间点EB含量较脊髓损伤组显著降低(F=48.149,P均<0.05);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claudin-5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F=12.248,P均<0.05)。甲强龙预处理组各时间点claudin-5 mRNA表达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升高(F=15.316,P均<0.05);脊髓损伤组各时间点claudin-5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F=18.108,P均<0.05)。甲强龙预处理组各时间点claudin-5表达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升高(F=20.247,P均<0.05)。结论上调claudin-5表达可能是甲强龙改善大鼠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途径之一。
741-745

第十二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征文通知

摘要:第十二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预定于二零一五年七月召开,本次会议由西部精神医学协会主办。
745-745

敲低S100A4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SNB19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siRNA敲低S100A4的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系SNB19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S100A4干扰RNA(siRNA)敲低SNB19细胞中S100A4的表达(n=3),同时设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n=3)和siR-NA-NC组(阴性对照组,n=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S100A4被有效敲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片状伪足变化情况。结果 siRNA技术可显著下调SNB19细胞中S100A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siRNA-NC组和siRNA-S100A4组的mRNA较control组的表达量分别是0.97±0.07和0.21±0.04(P〈0.01),三个组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8.12%±2.63%、77.16%±3.00%和37.95%±2.71%(P〈0.01);干扰成功后,siRNA-S100A4组与control组相比,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分别降低了46%和55%,MMP-9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62%和68%,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调了154%,细胞片状伪足较对照SNB19细胞相比明显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敲低S100A4表达可降低胶质瘤细胞系SNB19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提示S100A4可能成为抗胶质瘤侵袭迁移治疗的有效靶点。
746-751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长期随访(24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手术前后的主要症状、体重身高指数(BMI)、月经及相关精神科量表评分等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手术对神经性厌食症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BMI指数显著升高(配对t检验,t=16.84,P<0.0001);Y-BOCS、HAMA、HAMD及ADL量表手术前后的中位数比较有显著差异(21.0 vs.3.5,16.0 vs.4.0,20.5 vs.5.5,16.5 vs.14.0);术前有体像障碍者19例,术后为9例(M=5,P=0.002);术前仅4人能坚持工作学习,术后该值上升为19例(χ2=4.49,P=0.03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有效,是该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抢救极低体质量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
751-754

有机溶剂致中毒性脑病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摘要:有机溶剂是一类易挥发、亲脂性强的物质,容易通过皮肤黏膜接触及空气吸入进入人体,尤其是进入富含脂质的神经系统,导致中毒性脑病,或伴有其他器官损害。我院近期收治三例患者,在同一鞋厂工作,短期内接触胶水而导致中毒性脑病,现报道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规律,以期提高对有机溶剂中毒性脑病的认识。
755-757

第七届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通知

摘要:由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举办的第七届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定于2015年4月8日-12日在北京清华大学近春园举行。学习班就癫痫外科术前评估进行全面系统的讲解,包括术前评估的流程,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方案的确定,各种癫痫外科手术技巧,头皮视频脑电图监测技术,颅内电极植入(硬膜下电极及立体定向脑电图)方法,颅内脑电图正常及异常脑波分析,颅内脑电图发作起源的特点,皮层电刺激、诱发电位、颅内高频脑电分析等技术定位脑功能区,另外包括大量的典型病例讨论及发作视频症状学分析。
757-757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脑局部供血不足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从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血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Lp-PLA2)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具有通过加强氧化应激反应破坏血管内膜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1-3],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Lp-PLA2及ox-LD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现就两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758-760

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神经系统疾病

摘要: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是细胞膜上重要的主要透Ca2+的阳离子通道,最早发现于黑腹果蝇视觉传导系统。现已发现30多种哺乳动物TRP。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TRPC)是与黑腹果蝇TRP同源性最高的TRP亚家族。神经元Ca2+浓度的变化在许多基本生命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且研究发现TRPC广泛表达于神经系统,已证实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衡有关,因此,TRPC可视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治疗目标。
7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