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短著述、病例报告、综述、疑难病例会诊等。
  •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刊号:1002-0152
  • 国内刊号:44-1213/R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45
  • 创刊时间:197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5
  • 综合影响因子:0.98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述评

儿童期经历和精神疾病

摘要:随着行为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Nature和Nurture(先天/后天)之争偃旗息鼓,人们开始认识到精神疾病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577-579

继续教育园地试题及答题卡

579-579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单胺氧化酶A基因rs1137070多态性与儿童期躯体受虐在新疆酒精依赖患者家庭暴力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 MAOA)rs1137070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躯体受虐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酒精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的影响。方法对284例新疆地区酒精依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家庭暴力问卷调查表获得社会人口学资料、施暴(有或无)及施暴的表现形式,采用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和修订版Barratt冲动量表对攻击行为进行评估并分组,采用儿童受虐筛查表与儿童受虐量表联合调查儿童期躯体受虐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MAOA基因rs1137070位点的多态性。根据叉生分析相加模型交互作用指标判断基因与儿童期躯体受虐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施暴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46例和138例患者。儿童期受虐与rs1137070位点等位基因是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酒精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儿童期受虐与rs1137070等位基因存在相加模型正交互作用,两者的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1.00、0.14和1.20。结论新疆汉族及维吾尔族酒精依赖患者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是儿童期受虐因素及遗传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期受虐因素与rs1137070等位基因共同影响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
580-584

童年期逆境经历、人格特征与成年男性酒精依赖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童年期逆境经历、人格特征与成年男性酒精依赖的关系。方法应用童年期逆境问卷(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scale,ACEs)及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BFP),对103例酒精依赖患者(患者组)及10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童年期逆境经历及人格特征的评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患者组中经历高童年期逆境者构成比为42.2%,高于对照组的16.0%(P〈0.01);其中患者组的情感虐待、躯体忽视、目击暴力和物质滥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人格特征方面,患者组在宜人性、尽责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神经质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家庭成员物质滥用(OR=8.397,95%CI:3.022~23.328)及人格特征中神经质维度(OR=1.135,95%CI:1.052~1.224)与酒精依赖有关联(P〈0.01)。结论童年期逆境经历、人格特征与酒精依赖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童年期躯体忽视及家庭成员有物质滥用是酒精依赖的危险因素。
585-589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阳性边缘叶脑炎1例

摘要:边缘叶脑炎(1imbic encephalitis,LE)指累及海马、杏仁核、颞叶、岛叶及扣带回皮质等边缘结构,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近记忆缺失、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发作为特点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边缘叶脑炎为肿瘤相关性疾病,多预后不良。直到2001年,有人发现LE患者体内存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抗体f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VGKC),但该类患者通常不伴肿瘤,临床过程也是可逆的,这打破了传统LE的概念。
589-589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论著

儿童期缺乏父母陪伴经历、被忽视及躯体虐待对大学新生情绪问题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少年期缺乏父母陪伴及被忽视和躯体虐待对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影响。方法对某综合性大学9736名新生进行调查,以6条目Kessler心理痛苦量表(the 6-item 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 K6)评价情绪问题,自编问卷调查不同儿童少年时期缺乏父和/或母陪伴的经历,5条目被抚养人忽视问卷和一个被殴打条目调查被忽视、躯体虐待经历。根据生源地将新生分为农村生源组与城市生源组进行分析。结果农村生源组新生缺乏父和/或母陪伴的月份数高于城市生源组(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对农村生源K6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为女性(标准化β’=0.139,P〈0.001)、被忽视(标准化β’=0.237,P〈0.001)及躯体虐待(标准化β’=0.076,P〈0.001);而城市生源组K6量表评分影响因素则包括女性(标准化β’=0.091,P〈0.001)、仅缺乏父亲陪伴(标准化β’=0.050,P〈0.001)、被忽视(标准化β’=0.169,P〈0.001)及躯体虐待(标准化β’=0.095,P〈0.001)。结论儿童少年期被忽视及被殴打在农村和城市两个生源组中均可能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大学新生的情绪问题,而在儿童少年期缺乏父和/或母亲陪伴的经历中,只有仅缺少父亲陪伴的经历在城市生源组可能为独立危险因素,应选取更具代表性的样本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更系统全面和深入的调查研究。
590-595

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错误信念认知加工中的知行分离现象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在错误信念任务加工中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和应用他人错误信念的特点。方法采用基于计算机的指令交流实验范式分别探查30名未患病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和44名正常对照理解他人错误信念和应用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结果理解任务中,亲属组与对照组错误信念探测问题得分和事实探测问题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任务中,亲属组错误信念指令问题得分差于对照组(P〈0.01),事实指令问题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结论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仅表现为错误信念应用的损害,对他人错误信念的理解加工则相对完好,在心理理论认知加工中存在知行分离的现象。
596-600

早期阶段双相Ⅰ型躁狂患者杏仁核静息态功能连接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阶段双相障碍躁狂患者杏仁核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对23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的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诊断标准且病程小于2年的患者及46名性别、年龄与患者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静息态磁共振扫描;以贝克—拉范森躁狂评定量表(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在Matlab平台上应用SPM及DPARSF软件选取双侧杏仁核为种子点进行基于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分析,并比较两组差异;对功能连接强度及量表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左侧杏仁核与左侧额叶内侧回和左侧前扣带回的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降低(P〈0.001,未校正);右侧杏仁核与左侧额叶内侧回和左侧前扣带回、双侧颞上回、右侧岛叶和尾状核静息态磁共振功能连接降低(P〈0.001,未校正)。未发现患者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与BRMS分有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结论早期阶段双相障碍躁狂患者杏仁核与额叶皮质—边缘结构的功能连接降低,支持双相障碍存在额叶—边缘系统功能障碍的假说。
601-606

内侧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影像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内侧颞叶癫痫患者中海马硬化的比例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内侧颞叶癫痫患者,采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海马体积,结合目测法进行海马硬化的判定,采取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分析NAA (N-乙酰天门冬氨酸)浓度与(Cr±Cho)(肌酸±胆碱)的比值,与健康对照人群和非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内侧颞叶癫痫组海马硬化的比例为58.9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颞叶内侧起源的癫痫组。内侧颞叶癫痫组的平均海马体积(2305.68±814.61 mm3、2456.71±743.60 mm3)同样较两组明显缩小。MRI上74.55%的内侧颞叶癫痫海马硬化表现为海马萎缩和T2WI信号增高。其海马硬化以左侧为多见(52.17%),有时可出现双侧海马硬化(19.57%)。MRS测定表明硬化的海马NAA/(Cr±Cho)显著降低(0.58±0.19)。结论海马硬化可能是内侧颞叶癫痫的主要影像学特点,其中海马萎缩和T2WI信号增高具有普遍性和特征性。
607-611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动态姿态平衡检查分析

摘要:目的:运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姿势定量测试分析。方法选取H&Y分期不大于2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32例,其中H&Y1期10例,1.5期9例,2期13例。同时设32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运用NeuroCom灵巧动态姿态平衡仪及长平台评估对早期PD患者和健康受试者进行动态姿态平衡测试分析,测试内容包括感觉整合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 , SOT)、运动协调性测试(motion coordination test ,MCT)、适应性测试(adaptive testing , ADT)及步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早期PD患者SOT平均综合得分为64分,对照组为78分,经感受器分析,早期PD患者视觉、前庭觉的平衡比率均未达正常值,分别为(73.55±3.15);(45.25±4.2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37和0.021。在运动协调性测试中,早期PD患者重心位置异常率为70.3%,明显高于对照组(7%)。在适应性测试及步行测试中,早期PD患者表现异常率分别为33%和57%,而对照组均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姿势平衡障碍,早期姿势平衡评估,有利于针对性进行康复训练。
612-615

四川南部地区青年脑卒中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四川南部地区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为该区域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9~2013年间脑卒中患者(18~44岁)398例,并随机抽取同期年龄≥45岁脑卒中425例作对照,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①青年脑卒中占同期脑卒中患者的6.09%,其中缺血性卒中78.39%;男64.57%;40~44岁占58.04%。②TOAST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56.09%)、小动脉闭塞型(17.95%)、心源性(9.93%)、其他原因型(10.90%)及不明原因型(5.13%),其中青年组其他原因型及不明原因型均高于中老年组,而小动脉闭塞型低于中老年组(P<0.05)。出血性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0%),其中各型与中老年组比较(P>0.05)。③危险因素分析:青年组中吸烟(34.92%)、高脂血症(31.41%)、饮酒(20.10%)、肥胖(13.07%)、风心病(6.03%)构成比均高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中高血压(66.12%)、糖尿病(20.47%)、冠心病(10.82%)构成比则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是该区域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分型,出血性脑卒中以高血压性最常见;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及高脂血症。
616-619

快速康复外科对神经外科手术疗效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神经外科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患者115例。将患者分为2组:FTS组62例,传统治疗组53例。分别按照FTS方案、传统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与传统治疗组比较,FTS组在术后头疼头晕(4:13)、恶心呕吐(5:15)、以及颅内感染(2:8)和肺部感染(1:11)发生率上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在术后住院天数[(8±1)d vs.(11±2)d],住院治疗费用[(4.58±0.75)万元vs.(5.78±0.64)万元]与传统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措施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较传统治疗方法有明显优势。
620-623

运动障碍病患者的睡眠异常4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障碍病患者的睡眠异常,以引起神经科医生的关注。方法收集4例不同临床特征的运动障碍病患者,对其睡眠障碍的特点、发生原因、伴随症状、评估手段、治疗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分别表现为睡眠维持困难和日间过度瞌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 EDS),与原发病的加重有关,增加抗帕金森病药物剂量及加用镇静药物后睡眠改善;1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原发疾病的不适症状有关,使用止痛、镇静药物后睡眠好转;1例特发性震颤患者伴有抑郁状态,在使用抗抑郁药物后睡眠改善。结论睡眠障碍严重影响运动障碍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医生应给与足够的关注,并根据其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及睡眠障碍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
624-626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的影响及急性期疗效评估

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latelet-monocyte aggregations,PMA)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的研究,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及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使用流式细胞仪术检测所有病例PMA水平,对联合用药及单药组治疗前后PMA水平及NIHSS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后,联合用药组PMA水平(24.67±4.09)较治疗前PMA水平(29.63±6.1)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单药组PMA水平(26.5±4.14)较治疗前PMA水平(29.44±5.21)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组治疗2周后PMA水平(19.51±3.26)及NIHSS(1.9±0.7)与单药组治疗2周后PMA水平(24.57±4.8)及NIHSS(3.5±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更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并能改善脑梗死患者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627-630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病例报告

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1例

摘要:侵袭性巨大泌乳素腺瘤临床少见,约占总体垂体腺瘤的0.5%~2%[1],常以头痛、视力下降、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功能低下等为首发临床表现,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极为少见,常出现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 1例以鼻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巨大侵袭性泌乳素腺瘤的诊治及随访过程报道如下。
631-63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综述

水通道蛋白4与神经系统疾病

摘要:1994年由Agre及Verkman团队分别发现脑组织内存在大量特异的水通道蛋白cDNA,进而发现其为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随后大量研究表明AQP4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相关疾病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AQP4在CNS疾病如脑水肿、视神经脊髓炎、癫痫、抑郁症、神经退行性病等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633-637

品行障碍伴情感冷漠的临床特征

摘要:品行障碍是一种持续、反复侵犯他人基本权利和违反与其年龄相称的社会基本法则的不良行为模式,包括打架、欺负他人、偷窃、破坏他人财物、撒谎等行为。据2010年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的系统综述显示,男性品行障碍的发病率约3.6%,女性约1.5%[1]。儿童青少年期品行障碍预示着成人期的其他很多问题,如精神健康问题(物质滥用、抑郁、自杀等)、法律问题(被捕风险)、社会职业问题(婚姻、工作状况差)和躯体问题(呼吸功能差)等[2]。品行障碍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故而研究者们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品行障碍的 临床分类学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根据是否存在情感冷漠特质,该疾病被划分为伴(高)情感冷漠特质和不伴(低)情感冷漠特质型品行障碍[3]。这两类品行障碍在临床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拟对品行障碍伴情感冷漠这一亚型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阐述。
638-640

欢迎参加本刊举办的刊授继续教育项目

摘要:《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年继续开设“继续教育园地”栏目,刊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精神心理科方面的系列讲座,或者以当期文献为刊授资料。本栏目全年共设6期,每期给出15道题目,回答正确12条题目及以上者为本期合格,6期均回答合格者授予继续教育Ⅱ类学分5分。凡复印、缺少、遗失者均视为不合格。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