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11-1984/S 国内刊号
  • 1000-6850 国际刊号
  • 0.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学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学通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学·农业基础科学、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生物科学、林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农学·农业基础科学
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1-6

摘要:为探究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湘早籼32号’和‘中嘉早17’为早稻供试品种,‘湘晚籼12号’和‘五优308’为晚稻供试品种,设置6种不同施肥比例(T1-T6)与1个不施肥处理(T7)。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肥增产16.07%-91.33%。早稻‘中嘉早17’以基追肥比例8:2:0:0产量最高,为7497.00 kg/hm^2,晚稻‘五优308’以基追肥比例6:2:2:0产量最高,为9387.90 kg/hm^2;早晚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基追肥比例4:3:3:0较高,是一种有利于干物质积累的施肥方式,前轻后重的施肥方式茎秆重、叶片重、穗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基追肥比例0:5:3:2的根系重与茎秆重分别比其他施肥处理少9.72%-63.84%和6.42%-27.82%,表明肥料后移会减少水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在湖南地区重施基蘖肥可促进早稻分蘖的发生,晚稻在重施基蘖肥的基础上适当配施穗肥可增加单位面积颖花数、提高结实率,以此获得双季稻的高产。

调亏灌溉对超级稻‘深两优5814’孕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7-11

摘要:为探究调亏灌溉对超级稻孕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透光通风大棚内栽种超级稻。土壤水分湿度仪测定土壤水分含量,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对超级稻孕穗期进行不同程度的调亏灌溉处理。调亏程度分别以田间持水量的80%-70%、70%-60%、60%-50%,编号为A、B、C三组,对照组CK为淹水灌溉。调亏灌溉处理促进超级稻孕穗期根系生长,使根冠比显著高于充分灌溉。对不同处理组的根系活力进行测定,调亏灌溉处理组要高于充分灌溉组,其中B处理组活性最强。根系扫描分析结果显示A和B处理组各个根系特征指标要大于C处理组,同时,3个处理组均大于CK处理组。超级稻孕穗期调亏处理可有效减少灌溉水量,水分亏缺为田间持水量的60%至70%时,对超级稻根系生长最佳。

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12-16

摘要: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彩糯玉米品种‘苏科糯6号’。以自交系‘JS09116’为母本、‘JS04388’为父本,配制了单交种,于2011—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184.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16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9%。品质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苏科糯6号’具有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纹枯病,中抗粗缩病的特征。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色泽鲜艳、产量高、抗多种病害等优点,于2014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鲜果穗品质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的干旱胁迫17-21

摘要:种子萌发期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评价作物耐旱性强弱的主要时期。为了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254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种子萌发期处理。通过检测发芽指数、发芽率、根数、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根长、苗高等种子发芽性状,以其相对值为指标,鉴定不同自交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PEG6000处理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受到抑制;各性状相对指标都与品种综合抗旱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自交系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结合抗旱分级标准筛选出99份中等耐旱材料。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方法。

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酿酒糯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2-26

摘要:为了探明糯高粱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为实现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笔者以西南地区主要推广品种‘泸糯8号’和‘泸州红1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3个施氮水平(N 75、120、165 kg/hm^2,P 75 kg/hm^2,K 112.5 kg/hm^2)和4个施氮时期(返青肥:拔节肥:穗肥)为0.2:0.2:0.6、0.2:0.6:0.2、0.3:0.7:0、0.6:0.2:0.2,研究了施氮量和施氮时期对酿酒糯高粱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N 75-120 kg/hm^2范围内,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N 120 kg/hm^2,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显著。施氮时期方面,2个品种的产量均以返青肥:拔节肥:穗肥处理为0.2:0.6:0.2时最高,‘泸糯8号’达8005.5 kg/hm^2,‘泸州红1号’达6421.1 kg/hm^2,但4种施氮时期间差异均不显著。粗蛋白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粗淀粉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在N 120 kg/hm^2时达最高。施氮时期对单宁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对其余4个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酿酒糯高粱高产与优质的适宜施氮量为N 120 kg/hm^2,施氮时期为返青肥:拔节肥:穗肥为0.2:0.6:0.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糖料作物上的应用及展望27-30

摘要:为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发及在糖料作物上的科学应用,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在糖料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产量形成、糖分积累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塑造理想株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质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其作用机理特别是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毒害作用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加大研究植物生长调剂的复合使用和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为糖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生物科学
转CpFATB基因苜蓿后代抗寒性分析31-36

摘要:为明确腊梅硫酯酶基因(Cp FATB)在苜蓿中的表达特点及生理功能,获得苜蓿抗寒育种的基因资源。本实验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p FATB转入‘龙牧806’、‘WL319HQ’和‘肇东’3个苜蓿品种中,对其后代进行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SP3代(第三代基因修饰材料)种子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高于各自对照,其中T‘龙牧806’最高,达到87.79%、208.19;转基因植株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显著低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苜蓿品种;转Cp FATB基因植株高度和分枝数与其各自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越冬率显著高于其各自对照品种,T‘龙牧806’越冬率最高,达到96.60%。转Cp FATB基因促进‘龙牧806’、‘WL319HQ’、‘肇东’苜蓿SP3代种子萌发;抑制苜蓿叶片叶绿素合成。越冬前促进根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强POD、SOD活性,提高了翌年越冬率,说明外源Cp FATB基因有助于苜蓿抗寒性的提高。

SSR标记对甜瓜杂交种‘众天翠雪’纯度的鉴定37-40

摘要:旨在筛选能够用于甜瓜杂交种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的SSR引物。利用公认的18对多态性较好的甜瓜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对甜瓜杂交种"众天翠雪"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并在杂交群体中进行验证。13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条带,经过多次重复,筛选到2对引物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子代中兼具双亲条带,并且在子代群体中检测结果与田间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引物RF151和RF144能够作为‘众天翠雪’杂交种纯度鉴定的特异引物进行纯度检测。作为共显性标记特性的SSR分子标记可以作为杂交种纯度鉴定的重要工具。

不同果园土壤微生物分布与生态因子的冗余分析41-47

摘要:为了解哈尔滨周围县市不同果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和土壤酶活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不同培养基对7个土壤样地微生物进行分离与菌落计数,同时对土壤理化指标以及土壤中6种酶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果园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影响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分布。PCA分析显示,民兴果园、长胜果园、五家果园和和平村果园的相对差异较小,哈山大队果园、王家果园和哈蜚二队果园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RDA排序结果显示,电导率、速效磷、有机质和铵态氮是影响微生物数量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磷酸酶和蔗糖酶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土壤酶。本研究为土壤微生物调查提供数据,也为今后果园土壤改造打下一定基础。

广谱植物内生真菌枫香拟茎点霉生态功能的研究进展48-57

摘要:旨在证明枫香拟茎点霉(Phomopsis liquidambari)有潜力成为广谱内生菌的模式菌株之一,有利于促进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完整化。本研究综述了一株广谱植物内生真菌P.liquidambari在改善土壤化学特性,修复受污染的土壤,优化农业生态,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并从真菌定殖情况、植物生理响应和土壤环境优化三个方面,将该菌株与当前研究较多的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进行比较,并展望了P.liquidambari的研究前景。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林学·园艺·园林
蔬菜施用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的降污优化技术研究58-63

摘要: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是一种具有双层结构的颗粒状新型肥料。笔者通过田间试验,探讨该新型肥料在蔬菜上的适宜用量以及进一步降低菜田氮磷淋失的优化技术。结果表明:配施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显著提高了结球甘蓝菜、芥菜和空心菜产量,在试验条件下,结球甘蓝菜和芥菜配施沼渣有机质的最佳用量为600 kg/hm^2,空心菜则为450 kg/hm^2。在配施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时,适宜的钾肥用量和比例可进一步提高结球甘蓝菜和空心菜产量和显著降低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结球甘蓝菜和空心菜的最佳N:P2O5:K2O比例分别为1:0.3:1.3和1:0.5:0.7。在芥菜和结球甘蓝菜轮作制中,化肥结合沼渣有机肥的推荐施肥模式比习惯施肥分别增产5.1%和11.9%,净增收分别提高3.9%和11.5%;两季蔬菜的氮、磷肥综合表观利用率平均提高了12.5%和12.4%,土柱渗漏水硝态氮和总磷浓度分别只有习惯施肥的53.3%和84.6%。研究结果为新型沼渣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同肥料对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的影响64-68

摘要:为明确田间施肥对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的影响,为生态控制提供依据,采用室内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8种肥料对韭菜迟眼蕈蚊发生的影响,从中筛选出对其发生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肥料,研究其作用方式,并进行田间控制效果试验。盆栽试验发现,石灰氮、沼液和统壮对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持效期,常规用量在施肥后第1天接成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85.0%和78.7%;第6天接成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1.3%、44.6%和40.3%。室内试验表明,沼液和统壮对成虫有显著驱避产卵的作用,且杀幼虫效果好;石灰氮和碳酸氢铵具有良好的杀幼虫活性。成虫发生期田间施用常规用量的石灰氮、沼液和统壮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控制效果明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2.0%、69.9%和61.5%。石灰氮、沼液和统壮可作为韭菜迟眼蕈蚊生态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大樱桃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69-73

摘要:大樱桃是优良的早熟栽培果树,随着栽培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虫害成为制约果品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笔者叙述了近年来大樱桃主要病虫害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为害较为广泛的各种虫害、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分析得出在大樱桃生长周期内,为害果树不同部位、不同种类病虫害防治特点及各自的适用方法。为大樱桃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目前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

不同磷素水平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74-77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磷素水平对番茄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设置4个(0、0.165、0.660、3.300 mmol/L H2PO4-)不同溶度的磷素水平,采用水培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缺磷、低磷、高磷都会影响番茄生物量的积累;缺磷使番茄叶片POD、MDA、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植株矮小、瘦弱,叶小且叶色变成紫红色,出现明显的磷素缺乏症状;随着磷供给的增加,番茄根茎叶的磷含量不断增加,低磷使磷素向地上部的转移比例增加,高磷增加了磷在根中的累积;低磷显著影响番茄对K、Ca的吸收;高磷影响K、Ca、Mg向地上部运转。

三花龙胆不同器官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含量的动态研究78-83

摘要:为了解三花龙胆体内可溶性糖和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季节性积累规律,采用蒽酮试剂显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三花龙胆的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含量随发育节律出现波动。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差别较大,地下器官中含量最高,整个生育期内其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休眠期维持在较高水平;龙胆苦苷在地下器官中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茎、花,最后是叶,地下器官中的龙胆苦苷在7月初和10月中旬出现2个积累高峰。季节性的发育期内,三花龙胆地下器官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的变化规律基本呈负相关的规律,负相关性从植株萌动到果实发育之前的期间更为明显。因此,三花龙胆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应为10月中上旬,可溶性糖和龙胆苦苷在其整个生育期内出现了一定的相关性。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资源·环境·生态·土壤·气象
近55年青海黄河谷地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84-88

摘要:为了能够对青海省黄河谷地贵德县旅游气候资源价值做出评价,指导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利用青海黄河谷地贵德县气象站1961—2015年逐日气象资料,对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黄河谷地人体舒适度以冷凉特征为主,呈现出寒冷、冷、凉、凉爽和舒服等级,且各等级年均日数有较大差异。青海黄河谷地最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和12月;最舒适的月份是7月,其次是8月、6月。近55年青海黄河谷地人体舒适度指数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四季人体舒适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人体舒适度季节有明显差异,各季节ICHB的关系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

长武县1979——2008年水面蒸发量与温度、降水量关系通径分析89-93

摘要:为了揭示各气象因子对于水面蒸发量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笔者先后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长武县1979—2008年蒸发量及相关气象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气象因子的变异程度在合理范围内,变异系数的大小为:温度(CV=0.06)〈水面蒸发量(CV=0.12)〈降水量(CV=0.24);各气象因子与水面蒸发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且相关程度为:温度(r=0.930)〉降水量(r=0.765);在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研究中,从直接效应来看,温度对蒸发量的影响较为明显,降水量则相对较小,且呈现一定的副作用;从通径分析的间接效应来看,降水量主要通过平均温度对蒸发量产生影响。降水量对蒸发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温度变化起作用,因此,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变化。

石羊河流域暴洪灾害特征及预测方法探讨94-100

摘要:为了揭示干旱区局地暴洪灾害的分布特征并对其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探讨,笔者利用石羊河流域的降水、暴洪灾害和灾情等资料,分析了该流域暴洪灾害分布特征,构建了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该流域暴洪灾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沿祁连山一线高海拔地带以及以乌鞘岭为界的南北两侧,从上游天祝县到下游民勤县风险逐渐降低;暴洪主要集中在4—9月,其中7月最多,占总灾害次数的42.6%;暴洪出现的主要时间与强降水出现的时间基本吻合;生态脆弱的凉州区灾情最严重。尝试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要素资料和气候系统监测指数资料,通过逐步消空法和最优子集回归法从短期、中长期降水趋势及大降水场次预测入手,对暴洪趋势进行潜势预报,通过评分检验,效果良好,基本满足业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