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农业信息·科技教育、水产·渔业、生物质能源、三农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农学会
  • 国际刊号:1000-6850
  • 国内刊号:11-1984/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772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2
  • 综合影响因子:0.801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畜牧·动物医学·蚕·蜂

新疆野生盘羊头骨骨孔形态解剖

摘要:动物头骨骨孔是头部神经和血管进出的通道,阐明骨孔形态结构以及与神经和血管的关系,对制作哺乳动物头部神经标本和脑神经外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野生盘羊头骨骨孔解剖特征和测量指标,并与家绵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盘羊头骨有13对骨孔和1个枕骨大孔,每个骨孔内都有对应的神经和血管进出,各个骨孔的平均直径如下:眶上孔10.04 mm、眶下孔7.65 mm、枕骨大孔21.76 mm、颈静脉孔5.04 mm、颈静脉孔7.86 mm、颞眶圆孔6.67 mm、翼卵圆孔18.21 mm、颞管孔6.54 mm、视神经孔6.28 mm、腭前孔4.71 mm、腭后孔4.58 mm、下颌孔9.10 mm、颏孔4.98 mm;野生盘羊与家绵羊头骨骨孔解剖学特征基本一致。研究为高原动物适应进化和动物神经生物学研究,以及动物解剖学教学提供基础资料。
1-5

鹿茸成骨过程及其相关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鹿茸是一种特殊的周期性再生的哺乳动物骨质器官。鹿茸的发生起始源于生茸区骨膜,通过膜内成骨、过渡成骨和特殊的软骨内成骨实现鹿茸的整个成骨过程。鹿茸的周期性再生及成骨过程是多种因素及信号通路综合调控下的生物学过程。概述了鹿茸成骨过程的组织基础以及这一过程中相关激素、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等的调控机制,以期为鹿茸成骨机制研究及提高鹿茸产量提供借鉴。
6-11

云南干热河谷热带牧草在混合草颗粒饲料中的应用

摘要:以外引牧草和本地牧草在云南干热河谷的生长优势及利用方式,合理利用雨季汛期生长过盛的牧草经过收集处理后,通过禾本科与豆科的混合比例在1:2和1:3之间,精料含量在35%~45%的合理搭配混合制成的草颗粒,不仅提高了牧草的利用率,增加了动物的适口性,还为旱冬季节缺少食草可以随时加工制作而提供食草动物所需饲料,弥补了热区冬季无草料的缺憾。制成的混合草颗粒饲料具有好采食、易消化、储藏方便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价饲料的主流形式。
12-15

播期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生长发育及越冬率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不同播种时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产量、生长发育及越冬率的影响,以紫花苜蓿品种‘公农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4年在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后,出苗所用的时间及各生长性状呈下降趋势,越冬率及翌年草产量以5月9日、5月24日处理最高,8月9日处理最低。其中,5月24日播种的紫花苜蓿的越冬率达98.95%。结果显示,早播促进植株单株的生长,但由于越冬率较低,影响翌年的总产量。综合2年试验结果可以认为吉林省中东部地区紫花苜蓿最佳播期在5月份,最晚也应在7月9日前。
16-20

饲喂杂交狼尾草青贮料对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饲喂酶制剂青贮的杂交狼尾草对公猪和母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笔者开展了4种杂交狼尾草青贮处理,组Ⅰ为杂交狼尾草添加麦麸,组Ⅱ为杂交狼尾草添加麦麸和纤维素酶,组Ⅲ为杂交狼尾草添加麦麸和纤维素菌液,组Ⅳ为杂交狼尾草添加麦麸和乳酸菌。将4种方式处理的杂交狼尾草添加至基础日粮中,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75天后称重计算猪的日增重,将猪屠宰后分别测定宰后1 h和宰后24 h的p H和肉色,以及宰后24 h的肌肉大理石纹和系水力。结果表明:Ⅰ-Ⅳ处理组和CK组的公猪日增重分别比母猪高出7.8%、6.7%、12.2%、1.1%和10.7%;Ⅰ-Ⅳ处理组公猪和母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CK组提高3.31%和5.58%;处理组公猪和母猪的p H1、p H24和肌肉干物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饲喂杂交狼尾草后公猪的肌肉干物质含量会适当降低,母猪的肌肉干物质含量、肉色1、肉色24和大理石纹值均略有提高。同时肉猪特别是公猪的系水力也会提高,猪肉品质得到改善。这说明饲喂酶制剂青贮的杂交狼尾草既能提高公猪和母猪的日增重,还能改善猪肉品质,这为开发酶制剂青贮的杂交狼尾草猪饲料奠定基础。
21-25

消毒剂预处理对冷鲜鸡肉货架期影响的动态监测

摘要:旨在研究屠宰加工环节中对禽肉胴体进行消毒剂预冷处理是否能够延长冷鲜禽肉的货架期。试验采用体重大小相近,健康的童子鸡个体105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含氯消毒剂处理组、含溴消毒剂处理组,在确保全程冷链运输、4℃贮存,并在第12、36、60、84、108、156、204 h采样分析,动态监测童子鸡胸肌中微生物、物理以及化学指标的变化。含氯和含溴消毒剂处理组胸肌中菌落总数数值超过1×105cfu/g和1×106cfu/g均要比对照组晚48 h;TVB-N含量超过国家最高允许值15 mg/100 g均要比对照组晚96 h;而p H值均要高于对照组,并在第204 h时超过限度值6.4;与对照组相比,含氯消毒剂处理组对于胸肌中肌苷酸、肌内脂肪含量影响较大,而含溴消毒剂处理组则影响较小;在整个4℃贮存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处理对肌肉肉质性状(如肉色、剪切力、系水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试验证实,在屠宰加工环节对冷鲜禽肉进行消毒剂预冷处理,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冷鲜禽肉货架期48 h以上。
26-32

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生态学研究进展

摘要: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是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主要啮齿类物种,栖息于森林、草原和农田耕地等各类生境中,具有个体小、数量多、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征,携带鼠疫杆菌,对农、林、牧业危害和人类卫生健康影响较大。综述了其生态学和实验动物化开发与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其进展,展望了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存有的问题。旨在为该物种的有效监测、综合控制和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提供参考。
33-39

壁蜂的行为特性及其在农作物传粉中的应用前景

摘要:昆虫传粉对于虫媒农作物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壁蜂是近年来得以迅速应用的一种传粉昆虫,通常在早春活动授粉,与蜜蜂相比具有耐低温、访花速率快、授粉效果好、管理简便等特点。中国在利用壁蜂授粉方面起步较晚,但目前研究应用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笔者总结了壁蜂的种类、生活史及授粉特性,阐述了近年来壁蜂在国内外果树授粉中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展望了壁蜂在大田作物授粉中的应用前景,并根据壁蜂的活动规律提出了应用壁蜂授粉需要注意的问题。壁蜂授粉符合虫媒作物生产中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需求,必将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40-44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水产·渔业

复方中草药对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为筛选适用于施氏鲟养殖的优良中草药免疫增强剂,以3种复方中草药为材料,开展其对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将1+龄施氏鲟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个平行,每个平行200尾。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体质量的2.5%每天分别投喂添加复方中草药的饲料和全价基础饲料,连续饲喂35天。停饲24 h后,采集试验鱼血清、肝、脾、肾等组织,对各组织中补体(C3、C4)含量、溶菌酶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施氏鲟血清中C3、C4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复方三组C3、C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三组血清中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方一、二组血清中溶菌酶含量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脾中溶菌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复方一、复方三组血清中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试验组脾中NOS的活性较对照组均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表明,相较于对照组,3种复方中草药组施氏鲟成活率均升高。因此,自组复方三能有效增强施氏鲟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一种适用于施氏鲟的优良中草药免疫增强剂。
45-49

二氧化氯对草鱼肠道中异养菌数量变动及区系组成的影响

摘要:为了解消毒剂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在池塘中以泼洒和挂袋2种方式施用消毒剂二氧化氯后,对草鱼养殖塘内水体、底泥和草鱼肠道中异养菌总活菌数进行调查,并分析肠道异养细菌的区系组成。试验分为4组,组1为250 g Cl O2全池泼洒,组2为250 g Cl O2挂袋,组3为500g Cl O2泼洒,组4为500 g Cl O2挂袋,试验期30天。结果表明: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总活菌数随Cl O2使用方案的变化有显著差异。组2的活菌总数在3次采样中均最高,组1、组3和组4异养菌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草鱼肠道总活菌数和气单胞菌数变化趋势类似,即组2细菌总数和气单胞菌数所占比例最高,组4次之。其中,试验组2的活菌总数在3次采样过程中均最高,显著高于组1、3和4(P〈0.05);而试验组2和组4中气单胞菌的数量显著高于组1和组3(P〈0.05),但组1和组3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分离到的161株细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发现草鱼肠道中的优势菌分别为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分别占肠道总细菌数的15.5%、19.3%和20.5%。组2中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组4和组1也显著高于组3(P〈0.05),但组1和组4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挂袋方式施用250 g Cl O2时草鱼肠道内细菌数量总数最多,气单胞菌数量最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在养殖水体中使用Cl O2会对草鱼肠道细菌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50-56

马氏珠母贝CyP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摘要:为了探究亲环蛋白B(Cy PB)在马氏珠母贝中的作用机制,运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马氏珠母贝Cy PB基因(Pm Cy PB)c DNA的全长序列,并且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Pm Cy PB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m Cy PB基因序列全长1266 bp,其中开放阅读框(ORF)为678 bp,编码225个氨基酸,5′-UTR为62 bp,3′-UTR为526 bp。预测其相对分子量为24829.3,理论等电点5.77。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m Cy PB基因与其他物种的Cy PB具有较高的保守性。SMART软件对Pm Cy PB进行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它包含亲环蛋白家族典型的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的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表明,该Pm Cy PB基因在马氏珠母贝闭壳肌、肝胰腺、血细胞、外套膜、足、性腺、鳃这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外套膜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鳃。结果可为进一步阐述Pm Cy PB在马氏珠母贝中的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57-63

不同亲本组合罗非鱼的繁殖性能及其子代雄性率的研究

摘要:为研究不同亲本组合的罗非鱼的繁殖性能及对其子代雄性率的影响,以尼罗罗非鱼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进行2次杂交试验。第一次实验选择尼罗900尾,奥利亚310尾进行杂交制种,结果每尾尼罗罗非鱼平均产苗量为139.6尾,杂交苗雄性率为93.3%。第二次实验在原亲本中选出尼罗270尾,奥利亚195尾,按不同雌雄比例(A组2:1,B组1.5:1和C组1:1)进行杂交制种,结果显示:C组平均每尾尼罗罗非鱼的产苗量(166.2尾)多于B组(137.1尾)和A组(109.8尾)(P〈0.01)。C组杂交组合后代雄性率(97.1%)与B组(95.2%)和A组(94.1%)差异极显著(P〈0.01)。雌雄比例1:1是生产高雄性尼奥苗的最佳组合,本实验结果对尼奥杂交罗非鱼苗制种有重要指导意义。
64-70

基于VAR法的养殖鱼类资产风险价值评估——以环渤海地区大菱鲆养殖为例

摘要: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就是抵押品的缺失。抵押品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高风险性,且这类风险的评估存在技术难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规避此类不确定性风险。文章在此背景下,引入VAR法对农产品中的鱼类资产养殖风险价值进行评估,从养殖鱼类资产的风险特点以及VAR方法的适用性两方面,来说明VAR法在衡量鱼类资产养殖风险价值的可行性。并应用于2010年环渤海地区的大菱鲆养殖企业的养殖风险价值评估,检验VAR法的可操作性。通过量化风险,使借贷双方知悉风险情况,为解决渔业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71-75

休闲渔业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休闲渔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休闲渔业产业为例,系统分析了休闲渔业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结果表明:休闲渔业产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呈现出高度关联,且休闲渔业产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关联度最高,达到0.9012;而休闲渔业产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呈现出中度关联的结论,其中与水产养殖业的关联度最低为0.5793。研究表明中国在发展休闲渔业时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传统观念难以改变等问题,休闲渔业的发展与文化体育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完善的金融及补助政策密切相关。该结果为休闲渔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及研究提供了参考。
76-80

金融与上海渔业产业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为了促进上海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计量方法,利用1995—2011年上海金融和渔业产业数据为基础,研究上海金融发展与渔业产业结构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渔业产业结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也互不为对方的因果原因,金融发展对上海渔业发展没有明显影响。最后借鉴日本和台湾在渔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经验,提出建立有效的渔业金融机构和渔业融资担保制度,深化金融改革等对策建议。
81-85

中国大城市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特征对比分析

摘要: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了水产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利用2013年在北京、上海、西安3个城市的问卷调研数据,从区域角度出发,对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以及包括购买倾向、消费种类、消费形态、消费场所、购买场所等消费特征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不同地区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的对策。
86-92
中国农学通报杂志生物科学

一种海洋细菌显色分离培养基优化

摘要:针对一种海洋细菌显色分离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了探究。通过改变科玛嘉海洋细菌培养基中硫代硫酸钠(0.500、0.375、0.250、0.125 g/L),ONPG(1.5、1.0、0.5 g/L),纤维二糖(4.0、3.0、2.0、1.0 g/L)的浓度,观察培养基中海洋细菌菌落形态,菌落面积大小和菌落颜色,统计对比出海洋细菌在不同浓度培养基上生长的状况。结果在硫代硫酸钠浓度为0.25 g/L,纤维二糖浓度为2.0 g/L,ONPG浓度为0.5~1.0 g/L时,培养基上菌落清晰,个体适中且菌落数较多,有较好的检测效果。说明该研究在保证海洋细菌显色分离培养基分离效果前提下,降低了海洋细菌显色培养基配制成本,同时,提升了其对海洋细菌的检测效果。
93-96

百合病毒编码蛋白及抗病性研究进展

摘要:百合病毒病是当前影响中国百合种球质量的主要瓶颈之一,了解侵染百合病毒的编码蛋白及抗病性,有利于病毒与寄主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阐明病毒的致病机理,从而为百合的抗病性育种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就侵染百合主要病毒的基因结构、编码蛋白以及抗病性研究进行了概述。经过分析得知百合病毒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有关联,且不同编码蛋白之间进化高度保守。还介绍了抗百合病毒的基因工程研究现状,概述了抗百合病毒基因工程新理论和新方法,并指出了百合抗病毒基因工程的发展方向。同时对百合抗病性育种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相信随着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百合病毒病的有效防控指日可待。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