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创新论坛、产业解析、创新之路、产业动态、研发聚焦、知识产权、投融资动向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9-5659
  • 国内刊号:11-4484/N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87
  • 创刊时间:200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06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科技成果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扉页

促进跨国技术转移 积聚全球创新力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加快,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国际技术贸易额每年都在不断被刷新,不少跨国公司、著名高校和科技研发中心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主要承担者,是当今国际技术转移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
1-1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论坛

以技术转移平台为核心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摘要: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体,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然而,在我国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当前企业还不能单独完成这一战略任务。一方面,我国的企业多数刚刚完成了原始积累过程,还不具备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作为经济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中小企业,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来获得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集中了大量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但却不能有效转化为现实的经济能力。因此,在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同时,加强知识的转移转化,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7-8

唐山市企业科技进步试评价初探

摘要: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科技进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企业作为现代科技进步的主体,其科技进步水平的高低,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已逐步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国家和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引导和推动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9-11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高端访谈

食品安全 怎样突出重围——访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食品安全首席科学家吴永宁

摘要: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食品问题,对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疯牛病恐慌、二噁英风波到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闹得可谓是人心惶惶,食品安全,防不胜防,消费者人人自危,食品安全科技支撑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
12-15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科技计划成果

新型深水SPAR平台、TLP平台概念设计与关键技术

摘要:我国南海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超过50%的石油资源和超过40%的天然气资源均分布于深水海域。随着人类开发海洋的步伐逐渐迈向深海海域,深水立柱式生产平台(SPAR平台)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于深海的浮式平台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SPAR平台被应用于人类开发深海油气资源作业中。但目前我国所设计的油气生产平台仅适合渤海、东海、南海北部等浅水区域,对于南海南部广大的深水区域,国内还缺乏相应的海洋工程装备来进行开发,国内也缺乏开发设计深水油气生产平台的能力。
17-18

神经镇痛药Lt14a的临床前研究

摘要:芋螺毒素是来自海洋广泛存在软体动物——芋螺的毒腺中分离毒素一种活性多肽成分,能高度特异地识别和结合不同亚型的神经离子通道及受体,作为天然存在最为广泛的一类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多肽分子倍受关注和研究,在过去10多年中,至今已发现的芋螺肽类毒素已超过5万种。
19-19

抗HAI-178全人及人源化抗体抗肿瘤的临床前研究

摘要: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单克隆抗体技术已成为国际生物技术领域当前开发的热点,尤其是动物类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是当今该领域的焦点难题之一。目前很少见到我国自行研制的抗肿瘤治疗用人源化或全人抗体上市。肿瘤血管系统是目前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
20-20

基于太阳能、生物质能的热电冷联合供能系统

摘要:(1)本课题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低温“反烧”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该气化炉的“反烧”技术创新了固定床的裂解反应模式,有效解决了固定床床层易“搭桥”的关键难题,使固定床形式的气化炉能够稳定运行;开发的中1600规模的固定床气化炉为目前全国较大规格;结合双炉或多炉切换,解决了固定床不能连续、不能规模化生产的难题。
21-21

废弃矽鼓及印刷电路板资源化新技术

摘要:1课题简介 废弃矽鼓含有铁、铜、铝金属部件、有机薄膜、永磁体、塑料、残留墨粉等物质,残留墨粉通常占废弃矽鼓重量的10%~20%,由于墨粉粒度细(5~7um)、比重轻、易燃烧,粉碎过程中金属部件的碰撞、折断会产生火花,因而容易引发爆炸,所以对粉碎、分选、除尘等作业技术要求较高,废弃矽鼓资源化技术开发成为了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的难点。
22-22

重要有机化工溶剂实时在线监测技术

摘要:有机化工溶剂具有非常强的挥发性,在生产、使用和存储过程中泄漏出的大量有毒有害有机物质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危害。发展快速、实时的现场监测技术和设备,有助于保障有机化工溶剂的安全生产和应用,本文介绍了笔者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组合离子源构成的阵列离子迁移谱技术,研制的多路实时在线有机溶剂测量方法和设备。
27-29

基于软交换的兰渝铁路临时通信系统设计

摘要:在兰渝(兰州-重庆)铁路工程建设中,为了实现对施工现场数据的实时承载,必须建立一套功能完备、通信可靠,同时又经济合理的临时通信系统。本文基于软交换的体系结构,构建了兰渝临时通信系统,实现了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传输,满足了与兰渝公司“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融合。该系统保证了兰渝临时通信系统的先进性、标准性和互联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0-31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创新交流

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市区地面沉降数据分析及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时空可视化技术、三维仿真技术、LOD技术研究建立三维地质体仿真系统,整合现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城市地面监测数据、预测数据等多源数据建立高精度三维地质体数字模型。引入灾害防治专家系统分析模型,建立地面沉降数据分析及风险评估系统。将一系列影响地面沉降的不同时期的数据可视化,模拟地面沉降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提出符合沉降机理的、与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地面沉降防治与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为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工程设计施工等提供技术支持。
32-34

政府信息系统有效性控制评价案例研究

摘要:本文在研究政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整体成功度和绩效目标实现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评价案例,阐述了“基于统一数据交换标准的信息采集比对体系+IT评价比对指标数据库+专业评价测试方法”的技术与绩效评价模式的实现过程。
35-37

高稳定数字化开关电源研究

摘要:本课题将数字化技术和开关电源技术相结合,研制了数字化高稳定磁铁电源,成功应用于国家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项目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国内电源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电源控制器将数字信号处理(DSP)、高速高精度模数转换ADC及FPGA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具有智能通讯、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调节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38-40

人工湿地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雨水等进行处理,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等作用。人工湿地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美化生态环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在土地紧张的城市,可以与景观、湿地公园结合建设。近年来人工湿地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许多水质净化、水质改善以及水质保持项目中得到应用。本文根据文献检索、实际工程应用以及我国第一部人工湿地技术导则的出版对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44-46

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行LAGB治疗的50例单纯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LAGB均成功,其中6例联合行胆囊切除术,术后29例获得随访总减重10~76kg,平均27kg,平均减重百分比(excess weight loss percent,EWL%)54%,均无出现营养不良及其他并发症。结论:LAGB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手术方法,对肥胖合并的代谢紊乱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显著。
51-52

军用软件研制质量管理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军用软件研制质量管理的实际,进行了软件质量管理分析,对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个体软件过程、团体软件过程等方面策略进行阐述;同时对贯彻质量管理原则、集成更多领域知识、创新管理技术方式、推进过程定量管理、强化军用软件测试、实施软件试用和使用等方面措施进行了清晰的论述,以促进军用软件研制质量管理的发展。
53-54
中国科技成果杂志成果推广

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的环境保护战略转变的需要,提升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确保环境管理目标的技术可达性和环境工程实施的有效性,我国政府于2006年9月下达了《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任务。
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