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 11-1267/F 国内刊号
  • 0578-148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金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视点、金融科技、评论、人物、全球瞭望、观察思考、史话、数据、基层声音、随笔

中国金融 2017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以创新理念提升央行经理国库水平9-11

摘要: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创新、协调、绿色、丌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对新常态下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国库要把创新放在国库业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理论、制度、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库,不断提高央行经理国库水平。

“一带一路”产融合作的共赢11-12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金融界、企业界积极参与,坚持可持续和互利共赢原则,充分调动政府和市场、沿线国家以及国际资本等各方资源,通过用好开发性金融、推进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布局、更多地使用本币等多种方式,逐步形成以市场化为主的投融资体系,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落到实处。

中国金融杂志高端访谈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型全球化——访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全球主席博克纳13-16

摘要:数字形式的联结会使全球化更加稳固 魏革军:感谢主席先生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您最近在多处场合提到了全球化不断演进的新趋势,在世界部分地区保护主义思潮运动沉渣泛起的当下,请您谈谈对全球化下一步发展的看法。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我国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与运用17-19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从内部看,经济增速换挡、内需逐步释放。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为数众多的人口,地域差异较大,释放内需为末来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从外部看,我国正从贸易大国向对外投资大国转变。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对外投资的进程有所加快,国内居民亦有着对国外资产配置的切实需求。随着经济和汇率企稳,我国又将迎来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新的历史机遇。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20-23

摘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部门的责任与担当。近年来,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必须直面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方向、共同努力。本期我们特约请人民银行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结合辖内实际,共同探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

金融改革发展新动能23-25

摘要:随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重庆金融业将在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进程中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雄安新区建设中的金融26-27

摘要:河北辖内相关金融机构要从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创新、优化金融服务,防控金融风险等多层面发力,为雄安新区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28-30

摘要:综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信贷政策评估、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引导金融资源回归实体经济,

金融与农业供给侧改革31-33

摘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方式既要增加金融资源总量“补短板”,又要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推改革”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机制33-35

摘要: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一方面引导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一方面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和处置机制建设,

中国金融杂志商业银行
MPA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访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36-38

摘要:在中央要求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的大背景下,面对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并加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着力维护金融稳定。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个别MPA考核不达标的中小银行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监管惩戒。本刊记者专访了华夏银行张健华行长,请其对MPA考核的作用、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银行的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银行国际化与效率39-4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推进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自发机构、并购和依托战略合作伙伴等方式,逐步提升海外金融服务能力。

商业银行转型的双轨策略41-42

摘要:转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需要不断去研究去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经济金融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更趋紧迫。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创新43-45

摘要: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定必然会引起农业贷款需求总量及结构发生变化。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找准支持方位,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形态及农产品结构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本期专题特约请相关金融机构及专家学者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金融问题进行了探讨。

政策性银行服务现代农业路径46-47

摘要:农发行将服务农业现代化作为业务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政策性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基本构建了全面服务农业现代化的信贷产品体系,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48-49

摘要: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关注“三农”,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总量增产效果明显,但农业供给效率较低、供给质量不高、小农经济造成农业定价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农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从供给总量不足向供给结构老化转变,小农业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

供给侧改革中的农业保险50-52

摘要: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并均对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指导意见。实践中,尽管保险业从不吝于助力“三农”发展,但广大农村因经济欠发达、保险业务额度小、农户分散程度高、保险公司营销困难等客观原因导致“涉农”保险举步维艰。2007年中央财政将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正式列入财政预算,自此我国农业保险才有了长足的发展,开创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新纪元。

金融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52-54

摘要: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