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6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专家论坛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反立法则与生命科学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反立法则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法则,反立法则不同于对立统一法则;生命遵循反立法则而有序,起源于DNA的碱基对互补和DNA双链反向互补;生命在遵循反立法则而成序中,存在序变规律;反立法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321-328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论著

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Google Scholar、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EBSCO、SinoMed、CNKI、VIP和WangFang Data数据库,查找有关针灸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均限为建库至2015年4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10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治疗老年失眠患者在总有效率[RR=1.22,95%CI(1.15~1.28),P〈0.01]、疗后PSQI评分[MD=-1.36,95%CI(-1.93~-0.79),P〈0.01]、治愈率[RR=1.49,95%CI(1.27~1.75),P〈0.01]、随访后PSQI评分[RR=-2.06,95%CI(-4.12~-0.00),P=0.05]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针灸治疗老年失眠具有一定的优势。受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大样本和质量更高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332-336

芦山地震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意识

摘要:目的:了解4.20芦山地震1年后,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方法:采用PTSD问卷与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地震灾区芦山地区4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在震后1年,芦山当地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平均常模;中学生与小学生的PTSD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2.3%、14.0%,年级在主观评定因子(t=-2.03,P〈0.05),以及回避症状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62,P〈0.01);而在自我意识因子上,性别和年级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大部分因子与PTSD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灾后芦山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同龄儿童,他们的安全感降低,对自我意识不明确,这也是灾后创伤性应急障碍发生率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37-339

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艺术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施测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艺术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的日服用剂量,以及治疗前PANSS、PSP和SES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2艺术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NSS的评分低于治疗前,PSP及SES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9,-16.496,-17.674,10.051,5.706,6.639;P〈0.001);3治疗前后艺术组PANSS、PSP及SES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909,13.707,14.007;P〈0.01),治疗有效率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结论: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增强其社会功能及自尊。
340-342

艾瑞克森催眠恍惚状态脑波观察及免疫力改变

摘要:目的:了解躯体障碍患者在艾瑞克森催眠的催眠状态下,脑电图(EEG)的变化情况和免疫力的改变。方法:记录8名被试在实施艾瑞克森催眠的催眠前,催眠中和催眠后脑电alpha、beta、theta波出现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并检查被试在催眠前和催眠后的血常规。结果:躯体障碍患者在进入催眠状态时,较之催眠前和催眠后,alpha、beta、theta波均显著性增加(t1=-3.61,t2=3.14,t3=-4.64,t4=3.97,t5=-3.33,t6=2.72;P均〈0.05);血常规各项指标和IGA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被试在催眠过程中,皮层脑电出现了显著性的变化。
348-351

结直肠癌患者情绪体验、应激后成长和心理弹性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情绪体验、应激后成长和心理弹性的特点及三者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激后成长量表(PTGI)、特质焦虑量表(SAP)对某医院就诊196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结直肠癌患者的正性情绪与心理弹性、应激后成长呈显著正相关(r=0.657~0.705,P〈0.01),与特质焦虑、负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499~-0.439,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特质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472,P〈0.01),与心理弹性、应激后成长呈显著负相关(r=-0.575~-0.506,P〈0.01);结直肠癌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应激后成长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1),与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451,P〈0.05);结直肠癌患者的应激后成长与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537,P〈0.01);2负性情绪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应激后成长水平显著低于正性情绪组而特质焦虑则显著高于正性情绪组(t=-2.747~3.218,P〈0.05);3结直肠癌患者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特质焦虑具有预测应激后成长的可能,解释率为58.7%。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正性情绪体验越多,其心理弹性及应激后成长水平越高,焦虑及负性情绪体验越少,更有助于患者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351-354

甲状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健康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心率、血压和心理进行测查,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1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t=8.569,5.616,5.177;P〈0.01),术后心率、舒张压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t=5.244,2.329;P〈0.05);2术前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t=23.913,25.430,22.269;P〈0.01),术后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得分病例组高于对照组(t=15.637,4.346,8.261,35.581,38.738,11.704,48.345,7.645;P〈0.01);3病例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得分术前高于术后(t=8.234,7.107,6.152;P〈0.01);4病例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得分手术后高于手术前(t=-30.168,-10.379,-18.156,-14.221,-19.634,-19.077,-16.634,-21.645;P〈0.01)。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存在明显生理和心理问题,需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355-358

军事飞行员职业延迟满足的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员职业延迟满足能力的特征及与信任、自我和谐和人生意义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提高飞行员职业延迟满足能力提供依据。方法:用国内通用职业延迟量表、自我信任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中文人生意义问卷对403名3种机型飞行员进行调查,采用SPSS 18.0进行相关性和逐次回归分析。结果:飞行员职业延迟满足总分、职业延迟过程和职业延迟特质在年龄、军龄、婚姻状况上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职业延迟满足总分、职业延迟过程在不同机型组上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职业延迟特质存在差异(F=3.48,P〈0.05)。职业选择总分、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延迟满足特质分别与信任量表总分、人生意义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职业延迟各因子与自我和谐则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程度均为中等。结论:1战斗机飞行员职业延迟满足特质高于运输机飞行员,说明战斗机飞行员具有更高的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2军事飞行员职业延迟满足受人际信任、自我和谐、人生意义等因素影响,通过改善个体人际信任和自我和谐,可提高职业延迟满足能力,并可进行有效预测和控制。
358-361

服刑人员攻击行为特征及与公正感知的关系

摘要:目的:为了解服刑人员的攻击行为和公正感知的现状及关系。方法:以(罪犯)修订版AQ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为工具,抽取贵州省某监狱和河南省某监狱791名轻刑犯为对象,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结果:1服刑人员攻击行为处于一般靠上水平,公正感知不高;2不同受教育水平的服刑人员在愤怒和敌意得分有显著差异(F=4.52,3.03;P〈0.05)。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在愤怒、敌意和个人公正得分有显著差异(F=5.762,7.132,3.322;P〈0.05)。不同家庭关系的服刑人员在愤怒、敌意和躯体攻击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3.679,6.074,2.643;P〈0.05);3公正感知与攻击行为存在负相关,言语攻击和敌意对公正感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Beta=-0.141,-0.095)。结论:服刑人员攻击行为影响公正感知。
362-366

“90后”护士职业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90后"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培养护士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对293名"90后"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0后"护士职业价值观总均分为(3.16±0.74)分。学历不同的"90后"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P〈0.05)。结论:"90后"护士总体职业价值观认同度较高,护理管理者可根据影响"90后"护士职业价值观的因素,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和指导工作,进一步提升他们对职业价值的认同。
366-368

集中居住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安全感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集中居住农民与自然村居住农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安全感状况的差异,探究集中居住农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安全感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安全感量表对集中居住农民124人和自然村居住农民143人进行测量,并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集中居住农民在SCL-90总均分(t=-3.466,P〈0.05)和各因子得分(t=-2.533,-3.442,-3.843,-2.947,-3.341,-2.351,-2.714,-3.011,-2.500,-2.453;P〈0.05)都显著低于自然村居住农民;2集中居住农民在安全感量表中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t=2.192;P〈0.05)显著高于自然村居住农民;3集中居住农民的心理健康与安全感成正相关(P〈0.01)。结论:在短时期内,集中居住农民心理健康状况和确定控制感优于自然村居住农民,并且其心理健康状况与安全感有密切联系。
368-371

广东省狱警共情疲劳与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广东狱警共情疲劳与幸福感现状,并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共情疲劳简短量表和认知幸福与情绪幸福量表对268名狱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广东狱警二次创伤在警龄(F=2.681,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广东狱警主观幸福感在婚姻状况(t=2.645,P〈0.01)、工作岗位(F=7.613,P〈0.001)、年收入(F=9.188,P〈0.001)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广东狱警共情疲劳与幸福感成负相关(r=-0.203,P〈0.01)。结论:狱警共情疲劳处于中等水平;共情疲劳高低影响幸福感水平,即共情疲劳越高,
371-374

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LuLuo的中国人幸福感量表为工具,对285名服刑人员施测。结果: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显著(F=3.130,P〈0.05),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服刑人员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显著(F=5.357,P〈0.05);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r=0.605,P〈0.001);社会支持的不同方面对主观幸福感及其维度的预测力是不同的。结论: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主观支持有利于提高服刑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和改造的积极性。
375-379

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的基本状况及其与人格三维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283名艺术类职校生进行调查,数据结果应用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职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量表上得分集中在一二等级;2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2.69,-0.404;P〈0.01);3精神质和神经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04,P〈0.05;β=-0.208,P〈0.01),共可以解释社会适应能力19.3%的变异。其中,精神质对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最重要的预测作用。结论: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与其人格特征相互印证,不同人格类型艺术类职校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显著。
379-382

老年人慢性疾病、应对方式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与慢性疾病、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应对方式问卷对554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有无慢性疾病在老年人总体幸福感得分上有显著差异(t=-2.295,P〈0.05);2有无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应对方式各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t=-0.398,0.502,-0.630,-1.554,-0.178,-0.828;P〉0.05),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9.330,4.396,5.333;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F=7.547,2.930,4.611,5.329,8.562;P〈0.05);3慢性疾病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097,P〈0.05),总体幸福感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422,0.257;P〈0.01),与自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16,P〈0.01);4慢性疾病、解决问题、自责、求助能预测老年人的总体幸福感。结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等应对方式的慢性疾病是老年人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386-389

城市居民婚姻压力、社会支持与离婚意向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城市居民婚姻压力、社会支持与离婚意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在婚姻压力与离婚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城市居民婚姻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离婚意向问卷对422名城市居民进行施测。结果:1婚姻压力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195,0.118;P均〈0.05);2离婚意向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r=-0.216,-0.310,-0.182;P均〈0.05);3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婚姻压力和离婚意向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β=0.143,-0.127;P均〈0.05)。结论:社会支持是影响城市居民离婚意向的重要因素,并能有效调节婚姻压力与离婚意向的关系。
390-392

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心流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摘要:目的:考察人格、工作满意度与心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心流在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以257名来源于山东省某制造业公司的员工为被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心流量表,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r=-0.13,P〈0.05),开放性、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r=-0.26,-0.30;P〈0.01),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r=0.31,P〈0.01),外倾性与心流正相关(r=0.16,P〈0.05),责任心与心流正相关(r=0.21,P〈0.01),开放性、宜人性与心流负相关(r=-0.26,-0.27;P〈0.01),心流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r=0.71,P〈0.01);2回归分析发现,心流在开放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结论:心流在人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重要作用。
393-396

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情绪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征及其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情绪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陕西某师范院校341名师范生进行测试。结果:1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专业、生源地以及低年级组与高年级组差异(t=2.190,2.362,2.339,2.105;P〈0.05);2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情绪,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情绪均存在显著相关(r=0.423,0.219,0.405;P〈0.01)。结论: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以及学业情绪显著相关。
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