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4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精神卫生

利培酮、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腹部脂肪沉积的影响及瘦素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脂肪沉积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首次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利培酮(n=26)、阿立哌唑(n=23)治疗,疗程8周。于基线、4周、8周时采用CT分别测定腹部内脏脂肪(VA)、皮下脂肪(SA)面积、内脏脂肪/皮下脂肪比值(VA/SA),同时观察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利培酮组4,8周时VA(分别t=2.704、7.130,P〈0.05、0.001)、VA/SA(分别t=5.244、6.034,P均〈0.001)均较基线增高,8周时SA增高(t=3.132,P〈0.01);阿立哌唑组VA、SA、VA/SA在4周、8周时的改变均不显著(P均>0.05);②利培酮组8周时瘦素水平较基线显著升高(t=2.838,P〈0.01),4周时则无显著变化(P>0.05);阿立哌唑组4、8周时瘦素水平均较基线无显著变化(P均>0.05);③两组基线及4,8周时的瘦素水平均与SA正相关(r=0.414~0.535,P〈0.05~0.01);利培酮组8周时的瘦素水平与VA/SA正相关(r=0.527,P〈0.01)。结论利培酮可致女性精神分裂症腹部脂肪沉积、以腹部内脏脂肪最为明显,并与瘦素的增高有关,而阿立哌唑对此影响较小。
961-964

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5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成试验组28例(利培酮+阿立哌唑5mg/d)和对照组30例(单用利培酮),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PANSS评定、外周血泌乳素浓度测定,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根据PANSS减分率,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8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P>0.05)。治疗末试验组PANSS阴性症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t=2.252,P〈0.05);②试验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水平无明显变化(t=0.611,P=0.546),对照组治疗后泌乳素测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9.997,P=0.000),且显著高于试验组(t=10.501,P=0.000)。结论利培酮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肯定,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可能比单用利培酮效果更佳,且不易引起高泌乳素血症。
964-96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生活事件交互作用对抑郁自杀未遂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生活事件交互作用对于抑郁障碍自杀未遂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伴自杀未遂行为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无自杀未遂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各80例,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BDNF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DR软件包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①与重性抑郁障碍无自杀未遂组相比,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组rs6265 AA基因型频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80,P=0.025);自杀未遂组A等位基因频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1,P=0.043)。②MDR结果显示,BDNF rs6265基因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交互作用模型,该模型的检验样本误差较小(0.4686),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符号检验P〈0.001。结论 BDNF rs6265基因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该交互作用与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行为发生相关。
967-969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诊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诊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将首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8周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末总有效率分别为度洛西汀组89.8%、帕罗西汀组87.2%。治疗1周末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续评分均呈持续性下降;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服药初期帕罗西汀不良反应较度洛西汀明显严重,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结论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起效更快,安全性、依从性方面优于帕罗西汀。
970-972

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女性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女性首发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女性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分别应用舒肝解郁胶囊和西酞普兰治疗。应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HAMA)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分析不良反应。结果 HAMD-17和HAMA评分同组比较,治疗2周、4周、6周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非常显著(t=9.63~17.58,P〈0.01);两组间治疗前、治疗2周、4周、6周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统计研究组不良事件较对照组少。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与西酞普兰相当,副反应较少。
977-978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精神卫生知晓率状况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精神卫生知晓率的状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某高校394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20项)》作为调查工具。结果大学生的总体正确知晓率为66.9%,女大学生的知晓率(71.9%)高于男大学生(60.9%);从年龄方面比较,最小年龄(19岁)的知晓率最低,为56.7%。随年龄增长,知晓率基本呈递增趋势;从年级方面比较,四年级的知晓率最高,为72.4%。结论北京某高校大学生精神卫生知晓率达到国家卫生部标准,且女生好于男生。随着年龄和年级的递增,精神卫生知晓率情况越好。
980-983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褪黑素水平

摘要:目的对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褪黑素(MT)水平进行对照研究,探索MT在TD病因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伴发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TD组,n=32)测定血清M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TD严重程度,并与不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非TD组,n=32)。结果①TD组血清MT水平显著低于非TD组(t=2.403,P=0.026);②TD组血清SOD水平显著低于非TD组(t=2.318,P=0.032),血清MDA水平则显著高于非TD组(t=5.011,P=0.000);③TD组患者AIMS总分与血清MT水平负相关(r=-0.396,P=0.023),与血清MDA水平正相关(r=0.431,P=0.012),血清MT水平与SOD水平正相关(r=0.361,P=0.036),与MAD水平负相关(r=-0.469,P=0.009)。结论血清低MT水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TD的易患因素之一,并可能与氧化应激机制有关。
983-985

阿立哌唑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合并阿立哌唑对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40)在使用奥氮平治疗的同时合并阿立哌唑(10mg/d),对照组(n=40)单一使用奥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测定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以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IR。结果①治疗后研究组、对照组BMI、FPG、INS、HOMA-IR均较治疗前增高(t=2.234~5.152,P〈0.05或0.001);②研究组治疗前后BMI、INS、HOMA-IR的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t=2.329、2.667、3.076,P〈0.05或0.01);③两组BMI变化值与HOMA-IR的变化值均有显著相关性(分别r=0.339、0.423,P〈0.05、0.01)。结论阿立哌唑可改善奥氮平所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并可能与其对体重增加的改善作用有关。
986-988

综合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训练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唐山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中国神经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试验组应用综合训练,例如健康教育、心理援助、工娱疗训练(森田疗法)、社会技能训练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组间对比以及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定(SDSS)。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社交技能,参与活动的态度和活跃性以及各方面责任心相较对照组患者均有显著提高(t=3.56,6.22,11.70;P〈0.01)。结论药物基础上合用综合训练更有效提高了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988-990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

摘要:目的比较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或氯硝安定合用利培酮及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进入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安定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期4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疗效,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5.41,P〈0.01),A、C两组疗效优于B组。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在5天末(χ2=1.526,P>0.05)、1周末(χ2=1.529,P>0.05)、2周末(χ2=1.335,P>0.05)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在肌强直(χ2=22.388,P〈0.01)、震颤(χ2=8.633,P〈0.05)、扭转性运动(χ2=1.335,P〈0.05)及静坐不能(χ2=6.341,P〈0.05)等椎体外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993-995

维生素B〈sub〉12〈/sub〉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探讨抗抑郁剂合并维生素B12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查,将筛查出的维生素B12缺乏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口服西酞普兰20~40 mg/次,每日1次,治疗8周;研究组根据病情口服西酞普兰20~40 mg/次,每日1次,同时合并使用维生素B12,治疗8周。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1,2,4,8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分别查血清维生素B12浓度。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水平(359.7±183.2)pg/ml,维生素B12缺乏发生率为19.5%,研究组与对照组第1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2,4、8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治疗后4,8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血清维生素B12浓度负相关。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水平较正常明显降低,维生素B12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B12辅助抗抑郁剂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996-99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身医学

电话随访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随访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均按照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随访组定期电话随访,对照组门诊随诊,干预1年。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A-D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用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水平评定血糖控制效果。结果在干预后6月末和1年末,随访组FBG、PBG控制水平低于对照组(t=9.378、6.952、3.336和2.897,P〈0.01);ADQOL各因子分下降幅度随访组显著大于同期对照组(t=3.729、5.252、8.357、8.332、3.072、4.756、2.049和4.795,P〈0.05)。随访组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5.092,P=0.000)。结论电话随访干预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快捷简便,经济实惠。
998-1000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以人格特质内外向维度为调节变量探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修订版、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以及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对183名唐山市人民医院的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4个领域以及总体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指数A呈正相关(P〈0.05,P〈0.01),癌症患者生命质量中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便秘、腹泻、经济困难8个症状领域与生活满意度指数A呈负相关(P〈0.05,P〈0.01);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09,P〈0.01),而癌症患者的人格特质E对于患者生命质量对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601,P〈0.05)。结论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生活满意程度越高,人格特质E对患者生命质量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有明显的弱化作用。
1003-1004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职业心理

北京某学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北京某区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为建立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及教师心理援助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该区407位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验,利用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CL-90各因子得分轻、中度,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抑郁、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恐怖。重度检出率从高到低是躯体化,然后是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再后是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而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没有超出4分。筛查阳性率(总分>160)为26.68%。女教师在强迫(t-=2.84,P〈0.01)、抑郁(t=-3.09,P〈0.01)、焦虑(t=-2.17,P〈0.01)3个因子得分高于男教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组各因子无统计学差异。已婚教师躯体化因子高于未婚教师(t=-2.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教师只在躯体化因子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88,P〈0.01),事后分析提示25岁及以下年龄组与36~45岁组和45岁及以上年龄组均有差异,26~35岁组与45岁及以上组有差异。但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段、学历其心理问题阳性筛查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不同岗位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及心理问题阳性筛查率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班主任的因子得分和心理问题筛查率(34.42%)均比较高。结论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需尽快建立小学教师心理档案系统,设计实施针对小学教师的心理援助方案。
1005-1008

农村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与学校组织氛围的关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农村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其与学校组织氛围的实证关系。方法运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和学校组织氛围问卷对290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农村教师教学效能感均分为4.30分;班主任教师与非班主任教师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总体教学效能感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64,P〈0.01;t=2.20,P〈0.05);教龄因素和教课门数对农村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显著影响(F=5.12,P〈0.001;F=4.83,P〈0.01);学校组织氛围的一些维度(如专业发展、目标一致性)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且对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农村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校组织氛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组织氛围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1009-1011

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与生存质量及自我和谐

摘要:目的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与其生存质量、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忠诚问卷、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289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测评。结果多数高校青年教师(78.9%)认为自己的生存质量总体水平较好,他们的生存质量与职业忠诚(r=0.537,P〈0.01)及其多个因子相关显著;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忠诚与自我和谐及各因子相关显著(r=0.566,0.329,0.621,0.230;P〈0.01)。结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忠诚状况良好,并与其生存质量、自我和谐相关。
1012-1014

考军校士兵睡眠状况及与考试焦虑的关系

摘要:目的调查考军校士兵的睡眠状况,研究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考试焦虑量表(TAS)为评价工具,调查278名考军校士兵睡眠质量及考试焦虑的发生率。结果①考军校士兵SRSS有睡眠问题的占52.52%;在睡眠不足(t=5.31,P〈0.01)、睡眠时间(t’=15.60,P〈0.05)、睡眠不稳(t=2.45,P〈0.05)、噩梦夜惊(t’=7.13,P〈0.05)及服药情况(t=7.30,P〈0.05)这5个因子上的得分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考军校士兵有明显焦虑感的占29.14%;考试焦虑总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P〈0.01);③考军校士兵的SRSS除服药情况外,其它各因子及总分都与考试焦虑成正相关。结论考军校士兵有睡眠问题的过半数,主要是睡眠不足、睡眠不稳及噩梦夜惊;考试焦虑总体处于低水平,但有明显考试焦虑感的接近三分之一;睡眠质量越差的考生常伴有考试焦虑感。考军校士兵的睡眠质量值得关注和改善。
1014-1016

首次夏秋季入伍新兵情绪社交孤独感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首次夏秋季入伍新兵情绪社交孤独感的状况。方法应用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队2013年564名入伍新兵进行整群抽样测试研究,然后对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①ESLI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性相关;②新兵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国内青年常模(t=9.48,8.5,15.39,14.88,8.57,11.94,8.59,13.96,6.90,6.96;P〈0.01)、军人新兵常模(t=19.53,14.29,19.07,19.89,18.14,13.13,21.72,23.68,23.91,13.11,21.47;P〈0.01);③不同性别的新兵孤独感各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t=3.516,4.392,3.481,3.855;P〈0.01),是否独生子女对孤独感影响无显著性差异;④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情绪孤立与社交孤立有显著性影响(F=3.746,6.241;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表明,高中组新兵得分明显高于中专组;不同的文化程度对情绪孤独、社交孤独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2013年入伍新兵的孤独感较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新兵的孤独感受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男兵和高中文化的新兵更容易感受到孤独感。
1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