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精神卫生研究

综合康复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远期疗效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康复措施和单纯药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远期疗效。方法对在3年多前接受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的16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在中断综合康复训练2年后,和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1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进行再次评定。结果①MM SE:两组在定向力(t=4.820,P〈0.01)、语言(t=5.466,P〈0.01)方面的分值和总分值(t=6.1276,P〈0.01)均有显著差异;②SANS:两组在思维贫乏(t=3.836,P〈0.05)、注意障碍(t=2.248,P〈0.05)方面的分值和总分值(t=2.435,P〈0.05)均有差异。结论综合康复措施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远期疗效。
132-134

文拉法辛对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开放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达到显著进步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安慰剂治疗1年,并于治疗前、后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治疗1年后,研究组和对照组WAIS测验比较,VIQ、PIQ、和FIQ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4,P〈0.05),WMS及WCST测验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7,P〈0.01),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益。
135-136

舍曲林合并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理性情绪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在门诊治疗的强迫症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用理性情绪疗法合并舍曲林(28例为观察组)和单用舍曲林(28例为对照组)治疗;于入组时、治疗6周、6个月及1年后分别用Y-BOCS量表、HAMA量表评定病人,并于治疗1年后用SDSS量表评定病人。结果 1治疗6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6,P〈0.05);2治疗6周后两组Y-BOCS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P=0.02);3治疗半年后两组HAMA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P=0.006);4治疗1年后两组SDSS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理性情绪疗法联合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病人容易接受。
136-138

文拉法辛对氟西汀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文拉法辛对氟西汀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经氟西汀治疗8周无明显疗效的34例抑郁症患者以文拉法辛治疗6周(研究组),剂量为(100±20)mg/d。在文拉法辛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监测血压,记录不良反应。选择同期门诊34例年龄、诊断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6周,剂量为(99±25)mg/d。结果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从第1周末起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一直持续至治疗第6周末。研究组治疗第6周末的有效率达68%(23/34),临床治愈率达53%(18/34);对照组分别为77%(26/34)和59%(20/3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口干、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对氟西汀治疗8周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138-140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A型行为问卷,测定200例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对其心身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SCL-90结果与常模比较,焦虑性神经症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高(t=153.04,P=0.000);A型行为问卷结果显示,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A型行为问卷总分和时间紧迫感、无端敌意2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常模(t=5.45、2.14和6.33,P〈0.05),其中总分及无端敌意有显著差异性(t=5.45和2.14,P〈0.01);对其与SCL-90进行相关分析显示,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SCL-90中偏执因子与A型行为问卷中无端敌意因子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敌对人格与心理健康有关。
140-142

齐拉西酮与氯丙嗪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5月入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36、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副反应量表(TESS)≤1且家属同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分组。患者入组后每天静脉给予齐拉西酮注射液5~40mg或氯丙嗪注射液50~100mg,疗程为3天。结果治疗前、后评分两组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2~4.1,P〈0.05或0.01),而在治疗结束时BPRS、PANSS量表评定两组总分和各因子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TESS量表评定齐拉西酮组副反应明显少于氯丙嗪组。经χ2检验大部份项目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有明显疗效,不良反应比氯丙嗪少。
142-144

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保定市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供依据。方法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城乡2个示范区为调查群体,重点调查社区医生、社区干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及普通人群共3854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被调查者总知晓率为56.91%,城市居民知晓率为58.97%,乡村居民知晓率为55.55%;②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科普知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1)、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精神疾病危险行为的认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83,P〉0.05);③不同群体比较,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353.22,P〈0.001)。结论城乡居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存在较大差异,乡村居民知晓率普遍较低。
144-146

精神超脱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超脱治疗焦虑症的作用。方法将54例符合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精神超脱治疗组26例,舍曲林组28例,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评定及治疗后疗效自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期比较精神超脱组较舍曲林组下降显著(t=3.06,2.8;P〈0.01)。S-AI评分两组均明显减少,且以精神超脱组减分显著(t=3.66,2.70;P〈0.01或〈0.05);T-AI评分精神超脱组较治疗前及舍曲林组均出现明显差异(t=2.52,2.16;P〈0.05)。自评疗效精神超脱组明显高于舍曲林组(χ2=6.34,P〈0.05)。结论精神超脱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疗效满意,且对健全人格有积极意义。
146-148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进食障碍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进食障碍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使用进食障碍调查量表(EDI),家庭功能量表(FAD)对29例AN患者的进食障碍及其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对其身高体重指数(BMI)进行计算,并与大学生样本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AN患者EDI对瘦的追求,贪食,对身体不满意,无效感,完美主义,对他人不信任,内省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AD中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以及总的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DI各因子与FAD各因子存在相关,身高体重指数也与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反应,行为控制,总的功能存在相关(P〈0.05)。结论 AN患者不仅在对瘦的追求,贪食,对身体不满意,无效感,完美主义,对他人不信任等存在不恰当的信念,并且存在家庭功能的失调,家庭功能的失调不仅在心理上与AN患者求瘦等信念有关,在生理上与身高体重指数有关。
148-150

保定市2004-2008年自杀行为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情况,为预防自杀和危机干预提供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保定市4家医院急诊科近5年内收治的2121例自杀行为者的资料,并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自杀比例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所占比例为77.56%),乡村高于城市(农村占55.68%;城市占44.32%。);自杀方式以服毒居多;91.87%自杀者未求助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为主。结论社会应加强对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对在综合医院急诊科自杀未遂者的危机干预。
150-152

大学生神经症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神经症发病情况,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作为诊断标准,对200名滨州医学院在校大学生神经症患病状况进行调查诊断。结果神经症15例(患病率为8.43%)。其中男11例(患病率为13.54%),女2例(患病率为2.4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9,P〈0.05)。患神经衰弱4例(患病率为2.25%),患躯体形式障碍1例(患病率为0.56%),焦虑症3例(患病率为1.69%),强迫症6例(患病率为3.37%),恐怖症1例(患病率为0.56%)。结论本研究中,大学生神经症患病率男生大于女生。神经症应列为大学生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52-154

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对照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石杉碱甲100ug,2次/日,尼莫地平30mg,3次/日。对照组32例,服用石杉碱甲100ug,2次/日。两组总疗程为12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作为评价指标。结果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12周后MMSE、ADL分数分别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3.25±2.71,25.39±5.37,P〈0.01)。结论石杉碱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较单用石杉碱甲可显著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154-155

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以氯丙嗪为代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和以利培酮为代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的影响差异、机制及意义。方法将2009年入住本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各30例,采用酶藕联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2,4,6,8周时体内血清CK值变化。结果氯丙嗪组于治疗各周CK值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因作用机理不同致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CK的影响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158-159

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特征对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特征。方法采用一般资料和作案相关特征调查、《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BPRS),73例非北京市户籍的流动人口与105例北京市户籍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1流动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在作案年龄、总病程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有差异,流动人口作案年龄偏小,病程较短;2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相比,流动人口精神病人在委托单位、既往犯罪、作案地不同,流动人口多有既往犯罪,犯罪地多选择城区;3与本市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相比,流动人口精神分裂症的BPRS评分中的对身体关怀、夸大分数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有肇事肇祸行为的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作案年龄、总病程、犯罪地、既往犯罪及精神病症状等方面与本地的具有差异,提示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于来京务工人员多给予关心支持,以便有效预防流动人口的精神病人在北京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160-162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身医学研究

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调查及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以探讨影响家属焦虑状况的相关因素,从而寻找相应的对策,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埃森克个性测验人格问卷(EPQ),对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探寻导致焦虑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中的限制性logistic回归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家属罹患焦虑障碍与已付的医疗费用(OR=3.491,P〈0.05)、病人得知诊断的时间长短(OR=4.689,P〈0.05)、一起照料病人的其他家属的人数(OR=6.398,P〈0.05)、家属个人性格的倾向性(OR=4.522,P〈0.05)等因素有关。结论已付的医疗费用越高、病人得知诊断的时间越短、一起照料病人的其他家属的人数越少、并且个人性格内向的家属更容易产生焦虑症状。因此,应对那些得知诊断不久、性格内向及较少有人能帮忙照顾病人的家属,特别是花费巨大的家属给予心理支持和关怀,从而达到节省医疗资源的目的。
165-167

心身疾病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心身疾病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方法本研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分别对62例心身疾病、66例抑郁症患者和60名正常健康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心身疾病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Ⅰ、Ⅱ、Ⅳ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1=4.230,P1=0.000);抑郁症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2=4.903,P2=0.000);心身疾病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1=0.365,P1=0.716);抑郁症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分高于对照组(t2=16.143,P2=0.000)。结论述情障碍各维度均参与了心身疾病和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心身疾病存在一定的抑郁情绪。
167-169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群体心理研究

成都市劳教人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对成都市某少教所劳教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对300名劳教人员进行一般情况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阳性的占47.58%;劳教人员心理健康与常模比较各个维度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劳教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常模;积极应对方式与其他因子呈正相关(r〉0.3),消极应对方式与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均呈正相关(r〉0.3);劳教人员的年龄与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和SCL-90总均分呈正相关(r〉0.3)。结论劳教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劳教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劳教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170-172

济宁市某精神病院护士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病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济宁市某精神病院抽取5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同样方法在当地某综合性医院抽取54名护士作为对照组,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生活质量总体评价(t=2.601,P=0.012)、躯体功能维度(t=2.785,P=0.008)、总分(t=2.026,P=0.049)、因7进食功能(t=2.519,P=0.015)、因14自尊(t=2.381.P=0.021)、因15社会支持(t=2.821,P=0.007)、因16人际交往(t=2.968,P=0.005)与综合性医院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它维度及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病医院护士在生活质量方面较在综合医院护理人群的低,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态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精神病医管理者应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改善其工作条件,帮助她们适当减压,提高护理质量。
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