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公益性地质工作论坛、调查与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学习与借鉴等。
  • 主管单位:自然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2-6995
  • 国内刊号:11-5172/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9
  • 综合影响因子:0.851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卷首语

承前启后深化改革所实做好新常态下的国土资源工作——2015年新春寄语

摘要:刚刚过去的2014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新的职责定位,全面服务“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大局,改革创新、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目标,服务稳增长、调结构,积极主动做好资源配置,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在尽职尽责保护资源方面,突出重点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措施,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基础;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方面,高举节约集约大旗,以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实施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示范基地建设,积极部署新一周期模范县(市)创建行动;在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方面,坚守“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土地制度改革底线,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优先保障棚户区改造、养老服务业等民生用地;在推进深化改革方面,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顶层设计,部署了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此外,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着眼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开展了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工作。
1-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特约专稿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及其实现方式研究——不能用资源税完全替代权利金

摘要:矿产资源所固有的天然价值是其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矿产资源作为矿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矿产品价值的重要组成。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反映的是财产权的交换,通过权利金制度实现这种交换,既能公平公正地维护供求双方的利益,又能形成节约集约使用矿产资源的有效机制。权利金突出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财产属性,对矿产资源绝对收益的收取突出了实际消耗的矿产资源量,对矿产资源级差收益的收取突出了与超利润的挂钩。不能用资源税完全取代权利金。
4-8

关于加快推进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的若干思考

摘要:新一轮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在修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原矿法框架,形成了12章100条内容的矿法修订草稿,修改的主要内容可总结归纳为九个方面。其中涉及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关于矿法的定位、矿法宗旨与调整范围、矿业权属性;难点问题主要有关于矿业权审批改革、矿业权出让方式、矿业权价款、资源税费改革。下一步矿产资源法修订应在内容方面增设“矿产资源保护”一章,调整“矿业权”的内容,补充“地质资料和矿产资源储量”的内容,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调整为“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与和谐矿区”,完善“矿产资源税费”的内容;同时,应采取“主法加众条例”模式,新设、修订和保留部分配套法规。
9-12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

陆海统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摘要:构建陆海开放型国土开发综合格局要强化“三纵四横”轴线的支撑作用,加强沿边沿海对外开放开发平台建设,积极谋划建设南海海上开放开发经济区。实施沿海地带发展空间布局调整要优化以城市群为支撑的沿海地带综合布局、优化海岸带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协调港-城-园发展关系,推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开发空间布局优化。
13-15

国外自然资源公共服务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国外自然资源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是一体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行政管理紧密结合,形成法规—规划—实施管理—评价—法规一套动态的自然资源管理流程,使行政管理真正科学、有效。国外自然资源公共服务针对自然资源管理者、使用者的需求来提供,主要有财政资助、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三大类。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启示:(1)扩大自然资源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2)建立完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政策和体系;(3)加强自然资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建设;(4)在完善基础数据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加强产品开发。
16-19

基于土地收储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思考

摘要:构建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我国闲置农村宅基地、提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重要手段。借鉴城市国有土地储备制度,结合农村宅基地特征,建立基于土地收储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需要制定统一规范、科学严谨的宅基地收储流程,建立合理的收储补偿标准,制定科学的补偿主体利益分配制度,完善相应的运行保障与监管制度。外部环境建设方面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科学编制区域居民点体系规划,制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管理实施细则”,探索农村宅基地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偿使用制度。
20-24

缩小征地范围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衔接机制研究

摘要:通过研究缩小征地范围试点工作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工作,采用文献检索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以缩小征地范围改革为起点,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成功流转为终点;两者的衔接关系贯穿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建议: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缩小征地范围;制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流程及资料清单;建立国家与集体两个主体供地规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与征收补偿标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总量动态的平衡机制。
25-28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技术经济研究

供需视角下煤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

摘要:通过分析煤炭供需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煤炭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熵值法和TOPSIS分析方法,对2008-2011年中国煤炭安全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造成煤炭安全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新增煤炭探明储量的变化、替代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煤炭资源供需增速比值的变化。因此,维护我国煤炭安全需要进一步增加煤炭探明储量、提高替代能源消费比例和维持煤炭供需增速稳定,实现煤炭的有效供给。
29-33

大庆海外石油钻探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摘要:以大庆钻探工程公司承揽的海外石油钻探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和收集150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专家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海外石油钻探项目的风险预警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海外石油钻探项目的风险预警评价模型。研究显示:(1)大庆海外石油钻探项目的总体风险管控良好,但仍存在较大优化空间;(2)政治经济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对项目总风险的影响很大。政策建议:(1)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较低风险水平的因素可以忽略,而对于较高风险水平的因素必须进行监控;(2)主要从政治经济风险、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方面来改进。
34-38

浅议地质调查项目实验测试工作预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按现行的预算编制要求,地质调查实验测试费用需拆分至相关财务费用科目并作为执行和审计的依据,但经估算,拆分数据与实际发生费用相去甚远。实验测试经费预算中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中无法“精细预算”、预算标准与实际情况不吻合;(2)实验测试工作周期不确定、受野外工作情况制约,实验测试类委托业务无法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对改进实验测试预算编制方法的建议:(1)实验测试预算管理跳出“费用科目”拆分,在预算中以工作手段体现,建议在预算附表中增加“实验测试费”表;(2)实验测试预算不区分是否为委托业务;(3)对实验测试工作手段标准进行动态调整;(4)给出实验测试工作适当的预算调整空间。
39-42

基于GIS的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基于GIS技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模型对苏州工业园区1995-2013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18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化十分迅速,其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定的转化,耕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园地,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耕地;在这18年间,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人文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政策驱动是导致苏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三个主要因素。
43-46

基于物联网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监管平台研究与应用

摘要:以物联网为基础,构建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监管平台,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分别对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与配置、国土资源规划、国土资源利用与国土资源保护四个方面实现了监管;基于此,提出了国土资源监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主要监督平台,包括形势分析、核查比对、监测预警、廉政建设、集约评价和绩效评价6种监管模式。以黄石市为主要示范区,从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两个方面对监管平台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黄石市在国土资源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和示范效果。因此,基于物联网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监管平台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方法是科学合理的,但由于技术及时间等的限制,该平台仍须改进。
47-51

基于产业转移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摘要:基于产业转移特点,构建以土地保障与监管工作流程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技术集成框架,明确集成方法、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进行集成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以工作流为核心的产业优选、用地保障、空间引导和用地监管的集成系统,可以实现产业用地的合理保障和有效监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应用前景。
52-5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产业经济

基于地勘事业单位发展实际的分类改革路径探讨——以安徽省地勘局为例

摘要:以安徽省地勘局为例,地勘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虽取得较大成绩,但地勘企业面临的经济基础薄弱、主要职能不适合企业化、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等困难决定了暂不具备全盘企业化的条件,只能走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之路。具体是改为公益一类还是公益二类,各单位只有在明确职能定位、分清主业方向的基础上,对照条件、合理定位、科学分类,选择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改革路径才是正确之举。同时,政府相应的扶持政策也是改革成功推进的必要保障。文章针对划分为公益一类、二类的地勘单位提出相应扶持政策建议。
56-60

我国地质科技转化与应用现状研究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地质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我国地质科技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科技成果以及转化与应用现状,归纳总结出我国地质行业的科技投入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相脱节、科技服务工作水平亟待提高、地质勘查科技人才问题亟待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国际合作仍需加强等问题,为地质工作的发展尤其是地质科技工作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61-6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生态文明建设专栏

绿色矿业的经济学分析──绿色矿业系列研究之一

摘要:矿业开发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产生了负的外部性。运用外部性分析和减排费用—污染水平分析表明:当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减排成本时,实现了绿色矿业。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绿色矿业要求环境扰动量必须小于或等于区域初始环境容量的均衡点。这一结论可进一步为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矿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66-68

我国煤层气清洁开发利用法规障碍及政策建议

摘要:利用CO2注入和置换进行煤层气清洁开发兼具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类具备潜在价值的新型能源技术应用方向。发达国家尝试将煤层气清洁开发利用机制纳入原有的能源法规框架下,但存在着不成体系、相关规定冲突等问题;我国当前更多的是指引性的科技规划,缺少操作性强、针对行业发展的具体做法。需要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设计适应我国能源特点和技术储备的煤层气清洁开发利用政策法规:立足于碳封存机制与煤层气产业的契合点进行顶层设计,从外部效应入手鼓励CO2-ECBM产业发展;对于CO2-ECBM比照新能源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创新成本分担机制;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领军企业,实现CO2-ECBM规模化技术突破。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