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公益性地质工作论坛、调查与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学习与借鉴等。
  • 主管单位:自然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2-6995
  • 国内刊号:11-5172/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9
  • 综合影响因子:0.851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热点评述

努力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水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此,作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全面履行政府所赋予的职能。在我国,行政机关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繁重管理任务,实施80%以上的法律法规,其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不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就不可能做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特约专稿

基于新常态的广西地矿经济发展对策

摘要:为探求广西地矿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我国经济新常态进行指标描述,引入地勘投入弹性系数对新常态影响下的地勘经济主要特征及广西地矿经济优劣势进行分析,运用生产函数模型对广西地矿经济运行走势进行预测,提出适应新常态,推动地矿投资做实做大、地矿建设领域做宽做强、社会地勘项目服务做优、工贸及服务业做活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打造广西地矿经济升级版的主要对策。
4-9

矿业权流转问题及法律规制--矿业权流转问题研究系列之三

摘要:矿业权流转是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核心和关键,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使用权的政治、法律和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对地勘单位而言,矿业权流转中的法律风险有:(1)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合规性缺陷;(2)违规或非法操作导致的合法性隐患;(3)流转实践中因矿业权本身瑕疵、流转双方报批手续瑕疵,以及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流转、矿业权整合和矿业权流转不符合条件等原因导致的风险。为此,要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合规合法的矿业权管理流程,发挥审计法务、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依法规范矿业权流转;同时,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专业律师防范法律风险,并重点关注交易伙伴选择和交易合同。
10-14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经济

铁矿资源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基于全球铁矿石基本情况以及我国铁矿石资源形势、境外风险勘查开发战略,全面统筹,加强对国外铁矿资源开发投资,积极发展我国全球性钢铁企业,是我国铁矿资源全球配置的重要选择。我国投资国外铁矿资源开发,要统一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关系;做好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谨慎态度进行预可研工作;重视资源开发的经济可利用性评价;落实资金和基础条件。发展我国全球性钢铁企业建议:开展全面国际合作,建立国际化多元企业;全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促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矿业投资并购,打破行业价格垄断;实施全球资源战略,构建铁矿资源储备体系;重视资源民族情节,融入当地开发环境。
15-19

我国稀土夺回定价权对铁矿石定价权带来的思考

摘要:我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却长期得不到相对应的定价话语权。与之对应的,我国稀土行业也曾一度丧失定价权,但通过限制出口量、限制产量、加强行业整合、规范行业准入等一系列动作,重新夺回定价权。稀土拿到定价权对争取铁矿石定价话语权的启发:(1)铁矿石和稀土一样,在我国都遇到了技术水平不够的问题,突破技术封锁,提高贫铁矿冶炼技术;(2)行业整顿继续深入,提高准入门槛;(3)我国应以稀土换取铁矿石等资源话语权。
20-22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

矿产资源产权分配制度分析

摘要:对矿产资源产权初始分配进行理论梳理,肯定先占在产权初始分配中的正当性。我国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特点表现在权利主体和权利属性的复合性。私人要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实现,一是通过出让取得矿产资源使用权;二是在矿产资源使用权市场上以交易取得。合理构建我国的准物权法律体系,并防止行政权力产权化的趋势,能够有效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和矿产资源使用权的有效对接。
23-27

海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海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青苗补偿费没有统一标准和相关政策;项目后期管护难;设计深度不足,变更较多;项目选址不合理;公众参与度不高,支持度不高;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设备配置缺乏;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市场机制薄弱。对策建议:合理制定青苗补偿费用标准并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后期管护,落实责任;合理进行规划设计,严格设计审查和责任追究;提高公众参与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整治项目的支持度;加强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训;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金,拓宽融资渠道。
28-30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由于规划本质界定不合理、政府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规划组织结构不合理、土地分区缺乏独立性、个体权益保障水平低等深层次原因,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规划权限集中,微观设计缺位;(2)规划效力滞后,管制效果薄弱;(3)规划分类概略,衔接模式粗放;(4)目标分解粗略,实施措施缺乏;(5)分区模式不当,管制规则不足;(6)公共参与缺失,权益保障不力。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改革的建议:(1)深化简政放权,加强部门协调;(2)改革土地分类,促进城乡一体;(3)优化土地分区,实现定量管制;(4)立法公共参与,保障主体权益。
31-35

“制度+科技”管理机制下的低丘缓坡差别化利用

摘要:当前低丘缓坡综合利用对破解保发展保红线中的用地难题具有现实性,同时积极性要素与消极性要素并存,缺乏差别化管理制度,制约了低丘缓坡综合利用科学发展。构建包括制度与科技有机综合管理平台、差别化政策效度目标和全领域管理机制框架在内的“制度+科技”管理新机制,有利于拓展用地空间,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低丘缓坡综合利用效用最大化,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确保不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前提下,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
36-40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生态文明建设专栏

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原因与建议

摘要:国土资源预算绩效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尚待健全、评价结果应用水平不高、绩效目标填制存在困难等方面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投入式预算管理方式还没有根本改观、公共产品产出与企业产出效益有着本质不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自己独有特点等。建议: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绩效理念;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融合预算绩效和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分类细化、补充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指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指标库;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强预算绩效信息平台建设。
41-44

新时期应加强地调基础定额采集与核查工作

摘要:近年来地质调查预算基础定额调查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基础定额采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1)定额数据采集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2)基层单位定额基础薄弱,填报人员存在理解偏差;(3)当前地质工作组织实施方式对基础定额采集产生了不利影响。新时期加强基础定额采集与核查工作应以基础定额信息采集点建设逐步建实“新三级定额体系”;科学建点,确保定额采集数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加强定额采集制度研究,开展定额采集业务培训;量力而行部署定额采集任务,努力提高数据质量。
45-47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及路径研究--基于系统论角度

摘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变的主题,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协调系统构建现实意义重大。协调系统由经济社会、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组成,三大子系统两两之间相互作用、协调运行。开源节流,保证矿产资源可持续供给;环保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强化管理,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等三方面措施共同维护协调系统的持续良好运行,促进实现矿产资源的供需稳定,经济社会、矿产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8-52

我国西北地区建设生态型城镇的SWOT分析

摘要:通过SWOT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建设生态型城镇的优势是:具有较好的自然和社会基础,城镇化发展处于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有利阶段;而生态系统脆弱和城镇化严重滞后是西北建设生态型城镇的两个突出劣势。面对党中央对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的重大机遇,如何探索一条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可持续的生态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将是至关重要并极具挑战性的。因此,西北生态型城镇的建设应建立在自身的自然与社会基础优势与发展阶段优势之上,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变威胁为机遇)、发挥优势、克服生态系统脆弱和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劣势(变劣势为优势),努力推进生态型城镇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53-55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学习与借鉴

国外废弃矿区闭矿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废弃矿区带来的水环境破坏与污染、土壤流失或者土壤污染、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貌景观等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予以应对,以便有效均衡和协调废弃矿区的经济、环境和安全之间的关系。完善的废弃矿区闭矿立法是有效防治废弃矿区环境问题的前提。国外废弃矿区闭矿立法遵循污染者负担及例外原则分配责任;实施闭矿计划进行源头控制;实行闭矿分级治理制度确保重点区域优先治理;设立闭矿专项基金制度保障土地复垦。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完善污染者负担及例外原则,确立闭矿计划制度,设立闭矿专项基金制度;实行闭矿分级治理制度等。
56-59

国内外土地整治投入模式的经验借鉴

摘要:土地整治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国内对土地整治的投入较为单一。通过总结德国鲁尔区、法国洛林地区、荷兰、日本等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土地整治经验,以及国内“宇田模式”、“龙州模式”、“益阳模式”、“成都模式”、“安徽多元投入实践”等土地整治投入的不同实践模式,提出我国土地整治投入思路:(1)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整治法律法规体系;(2)加强顶层设计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3)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土地整治专门机构的专业作用;(4)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避免重复建设和整治矛盾;(5)合理利用市场化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入;(6)加大银行的土地融资力度。
60-63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技术经济研究

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结构时空演化研究

摘要:采用偏移-份额模型,对武汉城市圈2002-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进行研究,分析表明:(1)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绿地是竞争性结构建设用地,具有显著的偏移量补给效应;仓储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特殊用地是衰退性结构,挤出效应较为明显;(2)各城市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竞争力及各地不同类型建设用地变化速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3)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和空间配置差异是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和区域政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64-68

沧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依据1995年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和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从数量变化、区域差异、利用程度变化方面分析了沧州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特征,阐述了沧州市15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因素等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沧州市应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沿海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采取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等科学的土地管理措施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9-72

地矿经济学会地勘单位人国资源管理实务高级研讨班暨学会联系人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

摘要:2014年12月6-7日,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在杭州召开“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高级研讨班暨学会联系人工作会议”,会议由浙江省地勘局、浙江省地质矿产经济学会承办,来自学会各会员单位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F0002-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