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文学前沿:跨文化的文学理论之旅
文学前沿:跨文化的文学理论之旅主持人的话(周启超):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1-4

摘要:回溯20世纪世界文论风风雨雨的演变历程.回看上一个百年各种“主义”众声喧哗的狂欢表演.“结构主义”之真正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论之旅,无疑是其中一道值得回味的思想景观。即便是在“后结构主义”似乎都已然远去的今天,纵然是在所谓“后理论时代”,“结构主义”文论依然是当代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文学理论所归属于其中的人文科学显然不可能是线性进化,不可能是一味的“新潮”将“旧浪”取而代之,不该是“旧话”就不应重提。实际上,在人文科学领域,一些话题,一些若明若暗的问题,恰恰需要再探。

浪漫主义的泛斯拉夫主义——新斯拉夫学5-7

摘要:浪漫主义的斯拉夫学已离开舞台,实证主义的斯拉夫学业已谢幕,结构主义已成为今日科学之主导性的思想。作为结构的整体,现象的内在规律.系统的功能已经处于今日科学兴趣的中心。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内在的文学学已然得到人们频繁的讨论。布拉格语言学小组展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结晶。斯拉夫的文学研究在总体上也会经历与斯拉夫的语言学发展相平行的演变。

结构主义:从布拉格走向世界8-15

摘要:结构主义范式在语言学、文学批评与社会研究中的形成与散播,是学术史也是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929年.雅各布森首次提出“结构主义”这一概念。用采描述布拉格语言学小组(1926—1949)的语言学与文学研究新途径。不同于浪漫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语文学,布拉格语言学小组视文化现象“不是机械的集合而是结构的整体”.努力“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无论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这些规律是由“它们所提供的功能”决定的。布拉格学派是如何偏离了索绪尔语言学教义?这一学术运动大致可划为几个阶段?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是如何流行而最终引发全球结构主义范式的兴起?本文以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予以梳理。

雅各布森和德国思想向结构主义范式的转变16-23

摘要:本文将结构主义谱系研究分为三种模式:法国模式、东欧一西欧模式、雅各布森模式,并以雅各布森模式为基础,探讨结构主义思想范式的出现与19世纪德国学术思想的广泛联系。

The Prague Linguistic Circl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24-34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十七年”批评话语与翻译“红色经典”35-48

摘要: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是当代中国一个十分特殊的历史阶段。翻译与翻译批评不仅受到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也强化了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统一赞助系统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出版发行机构和其引导规范下的读者批评。合力将苏联的一些革命作品引入成为“红色经典”译作。这些翻译作品在影响整整几代人的同时,也揭示了文化产品、规范,甚至文学典范的建构性。

丁尼生《公主》的早期跨文体翻译研究及译介学思考49-64

摘要: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叙事诗《公主》,最初以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体例被译介到中国,题为《公主之提倡女学》。这一译本较之于原诗,在文体、内容、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既与原诗内容和译者的翻译主旨相关。也与“小说”这一文体的特征和功能密不可分.同时反映了晚清到“五四”前后中国小说的文学地位和文学处境的变化。《公主之提倡女学》为译者如何合理利用本民族的文学传统,从而使译文与原著在审美上相映成趣、更好地与译入语文化相融合.提供了诸多启示及成功的翻译范本。

钱钟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和译品之实65-78

摘要:钱钟书认为“翻”即“翻转花毯”,“译”即“误解作者、误告读者”。他的“化境”说。并非学界一贯以为的要求译本达到“至幽至雅”“至高无上”的醇美境界。“化境”有两层含义:一、“化”通“固”通“讹”,误解误告是译本常态,即失本成译;二、理想的译作应是“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的流畅通达的好文章,要求原作者假借译者之口用译入语说话、遵守译入语的“文章正轨”。钱钟书翻译思想的文章学思路.与严复“信达雅”说一脉相承,并与西方“文化转向”之后的当代译论殊途同归。是否恪守“忠实”标准是区分传统译论和现代译论的重要标志。由此来看,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具有现,代意识。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
佛教、中国功夫与美国种族问题——评约翰逊在《中国》里对东方文化的创造性使用79-88

摘要:作为一名深谙中国文化的虔诚佛教徒,美国非裔作家约翰逊毕生都在思考佛教如何给黑人带来精神启示,进而有益于改善当今黑人生活。在他看来,黑人在今天的糟糕生存状况既有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和心理的原因。只有在这两方面的“革命”齐头并进,才能让黑人得到真正解放。在短篇故事《中国》里,约翰逊用鲁道夫的故事阐释了以佛教为代表的传统东方文化如何可以帮助黑人战胜心中种族主义的痼疾.以一种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去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通过向东方古老智慧学习.鲁道夫打开了看待黑人生活的新视野。他自己获得了新生,也为他人带来了启示。

变异的“诗圣”与“诗史”:英语世界的杜甫研究89-100

摘要:“诗圣”和“诗史”是杜甫研究的两个核心概念。这两个概念从诞生之日起便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英语世界的学者对于“诗圣”和“诗史”的理解却与中国学者有很大出入。他们往往脱离了儒家文化精神的背景,而从纯文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两个概念。这种出入体现了不同文化传统、审美习惯对于研究者认知的巨大影响。本文就英语世界学者的杜甫研究中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阐释进行分析,探讨了西方文化语境下的“诗圣”和“诗史”内涵,揭示了西方汉学对于杜甫阐释存在的错位与变异。

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101-119

摘要: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接受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前的早期译介和传播、建国后50-70年代的“反苏反共作家”、80年代的“解禁作家”、90年代的“反极权主义作家”、新世纪以来的“公共知识分子”和“世界经典作家”。这一传播和接受的过程较长时间受到了国际冷战对峙和国内极左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影响,总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和现实指向。其发展趋势是作品本身的经典性因素日益受到关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东亚文学关系
朝鲜后期文坛对明代唐宋派文论的接受120-136

摘要:明代唐宋派文论在朝鲜后期文坛的兴起与盛行,体现了朝鲜后期文人对明清文学思潮的接受与反思。朝鲜后期文坛对唐宋派的接受历程经历了认识接受期、强化巩固期、影响深入期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朝鲜文人对唐宋派的接受主要体现在理论批评与创作普及的层面上。而第三个时期的接受反映在朝鲜文人对唐宋派文论的吸收与活用上。朝鲜后期文人通过接受“重道不轻文”与“由唐宋上窥秦汉”的理念。解决了文坛上一直以来的模拟、俚俗风气,并打破了推崇秦汉古文抑或唐宋古文、相互抵牾的局面。

论韩国诗话的史传叙事传统观念及其特殊性137-145

摘要:韩国诗话产生之前的历史文化典籍《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深受中国史书的影响而具有史传叙事传统;两种典籍记述的史实成为了后世诗话的原典,两种典籍中的部分记述颇具诗话形态特点.可见韩国诗话也具有两部典籍直接影响的可能性;中国诗话书籍的引入触发韩国诗话文体观念的形成及创作,但是,两部韩国史书与韩国诗话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即韩国诗话具有不同于中国诗话的鲜明特色:史实性、国家功利性、比较文学视野。

论夏济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46-159

摘要:俄国小说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中国文艺界的影响是一个关乎中国文学以至中国文化的自省与革新的重大问题。陀氏小说所彰显的通过文学叙事深思人类本性与生命价值的创作取向与严肃态度,既与海外华文文学批评界的代表人物夏济安的心性相契合,也一举奠定了夏济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事实上,即使在当代中国文坛,也迄未出现陀氏小说式的博大、厚重、深邃的“道德反思之作”与“哲学化小说”。本文从夏济安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与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夏济安文艺观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夏济安创作倾向及生活态度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较全面地探讨陀氏对夏济安的影响,并对陀氏的美学精神、宗教精神对于中国文学的启示意义略加申说。

冯至与尼采160-172

摘要:冯至从1924年接触到德国哲学家、诗人尼采的“好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一直关注尼采其人其说,对“孤寂”“正直”的尼采深表同情和尊敬。冯至对尼采思想的解读客观、理性,呈现出鲜明的学理化特征,这一点在他纠正中国知识界将尼采思想法西斯化的“强横式尼采”倾向的做法上得到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冯至秉持“个人主义”与时代关怀相结合的原则,将从尼采等人处提炼的“决断”意识和“论战”精神贯彻到社会批评方面,并将从尼采处吸取的漂泊意识和“路的哲学”化为诗歌主题.从而使自己的批评和创作都弥漫着“尼采元素”。

中美科幻小说中的个人与族群价值观比较——以《冷酷的方程式》及其改写为例173-182

摘要:本文以美国科幻小说《冷酷的方程式》及其改写文本为例,兼及其他相关价值思考的典型文本,考察了科幻小说家如何预设生存危机情境、并由此呈现出的个人与族群价值倾向,认为:一、作家经验、民族历史及时代语境的不同.决定了小说文本中价值观念的差异;二、科幻小说中基于危机思维模式下的“末日”道德观,并不适用于和平社会,只有保持清醒理性的思考.才能建构真正具有主体性和生命活力的当代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1975-2016年)183-193

摘要:本文以已经出版的日本科幻小说译著为研究对象,梳理了1975-2016年日本科幻小说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总结其特点趋势:复苏与启程(1975—1989);氤氲并聚(1990-2009);走向系统化(2010-2016)。并指出了日本科幻小说的文本特点及对中国科幻发展的启示,以期促进中日科幻小说的进一步交流。

通向世界文学之路:民国时期中文系与外文系的世界文学课程设置与沟通194-204

摘要:民国时期,伴随着世界文学观念的普及,一些理念先进的大学开设了世界文学课程。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在中文系设置世界文学课程。这一课程模式最早可追溯至清末京师大学堂时期,民国初年和20世纪30年代后期通过国民政府教育部文件的形式得以官方化和正式化。同时,民国时期一些高校的外文系也十分重视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世界文学课程设置。1940年代中文系和外文系的沟通渐成焦点,引发了有识之士对相关系别课程设置的精密讨论。在中文系中强调借鉴世界文学的重要性.在外文系中重视中国文学功底,这种课程结构的出现,既是世界文学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也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乃至国民教育理念,并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世界文学课程和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带给后人诸多的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