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特稿
比较文学的新时代1-6

摘要:比较文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兴起于19世纪.但长期以来基本上局限于欧洲文学的比较研究。到20世纪末,随着世界大格局的改变,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已是势所必然。尤其进入21世纪最近十多年来,学术的发展使比较文学可以真正走出欧洲中心。扩展到全世界范围的文学,东西方研究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我们真正进入了比较文学的新时代。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学术前沿:全球对话主义圆桌讨论会
学术前沿:全球对话主义圆桌讨论会——对金球对话主义和价值星丛的对话性回应7-14

摘要:金惠敏的思考方式是概念性的而非经验主义的.他以对重要术语进行严谨的定义和再定义的方式对他所讲述的东西进行逻辑论证。在《走向全球对话主义:超越“文化帝国主义”及其批判者》一文中,金惠敏通过“全球主义”和“全球对话主义”的哲学概念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价值星丛:超越中西二元对立思维的一种理论出路》一文与第一篇文章不同,拒绝了辩证结合的观念,用一种“两者都”的设想取而代之。有别于中国国内存在的民族主义.金惠敏承认西方价值在当代中国价值重建中的合理性,支持用一种包含多种变化的“两者都”的模式取代“非此即彼”的模式.力图规避中西对立模式.这为西方学者如何面对全球化这一现象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于未来对话(主议)的笔记15-19

摘要:金惠敏提出的“星丛”和“对话主义”是多向度的,是双重的巴赫金意义上的“复调”(在各个方面),不是西方和中国这样的对话实体间形成的任何综合体或者对其互动问题的解决。它为西方批评实践提供了一个概念,同时为中国思想过渡到全球性对话和世界主义阶段提供了一个支点。

全球对话主义与后殖民理论20-35

摘要:“全球对话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范式,既坚持现代性的主体、理性、普遍、终极,也不否定后现代的差异、他者、身体与过程,而且承认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超越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全球对话主义”不仅能够深入认识全球化中同一与差异、冲突与融合并存的复杂现象,而且能够全面把握后殖民理论既颠覆西方现代性主体、二元认识论模式、绝对普遍主义和整体性思维,又坚持主体性痕迹、暂时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的两面性,为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

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摈斥”思想和行为探究36-46

摘要:“摈斥”是“族群的”民族主义以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模式对待他族或他国政治、经济、语言和文化的一种思想和行为方式。它一直贯穿于德意志民族主义变迁的过程中.并曾与种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结合而酿成历史的惨剧。在全球化的时代,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思维模式都无法单独而成功地解决民族间的问题。超越于此两者,“全球对话主义”将为处理复杂的民族关系提供全新的思维范式和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全球对话主义与外国文学的终结47-59

摘要:20世纪的外国文学,以翻译、绍介和评论为本体,从而形成了一种“译介评”的研究模式。这种模式以“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为研究观,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单向度的封闭孤立的研究范式。2011年8月召开的“‘文化转向’与外国文学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外国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而这种文化研究虽然掺杂着现代性研究模式和后现代性研究模式,但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以“全球对话主义”为灵魂的全球性文化研究成为了事实;于是外国文学从此走向了终结。

差异即对话:一份研究纲领60-72

摘要:通过对思想史上尤其是20世纪西方差异话语的梳理、分析和批判,并结合对这些差异话语在当代政治场景中的运用及其作用的观察,本文提出“差异即对话”的判断或命题。任何对差异的标举,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属于对话,以对话为目的,以对话为前提。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中外文学关系
鲁迅在德语世界的传播及此历程中的互动关系73-83

摘要:在近80年的传播与接受历程中,鲁迅及其作品在德语世界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译介与较为深入的研究。作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典范,鲁迅在德语汉学界、知识界和普通读者中皆有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鲁迅在德语世界的传播.尤其是此历程中影响传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翻译、引介与研究等传播方式之间,学院与民间的读者之间,以及德语区与非德语区的鲁迅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思考鲁迅及其作品在海外传播过程中的途径、模式、策略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莫言与刘震云对西方传教士的互文式想象论84-96

摘要:传教士形象的塑造是当代中国作家西方想象的一种具体化。通过对圣经故事的化用,莫言为他的文学王国增添了马洛亚这样一个新人,从而把神圣的宗教情怀和现代的人文精神引入到历史性叙事的观照中,生成了小说文本宽广的精神空间。刘震云笔下的牧师老詹的超越性与马洛亚的绝望性构成互文.成为现实中重返人道主义和自我拯救的一个中介。作为有意义的异国他者形象,二者所展开的开放性对话,为当代文学创作的价值重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文化借鉴。

意图的挪用:奥登在中国97-109

摘要:作为抗战时期来华的西方作家之一,奥登广为中国知识分子熟知。然而,奥登中国之行的真正动机常为学界忽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系统误读,并将其塑造成为同情中国民族战争的苦难、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正义的代言人形象。本文以详实的文本与史实例证,通过奥登在中西文化语境下的差异对比研究,分析抗战时期的民国知识分子如何系统地对奥登的中国之行进行误读与阐释,以迎合救国救民的宏观历史话语。笔者将这一过程总结为意图的挪用。然而,这种有意或无意的挪用,也可促成中国现代诗歌在创作手法上的革新。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中东欧文学中译的滥觞——晚清民初的译介历史及其特点110-128

摘要:中国对中东欧文学的译介虽稍晚于西欧.但如果将视野越出文学的范围则可以发现.现代中国对中东欧特别是波兰和匈牙利的关注在19、20世纪之交曾经形成一个特定的文化热点,这也是中东欧文学在中国译介的开端。这个开端在题材和方式上从“亡国史鉴”的编创开始,在体材上以戏剧为主要肇端.然后进入小说等文体和“专业化”的译介,这样的开端与中国近代的世界境遇相关,也预兆了2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线索和基调。

“学”与“论”之间的日本近现代翻译研究——兼与我国译学研究做简要对比129-145

摘要:本文以直译/意译之辩为线索.考察了日本近现代翻译史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和主要成因。在日本,翻译研究属于“论”的范畴,离“学”尚有距离,却并非没有亮点。日本翻译家在理论研究与翻译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柔软性和超越性、日本作家通过翻译对当代日语文体形成的贡献,以及由直译/意译之辩所引发出来的译介学萌芽。皆有借鉴、参考价值。

病态与颓废的诗人:对民国时期波德莱尔批评中一种趋向的探源与反思146-159

摘要:波德莱尔颓废诗人的形象在民国被广泛接受。许多民国批评家认为诗人的颓废是一种病态,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与19世纪后半叶欧洲兴起的从病理学角度分析渡德莱尔的风潮有关。一些欧洲精神病医生试图将诗人定义为患有神经疾病的人.其中Cesare Lombroso和Max Nordau的作品被民国批评家广泛征引.塑造了民国以“神经”、“情调”和“颓废”为关键词的一套波德莱尔批评术语。中国批评家易于接受Lombroso和Nordau的理论,与波德莱尔部分作品的晦涩、中国批评家们的留日经历.乃至希望在言谈中炫耀西洋医学新名词的心理有关。然而,如果反思理性如何迫使颓废变成现有价值判断体系中的贬义词,我们便能够理解波德莱尔的通感、人工化等理论的人文主义价值.而非简单地将其斥之为一种病态。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形象学研究
“旅行”中的苏俄形象与中国道路的不同想象——以瞿秋白和徐志摩的苏俄游记为中心160-172

摘要:作为“后发”的现代国家,20世纪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学的发生、发展都与“异国”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苏俄,受其影响深远。1920年代初,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和徐志摩的《欧游漫录》是当时介绍苏俄最为重要的文献,曾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对比瞿秋白和徐志摩笔下的苏俄形象,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本文借助形象学理论和方法,在比较形象差异的基础上探究自我主体的差异如何影响“苏俄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本土民族国家道路之间的想象机制。苏俄形象在新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主体不同的知识分子在进行异邦的深刻体验和“观看及想象”之下所展开的对现代中国道路的不同想象。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诗学
论近代小说理论批评中的中外对比——以域外小说译介初期为例173-186

摘要:近代域外小说大量译介引入中国之初期.小说理论批评家聚焦于直接对比中外小说.形成了近代小说理论批评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褒扬域外小说而否定中国旧小说,主要从作者身份、地位价值、创作主旨、思想题材出发,这既源于域外小说译介下新观念的启迪。也受到中国传统文论及小说理论所隐含的深层次认知结构和价值取向之制约,是选择性地认知域外小说观念的结果;肯定、褒扬中国旧小说,主要从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方式展开,这主要源于传统小说长期浸染下形成的艺术欣赏习惯、艺术评价标准,也与域外小说译介初期“述译”翻译实践密切相关。

詹姆逊“民族寓言”说之再检讨——以“近代的超克”为参照兼及“政治知识分子”187-200

摘要: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一文以鲁迅为例阐发“民族寓言”说。此后.“民族寓言”说成了“第一世界”观察“第三世界”以及“第三世界”自我省思的最重要的理论借镜。不过,学术界很少注意到。“民族寓言”说和日本鲁迅研究大家竹内好的“近代的超克”论在文学(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重建主体性这两个核心观点上具有极强的相似性,而相似性的背后,则是他们对于介入的、批判的“政治知识分子”的呼唤。正因为热衷于介入和批判,他们共同关注到了兼具知识分子与斗士双重身份的鲁迅。这种看重政治性、忽略审美性的征用手法恰恰反映了第三世界文艺在进入第一世界视野时的一种普遍状态.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综述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问题与领域201-209

摘要: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学术传统最丰厚的领域。前辈学者开拓性的建树,大多集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如范存忠、钱锺书、方重等之于中英、吴宓之于中美、梁宗岱之于中法、陈诠之于中德、季羡林之于中印、戈宝权之于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等等。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前后两个高峰其世纪前半叶的高峰其主要成就就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上。20世纪后半叶,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30年来推进我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支柱领域,同时也是本学科取得最多实绩的研究领域,依旧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所获得的丰硕成果,被学术史家视为真正“体现了‘我们自己的比较文学’的特色和成就”(王向远7),成为我国比较文学复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王向远3)。

评介《1616: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中国》210-213

摘要:1616年,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汤显祖先后辞世。难以置信的是,莎、塞辞世居然还是在同一天——4月23日。当然,对研究中国戏曲或英国戏剧的学者而言,1616年的意义又绝非仅仅是莎和汤同年逝世。是年,中、英各有一极其重要的戏剧集问世——《元曲选》和《琼森文集》。琼森是17世纪初英国文坛的盟主,《琼森文集》比莎翁的《第一对开本》早7年出版。毋庸置言,400年前,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汤显祖,远没有今日声名显赫,当时他们之间也无甚关联。彼时,深远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地理大发现”虽已起步,但欧亚依旧各自为阵,保持原来的孤立发展状态。真正世界性的整合,要到工业革命发生后,才伴随着血与火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