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比较文学何去何从?1-11

摘要:我刊2008年第4期翻译发表苏珊·巴斯奈特的《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一文后,比较文学界同仁反响热烈。我刊以笔谈的形式,刊载了部分学者对这篇文章的回应。有的学者还联系斯皮瓦克的观点,一起加以讨论,拓展了讨论空间:

比较文学的起源、演化及跨学科研究12-16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比较文学开始采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原有跨民族特征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逐步确立,这一研究方法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以强调文学艺术为特征的“新批评”,以及其他人文学科,如哲学、宗教研究、文化人类学和历史编纂的研究特点相一致。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西方古典音乐17-30

摘要: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热爱有助于沈从文形成自己独特的“美的宗教”,音乐滋养了他的灵魂和艺术想象。他自觉地在文学创作中实验作曲方法,用语词模仿音乐。现代中国的音乐抒情文学这一新类型和新风格,在沈从文手中趋于成熟。他通过三个基本途径在文学中表现音乐:声音、结构和主题(以及将三者综合起来的意象),其音乐化创作对音乐-文学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沈从文与福克纳小说中“神”与“上帝”的指涉意义31-42

摘要:本文拟考察沈从文和福克纳小说中“神”和“上帝”的指涉意义与其作品创作主旨之间的关系。“神”字是沈从文诉诸文学理想的一个关键词汇,“上帝”则是福克纳建构其文学世界的基石。尽管“神”和“上帝”的内涵意义在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在道德和美学的更高层面上,它们均指向了对其终极目标的诉求,即对真善美的呼唤。

鲁迅留日时期“现代”思想的发生与形成43-51

摘要:从细读鲁迅留日时期的文本出发,本文对学界目前流行的种种“定论”提出了质疑。鲁迅所处的“今之中国”内忧外患,“现代化”无从谈起,但在异域日本,却不妨获得一种“洞达世界之大势”的现代性体验。鲁迅的现代性批判并没有断然否定现代化学说的意思,新学之“恶”在于有“新学之语”,而无相应的“新精神”。鲁迅提出“立人”的主旨,与其说是与现代化学说划清界限,不如说是为现代化学说建立合乎现代需要的精神根基。从这方面说,鲁迅现代思想的独特之处与真正价值不在于“超越”,而在于“寻根”。

论基督教文化与冰心、许地山小说的叙事模式52-60

摘要:冰心与许地山都曾经受洗入教,都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冰心潜隐地形成了她的“爱的哲学”,作为宗教学家的许地山强调宗教归善精进的责任.他们在创作具有基督教色彩的小说时,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冰心的小说构成了一种拯救模式,许地山小说形成了一种“天路历程”模式.“五四”时期,在全面否定中国文化文学传统的背景中,基督教文化成为向西方“拿来”的一部分,中国现代作家往往各取所需地拿来基督教文化的不同因素,冰心注重基督教文化中的博爱精神,构成了她的“爱的哲学”;许地山注重基督教文化中的归善精进精神,构成了他的“落花生精神”。

从“番妇”到“西方美人”:西方女性在晚清61-71

摘要:晚清有关西方女性的最早文字记载,来源于政府的官方奏折或文件。在这些材料中,西方女性被轻蔑地称为“番妇”。至洋务运动时期,虽不再以“番妇”相称,但西方女性仍以负面形象出现。这一状况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学习西方成为朝野上下的普遍共识,才有所改观。这一时期西方女性主要被视作晚清女子的典范,但也同样值得男子效仿。本文旨在考察西方女性在晚清社会的形象变迁及典范身份的建构过程,揭橥晚清知识分子接受西方女性的复杂面貌。

隐性的遥契:《西厢记》与《伪君子》的叙事话语72-79

摘要:《西厢记》与《伪君子》是中、法文学史上著名的古典戏剧作品。虽然创作年代前后相距三百多年,但是由于艺术意识、艺术思维、艺术品质上的相通,它们在诗学特征方面表现出了隐性的遥契。具体可概括为:王实甫和莫里哀通过文本意指结构的相似传达出共有的自由理念,即婚姻关系上的两情相悦与人际交往上的平等共处。它们是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呈现.也是人类生存的理由和依据.

自由的写作?——华裔美国作家哈金的悖论80-89

摘要:哈金宣称自己在追求一种自由的写作。然而其写作语言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编排,都体现出一种无奈。这种无务来自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必须讲述“真实故事”的困境。而哈金自己的言行也证明了自己迎合这种“真实性”要求所做的努力。

混合的肉身在文学史中的游走——论马华文学混血及其他90-105

摘要:马华文学的书写必然受到马华文化多元混杂状况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取向便是文体的混血。从初期的文学史开始,这种混血的范式便不断地交织与演化,虽在不同的文学史时期有它的突出点,但混血的肉身却没有本质的改变。对不同时期的混血情状进行透视,不仅揭示了马华文本美学视角的转移,同时也透露了创作主体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心理。其中,中国性、本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撞击、摆荡、渗透与交融,周而复始,形塑了马华文学混血的独特性。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翻译研究
韦利创意英译如何进入英语文学——以阿瑟·韦利翻译的《中国诗歌170首》为例106-115

摘要:《中国诗歌170首》是著名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在西方汉学界的立身之作。这部翻译诗集的成功,不仅让西方人了解了中国诗歌,还让中国文学元素成为英语文学的一部分,并且影响着当代的英美诗坛。本文通过分析韦利该诗集中的《子夜歌五首》的创意英译及对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卡洛琳·凯瑟的影响,揭示韦利创意英译如何让中国文学走入英语文学,进而探讨韦利的翻译对中国文化西传的意义及对整体文化战略的构建的参照性。

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的译介策略116-123

摘要:本文从译介主体、译介对象以及译介策略对现代西班牙汉译文学进行阐释。译介主体具有作家和译介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群体。而译介者所采取的译介策略与主体(和对象)的变化息息相关。本文依据以色列学者吉迪恩·图里的“翻译准则”理论,对译介者在翻译中所采取的译介策略进行分析,以此论证译介者以作家身份建构现代中国文学的同时,也把译作作为建构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部分。

在比较视野中破解新文学领域的难题——论贾植芳先生的新文学研究124-131

摘要:贾植芳先生通过系列比较研究而破解了新文学领域的多重关键性的难题。他在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中确认了二者的源流关系,即新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整个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环节。在关于新文学的独创与借鉴关系的问题上,与对外国文学的接受和借鉴相比,独创性更是新文学本质特征的主要方面。由新文学自身的不同倾向的比较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新文学演进的自足性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不同文学现象的深层特质。

从八篇“序言”管窥季羡林与中国比较文学132-137

摘要: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季羡林先生为多部比较文学类的书籍撰写过“序言”,这些“序言”是我国比较文学文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通过这些“序言”,我们可管窥季羡林先生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季羡林先生作序是言之有物的,都是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与著作者和读者研讨一些重要的问题:通过作序,季羡林先生鼓舞和指导了我国一批优秀的比较文学学者;同时,季羡林先生作序的风格也是独特的。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快乐的对话
小议文化对话与文化吸引力138-140

摘要:对话有很多种类,最常见的当然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这样的对话也有多种不同:一种是“打通思想”式的对话,“我打你通”,强制你服从我的思想;另一种是“说服教育”,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达到“思想与我一致”的目的。总之,都是“统一思想”的手段,其结果是“思想重复一千遍,也许就会变成真理”,通过对话,不再有新的思想产生。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
当性别遭遇空间:女性主义地理学的洞见和吊诡141-145

摘要:如果以1948年波伏娃的《第二性》在《现代》杂志上的连载为标志,女性主义介入知识生产已经有60个年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以要求投票权为主要目标的女性参政运动不同,波伏娃的《第二性》第一次从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文学和历史等等方面检视了女性作为“第二性”的形成。

灯火阑珊处的人类情感世界——评《儒家伦理与现代叙事》145-147

摘要:2004年,龚刚君以“孺家伦理与现代叙事”的研究计划,由文学而哲学,杀奔柴门,让我既惊又恐,继而不安起来。虽说眼下跨学科研究方法(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已然流行大化,且我自己也一直在为之鼓呼不断,却终究因为我近年来很少阅读文学作品.又不谙文学评论的章法,因此不敢贸然作出决定,

中德文学关系的符号学解读及其理论自洽问题148-151

摘要:对于中德文学关系的研究,我总以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这其中实在是有奥义在,值得深入打捞。所幸,自1930年代陈铨先生开辟中国学者的本领域研究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学术实绩;但总体而言,仍是宏观叙事型的著作偏多,而精深的个案研究较少,而能够兼及两者并重视理论思维者,尚属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