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 31-1694/I 国内刊号
  • 1006-6101 国际刊号
  • 0.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比较文学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比较文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翻译研究、书评·综述

中国比较文学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教学与学科理论建设
“垂死”之由、“新生”之路——评斯皮瓦克的《学科之死》1-10

摘要:斯皮瓦克的《学科之死》在西方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书对我们重新审视西方比较文学特别是美国比较文学,尤其是探讨其“垂死”之由、“新生”之路,并进而反思我们的比较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评介论析了斯皮瓦克观点的独创之见和不足之处,进而探讨了该书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经典的解构与重建
论雷纳·韦勒克的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1-23

摘要:雷纳·韦勒克既是杰出的文学批评大师,又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渊博学者,同时还是颇有建树的比较文学专家。客观而言,作为英美新批评派文论的领军者、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掌舵人,他的诸种著述及其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学界经历了不断被阅读、阐释与重新评价的复杂过程,逐步被接受与肯定,最终赢得了“经典”的殊荣。对于当下的相关研究而言,韦氏的诸种文学研究思想在中国学界的传播与接受历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更正23-23

从“重述神话”跨国联合出版项目谈起24-36

摘要:经典的解构与重构,已经成为当下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本文以近年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重述神话”出版项目为讨论对象,结合该项目已经推出的部分“重述神话”文本来分析。认为该出版项目是在“重构经典”的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由于文化差异、性别视角和创作理念的不同,不同作家对神话的改写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后续文本的出现对文学经典是一个冲击,改写经典文本,既应在开放性中焕发经典的活力,也仍需注意保持适当的界限,不能失去应有的品格.

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会议通知37-37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比较视野下的新神话主义
礼仪美术:超越文字的集体记忆38-48

摘要:在《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中,巫鸿教授对中国礼仪美术的表现方式、历史进程及其背后的政治、宗教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图像艺术来探寻民族的集体记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尤其是宗教文化和神话以及宗教文学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金枝”与现代神话——从特纳的画到《现代启示录》49-54

摘要:在一座破败的庙宇的阴影中,悬挂着一件制服,上面印有KURTZ的名字。水从某处滴落下来,有一个声音在朗诵着T·S·艾略特的诗句。在青铜色的暗光之下有一些书籍。你在这丛林之中的“图书馆”里居然看到一册《金枝》。当然,它理应包括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在河流尽头阅读的书。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译介学研究
20世纪下半期弱势民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55-75

摘要:弱势民族文学在当代中国的译介,既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的延续,又在选择和评价上显示了与现代时期不尽相同的特点,它与西方强势文学相对应,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发挥了独特的文化功能。

“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二三事76-87

摘要:在有关汉译英诗孰为“第一”的问题上,不仅人言人殊,就是同一人对同一作品的看法也时有摇摆不定之现象。因为一些译作当初署名不详或者根本就没有署名,致使今天对译者的考证颇费周折,文章对钱锺书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或补充。

“疾首蹙额”的旅行者——对《中国游记》中芥川龙之介批评中国之辞的另一种解读88-101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因为文中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些批判之辞,在国内每每受到指责和批判。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来自于巴金,而同为文坛大家的鲁迅则表示出对芥川龙之介的理解之情。《中国游记》中批评中国的言论并不是出自芥川龙之介对中国的蔑视与轻侮,而是来源于芥川向中国的有识之士和沉醉于“中国趣味”的日本人传递中国社会沉重现实的急切之情。芥川龙之介回国之后的言行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横光利一的《上海》之行102-118

摘要:1928年,日本新感觉派主力作家横光利一远赴上海,在上海生活一个月后回国创作了长篇小说《上海》。本文分析了横光利一赴上海的动机、小说创作的特点以及小说文本传达出来的作者思想,全面考察和回顾了横光利一的上海之行,重新反省了作为横光利一悲剧人生分水岭的上海之行对他的影响。

“近代化”过程中的日本人看到的上海“现代化空间”——从刘建辉著《魔都上海——日本知识分子的“近代”体验》谈起119-133

摘要:对日本人来说,上海是一座具有深刻意义的城市。从西方列强强迫日本开国的江户末期到明治维新推行日本式现代化(日语里被称为近代化)的时代,为数众多的日本知识分子来到上海,亲眼目睹了在上海这座城市里正在展开的“现代化空间”及其引起的社会连锁反应。日本知识分子对这些连锁反应的看法,既显示了从外国人的角度去看待上海“现代化空间”这一活动的特质,也反映了日本和上海各自具有的现代性的本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文化冲突。本文通过分析刘建辉《魔都上海——日本知识分子的“近代”体验》,论述上海“现代化空间”给日本知识分子带来的影响。

法国作家谢阁兰笔下夏桀形象之重塑134-151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作家谢阁兰一反自然主义文学观,认为文学构建的想象世界应是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独立王国;想象世界虽然在现实中有参照物,但后者一旦进入作品,反映的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作者本人的内心世界。中国历代亡国之君由此走进了谢阁兰的作品,夏桀形象在其中尤为突出:残暴的“桀”在谢阁兰笔下转为人中之“杰”,从而使这一近代法国文学中充满异域色彩的人物形象,成为作者本身尼采精神之张扬.

新书架151-151

比较文学形象学152-167

摘要: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 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Eine Einfiz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Komparatistische Imagologie”)。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新书架167-167

《诗品》视野下的济慈诗歌创作——兼论西方济慈诗评168-180

摘要:由于西式诗评的文化特点决定,济慈诗歌至今未能被西人完全阐发。笔者试图借《二十四诗品》对济慈诗歌做一种中式阐释,即从意境说的“韵外之致”进行观照后认为:《秋颂》接近悲慨和实境二品;《夜莺颂》彰显诗人飘逸灵动的诗性特点.然其整体意境归冲淡一品;而《希腊古瓮颂》中诗人心向自然的率真,该诗属典雅、含蓄和高古三品,然其意境却归雄浑一品。此外,济慈抒情诗总的特点与《诗品》中光大的老庄虚静说和阴柔美相一致,但不简单等同于女性关,而这些都只有通过中式诗评方法才能彰显出来。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书评
在刚性史料中寻找软性的情感——读《两头蛇——明末清初第一代天主教徒》181-184

摘要:两头蛇,属于爬行纲、游蛇科,尾端圆钝,上有黄色锦文,骤看颇类头部,且亦具有蛇头的某些功能,故名。在古代为大恶之物,古人素以凶兆视之。楚令尹孙叔敖,幼年尝勇而弑之,后世遂以“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相传颂。黄一农先生笔下的“两头蛇”族,并非有着这般传奇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