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之道从宏大到精准1-1

摘要:生态文明既然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新文明形态,那么要从事生态建设显然要从此前的文明诸形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如何认定精华,并加以发扬光大,如何识别糟粕,并加以有效的扬弃,则是一项艰巨的认知工程。付诸实践,还得面对各式各样的社会性挑战。

传统村落生产生活中的生态智慧与现代启示2-7

摘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乡村社会在精神层面上对大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实践层面上大肆破坏生态环境,乡村的生态危机日益显现。这两个层面的问题源于工业文明时代对科技的滥用、迷信和对传统村落生产生活中生态智慧的舍弃。而传统村落生产生活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经验、生态知识并非都是过时的,它们不仅有可能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而且对工业化、城镇化有诸多有益的启示,包括维护生态链条、物尽其用、尊重自然规律等。

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吐鲁番坎儿井研究8-15

摘要:“坎儿井”作为吐鲁番维吾尔族人民古老的地下灌溉系统,曾经辉煌一时,支撑了维吾尔族居民与干旱的抗争。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当下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如何借助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资料发掘并创新利用与此相关的本土知识和制度保障体系,推动这项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当代复兴,自然成了生态人类学责无旁贷的当代使命。

论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艰巨性——以保靖黄金茶的市场困境为例16-22

摘要: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重点产茶区之一,保靖黄金茶仅是其中的特优茶品之一。这一特优茶品曾经名列明清两代宫廷“贡茶”的名录。然而,在当今的生产背景下,显然不能按宫廷贡茶的标准去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至于流入市场时必然导致名不副实,欺诈性操作泛滥。其商业运行的后果不仅是损害了这种名茶的声誉,还将牵连损害到类似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此,正本清源,查明其事实真相,恢复其名茶声誉,以利于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自然成了当下的必然之举,也能为类似的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水江私有林发展的成因分析及其启示23-28

摘要:我国学术界对私有林起源和发展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采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清水江流域私有林发展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清水江地区以文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私有林经营制度体系归因于当地适宜人工杉木林生长的条件,成熟的稀植间作技术体系,产权明晰的长期过程以及产权得到有效保障的制度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贸易的推动,即低成本的贸易通道和稳定强劲的外部市场需求。清水江流域私有林的发展证明了森林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基层管理实践深受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

“三家”“三老家”:文斗苗寨宗族的生成与扩展——对“清水江文书”相关契约的考察29-39

摘要:利用民间契约文书,可以复制一个宗族从初始到形成的整个生命历程。锦屏县文斗寨是清水江中游一个声名远播的苗族村寨,其中,冉皆腊姜氏家族中的“三老家”更是声望卓著。但除遗存下来的上千件契约文书外,没有任何这个家族及三老家的历史记载。经对契约文书的梳理研究,可以再现冉皆腊姜氏家族及三老家的成长史,并对其历史过程有如下认识:冉皆腊的姜氏家族肇始于康熙乾隆时期,成型于嘉庆道光间直至民国时期;“三老家”从结构上看,是由姜氏宗族内三个特定家庭成员各派一代表的组合。从职能上看,它担负起代表宗族对族产——山林的经营与管理。又因构成人员双重身份实际上是一个游离于宗族之外的特殊宗族组织。三老家产生及导致其特殊现象的原因在于乾隆以来的林业经济的兴盛。

锦屏文书(清水江文书)的法学理论与法文化研究——2016年锦屏文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锦屏文书与法文化研究高端论坛综述40-47

摘要:为推动锦屏文书的抢救保护及研究利用工作,第三届锦屏文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锦屏文书与法文化研究高端论坛在锦屏县召开。与会学者围绕“锦屏文书与法文化研究”这一主题,对“锦屏文书的法文化价值”“锦屏文书中的纠纷解决”“锦屏文书与社会秩序”“锦屏文书中的习惯法”及“锦屏文书的个案专题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与总结,展示了锦屏文书在法学理论及法文化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为文书今后的保护、利用、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具有建设性的宝贵建议。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民间法与法律的社会认同48-48

摘要:多年前,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所依法处理的彩礼纠纷案件,经常遭遇双方当事人不满而上访闹访、讼累不断、收效奇差。如何找到能被当地民众认同的纠纷处理方案?在探索中法官发现,原来我国现行法律的一些规定,和当地流传已久的彩礼纠纷处理习惯或背道而驰,或差之甚远。因此,法院设法积极引入当地习俗裁判类似纠纷,其效果居然是再没人因此而上访闹访。

论藏区司法权威的认同困境及其消解——从赔命价的运作切入49-55

摘要:藏区刑事司法中存在的赔命价现象表明,藏区司法权威存在认同危机。能否实现纠纷解决功能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是藏区司法权威认同的有效渊源。藏区司法机关在实践中面临民间权威竞争导致权威流失,雏稳思维掣肘、法治化转型尚未完成,是藏区司法权威面临的困境。消解上述困境的出路在于,司法机关需要贯彻法治思维、还原公仆角色,通过长期扎实的工作获得社会认同。

少数民族村庄“礼法结合"治理模式及其启示——以贵州毕节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菱角村为例56-62

摘要:少数民族村庄治理以传统的“礼治”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礼治”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但“法治”观念在少数民族地区尚未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既不能完全套用现代社会的“法治”模式,也不能完全因袭传统的“礼治”,而应走一条“礼法结合”的治理新模式。贵州毕节大方县兴隆苗族乡菱角村在“礼法结合”治村的道路上已经颇具经验,是新时代环境下少数民族村庄治理成功的典范,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庄治理具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关于民间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契点63-71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的文化印记,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文化遗产的活态流变性与人本特征决定了对其传承人扶助应为题中之关键。民间法缘起背景及鲜明特征,既与该文化遗产产生因由存有共性又对其传承人倾情相助,由此民间法在该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中的作用不应轻视甚或漠视。但它作为地方性知识,缺陷在所难免,对此应理性视之进而寻求其在参与该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想进路。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乡村社会与文化
用乡村去理解乡村72-72

摘要:在世界发展的意义上,中国的乡村代表着一种类型,这种类型并非意味着它是属于某种进化阶段中的某个必然或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者某种目的论意义上的世界体系中的所谓世界中心的依赖或者依附。中国的乡村就是这个乡村本身,它有它自身在时空关联上的独特性,也有其时空背景下的发展性,更有其历史传统上的绵延性.

农耕文明与传统村落保护73-78

摘要:当代的传统村落,大多定型于农耕类型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农耕类型文明最为发达的国度,致使其传统村落样式最为复杂和多样。有的是以农田的高度稳定而得以定型,有的则是以当地特殊产品的定型而形成了特殊的村寨结构,有的则是以古代交通道路的走向和集市定型而产生,也有的是因地方性政治中心的形成而造就了特殊政治色彩的村落。特定的文化生态特点和历史背景是传统村落得以稳定延续的灵魂所在,只有掌握其灵魂,传承与保护对策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传承和保护的措施也才能落到实处。

八十年后的江村重访——王莎莎博士所著《江村八十年》书序79-84

摘要:江村,一个由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民族学家费孝通早期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地方,人类学重访的方法在此得到了一种真正的贯彻和体现。对人类学而言,重访研究是一种方法,它是对一个人类学家曾经做过详尽田野调查的地方社会的再一次的深入调查,其核心在于时间轴意义上的对于社会与文化变迁的觉察、体验和了悟。江村发展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它不可能涵盖中国所有的差异性存在的乡村,但它成为理解中国近80年来乡村发展的一条富有启发性的线索,凭借于此,我们可以找寻到打开其他乡村发展模式差异性、困顿性和瓶颈性的钥匙。

江村八十年——中国乡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85-96

摘要:中国村落研究可以说成千上万,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村落像江村一般受到学者的“钟爱”。中外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都不远万里到此访问,并比照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进行追踪考察,使得江村研究形成了一个谱系。以江村为代表的微观社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认识中国社会的基本方法,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村落的边界已经逐渐被打破,人们的行动轨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已经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中国乡村研究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未来中国乡村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予以重新思考。

村落社会的集体记忆与有机团结之耦合关系——以绥宁上堡侗寨为例97-102

摘要:上堡侗寨熟人社会中“礼”的馈赠体系、唇齿相依的生态格局与情感依恋产生共命运的社会心态,这与村落共同体的结构与功能共同构成寨民集体记忆之前提条件。英雄传说、历史遗迹、节日庆典与身体实践等延续和再造着集体记忆、族群身份与共同体的团结。集体记忆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符号和实践系统的各种表征之中,是确保集体身份和社会秩序连续性的重要条件。反记忆则代表着被边缘化个人和群体的抗争性叙述。集体记忆充塞着神圣仪式之外的世俗时间,起着类似于世俗道德的规范性整合功能。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对策——2016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论坛会议综述103-108

摘要:在2016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两大主题,探讨了农耕文明与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的实质、传统村落的基本属性、传统村落的价值、传统村落的现代性、传统村落保护的对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旅游语境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会议反映了学者们有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最新思考与研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俗研究
亲密类型的跨越:基诺族性少数文化现象的考察109-117

摘要:基诺社会存在着“考卜拉”文化,其内容包括个人自由的性取向及性别选择,社会对此种选择的包容与尊重。这种独特的社会事实为性少数群体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生存空间,并为性及性别的多元提供了一种实践的可能性。通过对传统基诺文化的梳理,以及当代基诺山性少数生活个案的观察,试图更深入地解读独特的基诺性少数文化,同时对主流社会性少数群体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