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1-1

摘要:有机会在这里推荐周琼博士的力作是本栏目的荣幸。周琼博士目前任教于云南大学,是该校西南环境史研究所的骨干,其早期著作多次获得学术界的赞誉,本刊推出的《土司制度与民族生态环境之研究》一文更具特殊意义。学界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纵观已有成果大多聚焦于对政治层面的探讨,而且是将土司制度作为一种过时的、需要淘汰的政治实体去加以考量。

土司制度与民族生态环境之研究2-13

摘要:在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发展的关系史上,制度与环境常常扮演一对不和谐的冤家,制度在很多时候常常成为生态环境破坏的急先锋。但中国土司制度的实施及在边疆民族地区的长期保持,却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环境史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演绎成制度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佳话。土司制度保持时间较长地区,其生态环境的原始状态及生物多样性特点的保存时间也相应较长,很多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持到现当代。从这一层面而言,土司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族地区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屏障。

麻山苗族防范频发性地质灾害对策研究14-19

摘要:山体崩落是喀斯特岩溶山区一种习见的地质灾害。由于地处喀斯特石漠化灾变带,麻山地区的山体崩落现象极为频繁,并严重威胁着当地苗族乡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立足于文化适应的理论,长期生息在这里的苗族乡民,理当拥有相应的防范对策。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笔者深入麻山腹地的紫云县宗地乡牛角村等7个村寨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查。结果发现:当地苗族对频发性的地质灾害有着精深的理解,并能作出可靠的预测,同时他们也不乏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史载党项人对肉苁蓉的认识与利用——兼论它在西夏王朝社会生活中的价值20-27

摘要:肉苁蓉是一种沙地植物,主要分布于今天的甘肃、宁夏、陕北及内蒙古西部。从党项人本土生态知识的视角出发,探讨党项人对肉苁蓉的认识和利用,发现他们对肉苁蓉生物属性的理解十分精准,对它的利用也能恰到好处,既能获利,又不会破坏它的再生;从西夏时期的典籍记载发现,在与宋、辽交往过程中,肉苁蓉被视为珍贵的药材和补品,充当贡品和商品,身价百倍,从而使西夏王朝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仰仗肉苁蓉的外销获得了众多的好处,为西夏立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海造地对濒海文化生态的危害——以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后环渔村为例28-32

摘要:以广东珠海香洲区北部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为例,揭示了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国土局在濒海昼民生计区围海造城市建设的工业生产用地时,对当地文化生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围海造地后强行将昼民定居陆地上,势必窒息了这个族群的传统文化,同时破坏了珠江入海口生态区的生态稳定与安全,文化与生态的双重受损所造成的副作用值得有关部门三思。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主持人语33-33

摘要:对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而言,区域绝非一个简单的地理空间概念。它是人的区域、人的活动的区域,因此区域甚至也不是特定人群的居住空间或活动范围,而是一种包涵了人群、时间、空间差异,以及基于血缘、婚姻、信仰、市场乃至语言、文化的复杂多样的动态观念,一如方家所深刻指出的,“区域是一种历史建构”。

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中的族际经济结构分析34-40

摘要:交换使人们的物质生产获得了商品的形式,人们在交换的过程中使人类本质的认识范围扩展到了经济关系。从贵州清水江流域自明清以来木材贸易的族际经济结构中,木材贸易总是与礼仪、习俗等不同的制度性存在紧紧地粘连在一起,并共同形成为特定社会的一种结构。一个交换系统是由法律、法令、传统习惯和各种促进付给的手段、工具所组成,也即是这些因素——文化构成了人们的交换环境。从短期看,这些交换环境影响和决定着交换主体的行为,交换主体仅表现为交换环境的接受者;但从长远看,交换主体与交换环境之间又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共生关系,交换环境并不仅仅是影响交换行为的外生性变量。

清水江林契中的产权形式与深化林权改革41-47

摘要:清水江林契所体现的产权形式是数百年来林业发展的实践产物,是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对于当前的林权改革来说,它在林业政策制定、林地所有者权益维护、林权交易管理、林木处置权落实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

空间仪式与乡村社会秩序——对清水江下游三门塘村的田野考察48-54

摘要: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仪式具有操演和转化的功能。三门塘的空间仪式,不仅在空间本身制造出与日常生活的区隔,在时间上也构成了某种“阈限”。无论是家屋中的“七月半”仪式,还是村落范围的“推寨”仪式,都反映了三门塘人对生存空间的认知,并将它们投射与外部的实践,从而整合了村落内部的社会秩序。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神判、婚制与和谐的法律境遇55-55

摘要:神判现象是初民社会广为流传的一种集侦查、控诉和审判于一体的纠纷解决方式。其基本特征是借助上通鬼神,下知人事的巫师,来裁判案件、排疑解纷。在夏之乾的《神判》和邓敏文的《神判论》中,所运用的“神判”资料主要源于共和国成立前后在民族地区调查、搜集到的资料。然而,“神判”现象其实不仅仅存在于初民世界,也不仅仅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即使在汉族地区,在现代社会,照样存在纠纷解决中的“神判”现象。

神判考析56-61

摘要:神判作为一种法文化现象,在世界很多民族中都曾普遍存在过。从神判工具性角度做新的分类,将自远古开始的神兽判归为“触角”神判;将殷商的甲骨占卜神判定为“纹理”神判;将少数民族中的涝沸判、铁火判划为“烫伤”神判等,同时对各种神判现象进行文化分析。

一妻多夫:一种民间法视角的“生存性智慧”62-73

摘要:真正的一夫一妻制缺乏生物社会学基础且十分罕见,在生物学界这属于不正常的行为之一。“一妻多夫”作为一种非典型的婚姻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延绵不断,在我国西藏地区至今仍然存在。“一妻多夫”有兄弟共妻、父子共妻、舅甥共妻、叔侄共妻、朋友共妻等形态和典妻、转房婚俗、群婚等亚形态,国内外不同学者论述了其存在的成因,“民间法”更为我们剖析这种婚姻形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体现为“生存性智慧”的实践逻辑。不能因为“一妻多夫”与传统婚姻价值体系有冲突,而将其定性为“原始的”“粗俗的”“落后的”婚姻形式,甚至忽视其既有功能和存在价值。

和谐司法语境下的民族习惯法困局——以黔东南苗族地区“挂红”司法个案为例74-81

摘要:苗族婚姻习惯法对强奸等案件的处理有特殊的规则,要求违规者用“挂红”的方式向受害人家属赔礼道歉,即将违规者的猪或羊等当众杀掉,聚众分食,在令违规者名誉扫地的同时,受害人也得以挽回面子,苗族婚姻习惯法对此问题特有的处理方式适应了小地域的社会治理要求。但随着苗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这种处理方式与现代司法不相符合,普通民众的司法观念和婚姻习惯法方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冲突也引发了大量的纠纷。类似的典型司法个案是法官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难题之一。如何化解此类个案也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法院在纠纷解决中的困局之一。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艺术人类学
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河歌82-88

摘要:侗族河歌因多在风景优美的河边演唱而得名,它与侗族的玩山歌、坐夜歌一道构成了侗族情歌的三种类型。艺术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河歌呈现出原生态特征,同时具有衍变性特征。艺术人类学作为一种视角,要求在实地研究中搜集整理河歌,把握河歌的题材内容、审美内涵、艺术价值、风格嬗变等问题,同时又注重把握滋养河歌产生和存在的文化背景和民俗机制;用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考察河歌,有助于河歌的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更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揭示侗族民俗文化与河歌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侗族民歌的生态环境。

迪庆维西玛丽玛萨歌舞文化意蕴89-95

摘要:在玛丽玛萨文化重构中,歌舞是其文化重构中的典型代表。通过对玛丽玛萨歌词内容、舞蹈动作的剖析,剖析出玛丽玛萨歌舞在追溯族群历史、反映劳动生产过程,以及表现族群性格和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内涵与底蕴。同时,玛丽玛萨歌舞在其功能意义上,不仅有陶冶情操、调节情绪的教育价值;而且在强化族群认同,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以及旅游业的开发上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玛丽玛萨歌舞逐渐成为展示玛丽玛萨文化的窗口。

贵州畲族“凤凰衣”的文化考察96-102

摘要:贵州畲族“凤凰衣”从来源与流传来看是勇敢与智慧的化身;从制作与传承上体现了畲族妇女基本的技能和才智;“凤凰衣”的特征表现出畲族深邃的文化和美化的艺术;畲族“凤凰衣”表达了民族象征和身份标志的社会识别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凤凰衣”即将成为远去的风景,引发了对保护问题探讨。

第四批498名部级非遗传承人呈现年轻化趋势102-102

摘要:2012年12月20日,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98名,加上前三批已公布的1488人,共计1986人。在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出现了10余位“70后”,成为传承人队伍中较为年轻的成员。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俗研究
余乃战神而不倡内耗 余为兵主而力抵外强——读韦宗林先生《尤王赋》103-107

摘要:韦宗林先生的《尤王赋》把苗族祖先蚩尤的地位作用、历史贡献等表现得淋淋尽致。从史学的角度,求证《尤王赋》所描述的历史真实性,探究作者创作该赋文的境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