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1-1

摘要:非常感谢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四个与我国当代生态建设至关重要的重大课题。最为幸运的是,资深的蒙古族草原文化专家敖仁其先生为本刊赐稿,讨论了草原生态维护的重大理论课题。长期以来,美国学者哈定所倡导的“公地悲剧”理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学术界的影响也不浅。

合作利用牧场制度的理论思考与案例分享2-6

摘要:理论是实践的归纳和总结;理论是根据实践经验,在假设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规律所作的预测或预言;理论也可以是凭借主观价值判断(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诠释。本文正是立足于上述理解,以当前的个案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内蒙古草场合作利用制度化的相关理论,并力求在当前的个案中加以验证。

本土生态知识在水资源储养与维护中的价值7-12

摘要:本土生态知识的利用实质是指服务于生态建设的文化对策,不同民族的本土生态知识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方面有各自的对策,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生态功能,将我国西部地区划分为六大片区,分别收集了相关民族的本土生态知识,以期为我国水资源的稳定、储养、维护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南岭瑶山传统生计中的生态智慧——以都庞岭枫木坪村为例13-19

摘要:瑶族作为“南岭民族走廊”典型的山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错综复杂。瑶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生态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生态知识。这样的生态知识包括对不同生态系统的认知、对生物物种的认知及其互动关系的把握、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等。这些知识在瑶族人民传统的“刀耕火种”林农复合生计中得到了全面的应用。以生活在都庞岭枫木坪村的“过山瑶”农林复合生计为分析对象,揭示瑶族传统生计中的生态技能、生态智慧。

抚仙湖[鱼康]浪鱼数量变迁初探20-29

摘要:[鱼康]浪鱼是抚仙湖的特有鱼类,此前曾经是有名的经济鱼种,但近代以来该物种种却濒临灭绝,成了需要专门保护的珍惜异种。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研究[鱼康]浪鱼的生活习性,通过对当地各族居民特有的传统捕鱼方式的调查,分析捕捞方式变迁对该鱼类正常生殖繁衍的各种作用,探寻该鱼种濒危的社会成因,并提供相应的保护对策。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略论民国时期清水江下游地区的民间借贷——以天柱县高酿镇木杉村为例30-36

摘要:民国年间,天柱县民间借贷大致表现为借钱和典当两种形式。在高酿镇,村民借钱时采取了以谷付息,以田、物、房屋作抵押等形式。其典当有典田、土等形式。这些借贷中,乡村中拥有货币资本的钱主,通过借钱控制土地。借钱人通过支付利息或以物作抵押,获得必要的资金。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大致是资金短缺和家境贫穷。同时,村民在借贷时所使用的特定名词和数量词凸显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民间借贷活跃,形式多样,推动了传统乡村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祖荫的张力:清代以降清水江下游天柱苗侗地区祠堂的修建37-46

摘要:祠堂,作为宗族祭祀的公共空间,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由来已久。地处边圉的清水江下游地区,尽管在目前能阅读到的官方文献中,祠堂并未作为主要的对象被关注。然而,近三年田野调查所获之族谱、碑文、契约文书等民间历史文献的整理显示,自清代乾隆年间开始,清水江下游天柱苗、侗地区兴起了祠堂修建的风潮,这一现象虽经政治运动而有所中断,但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清水江下游天柱苗侗的祠堂修建及其延续,既是国家王朝制度及正统文化向区域社会不断渗透的结果,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组织资源的需求,更是边疆苗、侗地区民众对国家认同的表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间习惯法
锦屏阴地风水契约文书与风水习惯法50-59

摘要:以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锦屏阴地风水契约文书为资料,分析阴地风水契约文书的类型、所反映的风水观念、土地利用矛盾,以及风水习惯法,指出锦屏风水习惯法是在风水观念被锦屏人普遍认同后,在频繁的阴地风水交易行为中产生的,以乡规民约、风水契约、诉讼调解仲裁文书为载体的,以协调林业、农业用地与阴地风水用地矛盾为目的,具有一般拘束力的行为规范总体。其规范可以分为强制性的、倡导性的和技术性的三类。

民族宗教活动中形成的习惯法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广西京族哈节习惯法为例60-65

摘要:宗教活动引导着少数民族成员的社会行动,使之趋向于某种秩序,进而形成了少数民族习惯法,哈节是京族最盛大的节日,传统的哈节是京族人民祭祀海神和祖先的宗教活动。在京族哈节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习惯法,这些习惯法至今仍为京族群众遵守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婚姻法的生态化:西部少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法治战略思考66-70

摘要:婚姻法的生态化不仅仅是一种原则、观念、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跨学科跨时空的社会实践,它体现了运用法律手段统筹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样一种变化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婚姻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缺陷发现,在西部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法治战略中,婚姻法的生态化将引发一系列法律价值观念的变革,意义深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与民俗研究
巴[身小]文化内涵探析71-75

摘要:巴[身小]文化内涵深厚、自成体系,其浓郁的夜郎情结、对竹王的执着崇拜、显著的迁徙文化特色、强烈的生存繁衍意识、明显的部落文化遗存以及特殊的传承方式,为我们用本土观念重新诠释文化现象开启了新的视角。

移民、稻作与水利建设:明清时期大理盆地的生计变迁76-82

摘要:明清时期大量进驻大理的军事移民在改变洱海流域人口构成的同时也促使当地的水土资源得以重新配置,大理从此由水旱兼作的多元农业向以精细种植的稻作水田农业转变,租种农田缴纳赋税逐渐成为大理平原地区日常生活的基本事项,可以说稻作与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的调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人口压力增大,稻米价值很高,稻作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不可避免的发生着变化。

论生态移民中的民族文化变迁83-87

摘要: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移民成为了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但伴随移民生活环境的变化,其文化思想也会随之改变,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文化变迁尤其突出。文化变迁是生态移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但同时也给少数民族本身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置身于生态移民的整体过程中,更加关注民族文化变迁的问题,恰当的处理好民族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

论白马人白鸡翎帽饰的由来、意象及其社会功能88-93

摘要:白马人以白雄鸡尾羽为帽饰之行为属民间习俗。自然,其解释权在民间。而白马山寨现存的关于白鸡翎帽饰由来的各种口传文本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民间话语诠释,其折射出白鸡翎帽饰的由来及其与战争的内在关联。透过民间话语诠释以及白鸡翎帽饰的表层,实际上白鸡翎帽饰也负载着信念(致祥辟邪的吉物、英雄和救命恩人之深层意象)与社会功能(社会角色标识、族徽和审美)的双重使命。

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田阳舞狮为例94-99

摘要: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与利用价值。以田阳舞狮为例,对田阳舞狮旅游开发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田阳舞狮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当前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传承与保护
主持人语100-100

摘要: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财富,其保护的内涵不仅仅是遗产的保护,更是遗产所依托的“文化”的保护。没有文化的遗产只是一个文化孤岛,一种变味儿的文化残存,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最后必然被淹没在商品大潮的巨浪之中。

文化?文物?——简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物化”困境101-106

摘要:探讨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物化”困境,即”有文物,没文化”的状况,指出了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存在着忽视文化母体保护的现象,通过笔者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四项基本原则的讨论,强调了在法律的”盲区”之外,尚有着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一些基本天理、伦理和道理,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06-106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今年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