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特稿
坚持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1-2

摘要:虽然对于"原生态"的认识,学术界尚有争议,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或否认原生态文化的存在,我们应当以一种理性宽容的态度面对原生态民族文化,要保护、传承、弘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不能让其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消失殆尽。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3-3

摘要:本期推出的3篇论文,具有如下3个方面的共性特征:其一,作者都是年轻人,而且在田野点都做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都是来自实践的言必有据的力作;其二,3位作者都受过生态人类学学科的系统训练,因而在研究方法和学术术语的使用上都较为规范;其三,3篇论文都是从不同的视

论生物资源跨文化均衡利用的生态价值——以贵州南部和西南部喀斯特山区为例4-9

摘要: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发展的前提,而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又得仰仗于相关民族文化制衡格局的并行存在,因为这样的文化制衡格局可以确保生物资源在高效利用的同时与精心维护相统一,不会造成生物资源的单向消费,从而不会导致生态系统的蜕变,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南部和西南部喀斯特山区所出现的严重土地石漠化灾变,就是由于传统文化制衡格局受损,致使生态系统蜕变后所带来的恶果。通过对贵州省南部和西南部喀斯特山区的调查分析发现,要解决土地石漠化灾变光靠技术和愿望很难办到,关键是要启动文化制衡机制,建构多元文化制衡并存的新格局,这才是生态建设的必须举措。

对梯田抵御气候风险习惯性认证的质疑10-16

摘要:水稻是一种喜湿、喜高温,而且需要强日照的高产、稳产粮食作物。因而不管哪个民族一旦将水稻确认为主要生产作物后,都会感到河网平原地区土地资源的匮乏,在高山坡面上开垦梯田也就自然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要求。这样一来,脱水、低温、阴冷天气都会成为高山梯田必须应对的气候灾害,抗拒此类气候灾害的能力也自然成了评估梯田运行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就已形成的习惯性结论而言,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会认为高山梯田抗拒灾害的能力远远不如河网平原的稻田,但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却给出了与之有别的结论。通过对贵州省黎平县黄岗村侗族梯田的调查,并结合对侗族民族文化的归纳、描述,以及侗族"稻鱼鸭"种养模式的推介,对习惯性的抗气候风险的指标提出质疑。

论本土生态知识的基本属性——以昌都地区的藏族为例17-23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本土生态知识,本土生态知识的形成与建构,必然是针对所处自然与生态系统长期适应和积累的总成,因而它必然具有有别于普同性知识的特征。通过对昌都藏族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调查归纳、总结出本土生态知识具有实践性、实用性、创新性、针对性、社区全民性与归属性等六大特征属性。理解和把握各民族的本土生态知识的特有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所处地区的生态维护和生态建设。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股份制的移民共同体——清代清水江下游的移民会馆与区域社会24-30

摘要:清代整个清水江干支流因其繁盛的木材贸易吸引了大批外来的移民溯江而上。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自称来自江西的一批商人和小手工业者来到小江流域,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出资建立了移民会馆——万寿宫。万寿宫的建立,不仅出于血缘和地缘纽带的联系,还包含了极为特殊的商业因素,并由此在小江侗族地区构建了极具特色的股份制共同体,对整个小江社会日后的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锦屏文书的价值、研究方法与开发利用途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综述31-35

摘要:2010年10月15-16日在锦屏县召开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邀请了我国契约文书研究专家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80余人。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锦屏文书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提出了锦屏文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本次会议对于锦屏文书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清代锦屏木材“放洪”纠纷与地役权问题——从加池寨和文斗寨的几份林契谈起36-40

摘要:清代锦屏木材"放洪"纠纷以契约方式的调解解决,产生了"放洪"地役权这项延续到民国的习惯法规则。从加池寨和文斗寨的几份林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地役权制度的原生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习惯法研究
整体性理解习惯法——围绕彝族的文化观念而展开的法律人类学讨论41-47

摘要:近年来,从人类学视角对中国习惯法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是对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理论分析框架还囿于功能论的视角,对于法律与习俗的关系、国家法与习惯法之间的互动缺乏解释张力。以彝族习惯法为例,强调作为一个民族其文化的整体性,并以彝族的人观为基础,关注到个体在承继习俗和进行实践之间的创造性作用。试图以此完整而没有偏见地理解彝族习惯法,探求如何整体性理解少数民族习惯法这一问题,从而获得有张力的解释。

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制度——兼论原生态藏族赔命价习惯法与中国的死刑存废问题48-54

摘要:藏族习惯法中的"赔命价"制度是延续至今的一种古老的藏族传统刑事习惯法,是在藏族部落社会时期形成的重要习惯法内容。在过去和如今的广大藏区,"赔命价"制度特指发生杀人、伤害等致人死亡或因致人伤残造成一定损失的刑事案件而行为人承担一定的财产赔偿责任的刑事习惯法制度,它是受害人家属向被告人家属索赔财物或迫使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人承担一定的财产赔偿责任的一种古老的刑事法律制度,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本土化"刑事和解"制度。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法学界分别就针对"赔命价"制度陆续发表一些文章和著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是"赔命价"制度是否具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以及在广大藏区产生的社会效果等,目前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因此,笔者认为从"赔命价"制度本身存在的原因、范围和本质以及对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将要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关系等原因有必要再一次深入探讨。尤其是国家制定法应适当利用"赔命价"制度等藏族本土习惯法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制定变通性和补充性的法律法规来完善藏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从而整合藏族等少数民族习惯法积极适应国家制定法彰显的现代法治精神,这种法学问题的研究及其解决,才能更好地维护藏区社会的稳定发展,才能加速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康庄大道。

通江林业习惯法探析——基于林木碑碣的考察55-60

摘要:封建社会以及民国初期的通江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民间散落着许多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林木碑碣,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对风水林木的保护、对寺庙林木的保护、对墓冢林木的保护以及对经济林木的保护。这些林木碑碣之所以能够实现其效力,关键在于社会公众对其的认可以及民间权威对其实施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这些林木碑碣发挥了保护林区生态环境、维持林区社会秩序和弘扬林区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掘这些林木碑碣的社会价值,对当前的林业法制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原生态与现代化
城市主义的肆虐与民族乡村原生态文化的际遇61-66

摘要:"城市主义"以"乡村城市化"为表征对乡村生活及其原生态文化进行了长期的诋毁和贬损,以城市的价值观评价和改造乡村,把城市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移植到乡村,不仅消解了乡村生活的意义,抽空了乡土文化的价值,而且给民族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

农村社区工业化中的时间生活变迁:浙北C村研究67-72

摘要:工业力量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乡土社会的日常生活。农村社区工业化的过程引发了基于乡土传统的现代化变迁。本文选取了时间生活这一研究视角,去理解由农村社区工业化所引起的结构性变迁,以及对传统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这种变迁被认为是过渡的、综合的和待定的。随着文化主体的结构时间发生了不同程度与形态的变化,相继出现了工农业并置的生态时间、新的宗教时间与信仰福利观,以及"指向未来"的结构时间。农业与工业文明模式是异质的,但在具体过渡中会表现出并置、交融或替代的复杂情形。在实际情形中,乡村社会的工业化呈现出一个连续的、综合、本土式的变迁历程。

论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现代、后现代”共时中的发展73-77

摘要: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文化被置身于"传统、现代、后现代"的文化共时格局中,这样的"共时"格局必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俗研究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西部文化多样性——基于边疆与中心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78-81

摘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地区性与国际性同步加强,并且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了有的文化体系互相配合,有的则会发生激烈冲突状况。全球化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还会伴随有意识形态趋同。但它也会使文化更加多样化,结果就会出现对多元取向认同的意识形态趋向。跨文化交流与对文化解构,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圈里的人们如何彼此相互沟通设置动态平台的必要。文化交流论属于文化的横向动态,关注的是不同的大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文化解构论则属于文化的纵向动态,关注的是在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不同地方亚文化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纵是横,不同文化关系的适当处理,都不能脱离通过比较"异中之同"而所产生的认识,即对于中西文化或其中某种文化体系内的亚文化现象的普遍性、共性的认识;它同时不能脱离通过比较"同中之异"而所获得的认识,即对于中西文化或其中某种文化体系内的亚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个性的辨别。

从“他者”到“我者”的文化建构:论苗族作家文学的族群意识觉醒82-86

摘要:一个民族的族群觉醒意识通常是在"他者"的文化环境去回窥和审视"我者"的,苗族作家文学的发展同样经过了这样的建构过程。分别从"他者"的文学作品中对苗族社会生活描写的评述、作为"我者"中的苗族如何通过文学作品去实现自我族群意识的觉醒以及苗族作家族群身份的回归等几个方面的探讨中,提出了借鉴当今现代社会中"他者"文学作家所存在的"碎片化"困惑和如何推动苗族文学创作时应秉承传统与实现本真性回归的问题。

土家山歌视阈下的民族认同——以松滋卸甲坪土家族民族乡五句山歌为例87-90

摘要:山歌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标志。它是能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意识并具有极强民族性的民族文化。通过对社会转型期松滋卸甲坪土家山歌文化的现状分析,厘清土家山歌与土家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探讨现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土家人民的民族认同。

蒙古族游牧文化:言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91-96

摘要:就蒙古族游牧文化而言,它既是北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的必然,也是蒙古族创造性适应这种环境的结果,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美学与哲学、法规与律令等诸多方面。蒙古族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达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它给现代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诸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