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卫生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述评、综述、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调查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0-8020
  • 国内刊号:11-2158/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20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71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卫生研究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卫生研究杂志论著

转CpTI基因大米在五指山小型猪体内消化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五指山小型猪在体消化稳定性模型,评价转CpTI大米的胃肠消化稳定性。方法在五指山成年猪体内同时安置胃、肠瘘管,通过经口喂饲途径,以大豆作为阳性对照,测定不同时间点消化液的pH,采用蛋白凝胶电泳法分析测定不同时间点消化产物中的蛋白片段,比较转CpTI大米和亲本大米消化产物的区别。结果给样后胃液pH迅速中和至6.0左右,以后逐步降低,在4~6h后又开始回升,大豆引起胃液pH下降和回升时间均较米粉晚;13×103、17×103、34×103和50×103是大豆中几种相对消化稳定的蛋白片段,在5~6h的胃肠液中仍然能检测出高表达,其中50×103、34×103、17×103三个蛋白片段呈现胃液、肠液消化稳定性,而13kD呈现胃液消化稳定性;米粉给样0.25h后胃液中未检出任何耐受蛋白酶消化的片段或亚基,而亲本明恢86米粉和转CpTI基因米粉比较,无论是胃液或肠液中蛋白消化情况均无明显区别。结论利用五指山小型猪建立的在体消化稳定性模型是可行的,转CpTI基因米粉与亲本米粉在五指山小型猪胃液、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具有等同性。
680-683

茶氨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茶氨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茶氨酸低剂量组(10mg/kg)、中剂量组(30mg/kg)、高剂量组(90mg/kg)。大鼠灌胃给予茶氨酸15天后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MCAO模型,在再灌注后3h、24h进行神经学评分,再灌注24h后处死动物,测定脑指数及脑组织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和茶氨酸含量,并采用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以及Bcl-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茶氨酸各剂量组大鼠的神经症状明显改善、脑水肿程度较低;神经递质Asp含量降低,Gly、GABA含量升高,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茶氨酸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 mRNA和Bcl-2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茶氨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调节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以及上调BDNFmRNA和Bcl-2 mRNA表达有关。
684-687

青春期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暴露对雌性大鼠生殖发育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暴露对青春期前雌性大鼠性发育及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3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玉米油)和3个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按50、150、500mg/kg DEHP经口灌胃,连续染毒28天。观察阴道开口、乳房发育、第一次发情周期的日龄及体重,于末次染毒24小时后进行阴道涂片,确定动情间期,处死动物。Real-time PCR测定卵巢组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4)及睾酮(T)水平;通过病理学观察卵巢组织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卵巢组织中PPARγ的表达。结果 500mg/kg组阴道开口日龄提前,150、500mg/kg组阴道开口时体重增加(P〈0.05);150、500mg/kg组芳香化酶(P450Arom)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T水平明显下降,150、500mg/kg组FSH、E2水平明显减少,而LH水平明显升高(P〈0.05);150、500mg/kg组闭锁卵泡明显增多、黄体数目明显减少;150、500mg/kg组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颗粒细胞中PPARγ阳性光密度相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50mg/kg组(P〈0.05)。结论青春期前DEHP暴露对雌性大鼠性发育及生殖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s有关。
688-692

戊二醛改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

摘要:目的制备改性的壳聚糖(CTS),对其吸附氯酚的性能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壳聚糖进行改性,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壳聚糖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氯酚浓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改性CTS具有较好的抗酸碱性能;在pH6.5、吸附40min时对氯酚的吸附量最大;改性后的CTS吸附能力增加了13.8倍;且能再生和重复使用。结论经戊二醛交联后的壳聚糖是良好的氯酚吸附剂。
698-701

DNA修复基因hOGG1多态性、HBV感染交互作用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DNA修复基因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并分析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500例肝细胞癌和507例正常对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应用TaqMan MGB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GG1-Ser326Cys位点基因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hOGG1-326Cys突变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24.60%和10.75%(P〈0.05);该位点3种基因型Ser/Ser、Ser/Cys和Cys/Cys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71.40%、8.00%、20.60%和84.22%、10.06%、5.72%(P〈0.05);与携带hOGG1基因326位点野生纯合子Ser/Ser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一个hOGG1-326Cys突变等位基因的个体患肝癌风险显著增加(OR=2.14,95%CI:1.57~2.9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hOGG1基因326位点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之间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具有交互作用,相乘模型交互作用指数为0.61,相加模型交互作用指数为1.31。结论 hOGG1-326Cys突变等位基因是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等位基因;携带至少一个hOGG1-326Cys突变等位基因的个体若同时暴露于HBV慢性感染,患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705-708

河北省赵县某村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献血员慢性HBV和/或HCV感染与IL-10-1082和IL-10-59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HBV和/或HCV感染者IL-10-1082和IL-10-592基因多态性(SNP),探讨其免疫遗传机制。方法对河北赵县某村HBV和/或HCV感染者及对照共277人采集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抗-HBV、抗-HCV生物标志物,筛出HBV重叠HCV感染79例、单纯HBV感染69例、HCV感染55例和对照74例。用RT-n PCR检测HCV RNA,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SP-PCR和RFLP-PCR技术检测IL-10-1082和IL-10-592 SNP,分析IL-10-A1082G、IL-10-A592C与HBV和/或HCV感染、HCV病毒复制和ALT异常的关系。结果①HBV和/或HCV感染者IL-10-1082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1082A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3.05,P=0.04),携带IL-10-1082AA基因型者感染HBV、HCV和HBV重叠HCV感染的风险是IL-10-1082AG基因型者的2.29(1.10~4.78)、2.34(1.07~5.10)、2.56倍(1.25~5.21);IL-10-1082等位基因频率与不同感染类型间未见统计学关联(χ2=4.65,P=0.20)。IL-10-592位点SNP与不同感染类型间无明显统计学关联(χ2=2.83,P=0.83;χ2=1.10,P=0.78)。②HCV复制组IL-10-1082AA基因型和IL-10-1082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无病毒复制组,IL-10-1082AG基因型和IL-10-1082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无病毒复制组(χ2=12.27,P=0.00;χ2=5.36,P=0.02),OR=3.36(1.67~6.76)、1.67(1.08~2.57)。IL-10-592位点SNP与体内HCV病毒复制无明显统计关联(χ2=2.10,P=0.35;χ2=1.88,P=0.17)。③IL-10-1082位点SNP与ALT异常无统计学关联(χ2=3.25,P=0.20;χ2=1.79,P=0.18)。ALT≥80U/L组IL-10-592A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IL-10-592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肝功〈80U/L组(χ2=6.32,P=0.04),OR=2.83倍(1.26~6.37),IL-10-592A/C等位基因与肝功异常无明显统计关联(χ2=2.30,P=0.09)。结论 IL-10-1082基因型与HBV和/或HCV感染类型、病毒复制有明显的统计学关联,IL-10-1082AA基因型能增加感染者慢性化风险,IL-10-1082AG基因型则降低其风险。IL-10-592位点
709-713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2009年中国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研究2009年中国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7818名。内容包括询问调查、体格测量、生化检测和膳食调查。以2006年WHO生长发育标准计算Z评分,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的计算采用WHO Anthro V3.2.2软件。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数据清理和分析均采用SAS 9.12统计软件。结果 2009年中国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5.9%,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3.7%。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那些低出生体重(OR=1.975,95%CI=1.515~2.575)、家庭年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OR=1.813,95%CI=1.364~2.409)、看护人为非父亲/母亲(OR=1.190,95%CI=1.022~1.387)、家庭饮水不卫生(OR=1.282,95%CI=1.120~1.466)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与母亲职业为技术、干部、军人等的儿童相比,母亲是纯农民、农民工、农村手工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家务等职业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分别是前者的5.384倍(OR=5.384,95%CI=2.490~11.642)、4.244倍(OR=4.244,95%CI=1.953~9.222)、4.872倍(OR=4.872,95%CI=2.169~10.947)和5.331倍(OR=5.331,95%CI=2.438~11.654);距离住所1公里以内有医疗点是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OR=1.246,95%CI=1.100~1.411);出生后9个月才开始添加辅食可增加儿童营养不良危险(OR=1.194,95%CI=1.016~1.403)。结论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忽视,影响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不良因素依然存在和变化。综合改善将是有效措施。
714-718
卫生研究杂志文献数据分析

中国成年居民味精消费与超重关系的研究

摘要:味精是我国膳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增味剂,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大量谷氨酸钠能够导致实验动物发生下丘脑损伤和瘦素抵抗,进而发生代谢失调性肥胖。然而,这与普通人在膳食中摄入味精的情况并不相同。因此,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了解我国居民膳食中味精使用情况,并分析其与超重、肥胖发生之间的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味精的摄入量与超重的发生可能存在着正向关联。
718-719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能量平衡观察法测定南方轻体力活动健康成人总能量消耗量

摘要:目的采用能量平衡观察法探究我国南方轻体力活动健康成人的总能量消耗量。方法选择符合能量代谢试验条件的34名南方轻体力活动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为其设计和制备三日循环膳食,用称重法准确获得每日膳食实际摄入量,并用化学分析法测得膳食能量平均摄入量,结合试验期间的体重变化,得到我国南方健康成人总能量消耗量。结果采用称重-化学分析法测得膳食能量平均摄入量为(8424±1616)kJ/d[(2013±386)kcal/d],其中男性(9990±798)kJ/d[(2388±191)kcal/d],女性(7032±384)kJ/d[(1681±92)kcal/d]。16天的试验期间体重平均减轻0.02kg,其中男性体重平均增长0.15kg,女性体重平均减轻0.17kg,根据成人能量平衡原理最后计算得出我国南方健康成人总能量消耗量为(8468±1762)kJ/d[(2024±421)kcal/d],其中男性为(9680±1759)kJ/d[(2314±420)kcal/d],女性为(7391±827)kJ/d[(1767±198)kcal/d]。结论我国南方轻体力劳动健康成年男性总能量消耗量约为9680±1759kJ/d[(2314±420kcal/d)],女性约为7391±827kJ/d[(1767±198kcal/d)],与2000年制定的男、女性能量推荐值2400kcal和2100kcal相比,该研究男性测量值比其RNI值低86kcal,女性测量值比其RNI值低333kcal。
720-722
卫生研究杂志调查研究

中老年女性维生素A营养状况与骨密度关系的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中老年女性膳食维生素A的摄入情况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招募250位45~66岁之间的中老年妇女,进行基本体检、血样采集、膳食调查和BMD检测。血清视黄醇和β-胡萝卜素(β-C)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血清中骨转化标志物[骨碱性磷酸酶(BSAP)、骨钙素和25-(OH)D3)]和其他血尿指标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将调查对象按照BMD高低分组,比较两组之间膳食视黄醇当量(RE)摄入和血清视黄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人群平均RE的摄入量为455.8μg(n=169),达到RNI的65.1%。正常BMD组的血清视黄醇和血清β-C水平都略高于低BMD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正常BMD组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低BMD组53.0μg,而类胡萝卜素高于低BMD组107.6μg。在摄入的RE中,正常BMD组来源于类胡萝卜素的RE比例高于低BMD组。BMD和膳食视黄醇当量水平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在数值上有微弱的负相关趋势(P=0.203,r=-0.140)。正常BMD组和低BMD组之间年龄、骨矿物质含量、体质指数(BMI)和BSAP有显著差异(P〈0.001或P〈0.01)。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和BMD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年龄(P〈0.001,r=-0.380),绝经年龄(P〈0.05,r=0.244),BMI(P〈0.001,r=0.394),体重(P〈0.001,r=0.434)。基本情况、血清指标和膳食摄入情况与BMD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绝经年数和BSAP进入回归方程(R2=0.552,F=24.661,P〈0.001),与BMD显著性相关。结论 (1)人群视黄醇当量摄入量未达到RNI,膳食补充剂的服用情况不是很普遍(32.5%)。(2)人群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摄入量偏低,钙摄入量不到AI的50%。(3)在正常浓度范围内,较高的血清视黄醇水平可能有利于维持BMD。(4)RE摄入水平过高,可能与BMD降低有关,特别是股骨BMD。
723-726

某铅高暴露地区居民经饮食途径铅暴露的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某铅高暴露地区居民从饮食(饮用水和食物)途径获得的铅暴露水平,并评价该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方法随机选择某矿区居民和对照组居民2组人群共65人作为调查对象,测定其饮用水、自产蔬菜中铅含量以及血铅、尿铅含量,并结合膳食调查数据,估算调查对象饮食铅暴露量和饮食铅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值,并评价饮食对人体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该矿区饮用水和自产蔬菜铅含量(几何均数分别为20.6μg/L和1.61mg/kg)均高于对照地区(几何均数分别为6.0μg/L和0.56 mg/kg)(P〈0.01)。矿区居民每日经饮食途径摄入的铅,男性为16.88μg/kg,女性为16.09μg/kg,高于对照组(P〈0.01),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暴露导致的健康风险值分别为4.73和4.51,矿区居民的血铅、尿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该矿区由于饮食(饮用水和食物)导致的铅暴露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长期暴露将会导致人体内的铅含量增高。
741-743
卫生研究杂志其他信息

Nutrition Reviews中文版——“营养总揽”已在线出版

摘要:Nutrition Reviews是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出版、John Wiley&Sons Limited发行的权威性国际营养学学术期刊,其主要介绍国际上最新的营养科学和政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新公布的2010年影响因子达到4.077,在70种营养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9位。
743-743
卫生研究杂志实验研究

姜黄素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摘要:目的通过姜黄素毒性实验研究,探讨姜黄素的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鼠伤寒沙门菌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d天喂养试验。结果姜黄素急性毒性试验中,大、小鼠经口最大耐受量均大于12.0g/kg;鼠伤寒沙门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结果;大鼠30d喂养试验中,3个剂量组大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姜黄素大/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物质,未见潜在的致突变、致微核及致畸作用,无明显亚慢性毒性损害作用。
747-749

茶多酚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GSH-Px、NOS活性及MDA、NO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高蛋氨酸饮食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P低、中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喂饲正常基础饲料,模型组及TP组均喂饲3%高蛋氨酸饲料,TP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50、100和200mg/kg TP,对照组和模型组经灌胃给予等容量的蒸馏水。8周后断头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弓结构改变;试剂盒测定血清GSH-Px及NOS活性、MDA及NO含量。结果各组GSH-Px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TP低剂量组MDA含量下降27.1%(P〈0.01),TP各剂量组NOS活性分别上升18.7%、15.1%、18.0%(P〈0.01),TP低高剂量组NO含量分别增高113.4%和73.4%(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动脉壁增厚,平滑肌增生,TP中高剂量组可抑制平滑肌增生。结论 TP可降低高蛋氨酸饮食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并通过提高NOS活性和NO含量维持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
750-752

枸杞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海马CA3区谷氨酸受体NMDAR2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枸杞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海马CA3区谷氨酸受体NMDAR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中枢海马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心理应激组;枸杞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枸杞干果2.0、4.0和6.0g/kg);枸杞低、中、高剂量组+心理应激组。枸杞干果浸泡喂饲,慢性心理应激采用复合应激(束缚应激+噪声应激)法。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检测海马组织各亚区NMDAR2的表达。结果 (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应激组、枸杞低剂量+心理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心理应激组相比,枸杞中剂量+心理应激组和枸杞高剂量+心理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2)经免疫组化法检测,NMDAR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多呈棕黄色,广泛分布在大鼠海马各个亚区。与对照组相比,心理应激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NMDAR2表达均明显增多(P〈0.01);与心理应激组相比,枸杞低剂量+心理应激组、枸杞中剂量+心理应激组和枸杞高剂量+心理应激组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NMDAR2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慢性心理应激使大鼠HPA轴功能紊乱,释放过量皮质醇,导致海马组织NMDAR2表达增加;枸杞可以有效调节大鼠HPA轴,降低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使海马组织NMDAR2表达降低,减轻脑损害。
753-75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2含量

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中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2(VB2)的方法。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H3.5)作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采用Sep-park C18小柱吸附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考察了保留时间,洗脱液体积和比例对样品前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方法的回收率82.67%~96.89%,变异系数〈10%;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和0.9995,线性关系良好。测定正常人和肥胖人血清中VB1和VB2的含量,结果显示肥胖人血清中两种维生素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结论建立了HPLC测定血清中VB1和VB2的方法,肥胖人体内缺乏VB1和VB2。
756-758

四种植物化学物预防性调节血脂作用快速评价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并快速评价芒果苷、荷叶碱、熊果酸和芍药苷这4种植物化学物的调节血脂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mg/kgBW)、芒果苷组(300mg/kg)、荷叶碱组(15mg/kg)、熊果酸组(300mg/kg)和芍药苷组(300mg/kg),连续灌胃13天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全部腹腔注射75%蛋黄乳剂,每只0.5ml。摘除眼球取血,检测血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模型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升高;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血清TG、TC和LDL-C水平,并且可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荷叶碱和熊果酸可以显著降低血清TG、TC和LDL-C水平,芒果苷可以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而芍药苷对血脂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荷叶碱、熊果酸和芒果苷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血脂作用。
759-760
卫生研究杂志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四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多重PCR检测方法同时检测食品中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方法参考沙门菌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序列,志贺菌侵袭性质粒抗原(ipaH)基因序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设计参考耐热核酸酶(nuc)基因序列,单增李斯特菌引物设计参考溶血素蛋白(hl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多重PCR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对15株目标菌和17株非目标菌的检测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产物分子量与预期一致;4种菌的检测灵敏度分别至少达到10pg/μl;对产物的测序分析表明所得序列与目的基因序列吻合;对319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4份生鲜乳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份生猪肉中检出沙门菌。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特异性,可供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7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