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51-1335/Q 国内刊号
  • 1001-6880 国际刊号
  • 1.4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是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开发研究、数据研究、综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论文
基于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法的防风药材及其伪品的鉴别373-379

摘要:为对防风药材及其伪品进行鉴别,利用高效液相法(HPLC)对防风药材及其伪品中4个色原酮类成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矛酚苷)的含量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其化学指纹图谱,标定了其中的9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结果发现各批次样品之间的相似度在0.087~0.997之间,说明防风及其伪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在此基础上,以4个色原酮类成分作为原变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HPLC法可将正品防风和伪品防风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揭示了防风及其伪品在化学定量指标之间的差异,为防风药材质量和真伪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提供新思路。

黄芩茎叶和藤茶抑菌作用及其联合应用研究380-386

摘要:为探讨黄芩茎叶、藤茶及两者联合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茎叶和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及时间-杀菌曲线;采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测定两者联合使用后的FIC指数。结果显示,黄芩茎叶和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0.25 mg/mL,对痢疾杆菌的MIC分别为4、0.50 mg/mL。两者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的FIC指数分别为0.75、0.625,表现出相加的作用效果。研究提示基于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黄芩茎叶的抑菌效力,为实现黄芩茎叶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显齿蛇葡萄抗氧化活性与主要成分相关性研究387-394

钝裂银莲花主要色素成分及适应机制的研究395-400

摘要:为确定调控花色深浅的主要色素成分及相关合成酶,本文以钝裂银莲花(Anemone obtusiloba)为材料,用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HPLC-MS)对不同花色花色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钝裂银莲花含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两种色素,两者总吸光值均随花色深浅规律变化,但类黄酮随花色变浅吸光度变化更明显,通过HPLC-MS分析,确定了7种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3-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山奈酚-3-O-槐糖苷、杨梅黄素-3-O-鼠李糖、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鼠李糖苷。槲皮素的衍生物为引起花色差异的主要色素,催化其合成的类黄酮3’-羟化酶为关键酶。推测钝裂银莲花花色适应环境的机制是通过类黄酮3’-羟化酶来调控花色深浅。

姜黄素对H2O2诱导的HT2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401-407

附子不同组分抗急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408-414

摘要:从血流动力学和神经体液因子两方面探讨附子不同组分对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治疗作用。采用盐酸普罗帕酮复制急性心力衰竭模型,记录造模前后以及给药后5、10、20、30、60 min大鼠心脏频率(HR)、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值的变化,并测定血清中Ang-Ⅰ、Ang-Ⅱ、TNF-α和ANP含量。结果显示,正常大鼠造模后,其HR和+dp/dtmax明显降低,-dp/dtmax明显升高,且Ang-Ⅰ、Ang-Ⅱ、TNF-α、ANP均有升高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总生物碱组和水溶性生物碱组可不同程度的升高模型大鼠各时间点的HR、+dp/dtmax,降低-dp/dtmax;且总生物碱组、水溶性生物碱组、脂溶性生物碱组和多糖组均有一定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Ang-Ⅰ、Ang-Ⅱ、TNF-α、ANP水平含量的趋势。结果表明总生物碱对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最强,其次是水溶性生物碱,且两者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与心力衰竭有关的神经体液因子,有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由此可见,附子水溶性生物碱以及总生物碱是其发挥强心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牦牛皮胶对环磷酰胺致贫血小鼠血象红系参数及脾脏结构的影响415-421

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422-427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阐明小檗碱促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MTT检测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PI染色定量考察小檗碱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肿瘤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来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小檗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使细胞中自噬因子Beclin 1表达增加,诱导细胞自噬泡的形成,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综上说明小檗碱是通过抑制AKT-mTOR通路,诱导MDA-MB-231细胞的自噬以及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黄芩苷对酯多糖损伤AC16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428-433

摘要:本研究主要探讨黄芩苷对酯多糖损伤AC16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设置对照组、LPS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黄芪总黄酮组,共同培养6 h,检测细胞生存率及生存状况;荧光素法检测细胞内ATP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yt C、Apaf-1、caspase-3、caspase-9表达。结果发现与LPS组相比,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及黄芪总黄酮组细胞生存状况及生存率明显改善,细胞内ATP浓度升高,凋亡率降低,细胞内Cyt C、Apaf-1、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均降低。说明黄芩苷对酯多糖损伤的AC16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yt C/Apaf-1/caspase-3/caspase-9通路表达有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研究简报
HPLC-UV-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和黄酮类成分434-440

摘要:建立HPLC-UV-ELSD法同时测定黄芪中黄芪皂苷Ⅰ、黄芪皂苷Ⅱ、黄芪皂苷Ⅲ、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刺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并比较四种不同供试液中7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实验采用Agilent 5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0.3%甲酸水溶液-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漂移管温度70℃。在该色谱条件下,黄芪中7种成分能得到较好的分离,稳定性,重复性及精密度良好。本方法能简便、快捷、有效的测定黄芪药材中多种成分含量。大孔树脂制备供试品中黄芪皂苷和黄酮类成分更高,说明碱化处理对黄芪中的成分含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藏药香芸火绒草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441-445

摘要:为对香芸火绒草(Leontopodium haplophyll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抗炎活性研究,本实验通过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从香芸火绒草的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1H NMR、13C NMR)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咖啡酸-β-苯乙醇酯(2)、原儿茶酸(3)、tyrosol(4)、对羟基苯甲酸(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异莨菪亭(7)、7-(2,3-epoxy-3-methyl-3-butyloxy)-6-methoxycoumarin(8)、洋芹素(9)、牡荆素(10)、5-羟基-4’,7-二甲氧基-6,8-二甲基黄酮(11)、5,7-二羟基-8-甲氧基黄酮(12)、百蕊草素Ⅲ(13)、methyl flavogallonate(14)、3,5,7,3’,4’-pentahydroxyflavone (15)、木犀草素(16)、高良姜素(17),其中化合物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抗菌筛选发现发化合1、2、4~6、9、10、13~17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蜡状芽孢菌有抑制作用。

嗜低温真菌Pseudogymnoascus pannorum次级代谢产物研究446-449

摘要:本文采用现代色谱分离手段从嗜低温真菌Pseudogymnoascus pannorum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采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L-pyroglutamyl-L-phenylalanine(1)、(R)-N-acetylphenylalanine(2)、(R)-Nacetyltryptophan (3)、methyl 2-hydroxy-4-(3-hydroxy-5-methylphenoxy)-6-methylbenzoate (4)、2-hydroxy-4-(2-hydroxy-3-methoxy-5-methylphenoxyl)-6-methylbenzoate(5)、vanillic acid(6)、1,3,5-三甲氧基苯(7)和亚油酸(8)。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3~8为首次从假裸囊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未显示细胞毒作用。

一株秋茄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 SCSIO KcB3-2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450-454

摘要:对红树植物秋茄内生真菌Colletotrichum sp. SCSIO Kc B3-2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层析,中压ODS反相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分离手段对其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手段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文献数据鉴定了14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对羟基苯甲醛(1),2-(4-羟苯基)乙醇(2),2-(4-羟苯基)乙酸乙酯(3),2-羟基-2-(4’-羟基苯基)乙醇(4),2-甲氧基-2-(4’-羟基苯基)乙醇(5),苯乙二醇(6),2-氨基-3-苯基-1-丙醇(7),对羟基苯乙酸甲酯(8),2-(2-羟基乙基)苯酚(9),3-chlorogentisyl alcohol (10),4-hydroxymellein (11),diaporthin (12),环(L-苯丙-L-亮)二肽(13),环(D-苯丙-L-异亮)二肽(14)。化合物3~14均为首次从红树植物秋茄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烟叶中一个新的氨基糖苷化合物455-458

摘要: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分离纯化技术,从烟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析确定新化合物的结构为3-O-二十六酰基-1-O-(6-去氧-6-羟基氨基-α-D-葡萄糖基)-甘油(3-O-heptacosanoyl-1-O-(6-deoxy-6-hydroxyamino-α-D-glucosyl)-glycerol),命名为烟草羟基氨基糖苷(1)。化合物1为首个羟基氨基糖类天然产物。

枳实中辛弗林分离纯化及其标准样品定值与不确定度研究459-465

摘要:为了提高枳实药材、柑橘类水果中辛弗林分析测定的准确度和质量评价的一致性等,本研究开展了辛弗林标准样品的研究。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手段,从枳实中分离得到辛弗林高纯度单体化合物,分别采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法两种不同原理定值方法对辛弗林标准样品进行纯度定值。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通过F检验和t检验对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均匀性进行考察,利用模拟长途运输条件,对辛弗林的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对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定值、均匀性和稳定性研制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辛弗林标准样品的定值结果为99.62%,均匀性良好,在6个月内稳定性较好,扩展不确定度为0.8%(k=2),量值准确、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标准样品的技术要求。

桑椹醇提物清除亚硝酸盐及阻断亚硝胺合成的研究466-474

摘要:为系统评价桑椹醇提物对亚硝化反应的体外抑制活性,在体外不同桑椹品种、浓度和作用时间条件下,实验研究了桑椹醇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和二乙基亚硝胺(NDEA)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功能成分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桑椹总酚、原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R-01黑果桑的原花青素含量(155.41 mg/g)和总黄酮含量(3.05 mg/g)最高;随浓度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桑椹醇提物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NDEA合成能力增强。15种桑椹醇提物对亚硝化反应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PR-01黑果桑的效果最显著,其最大清除率和阻断率分别达到92.40%和87.25%,与抗坏血酸效果相当;桑椹醇提物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和对NDEA合成的阻断率与其总酚、原花青素、总黄酮含量呈一定的相关性。综上:桑椹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清除亚硝酸盐和阻断NDEA合成的作用,原花青素、多酚类、黄酮类物质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开发研究
响应面优化细叶杜香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475-481

摘要:研究细叶杜香抗氧化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3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并研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合实际操作,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3 h、提取温度69℃、料液比为1∶23,在该条件下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4.37±0.17%,接近预测值。抗氧化物质得率为4.68±0.24 g/100 g,总黄酮含量为236.17±2.16 mg/g,多酚含量为73.97±3.18mg/g。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细叶杜香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酸酯碱成分结合指纹图谱优选盐黄柏炮制工艺482-488

摘要:通过测定三大类成分含量,结合盐黄柏指纹图谱优选盐黄柏炮制工艺。采用HLPC-DAD法测定盐黄柏中6种生物碱以及2种酸类、1种内酯,共9种,3大类成分含量。以AHP法确定各指标成分权重,综合评分结合指纹图谱,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设计实验,定性定量的分析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炒药量对盐黄柏炮制的影响,优选盐黄柏炮制工艺。优选炒制工艺为:180℃,20 min,300 g药材(占容器体积1/4)。三大类成分结合指纹图谱优选的盐黄柏炮制工艺稳定、可行;此外,该方法可用于类似工艺的筛选。